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佳真
Liu, Jia-Zhen
論文名稱: 人權的真實與再現-以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其年輕觀者為例
The Truth and Representation of Human Rights-A Study of Jing-Mei White Terror Memorial Park of Young Visitors
指導教授: 廖世璋
Liao, Shih-C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人權教育再現的人權再現政治年輕觀者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英文關鍵詞: Education of Human Rights, Human Rights of Representation,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Young visitors, Jing-Mei White Terror Memorial Park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72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4下載:5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17年立法院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2018年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正式成立,白色恐怖為臺灣轉型正義處理的首要議題,2018年國家人權博物館正式揭牌,園區的過往緊緊扣連著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是公開歷史真相最佳的示範場所,亦是觀者接收人權教育的第一現場,屬於臺灣進行轉型正義的重要場所。
    研究者以未經歷白色恐怖的年輕觀者作為訪談對象,了解年輕觀者是否能透過展示認識白色恐怖的歷史,以及觀者參觀後對於人權的看法為何。本研究主要以以田野調查法、文獻分析法以及訪談法作為主要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發現景美園區以再現政治的方法與策略分成以下:一、見證的再現:從受難者口述歷史爬梳,白色恐怖時期的人權是有限的,需要政治正確才可以獲得;二、展示的再現:園區以常設展及特展方式呈現白色恐怖時期的物件,側重受難者的生活樣貌;三、現地的再現:以看守所時期的場所進行歷史場景的還原再現,企圖讓觀者感受被壓迫的情境;四、體驗的再現:園區藉展示補足觀者對於白色恐怖脈絡的不足,亦從園區場景還原讓觀者從視覺、聽覺及觸覺體驗到白色恐怖的肅穆氛圍,體驗後的觀者意識到人權並不是與生俱來,是許多前輩爭取而來的,且產出屬於自身特有的人權論述。研究最後發現人權的真實是被建構出來的,且隨著不同世代及社會價值的演變,人權會長出當時期特有的樣貌與意義,身為追求真相的博物館,亦需要不斷地尋求不同的人權真實,這是以人權為核心的博物館的積極意義。

    In 2017, the Legislative Yuan passed the Regulations on Promoting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2018, the Committee for Promoting Transitional Justice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 White terror was the primary issue for transitional justice of Taiwan. In 2018, the National Museum of Human Rights was officially unveiled. The past of the park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history of the white terror period. It is the best demonstration site to disclose historical truth, and it is also the first site for visitors to receive the education of human rights. It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Taiwan to carry out transformational justice.
    The researchers used young viewers who had not experienced white terror as the interview subjects to find out whether young viewers could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white terror through the exhibition, and what their views on human rights after the visit. This research mainly takes field survey method,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and interview method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This study found that Jing-Mei Park wa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1. Representation of witness : From the oral history of the victims, human rights in the period of white terror were limited and needed political correctness to obtain; 2. Representation of exhibition : The park presents objects from the White Horror period in permanent exhibitions and special exhibitions, focusing on the life of the victims; 3. Representation of scene : The historical scene is restored and reproduced in the place of the detention center in an attempt to make the viewer feel oppressed 4. Representation of the experience: the park uses the display to supplement the viewer's lack of the white horror context, and also restores the scene from the park to allow the viewer to experience the solemn atmosphere of white horror from the visual, auditory and tactile senses,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viewer after the experience Human rights are not inborn, they are obtained by many predecessors, and they produce their own unique human rights discourse. The study finally found that the truth of human rights is constructed, and with the evolution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and social values, human rights will take on the unique appearance and meaning of the period. As a museum pursuing truth, it also needs to constantly seek different human rights. True, this is the positive meaning of a museum with human rights at its core.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轉型正義走到哪裡?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命題 3 第二章 文獻研析 4 第一節 再現 4 第二節 人權教育 6 第三節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相關研究 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3 第一節 分析方法 13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1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0 第四節 研究資料的分析與信效度 21 第五節 研究倫理 23 第四章 白色恐怖時期下人權發展脈絡分析 24 第一節 白色恐怖下的「有限人權」 24 第二節 被排除在有限人權外的次等群體 29 第五章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的人權社會功能及其移轉 43 第一節 從文化資產到博物館:歷史烙印到展示記憶 43 第二節 博物館展示:人權教育的深化 55 第六章 年輕觀者的人權想像 83 第一節 園區人權教育的接收成果 83 第二節 年輕觀者的人權學習分析 101 第七章 未竟的人權之路 115 第一節 分析園區以再現政治作為策略呈現展示內容 115 第二節 人權的想像與真實 118 第三節 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120 參考文獻 121 附錄 125 附錄一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平面圖 125 附錄二 知情同意書 126 附錄三 研究訪談大綱 128

