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靖珈
論文名稱: 宋代建窯黑釉茶盞的研究
The Black-glazed Tea Bowls of the Jiang-Yang Ware in the Song Dynasty
指導教授: 曾肅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藝術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41
中文關鍵詞: 宋代建窯茶盞黑釉茶葉
英文關鍵詞: Song Dynasty, Jian kilns, tea bowl, Black-glazed, tea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32下載:23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宋代建窯所燒造的黑釉茶盞之釉色瑩潤、器形秀美、胎骨堅實,因著鬥茶風尚盛行而廣為燒造,成為八大窯系之一的建窯系的中樞窯場。
    歷經1960年於主要產燒區蘆花坪第一次的發掘,到1992年總共五次於其窯址的考古發掘,根據福建省博物館聯合考古隊、建陽縣文化館、建陽縣文物普查工作隊、廈門大學歷史系、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報告發現,建窯茶盞銷售的範圍,包括中國東南各地、日本、韓國及南洋群島一帶。
    由蒐集公立博物館、考古發掘報告等圖錄資料,藉著資料樣本的準確性,進而建立宋代的建窯茶盞、仿燒建窯的茶盞、日式天目茶碗、韓國新安沉船出水茶盞、建窯茶盞款識類別等資料庫。根據考古發掘報告等相關文獻、期刊與論文資料,在人文社會領域的基礎上,結合科學領域的胎釉、元素分析,比較各茶盞在造形、胎土、釉色、紋飾、燒造工藝等異同。對於中國福建建窯系窯址,仿燒建窯的南方窯場如吉州與湖田窯、北方窯場的耀州與定窯進行資料蒐集與比較。針對日本受到建窯茶盞影響進而仿燒,與外銷至日本與韓國的建窯茶盞,建立資料庫與進行討論與比較,探索建窯茶盞對日本、韓國等地茶文化及茶具製作的影響。
    透過建立資料庫與類型風格分析,結合其茶道與歷史的關係,對宋代黑釉建窯茶盞進行了較深入地探索,並進行資料的建構與整理,期望對於建窯茶盞的研究有所助益。

    The black-glazed tea bowls made from Jian kilns in the Song Dynasty, which had possession of characteristic of glazing shines crystal light, beautiful shape and solid taigu. Owing to widely firing cause of Tea competition fashion prevailed, Jian kilns became the center of the eight-kiln system.
    In 1960, the tea bowls had been found firstly in Luhua floor and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had continuous extensively processed five times till 1992. According to research of the Fujian Provincial Museum of the archaeological team, the Jianyang county Cultural Center, the Jianyang county Task Force survey on cultural relics Department of Histor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University, the Museum of Anthropology and Archa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Institute the excavation report found, the built kiln tea cups had market area far from the parts of southeast China, Japan, South Korea and the islands of Southeast Asia.
    By summary research of public museums,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reports illustrated catalog, we could make sure accurately about the data samples. Moreover we could build up the different kind databases of Jian kilns tea bowls, imitated Jian kilns tea bowls, Japanese tenmoku tea bowls, Xin'an wreck tea bowls found in Korea.
    Base on the bibliography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reports and other relevant literature, journals and papers inform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field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fields fetal glaze, elemental analysis, we might make the comparison of each tea bowl about shape, tire soil, glaze, ornamentati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iring process. By the way of literature collection and comparison of Jian kilns in Fujian area, the tea bowl shapes were imitated from Jian kilns such as Jizhou and Hutian in Southern of China, and the northern kilns in Yaozhou and D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Jian kilns culture, Japan and Korea were thirsting for buying Jian kilns tea bowls and beginning making the same Jian kilns tea bowls. In trem of databases comparison, we might infer that the effects of Jian kilns style tea bowls and the tea culture to Japan, Korea and other places.
    By the database establishment and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manufacture styles, we could make a research abo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Jian kilns’s black-glazed tea bowls style and the history in the Song Dynasty. Most important of all, we might make a contribution by database establishment of Jian kilns’s black-glazed tea bowls.

    謝辭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3 目次……………………………………………………………………………………5 圖目錄……………………………………………………………………………7 表目錄……………………………………………………………………………15 第一章 緒論……………………………………………………..17 第一節 研究動機…………………………………………………..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18 第三節 研究範圍…………………………………………………..20 第四節 研究方法…………………………………………………..22 第五節 研究回顧…………………………………………………..23 第二章 茶盞源流與宋代茶盞的使用……………………………………………27 第一節 唐代以前中國飲茶法與茶具的發展……………………………28 第二節 飲茶法與茶具於唐代與宋代的發展……………………………30 第三節 宋代茶道與佛教之交流………………………………………41 第三章 建窯茶盞的源流與特色……………………………………………………48 第一節 歷史與地理環境脈絡……………………………48 第二節 胎土與釉料裝飾特徵……………………………68 第三節 窯具與圈足特徵…………………………………93 第四節 器形與款識特徵………………………………115 第四章 建窯對中國南北地區茶盞燒造的影響…………………………………..127 第一節 福建建窯系黑釉茶盞燒造……………………………130 第二節 南方地區代表性窯場的黑釉茶盞燒造………………181 第三節 北方地區代表性窯場的黑釉茶盞燒造………………207 第五章 宋代建窯茶盞的外銷及其與建窯系茶盞的差異……………………223 第一節 建窯茶盞外銷的影響……………………………223 第二節 福建地區建窯黑釉茶盞與其他地區產品之差異..246 第六章 結論:宋代建窯茶盞的成就與影響……………………257 第一節 茶具器用文化的風尚與影響………………………257 第二節 宋代建窯黑釉茶盞的特殊風格..……………………260 第三節 宋代建窯茶盞的產品銷售範圍與特徵..……………263 參考書目……………………………………………………………………..266 附錄一 隋唐五代時期的茶具與茶盞……………...…………………...293 附錄二 宋代有窯址之茶盞(按窯址分)……………………………...………295 附錄三 宋代傳世之茶盞(福建出土與無窯址)…………………...………323 附錄四 日本地區之茶盞……………………………….…….…………….....329 附錄五 新安沉船茶盞……………………………….…….………….....351 附錄六 唐代法門寺茶具……………….….……….………………...359 附錄七 墓葬出土建窯茶盞登記表………….….……….………………...363 附錄八 建窯遺址五次發掘簡況與出土細項…. ……………………...369 附錄九 建窯茶盞釉色的學者看法分析…. …….…….………………………....413 附錄十 建窯茶盞款識分類圖表…. …………….….….….….…….…..…………421 附錄十一 日本瀨戶、美濃窯天目陶茶盞的生產發展和變遷…….…..………....427

