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趙家淩
Chia-Ling Chao
論文名稱: 想像與真實─對臺灣鹿皮畫的初步解讀
Imagination and Authenticity: a preliminary interpretation of Taiwan ’s deer painting.
指導教授: 蔡淵洯
Tsai, Yuan-Chieh
翁佳音
Ang, Ka-Im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鹿皮地圖風俗臺江內海圖像臺灣想像
英文關鍵詞: deerskin, map, folkways, Tai-jiang Inland Sea, Iconology, imagination of Taiwa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6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藉由臺灣鹿皮畫的探究,解讀圖中的地理景觀與原漢人民的生活形貌。以圖像配合留存的文獻史料,及東西方的觀察紀錄,重現18世紀末葉的臺江風貌。本文嘗試從東西交逢下的東方貿易,理解臺灣鹿皮畫的文化脈絡,從地圖觀點與風俗觀點解讀畫上豐富的意象。
    解讀臺灣鹿皮畫的過程中,呈現在圖像上的原漢生活風貌,是想像與真實並存,在虛與實之間必須放置在適當的歷史脈絡,配合文獻史料才得以一窺近代初期的臺灣歷史。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cons of the deer paintings of ancient Taiwan . Through the close examinations on the paintings as well as Chinese and western documents, I attempt to conceptualize the landscape of Tai-jiang Inland Sea and the life-styles of Han Chinese and aborigines presented in the paintings. From the cartographic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I discover many icons and images which can help us to realize the history of Taiwan ’s deer painting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ng with the West in the late-eighteenth century.
    After examining the details of deer paintings, I find out that the life-styles of Han Chinese and aborigines were actually imaginary as well as authentic presentations. This finding can only be comprehended when placing the paintings into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context. In so doing, it can enrich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Taiwa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13 第二章 鹿皮畫的文化脈絡 15 第一節 東西交逢:東方貿易與鹿皮畫 15 第二節 鹿皮畫中的東、西方意象 39 第三章 作為地圖的臺灣鹿皮畫 63 第一節 地理成圖 63 第二節 三幅鹿皮畫之異同 68 第三節 臺灣鹿皮畫的地理觀點 78 第四節 臺灣鹿皮畫的地理景觀解讀 84 第四章 作為風俗圖的臺灣鹿皮畫 111 第一節 風俗成畫 111 第二節 原住民圖像 114 第三節 漢人圖像 127 第五章 結論 139 徵引書目 142 附表 155 附圖 158

    一、史料
    C.E.S.(著),周學普(譯),〈被遺誤的臺灣〉,《臺灣經濟史三集》,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第34種,1956。
    Herport, Albrecht,周學普(譯),〈臺灣旅行記〉,《臺灣經濟史三集》,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第34種,1956。
    Riess, Ludwig (著),周學普(譯),〈臺灣島史〉,《臺灣經濟史三集》,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第34種,1956。
    Wolfgang Joost,Die wundersamen Reisen des Gaspar Schmalkalden nach West- und Ostindien 1642-1652(Lpz: Brockhaus, 1983)。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90種,1961。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113種,1961。
