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鍾政儒
Zheng-Ru Zhong
論文名稱: 二○○八年總統選舉前後台灣媒體對兩岸關係的建構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of Taiwan Media Around 2008 Presidential Election, ROC.
指導教授: 陳世榮
Chen, Shi-R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兩岸關係建構理論共詞網絡分析主權和平
英文關鍵詞: Cross-strait relations, Constructivism, Discourse analysis, Sovereignty, Pea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8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主流國際理論,諸如:新現實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等「理性主義」,在探討國與國間關係時,往往以軍力的優劣、資源的充沛與短缺、經濟的富足或貧困等「物質性力量」做為權衡的依據。這種思維模式也常存於兩岸關係的主要論述裡,例如,將積極強化軍事作戰能力的中國,視為一種根本上無法解決的「威脅」存在。
    而建構理論的出現,則提供了有別於上述主流理論的另類思考模式。建構主義自身內部存在著極大的差異,而本研究主要受到其中代表學者溫特一派(Alexander Wendt)的啟發,強調「觀念的力量」將決定物質性力量的實際意義。亦即,觀念是共有知識所構成,而國與國之間乃至於國內社會形成的「認同」則是重要的共有知識部分,需要詳加探討。鑑於此,本研究焦點著重在國內認知建構的過程,並以兩岸關係為對象,企圖表明國內對於身分與利益的論述建構,也足以產生對外關係的解讀與改變。
    另外,本研究追溯兩岸關係的形成源自於國共分裂的歷史,國民黨或共產黨之間意識形態的基本差異導致兩者的對立衝突,終致隔海分治,寇讎以對,互不承認。國府遷台後,隨著國際環境與兩岸內部的變遷,兩岸間互動模式也不斷地在改變。先是蔣經國故總統執政後期的解除戒嚴、開放大陸探親政策以降,有了鬆動的跡象。直到李登輝前總統執政,進一步結束動員戡亂,並且任內促成了「辜汪會談」,兩岸間似乎呈現一片和解的氛圍。然而隨著李登輝前總統的訪美,以及「兩國論」出現,兩岸關係再度陷入低潮。陳水扁前總統執政時,同樣初期釋放許多對「中國」善意的言論,例如訴諸兩岸人間共同的血緣、歷史、文化背景等,但後期卻又致力於有別於中國的「台灣主體意識」創建。在這短短的二十年間,兩岸關係變化如此劇烈,實是有必要深入探討原由與過程。
    為了呈現國內影響兩岸關係走向的共有知識建構過程,本研究進一步以二○○八年台灣總統選舉前後的媒體論述為資料,運用「共詞網絡分析」,呈現不同的政治氛圍、權力結構與政黨主張之間,台灣社會所經歷的一段有關對於兩岸關係,尤其是涉及主權議題的論述建構及其內涵上所產生的變化。並在這一基礎上以「江陳會」與「外交議題」做深入研析,探討新舊兩岸關係的論述建構中,國內藍綠二方如何就「主權」問題加以安置與重塑,並企圖表明諸如「主權」這類兩岸互動上的癥結點,建構論的思維模式來看,也並非僵固不可變,只要兩岸互動足以在國內形成有效可觀的「共有知識」,那麼兩岸「和平」結構與文化,是可以寄予期待的。

    Main international theories ,such as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always let forces, resources or economics "material factors" as the comparative criteria. And the kind of thought also exists in discourse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For example, thinking the more and more powerful China forces as entire threat.
    But Constructivism's appearance provides us with other thinking way. There are extreme differences within Constructivism's inner, and this study is inspired by Alexander. Wendt's Constructivism. In this thought , idea power will decide the real meaning of material power and the idea is composed of common knowledge; Therefore,
    identity between nation and any other nation ,even domestic society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common knowledge. So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domestic formation of identity and it will make cross-strait relations change.
    The study will recall the history of KMT & CCP in Mainland to understand the conflicts ,different ideologies each other. And after the KMT coming to Taiwan ,the changes of international ,China and Taiwan inner are lasting,including President Jing-Guo Jiang removing the martial law ,opening the policy of going to mainland. President Deng-Huei Li ended period of mobilization for the suppression of communist rebellion and promoted the "Gu-Wan Dialogue".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seemed good,but lately became bad again when President Li visited America and his "Two-States Theory".Presiden Shuei-Bian Chen ,in the begining also spoke a lot of kind languages, such as the people of Taiwan and China having same blood ,history and culture .But lately he changed the words ,thinking Taiwan and China as different existence. In very short twenty years , cross-strait relations varied so keenly .The reason and process should be realized deeply.