    參考書目
    古籍文獻:
    宋徽宗(宋代)(2003版本),《大觀茶錄》,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程大昌(宋代)(1991),《演繁露》,北京:中華。
    祝穆(宋代)(2003版本),《方輿勝覽》(卷十一),北京:中華書局。
    脫脫等撰(元代)(1990版本),《宋史‧卷一百八十五》(第十三冊),上海:中華書局。
    脫脫等撰(元代)(1990版本),《宋史‧卷二百六十九》(第二十六冊),上海:中華書局。
    黃長睿(宋代)(1966版本),《茶具圖贊》,臺北:商務出版。
    黃仲昭(明代)(1996版本),《八閩通志(卷二十五‧食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陶榖(宋)(2003年版本),《清異錄》,鄭州:大象。
    蔡襄著(宋)、明代徐勃等編(1996),《蔡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蔡襄(宋)(1966版本),《茶錄》,臺北:臺灣商務。
    闕名(清嘉慶25年敕撰),《四部叢刊續編史部嘉慶重修一統志第17冊‧卷283、285、286》,清史館進呈鈔本,上海商務印書館。
    熊蕃(宋)(2004年版本),《宣和北苑貢茶錄》,合刊本;蔡襄撰,荔枝譜.外十四種,福州:福建人民。
    顧嗣立(清代)(1994版本),《元詩選‧初集》,中華書局。
    專書: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集(1981),《中國陶瓷全集,第二十七集:福建陶磁》,京都:美乃美。
    于觀亭(2004),《認識中國喝茶文化的第一本書》,臺北:宇河文化出版:紅螞蟻圖書發行。
    文物編輯委員會編(1984),《中國古代窯址調查發掘報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天一閣藏隆慶本景印(1964),《建寧府志》,上海古籍書店。
    中國陶瓷全集編輯委員會編(2000),《中國陶瓷全集v.7宋》,上海:上海人民美術社。
    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海南省文物保護管理辦公室編(2006),《西沙水下考古1998-1999》,科學出版社。
    中國硅酸鹽學會(1982),《中國陶瓷史》,文物出版社。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硏究所編輯(1987),《中國古陶瓷硏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中國陶瓷全集編輯委員會編(2000),《中國陶瓷全集v.8宋》,上海:上海人民美術社。
    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編集委員會編(1997-2001年),《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第五集:五代、北宋、遼、西夏;第六集:南宋、金;第七集:元;第十集:高句麗、百済、新羅、高麗;第十一集:朝鮮王朝,東京:小學館。
    冉萬里編(2008),《漢唐考古學講稿》,西安:三秦出版社出版發行;新華書店經銷。
    光復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文物出版社編輯(1994),《佛門祕寶大唐遺珍: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臺北:光復。
    朱裕平(1993),《中國瓷器鑑定與欣賞》,上海:上海古籍。
    安徽省博物館編(2002),《安徽省博物館藏瓷》,北京:文物。
    成耆仁、陳彥堂、才媛撰文(2008),《玉潤玄光:宋元名窯瓷器展》,臺北:史博館。
    伍秋鵬(2011),《中國古陶瓷鑑定學》,北京:北京出版社。
    李毅華編輯(1987),《馮先銘中國古陶瓷論文集》,香港:紫禁城。
    李知宴(1989),《中國釉陶藝術》,香港:輕工業,兩木出版;臺北:藝源發行。
    李知宴(1989),《中國釉陶藝術》,香港:輕工業出版社:兩木出版社。
    李剛(1990),《古瓷新探》,杭州:浙江人民。
    李家治、孫顯求主編(1992),《古陶瓷科學技術第一集1989年國際討論會論文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社。
    李家治、陳顯求主編(1992),〈古陶瓷科學技術.2〉,《國際討論會論文集=ISAC'92》,上海:上海古陶瓷科學技術研究會。
    李輝柄主編(1996),《兩宋瓷器,第二集》,香港:商務。
    鐵源主編,《宋遼陶瓷鑑定v.2》,北京:華齡,2001。
    李廣寧(2002),《古瓷片的收藏及價值評估(原始社會-北宋),第一冊》,北京:知識。
    李廣寧(2002),《古瓷片的收藏及價值評估(南宋-民國),第二冊》,北京:知識。
    吳戰壘著(2003),《圖說中國陶瓷史》,臺北:揚智文化。
    李有臣(2007),《天一藏中國古陶瓷標本集珍:北京地區古瓷片》,北京:文物。
    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編,《故宮博物院八十華誕古陶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紫禁城。
    金澈雄(2003),《高麗宋海上交易路交易港》,中國史研究‧第28集。
    呂成龍主编、故宮博物院編(2008),《你應該知道的200件古代陶瓷》,北京:紫禁城。
    呂成龍(2008),《你應該知道的200件古代陶瓷》,北京故宮博物院編,臺北:藝術家出版。
    周世榮、魏止戈(1996),《海外珍瓷與海底瓷都》,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經銷。
    林淑心,〈幽寂沉靜─宋代黑釉瓷〉,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2004),《百代昌吉:黑釉.磁州.吉州窯》,臺北:史博館。
    林瀚(2001),《海外珍藏中華瑰寶:顏色釉彩》,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林忠幹(2009),《閩北五千年》,福州:海峽文藝。
    岡夫(1995),《茶文化》,中國經濟出版社。
    相賀徹夫編集(1975-1987),《世界陶磁全集V.12宋》,東京:小學館。
    郁愚著、楚戈選圖(1990),《茶事茶話》,臺北:世界文物。
    姚江波(2004),《中國古碗》,天津:百花文藝。
    故宮博物院編(2008),《故宮陶瓷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故宮博物院編(2010),《故宮陶瓷圖典》,北京:紫禁城。
    曹濟平(1993),《宣和遺事》,江蘇古籍出版社。
    陶話會編(1929),《陶話會宋瓷展觀圖譜》,東京:大塚巧藝。
    桑行之等編(1988),《說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社。
    徐祖勳撰(1974),《宋瓷在藝術上的要素》,臺北:新士林。
    徐本章、葉文程(1982),《再談德化窯的古外銷瓷器》,古陶瓷研究,第一輯。
    唐圭璋(1995),《黃庭堅,滿庭芳‧茶,全宋詞‧第一冊》,中華書局。
    栗建安(1994),〈福建的建窯系黑釉茶碗〉,茶道資料館編集,《唐物天目:福建省建窯出土天目と日本伝世の天目》,東京都:茶道資料館。
    栗建安(2001),〈福州地區薄胎醬釉器的發現與初步研究〉,《陳昌蔚紀念論文集:陶瓷》,舒佩琦主編,臺北:陳昌蔚文教基金會。
    栗建安(2003),〈晉江磁灶窯陶瓷器的裝飾工藝〉,《中國古陶瓷研究‧第八輯》,紫禁城出版社。
    栗建安(2004),〈淺談建窯〉,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百代昌吉:黑釉.磁州.吉州窯》,臺北:史博館。
    栗建安(2010),〈福建地區水下考古新發現及相關問題〉,《2009年度台灣考古工作會報會議論文集》,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主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協辦,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9年度台灣考古工作會報。
    烏克斯(William H. Ukers)著;中國茶葉硏究社譯(1992),《茶葉全書》,桃園縣:茶學文學出版社。
    陜西省考古研究所(1992),《唐代黃堡窯址》,陜西:文物出版社。
