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邱淑珍 |
---|---|
論文名稱: |
在高低真實性玩物情境中幼兒的扮演遊戲 The Effects of Prop Realism on Children’s Pretend Play |
指導教授: | 簡淑真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6 |
中文關鍵詞: | 玩物真實性 、扮演遊戲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7 下載:4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幼兒在高真實與低真實玩物的娃娃家環境佈置中所展現的自發性扮演遊戲內容。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研究者任教的園所-新北市某國小附設幼稚園兩個混齡班的幼兒為研究對象,自99年2月22日到6月3日,以單、雙周輪流到分別放置高低真實性玩物兩個班級的娃娃家進行攝影及錄音。資料蒐集包括攝影資料、錄音資料、及訪談幼兒的資料。研究者修改Smilansky的觀察量表做為本研究的觀察記錄依據,並根據觀察記錄歸納為三個不同品質的階段。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 在高真實性玩物情境中,幼兒常受到玩物的影響,先宣稱要扮演的角色,然後進行扮演遊戲;在低真實性玩物情境中,幼兒將注意力集中在玩物轉換和情節想像,因此有時並未表示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二、高真實性玩物讓幼兒能持續進行長時間的主題扮演;而幼兒在低真實性玩物情境中的扮演維持情形則分為頻繁更換主題與持續長時間扮演同一主題,幼兒們對於玩物轉換後的意義若能達成共識,就能進行長時間的主題扮演,反之則否。
三、高真實性玩物易讓幼兒對其所代表的意義甚快達成共識,因此互動模式多為聯合或合作;幼兒在使用低真實性玩物進行扮演時,常會因無法獲得共識而出現平行遊戲的情形。
四、幼兒雖然本身已具備物品轉換的能力,但是使用高真實性玩物時,傾向以玩物外形特徵和功能進行扮演;幼兒在使用不具象的低真實性玩物進行扮演時則會出現較多的替代性物品轉換行為。
五、使用低真實性玩物的幼兒在扮演前期出現許多把玩玩物的行為,然後中期轉變為使用玩物扮演但沒有扮演情節或是只有短暫情節,直到後期才有在長時間的扮演主題適當使用玩物的行為出現。反觀使用高真實性玩物的幼兒則是一開始就有短暫情節以及在長時間在扮演前期就表現。
六、使用低真實性玩物的幼兒所表現的言語內容比使用高真實性玩物的幼兒豐富。
研究者對玩物提供的建議為:針對玩物轉換、角色扮演、言語溝通、社會互動的向度,高低真實性玩物各自提供幼兒不同的協助。
研究者對未來研究的建議為:可就娃娃家的佈置類型進行研究。
中文
王文科,王智弘(譯)(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原作者:J. H. McMillan, S. Schumacher)。臺北市:師大書苑。
沈文婷(1997)。幼兒扮演遊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吳幸玲(2003)。兒童遊戲與發展。臺北市:揚智文化。
吳幸玲,郭靜晃(譯)(2003)。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原作者:J. Johnson, J. F. Christie, T. D. YawKey)。臺北市:揚智文化。
林玫君(2005)。創造性戲劇理論與實務:教室中的行動研究。臺北市:心理。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原作者:J. A. Maxwell)。臺北市:心理。
張招(譯)(1986)。娃娃家的設計與使用。臺北市:信誼。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美君(2007)。中文與美語班級幼兒想像遊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
陳淑敏(2005)。幼兒遊戲。臺北市:心理。
郭靜晃(譯)(2000)。兒童遊戲:兒童發展觀的詮釋(原作者:F. P. Hughes)。臺北市:洪葉文化。
黃瑞琴(2001)。幼兒遊戲課程。臺北市:心理。
黃瑞琴(1996)。幼兒玩物的選擇。國民教育,36(3),38-42。
賀慧玲(1989)。幼兒玩具選擇偏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楊文貴(譯)(2003)。強化兒童的心智:以終身學習為導向的遊戲本位課程(原作者:C. D. Shipley)。台北市:洪葉文化。
楊曉苓(譯)(2008)。幼兒期遊戲。載於吳麗媛、楊淑朱、楊承達、楊曉苓、林妙徽、林玉霞、梁珀華(譯),幼兒遊戲與發展理論(原作者:J. L. Frost, S. C. Worthham, S. Reifel)。臺北市:華騰。
廖信達(2004)。幼兒遊戲。台北縣:群英。
鄭良儀(譯)(1999)。兒童遊戲與觀察(原作者:P. Monighan-Nourot)。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87)
鄭雅文(2000)。幼兒遊戲中的教師-以娃娃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蔡淑苓(2004)。遊戲理論與應用-以幼兒遊戲與幼兒教師教學為例。臺北市:五南。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鍾鳳嬌(2002)。幼兒自發性扮演遊戲之內容分析。屏東師院學報,17,1-34。
簡楚瑛(1993)。「遊戲」之定義、理論與發展的文獻探討。新竹師院學報,6,105-133。
羅文喬,馬惠芬(譯)(2003)。嬰幼兒教具實務與應用:0~8歲適齡發展玩具選用(原作者:M. B. Bronson)。臺北市:華騰文化。
英文
Bagley, D. M., & Klass, P. H.(1994). Housekeeping or thematic sociodramatic play centers: Which is better in the preschool classroom?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ED375929)
Fein, G., & Diamond, E.(1974). The influence of toy type and adult familiarity on the pretend play of 22-month-old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ED116801)
Howe, N., & Hogan, C.(2001). Do prop matter in the dramatic play center? The effects of prop realism on children’s play.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aly Childhood Education, 8(4), 51-66.
Johnson, J. E., Christie, J. F., & YawKey, T. D.(1987). Play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London, England: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McLoyd, V. C.(1983). The effects of the structure of play objects on the pretend play of low-income preschool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54(3), 626-635.
McLoyd, V. C.(1986). Scaffolds or shackles? The role of toys in preschool children’s pretend play. In G. Fein & M. Rivkin(Eds.), The Young Child at Play(Vol. 4, pp.63-77). Washington, DC: NAEYC.
Robinson, C. C., & Jackson, R.(1985). The effects of varying structure within a prototypical play object on the solitary pretend play.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ED264025)
Smilansky, S.(1988). Sociodramatic play: Its relevance to behavior and achievement in school. In E. Klugman & S. Smilansky(Eds.), Children’s play and learning: perspectiv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pp. 18-42). New York, NY: Teacher College Press.
Spardley, J. P. (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Wadsworth, OH: Thomson Learning Inc.
Smith, P. K., & Gosso, Y.(2010). Children and Play. Malden, MA: Wiley-Blackwe II.
Smilansky, S., & Shefatya, L.(1990). Facilitating play: A medium for promoting cognitive, socio-emotional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ldren. Silver Spring, MD: Psychosocial & Educational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