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謝秀惠 Hsiu-hui Hsieh |
---|---|
論文名稱: |
施叔青筆下的後殖民島嶼圖像—以《香港三部曲》、《台灣三部曲》為探討對象 Images of Postcolonial Islands—Studies of Shi Shuqing’s Hong Kong Trilogy and Taiwan Trilogy |
指導教授: |
林芳玫
Lin, Fang-M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2 |
中文關鍵詞: | 施叔青 、帝國邊緣 、後殖民認同書寫 |
英文關鍵詞: | Shi Shuqing, on the margin of empire, postcolonial identity writ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7 下載:3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全球約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曾受到帝國殖民統治,直到二十一世紀的現在,人們仍然活在曾被殖民的陰影下,無法完全由這個夢魘中脫困。即使帝國中心的殖民者早已遠離,有些原處帝國邊緣的殖民地卻依舊受到被殖民經驗的影響,無法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也無法被國際社會所認同。香港與台灣兩島嶼就是最好的後殖民例證。這兩個社會處於英國、中國、日本帝國版圖的邊緣,其多重邊緣的位置也是本論文所欲探討的對象。
施叔青是國家文藝獎12屆以來首位得獎的女性作家。她以自身在島嶼之間居住、遷移與旅行的實際經驗,以及她充分掌握歷史敍述的能力,以虛構故事呈現真實歷史的手法,試圖為英國統治下的香港和清朝與日本統治下的台灣立傳,並建構其後殖民島嶼圖像。
本論文以其大河小說《香港三部曲》與《台灣三部曲》中的前兩部曲《行過洛津》、《風前塵埃》為探討對象,試圖呈現出施叔青面對後殖民論述的思考脈絡,來檢視她如何拆解、顛覆與改寫由男性社會文化體制下所衍生出來的種種規律與典範,並且企圖挑戰傳統的父權宰制,讓久經壓抑的底層聲音、曖昧混雜的自我認同問題與無意識的深層慾望逐一被揭開。
本論文擬將事件本身置放於當時其所處的政治、社會、文化與歷史情境中,以此來探討社會底層的庶民與被雙重宰制的婦女在事件發生當時之所以被噤聲處境是如何造成的?在霸權文化的宰制下,這些身處帝國邊緣的社會底層庶民與女性,在身體和精神受到雙重的創傷與異化的情形下,他們又是如何回應自己的處境和情感?
About 80 percent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had been under the domination of colonialism and imperialism . Until now in the 21st century, they are still living in the shadow of colonialism and can’t escape from this nightmare. Even the colonial era had come and gone, some islands on the edge of empires still can’t establish their own independent nations, and can’t be recog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Hong Kong and Taiwan are the two best postcolonial examples. These two societies are also situated on the margins of the British, Chinese, and Japanese empires, and their marginal positions are also objects of analysis in this study.
Shi Shuqing is winner of the National Award for Arts 2008. She is the first female winner of this award for the past 12 years. With her own experience of living on the two islands of Hong Kong and Taiwan, and her full ability to master fictional narratives texts out of real historical events, she attempts to construct postcolonial images for both islands under the colonial rules.
This paper analyses five pieces of her works: the complete works of Hong Kong Trilogy and the first two works from Taiwan Trilogy—Passing Through Lo-Jin and Dust in the Wind. I seek to discuss her thoughts toward postcolonial discourse and to examine how she deconstructs, overthrows and rewrites disciplines and canons which are established under male patriarchal domination. I also examine the ways she releases the subaltern’s long-oppressed voice in order to expose the ambiguous and confused self-identitiy problems and desires from deep unconsciousness.
This paper explores events in the novels by placing them under political, social, cultural and historial situations of their own time, and also attempts to find out why is it that the subaltern underclass and women cannot speak for their own? Under the domination of cultural hegemony, how do these subaltern underclass and women on the edges of empires respond to their own feelings and situation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at they have to deal with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trauma and self-alienation?