    馬騁、李劍敏編著(2005),《中國名窯地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馬騁(2011),《建窯》,上海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纂、日本學習硏究社製作(1973),《故宮宋瓷圖錄 第四卷(盒):龍泉窯, 哥窯及其他各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1973-1974),《宋瓷名品圖錄(全四冊:別卷解說篇) 》,學習研究社。國立故宮博物院(1978),《宋瓷特展目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康蕊君、霍吉淑解說撰文;蔡琳、成耆仁翻譯(1994),《中國古代貿易瓷特展:大英博物館館藏》,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1997),《館藏中國歷代陶瓷特展》,臺北:史博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輯、林伯亭主編(2000),《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陸羽原著,鄭培凱導讀(2010),《茶道的開始:茶經》,臺北:大塊文化。
    張海國編著(1996),《古瓷鑒賞與收藏》,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上海發行所發行。
    淡交社編集局編(1998),《茶の湯と陰陽五行:茶道具にみられる陰陽五行》,東京:淡交社。
    郭景坤主編(1997),〈古陶瓷科學技術.3〉,《1995年國際討論會論文集=ISAC'95》,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
    郭景坤主編(2005),《'05古陶瓷科學技術6國際討論會論文集:(ISAC'05)》,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陳顯求(1992),〈宋供御鷓鴣斑建盞的研究〉,《古陶瓷科學技術國際討論會論文集》,上海古陶瓷科學技術研究會。
    陳萬里(1990),〈故宮一部分古辭鑑定之商榷〉,麥啓穎、張應雲執行編輯,《陳萬里陶瓷考古文集》,香港:紫禁城,兩木出版,臺北:藝源書坊發行。
    陳萬里(1990),〈宋末─清初中國對外貿易中的瓷器〉,麥啓穎、張應雲執行編輯,《陳萬里陶瓷考古文集》,香港:紫禁城,兩木出版,臺北:藝源書坊發行。
    陳萬里(1990),〈從釉彩方面看我國瓷器的發展〉,麥啓穎、張應雲執行編輯,《陳萬里陶瓷考古文集》,香港:紫禁城,兩木出版,臺北:藝源書坊發行。
    陳萬里(1990),〈中國陶瓷史上存在著的問題〉,麥啓穎、張應雲執行編輯,《陳萬里陶瓷考古文集》,香港:紫禁城,兩木出版,臺北:藝源書坊發行。
    陳萬里(1990),〈1949-1959年對於古代窯址的調查〉,麥啓穎、張應雲執行編輯,《陳萬里陶瓷考古文集》,香港:紫禁城,兩木出版,臺北:藝源書坊發行。
    陳萬里(1990),〈中國歷代燒製瓷器的成就與特點〉,麥啓穎、張應雲執行編輯,《陳萬里陶瓷考古文集》,香港:紫禁城,兩木出版。
    陳文平(1992),《中國古陶瓷的鑑定與欣賞》,臺北:笛藤出版。
    陳潤民、光冉(1997),《中國古瓷集珍》,臺北:南天。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2004),《百代昌吉:黑釉.磁州.吉州窯》,臺北:史博館。
    陳祖槼(1981),《中國茶葉歷史資料選輯》,北京:農業出版社。
    陳水源(2006),《日本傳統陶藝》,臺北:歷史博物館。
    陳國強、葉文程,吳綿吉主編(1993),《閩台考古》,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陳進海(2006),《世界陶瓷:人類不同文明和多元文化在交融中延異的土與火的藝術》,瀋陽:萬卷。張福康(2000),《中國古陶瓷的科學》,上海:上海人民美術。
    許賢瑤編譯(1991),《中國古代喫茶史》,臺北:博遠。
    陸建初(2003),《古陶瓷識鑒講義》,上海:學林。
    梁憲華、翁連溪編著(2008),《中國地方志中的陶瓷史料》,北京:學苑。
    袁旃編、劉玉芬美術編輯(1984),《三希堂茶話》,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張迅齊編譯(1978),《茶話與茶經》,臺北:常春。
    張柏(2008),《中國出土瓷器全集v.1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柏(2008),《中國出土瓷器全集v.2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柏(2008),《中國出土瓷器全集v.3河北》,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柏(2008),《中國出土瓷器全集v.4內蒙古》,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柏(2008),《中國出土瓷器全集v.5山西》,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柏(2008),《中國出土瓷器全集v.6山東》,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柏(2008),《中國出土瓷器全集v.7江蘇》、上海,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柏(2008),《中國出土瓷器全集v.8安徽》,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柏(2008),《中國出土瓷器全集v.9浙江》,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柏(2008),《中國出土瓷器全集v.10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香港、澳門、臺灣》,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柏(2008),《中國出土瓷器全集v.11福建》,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柏(2008),《中國出土瓷器全集v.12河南》,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柏(2008),《中國出土瓷器全集v.13湖北、湖南》,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柏(2008),《中國出土瓷器全集v.14江西》,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柏(2008),《中國出土瓷器全集v.15陜西》,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柏(2008),《中國出土瓷器全集v.16甘肅、青海、寧夏、新疆、雲南、貴州、西藏》,北京:科學出版社。
    崔淳雨(1977),《韓國出土宋元古陶瓷,新安海底文物》,國立中央博物館出版。
    陳錦編著(2009),《中國陶瓷》,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張懷林(2011),《海外珍藏中華瑰寶 顏色釉瓷》,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黃震鄖(2010),《茶香宋韻話建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傅惠慧、馮雅晴、陳孟蘋編(2010),《文藝紹興:南宋藝術文化》,臺北:香港雅凱電腦語音。
    舒佩琦主編(2003),《陳昌蔚紀念論文集:陶瓷第二輯》,臺北:陳昌蔚文教基金會。
    童依華(1984),《中國歷代陶瓷款識彙集》,臺北:大業。
    童書業(1986),《中國手工業商業發展史》,臺北:木鐸。
    彭適凡主編;范鳳妹、楊後禮、吳志紅撰文;郭群攝影(1994),《中國古陶瓷》,台北:藝術。
    曾凡(1994),〈關於建窯的研究〉,茶道資料館編集,《唐物天目:福建省建窯出土天目と日本伝世の天目》,東京都:茶道資料館。
    馮先銘、李毅華編輯(1987),《馮先銘中國古陶瓷論文集》,香港:紫禁城、兩木。
    馮先銘著、馮小琦選編(2009),《馮先銘談宋元陶瓷》,北京:紫禁城。
    馮先銘主編、中國古陶瓷圖典編輯委員會編(1998),《中國古陶瓷圖典》,北京:文物。
    馮先銘(2000),《中國古陶瓷文獻集釋》,臺北:藝術家。
    馮先銘(1987),《中國古陶瓷硏究》,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
    馮先銘著、馮小琦選編(2009),《馮先銘談宋元陶瓷》,北京:紫禁城。
    馮小琦(2007),〈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窯址調查概況〉。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編,《故宮博物院八十華誕古陶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紫禁城。
    游恩溥(1987),〈陜西耀州窯、河北定窯窯具及裝燒方法的研究〉,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編,《中國古陶瓷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程庸(2010),《中國瓷器鋻賞與辨識二十講》,上海學林出版社。
    詹宣猷等修、蔡振堅等纂(1967),《福建省建甌縣志》,臺北:成文。
    楊渭生(1997),《宋麗關係史研究》,杭州大學出版社。
    葉渭渠,唐月梅(2002),《物哀與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識》,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葉喆民(2003),《隋唐宋元陶瓷通論》,北京:紫禁城。
    葉喆民(2006),《中國陶瓷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葉文程(1984),〈建窯初探〉,文物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古代窯址調查發掘報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葉文程(1988),《中國古外銷瓷硏究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