    朱仕玠,《小琉球漫志》,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3種,1957。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19種,1958。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60種,1960。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記‧第一冊》,臺南:臺南市政府,1999。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成日誌‧第二冊》,臺南:臺南市政府,2002。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第三冊》,臺南:臺南市政府,2003。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121種,1962。
    村上直次郎(日譯),郭輝(中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一冊》,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70。
    村上直次郎(日譯),郭輝(中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二冊》,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70。
    村上直次郎(日譯),中村孝志(校注),程大學(中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三冊》,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70。
    李元春,《臺灣志略》,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18種,1958。
    周凱,《廈門志》,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95種,1961。
    周鐘瑄,《諸羅縣志》,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141種,1962。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105種,1961。
    郁永河,《稗海紀遊》,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44種,1959。
    夏獻綸,《臺灣輿圖並說》,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45種,1959。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65種,1960。
    張燮著,謝方校注,《東西洋考》,北京:中華,2000。
    屠繼善,《恆春縣志》,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75種,1960。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128種,1962。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103種,1961。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124種,1961。
    陳倫炯,《海國聞見錄》,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26種,1958。
    陳第,〈東番記〉,收入沈有容,《閩海贈言》,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56種,1994。
    黃叔璥,《台海使槎錄》,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4種,1957。
    楊英,《從征實錄》,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32種,1958。
    董天工,《臺海見聞錄》,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129種,196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臺灣輿地彙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216種,1965。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74種,1961。
    蔣元樞,《重修臺灣各建築圖說》,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283種,1960。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140種,1962。
    謝遂,《清職貢圖選》,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180種,1963。
    藍鼎元,《平臺紀略》,臺北:臺銀經研室,臺灣文獻叢刊14種,1951。

    二、 專書
    Barker, Chris(著),羅世弘(譯),《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2004。
    Hutsebaut, Marc (主編),Christine Vertente、許雪姬、吳密察(合著),《先民的足跡:古地圖話臺灣滄桑史》,臺北:南天,1991。
    Teng, Emma Jinhua,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Chinese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4),臺北:南天,2005。
    van Meijensteen, Philippus Daniel Meij (著),江樹生(譯),《梅氏日記》,臺北:漢聲,2003。
