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鄧孟倫 Teng, Meng-Lun |
---|---|
論文名稱: |
華語、臺灣閩南語及日語身體詞研究 Analysis of Body-related Vocabulary in Mandarin Chinese, Taiwanese Southern Min, and Japanese |
指導教授: |
邱湘雲
Chiu, Hsiang-Yun 林巾力 Lin, Nikky |
口試委員: |
邱湘雲
Chiu, Hsiang-Yun 林巾力 Lin, Nikky 姚榮松 Yao, Rong-Song 賴惠玲 Lai, Huei-Ling 江敏華 Chiang, Min-Hua 王錦慧 Wang, Jin-hui |
口試日期: | 2021/10/05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46 |
中文關鍵詞: | 身體詞 、認知隱喻 、臺灣語言 、華語 、臺灣閩南語 、日語 |
英文關鍵詞: | Body-related Vocabulary, Cognitive metaphor, Taiwanese language, Mandarin Chinese, Taiwanese Southern Min, Japanese |
研究方法: | 紮根理論法 、 主題分析 、 比較研究 、 觀察研究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52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4 下載:4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語言中,華語、閩南語及日語關係密切,研究來看,當前臺灣乃以華語、閩南語為主要語言,日語則因歷史上臺灣曾受日本統治五十年,當時推行的「國語」即為「日語」,而今日臺灣語言當中的華語、閩南語更沉澱不少日語外來詞,因此本文選擇此三語做一共觀研究。
本文以華語、閩南語及日語三種語言中最常用的「身體相關語彙」為探究對象,由「認知語言學」角度分析身體詞彙中的認知隱喻表現,藉由統括式的整理及理論運用,期望能歸納出華語、閩南語及日語三種語言的語義特徵、認知隱喻類型,語言結構以及其中暗涵的語言文化特點,也由認知隱喻探討臺灣人群思維過程及其背後所隱涵的文化。
本文探討以華語為主,閩南語及日語為輔,以辭典收錄的詞彙作為研究語料,大量蒐集三語當中身體詞相關詞語,進一步分析它們在認知隱喻方面的表現,各章節探討詞語包括:(一)「頭部」身體詞:「頭」、「首」;(二)「五官」身體詞:「眼」、「目」、「耳」、「鼻」、「眉」;(三)「口部」身體詞:「口」、「嘴」、「舌」、「牙」、「齒」;(四)「四肢」身體詞:「手」、「掌」、「腳」、「足」;(五)「內部器官及其他」身體詞:「心」、「肝」、「髮」等,其中包含二字詞三字格及四字格語彙,日語則包含慣用語。由於日語並非像臺灣語言一樣是方塊字,能夠完整以「漢字」呈現,當中夾雜平假名、片假名,無法清楚歸納出二、三或四字格詞彙,因此本文裡華語、閩南語以部份身體詞「詞彙」當作研究語料;日語方面則是以身體詞「慣用語」中出現的身體詞語作為探討對象。
「語義」表現部份,本文著重在「認知語義學」當中「隱喻」及「轉喻」兩方面的探討。身體詞在語言上的隱喻應用情形可以說是無所不在,身體詞各部位名稱常用以隱喻人情事物,尤其在現在科技發達的社會,各國語言互相交流,網路詞彙也不斷創新,使得身體間的隱喻表現應用更加廣泛。
概念「隱喻」及「轉喻」是認知思維的兩大類型,透過身體詞語料的分析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身體詞當中的思維內涵,為何同樣的概念,在不一樣的國家及語言當中會以不同的身體器官來表示一樣的概念。本研究不僅揭示身體詞語對人體認知世界的重要性,還進一步凸顯它在語言隱喻思維背後的文化價值,從中探討蘊藏在語言當中的文化瑰寶,最終期望深具特色的臺灣語言文化能夠永續傳承。
In connection to Taiwanese language, language like Mandarin Chinese, Taiwanese Southern Min, and Japanese are closely related.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Mandarin Chinese and Taiwanese Southern Min are the main languages, Because of, the intreoduction of “Japanese” as the “State Language by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during its fifty-years rule over Taiwan,” the vocabulary of today's Taiwanese language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Taiwanese Southern Min originated in Japanese. The thesis, thus takes all three languages to present a comparative study.