一、文學文本
1.施叔青:《紐約柏的末裔》(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69年)。
2.施叔青:《拾掇那些日子》(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
3.施叔青:《牛鈴聲響》(台北:皇冠出版社,1975年)。
4.施叔青:《琉璃瓦》(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6年)。
5.施叔青:《常滿姨的一日》(台北,景象出版社,1976年)。
6.施叔青:《愫細怨》(台北:洪範書店,1984年)。
7.施叔青:《完美的丈夫》(台北:洪範書店,1985年)。
8.施叔青:《情探》(台北:洪範書店,1986年)。
9.施叔青:《韭菜命的人》(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
10.施叔青:《那些不毛的日子》,(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
11.施叔青:《對談錄:面對當代大陸文學心靈》(台北:時報文化,1989年)。
12.施叔青:《她名叫蝴蝶》(台北:洪範書店,1993年)。
13.施叔青:《施叔青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
14.施叔青:《遍山洋紫荊》(台北:洪範書店,1995年)。
15.施叔青:《寂寞雲園》(台北:洪範書店,1997年)。
16.施叔青:《微醺彩妝》(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9年)。
17.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蘿》(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
18.施叔青:《行過洛津》(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
19.施叔青:《驅魔》(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5年)。
20.施叔青:《維多利亞俱樂部》(新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
21.施叔青:《風前塵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
二、中文專書
1.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學與傳播的關係》,(臺北:臺灣學生,1995年)
2.王世慶,《台灣省通志》,卷一,〈土地志疆域篇〉,第一冊,(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3.王宏志,《歷史的沈重:從香港看中國大陸的香港史論述》,(香港:牛津大學,2000年)。
4.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否想香港》(臺北:麥田,1997年)。
5.王志弘、李根芳譯,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r)著,《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巨流,2003年10 月)。
6.王志弘、徐苔玲譯,琳達˙麥道威爾(Linda McDowell)著,《性別、認同與地方 : 女性主義地理學槪說》,(北市 : 群學,2006年)。
7.王志弘、餘佳玲、方淑惠譯,Mike Crang著,《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3年)。
8.王岳川:《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
9.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1998年初版)。
10.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2001年)。
11.生安鋒著,《霍米巴巴》(Homi K.Bhabha),臺北市:生智,2005。
12.何定照譯,艾莉絲‧楊著,〈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台北:商周,2006年)。
13.呂理政,《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臺北縣:稻香,1992年)
14.宋文偉譯,米勒(Kate Miller)著,《性政治》(Sexual Politics),江蘇:江蘇人民,2000 年,頁32 –34。
15.宋素鳳譯,裘蒂巴特勒著《性別麻煩》,(上海:上海三聯,2009年1月)。
16.宋國誠,《後殖民文學:從邊緣到中心》,(臺北:擎松,2004年)。
17.宋國誠,《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臺北:擎松,2003年)。
18.周蕾,《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1995年)。
19.孟樊〈第四章 後現代認同的類型〉,《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揚智,2001 年)
20.林文琪譯,Kathryn Woodward等著,《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臺北:韋伯文化,2004年)。
21.林明德譯; 矢內原忠雄著,《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北市 : 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4年)。
22.邱彥彬譯,Valerie Kennedy 著,《認識薩伊德》,(台北:麥田出版,2003 年)。
23.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臺北:元尊文化,1997年9月)。
24.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出版,2003年)。
25.施淑,《施叔青集》,(臺北:前衛出版,1993年)。
