研究生: |
陳奕亨 |
---|---|
論文名稱: |
唐五代河南道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邱添生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93 |
中文關鍵詞: | 唐代 、藩鎮 、五代 、中央與地方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93 下載:33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國是個幅員廣闊的國家,由於各地自然環境差距甚大,因此區域間的社會經濟發展亦不平衡,不做分區深入的探討,勢難掌握各時代的發展全貌。唐代河南道劃定於貞觀元年(627),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又分天下為十五道,將原河南道洛陽附近諸州割出增置都畿道,其地理範圍大致包括今日黃河以南的河南、山東二省,淮河以北的江蘇、安徽二省。北以黃河與河北道為界,南以淮河與淮南道為界,東至海,西南至桐柏、伏牛、熊耳等山。
唐自安史亂後,雖仍保有帝國之名,但實際上中央政府的權威與唐初相比卻已大大縮減。就政治情勢而言,安史之亂結束之際,朝廷為苟安而行姑息政策,任命多位安史降將為河朔諸鎮節度使,此後,這些節度使們在當地不但自署官吏,連賦稅亦不上繳中央,朝廷對此也莫可奈何。為對抗朝廷,保護好不容易才得來的半獨立自治權,河朔地方軍人集團擁有很深的危機意識,不但藉由與其他藩鎮的合縱連橫,以鞏固自身安全,甚至不惜與中央採取武力對抗,為此他們還廣增兵員,建立強大的戰鬥部隊。此時節度使們為維護自身利益,他們從部隊中挑選精銳,建構一支完全隸屬節度使統轄的親軍—牙兵,並以優渥的待遇,使牙兵保持對節度使個人的忠誠,藉以擴大節度使的統治基礎。牙兵一方面被節度使做為地方的武力基礎,一方面還可作為要脅朝廷,索求旌節的政治工具,於是國中之國,尾大不掉的局面便逐漸形成。
此外,安史亂後,天下局勢已發生重大改變,亂前河北、河南等道,原為朝廷財政深所依賴的地區,然由於亂後藩鎮割據之故,兩地區的財賦不再上繳中央,至於京西北地區為防禦吐蕃而部署重兵,在此情況下,江、淮地區的財賦,對朝廷而言也就變的格外重要,同時,作為聯繫政治與經濟重心所在的漕運,重要性也較安史亂前要大為提高。
當時河南道由於北接河朔,南屏江淮,西連關中,又是漕運所經之地,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因此也多部署重兵。安史亂後初期,當地幾個較重要藩鎮如淄青、淮西等節度使,多以平盧軍為構成主體,這是因為河南地區承平日久,缺乏戰力強大的武裝部隊,為填補空缺,此時正逢部份平盧軍人因與安史集團發生衝突,被迫輾轉南渡至今山東、河北一帶,朝廷遂將這批南渡的平盧軍人,安排於缺乏強大武力的河南道。平盧軍人南渡後,開始尚與朝廷相安無事,但至德宗時,由於過於積極想要恢復亂前朝廷原有的權威,卻又昧於政治現況,欲迅速解決藩鎮問題的結果,導致華北藩鎮結合成聯合戰線,共同對抗朝廷,,最後,德宗被迫放棄這個企圖,改對藩鎮採姑息政策,藩鎮跋扈氣焰達於頂點。憲宗即位後,挾二十餘年朝廷累積之資本,一掃前朝的姑息態度,逐步彌平藩鎮割據之局面,重振唐王朝的聲威,元和末年,河南道藩鎮多「順地化」,重新接受唐中央的直接指揮。穆宗長慶初年的藩鎮大亂,雖使河朔地區的藩鎮再度脫離中央控制,但這場亂事似乎未對河南道藩鎮造成太大影響,直至黃巢之亂發生後,隨著中央王權的解體,才又再度出現獨立化的傾向,只不過此時已不限於河南道,全國大部分地區皆已逐漸朝向分裂割據的局面邁進,史稱五代十國。
在財政上,由於舊制度的崩潰,安史亂後唐王朝亦也開始著手調整新的賦役制度,其具體政策,主要是以兩稅取代租庸調,並同時藉由各式專賣制度以及新增稅目等方式聚斂財貨。然而,社會方面卻由於土地大量集中,以及其他種種因素,使得貧富差距日漸擴大,導致社會不安,人民的反抗隨著年代推移日漸增加,最後終於造成黃巢之亂,傾覆唐朝的支配秩序。然黃巢之亂期間,新興藩鎮的勢力迅速上升,逐漸嶄露頭角,逐漸形成位處河東的沙陀李克用集團,和以汴州為根據地的河南朱溫兩大集團。隨著武力征服與併吞,舊有的唐型藩鎮逐一為兩大集團併吞,最後朱溫終於取代唐朝,建立五代第一個華北王朝—後梁,此時華北各政權雖仍設置藩鎮,但大部分藩鎮的權力實已遭到削減。
時入五代,天下局勢已與唐代完全不同,此時河南道不再是朝廷作為溝通政治、經濟兩大重心以及河朔三鎮的屏障而已,而成為帝國政治重心所在。同時,由於江淮地區的豐富資源,不再透過運河,源源不斷漕運至華北,面對江淮物資供應中斷,五代政權唯有透過強化現有地區的經濟發展,政權才得以延續下去,因此五代幾個國祚稍久的政權,無不重視華北地區的經濟生產恢復。
從朱溫開始就已逐步進行的統一進程,首先是對河南道的整合,在政治上中央權力的集中,以及人事層面中大量採用河南出身人士,是後梁王朝建立仰賴之基礎。不過當他後來嘗試對河北進行整合時卻以失敗坐收,並導致後梁王朝的傾覆。然而,區域整合的腳步並未因此停止,經過從後唐以來五代各朝的努力,華北地區再度整合為一,尤其是後周時對河南進行的一連串社會經濟開發,使得當地的重要性逐漸提升,其中疏通漕運這項工程,更使政府得以進一步利用河南道的資源。
宋能取天下,武力固然重要,然而武力尚須以經濟為基礎,故經濟實力才是從背後支撐的重要因素。宋代建立後,中國南方除了淮南一隅,其餘地區依舊分處於不同的割據政權手中,因此北宋王朝的財政支出,唯有依靠華北地區的供應。然華北中黃河以北地區由於契丹威脅,當地資源多用於軍事防務之上,故對北宋政權的供應實屬有限,朝廷得以憑藉的唯剩河南與關中地區。河南道財政地位的上升,可以從北宋太平興國六年的歲漕定額實數中窺見,關中與河南成為供應京師物資的重要地區。雖然宋代先南後北的戰略目的之一,是為了要取得南方財富,但實際上獲得的卻不多,至於江淮400萬石糧食的漕運數額,也是在統一戰爭末期才開始的,由此可知,宋代能一統寰宇,主要憑藉的是北方的經濟實力,尤其是河南與關中地區的物資供應。黃河流域中、下游一帶,自黃巢之亂以來由於戰亂不斷,當地的民生經濟遭受極大破壞。後梁建立後,雖也嘗試做過恢復生產的工作,卻都因戰亂未息,沈重的賦稅雜捐以及武人節度使的貪殘等因素,民生經濟的恢復始終有限,真正為宋代奠定立國基礎的政策多始於後周,當時朝廷所進行的一連串改革包括嚴逞貪污,廢除營田制度,改革稅制,均定田租,打擊寺院經濟勢力,以及最重要的興修水利與整頓漕渠等,為華北民生經濟的復原帶來極大的成效,更為日後北宋王朝得以統一全國奠定良好基礎。
