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雅鈴
論文名稱: 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不同學習風格的高職美工科學生「色彩感覺」學習成效之研究
Effects of Multimedia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on Chromatics f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in Art-craft Department
指導教授: 徐昊杲
Hsu, How-Gao
李基常
Lee, Ji-Char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1
中文關鍵詞: 色彩感覺學習成效學習風格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34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教學法對不同學習風格的高職美工科學生「色彩感覺」學習成效之影響。為達成研究目的,首先經由文獻探討之後,採準實驗研究法設計,以高職美工科一年級二班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六週的教學實驗,一班為實驗組,進行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另一班為控制組,進行傳統教學。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含:「Kolb學習風格量表」、「色彩感覺課程評量工具」、「色彩感覺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
    為驗證假設,採用二因子共變數分析統計方法處理。歸納分析結果,得到以下三項結論:
    一、高職「色彩感覺」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之教材內涵適切性佳。
    二、高職「色彩感覺」評量工具適切性佳。
    三、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下,聚斂型學習風格學生在「色彩感覺」學習成效較佳。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學校、教師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s of learning effects on different instruction styles on Chromatics f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hith different learing styles in Art-craft Department. To achieve the study purpose,Quasi-Experimental mothod was used for the first graders in two classes from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rt-craft Department after the discussion of the document at first.The instruction was conducted within six weeks.One of the two classes was assigned as experimental group. which took a Multimedia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and the other was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taught through a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The tools which were used include ”Kolb learning style Scales“and”The tool of Scales on Chromatics”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Multimedia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on Chromatics”.
    In order to verify the hypothesis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was submitted to two-way ANCOVA.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 three conclusions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
    1.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of Multimedia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on Chromatics is both appropriate and good when applied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2. The tool of Scales on Chromatics is both appropriate and good when applied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3.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Multimedia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is good for the Diverger of learing style on Chromatic.
    Finally, suggestions for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and future research were proposed.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文 V 目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4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學習風格的理論 9 第二節 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相關理論 25 第三節 學習成效的概念與相關研究 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5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0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6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73 第一節 樣本分析 73 第二節 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教材之發展 75 第三節 「色彩感覺」課程評量工具建置 87 第四節 學習風格與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實驗效果分析 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4 第一節 結論 94 第二節 建議 94 參考文獻 94 壹、 中文部份 94 貳、 西文部份 94 附錄一 學習風格量表及同意書 94 附錄二 預試測驗量表 94 附錄三 正式測驗量表 94 附錄四 教案 94 附錄五 色彩心理感覺之教材內容 94 附錄六 色彩明視度與注目性之教材內容 94 附錄七 色彩嗜好與聯想之教材內容 94 附錄八 色彩共感覺之教材內容 94 附錄九 色彩感情效果與意象之教材內容 94 附錄十 專家審查名單 94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份
    尹玫君(民89)。國小電腦的使用及態度之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3,394-360。
    王文科、王智弘(民93)。教育研究法(八版)。台北:五南。
    王立行(民81)。電腦輔助教學的理論與實務探討。資訊與教育雙月刊,30期,頁24-33。