Taking the most commonly used “Body-related Vocabulary” in Mandarin Chinese, Taiwanese Southern Min, and Japanese as the object of inquiry. Departing from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ory,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cognitive metaphor expressions in body vocabulary.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cognitive metaphor types, language structure and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mplied by all three languages under inquiry can be identified.
Taking the Mandarin Chinese -based, Taiwanese Southern Min, and Japanese-assisted, dictionary-included vocabulary as research material, a large number of collection of three languages in the body-related vocabulary words, further analysis of their performance in cognitive metaphor, the chapters explore the words include: (1) “head”-related vocabulary: “頭”, “首” ;(2) “the five sense organs”-related vocabulary: “眼”, “目”, “耳”, “鼻”, “眉” ;(3) “mouth”-related vocabulary: “口”, “嘴”, “舌”, “牙”, “齒” ;(4) “arms and legs” -related vocabulary: “手”, “掌”, “腳”, “足” ;(5) “internal organs” and other body-related vocabulary: “心”, “肝”, “髮” and so on, which contain two-word three-word and four-word grid, while Japanese contains idioms. Since Japanese is not an islolating language like the Taiwanese language. Japanese, however, can be expressed in “Chinese characters”, interspersed with Hiragana and Katakana.
In the chapter on “Semantic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gnitive semantics”. The application of body words in language metaphor can be viewed as ubiquitous. Body-related words usually perform metaphorical function. In today's technologically developed society, inter-language exchange, network vocabulary is also constantly innovating, so that the metaphorical expression between the body is more widely used.
The concepts “Metaphor” and “Metonymy” are two types of cognitive think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body words can let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inking in body-related words, why the same concep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languages will be different body parts to express the same concept. This study not only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body-related vocabulary to the cognitive world of human body, but also further highlights its cultural value behind the thinking of language metaphor, from which it explores the cultural treasures hidden in language, and finally hopes that the distinctive Taiwa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can be inherited forever.
一、 語料及辭典
Weblio 《Weblio辞書: 辞典・百科事典の検索サービス》https://www.weblio.jp/
八幡啓:《身體表現詞典:身體部位慣用語詞典》,(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3年)。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https://hakka.dict.edu.tw/hakkadict/index.htm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s://twblg.dict.edu.tw