    In order to show the domestic facors' influences to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this study will use media data of 2008 Taiwan presidential election ,exerting network analysis way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 of issues especially about sovereignty .And on the basis of these understandings , the study will confer issues "Jiang-Chen Conference" and diplomacy .The purpose is to make clear that key point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 such as sovereignty can be changed .Interaction of cross-strait lasting and then forming the domestic common knowledge so that peaceful structure or culture between cross-strait entirely can be expected in the future.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架構……………………………………3 第三節 研究的重要性………………………………………7 第四節 文獻探討…………………………………………9 第五節 研究方法…………………………………………11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13 第二章 建構主義的詮釋框架………………………17 第一節 建構主義的緣起與背景……………………………18 第二節 建構主義的概念與主要內容………………………20 第三節 建構主義下的國家概念……………………………23 第四節 台灣國家認同的變遷………………………………28 第五節 小結…………………………………………………31 第三章 兩岸關係的歷史結構………………………33 第一節 國共合作與分裂…………………………………34 第二節 國民黨獨大時期的兩岸關係……………………35 第三節 民進黨執政時的兩岸政策………………………42 第四節 小結………………………………………………51 第四章 兩岸關係論述的網絡分析…………………55 第一節 共詞與語意網絡分析……………………………55 第二節 二○○八年總統選舉前後之議題網絡…………60 第三節 二○○八總統選舉前後之議題網絡分析………67 第四節 小結………………………………………………83 第五章 台灣的主權與認同問題……………………87 第一節 以「九二共識」為例……………………………88 第二節 以「江陳會」為例………………………………90 第三節 以外交休兵的概念為例…………………………96 第四節 小結………………………………………………98 第六章 結論………………………………………103 第一節 兩岸關係的社會建構…………………………103 第二節 研究發現………………………………………104 第三節 研究建議………………………………………108 參考書目……………………………………………110 附錄一 選前自由時報標題………………………118 附錄二 選後聯合報標題…………………………124 附錄三 選前自由時報的選詞作業………………130 附錄四 選後聯合報的選詞作業…………………138

    中文書籍:
    包宗和等(1999),《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
    布朗(Brown, R)(1952)《原始社會的結構與功能》(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Primitive Society),潘蛟等譯(1999),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1999),溫洽溢譯(2001)《追尋現代中國─革
    命與戰爭》(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李英明(1998),《中共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文化。
    李登輝(1999),《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9),《李總統登輝,特殊國與國關係,中華民國政策說明文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林東泰(1997),《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林谷芳(2005),《兩岸之繭─台灣面對大陸如何心理解套》,台北:天下文化。
    邵宗海(1996),《兩岸關係與兩岸政策》,台北:時報。
    邵宗海(1998),《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台北:五南。
    邵宗海(2003),《當代大陸政策》,台北:生智文化。
    施正鋒(2001),《台中美三角關係 ─ 由新現實主義到建構主義》,台北:前
    衛。
    秦亞青(2006),《文化與國際社會: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
    世界知識。
    陳毓鈞(2005),《我們是誰?台灣是什麼?》,台北:智庫文化。
    陳福成(2000)),《國家安全與戰略關係》,台北:時英。
    海伍德(Heywood,A.)(1997),楊日青等譯(2002),《政治學新論》(Politics),台北:韋伯文化。
    張亞中(1998),《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
    張亞中(2000),《兩岸統合論》,台北:生智。
    張茂森(1992),《二千萬人的抉擇》,台中:台灣日報社。
    張厚安(1998),《中國大陸基層的民主改革:歷史篇》,台北:桂冠。
    張讚合(1996),《兩岸關係變遷史》,台北:周知文化。
    郭瑞華(1999),《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台北:匯澤。
    陸鏗主編(1988),《中國統一問題論戰》,香港:百姓文化。
    劉軍(2004),《社會網絡分析導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虞義輝(2001),《台灣意識的多面向─百年兩岸的民族主義》,台北:黎民文
    化。
    費鞏(Lee Feigon)(1983),《陳獨秀: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美國新澤西
    :普林斯敦大學。
    費學理(1999),《台灣有沒有明天-台海危機美中關係揭祕》,台北:先覺出
    版社。
    溫特(Wendt, A.)(1999),秦亞青譯(2008)《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葉定國(2004),《論台灣的國家安全─一個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的觀點》,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未出版。
    蔡政文、林嘉誠(1994),《台海兩岸政治關係》,台北:明田。
    衛民(2007),《兩岸是人為造成的制度 ─ 以建構主義為本體論的新制度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鄭品瑍(2005),《最新精編大陸法律》,台北:水牛。
    羅清俊(2007),《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威仕曼。
    英文書籍:
    Booth, Ken and Smith, Steven (eds.)(1995),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Pennsylvania: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Bruck HW, RC Snyder, B Sapin(1954) ,Decision Making as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Princeton.New Jersey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urchill, Scott and Linklater, Andrew(1996),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Burt, Ronald S.(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兩岸關係的社會建構:二○○八年總統選舉前後之論述分析
    Castells, M.(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x, Robert W. and Timothy J. Sinclair(1996), Approaches to World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erke, Kartin M. and Jorgensen, Kund Erik (eds.)(2001), 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Next Generation.New York:M. E. Sharpe.
