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慧玉
Chen, Hui-Yu
論文名稱: 運用合作學習法提升國小學童同理心與幸福感之研究—以六年級社會領域為例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pply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to enhance children's empathy and well-being in teaching 6th Grade Social Studies.
指導教授: 陳李綢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6
中文關鍵詞: 合作學習同理心幸福感
英文關鍵詞: cooperative learning, empathy, well-being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18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28下載:6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了解合作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同理心發展及幸福感之影響。採準實驗研究法,並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選擇臺北市一所公立小學六年級學生共49人為實驗對象,將學生依班級分為實驗組以及對照組,實驗組接受八週,每週三節課的合作學習,對照組則採用傳統教學法。研究工具為「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量表」及「國小學童幸福感量表」,於實驗課程開始前與結束後分別進行前、後測,以單因子共變數將所得資料進行統計處理,並分析「課程回饋單」、「討論單」及「教學省思札記表」為質性的輔佐資料以深入瞭解教學實驗之效果。主要發現如下: 一、實施合作學習對提升學童同理心並無顯著效果;二、實施合作學習對提升學童幸福感並無顯著效果。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empathy and well-being of grade 6 students. This research adopt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There were totally 49 6th graders from a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pei City. Two classes of stud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a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nt through 960 minutes experimental courses for 8 weeks, 120 minutes each week. The control group experienc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Empathy Development Scale” and “Well-being Scale”.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used in this research includ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COVA. The qualitative data, including “course feedback questionnaires”, "discussion sheet", “teacher’s reflective journals” for the purpose of surveying the effects of the experimental courses. The results of data analysis revealed that cooperative learning failed to improve student perceptions of empathy and well-being.

    誌謝詞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合作學習的基礎概念 7 第二節 同理心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18 第三節 幸福感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35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3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9 第四節 研究程序 43 第五節 實驗課程 45 第六節 資料處理 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3 第一節 合作學習對同理心之影響 53 第二節 合作學習對幸福感之影響 55 第三節 實驗課程之分析 60 第四節 綜合討論 6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1 第一節 結論 71 第二節 建議 72 參考文獻 75 一、 中文部分 75 二、 西文部分 80 附錄一 「社會科合作學習」實驗組教學活動設計 83 附錄二 角色及任務分配表 95 附錄三 討論單 96 附錄四 小組學習觀察紀錄表 102 附錄五 自我檢核表 103 附錄六 課程回饋單 104 附錄七 量表使用同意函 105

    一、中文部分
    王佳禾、侯季宜、張進上(2008)。國小學童幸福感量表之編製。家庭教與諮商學刊,4,57-85。
    王雅君(1998)。讀書治療對兒童同理心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兆蓮(2002)。合作學習對兒童溝通表達能力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朱麗葉(2008)。探索教育活動對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影響之研究—以台北縣一所國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
    江韋逸(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幸福感與同理心發展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享憫(2007)。應用繪本實施國民小學「同理心」品格教育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
    吳月霞(2005)。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親子互動、社會支持與其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筱婷(2006)。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與其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侶萩(1995)。同理心訓練對國中人際疏離學生之自我觀念、情緒穩定、社會適應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秋芳(2002)。國小高年級社會科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清茵(2004)。家庭互動行為、心理需求滿足、關係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淑琴(2005)。合作式學習對國小學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周立勳(1994)。國小班級分組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聰(2004)。國中學生之家庭功能、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芃薇(2015)。閱讀不同觀點文本對國小學生同理心與霸凌感受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寧(2003)。同理心成長團體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
    林秋君(2013)。生命教育課程對同理心及同儕霸凌傾向輔導成效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林砡琝(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湫(1998)。性別、年級、道德推理、同理心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菀萍(2016)。故事討論對國小低年級同理心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林筠菁(2006)。運用故事教學發展學童同理心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碧欣(2011)。國中生與其父母之嘲笑風格及其同理心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巧倫(2015)。感恩教學方案對提升國小中年級學生感恩與幸福感之成效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巧倫(2015)。感恩教學方案對提升國小中年級學生感恩與幸福感之成效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莉惠(2011)。國小學童師生關係、幸福感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梅英(2009)。青少年人格特質、感恩心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范麗超(2013)。運用繪本教學增進國小低年級學生同理心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
    徐秋碧(2007)。正向情緒輔導方案對生活適應困擾國小學童之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261-274。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倪禎(2010)。感恩學習介入方案實施成效之研究-以國小學童為例。私立樹德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張益瑞(2012)。數位影片案例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反霸凌知識、社交技巧及同理心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素媚(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許永芳(2002)。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三興(1989)。同理心訓練對親子關係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珠(1998)。道德與同理心之實驗研究。公民訓育學報,7,375-393。
    曾莉雯(2008)。統合取向繪本活動之班級輔導方案對國小一年級學童同理心與同儕接納之輔導效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黃政傑、吳俊憲(2006)。合作學習發展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臺北市:五南。