欲明瞭河南道在對唐、五代及北宋政權各具有何種意義,筆者考慮從一個特定區域在國家政策中具有什麼樣的意義與角色定位這個概念,來建構本文的論述框架。本文探討的時間範圍主要集中於安史之亂發生後至唐末這段期間,並簡單述及五代至宋初河南道藩鎮的演變趨勢,討論之內容則是從基本的地理環境、土地開發、資源利用到人口成長等各層面出發,接著探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方式、地方高層對中央的態度等問題,除了兼顧時空關係外,還需作各種動態考察,以明瞭時代的變化及推移,以對導致差異產生的根本原因努力尋求合理的解釋。
參考書目
壹、 正史:
漢‧司馬遷,《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78。
漢‧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
晉‧陳壽,《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1978。
梁‧沈約,《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
北齊‧魏收,《魏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
唐‧房玄齡,《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
唐‧李百藥,《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
唐‧魏徵,《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
後晉‧劉昫,《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
宋‧歐陽修,《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
宋‧薛居正,《舊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1978。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1978。
元‧脫脫,《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78。
貳、 其他史料:
後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上海,上海書店,1985。
唐‧白居易,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唐‧皮日休,《皮子文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唐‧蘇鶚,《杜陽雜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唐‧吳兢,《貞觀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96。
唐‧陸贄,《陸宣公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唐‧陳子昂,《新校陳子昂集》,台北,世界書局,1980。
唐‧杜牧,《樊川文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
唐‧韓愈撰,屈守元等編,《韓愈全集校注》,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
五代‧何光遠,《鑒誡錄》,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五代‧韋莊,聶安福箋注,《韋莊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路振,《九國志》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王溥,《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宋‧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李昉,《文苑英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王曾,《王文正公筆錄》,百部叢書集成二,台北,藝文,1965。
宋‧王欽若,《冊府元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宋敏求,《唐大詔令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
宋‧司馬光撰,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94。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清‧吳廷燮,《唐方鎮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
清‧吳任臣,《十國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董誥,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清‧清聖祖御定,《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0。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台北,新文豐,1976。
日‧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參、 近人著作:
一、 中文專書:
三石善吉:《中國的千年王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
中國公路交通史編審委員會:《中國古代道路交通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
中國唐史學會編:《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西安,三秦,1989)
仁井田陞:《唐令拾遺》(長春,長春出版社,1989年)。
方積六:《黃巢起義考》(北京,中國社科,1983年)。
毛漢光:《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
毛漢光:《唐代統治階層社會變動》(政大博士論文,1969)。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
王小甫主編:《盛唐時代與東北亞政局》(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王永興:《陳寅恪先生史學述略稿》(北京,北京大學,1998年)。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1992年)。
王利華:《中古華北飲食文化的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王育民:《中國歷史地理概論》(北京,人民教育,1993)。
王恢:《中國歷史地理》(台北,學生書局,1986)。
王壽南:《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年)。
王壽南:《唐代政治史論集》(台北,商務,1983年)。
王德權:《唐五代地方官人事遞嬗之研究》(台北,師大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北京大學法學院中國經濟研究室編:《唐代之交通》(名谷屋,采華書林,1969)。
史念海:《河山集》(北京,三聯書店,1963)。
史念海:《唐代歷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國社科,1998年)。
史念海:《中國古都和文化》(北京,中華,1998)。
史念海:《中國歷史人口地理和歷史經濟地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
平岡武夫、市原亨吉:《唐代的行政地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全漢昇:《中國經濟史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
朱玉龍:《五代十國方鎮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朱祖德,《唐代淮南道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江宜華:《唐、五代時期福建地區與中央之互動關係》(影印博士論文,1994)。
池田溫︰《唐代詔敕目錄》(西安,三秦,1991)。
何永成:《唐代神策軍研究》(台北,商務,1990年)。
何炳棣:《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吳玉貴:《突厥汗國與隋唐關係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吳光華,《唐代盧龍鎮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吳宗國主編:《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吳淑生、田自秉:《中國染織史》(上海,上海人民,1986年)。
岑仲勉:《府兵制度研究》(上海,人民,1957)。
岑仲勉:《通鑑隋唐紀比事質疑》(台北,九思,1978)。
岑仲勉:《隋唐史》(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岑仲勉:《唐史餘瀋》(台北,弘文館,1985)。
李大龍:《都護制度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3)。
李伯重:《多視角看江南經濟史》(北京,三聯書店,2003)。
李孝聰主編:《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李孝聰:《中國區域歷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李治亭:《中國漕運史》(台北,文津,1997)
李根蟠:《中國農業史》(台北,文津,1997)
李錦繡:《唐代財政史稿》上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李錦繡:《唐代財政史稿》下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鴻賓:《唐朝朔方軍研究-兼論唐廷與西北諸族的關係及其演變》(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李鴻賓:《唐朝中央集權與民族關係-以北方區域為線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谷川道雄著,馬彪譯:《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体》(北京,中華書局,2002)。
谷川道雄著,李濟滄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谷霽光:《谷霽光史學文集》(江西,江西人民,1996)。
谷霽光:《府兵制研究》,收於《谷霽光史學文集》第一卷「兵制史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