    卜正民(著)、黃中憲(譯),《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17世紀全球貿易》,臺北:遠流,2009。
    大地地理,《地圖革命》,臺北:大地地理,2001。
    丹尼斯‧渥德(Denis Wood)著,王志弘(合譯),《地圖權力學 The Power of Maps》,臺北:時報,1996。
    方豪,《早期臺灣史綱》,臺北:學生,1994。
    王家祥,《倒風內海》,臺北:玉山社,1997。
    王浩一,《臺南舊城魅力之旅(上)(中)(下)》,臺南:臺南市政府,2002。
    王浩一,《在廟口說書》,臺北:心靈工坊,2008。
    王執明等導讀撰文,《寶島全覽圖》,臺北:大地地理,1998。
    王曾才,《世界通史》,臺北:三民,2003。
    古野清人(原著),葉婉奇(譯),《臺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臺北:原民,2000。
    必麒麟(W. A. Pickering),《歷險福爾摩沙》,陳逸君(譯述),臺北:原民,1999。
    甘為霖Campbell(英譯),李雄揮(漢譯),《荷據下的福爾摩莎》,臺北:前衛,2003。
    石文誠(圖說),李淑惠(編),《美麗的臺灣─歐洲人眼中的福爾摩沙特展》,臺南:臺南史博館籌備處,2004。
    石守謙(主編),《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臺北:故宮,2003。
    伊能嘉矩,《臺灣蕃政志》,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04。
    伊能嘉矩,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臺灣文化志》(東京:刀江書院,1928),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
    吉爾斯‧彌爾頓(Giles Milton)著,王國璋(譯),《荳蔻的故事─香料如何改變世界歷史?》,臺北:究竟,2001。
    安平會(編著),王溪清(譯),《望鄉安平》,臺南:安平鎮文史工作室,2002。
    江樹生(主譯註),《荷蘭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1)1622-1626》,臺北:南天,2007。
    江樹生,《鄭成功和荷蘭人在臺灣的最後一戰及換文締和》,臺北:漢聲,1992。
    何孟侯(主編),《百年觀點─史料中的臺灣‧原住民及臺東》,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7。
    吳佰錄,《采田福地─臺博館藏平埔傳奇》,臺北:國台博,2009。
    吳密察(監修),《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2000。
    呂理正、魏德文(主編),《經緯福爾摩沙:16-19世紀西方人繪製臺灣相關地圖》臺北:南天,2006。
    李子寧、吳佰祿(編),《地圖臺灣Taiwan in Maps導覽手冊》,臺北:國台博,2005。
    李子寧、吳佰祿、石文誠(編),《艾爾摩莎: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特展導覽手冊》,臺北:國台博,2006。
    李乾朗(圖說),《臺灣地區第一級古蹟圖集》,臺北:文建會,1984。
    李乾朗,《臺灣建築史》,臺北:雄師圖書,1995。
    李乾朗,《臺灣古建築圖解事典》,臺北:遠流,2003。
    李乾朗,《古蹟新解─珍重故事的舞台》,臺北:藝術家,2004。
    李乾朗、俞怡萍,《古蹟入門》,臺北:遠流,1999。
    李欽賢(著)、金炫辰(改繪),《臺灣的古地圖─日治時期》,臺北:遠足,2002。
    杜正勝,〈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所,1998。
    杜劍鋒,《舊城滄桑─鳳山縣舊城建城180年懷舊》,高雄:高市文獻會,2006。
    阮昌銳,《臺灣的原住民》,臺北:省博物館,1996。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臺北:聯經,1998。
    周菊香,《府城今昔》,臺南:臺南市政府。
    孟元老,黃驗(注),《圖解東京夢華錄─人間天堂東京歷史導遊》,臺北:實學社,2004。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楊豫(譯),《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2008。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1996。
    林玲(總編),《臺江國家公園》,臺北:營建署,2009。
    林淑慧,《臺灣文化采風─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臺北:萬卷樓,2004。
    林會承,《(臺灣)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臺北:藝術家,1995。
    松浦章,卞鳳奎(譯),《東亞海域與臺灣的海盜》,臺北:博揚,2008。
    邱文彥(主編),《海洋文化與歷史》,臺北:胡氏圖書,2003。
    邱淵惠,《臺灣牛》,臺北:遠流,1997。
    姜道章,《歷史地理學》,臺北:三民,2004。
    約翰‧柏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2005。
    約翰‧尼霍夫(Johan Nieuhof)原著,「荷」包樂史、「中」庄國土(著),《《荷史初訪中國記》研究》,福建:廈門,1989。