    Finnemore, Martha(1996), 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Fukuyama, Francis(1992),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New York:Maxwell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George, Alexander and Robert Keohane(1980)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interests: Uses and limitations. Boulder:Westview.
    Goldstein Joshua S.(2005), International Relations(4E).Longman.
    Holland, J. H.(1996), Hidden Order: How Adaptation Builds Conplexity.Reading, MA:Addison-Wesley.
    Huntington, Samuel P.(1996),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Jessop, Bob(1982), The Capitalist State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Keohane Robert O.(ed.)(1986),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New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eohane, Robert O. and Nye,Joseph S.(2001),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New York:Longman.
    Knoke, D.(1990), Political networks: The Structural Perspective.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rippendorff, K.(1986), Information theory: Structural Models for Qualitative Data.Beverly Hills:Sage.
    Morgenthau, Hans J.(1948),Politics Among Nations. New York:Knopf.
    Poggi, Gianfranco(1990), The State: 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alton, G. and M. J. McGill(1983), Introduction to Modern Information Retrieval.NewYork: McGraw-Hill.
    Turner, John(1987),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 Oxford: Blackwell.
    Watlz, Kenneth N.(1979),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Massachusetts:Addison-
    Wesley.
    Wendt, Alexander(1999),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中文期刊:
    尹章義(1994),〈台灣意識的形成與發展〉,《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
    比較論文集》,初版,頁363-387。
    秦亞青(2004),〈國際政治的社會建構─溫特及其建構主義國際政治理論〉,《美
    歐季刊》,第15卷第二期,頁231-264。
    翁明賢(2004),〈全球化下國家安全戰略的另類思維:建構主義的觀點〉,《新
    世紀智庫論壇》,第27期,頁11-18。
    張亞中(2003),〈兩岸治理〉,《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6期,頁29-65。
    莫大華(2002),〈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的原型、分類與爭論─以Onuf、Kratochwil
    和Wendt的觀點為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五期,頁111-148。
    莫大華(2007),〈探索國際關係理論的建橋計畫:理性主義與建構主義的理
    論綜合〉,《政治科學論叢》,第31期,頁175-216。
    陳世榮(2007),〈探究環境治理中的知識溝通:台灣氣候變遷的研究的網絡
    分析〉,《公共行政學報》,第25期,頁1-30。
    曾建元(2006),〈國民主權與國家認同〉,《中華人文社會學報》,第4期,頁
    44-76。
    廖文義(2006),〈國際關係的建構主義學派〉,《通識研究集刊》,第9期,頁
    247-270。
    英文期刊:
    Almond , Gabriel(1988), “The return to the state.”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82(3):853-874.
    Brass D. J.(1995),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o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13:39-79.
    Callon M., J. P. Courtial, W. A. Turnr, & S. Bauin(1983), “From translations to problematic networks:an introduction to co-word analysis”Social Science
    兩岸關係的社會建構:二○○八年總統選舉前後之論述分析
    Information, 22:191-235.
    Cox, Robert(1981), ”Social forces, states and world orders: beyo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y,10(2):126-155.
    Hopf,Ted(1998),“The promise of constructiv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International Secrity,23(1)(Summer):171-200.
    Kratochwil, Friedrichl(1986), “Of systems, boundaries, and territoriality: an inquiry into the formation of the state system.”World Politics,39(1):27-52.
    Leydesdorff, L.(1989), “Words and co-words as indicators of intellectual organization.”Research Policy, 18:209-223.
    Powell, Robert(1991), “Absolute and relltive gain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American Political Review,85(4):1303-1320.
    Wendt, Alexander,(1992),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s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46(2):391-425.
    Wendt, Alexander,(1994), “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ate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88(2):384-396.