周振鶴:《體國經野之道》(香港,中華書局,1990年)。
周寶珠:《宋代東京研究》(河南,河南大學,1992年)。
邱添生:《唐宋變革期的政經與社會》(台北,文津,1999)。
金發根:《永嘉亂後北方的豪族》(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4)。
侯甬堅:《區域歷史地理的空間發展過程》(陝西,陝西人民教育,1995)。
施堅雅:《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城市研究》(吉林,吉林教育,1991)。
胡如雷:《唐末農民戰爭》(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胡如雷:《隋唐五代社會經濟史論稿》(北京,中國社科,1996年)。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凍國棟:《唐代人口問題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
唐長孺:《唐書兵制箋正》(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台北,帛書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1993年)。
孫國棟:《唐宋史論叢》(香港,龍門書店,1980)。
孫繼民:《唐代行軍制度研究》(台北,文津,1995)。
桂齊遜:《唐代河東軍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翁俊雄:《唐初政區與人口》(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0年)。
翁俊雄:《唐朝鼎盛時期政區與人口》(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5年)。
高明士︰《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台北,明文,1986)。
崔瑞德編:《劍橋中國隋唐史》(北京,中國社科,1990年)。
常劍嶠、朱友文、商幸豐編著:《河南省地理》(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
康樂:《唐代前期的邊防》(台北,台灣大學,1979年)。
張全明、張翼之:《中國歷史地理論綱》(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張國剛:《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台北,文津,1994年)。
張國剛主編:《中國中古史論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張澤咸:《唐五代農民戰爭史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張澤咸:《唐代階級結構研究》(河南,中州古籍,1996)。
張澤咸:《隋唐時期農業》(台北,文津,1999)。
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許倬雲:《求古編》(台北,聯經,1982年)。
陳正祥:《中國地理圖集》(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80)
陳昌:《安史亂後河東政局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陳明光:《唐代財政史新論》(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1999)
陳明光:《唐代財政史論》(長沙,岳麓書社,2003)
陳為稷:《中國紡織科學技術史》(科學出版社,1984年)。
陳國燦:《唐代的經濟社會》(台北,文津,1999)。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文集》(台北,里仁,1981年)。
陳寅恪:《陳寅恪讀書札記》〈新唐書舊唐書之部〉(上海,上海古籍,1989年)。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台北,里仁,1994年)。
陶懋炳:《五代史略》(北京,人民,1985)。
章群:《唐代蕃將研究》(台北,聯經,1986)。
章群:《唐代蕃將研究》續編(台北,聯經,1990)。
傅宗文:《宋代草市鎮研究》(福建,福建人民,1991)。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陝西,陝西人民,1995年)。
彭信威:《中國貨幣史》(上海,上海人民,1988)。
斯波義信著,方鍵、何忠禮譯:《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曾延偉:《兩漢社會經濟發展史初探》(北京,中國社科,1989年)。
曾賢熙:《唐代汴州-宣武軍節度使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程民生:《宋代地域經濟》(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
黃永年:《唐代史事考釋》(台北,聯經,1998年)。
黃永年:《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黃耀能:《中國古代農業水利》(台北,六國,1978年)。
葛劍雄︰《中國人口發展史》(福建,福建人民,1991)。
葛劍雄等:《簡明中國移民史》(福建,福建人民,1993)。
葛劍雄主編,吳松弟著:《中國移民史》三,(福建,福建人民,1997年)。
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福建,福建人民,1993)。
鄒逸麟主編:《黃淮海平原歷史地理》(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
