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姚蔓嬪
Yao Man-pin
論文名稱: 王昶雄小說研究
The Study of Wang Chang-Hsiung's novels
指導教授: 許俊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0
中文關鍵詞: 王昶雄皇民文學梨園之秋回頭姑娘淡水河的漣漪奔流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英文關鍵詞: Wang Chang Hsiu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王昶雄小說研究 姚蔓嬪
    摘要
    王昶雄,一個跨越兩個時代、兩種語言的文學作家,以小說〈奔流〉、歌詞〈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奠定他在文壇的地位,除〈奔流〉外,其他小說如〈梨園之秋〉、〈淡水河的漣漪〉、〈鏡〉則始終未見於世,讓研究者對於王昶雄作品的探討難能全面及深入,直至王氏身後,許師俊雅得到家屬首肯協助出版全集,並由王氏孫女奕心將其手稿、剪報一一整理,不但讓這三篇中篇小說重現世人面前,十二篇短篇小說中的〈回頭姑娘〉、及日文評論、詩、散文也陸續出土,也赫然發現王昶雄幾乎著作等身,有鑑於這樣一位重量級的日據作家,目前卻尚無一篇完整的研究論文,筆者茲以王氏戰前可考的小說為主題進行討論。第一章從王氏及家屬訪談資料、王氏遺物和作品,重現王昶雄的一生;第二、三、四章分論其四篇中篇小說及唯一可考的短篇小說,其中〈梨園之秋〉、〈回頭姑娘〉、〈淡水河的漣漪〉雖然筆法生澀,但從其中已展露對小說張力的掌控;而比較〈淡水河的漣漪〉到〈鏡〉的內容題材,可以發現王昶雄受到日本文化影響的足跡,以及掙扎在現代與傳統之間的心路歷程。其中〈奔流〉歷來爭論不斷,因此不只是小說內容的探討,包括王氏在戰後為自己小說的辯駁、〈奔流〉翻譯版本的爭議等等都是本論文的研究重點;此外〈淡水河的漣漪〉和〈鏡〉最末描寫主角從軍及赴滿州建設的橋段,造成王昶雄戰後對〈奔流〉外的其他作品噤口不言,面對政權轉移的不確定感,他承受許多心理壓力,但此間心境的幽微轉換,讓他斷絕小說創作,卻重新以散文、新詩、歌謠、評論、翻譯面世,再綻人生的五彩春光,一首〈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更是家喻戶曉,傳唱海內外。如果說一個日據作品有什麼好研究的?應該就是他文學中所呈現適應時代的方式,王昶雄的小說幾乎就是他年輕歲月的記錄,敏銳且委婉地呈現臺灣人的矛盾與掙扎,因此在王氏的小說研究裡,冀能將其文藝人格呈現,並從作品意涵照見一個時代。

    王昶雄小說研究 目錄 姚蔓嬪 王昶雄影像頁 第一章 緒論——王昶雄生平 1 第一節 綠色淡水——早年臺灣時期 2 一、 湖水和打水仗的聲音交織成的童年 2 二、 九坎街、廟會與五分仔車 3 三、 公學校 5 四、 小腦袋瓜裡的英雄人物「玄奘」 6 五、 臺灣商工學校 7 第二節、紫色日本——留學時期 8 一、 負笈日本 8 二、 王昶雄與柳澤節子 10 三、 創作之途 11 第三節、白色恐怖——日據末期到戰後初期 13 一、 慘白的戰前 13 二、 蒼白的戰後 18 第四節、金色復出——文壇再出發 24 第二章 〈梨園之秋〉與〈回頭姑娘〉 26 第一節、〈梨園之秋〉 27 一、 〈梨園之秋〉的人物形象 27 二、 酒的意象 32 三、 從〈梨園之秋〉論王昶雄的戲劇研究 33 四、 小結 36 第二節、〈回頭姑娘〉 37 一、 文學技巧 37 二、 新文化衝擊下的女性自主 38 第三章 〈淡水河的漣漪〉 41 第一節、〈淡水河的漣漪〉的創作動機 41 第二節、〈淡水河的漣漪〉的文學技巧 44 第三節、河流意象 49 一、 變幻莫測 49 二、 毀滅與重生 51 第四節、屬於河口城市的多樣文化 52 一、 傳統 53 二、 現代 55 第五節、小結 57 第四章 〈奔流〉 59 第一節、〈奔流〉的創作背景 61 一、 皇民化運動 61 二、 臺灣文壇的兩大勢力——《文藝臺灣》與《臺灣文學》62 第二節、〈奔流〉的人物性格 64 一、 「雙重生活的深刻苦惱」——周旋於多重矛盾下的知識份子65 二、 女性形象 79 第三節、〈奔流〉的形式及意涵 85 一、 私小說 85 二、 皇民化騙局? 88 三、 堅持「日本精神」 89 第四節、〈奔流〉的精神問題與自我防衛機制 92 一、 知識份子的兩大精神問題——精神分裂與焦慮92 二、 知識份子的「自我防衛機制」 97 第五節、〈奔流〉的評價 101 一、 〈奔流〉的篇名 101 二、 〈奔流〉的版本問題與兩極解讀 103 第五章 〈鏡〉 108 第一節、〈鏡〉的小說背景 110 第二節、〈鏡〉的人物分析 112 第三節、〈鏡〉的意涵 115 一、 臺與日的衝突 115 二、 新與舊的掙扎 117 三、 實與虛的迷亂 118 第六章 結語 126 第一節、小說評價 127 一、 深入刻畫文化衝突 127 二、 純熟的日語能力 128 三、 作品中的皇民化問題 129 第二節、其他成就 130 一、 成立「益壯會」,主編《北臺灣文學集》 134 二、 文壇再出發,重現「五彩春光」 135 附錄 王昶雄文學年表 140 參考書目 214