    葉文程、林忠幹(1993),《福建陶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建省新華書店。
    葉文程、林忠幹(2000),《閩臺陶藝文化》,臺北:幼獅。
    葉文程、林忠幹(2000),《建窯瓷鑒定與鑒賞》,南昌:江西美術。
    葉文程(2001),《德化窯瓷鑒定與鑒賞》,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
    葉文程主編、歐陽希君執行主編(2005),《中國福建古陶瓷標本大系》,福州:福建美術。
    楊靜榮、楊永善(1990),《中國的陶瓷》,北京:人民社。
    福建省博物館、廈門大學、建陽縣文化館(1984),〈福建建陽蘆花坪窯址發掘簡報〉,文物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古代窯址調查發掘報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熊寥(1990),《中國陶瓷與中國文化》,杭州: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
    廖寶秀(2002),《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畫》,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蔡振堅(1929),《建甌縣志(卷二) 》,建甌芝新印刷所。
    蔡國聲、劉春華(2004),《鑑陶品瓷》,上海:上海古籍。
    歐陽希君(2005),《歐陽希君古陶瓷研究文集》,北京:世界學術文庫出版社。
    劉良佑(1988),《古瓷硏究》,臺北:幼獅文化。
    劉良佑(1992),《陶瓷:宋、元、明、淸》,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劉新園等(1994),《關氏所藏宋代陶瓷》,香港:香港藝術館。
    劉如水(2004),《宋元明清瓷器鑑賞》,臺北:書泉。
    滕軍(1997),《日本茶文化概論》,東方出版社。
    謝道華主編(1991),《建陽文物小叢書‧建窯》,福建省建陽縣博物館。
    謝道華(1997),《建陽市文物志》,廈門:廈門大學。
    謝道華(2003),《中國古陶瓷標本•福建建窯》,嶺南美術。
    謝明良(2008),《陶瓷手記:陶瓷史思索和操作的軌跡》,臺北:石頭出版。
    薩嘉榘(2003),《建窯考》,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制中心。
    魏常海(1996),《日本文化概論》,世界知識出版社。
    薄松年主編(2006),《中國藝術史》,臺北:聯經。
    藝術家工具書編委會主編(1987),《宋元陶瓷大全》,臺北:藝術家。
    藝術家工具書編委會主編(1989),《漢唐陶瓷大全》,臺北:藝術家。
    羅宏傑、吳雋、李家治(2007),〈科學技術在中國古陶瓷研究中的應用─淺談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的古陶瓷研究工作〉。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編,《故宮博物院八十華誕古陶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紫禁城。
    羅宏傑、鄭欣淼主編(2009),《'09古陶瓷科學技術7國際討論會論文集:ISAC'09》,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顧行偉(2006),《藏瓷說藝》,上海:上海文化。
    讀圖時代(2008),《名窯名磁識別圖鑑》,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日文文獻:
    小山冨士夫物著(1954),《東洋古陶磁. 中國・宋》,東京:美術出版社。
    小山富士夫著(1943),《宋磁》,東京:聚樂社。
    小山富士夫(1953-1966),《唐宋の靑磁》,東京:平凡社。
    小山富士夫撰(1953-1966),《天目》,東京:平凡社。
    小山富士夫編(1960),《中國名陶百選》,東京:日本経済新聞社。
    小山富士夫著、田中一松等責任編集(1967-1969),《東洋美術,第四集》,東京:朝日新聞社。
    小山冨士夫著、出光美術館編集(1970),《中國陶磁》,東京:出光美術館。
    小山富士夫監修(1972),《茶碗》,東京:平凡社。
    小山富士夫(1972),《陶器講座,第六集中國2宋》,東京:雄山閣。
    小山富士夫編集(1972),《陶磁大系》,東京:平凡社。
    小山富士夫著(1974),《天目》,東京:平凡社。
    小山富士夫 等編(1976-1977),《東洋陶磁大觀(全十二冊)》,日本講談社。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編集(1994),《宋代の靑白磁展》,大阪: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朝日新聞社編集(1998),《安宅コレクシヨンの至宝: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所蔵》,東京:朝日新聞社。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編集(1999),《東洋陶磁の展開: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館藏品選集》,大阪:大阪市美術振興協会。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朝日新聞社文化企画局大阪企画部編集(1999),《宋磁:神品とよばれやきもの》,東京:朝日新聞社。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編集,濱田庄司作(2008),《濱田庄司: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所蔵.堀尾幹雄コレクション》,大阪:大阪市美術振興協会。
    日本経済新聞社制作(1978),《東洋陶磁展:安宅コレクション》,大阪:日本経済新聞社。
    今井敦(1994),〈中國黑釉陶瓷的歷史〉,茶道資料館編集,《唐物天目:福建省建窯出土天目と日本伝世の天目》,東京:茶道資料館。
    水上和則(2009),《茶文化史にそった中國茶碗の考古学》,東京:勉誠出版。
    矢部良明責任編集(1999),《唐物茶碗》,京都:淡交社。
    古田紹欽(2000),《茶の湯とは何か:禅と茶との間》,京都:禅文化硏究所。
    石田雅彦(2003),《「茶の湯」前史の硏究:宋代片茶文化完成から日本の茶の湯へ》,東京:雄山閣。
    西田宏子、佐藤サアラ(1999),《天目》,東京:平凡社。
    伊藤嘉章(1994),〈日式天目陶茶碗─瀨戶、美濃窯之發展過程〉,茶道資料館編集,《唐物天目:福建省建窯出土天目と日本伝世の天目》,東京:茶道資料館。
    尾崎洵盛(1938),宋元の陶磁,東京:雄山閣。
    杉浦澄子監修解說(2000),《茶碗で知るやきものの見方》,京都:淡交社。
    芹沢長介等著、小山冨士夫等編集(1990),《日本陶磁大系》,東京:平凡社。
    長谷部楽爾監修、長谷部楽爾、今井敦編著(1995),《日本出土の中國陶磁》,東京:平凡社。
    長谷部楽爾(1999),〈宋磁序說〉,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朝日新聞社文化企画局大阪企画部編集(1999),《宋磁:神品とよばれやきもの》,東京:朝日新聞社。
    東京國立博物館(1970),《東洋陶磁展》,東京:東京國立博物館。
    林屋晴三(1980),《安宅コレクション東洋陶窯磁名品图録V.1李朝編、V.2高麗編、V.3中國編》,東京:日本経済新聞社。
    東京國立博物館(1994),《中國の陶磁:特別展》,東京:東京國立博物館。
    東洋陶磁学会編集(2002),《東洋陶磁史:その硏究の現在》,東京:東洋陶磁學會。
    林屋晴三(2003),《和物茶碗》,東京:至文堂。
    高橋忠彥(1943-),〈宋詩より見た宋代の茶文化〉,《東洋文化硏究所紀要》,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150期。
    根津美術館編集(1990),《茶の湯の器:根津靑山收集》,東京:根津美術館。
    座右寶刊行會編(1978),《中國の陶磁:新出土の名品》,東京:小學館。
    根津美術館學藝部編集(2010),《南宋の靑磁:宙をうつすうつわ》,東京:根津美術館。
    茶道資料館編集(1994),《唐物天目:福建省建窯出土天目と日本伝世の天目》,東京:茶道資料館。
    茶道資料館編集(1994),《唐物天目:福建省建窯出土天目と日本伝世の天目別冊:韓國新安海底遺物 建盞と黑釉碗》,東京:茶道資料館。
    亀井明德(1993),〈南西诸岛における贸易陶瓷の流通経路〉,《上智アジア学》,11號。
    亀井明德編著(1995),《福建省古窯跡出土陶瓷器の硏究》,東京:都北印刷出版株式会社。
    鄭良謨(1994),《建盏と黑釉碗》,茶道資料館。
    朝日新聞社文化企画局文化企画部編集(1998),《封印された南宋陶磁展》,東京:朝日新聞社。
    奧田誠一(1936),《國寶の陶磁器,第二集》,東京:雄山閣。
    奧田誠一(1936),《國寶の陶磁器,第三集》,東京:雄山閣。
    奧田誠一(1937),《國寶の陶磁器,第四集》,東京:雄山閣。
    德川義宣等編集(1997-1998),《茶の湯美術館》,東京:角川書店。
    樂吉左衛門編(2000),《和物茶碗》,東京:淡交社。
    静嘉堂文庫編纂(1992),《静嘉堂文庫宋元版圖録》,東京:靜嘉堂文庫。
    關口廣次(1999),〈天目茶碗を燒成した窯〉,西田宏子、佐藤サアラ,《天目》,東京:平凡社,頁145。
    英文文獻:
    Regina Krahl(1994), 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 London : Azimuth Editions.