26.珍‧莫里斯 Jan Morris 著,黃芳田譯,《香港1840-1997,大英帝國殖民時代的終結》,(臺北:馬可孛羅,2006年)。
27.夏傳位譯,Patricia Ticineto Clough 著《女性主義思想》,(臺北:巨流,1997 年)。
28.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臺北:時報出版,1999年)。
29.馬國明,《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臺北:東大,1998年)。
30.高承恕、陳介玄主編,《香港:文明的延續與斷裂》,(臺北:聯經出版,1997年)。
31.高宣揚,《傅柯的生存美學》,(臺北:五南圖書,2004年)。
32.郜元寶等譯,Joanne Entwistl著,《時髦的身體:時尚、衣著和現代社會理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
33.張旭東、魏文生譯,Walter Benjamin 著,《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臺北:城邦文化,2002年)。
34.張京媛 ,《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北市:麥田 ,2007年)。
35.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
36.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6月)
37.陳芳明,《鞭傷之島》,(臺北:自立晚報,1992年)。
38.陳瑞樺譯,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2005年)。
39.陶東風:《後殖民主義》,(臺北:揚智,2000年)。
40.曾曬淑主編,《身體變化:西方藝術中身體的概念與意象》,(臺北:南天,2004年5 月初版)。
41.賀安慰,《台灣當代短篇小說中的女性描寫》(臺北:文史哲,1989年初版)。
42.楊照:〈歷史大河中的悲情-論台灣的「大河小說」〉,《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
43.葉大沛:《鹿港發展史》,(彰化:左羊出版,1997年)。
44.葉石濤,〈鍾肇政論〉,《台灣鄉土作家論集》,(臺北:遠景,1979年),頁148。
45.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麥田出版,1994年)。
46.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麥田出版,2007年)
47.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出版,2005 年)
48.劉瑞超,《太魯閣族 (Truku People) 》,(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4年。)。
49.劉自荃譯,Bill Ashcroft,Gareth Griffiths,HelenTiffin 著,《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The Empire Writes Back: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板橋市:駱駝出版,1998年)。
50.歐宗智,《台灣大河小說家作品論》,(臺北:前衛出版,2007年)。
51.蔡錦堂,<從日本時代始政紀念日談起>《《台灣歷史的鏡與窗》》(台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6 年12 月)。,
52.賴俊雄主編,《傅柯與文學》(Foucault and Literature),(臺北:書林出版,2008年)。
53. 羅鋼、劉象愚主編,《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
三、學位論文
1.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主題出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2.辛延彥,〈兩性角色與殖民論述-《香港三部曲》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3.周育聖,〈台灣神話傳說與故事中的海洋文化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
4.姜怡如,〈施叔青長篇小說的港臺書寫〉,(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7年)。
5.高國平,〈1622-1945年臺灣對外貿易地理變遷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6.高湘寧,〈波特萊爾與穆時英城市文本之比較〉,(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7.曹世耘:〈小說《行過洛津》之互文性書寫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8.梁金群:〈施叔青小說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9.莫其霖,〈存在與再現之間〉,(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0.陳靜寬:〈清代鹿港開發與社會發展〉,(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998年)。
11.黃恩慈:〈女子有行-論施叔青、鍾文音女遊書寫中的旅行結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12.黃閩君,〈以古文書見證鹿港空間更迭〉(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13.楊雅儒,〈臺灣小說中民間信仰書寫特色之研究──以九○年代後八本小說為觀察對象〉,(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 碩士論文2007)
