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正彥
Chang Cheng-Yen
論文名稱: 中國漢唐清三朝盛世防腐機制探微---以皇權、相權、監察權三權互動關係為例
A Study of the Han、Tang、Manchu Dynasty flourishing age anticorrosive system:Analysis o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imperial power、the prime minister power、and the power of control
指導教授: 黃城
Huang, 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4
中文關鍵詞: 中國防腐皇權相權監察權
英文關鍵詞: China, Han, Tang, Manchu, anticorrosive, imperial power, prime minister power, the power of control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2下載:5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共分成六章二十二節,研究的架構以政治權力分立理論為主軸,從中國歷代盛世中的政治體系上檢視幾個朝代之政治系統,並且從系統內部的環境和發展上來從事解釋和分析,並將體系區分為皇權、相權及監察權。探討各盛世朝代政治結構,所形成的政治效果,並兼論與現今憲法實施狀況有何不同。
    基於以上的論述,將本研究的章節摘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本章共分成四節八項,其內容包括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問題背景,研究目的與研究範圍,研究的前提與研究假設,以及研究的方法與研究架構。
    第二章、漢初盛世防腐機制之探微:本章共分成四節十二項,其內容先探討秦漢政權交替之際,其社會背景與政治環境為何?時至文景時期的轉變又是如何。除以之為本研究的背景知識外,再論當時中央政治結構中,包括皇權、相權、監察權的由來、在漢初文景二帝時期的轉換、組織職能間之互動及其各權力本身內部所含之防腐機制等等,以分析其整體的防腐功能及權力制衡關係何在。
    第三章、唐初盛世防腐機制之探微:本章亦分成四節十二項,其內容先探討漢朝以後至隋唐政權交替之際,其政治社會環境演變的歷史趨勢為何?時至唐太宗時期的轉變又是如何。除以之為本研究的背景知識外,再論當時中央政治結構中,包括皇權、相權、監察權的發展、在唐初貞觀時期的轉換、組織職能間之互動及其各權力本身內部所含之防腐機制等等,以分析其整體的防腐功能及權力制衡關係何在。
    第四章、清初盛世防腐機制之探微:本章亦分成四節十二項,其內容先探討唐朝以後至明清政權交替之際,其政治社會環境演變的歷史趨勢為何?時至康雍乾時期的轉變又是如何。除以之為本研究的背景知識外,再論當時中央政治結構中,包括皇權、相權、監察權的發展、在清朝康雍乾時期的轉換、組織職能間之互動及其各權力本身內部所含之防腐機制等等,以分析其整體的防腐功能及權力制衡關係何在。
    第五章、從漢唐清三朝看我國的防腐機制發展:本章亦分成四節十二項,其內容先探討清朝以後至民初政權交替之際,其政治社會環境演變的歷史趨勢為何?孫中山先生理論的轉變又是如何。除以之為本研究的背景知識外,再論孫中山理論中,中央政治結構包括民權、治權、監察權的發展,在其理論上的轉換、組織職能間應有之互動及其各權力本身內部所含之防腐機制等等,以分析其整體的防腐功能及權力制衡關係何在。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本章共分成二節,其內容包括研究發現與研究建議兩節。在研究發現方面,對本論文的研究假設與研究目的,作一完整的舉證與結合。在研究建議方面,對未來後續研究的方向與價值作一詳盡的闡述與發揮。

    中國漢唐清三朝盛世防腐機制探微 ---以皇權、相權、監察權三權互動關係為例 研究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範圍……………………………………………..4 第三節 研究前提與假設……………………………………………..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9 第二章 漢初盛世防腐機制之探微 第一節 問題背景…………………………………………………….14 第二節 皇權與漢初盛世 一、皇權的起源………………………………………………….16 二、漢朝初年皇權的發展……………………………………….19 三、漢初盛世皇權運作與防腐的關聯………………………….20 第三節 相權與漢初盛世 一、相權的起源………………………………………………….25 二、漢朝初年相權的組織職能與發展………………………….28 三、漢初盛世相權運作與防腐的關聯………………………….33 第四節 監察權與漢初盛世 一、監察權的起源……………………………………………….36 二、漢朝初年監察權的組織職能與發展……………………….43 三、漢初盛世監察權運作與防腐的關聯……………………….49 第三章 唐初盛世防腐機制之探微 第一節 問題背景…………………………………………………….51 第二節 皇權與唐初盛世 一、皇權的演變………………………………………………….54 二、唐朝初年皇權的發展……………………………………….57 三、唐初盛世皇權運作與防腐的關聯………………………….59 第三節 相權與唐初盛世 一、相權的演變………………………………………………….61 二、唐朝初年相權的組織職能與發展………………………….63 三、唐初盛世相權運作與防腐的關聯………………………….71 第四節 監察權與唐初盛世 一、監察權的演變……………………………………………….78 二、唐朝初年監察權的組織職能與發展……………………….83 三、唐初盛世監察權運作與防腐的關聯……………………….87 第四章 清初盛世防腐機制之探微 第一節 問題背景……………………………………………………90 第二節 皇權與清初盛世 一、皇權的演變…………………………………………………93 二、清朝初年皇權的發展………………………………………96 三、清初盛世皇權運作與防腐的關聯…………………………99 第三節 相權與清初盛世 一、相權的演變……………………………………………….102 二、清朝初年相權的組織職能與發展……………………….110 三、清初盛世相權運作與防腐的關聯……………………….115 第四節 監察權與清初盛世 一、監察權的演變…………………………………………….117 二、清朝初年監察權的組織職能與發展…………………….122 三、清初盛世監察權運作與防腐的關聯…………………….128 第五章 從漢唐清三朝看我國防腐機制之發展 第一節 問題背景………………………………………………….131 第二節 民意與民主憲政體制 一、皇權的轉變……………………………………………….135 二、我國民意機關的爭論與其組織職能…………………….140 三、我國民意運作與防腐的關聯…………………………….147 第三節 行政機關與民主憲政體制 一、相權的轉變……………………………………………….151 二、我國行政機關的組織職能與發展……………………….157 三、我國行政機關運作與防腐的關聯……………………….160 第四節 監察權與民主憲政體制 一、監察權的延續…………………………………………….164 二、我國監察機關的組織職能與發展……………………….168 三、我國監察權運作與防腐的關聯………………………….171 第六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176 第二節 研究建議………………………………………………….194 參考書目 史料 專書 期刊

    參考書目
    一、史料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明太祖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 1968.6。
