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明鴻 Ming-Hung Lee |
---|---|
論文名稱: |
高中生氣體概念的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gas concepts |
指導教授: | 黃芳裕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化學系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9 |
中文關鍵詞: | 高中 、氣體概念 、迷思概念 、Perry基模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5 下載: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在現今高中化學教材以螺蜁式教材為主的主軸下的教學方式,對台灣高中學生氣體概念的發展情況為何。而探討氣體概念的主題有理想氣體方程式、氣體在空間中的分佈情形、分子間的距離、理想氣體與真實氣體的差異、氣體的特性與氣體動力論。研究所使用的問卷,乃研究者以現今所發行的各版本教科書內容為主,改良修正用以適合施測台灣的高中學生,並遵循兩階段式評量診斷工具的發展要點來修正問卷,使每一題含有選擇與理由解釋兩部分。
取樣方面,樣本對象選定為台北市、苗栗縣、台南市、台南縣各一所公立高級中學,每間學校各年級抽取1~2個班級施測,共22個班級,樣本數為877人。各校皆於十一月到十二月進行施測,施測時間為20分鐘。之後,將所施測的問卷收集起來,在選擇部分以人數比例表示學生選擇各選項的比例;而理由解釋部分則經由改編自Perry(1970)基模的尺度進行評量。
研究結果:
一. 學生整體氣體概念的發展隨著年級增加而增長。
二. 學生對於氣體巨觀方面的學習表現優於氣體微觀方面的學習表現。
三. 學生年級的差別對於理想氣體方程式的學習表現差異不大。
四. 氣體動力論的概念對高中學生而言太過抽象,學習效果較差。
五. 學生學習表現與入學時之PR值關係隨著年級增加,相關性遞減。
中文部分:
史嘉章(2002)。發展二階層(two tiers)試題以探討國高中氣體迷思概念。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怡嫺、邱美虹(2005)。探究高中生氣體粒子概念之心智表徵與課本表徵之關聯
性。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93-2511-S-003-040, NSC-94-2511-S-
003-010)
李秀芬(1995)。高中學生氣壓概念另有架構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中(1993)。從基模理論探討學生對氣體粒子行為的批判思考。台北: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武勳(2000)。國中學生氣體壓力概念之教學成效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邱弘毅(1998)。職前及在職國民小學教師的天氣概念及其相關迷思概念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之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1-34。
邱美虹(2001)。台灣地區中學生「粒子、化學平衡、酸檢鹽」概念之心智模式與成因之探討(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0-2511-S-003-092)。
邱美虹(2002)。台灣地區中學生「粒子與化學平衡」概念之心智模式與成因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灣師大科學教育研究所(NSC91-2522-S-003-020)
邱美虹(2003)。子計畫三:台灣地區中學生「粒子與化學平衡」概念之心智模式與成因之研究(IV)(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2-2522-S-003-010)。
邱照麟(2000)。國小學童「空氣」概念之研究。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碩士
論文。
林振霖(1992)。我國學生分子概念發展與診斷教學的研究:(一)我國學生分子概念的理解與解題之間的關係的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學報,3 期,407-478 頁。
林財庫(2004)。中小學生物質微粒模式之迷思概念的診斷工具和分析方法。科學教育學刊,第十二卷第二期,183-218。
林財庫、林慧潔(2003)。高雄市國中小學生氣體迷思概念的認知類型、層次、頻率分佈及認知發展的分析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1 卷,3 期,297-330 頁。
洪振方(1987)。學生空氣體積及壓力之粒子模型概念與推理能力之相關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錦棟(2002)。我國國中學生酸鹼鹽迷思概念和心智模式之研究。台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健文(2001)。中學生「電流磁效應」及「感應電流」迷思概念及二段式診斷工
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系碩士論文。
郭生玉(1989)。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
郭重吉(1988)。從認知觀點探討自然科學的學習。教育學院學報,13,351-378。
郭重吉(1990)。學生科學知識認知結構的評估與描述。彰化師範大學學報,1,279-319。
郭重吉(2001)。A review of studies on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for students
in Taiwan.論文發表於國際認知科學與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
張川木(1995)。促進概念改變教學法(1)。科學教育(師大),185,21-27。
張春興(1989)。張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容君、張惠博 & 鄭子善(2007)。國二學生對「純物質」和「混合物」之微觀
粒子概念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第四十八期,33-62。
張惠博(1999)。迷思概念的研究方法。論文發表於行政院國科會主辦之「科學概念學習研究」研習會,台北。
張靜儀、陳世峰(2002)。國小學童聲音概念二階段評量診斷工具之發展研究。屏東師院學報第十七期,401-440。
陳俊璋(2001)。國小學童對氣團及其相關概念認知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自
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彥任(2007)。中學生「兩段式大氣迷思概念診斷測驗」的發展與應用。中壢:
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建宏(2001)。高中學生與職前教師之化學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宏、黃芳裕(2000)。台北縣完全中學化學高成就學生實踐表現分析。第十六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頁433-44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發展處。
陳秋瑾(1992)。美術教育研究—論國小美勞科教師應具之特質。台北:藝風堂。
陳淑筠(2002)。國內學生自然科學迷思概念研究之後設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惟謙(2005)。探討台北、新竹縣市的國二生對「水」之概念深淺的研究。台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盛承堯(1993)。國小自然科學溶液概念及迷思概念之探討。花師數理教育學報,
2(6),1-44。
許良榮、王瓏真(2003)。中小學生對物質「燃燒」的迷思概念之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003專刊,1-17頁。
許朝欽(2007)。國中生對「物質性質與變化」概念理解的進展。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可欣(2006)。科學概念二階段評量診斷工具之發展-以國中光學概念評測
為例。花蓮: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
黃芳裕(1994)。學生使用科學知識省察表微分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黃芳裕(1996)。科學教師在科學教學的省察發展之基本資料(I):國中實習理化學
校教學中的省察發展表徵。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芳裕、許榮富(1996)。社會價值傳承或判斷選擇? 理化科職前教師的省察表徵
之詮釋。第一屆數理教學及師資培育學術研討會,75-94。
黃芳裕、羅弘志(2002)。科學教育改革的省思:化學電池的知識探討。第三屆化學教育學術研會,論文彙編,頁283-29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發展處。
黃湘武(1980)。皮亞傑認知心理學與科學教育。科學教育雙月刊第37期,12~17。
資料來源:http://memo.cgu.edu.tw/yun-ju/CGUWeb/SciEdu/Piaget/Piag
et02Cognition.htm
黃湘武、黃寶鈿(1985a)。我國中小學生科學概念與推理能力發展之相關研究:(1)浮力原理與粒子概念。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編號:NSC74-0111-S-003-009)。
黃湘武、黃寶鈿(1985b)。學生空氣概念、粒子性質及動力平衡。中華民國第一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
黃湘武(1993)。皮亞傑理論在科學教育上的應用研究。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移植
與應用,杜祖貽編,遠流出版社,53-62頁。資料來源:http://memo.cgu.edu.
tw/yun-ju/CGUWeb/SciEdu/Piaget/Piaget02Cognition.htm
黃鈺翔(2009)。國中生『微觀粒子』概念的發展。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寶鈿(2002)。中小學化學概念發展與個別化單元教學的理論與實務研究:粒子及其相關概念之教材設計與學習成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1-2511-S-003-079)。
黃寶鈿、李武勳(2002)。抽象概念的具體化教學:以莫耳概念為例。科學教育月
刊,253,48-50。
溫世頌(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溫明麗(2002)。皮亞傑與批判性思考教學。台北:洪葉出版社。
楊坤原、張賴妙理(2004a)。發展和應用兩段式診斷工具來偵測囯中一年級學生之遺傳學另有概念。科學教育學刊,12(1),107-131。
楊坤原、張賴妙理(2004b)。遺傳學迷思概念之文獻探討及其在教學上的啟示。科學教育學刊,12(3),365-398。
裘維鈺(1994)。國小學童植物概念及其相關迷思概念之探究。台中:國立台中師
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熊召弟、王美芬、段曉琳 & 熊同鑫(1996)。科學學習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劉佳育(2002)。教師專業成長:不同領導類型下個案教師成長分析。台北: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俊庚(2002)。迷思概念與概念改變教學策略之文獻分析—以概念構圖和後設分析模式探討其意涵與影響。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志鵬(1997)。探究高中學生之氣體概念及相關粒子概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蕭立成(2004)。主題式評量研究與實踐之蘊義。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陽鐘仁(1988)。科學教育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鍾聖校(1990)。認知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有限公司。
鐘聖校(1994)。對科學教育錯誤概念研究之省思。教育研究資訊,2(3),89-110。
鐘曉蘭、邱美虹(2005)。探究高二學生理想氣體中混合氣體的心智模式與概念改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93-2511-S-003-040, NSC-94-2511-S-
003-010)
蘇育任(2001)。國小學生原子/分子/與粒子的迷思概念及其成因之研究(I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1-2522-S-142 -003)。
饒見維(1994)。知識場論:認知、思考與教育的統合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英文部分:
Abimbola, I.O. (1988).The problem of terminology in the study of student conceptions in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 72(2), 175-184.