    郁永河,楊龢之(譯注),《遇見300年前的臺灣─稗海紀遊》,臺北:圓神,2004。
    夏黎明(總論)、王存立、胡文青(編著),《臺灣的古地圖─明清時期》,臺北:遠足,2002。
    夏黎明,《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臺北:知書房,1996。
    徐文琴,《臺灣美術史》,臺北:南天,2007。
    海野一隆(著),王妙發(譯),《地圖的文化史》,香港:中華,2002。
    祝一平,《說地─中國人認識大地形狀故事》,臺北:三民,2003。
    翁佳音,《異論臺灣史》,臺北:稻香,2001。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稻香,2006。
    翁佳音、石文誠、陳佳慧,《康熙臺灣輿圖歷史調查研究報告》,臺北:國臺博,2007。
    袁宣萍,《十七至十八世紀歐洲的中國風設計》,北京:文物,2006。
    國分直一(著),邱夢蕾(譯),《臺灣的歷史與民俗》,臺北:武陵,1998。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美麗之島:臺灣古地圖與生活風貌展》,臺北:史博館,2003。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海洋臺灣一人民與島嶼的對話》,臺北:史博館,2005。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臺灣史十一講》,臺北:史博館,2006。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臺灣史續編八講》,臺北:史博館,2008。
    康培德,《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臺北:稻香,1999。
    康培德,《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荷西鄭氏時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
    張淑勤,《低地國(荷比盧)史:新歐洲的核心》,臺北:三民,2005。
    張耀錡,《臺灣平埔族社名研究》,臺北:南天,2003。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2000。
    曹永和,《臺灣海洋史論集》,臺北:聯經,2000。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2003。
    曹婉如等(編著),《中國古代地圖集─明代》,北京:文物,1995。
    曹婉如等(編著),《中國古代地圖集─清代》,北京:文物,1997。
    梁莊愛論(攝影、著作),《六O年代臺灣攝影圖像Photographs of Taiwan the 1960’s》,臺北:藝術家,2002。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2001。
    移川子之藏等著,楊南郡(譯),《臺灣百年曙光:學術開創時代調查實錄》,臺北:南天,2005。
    莊永明,《臺灣鳥瞰圖:一九三O年代臺灣地誌繪集》,臺北:遠流,1996。
    莊吉發,《謝遂《職貢圖》滿文圖說校注》,臺北:故宮,1987。
    陳玉文,《誰把地圖變裝了》,臺北:橡實,2007。
    陳正祥,《中國地圖學史》,香港:商務印書館,1979。
    陳明仁,《東臺灣歷史再現中的族群與異己─以胡傳之《台東州採訪冊》的原住民書寫為例》,臺北:稻鄉,2004。
    陳柔森(主編),陳若雲、葉婉奇(譯),《臺灣慣習記事資料彙編Ⅰ─走過土地認識人民》,臺北:原民,1999。
    陳柔森(主編),葉婉奇(譯),《重塑臺灣平埔族圖像:日本時代平埔族資料彙編》,臺北:原民,1999。
    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學生,1996。
    陳錦昌,《鄭成功的臺灣時代》,臺北:向日葵文化,2004。
    陳懷恩,《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如果,2008。
    陸傳傑,《裨海記遊新注》,臺北:大地地理,2001。
    傅朝卿,《臺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臺南:臺灣建築與文化資產,2001。
    湯錦台,《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臺北:貓頭鷹,2001。
    湯錦台,《開啟臺灣第一人鄭芝龍》,臺北:果實,2002。
    湯錦台,《閩南人的海上世紀》,臺北:果實,2005。
    程紹剛(譯註),《荷蘭人在福爾摩莎》,臺北:聯經,2000。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如果,2006。
    賀忠儒(主編),徐聖謨、姜道章、吳信政(編著),《地圖學通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
    馮明珠(主編),《黎民之初─院藏臺灣原住民圖檔文獻特展導覽手冊》,臺北:故宮,2006。
    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
    黃恩宇,《建築,實相與再現》,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9。
    黃時鑒、龔纓晏,《利瑪竇世界地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2004。
    黃靜宜、王明雪(主編),臺南歷史散步(上)(下),臺北:遠流,1995。
    楊正寬,《明清時期臺灣旅遊文學與文獻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