    報紙:
    王寓中,2008,〈馬外交休兵 邦交國止於23國〉,《自由時報》,2008/08/16。
    邱燕玲、范正祥,〈加入UN公投提案 扁促大選時進行〉,《自由時報》,
    2007/05/23。
    邱燕玲,〈回程過境 扁:一樣辛苦〉,《自由時報》,2007/08/27。
    李順德,〈扁突破之旅 鎖定1~2非邦交國〉,《聯合報》,2007/08/08。
    范正祥,〈有兩國欲建交 中國砸錢破壞〉,《自由時報》,2008/01/02。
    范正祥,2008,〈詮釋馬兩岸外交休兵概念/外長:爭取新邦交國 非優先作
    為〉,《自由時報》,2008/06/03
    許紹軒,〈反反分裂法特別報導〉,《自由時報》,2005/03/09。
    許紹軒、陳詩婷,〈海基會聲明:「無所謂九二共識」〉,《自由時報》,2007/11/03。
    黃維助,,〈外交休兵 外長:避訪無邦交國〉,《自由時報》,2009/01/01。
    鄒景雯,〈中國是金光黨 連被騙還道謝〉,《自由時報》,2006/04/18。
    鄒景雯,〈府院共識 對中投資40%上限 經續會不動〉,《自由時報》,
    2006/07/12。
    董振源〈2005共識〉,《自由時報》,2008/02/21。
    蘇永耀,〈扁:台灣主權獨立 不會消失〉,《自由時報》,2005/11/11。
    蘇永耀,〈明年國防預算 曾為三千四百億〉,《自由時報》,2007/08/01。
    羅添斌,〈美媒:中國對台飛彈達1400枚〉,《自由時報》,2008/03/30。
    網路: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文宣部(2008),〈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說帖〉,【線
    上資料】,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http://www.kmt.org.tw,檢索日期
    【2009/06/04】。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2008),《空運截彎取直,省時又省錢--第二次江陳會談兩岸直航的效益》,【線上資料】,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http://info.gio.gov
    .tw/ct.asp?xItem=43914&ctNode=498,檢索日期【2009/06/05】。
    民主進步黨,(2009),《民主進步黨黨史》,【線上資料】,民主進步黨,
    http://www.dpp.org.tw/,檢索日期【2009/03/05】。
    民主進步黨,(2009),《民主進步黨黨綱》,【線上資料】,民主進步黨,
    http://www.dpp.org.tw/,檢索日期【2009/03/08】。
    民主進步黨,(1999),《台灣前途決議文》,【線上資料】,民主進步黨,
    http://www.dpp.org.tw/,檢索日期【2009/03/10】。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4),〈臺海兩岸關係說明書〉,【線上資料】,行政院大
    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檢索日期【2009/03/0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7),〈兩岸關係與大陸經貿政策〉,【線上資料】,行政
    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檢索日期【2009/03/0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9),〈民眾對「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看法〉,【線
    上資料】,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檢索日【2009/03/0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1),《總統接受中央廣播電台台北國際之聲「陳水扁
    的總統之路」特別節目專訪 ──有關兩岸關係談話內容》,【線上資料】,行
    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amc.gov.tw/,檢索日期【2009/03/1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2),《陳總統發表九十一年元旦祝詞:有關兩岸關係
    談話內容》,【線上資料】,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檢 115
    兩岸關係的社會建構:二○○八年總統選舉前後之論述分析
    索日期【2009/03/1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3),《陳總統主持中華民國九十二年開國紀念典禮暨
    元旦團拜:有關兩岸關係談話內容》,【線上資料】,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http://www.mac.gov.tw/,檢索日期【2009/03/1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3),《陳總統年終談話:有關兩岸關係談話內容》,【線
    上資料】,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檢索日期【2009/03
    /13】。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4),《陳總統元旦祝詞:有關兩岸關係談話內容》,【線
    上資料】,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檢索日期【2009/03
    /13】。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4),《陳總統五二○就職演說:有關兩岸關係談話內
    容》,【線上資料】,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檢索日期
    【2009/03/13】。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5),《反分裂國家法全文》,【線上資料】,行政院大陸
    委員會,http://www.mac.gov.tw/,檢索日期【2009/05/17】。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5),《陳總統元旦祝詞:有關兩岸關係談話內容》,【線
    上資料】,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檢索日期【2009/03
    /13】。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6),《陳總統中華民國95年元旦祝詞》,【線上資料】,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檢索日期【2009/03/13】。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7),《陳總統中華民國96年元旦祝詞》,【線上資料】,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檢索日期【2009/03/13】。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8),《陳總統主持中華民國97年開國紀念典禮暨元旦
    團拜祝詞》,【線上資料】,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檢
    索日期【2009/03/15】。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2008),《第一次江陳會談》,【線上資料】,財團法
    人海峽交流基金會,http://www.sef.org.tw/,檢索日期【2009/04/20】。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2008),《第二次江陳會談》,【線上資料】,財團法
    人海峽交流基金會,http://www.sef.org.tw/,檢索日期 【2009/04/22】。
    新華社(2003),《胡錦濤會見美國客人》,【線上資料】,新華社,http://www.people 116
    .com.cn/GB/shizheng/16/20030421/977240.html,檢索日期【2009/05/17】。
    鄭安國(2002),〈何時再見「辜汪會談」〉,《國家政策論壇》,第二卷第六期,
    【線上資料】,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old.npf.org.tw/monthly/00206/
    theme-144.htm,檢索日期【2009/03/01】。
    聯合報(2008),《聯合知識庫簡介》,【線上資料】,聯合報,http://www.sef.org,檢索日期 【2009/03/1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