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佩㞶
論文名稱: 元代劉因「和陶詩」研究
指導教授: 潘麗珠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5
中文關鍵詞: 元代詩學劉因和詩和陶詩陶淵明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85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7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陶淵明的隱逸形象是中國文學上不斷被歌詠的典範,從擬陶、學陶、效陶等作品體式、文字風格的仿擬,到蘇軾不求形似、辭由己出,藉「和陶」以尚友古人的創舉,「和陶詩」成為許多文人寄寓心志的載體。而元代文人面對異族的入主、社會的動盪,以及濟世理想的窒礙難行,心態上瀰漫著一股嚮往隱逸的氛圍,加上當時文風宗唐崇古,對於陶淵明及其作品的欽慕不減前代,更不乏投入「和陶詩」創作者。
    本文所關注的對象劉因為元初理學家及北方慷慨文風的代表人物,雖曾短暫入仕,但一生幾乎皆在鄉里講學授徒、著書立說。在他的「和陶詩」中,真實地呈現其隱居的生活樣態、仕隱的掙扎,以及安頓生命的價值所在。其主題類型包括隱逸詩、神話詩、懷古詩、社會詩等,而思想上則有對社會現實與隱居現況的描繪,以及對倫理綱常與主靜觀物的堅持。藝術手法方面,其創作能在遣詞造句及結構布局上展現用心,亦能運用意象塑造出真實隱居生活與虛構心靈狀態兩種空間。而在其「和陶詩」與陶淵明詩作之間,有「形式體制」、「詩意風格」及「人格典範」三種唱和方式,無論是否與原詩內容一一應和,皆能真實呈現個人主體的經驗與思考,並對陶淵明的行跡與思想加以推崇或自抒己見。其「尚友古人」的方式,除了同其所感,亦能維持個人獨特的生命價值。
    作為初識元代詩學的一個切入點,劉因的「和陶詩」在內容、形式與應和陶淵明等各個層面都有可觀之處,亦是其個人晚年生活與思想之真實寫照。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3 第三節 文獻探討 5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步驟 13 第二章 元初社會、劉因生平與「和陶詩」發展 15 第一節 時代背景 15 一、 世局動盪 15 二、 詩壇風向 18 第二節 劉因生平 23 一、 家世背景與生平經歷 23 二、 理學成就及文學主張 30 第三節 陶淵明接受史與「和陶詩」成因及意義 40 一、 歷代陶淵明接受概況 40 二、 「和詩」的起源與類型 48 三、 「學陶、擬陶、效陶」與「和陶」 53 第三章 劉因「和陶詩」之主題思想 59 第一節 主題類型 59 一、 隱逸詩 59 二、 神話詩 63 三、 懷古詩 66 四、 社會詩及其他 69 第二節 思想內涵 73 一、 社會現實的感懷 73 二、 隱居生活的自處 77 三、 人倫精神的思考 79 四、 持靜觀物的概念 82 第四章 劉因「和陶詩」之藝術手法 85 第一節 遣詞造句 85 一、 善用疊字 85 二、 對稱句式 88 三、 順承語句 90 第二節 結構布局 92 一、 題旨作綱 92 二、 首尾呼應 94 三、 起承轉合 95 四、 反詰生情 96 第三節 空間意象 98 一、 現實的隱居空間 99 二、 虛構的心靈空間 101 第五章 劉因「和陶詩」與陶詩之應和關係 105 第一節 形式體制 105 一、 和詩韻 105 二、 和詩題 108 第二節 詩意風格 110 一、 和詩意 110 二、 和風格 113 第三節 人格典範 119 一、 辭官隱居的行跡 120 二、 寄酒為跡的情志 123 三、 委運任化的思辨 124 第六章 結論 131 參考書目 135 表次 表一 劉因《靜修先生文集》版本 4 表二 劉因詩文相關專書 5 表三 陶學史/和陶詩相關專書 6 表四 劉因詩文相關學位論文 7 表五 陶學史/和陶詩相關學位論文 8 表六 劉因詩文相關單篇論文 9 表七 陶學史/和陶詩相關單篇論文 11 附錄 劉因「和陶詩」列表 143