    楊彥杰,《荷據時代臺灣史》,臺北:聯經,2000。
    楊森富,《臺南縣平埔地名誌》,臺南,臺南縣政府,2003。
    溫吉編譯,《臺灣番政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
    葉春榮,《再現西拉雅:研討會論文集》,臺南:臺南縣政府,2008。
    詹伯望,《半月沉江話府城》,臺南:臺灣建築與文化資產,2006。
    詹素娟,《舊文獻 新發現─臺灣原住民歷史文獻解讀》,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
    鈴木質(原著),《臺灣原住民風俗》,臺北:原民,1999。
    趙廣超,《筆記《清明上河圖》縮印本》,香港:三聯,2005。
    劉克襄,《深入陌生地:外國旅行者所見的臺灣》,臺北:自立晚報,1993。
    劉還月,《尋訪臺灣平埔族》,臺北:常民,1995。
    劉還月,《臺灣原住民祭典完全導覽》,臺北:常民,2001。
    劉還月,《認識平埔族群的第N種方法》,臺北:常民,2001。
    劉錚雲(主編),《披荊斬棘:十七世紀後的臺灣》,臺北:故宮,2003。
    歐陽泰(Tonio Andrade)著,鄭維中(譯),《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遠流,2007。
    潘英,《臺灣平埔族史》,臺北:南天,1996。
    鄭道聰,《臺南「城」的故事》,臺南:赤崁文史工作室,2002。
    鄭維中,《荷蘭時代的臺灣社會》,臺北:前衛,2004。
    鄭維中,《製作福爾摩沙─追尋西洋古書中的臺灣身影》,臺北:如果,2006。
    黎辛斯基(Witode Rybczynski)著,譚天(譯),《金窩、銀窩、狗窩:人類打造舒適家居的歷史》,臺北:貓頭鷹,2001。
    橋爾‧克特金(Joel Kotkin)著,謝佩妏(譯),《城市的歷史》,臺北:左岸,2007。
    盧嘉興,《鹿耳門地理演變考》,臺北:商務,1965。
    蕭瓊瑞,《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臺北:東大,1999。
    蕭瓊瑞,《圖說臺灣美術史Ⅰ山海傳奇(史前‧原住民篇)》,臺北:藝術家,2003。
    蕭瓊瑞,《圖說臺灣美術史Ⅱ渡台讚歌(荷西‧明清篇)》,臺北:藝術家,2005。
    蕭瓊瑞,《認同與懷鄉─臺灣方志八景圖研究》,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
    鮑曉鷗(José Eugenio Borao Mateo)著,Nahao Eki(那瓜)譯,《西班牙人的臺灣體驗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臺北:南天,2008。
    戴鎮宇(著)、金炫辰(繪),《臺灣的城門與砲臺》,臺北:遠足,2001。
    韓家寶(Pol Heyns)著,鄭維中(譯),《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播種者,2005。
    韓叢耀,《圖像傳播學》,臺北:威仕曼,2005。
    顏金良,《前進老臺灣─郁永和採硫傳奇》,高雄:河畔,1998。
    魏英滿(編著),《安平映象》,臺南:安平鎮文史工作室,2001。
    藤島亥治郎(著),詹慧玲(編校),《臺灣的建築》,臺北:臺原,1993。
    蘭伯特(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著,林今源(譯),《福爾摩沙見聞錄─風中之葉》,臺北:經典,2002。

    三、期刊論文
    Ginsel, W.(著)、翁佳音(譯注),〈荷蘭時代臺灣教會史(1)─臺灣基督教奠基者康德(Candidius, Georgius)牧師〉,《臺灣文獻》52:2(臺北,2001.06):271-292。
    Mailla(馮秉正)著,胡明遠(譯)〈臺灣訪問記(1715年)〉,收入《臺灣經濟史五集》,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1957):124-131。
    于大成,〈二重證據〉,《高雄師院學報》6(高雄,1977.11):75-113。
    中村孝志(著),許賢瑤(譯),〈關於沈有容諭退紅毛番碑〉,《臺灣文獻》47.3(臺北,1996.09):161-169。
    中村孝志,〈十七世紀臺灣麗皮之出產及其對日貿易〉,收入《臺灣經濟史五集》,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1957):24-42。
    中村孝志,〈十七世紀荷蘭人在臺灣的探金事業〉,收入《臺灣經濟史五集》,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1957):101-123。
    方豪,〈康熙五十三年測繪臺灣地圖考〉,《方豪六十自定稿》上冊(臺北:學生書局,1969):584-585。
    甘治士著,葉春榮譯註,〈荷據初期的西拉雅平埔族〉,《臺灣風物》44:3(臺北,1994.09):193-228。
    甘治士(Rev George Candidus)著,黃朝進譯自甘為霖(W.Campbell)編《Formosa under the Dutch》,〈福爾摩沙地形志〉,《臺灣風物》47卷3期(臺北,1997.09),198-199。
    朱鋒,〈北線尾島(Baxemboy)雜考〉,《文史薈刊》7(臺南,2005.06),58-65。
    江桂珍,〈談十七世紀臺灣鹿皮之貿易〉,《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3:3(臺北,2003.03):4-11。
    江樹生譯,〈蕭壠城記〉,《臺灣風物》35:4(臺北,1985.12):80-87。
    江瀅河,〈清代廣州外銷畫的創作形式與題材〉,《文化雜誌》44期(澳門,2002.09):167-184。