二、 專書
E. Rosch.1975:Family Resemblances:studies in the internal University Press.
Edward Sapir著,陸卓元譯:《言語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G. Lakoff & M. Johnson.1980: Metaphor We Live B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 Johnson著,周世箴譯:《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Richard Walker:《人體學習百科》,(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4年)。
久野暲:《日本文法研究》,(東京:大修館書店,1973年)。
山梨正明:《比喩と理解》,(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8年)。
山梨正明:《認知文法論》,(東京:ひつじ書房,1995年)。
山梨正明:《認知構文論―文法のゲシュタルト性》,(東京:大修館書店,2009年)。
王希杰:《漢語詞彙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王銳:《日語慣用語、諺語詳解》,(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
古國順:《臺灣客語概論》,(臺北:五南出版社,2005年)。
吉村公宏:《はじめての認知言語学》,(東京:研究社,2004年)。
辻幸夫:《認知言語学キーワード事典》,(東京都:研究社,2002年)。
何三本、王玲玲:《現代語義學》,(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
何自然:《認知語用學—言語交際的認知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年)。
吳宏:《日語慣用語的認知語義研究--以人體詞慣用語為中心》,(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廣東公司,2013年)。
吳禮權:《修辭心理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子瑄、曹逢甫:《漢語語言學》,(臺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李仕春:《漢語構詞法和造詞法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2011年)。
李福印:《語義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束定芳:《認知語言學研究方法》,(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年)。
束定芳:《認知語義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年)。
束定芳:《隱喻學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年)。
沈家煊:《認知與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沈陽、馮勝利編:《當代語言學理論和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谷口一美:《学びのエクササイズ 認知言語学》,(東京:ひつじ書房,2006年)。
周長楫:《廈門方言研究》,(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定延利之:《認知言語論》,(東京:大修館書店,2000年)。
竺家寧:《詞彙之旅(新修訂版)》,(臺北:正中書局,2017年)。
竺家寧:《漢語詞彙學》,(臺北:五南出版社,2008年)。
邱湘雲:《臺灣華、客、閩語彙研究論集》,(臺北:聯合百科電子,2015年)。
胡壯麟:《認知隱喻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孫亞:《語用和認知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崔希亮:《語言理解與認知》,(臺北:學林出版社,2016年)。
張輝:《熟語及其理解的認知語義學研究》,(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2003年)。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https://hakka.dict.edu.tw/hakkadict/index.htm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s://twblg.dict.edu.tw
曹逢甫、蔡立中、劉秀瑩:《身體與譬喻─語言與認知的首要介面》,(臺北:文鶴出版社,2001年)。
曹煒:《現代漢語詞義學》,(臺北:學林出版社,2001年)。
陸儉明、沈陽:《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楊秀芳:《臺灣閩南語語法稿》,(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
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臺北:書林出版社,1993年)。
董忠司:《臺灣閩南語辭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2年)。
福田稔:《言語の構造と分析 ― 統語論、音声学・音韻論、形態論》,(東京:株式会社開拓社,2018年)。
趙元任:《漢語口語語法》,(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年)。