    一、專書
    (一)古典文獻

    1.今存劉因詩文集
    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元至順宗文堂本)
    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明成化蜀藩本)
    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明弘治崔暠本)
    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明嘉靖汪堅本)
    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明萬曆方義壯本)
    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明萬曆蔣如萍本)
    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清康熙金侃抄本)
    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清康熙容城三賢集本)
    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清雍正宋賓王抄本)
    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清乾隆四庫全書本)
    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清光緒畿輔叢書本)
    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民國四部叢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民國叢書集成本,臺北:新文豐,1984年)

    李修生主編,《全元文‧第十三冊‧劉因》(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楊鎌主編,《全元詩‧第十五冊‧劉因》(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2.陶淵明別集
    晉‧陶潛撰,宋‧李公煥箋,《箋注陶淵明集》(《四部叢刊初編》景上海涵芬樓藏宋刊巾箱本影印古籍)
    晉‧陶淵明撰,清‧陶澍注,《陶靖節集注》(臺北:世界書局,1998年)
    晉‧陶淵明撰,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臺北:里仁出版社,2007年)
    晉‧陶淵明撰,王叔岷箋,《陶淵明詩箋證稿》(臺北:藝文出版社,1999年)
    晉‧陶淵明撰,袁行霈、楊賀松編校,《陶淵明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3.其他別集與總集(按作者時代排序)
    三國蜀‧諸葛亮,《諸葛亮集》(臺北:河洛出版社,1974年)
    晉‧葛洪著,清‧孫星衍校正,《抱朴子》(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宋‧梅堯臣著,朱東潤編年校注,《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6年)
    宋‧歐陽脩著,《歐陽文忠公文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縮印元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蘇軾著,淸‧馮應榴輯注,黃任軻、朱懷春校點,《蘇軾詩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蘇軾著,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等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宋‧蘇軾著,石聲淮、唐玲玲箋注,《東坡樂府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2005年)
    宋‧蘇轍,《欒城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縮印明活字印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秦觀著,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宋‧晁補之,《雞肋集》(《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影印古籍)
    宋‧方千里,《和清真詞》(《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古籍,1487冊)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縮印明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陸游,《渭南文集》(《四庫叢刊初編‧集部》,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江南圖書館藏明華氏活字印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葉夢得,《石林詞》(《宣統觀古堂》本古籍)
    金‧趙秉文,《滏水集》(《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影印古籍)
    元‧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元‧滕安上,《東庵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元‧張養浩著,李鳴、馬振奎校點,《張養浩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
    元‧蘇天爵,《滋溪文稿》(《文淵閣四庫》本,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戴良,《九靈山房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仇兆鰲編修,《杜詩詳註》(《欽定四庫全書》本影印古籍)
    清•龔自珍著,劉逸生注,《龔自珍已亥雜詩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南朝梁‧蕭統編,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河洛出版社,1975年)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影印古籍)
    金‧元好問,《中州集》(《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影印古籍)
    清‧董誥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顧嗣立,《元詩選》(《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影印古籍)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學海書局,1984年)
    鄭文惠、歐麗娟、陳文華、吳彩娥,《歷代詩選注》(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

    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三國吳‧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聚珍倣宋書局影印本影印古籍)
    三國魏‧王弼注,《老子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晉‧郭璞注,清‧郝懿行箋疏,《山海經箋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8年)
    晉‧郭象注,《莊子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晉‧張湛注,《列子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宋‧朱熹,《四書集註》(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