    江瀅河,〈清代廣州外銷畫若干市井女性形象淺析〉,《文化雜誌》72期(澳門,2009.09):51-64。
    何孟興,〈從《熱蘭遮城日誌》看荷蘭人在閩海的活動〉,《臺灣文獻》52:3(臺北,2001.09):341-356。
    吳佰錄,〈國立臺灣博物館藏西拉雅族文物簡介〉,《臺灣博物季刊》103(臺北,2009.09):40-51。
    吳佰錄,〈館藏大航海時代葡、西嶼臺灣關係資料概述〉,《臺灣博物季刊》91(臺北,2006.09):18-29。
    吳俊瑩,〈文獻中的土著民族:《諸羅縣志‧番俗考》導讀〉,《臺灣與海洋亞洲》,(網站,學術小品):http://tw.myblog.yahoo.com/jw!uduCo2SGHRYWIzLEAu0T。
    吳進喜,〈讓啞圖開口說話─評翁佳音著《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58(臺北,1998.11):21-25。
    村上直次郎(著),石萬壽(譯),〈熱蘭遮城築城始末〉,《臺灣文獻》26:3(臺北,1975.09):112-125。
    李毓中,〈西班牙與臺灣早期關係史料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文獻》52:3(臺北,2001.09):357-371。
    李毓中,〈從西班牙古地圖看十七世紀的西班牙與臺灣〉,《臺灣博物季刊》86(臺北,2005.06): 6-13。
    沃興華,〈論王國維的二重證據法〉,《王國維學術研究論集》2(上海,1987.05):259-271。
    阮昌銳,〈三百年前臺灣文化的縮影─臺灣古地圖〉,《藝術家》61(臺北,1980.06):24-31。
    阮昌銳,〈清代臺灣采風圖〉,《藝術家》66(臺北,1980.11):120-130。
    周婉窈,〈山在瑤波碧浪中─總論明人的臺灣認識〉,《臺大歷史學報》40(臺北,2007.12):93-148。
    岸本美緒,〈「風俗」與歷史觀〉,《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3-22。
    林天人,〈地圖─權力的視野 想像的空間〉,《故宮文物月刊》304(臺北,2008.07):10-17。
    林玉茹,〈潟湖、歷史記憶與王爺崇拜:以清代鯤身王信仰的擴散為例〉,《臺大歷史學報》43(臺北,2009.06):43-85。
    林春吟,〈臺灣地圖近代化的特色〉,《臺灣博物季刊》86(臺北,2005.06):7-21。
    林偉仁,〈從無牆到土牆─清初地圖裡的臺灣府城〉,《白沙歷史地理學報》5(臺南,2008.04):57-85。
    林偉盛(譯),〈R.Junius給東印度公司的阿姆斯特丹商館諸董事的報告─1636.9.5〉,《臺灣文獻》47:2(臺北,1996.06):65-84。
    林偉盛(譯),〈荷據時期教會工作史料選譯(四)〉,《臺灣文獻》52:3(臺北,2001.09):301-340。
    林會承,〈臺灣建築史之建構:七個文化期與五個面向〉,《臺灣文獻》52.3(臺北,2001.09):231-277。
    洪麗完,〈圖像資料與臺灣原住民社會文化理解:評蕭著《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歷史月刊》142(臺北,1999.11):108-115。
    畏冬,〈中國古代「風俗畫」概論(一)〉,《雄師美術》237(臺北,1990.11):68-75。
    畏冬,〈中國古代「風俗畫」概論(二)〉,《雄師美術》238(臺北,1990.12):87-91。
    畏冬,〈中國古代「風俗畫」概論(三)〉,《雄師美術》239(臺北,1991.01):116-121。
    畏冬,〈中國古代「風俗畫」概論(四)〉,《雄師美術》240(臺北,1991.02):72-79。
    胡光華,〈從貿易畫看清代海外貿易的發展:兼談海外移民對貿易畫風格的影響〉,《文化雜誌》50期(澳門,2004.03):125-140。
    范勝雄,〈臺灣府城海岸現勘記〉,《臺灣文獻》32:4(臺北,1981.12):135-152。
    翁佳音,〈「牽手khan-chhíu」來看臺灣世界史——從臺灣歷史慣用語論大福佬文化圈概念〉,《臺灣史研究》13:2(臺北,2006.12):1-31。
    翁佳音,〈「荷蘭時代臺灣史」中的澎湖〉,《咾咕石》42(澎湖,2006.03):2-16。
    翁佳音,〈三八查某舉雨傘─傘的社會文化史〉,《歷史月刊》231(臺北,2007.04):24-31。
    翁佳音,〈世變下的臺灣早期原住民〉,《故宮文物月刊》20:12(臺北,2003.03):4-19。
    翁佳音,〈地方會議‧贌社與王田–臺灣近代史研究筆記(一)〉,《臺灣文獻》51:3(臺北,2000.09),263-282。
    翁佳音,〈西拉雅族的「爸爸」〉,《歷史月刊》253(臺北,2009.02):68-79。
    翁佳音,〈東寧王國〉,《新活水》16(臺北,2008.01):40-47。
    翁佳音,〈重覓鄭成功大軍登陸的舞臺─臺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臺灣文獻》52:3(臺北,2001.09):281-300。
    翁佳音,〈麻豆社事件〉,《新活水》16(臺北,2008.01):32-39。
    翁佳音,〈路是人走出來─十七世紀中葉臺灣島內南北交通路線表〉,《歷史月刊》232(臺北,2007.05):33-38。
    翁佳音,〈從舊地名與古地圖看臺灣近代初期史〉,《臺灣史十一講》(臺北,1996):70-85。
    翁佳音,〈臺南姑娘娶荷蘭臺灣長官〉,《歷史月刊》245(臺北,2008.06):55-59。
    張家綸,〈憑藉鄧津華《想像臺灣: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1895)》〉,《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6(臺北,2006.12):215-226。