    王 傅,唐會要,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68.3。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68.3。
    王安石,周官新義,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68.3。
    王忠林,荀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77.2。
    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司馬遷,史記,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第一冊。
    永 瑢,歷代職官表,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68.3。
    白居易,白居易集,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68.9。
    作者不詳,戰國策,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吳 競,貞觀政要,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吳金華、儲道立,呂氏春秋譯註,台北:建安出版社,1998。
    宋 濂,元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李延壽,南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李林甫,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1。
    杜 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11。
    沈 約,宋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岳 珂,漢官解詁,上海:上海商務出版社,1939.12。
    房玄齡,晉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洪 邁,容齋隨筆,台北:漢欣文化,1993。
    范 曄,後漢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第三冊,第11頁。
    孫詒讓,周禮正義,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68.3。
    班 固,漢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翁元圻,翁注困學紀聞,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馬端臨,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11。
    乾隆官修,清通典,上海:上海商務出版社,1935.9。
    崑 岡,欽定大清會典,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68.3。
    張廷玉,明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清史稿校注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台北:國史館,1986。
    清史編纂委員會,清史,台北:國防研究院,1961.2。
    脫 脫,宋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董 誥,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
    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清世宗實錄選輯,台北:臺灣銀行,1963.3。
    劉 昫,舊唐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劉錦藻,清續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11。
    歐陽修,新唐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衛 宏,漢舊儀,上海:上海商務出版社,1936。
    魏 收,魏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魏 徵,隋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顧炎武,日知錄,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68.3。
    二、專書
    孔繁雲譯,喬治 歐威爾著,動物農莊,台北:志文出版社,1994.1。
    王天有,中國古代官制,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94。
    王惠仁,中國近代史,台北:大海出版社,1993.7。
    王潔卿,歷代宰相制度演變史略,台北:三民書局,1997.5。
    古鴻廷,清代官制之研究,台北:五南書局,1999。
    甘懷貞等合著,隋唐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7.8。
    伊藤道治等合著,中國通史,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1。
    任德厚,政治學,台北:台灣大學,1992.1。
    刑義田,奉天承運---皇帝制度,立國宏規,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9。
    朱 諶,中華民國憲法與孫中山思想,台北:五南書局,1994.10。
    何永成等合著,隋唐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7.8。
    余行邁,中國古代官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9。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
    吳 唅,朱元璋傳,台北:里仁書局,1997.2。
    李 俊,中國宰相制度,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66。
    李士崇,五權憲法之研究,台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77.5。
    李雲漢,中國近代史,台北:三民書局,1994.8。
    汪中文,兩周官制論稿,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3.10。
    汪受寬,古代太平盛世,台北:昭文社,1998。
    周道濟,中國宰相制度研究,台北:華岡出版部,1974。
    周道濟,秦漢政治制度研究,台北:國防研究院,1961。
    周道濟,漢唐宰相制度,台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64。
    林麗月,王者佐、社稷器---宰相制度,中國文化新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9。
    邱創煥,文官制度論叢,台北:國家發展策進會,1993.3。
    芮和蒸,西漢御史制度,台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64.10。
    胡滄澤,唐代御史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5。
    徐連達、朱子彥合著,中國皇帝制度,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10。