    4.文學批評與詩話(按作者時代排序)
    南朝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南朝梁‧鍾嶸著,曹旭箋注,《詩品箋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南朝梁‧鍾嶸著,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宋‧方回,《瀛奎律髓》(康熙壬辰重刊本影印古籍)
    宋‧劉攽撰,明‧毛晉訂,《中山詩話》(汲古閣本線裝古籍)
    宋‧嚴羽著,郭紹虞,《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
    元‧陶宗儀,《輟耕錄》(《四部叢刊》三編,吳潘氏滂憙齋藏元刊本影印古籍)
    元‧楊仲弘,《名家詩法彙編‧楊仲弘詩法》(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
    元‧劉祁,《歸潛志》(武英殿刻本影印古籍,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
    明‧李東陽,《麓堂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欽定四庫全書》本影印古籍‧集部九‧詩文評類)
    明‧胡應麟,《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明‧徐師曾著,沈芬、沈騏箋,《詩體明辯》(臺北:廣文書局,1992年)
    明‧張綸言,《林泉隨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黃溥,《詩學權輿》(影印明成化本古籍)
    清‧翁方綱,《石洲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劉熙載,《藝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顧嗣立,《寒廳詩話》,收錄於丁仲祜編,《清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5.史學、文學史、思想類(按作者時代排序)
    西漢‧司馬遷,《史記》,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東漢‧班固,《漢書》(清武英殿本影印古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晉‧皇甫謐,《高士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欽定四庫全書》本影印古籍)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清武英殿本影印古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南朝梁‧沈約,《宋書》,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唐‧房玄齡等,《二十五史‧晉書》(清武英殿本影印古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宋‧司馬光著,宋胡三省注,楊家駱主編,《新校資治通鑑注》(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元‧脫脫,《金史》,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明‧宋濂等,《元史》,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清‧黃宗羲著、全祖望續修,《宋元學案》(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二)現當代文獻(按作者姓氏筆順排序)
    王素美,《劉因的理學思想與文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國纓,《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論析》(臺北:允晨文化,1999年)
    王輝斌,《宋金元詩通論》(合肥:黃山書社,2011年)
    包根弟,《元詩研究》(臺北:幼獅文化,1978年)
    田菱著,張月譯,《閱讀陶淵明》(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
    吉川幸次郎,《元明詩概說》(臺北:幼獅文化,1986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宋丘龍,《陶淵明詩說》(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李劍峰,《元前陶淵明接受史》(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汪經昌,《曲學例釋》(臺北:中華書局,1962年)
    阮廷瑜,《陶淵明詩論暨有關資料分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查洪德,《元代詩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查洪德,《理學背景下的元代文論與詩文》(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徐遠和,《理學與元代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袁行霈,《陶淵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袁冀,《元史論叢》(臺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
    商聚德,《劉因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張宏生,《宋詩:融通與開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陳向春,《中國古典詩歌主題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陳來,《宋元明哲學史教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
    陳來,《宋明理學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陳怡良,《陶淵明探新》(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陳鍾琇,《唐代和詩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1976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巨流圖書,1976年)
    黃惠菁,《唐宋陶學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7年)
    楊松冀,《精神家園的詩學探尋──蘇軾「和陶詩」與陶淵明詩歌之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楊鐮,《元代文學編年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葉嘉瑩,《迦陵論詩叢稿》(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葉嘉瑩,《陶淵明飲酒詩講錄》(臺北:桂冠圖書,2000年)
    趙以武,《唱和詩研究》(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7年)
    趙琦,《金元之際的儒士與漢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齊益壽,《黃菊東籬耀古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劉中文,《唐代陶淵明接受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劉迎勝,《元史》,二十五史新編(香港:中華書局,1998年)
    蔡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
    鞏本棟,《唱和詩詞研究──以唐宋為中心》(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蕭麗華,《元詩之藝術性與社會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年)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戴文和,《「唐詩」、「宋詩」之爭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鍾優民,《陶學史話》(臺北:允晨文化,1991年)
    羅秀美,《宋代陶學研究:一個文學接受史個案的分析》(臺北:秀威資訊,2007年)