    康培德,〈十七世紀的西拉雅人生活〉,《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2001.08):1-31。
    康培德,〈地圖臺灣:從想像到實測的臺灣形象〉,《經緯福爾摩沙:16-19世紀西方人繪製臺灣相關地圖》(臺北:南天,2006):16-25。
    康培德,〈荷蘭時代村落頭人制的設立與西拉雅社會權力結構的轉變〉,《臺灣史蹟》36(臺北,2000.06):118-135。
    康培德,〈荷蘭時期與清代平埔族群部份社會特質的比較〉,《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2001.11):49-61。
    康培德,蔡明庭譯,〈遭逢、忌疑與臣服—西拉雅族與荷蘭人的關係(1623-1636年)〉,《臺灣風物》50.1,(臺北,2000):107-128。
    張隆志,〈臺灣平埔族群的歷史重建與文化理解〉,《古今論衡》2(臺北,1999.6):18-31。
    張隆志,〈評Emma Jinhua Teng,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6(臺北,1995.03):415-422。
    曹永和,〈歐洲古地圖上的臺灣〉,《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2003):295-368。
    曹永和,〈簡介維也納的國立圖書館所藏荷蘭時代的臺灣古地圖〉,《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2000):415-444。
    莊吉發,〈故宮檔案與清代史研究─從故宮檔案看臺灣原住民圖像的繪製經過〉,《臺灣文獻》50:1(臺北,1999.03):129-150。
    莊吉發,〈故宮檔案與清代史研究─從清代臺灣築城檔案簡介〉,《臺灣文獻》49:1(臺北,1998.03):105-116。
    莊吉發,〈香格里拉 人間仙境─謝遂職貢圖完成的年代〉,《故宮文物月刊》6:1(臺北,1988.04):70-77。
    莊雅仲,〈再現、改宗與殖民抗爭;十七世紀荷蘭統治下臺灣的殖民主義與傳教工作〉,《臺灣社會研究》15(臺北,1993.11):131-166。
    莊雅仲,〈裨海紀遊:徘徊於自我與異己之間〉,《新史學》4:3(臺北,1993.09):59-79。
    郭東泰,〈海船‧鹿皮‧古地圖─「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大展開幕〉,《藝術家》56:3(臺北,2003.03):158-161。
    陳芷凡,〈再現之欲‧域之再現─試論清朝前期「番人」知識的圖文建構意義〉,《臺灣現當代文學媒介研究:2007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1-13。
    陳俊豪,陳富誠,〈荷蘭東印度公司〉,《少年臺灣》9 (臺北,2003.02):16-67。
    陳建守,〈圖像的歷史重量─引介彼得.柏克著《目擊:當作歷史證據的圖像用途》〉,《新史學》18:1(臺北,2007.03):197-203。
    陳政宏,〈中式帆船的正名、種類、特色與復原〉,《臺灣博物季刊》91(臺北,2006.09):38-43。
    郭美芳、徐明福,〈臺灣望樓建築行制與轉化之研究:外來政權與原住民相對應之邊防建築〉,《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3期(臺北,2006.03):45-90。
    陳國棟,〈從崑峷到鯤鯓─說一種臺灣近海沙汕地形稱法的由來〉,《臺灣文獻》57:1(臺北,2006.03):177-192。
    陳國棟,〈轉運與出口:荷據時期的貿易與產業〉,《故宮文物月刊》20:11(臺北,2003.02):4-25。
    陸傳傑,〈臺灣地圖400年〉,《大地地理》121(臺北,1998.04):114-140。
    傅樂治,〈中國的貿易畫〉,《故宮文物月刊》1:11(臺北,1984.02):48-49。
    賀安娟,〈荷蘭統治之下的臺灣教會語言學─荷蘭語言政策與原住民識字能力的引進(1624-1662)〉,《臺北文獻直字》125(臺北,1996.09):81-119。
    賀照縈,〈臺北古地圖散步閱覽臺北時空〉,《大地地理雜誌》140(臺北,1999):92-105。
    馮永華,〈東、西方文化產業三百年興衰史〉,《歷史月刊》187期(臺北,2003.08):62-64。
    馮明珠,〈圖說「福爾摩沙─王城再現」特展〉,《故宮文物月刊》246期(臺北,1993.09):76-85。
    馮明珠,〈職貢圖─故宮十八世紀的臺灣原住民畫像考介〉,《黎民之初─院藏臺灣原住民檔案文獻特展導覽手冊》(臺北,2006):20-35。
    黃明德、蔡隆德,〈古魍港尋跡〉,《臺灣文獻》51.3(臺北,2000.09):323-343。
    黃啟清,〈「左圖右史」:古地圖在歷史教學上之嘗試─以臺灣的古地圖為例〉,《政大附中學報》1(臺北,2008.01):175-187。
    黃衡五,〈臺灣軍工道廠與府廠〉(上),《臺南文化》5:1(臺南,1955.12):10-18。
    黃衡五,〈臺灣軍工道廠與府廠〉(下),《臺南文化》5:2(臺南,1956.07):75-85。
    楊森富,〈臺南地區平埔族地名解讀〉,《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3(臺南,1997.03)。
    楊森富,〈平埔族地名解讀及趣談:以西臺灣大肚溪以南地名為主(下)〉,《山海文化》6(臺北,1994.09):112-122。
    詹素娟,〈文化符碼與歷史圖像─再看《番社采風圖》〉,《古今論衡》2(臺北,1999.6):2-17。
    盧雪燕,〈是地圖也是山水畫─漫淡故宮珍藏中國古地圖〉,《故宮文物月刊》284(臺北,2006.11):28-39。
    賴進貴,〈從躺著的臺灣地圖談起〉,《大地地理》196(臺北,2004.07):50-61。
    賴進貴、黃清琦、葉高華,〈古地圖的空間認知探索─以1878年《全臺前後山輿圖》為例〉,《地理學報》42(臺北,2005.12):47-68。