    Plumer, J.M.(-1972), A Study of the Ware of Chien, Idemitsu Art Gallery, Tokyo.
    Paradou Writing, Regina Krahl=康蕊君著(1994-2010), 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 London : Azimuth Editions.
    Paradou Writing, Regina Krahl=康蕊君著(2006), 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中國陶瓷Volume three, London : Azimuth Editions.
    Regina Krahl = Zhong guo tao ci、Kang Ruijun zhu(2006),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 Volume three,London:Paradou Writing.
    Umehara Kaoru(1999),The Context and Spirit of Song Ceramics,頁16-23。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朝日新聞社文化企画局大阪企画部編集(1999),宋磁:神品とよばれやきもの,東京:朝日新聞社。
    期刊論文:
    丁以壽(1997),〈日本茶道草創與中日禪宗流派關係〉,《農業考古》,2期。
    丁以壽(1999),〈中國茶道發展史綱要〉,《農業考古》,4期。
    丁以壽(2002),〈中韓茶文化交流與比較〉,《農業考古》,4期。
    三上次男、楊琮(1988),〈晚唐、五代時期的陶瓷貿易〉,《文博》,2期。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990),〈福建建陽縣水吉北宋建窯發掘簡報〉,《考古》,12期。
    尹炳相(1977),〈韓國的茶文化與新價值觀的創造〉,《農業考古》,2期。
    方安發(1985),〈宋元時期中日民間貿易的歷史作用〉,《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期。
    王同軍(1989),〈浙南青白瓷窯與福建屈鬥宮窯、江西湖田窯關係初探〉,《東南文化》,6期。
    王全玉(1994),〈吉州窯黑釉瓷的研究〉,《中國陶瓷》,4期。
    王惠娟(1994),〈浙江上虞出土的黑釉瓷器〉,《南方文物》,4期。
    王郁風(1995),〈唐代飲茶風尚、茶具文化及對世界的影響〉,《農業考古》,2期。
    王郁風(1995),〈唐代茶具「夾」「火夾」『竹(竹夾)』考〉,《中國茶葉》,3期。
    王倉西(1993),〈玳瑁與玳瑁錢〉,《文博》,4期。
    王倉西(1995),〈法門寺塔地宮出土秘色瓷幾個問題的探討〉,《文博》,6期。
    王倉西、田生華(1995),〈法門寺塔地宮出土茶具與《茶經•四之器》對比研究〉,《農業考古》,2期。
    王倉西(1996),〈從黃堡窯出土陶瓷茶具談唐代烹茶與點茶〉,《文博》,3期。
    方秀珍(1998),〈從茶具文物談到唐宋時期的茶文化風俗〉,《江漢考古》,4期。
    王耕(1999),〈中國茶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期。
    王芬(1999),〈耀窯黑釉系列瓷的研究〉,《文博》,4期。
    王芬(2001),〈歷代中國南北方天目名品成瓷機理分析〉,《西北輕工業學院學報》,1期。
    王立峰(2000),〈淺議禪宗對日本文化的影響—禪與茶道和武士道〉,《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期。
    王嘉(2000),〈兩宋海外貿易發展的社會基礎〉,《東疆學刊》,4期。
    王金鋒、王黔平(2003),〈油滴釉的形成機理及燒成工藝探討〉,《陶瓷科學與藝術》,5期。
    王愛國(2006),〈宋吉州窯黑釉剪紙漏花茶盞賞鑒〉,《文物世界》,1期。
    王東明、吳細卯、吳小芹(2009),〈宋元明清時代中國茶文化發展過程的研究〉,《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1卷3期。
    王芬(1996),〈耀州窯窯具及裝燒方法〉,《文博》,3期。
    王波(2012),〈黑定:定瓷中的黑天鵝〉,《收藏》,13期。
    王璇(2009),〈宋代茶文化與宋代士大夫意識〉,《文化藝術研究文教資料》。
    王桂蘭(2010),〈日本的茶文化〉,《科技信息外語論壇》,9期。
    王韞之、朱小平、包鎮紅(2011),〈結晶釉的研究現狀〉,《陶瓷學報》,3期。
    孔霞(2009),〈定窯黑釉瓷器的美〉,《藝術傳媒》,11期。
    正同、建強、玉亭(1993),〈建窯兔毫盞〉,《古今農業》,2期。
    任新來(1992),〈法門寺地宮文物與唐代佛教密宗文化〉,《文博》,1期。
    任新來(1992),〈試論法門寺地宮文物與唐代佛教密宗的關系〉,《文博》,4期。
    朱郁華(2000),〈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及美學風格的嬗變〉,《江南學院學報》,3期。
    朱廣宇(2005),〈宋代茶文化與吉州窯、建窯器的發展〉,《設計藝術(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 》,4期。
    舟冰(1999),〈一代風流黑釉盞〉,《農業考古》,4期。
    李霖燦(1985),〈劉松年的攆茶圖與醉僧圖〉,《故宮文物月刊》,2卷11期。
    沐子(1986),〈陜西鳳翔出土的唐、宋、金、元瓷器〉,《文博》,2期。
    余佩瑾(1993年),〈宋朝建陽窯瓷器、兔毫盞〉,《中央月刊》,9期。
    李德金(1990),〈福建建陽縣水吉北宋建窯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2期。
    李傳德、毛穎(1996),〈宋代茶藝與黑釉茶盞〉,《中國茶葉》,6期。
    李榮林(1997),〈中日茶道文化之比較觀──讀《日本茶道文化概論》《茶經與日本茶道的歷史意義》有感〉,《農業考古》,4期。
    李家治、陳士萍、張志剛、鄧澤群、周學林、姚桂芳(1997),〈浙江臨安天目窯黑釉瓷的科學技術研究〉,《陶瓷學報》,4期。
    李達(1998),〈論鷓鴣斑建盞〉,《陶瓷學報》,2期。
    李達(2005),〈宋代油滴茶盞鑒賞〉,《收藏家》,2期。
    李曉光(1998),〈我國宋代的鬥茶之風及鬥茶用盞〉,《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3期。