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
劉月華:《實用現代漢語語法》,(臺北:師大書苑,1996年)。
劉宇紅:《認知語言學:理論與應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影山太郎:《文法と語形成》,(東京:大修館書店,1993年)。
潘文國、葉步青、韓洋:《漢語的構詞法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潘文國、葉步青、韓洋:《漢語的構詞法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賴惠玲:《語意學》,(臺北:五南出版社,2017年)。
謡口明:《慣用句・故事ことわざ辞典 ポケット版》,(東京:成美堂出版,2014年)。
鍾榮富:《臺灣客家語音導論》,(臺北:五南書局,2004年)。
蘇以文、畢永峨:《認知與語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三、 期刊及論文
(一) 期刊類
丁麗、高蘊華:〈「眉」的隱喻認知特點——以漢語現當代文學語料為例〉,《海外英語》,(2016年第21期)。
卞成林:〈現代漢語三音節複合詞結構分析〉,《漢語學習》,(1998年第4期)。
王延紅:〈日語「目」的語義擴展的認知考察〉,《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年第20期)。
王松木:〈語言中的琥珀─論諺語的特質及其語義生成模式〉,《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012年第22期)。
王珊珊:〈基於認知語義擴展模式的日語「足」字多義現象分析〉,《寧德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4期)。
王茂、項成東:〈漢語「眼、目」的轉喻與隱喻〉,《外國語言文學》,(2010年第3期)。
王理:〈「頭」詞群的隱喻在英漢語中的對比研究〉,《信陽農林學院學報》,(2016年第4期)。
王群、齊振海:〈「手」詞語的結構化分析〉,《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
王維妍:〈基於時空觀和功能觀的「心」的隱喻結構化研究〉,《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
朱芙蓉:〈含身體部位或器官名稱的隱喻認知〉,《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
朱金貴:〈淺析「心為實物」的隱喻意象〉,《信陽農林學院學報》,(2018年第4期)。
何漂飄:〈漢語「眉」的隱喻和轉喻義解讀〉,《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4年第8期)。
吳恩鋒:〈論漢語「心」的隱喻認知系統〉,《語言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6期)。
呂傳峰:〈「嘴」的詞義演變及其與「口」的歷時更替〉,《語言研究》,(2006年第1期)。
宋玉閣:〈隱喻和中西文化認知異同-以「手」為例〉,《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
李壬癸:〈人體部位名稱在語言上的應用〉,《語言暨語言學》,(2007年第3期)。
李臻儀:〈「頭」字的語意延伸與語法化:歷時研究〉,《第五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靜宜大學,2004年)。
汪昕、羅思明:〈「腳」與「足」詞義演變及動因考察〉,《現代語文》,(2013年第7期)。
沈家煊:〈語法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年第4期)。
林星:〈認知語言學的具身化假說和身體隱喻研究〉,《外國語言文學》,(2009年第3期)。
林偉淑:〈《金瓶梅》的身體感知-觀看、窺視、潛聽、噁心與快感敘事意義〉,《東吳中文學報》,(2017年第33期)。
林碧慧:〈時空越界──由「肉身感知」解析時間表述的空間方位映射〉,《東海中文學報》,(2007年第19期)。
林蔭:〈腳的轉喻和隱喻分析〉,《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邱湘雲:〈委婉語在臺灣語言及臺灣文學中的表現〉,《第四屆臺灣文學與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真理大學語文學院,2007年)。
邱湘雲:〈客、閩、華語三字熟語隱喻造詞類型表現〉,《國文學誌》,(2011年第22期)。
邱湘雲:〈客、閩、華語三字熟語隱喻造詞類型表現〉,《彰化師大國文學誌》,(2011年第22期)。
邱湘雲:〈客家話人體詞語隱喻及轉喻研究〉,《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2012年11月30日)。
邱湘雲:〈客家對句理諺認知譬喻研究:以實體譬喻為例〉,《全球客家研究》,(2018年第10期)。
邱湘雲:〈華語五官慣用語概念隱喻及其教學研究〉,《應華學報》,(2016年第17期)。
邱湘雲:〈漢語足部動作詞的空間隱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2年第6期)。
邱湘雲:〈隱喻和轉喻在漢語方言中的類型探討─以客家話三字熟語為例〉,《第六屆中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2009年)。
姜祝青:〈認知視角下英漢「耳」的詞義對比研究〉,《現代語文》,(2015年第3期)。
師璐:〈試論意象圖式及其在詞義延伸中的作用〉,《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徐娟娟:〈漢語「手」衍生的轉喻和隱喻連續體關係〉,《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1年第1期)。
徐銀:〈英語「mouth」漢語「口、嘴」詞彙的隱、轉喻認知對比〉,《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