    王昶雄小說研究 參考書目 姚蔓嬪
    本論文五篇小說由王昶雄紀念全集總編輯許俊雅及王昶雄孫女王奕心整理,〈梨園之秋〉、〈回頭姑娘〉、〈淡水河的漣漪〉由黃玉燕翻譯;〈奔流〉由賴錦雀翻譯;〈鏡〉由陳藻香翻譯。
    一、 手稿及剪報:(由王昶雄家人提供)
    王昶雄(1936.?),黃玉燕譯:〈梨園の秋〉(〈梨園之秋〉),《臺灣新民報》。(僅見手稿)
    王昶雄(1937.?),黃玉燕譯:〈出戾り娘〉(〈回頭姑娘〉),《臺灣新民報》。(僅見手稿)
    王昶雄(1939.?),黃玉燕譯:〈明後日より本文藝面連載〉,《臺灣新民報》。(僅見剪報)
    王昶雄(1939.?),黃玉燕譯:〈淡水河の漣〉(〈淡水河漣漪〉),《臺灣新民報》。(僅見手稿)
    王昶雄(1939.?),黃玉燕譯:〈獨り言「淡水河の漣」執筆を終へて〉(〈獨白《淡水河的漣漪》執筆完畢〉),《臺灣新民報》。(僅見剪報)
    王昶雄(1943),賴錦雀譯:〈奔流〉。(手稿)
    王昶雄(1944.?),陳藻香譯:〈鏡〉。(僅見手稿)
    王昶雄(1990.11.10):〈寫作歌詞的經驗與實務〉。(僅見講稿謄本)
    王昶雄(?):〈關於「客家民謠唱片」〉。(僅見剪報)
    王昶雄(?):〈老劇人要趕上新時代!——寄望於「一念之差」的導演張維賢〉。(僅見剪報)
    二、 書籍:(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昶雄(1993):《驛站風情》,臺北:北縣文化局。
    王昶雄(1998):《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臺北:前衛。
    王詩琅譯註(1988):《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臺北:稻鄉。
    王曉波(1985):《臺灣的殖民地傷痕》,臺北:帕米爾書店。
    中島利郎(1991):《日據時期臺灣文學雜誌總目‧人名索引》,臺北:前衛。
    史明(1980):《臺灣人四百年史》漢文版,美國聖荷西:蓬島文化。
    私立臺灣商工學校同窓會(1937.9):《臺灣商工學校創立二拾周年記念號》,臺北:私立臺灣商工學校同窓會。
    池田大作(1992):《我的人學》,北京:北京大學。
    李爾剛、李丹晶(1993):《自然主義大師:左拉述評》,海口:海南出版社。
    李喬(1996):《小說入門》,臺北:大安。
    李登輝(1999):《臺灣的主張》,臺北:遠流。
    李魁賢(2000):《望你永遠在我心內:王昶雄先生追思集》,臺北:北縣文化局。
    林玉珠(1998):《林玉珠膠彩畫集》,臺北:自版。
    杜武志(1997):《日治時期的殖民教育》,臺北:北縣文化局。
    杜聲鋒(1997):《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臺北:遠流。
    呂正惠、林孝信、曾健民、陳映真(1998):《臺灣鄉土文學:皇民文學的清理與批判》,臺北:人間。
    呂正惠(2000.2):《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第一屆臺杏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遠流。
    吳南圖編(1977),《震瀛追思錄》,臺南:琑琅山房。
    吳新榮編(1989),《震瀛回憶錄》,臺北:前衛。
    吳新榮(1997),《吳新榮選集》,臺南,南縣文化局。
    施淑(1992.12):《日據時代臺灣小說選》,臺北:前衛。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臺北:前衛。
    垂水千惠(1993),涂翠花譯:《臺灣的日本語文學》,臺北:前衛。
    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編(2000):《福爾摩沙的心窗──王昶雄文學會議論文集》,臺北:真理大學。
    翁鬧、巫永福、王昶雄(1996):《翁鬧、巫永福、王昶雄合集》,臺北:前衛。
    徐亞湘(2000.3):《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書局。