雷家驥:《隋唐中央權力結構及其演進》(台北,東大圖書,1995)。
漆俠:《宋代經濟史》(上海,上海人民,1987)。
趙國光:《唐代河南道及都畿道與國勢盛衰之關係》(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趙雅書:《宋代的田賦制度與田賦收入概況》(台北,台大文史叢刊,1969)。
齊濤:《魏晉隋唐鄉村社會研究》(山東,山東人民,1995)。
劉昭民:《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台灣,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劉統:《唐代羈縻州府研究》(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8)
鄭學檬:《五代十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1991)。
鄭學檬:《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4)
冀朝鼎:《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與水利事業的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盧勛、蕭之興:《隋唐民族史》(四川,四川民族,1996)。
薛宗正:《安西與北庭》(黑龍江,黑龍江教育,1995)。
薛宗正:《安西與北庭—唐代西陲邊政研究》(哈爾賓,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5)
鞠清遠:《唐代財政史》(台北,食貨,1978年)。
韓茂莉:《宋代農業地理》(山西,山西古籍,1993)。
韓國磐:《隋唐五代史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韓國磐:《隋唐五代史論集》(北京:三聯書店,1979)。
韓國磐:《唐代社會經濟諸問題》(台北,文津,1999)。
譚其驤:《長水集續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年)。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一卷,〈京都關內區〉(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5年)。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漢地方行政制度」(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90)。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90)。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台北,聯經,1991)。
嚴耕望遺著,李啟文整理:《唐代交通圖考》第六卷,〈河南淮南區〉(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年)。
闞大成:《藩鎮地方政府中央化之研究-以宣武軍為例》(台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二、日文專書:
山田賢:《移住民の秩序》(名古屋,名古屋大學,1995)
中國史研究會編:《中國專制國家と社會統合》(京都,文理閣,1990)
天野元之助:《中國農業の地域的展開》(東京,龍溪書舍,1979)。
天野元之助:《中國農業史研究》(東京,御茶の水書房,1979)。
日野開三郎:《日野開三郎東洋史學論集》(東京,三一書房,1980)。
木村正雄:《中國古代帝國の形成》(東京,不昧堂,1965)
米田賢次郎︰《中國古代農業技術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89)
佐竹靖彥:《唐宋變革の地域的研究》(京都,同朋舍,1990)
周藤吉之:《中國土地制度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1954)。
周藤吉之:《宋代經濟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1962)
唐代史研究會編:《中國都市と農村》(東京,汲古書院,1992)。
栗原益男:《五代宋初藩鎮年表》(東京,東京堂,1988)。
船越泰次:《唐代兩稅法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6)
斯波義信:《宋代商業史研究》(風間書局,1968)。
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社會論》(東京,青木書店,1986)
二、 英文專書:
D. C. Twitchett. Financial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T’ang Dynas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Edwin G. Pulleyblank.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bellion of An Lu-Shan. 台北,虹橋書店,1973。
Hartwell R.,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750-1550” HJAS 42, 1982.
Wang GungWu. The Structure of Power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Five Dynasties.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1963.