14.廖苙妘,〈施叔青小說中香港故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5.顏如梅,〈施叔青香港時期長篇小說研究──以《香港三部曲》及《維多利亞俱樂部》為中心〉,(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16.魏文瑜,〈施叔青小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17.魏伶砡,〈孤島施叔青〉,(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四、期刊論文
1.丁忠甫:〈論認識的內在異化〉,《社會科學》月刊(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2003年第7 期),頁86-90。
2.方孝謙,〈一九二0年代殖民地台灣的民族認同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00年12月)第40期,頁1-41。
3.司徒尚紀,〈香港歷史地理的變遷〉,(廣東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期刊《熱帶地理》,第17卷第2期,1997年6月),頁203-211。
4.生安鋒 李秀立:〈後殖民主義、女性主義、民族主義與想像——佳亞特裏•斯皮瓦克訪談錄(下) 〉,《文藝研究》,(2007年第12期),頁 57-65。
5.余文章,〈維多利亞文化身份與十九世紀的英國家庭道德觀〉,《中外文學》第33卷第6期,(2004年11月),頁125-154。
6.吳金鵬:〈清代蚶鹿史蹟調查報告〉,《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7年第4期),頁45-52。
7.巫毓荃,〈思鄉病與「性症候群」日治晚期台灣日台人男性的心氣症〉,《女學雜誌》第21期,(2006年6月),頁1-46。
8.李宜芳,〈施叔青的文學疆界〉,《明志學報》第37卷1期,(2005年6月),頁19-32。
9.李紫琳,〈地理環境的歷史書寫:從地貌及聚落空間解讀「行過洛津」〉,《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4期,(2006年9月),頁171-198。
10.阮秀莉,〈文化詩學:口說故事、美國原住民口傳傳統和雅列希的《煙信》〉,《中外文學》第35卷第2期,(2006年7月),頁141-168。
11.林芳玫,〈地表的圖紋與身體的圖紋:《行過洛津》的身份地理學〉,《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5期,(2007年10月),頁259-288。
12.林芳玫,〈紅光之謎:提出一個旁敲側擊的詮釋路徑〉,《中國現代文學》第12期,(2007年12月),頁157-180。
13.林芳玫:〈分析《行過洛津》中的消逝主題〉,《文史台灣學報》創刊號,(2009年11月)。
14.林曉英,〈音樂文獻抑或藝術史小說:行過洛津〉,《台灣音樂研究》第2期,(2006年4月)。
15.林燿德,〈在歷史的轉機地開闢小說和人生的出入境口,評施叔青《遍山洋紫荊》〉,《文訊》,(1996年1月),頁14-15。
16.邱貴芬,〈落後的時間與台灣歷史敘述:試探現代主義時期女作家創作裡另類時間的救贖可能〉,《文化研究月報》第28期,(2003年6月15日)。
17.邱貴芬:〈尋找「台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第32卷4期,(2003年9月),頁45-65。
18.翁福元、吳毓貞,〈後殖民主義與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月刊》第103期,(2002年11月),頁88-100。
19.康豹,〈新莊地藏庵的大眾爺崇拜〉,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人文學報》第16期,(1997年12月),頁123-159。
20.張月珍,〈歷史的敘事化:《浴血的冬天》與《愚弄鴉族》中的敘事、記憶與部族歷史〉,《中外文學》第33卷第8期,(2005 年1 月),頁107-128。
21.張炳楠,〈鹿港開發史〉,《臺灣文獻》第19卷第1期,(1968年),頁7-8。
22.張淑麗,〈「蝴蝶,我的黃翅粉蝶,我的香港」:施叔青的《寂寞雲園》與她的蝴蝶之戀〉,《中外文學》第29卷8期,(2001年1月),頁176-201。
23.張雪媃,〈原鄉何在:施叔青戲說蝴蝶王國〉,《當代》第21卷1期,(2005年3月),頁124-143。
24.張隆志,〈帝國邊陲與殖民統治:十九世紀台灣的「番地」問題〉,《歷史月刊》第199期,(2004年8月),頁69-75。
25.張瑞芬,〈行過歷史的紅氍:讀施叔青行過洛津〉,《文訊》219期,(2004年1月),頁21~23。。
26.張瑞芬,〈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國族/家族寓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0期,(2005年6月),頁1~29。。
27.張靜茹,〈殖民地的浮世繪-施叔青《香港的故事》系列中人性物化現象〉,《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5期,(1999年9月),頁402-426。
28.張曌菲,〈徘徊於「慾望城市」內的維多利亞女性〉,《中外文學》第33卷第6期,(2004年11月),頁105-121。
29.許宏儒,〈自身、他者與教育:傅柯的「關懷自身」概念與他者之間的關係〉,《台東大學教育學報》,第十八卷第二期,(2007年12月),頁105~130。
30.陳芳明,〈鹿港‧香港到紐約港,小說與人生的三部曲〉,《印刻文學生活誌》第4卷第2期,(2007年10月),頁24- 38。
31.陳毅峰,〈康培德(1999)《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評述〉,《東台灣研究》,(2002年.12月),頁183-188。
32.黃心雅,〈創傷、記憶與美洲歷史之再現:閱讀席爾珂《沙丘花園》與荷岡《靈力》〉,《中外文學》33 卷第8期,(2005 年1 月),頁69-105。
33.黃英哲,〈香港文學或是台灣文學:論「香港三部曲」之敘述視野〉,《中外文學》第33卷第7期,(2004年12月),頁129-152。
34.黃啟峰,〈行過洛津的歷史書寫研究:從小說人物看後殖民現象中的權力運作〉,《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集刊》第10輯,(2005年7月),頁95-107。