    淡水國小編(1996.5.26):《淡水國小慶祝創校一百週年特刊》,臺北:淡水國小。
    許俊雅(1997):《臺灣文學論叢——從現代到當代》,臺北:師大書苑。
    許俊雅(1998):《日據時期臺灣小說選讀》,臺北:萬卷樓。
    張我軍等(1995):《海鳴集》,臺北:北縣文化局。
    張京媛(1998):《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
    黃英哲編(1994),涂翠花譯:《臺灣文學研究在日本》,臺北:前衛。
    梁明雄(1996):《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臺北:文史哲。
    辜嚴碧霞(1999),邱振瑞譯:《流》,臺北:草根。
    彭瑞金(1997):《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
    游勝冠(1996):《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前衛。
    陳芳明(1998):《左翼臺灣》,臺北:麥田。
    葉石濤(1983):《文學回憶錄》,臺北:遠景。
    葉石濤(1990):《走向臺灣文學》,臺北:自立晚報。
    葉石濤(1996):《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
    葉石濤、鍾肇政(1997):《閹雞》,臺北:遠景。
    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1991):《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臺北:前衛。
    鄭石岩(1975):《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臺北:商務。
    藍博洲(1994):《尋訪被湮滅的臺灣史與臺灣人》,臺北:時報。
    M‧H‧艾布拉姆斯(1989):《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三、 報紙:(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昶雄(1942.2.14-3.12):〈日本歌舞伎と支那劇の研究(一)-(結)〉(〈日本歌舞伎與中國戲的研究〉),《臺灣新民報》。
    王昶雄(1981.2.19):〈我的歌〉,《自立晚報》。(原刊登於1935年3月的日本《青島》雜誌第二卷,亦收錄在《文學臺灣》第32期,1999年10月)
    王昶雄(1998.7):〈詩意的佈局——悼摯友林博秋〉,《民眾日報》。
    王昶雄(1998.7.25-26):〈文墨因緣談江老〉,《臺灣日報》。
    王昶雄(1998.8.12):〈一個超傳奇人物的悲劇〉,《民眾日報》。
    王昶雄(1998.8.20):〈白圭之玷〉,《民眾日報》。
    王昶雄(1998.9.16):〈世界上沒有完人〉,《民眾日報》。
    王昶雄(1998.12.29):〈先賢的風貌與文采——張深切全集〉,《臺灣立報》。
    王昶雄(1999.5.26):〈文人與酒〉,《民眾日報》。
    陳火泉(1979.7.7-8.16):〈道〉,《民眾日報》。
    四、 期刊雜誌:(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昶雄(1965.9.10):〈明仁太子與美智子太子妃〉,美國:《國際畫報》,第18期。
    王昶雄(1965.9.10):〈香港白薔薇與張美瑤〉,美國:《國際畫報》,第18期。
    王昶雄(1965.10):〈讓時間來沖淡一切〉,臺北:《臺灣文藝》,第9期。
    王昶雄(1965.10):〈吹不散的心頭人影——王井泉的快人快事〉,臺北:《臺灣文藝》,第9期。
    王昶雄(1965.10):〈從古井兄的逝世談到我的家境〉,臺北:《臺灣文藝》,第9期。
    王昶雄(1965.10):〈半樓〉(日翻中新詩),臺北:《臺灣文藝》,第9期。
    王昶雄(1965.10):〈一個溫暖的回憶〉(日翻中新詩),臺北:《臺灣文藝》,第9期。
    王昶雄(1974.4):〈感慨話文評〉,臺北:《臺灣文藝》,第43期。
    王昶雄(1992.5):〈張文環與酒〉,臺北:《臺灣文藝》創新10號。
    王昶雄(1993.8.15):〈童年〉,臺北:《笠》,第176期。
    王昶雄(1990.1.12):〈「心靈的窗」話滄桑〉,臺北:《新都會》,第2期。
    王昶雄(1992.5.1):〈一陰一陽與張文環的對話(之一)〉,臺北,《臺灣文藝》,創新10號。