    王思堯(民93)。學習教材與認知風格對於學習績效與教材評量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田耐青 譯(民91)。統整多元智慧與學習風格:把每位學生帶上來。台北市:遠流。
    伍賢龍(民91)。國小兒童學習風格與多元智能及相關教學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榮桂(民86)。CAI課程軟體編制技術參考手冊-CAI腳本整合設計。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602期,8-15頁。
    余民寧(民91)。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再版)。台北:心理。
    吳玉明(民86)。建構式教學策略中不同學習型態學生學習的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百薰(民87)。國小學生學習風格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靜吉、程炳林( 民81)。激勵的學習策略量表之修訂。中華輔導學會測驗年刊,39,59-78。
    吳鐵雄(民72)。電腦輔助教學之補救教學效果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教育學心理學報,16,61-70。
    吳鐵雄(民76)。國中數學CAI 教材軟體之實驗評估。教育心理學報,20,55-67。
    吳鐵雄(民80)。中華民國電腦應用教學與電腦輔助教學。資訊與教育雙月刊,24,8-14。
    吳鐵雄(民80)。中華民國電腦應用教學與電腦輔助教學。資訊與教育雙月刊,24,8-14。
    宋曜廷、張國恩、侯惠澤(民94)。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借鏡美國經驗,反思臺灣發展。教育研究集刊。51(1),31-62。
    巫靜宜(民89)。比較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學習效果之研究──以Word 2000 之教學為例。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忠勇(民91)。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策略對高職資訊科學生「基礎電子實習」學習成效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明恭、曾靖華(民93)。電腦輔助教學改變迷思概念的前測研究-以三所國中為例。視聽教育雙月刊,46(3),36-48。
    李銘龍(民94a)。色彩學Π(題庫本)。台北:龍騰。
    李銘龍(民94b)。色彩學Π。台北:龍騰。
    汪文俊(民92)。我國高職工業類學生學習風格及對教學風格偏好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輝泰(民91)。依學習風格建構中學適性數位學習模式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大川(民94)。色彩學升科大四技試題分析。台北:全華。
    林玉婷(民91)。網路輔助教學應用於國小自然科學習領域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生傳(民74)。國中學生學習式態之相關因素及其與學校教育態度、學業成就的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學系及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刊」,6,41-94。
    林秋萍、蔡淑惠、黃綝怡(民94)。色彩學Π。台北:全華。
    林清山(民84)。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林睿琳(民94)。多元智慧論融入色彩計劃課程教學與評量之研究--以建國科技大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論文。
    林麗琳(民84)。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學習風格、學習適應與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俊宏(民93)。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學童學習線對稱圖形成效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貴發(民81a)。教學老樹上的新技新葉:情境化學習與多媒體超媒體。師友,303, 29-32。
    邱貴發(民81b)。電腦輔助成效探討。視聽教育雙月刊, 33(4),11-18。
    侯雅齡(民83)。促進教學成效的新教學策略— 了解學生的「學習式態」並予以設計相合的教學活動。國教天地,103,69-76。
    姜嘉瑤(民88)。不同學習風格的兒童在概念改變教學情境下的學習情形。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能木(民81)。超媒體教學系統之初探。視聽教育雙月刊,33(6),50-53。
    施瀛欽(民92)。不同學習風格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其科學本質觀對科學的態度之研究。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榮昭(民81)。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洪榮昭、劉明洲(民86)。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與原理(增訂一版)。臺北市:師大書苑。
    洪維欣(民89)。電腦輔助透視基礎教學軟體的設計與成效之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士雄(民90)。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問題解決能力、機械製圖學習成效與學後保留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孫世明(民94)。論資訊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利弊。教育研究雜誌(大陸版)。11,74-79
    徐新逸 (民91)。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59,63-73。
    高豫(民78)。國小電腦輔助教學的成長。研習資訊,50,37-39。
    張文華(民93)。同步網路合作學習中學習風格對國小學童學習之影響。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玉玲(民84)。邁向多媒體的外語教學示範。高雄師大學報,6,261-286。
    張俊彥、陳盈霖(民89)。不同電腦輔助教學(CAI)模式對高中學生「恆星演化」學習成就及其態度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報,45(2),1-20。
    張春興(民84)。教育心理學: 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 東華。
    張景媛(民80)。從認知心理學談教學媒體的功能。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教學媒體研究,34-37頁。台北:五南。
    張霄亭(民84)。教學媒體與教學新科技。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霄亭(民91)。教學科技融入領域學習。台北:學富。
    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民77)。我國資訊教育現況。
    莊雅茹(民85)。CAL 軟體電腦動畫應用與學習成效分析。視聽教育雙月刊,38(2),9-16。
    許明潔(民89)。數位媒體企劃與設計。台北:龍溪。
    許瀚濃(民86)。國中生對媒體電腦輔助學習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俊智(民91)。九年一貫課程鄉土教學網路教材發展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生玉(民86)。心理與教育測驗(十一版)。台北:精華。
    郭重吉(民76a)。英美等國晚近對學生學習風格之研究。資優教育季刊, 22,2-8。
    郭重吉(民76)。評介學習風格之有關研究。資優教育季刊, 23, 7-16。

    郭重吉(民84)。建構主義與數學教學。建構與教學,1,1-2。
    陳育民(民92)。學習風格與學習模式對中學生電子化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所碩士論文。