35.楊瑞松,〈想像民族恥辱: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東亞病夫」〉,《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3期,(2005年.11月),頁1-44。
36.楊瑞松,〈爾有黃禍之先兆,爾有種族之勢力:「黃禍」與近代中國國族共同體想像〉,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6期, (2006年11月),頁65-108。
37.廖律清,〈行過,訪問施叔青女士〉,《文訊》第22卷5期,(2004年7月),頁135-139。
38.廖炳惠,〈「與汙塵為伍的奇異種族」:身體、疆界與不純淨〉,《中外文學》第27卷3期,(1998年8月),頁83-96。
39.廖炳惠,〈從蝴蝶到洋紫荊:管窺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之一、二〉,《中外文學》第24卷12期,(1996年5月),頁91-104。
40.鄧鴻樹:〈當施叔青的水牛遇上歐威爾的大家 複製〈射殺大象〉的《遍山洋紫荊》〉, 《當代》第13卷7期(1999年1月),頁136-140。
五、研討會論文
1.林宜蓁,〈另類觀點與詮釋:從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模倣論看哈日族〉發表於「疆界/將屆:2004年文化研究學生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2004年12月18、19日)。
2.陳其澎,〈“框架”台灣:日治時期殖民現代性的研究〉,頁18。,發表於「文化研究學會2003年年會•「靠文化•By Culture」學術研討會」,(北市: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2003年1月3-4日。)
3.陳鈺欣,〈從升級到身體打造:變人的跨性別轉喻〉,發表於「第五屆『性∕別政治』超薄型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壢: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03年12月13日。)
4.劉登翰:〈施叔青:香港經驗和臺灣敍事──兼說世界華文創作中的「施叔青現象」〉發表於「第二屆兩岸現代文學發展與思潮學術研討會」,(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2005年10月28日、29日)。
六、報紙文章
1.丁文玲,《星期人物》〈白髮施叔青夢魘鬼氣寫歷史〉,《中國時報》18版,(2008年2月16日)。
2.王德威,〈寫不完的香港史-評施叔青《寂寞雲園》〉,《聯合報》第47版(1997年8月11日)。
3.林燿德,〈白玫瑰與洋紫荊〉,《中華日報》第14版,1995年12月26日。
4.邱貴芬:〈召喚另類生活想像:評施叔青《行過洛津》〉,《中國時報》開卷版(2004年1月18日)。
5.南方朔,〈寂寞雲園與「家族誌」小說〉,《中國時報》27版(1997年9月8日)。
6.夏墨整理:〈在原鄉與世界之間--施叔青的香港傳奇〉,《中央日報》22版(1998年7月11日)。
7.張小虹,〈祖母臉上的大蝙蝠:從鹿港到香港〉,《中國時報》第37版,(1994年1月1日)。
8.張小虹,〈殖民迷魅--評施叔青《遍山洋紫荊》〉,《中國時報》43版(1996年1月7日)。
9.陳怡臻,〈如何創作一部小說?〉《台灣立報》教育新聞版 (:2002年11月7日)
10.陳芳明,〈從鹿港到香港〉,《中國時報》第37版(民國2000年10月22日、23日)。
11.彭小妍,〈寓言式的後殖民小說〉,《中國時報》第42版(1995年11月30日)。
12.黃錦樹,〈《寂寞雲園》評介〉,《中國時報》42版(1997年7月31日)。
13.廖玉蕙,〈夢裡不知身是客-到紐約,走訪小說家施叔青〉,《台灣日報》第25版(2001年9月28日-2001年10月4日)。
14.廖炳惠,<回歸與從良>,《聯合文學》第12卷第3期,頁148~150
15.劉梓潔專訪,〈鄭樹森、陳芳明 嗆出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中國時報,2008.02.25)。
16.鄭樹森,<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聯合報》,1997年7月2日
17.賴素鈴,〈施叔青終結香港三部曲--《寂寞雲園》橫跨一甲子 擺盪真實虛幻之間 塑造柔韌堅強女性典型〉,《民生報》第34版(1997年9月11日)。
18.謝朝宗,〈施叔青 「風前塵埃」以小搏大, 「台灣三部曲」之二/ 透過現代女人的眼光詮釋一向被男人掌握的歷史〉,「世界日報」, (紐約休閒/人物) 2008-04-17。
19.鍾肇政,〈簡談大河小說〉(中國時報,1994年6月13日第39版)。
七、網路資源
1.於善祿(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講師,資深劇場評論家),〈華文劇戲的後殖民反霸文化策略〉,(Posted on 2007-05-08,Retrieved on 2010-05-15).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yushanlu/3/1285850429/20070508020810/
2.李喬,〈大河浩蕩 讀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自由電子報:自由副刊,2005年1月16日星期日)。(Retrieved on 2010-05-15).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jan/16/life/article-1.htm
3.李筱峰,〈台灣歷史與文化的特色〉,2001.7.23在總統府演講講稿(Retrieved on 2010-05-15). http://www.jimlee.org.tw/article.jsp?b_id=24025&menu_id=4
4.周家發(現正在香港理工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的個人網頁: (Retrieved on 2010-05-15). http://chowkafat.net/Colony3c.html
5.葉廷芳,〈卡夫卡《變形記》作品賞析〉(Retrieved on 2010-05-15).