    宋伯胤(1955),〈建窯調查記〉,《文物參考資料》,3期。
    邢湘臣(1998),〈宋代福建的點茶技藝〉,《農業考古》,4期。
    金英美(2010),〈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館藏高麗遺址出土中國瓷器〉,《文物》,4期。
    吳立民(2000),〈中國的茶禪文化與中國佛教的茶道〉,《法音》,9期。
    吳信如(2000),〈中國的茶禪文化與中國佛教的茶道〉,《佛學研究》,1期。
    何鴻、何如珍(2001),〈日本的中國古陶瓷研究〉,《陶瓷研究》,3期。
    何鴻、何如珍(2002),〈日本的中國古陶瓷研究〉,《景德鎮陶瓷》,1期。
    李發良(1993),〈中國佛教史與法門寺研究〉,《文博》,4期。
    呂成龍(1998),〈試論建窯的幾個問題〉,《文物》,7期。
    呂成龍(2003),〈日本所定國寶中的中國瓷器〉,《故宮博物院院刊》,1期。
    呂維新(1994),〈陜西法門寺唐代宮廷茶具綜述〉,《中國茶葉加工》,3期。
    呂維新(2004),〈道教的茶道生活〉,《茶葉經濟信息》,7期。
    余悅(2004),〈「茶禪一味」的三重境界〉,《農業考古》,4期。
    吳詩池(2004),〈試論中國的茶文化—兼談中日茶文化關系〉,《農業考古》,2期。
    汪根發(2004),〈淺解「和靜清寂」〉,《茶葉經濟信息》,2期。
    汪海鷹、劉勤晉(2004),〈千利休及其茶道思想〉,《中國茶葉》,1期。
    汪根發(2004),〈淺悟「茶禪一味」〉,《茶葉經濟信息》,1期。
    吳瑞、吳雋、鄧澤群、李家治、郭景坤(2005),〈湖田窯出土黑釉瓷的產地研究〉,《中國陶瓷》,2期。
    吳秀梅(2011),〈宋代建窯和吉州窯黑釉瓷茶盞比較〉,《農業考古》,5期。
    邢黎(2005),〈茶文化在日本的發展與茶道藝術的形成〉,《黑龍江史志》,10期。
    李磊穎、劉春福(2006),〈宋代建窯珍品及其審美內涵〉,《中國陶瓷》,2期。
    李尾咕(2007),〈宋代建安茶文化與日本茶道〉,《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期。
    杜文(2007),〈唐代黃堡窯的黑釉瓷及其創新品種〉,《文博》,2期。
    李一平(2003),〈宋代的湖田窯〉,《南方文物》,1期。
    李榕青(2008),〈日本茶文化中的福建古代茶具─建窯建盞篇〉,《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81期。
    李偉東、張瑋、魯曉珂、鄭乃章、羅宏傑(2011),〈中國古代兔毫黑釉瓷的組成及結構〉,《建築材料學報》,3期。
    肖發標(2007),〈試論湖田窯出土的黑釉瓷〉,《上海文博論叢》,1期。
    林忠幹、王治平(1984),〈福建建陽古瓷窯址調查簡報〉,《考古》,7期。
    怡華(1996),〈「兔毫盞」傳奇〉,《農業考古》,2期。
    林今團(1996),〈建盞〉,《中國茶葉》,2期。
    林今團(1996),〈建盞(續) 〉,《中國茶葉》,3期。
    林蔚文(1996),〈建窯黑釉盞釉色紋樣略論〉,《福建文博》,2期。
    林蔚文(1996),〈「唐物天目」茶盞在日本的傳播〉,《農業考古》,2期。
    林蔚文(1996),〈宋代建窯黑釉盞的釉色與紋樣〉,《故宮文物月刊》,162期。
    林巧(1999),〈宋代的建盞〉,《福建藝術》,6期。
    河北省文物工作隊(1965),〈河北曲陽縣澗磁村定窯遺址調查與試掘〉,《考古》,8期。
    周秀蓉(1999),〈唐宋浙江茶文化繁榮原因探析〉,《浙江社會科學》,5期。
    竺濟法(2007),〈試論中日對「茶道」名詞的不同釋義與認知—比較中日茶文化〉,《農業考古》,2期。
    俞康泰(1987),〈窯內氣氛對天目釉呈色的影響〉,《武漢理工大學學報》,3期。
    建窯考古隊(1990),〈福建建陽水吉北宋建窯發掘簡報〉,《考古》,12期。
    施由民(1994),〈徽宗與《大觀茶論》〉,《農業考古》,4期。
    祝秀玲(1996),〈淺談耀州窯唐宋時期的窯爐〉,《文博》,3期。
    胡曉力、陳楷、尹虹(1997),〈吉州素天目瓷及其部分原料的研究〉,《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0期。
    施由明(2002),〈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比較略論〉,《農業考古》,2期。
    胡凌學(2002),〈淺議宋建窯天目釉茶盞興盛的原因〉,《景德鎮陶瓷》,2期。
    柏躍德(2005),〈建窯建盞與宋代鬥茶文化〉,《裝飾》,3期。
    柯冬英、王建榮(2005),〈宋代鬥茶初探〉,《茶葉》,2期。
    孫立(1996),〈魏晉南北朝飲茶與飲酒之風〉,《蘇州大學學報》,1期。
    淩志達(1979),〈我國古代黑釉瓷的初步研究〉,《矽酸鹽學報》,3期。
    徐本章、葉文程等(1979),〈略談德化窯的古外銷瓷器〉,《考古》,2期。
    郭福亭(1980),〈南方民間黑釉瓷—建窯〉,《裝飾》,4期。
    郭福亭(1982),〈南方民間黑釉瓷—建窯〉,《裝飾》,1期。
    郭景森(2008),〈吉州窯陶瓷裝飾圖案探析〉,《藝術空間》,7期。
    陳顯求、陳士萍、黃瑞福、周學林、阮美玲(1983),〈宋代建盞的科學研究〉,《中國陶瓷》,1期。
    陳顯求、黃瑞福、姜鈴章、虞玲、阮美玲(1983),〈建陽兔毫盞仿製品的結構本質(上) 〉,《陶瓷研究與職業教育》,2期。
    陳顯求、黃瑞福、姜鈴章、虞玲、阮美玲(1983),〈建陽兔毫盞仿製品的結構本質(下) 〉,《陶瓷研究與職業教育》,3期。
    陳顯求、黃瑞福、陳士萍(1990),〈供御油滴和龜背兔毫(建窯二絕)〉,《陶瓷研究與職業教育》,4期。
    陳顯求、陳士萍(1991),〈建盞珍品的研究〉,《陶瓷學報》,4期。
    陳顯求(1995),〈宋耀州兔毫天目瓷釉的分相與析晶〉,《自然雜誌》,6期。
    陳顯求、黃瑞福、周學林、孫建興、栗金旺(1995),〈從稀珍殘片研究結果論國寶油滴建盞的特質〉,《陶瓷學報》,1期。
    陳顯求、黃瑞福、周學林、孫建興、栗金旺(1995),〈大型御用建盞〉,《陶瓷學報》,1期。
    陳顯求、陳士萍、黃瑞福、周學林、孫洪巍、王芬(1996),〈宋耀州兔毫盞〉,《陶瓷學報》,3期。
    陳顯求、黃瑞福、周學林、孫建興、栗金旺(2005),〈大型御用建盞〉,《陶瓷學報》,1期。
    郝朝炬(1987),〈建窯黑釉瓷—兔毫盞〉,《陶瓷研究與職業教育》,2期。
    陶光儀(1991),〈中國古代陶瓷的X射線熒光非破壞分析〉,《中國陶瓷》,5期。
    郭強(1996),〈淄博雨點釉瓷的研究〉,《陶瓷研究》,1期。