四、中文論文
方豪:〈宋代城市之研究〉,《方豪六十自定稿》(台北,學生書局,1969)。
木田知生著,馮佐哲譯:〈關於宋代城市研究的諸問題〉,《河南師大學報》1980第2期。
毛漢光:〈論安史亂後河北地區之社會與文化—舉在籍大士族為例〉刊於《晚唐的社會與文化》(台北,淡江大學中文系,1990)。
毛漢光:〈唐統治階層下降變動之研究〉,收入《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3:1,1993。
王力平:〈唐後期淮潁(蔡)水運的利用與影響〉《河北學刊》1991年2月
王朝中:〈唐代安史亂後漕運年運量驟降原因初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4,第3期。
王壽南:〈從藩鎮之選任看安史之亂後看唐中央政府對地方之控制〉,《政大歷史學報》6。
王賽時:〈論唐朝藩鎮軍隊的三級構成〉,《人文雜誌》1986年第四期。
王賽時:〈唐朝軍隊結構的變化與驕兵悍將的形成〉,《齊魯學刊》1988年第五期。
王賽時:〈唐代中後期的軍亂〉,《中國史研究》1989第3期。
王賽時:〈唐代職業軍人的謀生途徑〉,《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0年第3期。
王賽時:〈唐代的淄青鎮〉《東岳論叢》1994年第二期。
王鑫義:〈鄧艾「淮屯」起訖時間考辨〉,《中國農史》(1996)第二期。
史念海:〈兩《唐書》地理志互勘〉《禹貢》1935-3。
伍伯常:〈唐德宗的建藩政策-論中唐以來制禦藩鎮戰略格局的形成〉,《東吳歷史學報》6,2000。
任士英:〈試論唐朝均田令時代的移民政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7年第二期。
安志敏:〈中國的史前農業〉《考古學報》1988第四期。
吳玉貴:〈唐代西域羈縻府州建置年代及其與唐朝的關係〉,《新疆大學學報》1986第一期。
宋錫民:〈唐代的水利建設〉刊於《山東大學文科論文集刊》1981,第二期。
岑仲勉:〈舊唐書‧地理志舊領縣表解〉,原載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48),第20本上。今收入於氏著《岑仲勉史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頁562~588。
李令福:〈論華北平原二年三熟輪作制形成時間及其作物組合〉《陝西師大學報》1995年第4期。
李昌憲:〈五代削藩制置初探〉,《中國史研究》1982第3期。
李春潤:〈宇文融括戶的兩個問題〉《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4年第一期。
李曉路:〈唐代中央集權之變化與方鎮的產生〉,《歷史研究》1989第3期。
李樹桐:〈唐高祖稱臣於突厥考辨〉,《唐史考辨》(台北,中華書局,1965)。
李樹桐:〈再辯唐高祖稱臣於突厥事〉,《唐史新論》(台北,中華書局,1972)。
谷霽光:〈安史亂前之河北道〉,《燕京學報》19,1936。
周魁一、陳茂山:〈西漢與唐代灌溉成就的比較研究〉《歷史地理》第十一輯。
周寶珠:〈隋唐時期的汴州與宣武軍〉,《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第1期。
屈弓:〈關於唐代水利工程的統計〉刊於《西南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第一期。
易圖強:〈五代朝廷軍事上削藩設置〉,《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1994。
林立平:〈唐代主糧生產的輪作復種制〉《暨南學報》1984年第一期。
林超民:〈羈縻府州與唐代民族關係〉,《思想戰線》1985第五期。
竺可楨:〈論我國氣候的幾個特點及其與糧食作物生產的關係〉《地理學報》1964年,第一期。
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1972年第一期。
胡道修:〈開皇天寶之間人口的分布與變遷〉《中國史研究》1984年第四期。
唐長孺:〈唐代軍事制度之演變〉,《武漢大學社會科學季刊》第九卷,1948。
唐長孺:〈關於武則天統治末年的浮逃戶〉,《歷史研究》1961年第六期。
唐啟淮:〈試論唐代的羈縻府州〉,《湘潭大學學報》1982第四期。
桂齊遜:〈唐代都督、都護及軍鎮制度與節度體制創建之關係〉,《大陸雜誌》第八十九卷第四期,1994。
翁文灝:〈古代灌溉工程發展史之一解〉《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紀念論文集下》
翁俊雄:〈各地志所載唐開元、天寶戶口數字的源流、繫年和校勘〉刊於《北京師院學報》1987年第三期。