http://readingdream.blogspot.com/2009/07/blog-post_14.html
6.李瑞騰,〈香港、台灣與世界--施叔青小說略論〉,(藝術家素描,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得主2008)(Posted on 2008-07,Retrieved on 2010-05-15).
http://www.ncafroc.org.tw/Content/award-prize.asp?ser_no=74&Prize_year=2008&Prize_no=%A4Q%A4G&prize_file=Prize_Desc
7.劉於慈,〈遮蔽的鹿港論施叔青《行過洛津》中的歷史書寫〉。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第二十四屆中興湖文學獎」得獎作品。(Retrieved on 2010-05-15).
http://www.nchu.edu.tw/~chinese/chh41-24.htm#遮蔽的鹿港
8.輔仁大學原住民服務中心 (Retrieved on 2010-05-15).
http://www.indigen.fju.edu.tw/article/article16.asp
9.廖炳惠:〈後殖民的憂鬱與失感:施叔青近作中的疾病〉,(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發表於「疾病的歷史」研討會, 2000年6月18日。) (Retrieved on 2010-05-15).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conference/disease/liaobing.PDF
10.瑛瑛、夏琳,〈歷史的行腳者—女書店專訪「台灣三部曲」之《風前塵埃》作者施叔青〉,(女書電子報128期,2008年3月14日) ,(Retrieved on 2010-05-15). http://blog.roodo.com/fembooks/archives/5696511.html
11.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網站第十二屆(2008年) 國家文藝獎得主施叔青得獎感言
http://www.ncaf.org.tw/Content/award-prize.asp?ser_no=74&Prize_year=2008&Prize_no=十二&prize_file=Prize_feeling(Retrieved on 2010-05-15).
八、英文專書
1.Bakhtin,Mikhail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1.
2.Benjamin ,Walter, The Arcades Project, Cambridge:Belknap Press,1999.
3.Bhabha ,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4.Butler,Judith ,Gender Trouble: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New York:Routledge,1990.
5.Crosby, Alfred W, Ecological Imperialism: The Biological Expansion of Europe,900-1900,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6.Fanon, Frantz, Black Skin, White Masks, New York: Grove Weidenfeld , 1991.
7.Jameson, Fredric, Reification and Utopia in Mass Culture inThe Jameson Reader.Ed. Michael Hardt & Kathl Weeks. Oxford: Blackwell, 2000. pp.123-48.
8.Mbembe,Achille, Of the Postcolony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9.Millet, Kate, Sexual Politics, London: Sphere,1971.
10.Mitchell, Timothy, Colonizing Egypt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11.Ricoeur, Paul, Memory and Forgetting in Questioning Ethics: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Philosophy. Ed. Richard Kearney and Mark Dooley. London: Routledge, 1999.
12.Said , Edward W,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8 .
13.Simonde de Beauvoir, The Second Sex, New York:Vintage Books, 1989.
14.Spivak, Gayatri C,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in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eds. Cary Nelson and Larry Grossberg.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pp.271-313.
15.Spivak, Gayatri C, Outside in the Teaching Machine, New York: Routledge,1993.
16.Spivak, Gayatri C, The Spivak Reader. Ed. Donna Landry and Gerald MacLean.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