崔林、官金玲:〈英語中包含「眼」和「耳」的習語中的隱喻和轉喻〉,《世紀橋》,(2012年第17期)。
張水應:〈分析從認知角度看日語人體詞慣用的語義構建〉,《南北橋》,(2014年第2014卷1期)。
張薇:〈「口」、「嘴」辨析〉,《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2期)。
莊蘋:〈「足」的隱喻認知對比研究〉,《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4期)。
莫縈竹:〈成語中頭部詞「眼、目」的認知特點研究〉,《赤子(上中旬)》,(2015年第5期)。
許燕:〈多維考察「腳」的隱喻和轉喻〉,《才智》,(2015年第3期)。
連金發:〈日治時代臺灣閩南語詞彙語義研究回顧〉,《臺灣語文研究》,(2009年第4期)。
連金發:〈臺灣閩南語<頭>的構詞方式〉,殷允美、楊懿麗、詹惠珍(編),《第五屆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1999年)。
連金發:〈歷史語言學導論:構詞演變〉,《2014語言學卓越營:語言演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14年)。
陳岳紅、向曉虹:〈試論漢語「心」的隱喻〉,《世紀橋》,(2007年第8期)。
陳明芳:〈慣用語認知機制及其詞彙語義特徵〉,《外語教學》,(2006年第27期)。
陳勇:〈英漢語言中「眉」的隱喻對比研究〉,《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4年第8期)。
陳盈盈、李天賢:〈「耳」基於語料的漢英人體詞「耳(ear)」的概念隱喻對比研究〉,《現代語文》,(2013年第18期)。
陳盈盈:〈基於與料庫的英漢語言中「mouth(口嘴)」的轉喻對比考察〉,《現代語文》,(2014年第6期)。
陳羲、周玟觀:〈「耳」字成語的認知隱喻機制〉,《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6期)。
黄仙姬:〈漢、韓五官慣用語概念隱喻的異同〉,《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3期)。
喻迪:〈淺談「嘴」的詞義演變〉,《青年文學家》,(2018年第5期)。
覃修桂:〈「眼」的概念隱喻—基於語料的英漢對比研究〉,《外國語》,(2008年第5期)。
辜夕娟:〈「人」作為構詞語素的雙音節合成詞的隱喻認知分析〉,《雲南電大學報》,(2010年第12卷3期)。
黃莉萍:〈從體驗認知角度看「頭」的概念隱喻〉,《欽州學院學報社》,(2014年第4期)。
楊小洪:〈「鼻」語匯的文化語境與文化賦值〉,《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楊秀芳:〈方言本字研究的觀念與方法〉,《漢學研究》,(2000年第18期)。
楊佳嫻:〈重探張愛玲小說裏的病態身體-以《花凋》、《紅玫瑰與白玫瑰》、《小團圓》為主〉,《人文中國學報》,(2017年第25期)。
賈燕子:〈「口」「嘴」上位化的過程和原因〉,《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5期)。
熊葦渡:〈從隱喻認知視角看中日慣用句差異———以含「手」的身體慣用句為例〉,《蘭州學刊》,(2012年第8期)。
蒼麗影:〈日語「手」合成詞的語義範疇及語義擴展認知分析〉,《大連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
趙玉珊:〈從體驗哲學角度解析身體隱喻的構詞理據〉,《棗莊學院學報》,(2008年第25卷3期)。
趙倩:〈語義取象對詞義演變的影響-以「牙、齒」為例〉,《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
趙學德:〈人體詞「牙、齒」和「tooth」語義轉移的認知研究〉,《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趙國靜:〈漢英語言中「頭(head)」的空間隱喻分析〉,《校園因語》,(2015年第8期)。
趙順文:〈結合價圖與三大比喻的日語教學應用〉,《高大人文學報》,(2019年第4期)。
趙學德、王晴:〈人體詞「舌」和「tongue」語義轉移的認知構架〉,《長沙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
趙學德:〈構式語法視域下人體詞「眉」的認知研究〉,《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20年第2期)。
趙學德:〈認知視角下「足/腳」和foot的語義轉移構架〉,《外國語言文學》,(2011年第3期)。
劉志成:〈英漢人體詞「nose」和「鼻」一詞多義對比研究〉,《成都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
劉志成:〈英漢人體詞「nose」和「鼻」一詞多義轉義范疇認知對比研究〉,《雲南農業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
劉珏:〈淺談日本人對日語慣用句中身體詞彙的理解〉,《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
劉軍英:〈英漢「口、嘴」詞彙的隱喻認知特點「口、嘴」〉,《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
劉燕:〈漢字「頭」概念隱喻初探〉,《北方文學》,(2018年第3期)。
樊輝、宮雪、戴衛平:〈「Hand手」的轉喻、隱喻說略〉,《語文學刊(高教、外文版)》,(2008年第8期)。
樊輝、宮雪、戴衛平:〈芻議「心」的隱喻〉,《現代語文》,(2008年第15期)。
歐德芬:〈多義感官動詞「看」義項之認知研究〉,《語言暨語言學》,(2014年第2期)。
蔡豐琪:〈中日身體語彙之語義延伸-以複合名詞「~口」為例〉,《臺大日本語文研究》,(2009年第18期)。
鄧孟倫:〈華語與閩南語手部三字格認知隱喻研究〉,《輔大中研所學刊》,(2017年第35、36期)。
鄧孟倫:〈閩南語身體詞三字熟語詞認知隱喻探析〉,《慈濟科技大學學報》,(2017年第5期)。
鄭宇超:〈日語慣用句語義闡釋与五官認知〉,《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