翁俊雄:〈唐代計帳制度探索〉刊於《北京師院學報》1988年第三期。
翁俊雄:〈唐初中原地區均田制實行情況初探〉《北京師範學院學報》1989年第六期。
翁俊雄:〈武則天時期狹鄉民戶徙就寬鄉問題〉收入於氏著《唐代人口與區域經濟》(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5)
翁俊雄:〈開元、天寶之際的逃戶〉收入於氏著《唐代人口與區域經濟》(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5)
袁英光、李曉路:〈唐代財政重心的南移與兩稅法的產生〉,《北京師院學報》1985第3期。
馬馳:〈唐幽州境僑置羈縻州與河朔藩鎮割據〉,《唐研究》第四卷。
張澤咸:〈試論漢唐間的水稻生產〉,《文史》18,1983。
張繼昊:〈北魏的彌勒信仰與大乘之亂〉,載於《食貨》1986年12月號。
陶文牛:〈唐元和長慶年間戶口考〉,《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第3期。
程志:〈唐代羈縻州府簡論〉,《東北師範大學學報》1984第一期。
華林甫:〈唐代粟、麥生產的地域佈局初探〉(續)刊於《中國農史》1990,第3期。
華林甫:〈唐代糧食作物分布與自然環境制約〉《歷史地理》第12輯。
賀次君:〈唐會要節度使考釋〉《禹貢半月刊》第五卷第七期,1936。
鈕海燕:〈唐代水利發展的因素及影響〉《歷史地理》第十輯。
黃清連:〈宋威與王、黃之亂〉,刊於《中國近世社會文化史論文集》(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90)。
黃清連:〈高駢縱巢渡淮〉,《大陸雜誌》,80卷1期,1990。
黃清連:〈忠武軍—唐代藩鎮個案研究〉,載於《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六十四本第一分,1993年。
黃耀能:〈兩晉南朝農業水利事業經營的歷史地位〉,《中山學術文化集刊》(1970)第26期。
黃耀能:〈北朝農業水利事業經營的歷史地位〉,《幼獅學誌》(1981)第十六卷第三期
黃耀能:〈隋唐時代農業水利事業經營的歷史意義〉,《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三十集。
鄒逸麟:〈從唐代水利建設看與當時社會經濟有關的兩個問題〉刊於《歷史教學》1959,第12期。
鄒逸麟〈宋代惠民河考〉,《開封師院學報》1978第五期。
雷家驥:〈唐代「元和中興」的淮西會戰〉收入於《歷史月刊》(1988)第九期,頁104~115。
雷家驥:〈從戰略發展看唐朝節度體制的創建〉《簡牘學報》第八期。
寧志新:〈唐朝營田使初探〉《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二期。
寧欣:〈唐代的江賊與江路〉刊於《中國史研究》1996年第3期。
滿志敏:〈唐代氣候冷暖分期及各期氣候冷暖特徵的研究〉,《歷史地理》第八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齊勇鋒:〈唐中葉的削藩措置及其作用〉,《陝西師大學報》1985第1期。
齊勇鋒:〈中晚唐賦入「止於江南八道」說辨疑〉,《唐史論叢》2(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
劉建偉︰〈唐代武寧鎮的依附性與游離性〉,《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88年第一期。
劉海峰:〈兩《唐書‧地理志》戶口資料繫年—兼考《通典‧州郡典》戶口之年代〉刊於《廈門大學學報》1987年第三期。
樊文禮:〈唐代平盧淄青節度使略論〉,《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3第2期。
樊文禮:〈唐貞觀四年設置突厥羈縻府州考述〉,《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4第三期。
樊文禮:〈唐淮西節度使略論〉,《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4第2期。
樊文禮:〈安史之亂以後的藩鎮形勢和唐代宗朝的藩鎮政策〉,《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4期。
鄭志敏,〈略論近三十年(1966~1997)台灣地區歷史研究所碩博士論文中的隋唐五代史研究成果〉,《中國唐代學會會刊》(1997)8,頁1~15。
鄭學檬:〈試論隋唐的屯田和營田〉《廈門大學學報》1962年第3期。
黎仁凱:〈關於唐代的逃戶〉,《文史哲》1982-4。
盧建榮︰〈地方軍事化對唐代後期淮北地區政治與社會的衝擊〉《師大歷史學報》第27期。