    王昶雄(1999.11):〈浩劫當中悼斯人〉,臺北:《文訊》,第169期。
    王曉波(2000.9.15):〈臺灣人殖民地傷痕——「皇民化」的歷史與真相〉,臺北:《李敖電子報》。
    羊子喬(1993.10):〈歷史的悲劇 認同的盲點——讀周金波〈水癌〉、〈「尺」的誕生〉有感〉,臺北:《文學臺灣》,第8期。
    林義昌(1972.12),王昶雄譯:譯文〈弁言〉,「林義昌第五屆油畫展」。
    林瑞明(1993):〈騷動的靈魂──決戰時期的臺灣作家與皇民文學〉,臺北:《臺灣文藝》,創新16號。
    周金波著,許炳成譯(1993.10):〈水癌〉,臺北:《文學臺灣》,第8期。
    胡興華(2000):〈日據時期臺灣的日本漁業移民〉,臺北:《漁業推廣》,第161期。
    張恒豪(1992.9):〈〈奔流〉與〈道〉的比較〉,臺北:《文學臺灣》,第4期。
    張文環(1979.8):〈雜誌《臺灣文學》的誕生〉,臺北:《臺灣近現代史研究》,第2號。
    黃武忠(1980.6):〈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的特性——兼談研讀應有的認識〉,臺北:《書評書目》,第86期。
    黃藍翔(1996.12):〈花蓮日本官營移民村初期規劃與農宅建築〉,臺北:《臺灣史研究》,三卷2期。
    黃錦樹(2002.1):〈死者的房間──讀駱以軍《遣悲懷》〉,臺北:《聯合文學》,第207期。
    野間信幸(1992.5.1),涂翠花譯:〈張文環的文學活動及其特色〉,臺北:《臺灣文藝》,創新10號。
    游勝冠(1998.6):〈在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徘徊——又見一場以「皇民文學」、「日人作家」為焦點的臺灣文學論戰〉,新竹:《水筆仔》,第5期。
    彭瑞金(1997.7):〈另類文學還是異類文學?〉,臺北:《文學臺灣》,第23期。
    葉石濤(1992.9):〈臺灣文學本土化是必然途徑〉,臺北:《文學臺灣》,第4期。
    臺灣藝術研究會(1932.3),〈《福爾摩沙》發刊宣言〉,日本:《福爾摩沙》,創刊號。(夏潮聯合會譯有電子版於http:..www.xiachao.org.tw)
    五、 會議論文:(按出版與發表的時間排列)
    林瑞明(1993.6):〈騷動的靈魂——決戰時期的臺灣作家與皇民文學〉,《日據時期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彭小妍(1998.12):〈皇民文學與歷史論述〉,「近代日本與臺灣」研討會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
    陳萬益(1998.12):〈去除污名,重建精神家園——戰後有關「皇民文學」爭議的省思〉,「近代日本與臺灣」研討會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
    邱貴芬(2001.6.2):〈落後的時間與臺灣歷史敘述:試探現代主義時期女作家創作裡另類時間的救贖可能〉,現代主義與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學系。
    六、 博碩士論文:(按撰寫完成的時間排列)
    何義麟(1986.6),《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臺灣的教化政策與教化運動》,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玥瑜(1990.12),《日據時期臺灣同化政策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昭文(1991.7),《日治末期臺灣的知識社群(1940-1945)——《文藝臺灣》、《臺灣文學》及《民俗臺灣》三雜誌的歷史研究》,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柳書琴(1994.6),《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臺灣的文學活動(1937.7-1945.8)》,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井手勇(1996.7),《決戰時期臺灣的日人作家與「皇民文學」》,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阮美慧(1996):《笠詩社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