    黃資惠(2002)。國小兒童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婷雅(2015)。同理心融入創造思考教學與傳統教學法對提升同理心之效果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楊智翔(2010)。國小教師人格特質、幸福感與師生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廖梓辰(2002)。家庭人際互動與家庭和諧、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劉中夫(2006)。同理心訓練課程對高職學生同理心、情緒智力及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鵑竹(2003)。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童之社會科學習表現的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小萍(1991)。國小五年級兒童「同理心訓練方案」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銳霞(2002)。合作學習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國語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宛如(2016)。運用同理心導向之批判思考教學於國小五年級國語文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青儒(2002)。父母參與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妙娟(2000)。高中公民科合作學習教學實驗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簡嘉盈、程景琳(2012)。同儕對高中生之利社會行為的影響:檢視同理心與友誼特性之調節角色。教育科學期刊,11(1),105-123。
    蘇志翰(2013)。電影融入教學增進國中生同理心成效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蘇靜如(2009)。國中生幽默感對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調節作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二、西文部分
    Andrews,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New York:Plenum.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edge.
    Argyle, M., & Lu, L. (1990). Happiness and social skill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11, 1011-1017.
    Bullumer, K. (1972). Improving accuracy of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through a direct teaching method.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1), 34-41.
    Carkhuff, R. R. (1969). Helping and Human Relations, Vols.Ⅰand.Ⅱ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Cohen, E.(1994). Designing groupwork: Strategies for the heterogeneous classroom(2nd E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Davis, M. H. (1983).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 Evidence for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1), 113-126.
    Deutsch, M. (1949).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upon group process. Human Relation, 2, 199-231.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Egan, G. (1976). Interpersonal living. Moterey, CA:Brooks/ Cole.
    Gladstein, G. A. (1983). Understanding empathy: Integrating counseling, develop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0(4), 467-482.
    Goldstein, A. P. (1973). Structured learning therapy: Toward a psychotherapy for the poo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eadey, B., & Wearing, A. (1991).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coping with adversit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2, 327-349.
    Hoffman, M.L.(1982).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motivation:Empathy and guilt . In N.Eisenberg-Berg,(Ed.),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New York:Academic Press, 218-131.
    Holahan, C. K., & Gilbert, L. A. (1988). Conflict between major life roles: Women and men in dual-career couples. Human Relations, 32, 451-467.
    Ivey, A. E. , & Authier, J. (1978). Microcounseling: Innovations in interviewing training (2nd Ed.).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9).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5 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Johnson,D.W. &Johnson,R.T.(1994).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Cooperative,Competitive,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4th Ed.).Boston:Allyn and Bacon.
    Parker,R.E.(1985).Small-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Improving Academic Social Gains in the Classroom .NASS Bulletin,69(479),18-57.
    Patterson, C. H. (1974). Relationship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New York: Harper & Row.
    Pollard, E.L., & Davidson, L. (2001). Foundations of child well-be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62173)
    Rogers, C. R. (1980). A way of being. Boston: Houghton Miffin.
    Schneider, B. (2000). Friends and enemies: Peer relations in childhoo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lavin,R.E.(1987).Cooperative learning:Can students hold students learn?Instructor,March,74-78.
    Slavin,R.E.(1995).Cooperative learning:Theory and research,and Practice(2nd Ed)N.J.:Prentice Hall.
    Suh, E. M., Diener, E., & Fujita, F. (1996). Even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nly recent events matt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 1091-1102.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a trait? Tests of the theory that a better society does not make people any happie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2, 101-160.
    Wentzel, K. R., & Asher, S. R. (1995). Academic lives of neglected, rejected, popular, and controversial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66, 754-763.
    Woodbury, O. J. (1975). Toward a theory of empathy:A developmental hierarchy applied to response to filmed literatur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24(2), 32-49.
    Woodbury, O. J. (1975). Toward a theory of empathy:A developmental hierarchy applied to response to filmed literatur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24(2), 3249A.
    Yager,S.,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85). Oral discussion, group- to- individual transfer, and achievement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7(1), 60-6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