    陳文(1996),〈建州兔毫盞〉,《農業考古》,2期。
    孫機撰(1996年6月),〈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6期。
    倉澤行洋(1997),〈論「茶道」〉,《農業考古》,4期。
    栗建安(1995),〈福建建陽縣水吉建窯遺址1991-1992年度發掘簡報〉,《考古》,2期。
    栗建安(2007),〈建窯考古發現與研究概述〉,《陶藝》,54期。
    袁小娜(1999),〈日本茶道的審美理想〉,《東方藝術》,4期。
    陶德臣(2001),〈唐宋飲茶風習的發展〉,《農業考古》,2期。
    孫曉艷(2001),〈試論日本煎茶道形成過程中的受阻原因〉,《農業考古》,2期。
    郝玉香(2001),〈中國陶瓷藝術與佛教文化〉,《南都學壇》,5期。
    陳嘉庚(2003),〈陶藝神品─天目系列產品〉,《山東陶瓷》,1期。
    陳永華(2003),〈禪文化:中日文化交流的一種載體─從中日茶道的淵源、特點談起〉,《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5期。
    陳琿(2003),〈從杭州跨湖橋出土的八千年前茶、茶釜及相關考古發現論飲茶起源于中國吳越地區〉,《農業考古》,2期。
    涂耀軍、張洪春(2004),〈淺論宋代商業的興盛對社會風氣的影響〉,《菏澤師范專科學校學報》,1期。
    袁曉春(2004),〈韓國新安沉船與中國古代沉船之比較研究〉,《當代韓國》,4期。
    陳立立(2012),〈建窯最早生產兔毫釉考〉,《文物鑒定與鑒賞》,2期。
    陳文華(2005),〈韓國茶文化簡史〉,《農業考古》,2期。
    陳文華(2005),〈論中國的茶藝及其在中國茶文化史上的地位—兼談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發展方向〉,《中國農史》,3期。
    陳建中、陳麗芳(2005),〈福建德化佳春嶺窯出土的陶瓷器〉,《文物》,12期。
    陳華珍、戴群(2006),〈瓷苑奇葩—吉州窯黑釉瓷〉,《南方文物》,3期。
    陶兆娟、阮倩(2008),〈宋人鬥茶與建窯黑釉盞〉,《茶葉》,34卷3期。
    唐緯(2010),〈吉州窯與建窯黑釉產品的比較-兼論兩者在宋代的社會地位〉,《博物館研究》,3期。
    張宏庸(1991),〈中國的文人茶〉,《國文天地,6:8,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張高舉(1993),〈從法門寺地宮出土的茶具看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文博》,4期。
    郭超(1993),〈木葉天目釉初探〉,《陶瓷研究與職業教育》,3期。
    梁貴林(1993),〈茶─佛教的供養品〉,《文博》,4期。
    張琳(1994),〈日本茶道里千家〉,《佛教文化》,6期。
    梁子、謝偉(1995),〈小議晚唐茶道之主流形式─點茶〉,《農業考古》,2期。
    張高舉、王競香(1995),〈從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的一套茶具看唐代茶與茶文化的發展和繁榮〉,《農業考古》,2期。
    張高舉(1995),〈日本茶道與唐宋茶文化,《農業考古》,2期。
    張子華(1995),〈從飲茶歷史發展看法門寺出土茶具的地位〉,《農業考古》,2期。
    莫賢書(1996),〈「建窯」與「兔毫盞」〉,《農業考古》,2期。
    張德聰、巴巴拉•莫莉(1998),〈論日本的茶道文化〉,《漢中師範學院學報》,1期。
    康煜(2005),〈吉州窯黑釉茶盞的發展及裝飾特徵考析〉,《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 》,2期。
    張建立(2004),〈日本茶道淺析〉,《日本學刊》,5期。
    黃瑞福、陳顯求、水既生、阮美玲(1984),〈油滴黑釉器的研究〉,《景德鎮陶瓷》,1期。
    鄒明華、張大為(1995),〈試論唐代中國茶道的形成〉,《中國茶葉》,1期。
    曾凡(1996),〈建盞赴日特展考古記事〉,《農業考古》,2期。
    黃承宗(1997),〈西昌發現宋元時期的茶具〉,《四川文物》,01期。
    程國良、過婉珍(1999),〈天目山名茶「天目貢」〉,《茶葉機械雜誌》,2期。
    童光俠(1999),〈宋代陶瓷的文化底蘊及其它〉,《景德鎮高專學報》,3期。
    揚之水(2002),〈兩宋之煎茶〉,《中國歷史文物》,4期。
    曾震中(2002),〈遇林亭窯兔毫盞武夷巖茶原產地釋疑〉,《農業考古》,4期。
    程曉蘋(2003),〈從茶文物看唐朝時期的茶文化風俗〉,《農業考古》,4期。
    馮向前(2007),〈建窯古瓷胎的產地和年代特征的NAA和WDXRF分析研究〉,《核技術》,6期,。
    彭景元(2007),〈從宋代詩詞中探析宋代茶文化〉,《古今農業》,3期。
    曾智泉、陳曉飛(2008),〈建窯黑盞與宋代鬥茶文化〉,《文博》,6期。
    馮先銘(1985),〈南朝鮮新安沉船及瓷器問題探討〉,《故宮博物院院刊》,3期。
    馮先銘(1997),〈耀州窯瓷器及其仿品〉,《收藏家》,3期。
    葉宏明(1982),〈曜變天目黑釉瓷〉,《硅酸鹽通報》,3期。
    葉文程(1980),〈關於「建窯」幾個問題的探討〉,《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期。
    楊瑞余、劉政(2010),〈唐宋時期的黑釉耀瓷〉,《收藏家》,12期。
    葉文程(1990),〈中國古外銷陶瓷的港口和路線(上)〉,《陶瓷研究與職業教育》,2期。
    葉文程(1990),〈中國古外銷陶瓷的港口和路線(下)〉,《陶瓷研究與職業教育》,3期。
    葉宏明(1982),〈曜變天目黑釉瓷〉,《硅酸鹽通報》,3期。
    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1964),〈福建建陽水吉宋建窯發掘簡報〉,《考古》,4期。
    楊曾文(1989),〈中日佛教的比較〉,《哲學研究》,1期。
    楢崎彰一、楊琮、范培松(1990),〈日本出土的宋元陶瓷和日本陶瓷〉,《南方文物》,3期。
    路秉杰(1994),〈日本的茶文化〉,《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期。
    董彩琪(1996),〈宋代耀州窯茶盞〉,《文博》,3期。
    楊秋莎(1998),〈略談宋代鬥茶與茶具〉,《四川文物》,4期。
    楊炳菁(1998),〈從日本茶道發展看茶與禪的關系〉,《佛學研究》。
    楊洵(2001),〈建窯兔毫盞的興起與宋代宮廷鬥茶文化〉,《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期,頁72-74。