    陳明溥(民81)。CAI之發展趨勢-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資訊與教育,28, 5-11。
    陳建志(民85)。CAL 與電路之實驗設計在科學過程統整技能之應用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昭雄、戴建耘(民79)。CAS中文編輯系統-入門與應用(第三版)。臺北市:松崗電腦圖書公司。
    陳英豪、吳益裕(民80)。測驗與評量(修訂一版)。高雄:復文。
    陳彩虹(民92)。以電腦動畫融入教學的「畫夜與四季」單元網頁教材之製作。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淑惠(民91)。電腦輔助教學對國中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認識社區環境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陳淑惠(民91)。電腦輔助教學對國中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認識社區環境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陳惠貞(民84)。電腦輔助教學與傳統音樂教學對不同學習式態國小學生音樂學習之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彙芳(民87)。多媒體電腦輔助學習之實驗室研究-探討認知負荷對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陳麗美(民93)。提昇不同學習風格學生於科學探討究活動中學習成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
    游政男(民90)。學習風格與超媒體網頁架構方式對學習鐘擺週期之影響。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朝煌(民84)。多媒體在電腦輔助教學之應用現況與發展趨勢。教育部:資訊教育叢書。
    游朝煌(民84)。多媒體在電腦輔助教學之應用現況與發展趨勢。資訊與教育。44,42-44。
    黃大一(民93)。網頁輔助教學對國二學生在「光與顏色」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玉枝(民80)。國中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學習風格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枝(民82)。國中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學習風格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9,249-276。
    黃志清(民91)。應用模擬動畫輔助國中理化實驗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奕禎(民92)。IT導入教學的電子化程度與學習風格對學習成就之影響-以國民小學自然科技領域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美珠(民86)。電腦輔助教學軟體設計原則之探討。視聽教育雙月刊,38(5),17-24。
    黃堂溟(民81)。多媒體最新發展趨勢。資訊與電腦,16,32-35。
    黃清雲(民83)。互動式多媒體的功能及其應用-以體育教學為例。教學科技與媒體,16,21-26。
    黃淑苓(民94)。「效標參照模式」之課堂學習評量。教育研究月刊,132,134-136。
    黃智彬(民90)。遊戲情境式網教學網站之建置-以四年級自然科電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嘉榮(民87)。多媒體電腦輔助學習理論模式實徵研究。高雄師大學報,9,263-287。
    董家莒、張俊彥、蕭建華、載明國(民90)。多媒體電腦輔助學習歷程對學生地球科學學習成就之影響。師大學報。46(1,2),43-46。
    劉信雄(民81)。國小學生認知風格、學習策略、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蔡文煉(民84)。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數學學障生減法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佩芳(民88)。大專生色彩學創造思考教材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蔡東鐘(民83)。多媒體在技學教育上的應用。資訊與教育,42期,32-38頁。
    蔡淑薇(民93)。高中職學生學習風格、自我調整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所碩士論文。
    蔡翠華( 民85)。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學生的學習型態與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輝龍(民87)。以彙總研究探討多種媒體呈現方式對學習成效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雅明、徐玉瓊(民94)。超媒體學習系統中互動姓對系統認知態度、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學報。39(1),頁175-192。
    謝麗菁(民83)。「認知特質與訓練型態對資訊系統使用者學習績效之影響-以文書處理系統為例」。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綜男(民87)。「互動式多媒體輔助教材在電腦教學之學習成效影響研究」。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豪章(民87)。設計有自我建構特徵的互動式電腦輔助學習軟體。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鐘培齊(民92)。國小六年級學童學習風格、知覺學習環境、對科學的態度與自然科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饒達欽、巫俊采(民81)。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編製工具分析介紹:以麥金塔為例。資訊與教育雙月利,28,12-15。
    貳、 西文部份
    Alessi, S.M.&Trollip.S.R(1985).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Methods and Development.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Bangert-Drowns, R. L., & Kulik, J. A. & Kulik, C-L.C.(1985).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based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12,59-68.
    Bostrom, R. P., Olfman, L., & Sein, M.K.,(1990).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style inend-user training. MIS Quarterly,14(1), 101-119.
    Bozionelos, N.(1996).Cognitive spontaneity and learning style.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83, 43-48.
    Cavin, C. S., & Cavin, E. D., & Logowski, J. J.(1981).The effect of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on the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toward computers andchemistr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Teaching,18(4),329-333.
    Claire, M. F., & Gratt, B.(1995). The efficacy of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a meta-analysis,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12(3),219-242.