Abraham, M.R. ,Grzybowski, E.B. ,Renner, j. W.,& Marek, E.A.(1992).Understandings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eighth graders of five chemistry concepts found in textbook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9(2), 105-120.
Bar, V. (1986).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ion of evaporation. The Amos de Shalit Science Teaching Center, 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Israel.
Bar, V., & Gaglili, I. (1994).Stages of children’s views about evapo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6,157-174.
Bar, V. & Travis, A.S. (1991).Children’s views concerning phase chang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8(4), 363-382.
Benson, D.L., Wittrock, M.C., & Baur, M.E. (1993).Students’preconceptions of the nature of gas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0(6), 587-597.
Chiu, M.H. (2007).A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s’ conceptions of chemistry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9(4), 421-452.
Gabel, D.L., Samuel, K.V., & Hunn, D. (1987).Understanding the particulate nature of matter.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64(8), 695-697.
Kloss, R.J. (1994).A nudge is best. College Teaching, 42(4), 151-159.
Lawson, A.E. (1988).The acquisition of biological knowledge during
childhood: Cognitive conflict or Tabula Rasa.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5,185-199.
Lin, H.S., Cheng, H.J., & Lawrenz, F. (2000).The assessment of students an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gas law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77(2), 235-238.
Northfield, J., Gunstone, R., & Erickson, G. (1996).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on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In Treagust, D.F., Duit, R. and Fraser, B.J. (Eds.), Impro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201-211.
Novak, J.D. (1979).The reception learning paradigm. Journal of Researching Science Teaching, 16,481-488.
Novak, j., & Gowin, D. (1984).Learning how to learn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vick, S. & Nussbaum, J. (1978).Junior high school pupils’ understanding of the particulate nature of matter: An interview study. Science Education, 62(3), 73-281.
Novick, S. & Nussbaum, J. (1981).Pupils’ understanding of the particulate nature of matter: A cross-age study. Science Education, 65(2), 187-196.
Odom, A.L.& Barrow L.H.(1995).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Two-Tier Diagnostic Test Measuring College Biology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Diffusion and Osmosis after a Course of Instruc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2(1), 45-61.
Osborne, R.J., & Freyberg, P. (1985).Learning in Science: the implication of children’s science. Heinemann, Auckland and London.
Perry, W.G.Jr. (1970).Forms of intellectual and ethical development in the college years. New York: Holt, Rinehant and Winston, Inc.
Rollnick, M. & Mahooana, P.P. (1999).A quick and effective way of diagnosing student difficulties: two tier from simple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Chemistry, 52(4) 161.
Se’re’, M.G. (1986).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the gaseous state, prior to teaching.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8(4), 413-425.
Stavy, R. (1988).Children’s conception of g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0(5), 553-560.
Stavy, R. (1990).Children’s conception of change in the state of matter from liquid (or solid) to ga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7(3), 247-266.
Taber, K.S. (1999).Ideas about ionization energy: a diagnostic instrument. School Science Review, 81(295), 97-104.
Tamir, P. (1990).Justifying the selection of answers in multiple choice i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2(3), 563-573.
Tan, K.C.D., & Treaust, D.F. (1999).Evaluat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hemical bonding. School Science Review, 81(294), 75-81.
Tasker, R., & Freyberg, P. (1985).Facing the mismatches in the classroom. In Osborne, R. and Freyberg (Eds.), Learning in Science, Hong Kong: Heinemann.
Treagust, D.F. (1986).Evaluating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by means of diagnostic multiple choice items.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16,199-207.
Treagust, D.F. (1988).Development and use of diagnostic tests to evaluate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in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0(2), 159-169.
Treagust, D.F. (1995).Diagnostic assessment of students’ science knowledge. In S.M. Glynn & R. Duit (Eds.), Learning Science in the Schools: Research Reforming Practice (p.327-346).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Treagust, D.F. (1996).Concept mapping: A tool for improving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D. F. Treagust, R Duit, & B.J. Fraser (Eds), Impro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pp.32-43).New York: Teachers Collage Press.
Treagust, D.F. & Haslam, F. (1986).Evaluating Secondary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of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 in Plants Using a Two-Tier Diagnostic Instru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59th, San Francisco, A).
Treagust, D.F. & Haslam, F. (1987).Diagnosing secondary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of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 in plants using a two-tier multiple choice instrument.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 21,20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