    詹嘉(2000),〈陶瓷與茶文化的聯系及其影響〉,《中國陶瓷工業》,2期。
    詹嘉(2001),〈日本陶瓷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演進〉,《中國陶瓷》,3期。
    詹嘉(2002),〈海上陶瓷之路的形成與發展〉,《中國陶瓷》,2期。
    詹嘉、袁勝根(2004),〈佛教與中國陶瓷文化相互影響〉,《中國陶瓷》,5期。
    褚艷(2005),〈解讀中日茶文化的異同〉,《寧波教育學院學報》,4期。
    賈晉妍(2006),〈淺談宋代黑釉盞〉,《農業考古》,3期。
    雒長安(1987),〈千年古剎藏珍奇——法門寺塔基地宮發現大批珍貴文物〉,《文博》,4期。
    趙海洲(1993),〈「茶禪一體」初探〉,《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期。
    趙曰斌(1983),〈景德鎮湖田窯的黑釉瓷〉,《景德鎮陶瓷》,中國古陶瓷研究專輯,第一輯。
    鄭立盛(1995),〈茶沫與唐代茶文化〉,《農業考古》,2期。
    趙天相(1996),〈關于「點茶」「點湯」之衍義〉,《農業考古》,2期。
    趙恒富(2001),〈唐宋茶盞與飲茶藝術〉,《文物世界》,6期。
    廖寶秀(1999),〈中日茶道器用文化之比較─唐宋明三代與日本〉,《故宮文物月刊》,16卷20期。
    廖寶秀(2000),〈宋代兔毫盞及其周邊茶盞問題〉,《故宮學術季刊》,17卷3期。
    鄭美清(2005),〈宋代黑釉金彩碗研究〉,《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4期。
    鄭曉君(2010),〈宋元時期閩南沿海區域的陶瓷業〉,《福建文博》,2期。
    趙美燕、王欣(2009),〈關於山西金代黑瓷的若干思考〉,《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4卷4期。
    福建省博物館(2000),〈武夷山遇林亭窯址發掘報告〉,《福建文博》,2期,頁20-49。
    蔚文(1981),〈古瓷「兔毫盞」〉,《福建茶葉》,1期。
    樊敬鐸(1995),〈唐宋時代的餅茶〉,《農業考古》,4期。
    劉岳兵(1995),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的新奉獻──讀千宗室《〈茶經〉與日本茶道的歷史意義》,《日本學刊》,6期。
    劉新園(1982),〈景德鎮湖田窯各期碗類裝燒工藝考〉,《文物》,5期。
    劉新園(1974),〈景德鎮宋元芒口瓷器與覆燒工藝初步研究〉,《考古》,6期。
    歐陽世彬、李燕飛、歐陽之川(1996),〈「天目」新考〉,《陶瓷學報》,4期。
    歐陽世彬(1997),〈建窯兔毫盞與《大雲寺茶詩》〉,《陶瓷學報》,3期。
    樊如霞(1996),〈宋代飲茶文化與蔡襄《茶錄》〉,《福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4期。
    劉海文(1996),〈試述河北宣化下八里遼代壁畫墓中的茶道圖及茶具〉,《農業考古》,2期。
    滕軍(1997),〈茶道與禪〉,《農業考古》,4期。
    鄧禾穎(1998),佛教與中國陶瓷文化〉,《陶瓷研究》,2期。
    鄧宏文(1999),〈吉州窯和建窯黑瓷的研究〉,《湖南考古輯刊》,1期。
    劉濤(1999),〈黑盞‧天目‧茶文化〉,《文物世界》,1期。
    劉順超(2003),〈飲茶考古談茶具〉,《農業考古》,4期。
    劉志國(2004),〈淺析磁州窯天目藝術〉,《陶瓷科學與藝術》,6期。
    劉志一(2004),〈特大型龍紋兔毫釉窯變建盞研究〉,《農業考古》,2期。
    劉春福、李磊穎(2006),〈建窯陶瓷的美學本質與工藝特徵〉,《佛山陶瓷》,2期。
    潘潔敏(2009),〈東亞區域的文化共性探析—以日本茶道和諧美的考察為中心〉,《東南亞研究》,第2期。
    滕軍(2010),〈論文化名僧在日本遣明使中的歷史作用〉,《福建文博》,1期。
    盧建國(1995),〈唐代茶文化鉤沉〉,《農業考古》,2期。
    龍元祥(2006),〈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研考—中日茶文化與吉州天目〉,《中國陶瓷》,5期。
    薛翹、劉勁峰(1991),〈中日禪僧的交往與日本茶道的淵源〉,《農業考古》,2期。
    謝日萬(1992),〈建窯黑釉瓷創燒、興盛和衰落的年代〉,《東南文化》,5期。
    謝道華(1994),〈福建建窯發現油滴釉瓷片〉,《考古》,11期。
    謝道華(2012),〈宋代建盞的鑒賞與鑒定〉,《文物鑒定與鑒賞》,2期。
    韓金科(1993),〈法門寺與法門寺文化〉,《文博》,4期。
    韓金科(1995),〈法門寺唐代茶具與中國茶文化〉,《農業考古》,2期。
    韓金科(1995),〈唐代文化思想發展與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農業考古》,2期。
    韓金科(1995),〈試論大唐茶文化〉,《農業考古》,2期。
    韓金科、盧建國(1995),〈扶風法門寺塔基出土秘瓷的意義及其相關問題〉,《文博》,6期。
    檀瑞林(2000),〈黑釉瓷的佼佼者─曜變〉,《四川文物》,1期。
    謝明良(2010),〈宋人的陶瓷賞鑑及建盞傳世相關問題〉,《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9期。
    羅西章(1986),〈扶風出土的古代瓷器〉,《文博》,4期。
    關立丹(1995),〈日本茶道的文化意味〉,《九江師專學報》,3期。
    羅國中(1997),〈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期。
    羅勁松(2004),〈鑒別宋元江西三大名窯的黑釉瓷〉,《南方文物》,4期。
    羅勁松(2005),〈宋元黑釉瓷的外銷〉,《南方文物》,3期。
    藤澤良祐(1982),〈古瀨戶中期式樣的成長過程〉,《東洋陶磁》,8期。
    藺占獻(2009),〈定窯釉科研究〉,《陶瓷科學與藝術》,43卷1期。
    顧文璧(1986),〈建窯「供御「、「進琖」的年代問題《宣和遺事》「建溪異毫琖」正誤〉,《東南文化》,1期。
    碩博論文:
    楊佳正(2005),〈宋代茶碗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孔霞(2010),〈平定黑釉瓷器考〉,太原理工大學碩士論文。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