    徐曾淵,中國監察制度的理論、淵源及影響,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袁 剛,隋唐中樞體制的發展演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6。
    馬空群,中國監察制度史,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78.10。
    馬空群,秦漢監察制度史,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69.9。
    高旭輝,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帕米爾書局,1962。
    高旭輝,五權憲法理論與制度,台北:國父遺教研究會,1971.6。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訂,國父全集,第一~三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
    張玉法,中國近代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1996.5。
    張金鑑,中國文官制度史,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5.3。
    張金鑑,中國政治制度史,台北:三民書局,1967.1。
    張金鑑,中國政治制度史,台北:三民書局,1967.1。
    張國剛,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張國剛,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張榮林,中國憲法上監察權的研究,台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69。
    許政雄,清末民權思想的發展與歧異,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2。
    郭伯南、劉福元合著,中華五千年史話,台北:書林出版社,1992.2。
    陳仲安、王素,漢唐職官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3.9。
    陶希聖、沈任遠,秦漢政治制度,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曾資生,隋唐五代社會政治史總論,中國史論集下冊,台北:茂昌出版社,1988。
    曾繁康,中國政治制度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53.4。
    湯承業,中國政治制度史,上-下冊,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70.6。
    湯承業,論唐代相制下的會昌政風,台北:正中書局,1973。
    逮扶東,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1991.11。
    黃少游,五權憲法與現今憲法,台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65.3。
    黃國華,我國彈劾制度理論與運用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73.8。
    楊國楨、陳支平合著,明史新編,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8.8。
    楊熙時,中國政治制度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5。
    楊樹藩,兩漢中央政治制度與法儒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67。
    葛紹歐,柏臺風憲匡政風---監察制度,中國文化新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9。
    廖伯源,歷史與制度---漢代政治制度試釋,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98.5。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2。
    蕭公權,憲政與民主,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
    錢 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書局,1993.9。
    錢宗范,康乾盛世三皇帝,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2。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第一~四冊,台北:三民書局,1998.10。
    三、期刊
    毛漢光,論唐代之封駁,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3卷第1期,1992。
    曲兆祥,我國國會改革可行方案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
    朱 諶,從分權理論詮釋:五權憲法與中華民國憲法(下),空大學訊,第89期,1991.11。
    朱 諶,從分權理論詮釋:五權憲法與中華民國憲法(上),空大學訊,第89期,1991.11。
    吳儀鳳,漢初至武帝時用相背景分析,中國文化月刊,第213期,1997.12。
    周道濟,西漢君權與相權之關係,大陸雜誌,第11卷第12期,1955.12。
    周道濟,秦丞相制度之研究,大陸雜誌,第22卷第8期,1961.4。
    周道濟,漢代宰相機關,大陸雜誌,第19卷第11期,1959.12。
    林子儀,監察院何去何從?,澄社報導,第51期,1998.6。
    林子儀,彈劾懲戒制度混亂,監院難發揮功能,澄社報導,第50期,1998.5。
    林子儀,總統直選後之中央政府體制,中外雜誌,第59卷,第6期,1996.6。
    袁 剛,五品官員可改皇帝詔書---唐代門下封駁制度,歷史月刊,第101期,1996.6。
    袁 剛,唐代門下封駁制度析論,歷史月刊,第101期,1996.6。
    袁 剛,漫談封建時代監察御史的風聞彈人,法律評論,第62卷第7-9期合刊。
    袁 剛,漫談漢隋時期的舉民謠督察官吏,歷史月刊,第132期,1999.1。
    理學報,第2期,1999.6。
    郭正亮,尋求總統和國會的平衡:雙首長制對台灣憲改的時代意義,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7期,1996.7。
    曾建元,五五修憲---中央體制問題之分析,立法院院聞,第25卷,第9期,1997.9。
    曾熙賢,唐代前期御史與皇權關係之研究,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9期,1997.9。
    黃 城,五權憲法之未來,空大學訊,第78期,1991.4。
    黃 城,五權憲法與中華民國憲政之未來,空大學訊,第89期,1991.11。
    黃 城,如何剷除黑金政治,中央綜合月刊,第30卷第7期,1997.7。
    黃 城,我國監察制度之展望芻議,空大學訊,第94期,1992.1。
    黃 城,建立廉能政府六帖,國魂,第644期,1999.7。
    楊日旭,當前國內政局面面觀---回歸憲法,革新憲政,空大學訊,第63期,1990.6。
    劉福明,政治制度與民主政治之健全運作,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9卷,第1期,1998.6。
    鄭銘德,宋代臺諫與皇權、相權的關係---以呂夷簡、秦檜當國時期為例,台北:史苑,第56卷,1996.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