    中文部分

    文化部,2020。臺灣 國家人權博物館 榮獲德國2020年Karl Wilhelm Fricke Award特別獎。取自文化部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g/www.moc.gov.tw/posts/?ref=page_internal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志弘,2005a。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中外文學,33(9):9-51。
    王志弘,2005b。地方意象、地域意義與再現體制:1990年代以降的文山地區。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8:135-188。
    王逸群(發行人),2015。走過長夜 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輯三:喚不回的青春。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王維周,2011。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歷史建築暨國防部汽修大隊建築調查研究案結案報告書。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2019年8月25日。什麼是轉型正義。取自https://taiwantrc.org/transitional-justice/
    田哲榮、司徒懿譯,David Silverman 原著,2010。解析質性研究法與資料。臺北: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1993)。
    全國法規資料庫,1949。戒嚴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F0070002
    全國法規資料庫,1991。懲治叛亂條例。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C0000010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7。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00170
    朱柔若譯,Lawrence W. Neuman 原著,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4)。
    余伯泉、蕭阿勤譯,Pike, G. and Selby, D. 原著,2004。人權教育活動手冊。臺北:遠流。
    吳乃德,2006。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台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思想季刊,(2):1-34。
    吳澍陪,1998。白色恐怖政治下之台灣政治犯。海峽評論,(95),頁44-47。
    李永然,2008。《世界人權宣言》六十週年之台灣人權發展現況檢視。臺灣民主季刊,5(4),頁189-199。
    李芷維,2016。揭露歷史創傷記憶:「遲來的愛-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遺書特展」之展示與觀眾留言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沈秀華,2019。受害家屬的受暴主體性。尋找一株未命名的玫瑰:記憶、白色恐怖與酷刑。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
    林天祐,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靜雯,2014。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的初期挑戰與未來的使命。博物館學季刊,28(3):111-116。
    邱坤良,2015。推薦序:臺灣博物館的文化反省,邊緣與再現:博物館與文化參與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侯坤宏,2007。戰後臺灣白色恐怖論析。國史館學術集刊,(12):139-203。
    胡齊峰,2016。歷史的召喚計畫:以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徐宗林,1995。人權與教育研究。教育研究集刊,(38):17+19-51。
    國家人權博物館,2019年7月20日。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取自:https://www.nhrm.gov.tw/content_400.html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0年5月12日。人權館簡介。取自:https://www.nhrm.gov.tw/content_222.html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0年5月16日。人權館景美園區「人權紀念碑」竣工 獻花巡禮,受難者前輩齊聚緬懷白恐苦難。取自:https://www.nhrm.gov.tw/information_220_74502.html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6。國家人權博物館中程計畫。取自:
    國家文化資產網,2007。新店二十張景美看守所。取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71212000001
    許建榮,2013。那些為台灣民主努力過的「境外勢力」(上)。取自: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471
    許雪姬(主編),2014。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上)。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陳佳利,2016。博物館展覽在人權教育中的角色-以三個展覽案例為例。博物館學季刊,30(1):47-71。
    陳佳利,2019。編輯序:記憶所繫之博物館:再現、傳承與遺忘。博物館與文化,17:1-4
    陳俊宏,2017。人權、正義與差異政治。台北:松慧。
    陳善報(發行人),2011。白色跫音:政治受難者及相關人物口述歷史-第一輯。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陳瑤華(主編),2019。尋找一株未命名的玫瑰:記憶、白色恐怖與酷刑。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
    陳齊奐,2014。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的導覽敘事與人權教育初探。博物館學季刊,28(3),頁87-110。
    黃光玉等譯,Arthur A. Berger 原著,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臺北:風雲論壇(原著出版年:2000)。
    黃龍興,2011。於負面遺產中重構創傷記憶—從奧斯維辛博物館到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文化資產保存學刊,(17):73-88。
    楊曄,2014。新店二十張軍法營區作為負面遺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台北市。
    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
    賈思敏,2011。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形象視覺設計創作論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趙毅衡,2017。「表征」還是「再現」?一個不能再「姑且」下去的重要概念區分。取自:https://kknews.cc/zh-tw/history/znvvg3l.html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蔡宜璇,2019。音樂應用於博物館人權教育活動之研究-以國家人權博物館第七屆青年人權體驗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台北市。
    蔣興儀、簡瑞容譯,Reardon, B. A. 原著,彭朝霖審定,2002。人權教育:權利與責任的學習。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鄭孟洳,2017。探討黑暗觀光博物館之詮釋-以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薛化元,2015。戰後臺灣歷史閱覽。台北:五南。

    英文部分

    ICMMO, 2020. Aims of ICMEMO. Retrieved Sep 20, 2020, from:
    http://icmemo.mini.icom.museum/about/aims-of-ic-memo/
    Hein, G. E.,2007. Museum Education, A Companion to Museum Studies. Retrieved Sep 20, 2020, from:
    http://scholar.fju.edu.tw/%E8%AA%B2%E7%A8%8B%E5%A4%A7%E7%B6%B1/upload/054117/handout/961/G-1561-16122-.pdf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