    Coburn, P.,et al.(1982),Practical guide to computers in education,Menlo Park,CA: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PP.169-185
    Dorn, M. J. J.(1993). The Effect of an Interactive,Problem-Based Hyper-card Modular Instruction on Statistical Reasoning.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Carbondale, Ph.D. AAC 9505353.
    Drummond, R. J. (2000). Appraisal procedures for counselors and helping professionals (4th ed). Upper Saddle, NJ: Prentice-hall,Inc.
    Dunn,R.,&Dunn,K.(1994).Teaching young children through their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s—practical approaches for gradesK-2. Massachusetts: Simon & Schuster.
    Felder, R.M., & Silverman, L. K. (1988).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yl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Journal of 1.Engineering Education, 78(7), 674-681.
    Gadzzella, B. M. (1982).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on study skil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22,
    Glaster, R. (1981). "The Future of Testing: A Research Agenda for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Psychometrics," American Psychologist, 36(9), pp. 923-936.
    Gregorc, A. F. (1979). Learning/teaching styles: Potent forces behind the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6(4), 234-236.
    Gronlund, N.(1993).How to make achievement tests and assessments(5 th ed).Boston:Allyn & Bacon.
    Hunt, D. E. (1979). Learning style and student needs: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ual level. In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Ed.), Student learning styles: Diagnosing and prescribing programs. Reston, V.A.: RestonPublishing Company.
    Keefe, J. W. (1979). Learning style: An overview. In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Ed.), Student learning styles: Diagnosing and prescribing programs (pp. i-ii). Reston, Virginia: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Keefe, J. W. (1982). Assessing student learning styles: An overview of learning style and cognitive style inquiry. In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Ed.), Student learning style and brain behavior (pp. 1-2). Reston,Virginia: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Kolb, D.A. (1985).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Self-scoring inventory and interpretation booklet. Boston: Mcber and Company.
    Kolb, D.A.(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olb,D.A.(1976).Learning style technical manual. Boston: Mcber and Company.
    Kolb,D.A.(2001).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 Previous research and new directions.In Sternberg,R.J.,& Zhang F.,Perspectives on thinking,learning,and congnitive styles (pp.227-247). 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Kolb,D.A.,& Kolb,D.A.(1999). Bibliography of research on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 and the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Depart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Weatherhead School of Management,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Cleveland, OH.
    Kolb,D.A.,& Wolfe,D.M.(1981).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of adaptive competencies inexperimental learning.(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09493).
    Marion,Craig(1997).Implementing performance-centered design. URL:http://www.chesco.com/marion/academic/useeng.
    McKenney,S.,Nieveen,N.,& van den Akker,J(2002).Computer support curriculum developers:CASCADE.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50,25-35.
    Merrill, P. F., & Hammons, K. (1996). Computer in Education(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Messick, S. (1976). Individuality in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
    Paas,F.G.W C.(1992).“Training strategies for attaining transfer ofproblem-solving skill in statistics: A cognitive load approach,”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4(4), 429-434.
    Rafe, G., & Manley, J. H.,(1997). Learning style and instructional methods in a graduate level engineering program delivered by video teleconferencing technology. IEEE 1997 Frontiers in Educational Conference, 1607-1612.an unwarranted leap of faith. MIS Quarterly, 115-118.
    Roblyer, M. D., & Castine, W. H., & King, F. J.(1988).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Computers in the Schools,5,1-149.
    Savenye, W. C.(1994). Designing powerful and effective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introduction for educators. Instruc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Taipei: The Crane Publishing Co. Ltd.
    Sein, M. K., & Robey, D.,(1991). Learning style and efficacy of computer trainingmethods.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72, 243-248.
    Sternberg, R. J. (1997). Thinking styl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Sternberg, R. J., & Grigorenko, E. L. (1997). Are cognitive styles still in style?American Psychologist, 52(7), 700-712.
    Duff, A. (2004). A Note on the Problem Solving Style Questionnaire: An Alternative to Kolb's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4(5), 699-709.
    Fahy, P. J.,&Ally, M. (2005). Student Learning Style and Asynchronous Computer-Mediated Conferencing (CMC) Inter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9(1), 5-22.
    Loo, R. (2004). Kolb's Learning Styles and Learning Preferences: Is There a Linkag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4(1), 99-108.
    Zhang, Y. (2005). An Experiment On Mathmetics Pedagogy: Traditional Method Versus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Reports-Evaluativ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