鄭萌:〈淺析「眼」的概念隱喻—基於語料庫的英漢對比分析〉,《英語廣場》,(2015年第11期)。
鄭縈、陳雅雯:〈閩南語「頭」字的用法與其教學〉,《臺灣語文研究》,(2009年第3期)。
賴惠玲、劉昭麟:〈客家象徵符碼「硬頸」之演變:臺灣報紙媒體縱剖面之分析〉,《傳播與社會學刊》,(2017年第39期)。
賴惠玲:〈身體、認知與空間:以客語的身體部位詞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2006年12月25日)。
龍青然:〈成語中的隱喻格式〉,《邵陽師專學報》,(1995年第4期)。
戴維、俞霞君:〈漢字「心」的隱喻和轉喻認知分析〉,《海外英语》,(2019年第6期)。
謝之君、史婷婷:〈漢語「心」和英語heart的語義範疇轉移比較〉,《山東外語教學》,(2007年第4期)。
謝健雄:〈當代臺灣漢語慣用轉喻:認知語言學取徑〉,《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2008年第1期)。
顏健富:〈「病體中國」的時局隱喻與治療淬鍊-論晚清小說的身體/國體想像〉,《臺大文史哲學報》,(2013年第79期)。
龐曉紅:〈從認知的角度分析「手」隱喻〉,《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8年第58期)。
嚴爽:〈英語hand和漢語「手」之一詞多義對比〉,《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蘇昶:〈隱喻視域下的「眼」〉,《才智》,(2014年第18期)。
蘭智高、張夢捷:〈關於空間和時間的思考與探討〉,《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6期)。
(二) 學位論文類
丁麗:《漢語「眉」的隱喻研究》,(上海:東華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回嘉瑩:《日漢慣用語的對比研究—以身體詞彙「眼睛」和「心」為中心》,(哈爾濱:黑龍江大學日語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朱光安:《漢語身體部位成語之情感隱喻研究與教學啟示》,(高雄:文藻外語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余玉娥:《醫學臺語疾病名稱號名、構詞kap文化意涵︰以《內外科看護學》為主ê分析》,(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李文莉:《人體隱喻系統研究》,(華東: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07年)。
李娟:《現代漢語眼部詞彙的指稱結構及其隱喻系統研究》,(重慶:四川外語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李毓清:《日語身體部位詞「顏」之語義與用法 ―兼論與華語之對比研究―》,(臺北: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8年)。
李慧:《古漢語「牙」、「齒」類器官詞的認知研究》,(吉林:延邊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汪金后:《臺灣閩南語「跤」和「手」的構詞與語意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周怡茹:《臺灣閩南語三字慣用語研究──以董忠司:《臺灣閩南語辭典》為例》,(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林科成:《關於日語身體部位詞「手」之認知構造─透過認知語言學的研究方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林香薇:《臺灣閩南語複合詞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1年)。
邱湘雲:《海陸客家話和閩南語構詞對比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徐慧萍:《客語人體詞彙隱喻及轉喻研究─以詞素「心、肝、膽、腸、肚」為主》,(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語文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梁銘珠:《日語身體部位詞「足」「頭」語義擴張之考察-與中文對照-》,(臺北: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陳怡婷:《漢語身體部位量詞之認知研究》,(臺北: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語言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黃舒榆:《臺灣俗諺語身體隱喻與轉喻研究---以陳主顯《臺灣俗諺語典》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2011年)。
黃慧菁:《關於身體語彙慣用句習得研究》,(高雄: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葉秉杰:《日本語動詞由来複合語の語形成─認知意味論の観点から─》,(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滿欣:《漢語內臟器官詞語意義分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趙學德:《人體詞語語義轉移的認知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
鄧孟倫:《華語與閩南語手足三字格認知隱喻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龐曉紅:《「眼」隱喻的認知分析》,(甘肅:國立西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