盧華語:〈淺談唐代絹和錦的地方特色〉《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4年第四期。
譚其驤:〈唐代羈縻州述論〉《紀念顧詰剛學術論文集》下(成都,巴蜀書社,1990)。
嚴耕望:〈《元和志》戶籍與實際戶數之比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1(1996)。
龔蔭:〈羈縻政策述論〉,《貴州民族研究》1991第三期。
五、日文論文:
大澤正昭:〈唐末の藩鎮と中央權力〉《東洋史研究》32-2,1973年。
大澤正昭:〈唐末藩鎮の軍構成に關する一考察〉《史林》58-6,1975年。
大澤正昭:〈唐代華北的主穀生產和經營〉原刊於《史林》64:2,1981年。今有中文翻譯,收入於《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海,上海古籍,1995),頁387~429。
日野開三郎:〈藩鎮時代の州稅三分制に就いて〉,《史學雜誌》,65,1956。
日野開三郎:〈兩稅法の基本的四原則〉,《法制史研究》,11,1961。
伊藤敏雄:〈曹魏屯田と水利事業〉,《佐籐博士退官紀念中國水利史論叢》(國書刊行會)。
西川正夫:〈華北五代王朝の文臣官僚〉,《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27,1962。
佐竹靖彥︰〈朱溫集團の特性と後梁王朝の形成〉載於《中國近世社會文化史論文集》(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92)。
谷川道雄:〈唐代浙西の藩鎮〉,《史林》,35:3,1952。
周藤吉之:〈五代節度使の牙軍に關する一考察〉,《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2,1951。
周藤吉之:〈五代節度使の支配體制〉上,《史學雜誌》61:4,1952。
周藤吉之:〈五代節度使の支配體制〉下,《史學雜誌》61:6,1952。
松井秀一:〈盧龍藩鎮考〉,《史學雜誌》,68,1959。
松井秀一:〈唐代前半期の四川-律令制支配と豪族層との關係を中心として〉,《史學雜誌》,71:9,1962,頁1~37。
松井秀一:〈唐代前半期の四川-官僚支配と土豪層の出現を中心として〉,《史學雜誌》,73:10,1964。
松井秀一:〈唐代における蠶桑の地域性について—律令制期の蠶桑關係史料を中心に〉《史學雜誌》85:9,1976。
青山定雄:〈隋唐宋三代に於ける戶數の地域的考察〉一,《歷史研究》6:4,1936。
青山定雄:〈隋唐宋三代に於ける戶數の地域的考察〉二,《歷史研究》6:5,1936。
青山定雄:〈唐宋の汴河〉原收入於氏著《唐宋時代の交通と地誌地圖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63)。今有翻譯,收入於《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九卷,民族交通(北京,中華書局,1993),頁683~730。
宮 和禧:〈唐代における物產表I—特に貢について〉《九州共力大學紀要》15:2。
船越泰次:〈五代節度使體制下末端支配考察-所由節級考〉,《集刊東洋學》13,1965。
堀敏一:〈朱全忠政權の性格〉,《駿臺史學》11。
堀敏一:〈黃巢の叛亂-唐末變革期の一考察〉一,《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13,1957。
堀敏一:〈黃巢の叛亂-唐末變革期の一考察〉二,《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13,1957。
堀敏一:〈魏博天雄軍的歷史〉,《歷史教育》6:6,1958。
堀敏一:〈藩鎮親衛軍の權力結構〉,《東洋文化研究紀要》(1960),20。今有中譯,收錄於《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四卷六朝隋唐》(北京,中華書局,1993),頁585~648。
曾我部靜雄:〈唐の防秋兵と防冬兵〉上,《集刊東洋學》42,1979。
曾我部靜雄:〈唐の防秋兵と防冬兵〉下,《集刊東洋學》43,1980。
渡邊孝:〈魏博と成德〉,《東洋史研究》54:2,1995。
菊池英夫:〈節度使制確立以前における「軍」制度の展開〉《東洋學報》44卷第2期,1961。
菊池英夫:〈節度使制確立以前における「軍」制度の展開〉續編《東洋學報》45卷第1期,1962。
菊池英夫:〈節度使權力といわゆる土豪層〉,《歷史教育》14:5,1966。
辻正博:〈唐朝の對藩鎮政策について—河南「順地」化のブロセス〉,《東洋史研究》,46:2,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