    二、學位論文(先列博論,再列碩論,相同類型再按作者姓氏筆順排序)
    呂菊,《陶淵明文化形象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王芳,《論劉因的「和陶詩」》(太原:山西大學中國古典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王茜,《元代文人「尊陶」現象探析》(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王麗娜,《論郝經的慕陶情結──兼論元代和陶詩》(太原:山西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江婉瑜,《陶淵明儒道人格的美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吳佳樺,《劉因思想及其在元初北方理學發展上的意義與定位》(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李娜,《南北朝陶淵明接受史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沈瑩,《元人劉因研究》(昆明:雲南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金汶洙,《蘇軾和陶詩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998)
    留一心,《陶淵明文化形象研究》(臺北:國立臺南大學中國文學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張丹丹,《宋前陶淵明文化形象生成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許瀞方,《宋代和陶〈飲酒〉詩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郭玲妦,《元代詩學之「宗唐」「宗宋」問題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陳可人,《宋代「和陶詩」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陳英姬,《中國士人仕與隱的研究──以陶淵明詩文與蘇東坡之「和陶詩」為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982年)
    黃瑋琪,《元代文人的隱逸態度──以建物命名記為考察對象兼談其文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黃蕙心,《蘇東坡和陶詩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00年)
    潘師麗珠,《盛唐王孟詩派美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潘潔清,《宋代和陶現象研究》(杭州:浙江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羅珮瑄,《蘇軾和陶詩的文化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三、單篇論文(按作者姓氏筆順排序)
    尤信雄,〈陶潛之歷史定位及齊梁諸家對其詩作評論之探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10期(2005年4月),頁55-67
    文迪義,〈從「和陶」詩看蘇軾對陶淵明詩歌的繼承與超越〉,《現代語文》2009年第8期(2009年8月),頁40-42
    王文進,〈陶謝並稱對其文學範型流變的影響──兼論陶謝「田園」、「山水」詩類空間書寫的區別〉,《東華人文學報》第九期(2006年7月),頁69-110
    王文嶺,〈陶淵明符號化及其田園意象之濫觴〉,《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頁29-33
    王兆鵬,〈唐彥謙四十首贋詩證偽〉,收錄於錢伯城主編,《中國文史論叢》第五十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頁226-244
    王忠閣,〈愛閑原不為青山──也談劉因的隱逸〉,《河南大學學報》第39卷第5期(1999年9月),頁58-63
    李貞慧,〈典範、對位、自我書寫:論蘇軾集中的《和陶擬古》九首〉,《清華學報》第36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427-463
    李劍鋒,〈元代屈、陶並稱與是陶非屈論〉,《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52卷第3期(2007年5月),頁48-52
    李劍鋒,〈豪華落盡見真淳:元好問與陶淵明〉,《九江學院學報》2012年第3期(2012年9月),頁1-6
    辛夢霞,〈劉因文集版本考辨〉,北京師範大學古籍與傳統文化研究所編《中國傳統文化與元代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頁249-270
    晏選軍〈劉因卻聘原因再探討〉,《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3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00-103
    袁行霈,〈論和陶詩及其文化意韻〉,《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2003年11月),頁149-161
    高文,〈劉因和陶詩及其隱逸文化人格探析〉,《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28卷第8期(2007年8月),頁15-17
    高文,〈蘇軾和陶詩與劉因和陶詩異同論〉,《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30卷第11期(2009年11月),頁48-51
    張晶,〈元代詩人劉因初論〉,《漳州師院學報》1997年第3期(1997年9月),頁6-17
    陳寅恪,〈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收錄於《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臺北:九思出版,1977,下冊,頁1011-1035
    陳博涵,〈蒙元初期士人的文化認同及其文學觀念〉,《文化與詩學》2012年第1期(2012年9月),頁84-117
    傅斯年,〈人生問題之發端〉收錄於傅斯年著,《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第四冊,頁186-201
    黃偉倫,〈論蘇軾〈和陶詩〉中的「本色」意義〉,《高雄師大學報》第二十一期(2006年12月),頁33-48
    黃琳,〈論元初詩人劉因的詩歌創作成就〉,《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92年第6期(1992年12月),頁30-37
    楊立群,〈論陶詩的「風華清靡」〉,《江淮論壇》2007年第3期(2007年6月),頁166-170
    葉愛欣、王山林,〈元初劉因「和陶詩」的內蘊〉,《平頂山師專學報》第16卷第1期(2001年2月),頁35-37
    賈秀云,〈元代儒學倡導者的悲歌──郝經《和陶詩》研究〉,《晉陽學刊》2005年第2期(2005年3月),頁115-118
    霍志軍,〈宋代和陶詩芻議〉,《天水師範學院學報》第35卷第6期(2015年11月),頁68-74
    顏崑陽,〈從飲酒論陶淵明的生命境界〉,《鵝湖月刊》第132期(1986年6月),頁26-34
    魏崇武,〈金代理學發展初探〉,《歷史研究》2003年第3期(2000年6月),頁31-44
    羅春蘭、周理鳳、袁萍,〈「斯人真有道,明與日月懸」──陶淵明在元代的接受探析〉,《南昌大學學報》第36卷第5期(2005年9月),頁91-96

    四、網路資料庫
    本文所使用之影印古籍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網址:http://ctext.org/zh
    本文所使用之唐詩全文、《朱子語類》全文來源: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網址:http://libnt.npm.gov.tw/s2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