    戴寶村,〈清代臺灣海運的發展〉,《近代臺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臺北:玉山社,2000):25-71。
    鍾佩娥,〈古都風華三百年〉,《大地地理》123(臺北,1998.06):100-117。
    顏興,〈臺江考〉,《臺南文化》2:1(臺南,1952.01):42-50。
    顏興,〈臺江續考〉,《南瀛文獻》7(臺南,1961.12):1-11。
    魏德文,〈刻繪福爾摩沙─古地圖的印製與賞鑑〉,《經緯福爾摩沙:16-19世紀西方繪製臺灣相關地圖》(臺北:南天,2006):26-50。
    龔顯宗,〈郁永河稗海紀遊〉,《鄉城生活雜誌鄉城生活雜誌》59(臺北,1998.12):50-55。

    四、學位論文
    王又華,《清代臺灣漢語文獻原住民記述研究》(中興中文所博論,2004)。
    王麗芬,《十七世紀臺灣的再現:兩個特展的比較》(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2003)。
    吳梨華,《從文獻資料解讀清代臺灣平埔族的社會文化》(臺南大學臺文所碩論,2003)。
    吳學穎,《清朝前期文獻中的臺灣原住民印象》(花蓮師院鄉土文化所碩論,2005)。
    呂春振,《臺灣西拉雅族群文化變遷之探討》(臺南大學鄉土文化所碩論,2006)。
    李志祥,《荷鄭時期新港社研究》(臺南大學鄉土文化所碩論,2003)。
    林立浩,《荷鄭至清初臺南市街形成與建築類型之研究》(成大建築所碩論,2009)。
    林朝賢,《荷鄭時期西拉雅五大社生產模式變遷之探討》(臺南大學社教所碩論,2008)。
    侯建成,《歷史圖像中平埔族的建築》(樹德科大建築與古蹟維護所碩論,2007)。
    夏忠平,《地圖的文化歷史地理學觀點:詮釋臺灣地圖史中地圖的文化意涵》(臺師大地理所碩論,1995)。
    高祥雯,《荷據時期大員的空間變遷》(成大建築所碩論,2007)。
    張瑋蓁,《東山鄉吉貝耍聚落居民的生活方式》(臺師大地理所碩論,2001)。
    郭侑欣,《憂鬱的亞熱帶:郁永河《禆海紀遊》中的臺灣圖像及其衍異》(靜宜中文所碩論,2000)。
    陳岫傑,《臺南縣倒風內海人境化之研究》(師大地理所碩論,2002)。
    陳翰霖,《十七世紀以來臺灣西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文大地學所博論,1998)。
    陳翰霖,《十七世紀以來臺灣西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文大地學所博論,1999)。
    黃晉芳,《臺南市安南區北線尾社會經濟之變遷》(長榮大學臺研所碩論,2009)。
    黃淑玲,《臺灣清代城內官制建築研究》(中原建築系碩論,2001)。
    楊雅婷,《《番社采風圖》文化意涵之研究》(彰師大藝術教育所,2005)。
    詹素娟,《清代臺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臺師大歷史所碩論,1985)。
    盧宣妃,《陳師曾的繪畫新貌與民初新式知識分子的文化實踐:以《北京風俗圖冊》為中心》(臺師大美術所碩論,2002)。
    鍾淑惠,《從圖像看18世紀以後西方的中國觀察─以亞歷山大和湯姆遜為例》(政大歷史所博論,2009)。
    藍偵瑜,《清代來臺文人之臺灣特殊性書寫研究》(成大臺灣文學所碩論,2008)。

    五、圖像史料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編目室編輯,《近史所檔案館藏中外地圖目錄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
    江樹生,《鄭成功與荷蘭人在臺灣的最後一戰及換文締和》,臺北:漢聲,1992。
    杜正勝,《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所,1998。
    林美容(主編),〈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與普羅文西亞城(今赤嵌樓)圖〉,《臺灣史料研究》25(臺北,2005.07):封面及封面裡。
    洪英聖,《畫說乾隆臺灣輿圖》,臺北:聯經,2002。
    洪英聖,《畫說康熙臺灣輿圖》,臺北:聯經,2002。
    格斯‧冉福立(Kees Zandvliet),江樹生(譯),《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臺灣老地圖》,臺北:漢聲,1997。
    國立臺灣博物館收藏,〈康熙臺灣輿圖〉(橫長536cm×縱高66cm,彩繪絹本橫軸),康熙38至43年(1699-1704)間繪製。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雍正臺灣輿圖〉(橫長772cm×縱高63cm,彩繪紙本橫軸),年代為雍正5年至12年(1727-34)間繪製。
    國家圖書館藏,〈乾隆臺灣輿圖〉(橫長675cm×縱高46cm,彩繪紙本橫軸),乾隆21至24年(1756-59)間繪製,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印行(據清乾隆年間彩繪紙本影印),1982。
    傳為黃叔璥繪,〈臺灣番社圖〉,收入於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番社采風圖考》,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90種,196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輿地全圖》,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85種,196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