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起芳 Liu, Chi-Fang |
---|---|
論文名稱: |
現代漢語表被動義「受」字句研究——兼談與「被」字句之異同 A Study of Passive Sentence with “shou”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nd the Comparisons with “bei” Sentence |
指導教授: |
蕭惠貞
Hsiao, Hui-Chen |
口試委員: |
鄧守信
Teng, Shou-Hsin 張莉萍 Chang, Li-Ping 蕭惠貞 Hsiao, Hui-Chen |
口試日期: | 2021/12/03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5 |
中文關鍵詞: | 「受」字句 、被動意義 、語義角色 、語篇功能 、教學語法 |
英文關鍵詞: | “shou” sentence, passive meaning, semantic role, discourse function, pedagogical grammar |
研究方法: | 主題分析 、 內容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15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5 下載:3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漢語學界多將被動句按照被動標誌的有無分為「被」字句(包括「叫」、「讓」、「給」字句)及「受事主語句」,然而「受」字句並不屬於上述任何一類。按本文的分析,「受」字句為帶有被動意義的主動句。在句法上,「受」字句為以「受」作動詞的主動賓句,但在語義上卻具有被動語義,其被動意義來自於「受」本身的詞彙意義,表現在賓語與主語之間的受動關係上。
本文對「受」字句的分析主要分為句法、語義及語篇功能三個層面。在句法方面,確立「受」字句中的賓語必為名詞性成分,包括名詞(短語)、子句及名物化結構。此外,亦說明了「受」字句中帶程度副詞修飾的條件,其中的「受」字短語內部必定具有程度義,且該程度副詞修飾的範圍是整個短語,而非動詞「受」本身。
在語義方面,將「受」字句中的「受」字以「接受」與「遭受」兩個義項來定義,用以說明「受」字句的句式語義可為正面、負面或中性。另外,本文也使用了Teng(1975)提出的漢語格關係系統來分析「受」字句中各名詞成分的語義角色。
在語篇功能方面,「受」字句在語段中具有主題銜接與連貫的功能。而在同一個主題鏈中,「受」字句可位於起始句或結束句,但多屬於後景信息,表示事件的狀態,客觀性較強。
除了針對「受」字句的分析外,本文亦在句法、語義、語篇功能三個方面與「被」字句進行比較。最後,本文將研究的成果應用於教學面,考察坊間的華語教材並對其進行評比,提出教學建議與教學排序,並設計出一套「受」字句的教學材料。希望本研究對「受」字句的教學有所助益。
It’s well accepted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passive sentence in Chinese study, which includes “bei” sentence (“rang”, “jiao”, “gei” sentence) and “unmarked patent-subject sentence”. However, “shou” sentence doesn’t belong to any of them.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shou” sentence is an active sentence showing passive meaning,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In this research, “shou” sentences are analyzed from syntax, semantics, and discourse function perspectives. For syntax, this research concludes the objects of “shou” must be nominals, including nouns, clauses, or nominalized elements. Also, “shou” phrases will show certain extent for “shou” sentences modified by adverbs of degree.
The meanings of verb “shou” in “shou” sentence are defined as “to receive” or “to suffer something unpleasant”, which explains why “shou” sentences give positive, negative, and neutral meanings.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also digs into the semantic roles of nominal elements in “shou” sentence, which are decided according to the case frames proposed by Teng in 1975.
Subjects in “shou” sentences are “topics” (or themes) which work to keep continuity of the same topic or to switch topics between sentences. As for the function in compound sentences, “shou” clauses can be either in the beginning or ending position and the function is mainly to expres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Besides “shou” sentence, this research also compares “shou” sentence and “bei” sentence from syntax, semantics, and discourse function perspectives.
To put the above results into practice in TCSL fiel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guideline are designed based on both pedagogical grammar and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丁聲樹(1961)。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06)。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尹世超(2008)。漢語標題的被動表述。語言科學,第7卷第3期,頁291-299。
尹洪波(2012)。漢語被動句研究說略。日中対照言語學會,《日本語と中. 國語のヴォイス》。東京:白帝社,頁252-268。
方梅(2005)。篇章語法與漢語篇章語法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第6期,頁165-172。
木村英樹(2005)。北京話「給」字句擴展為被動句的語義動因。漢語學報,2005第2期。
王一平(1994)。從遭受類動詞所帶賓語的情況看遭受類動詞的特點。語文研究,第4期,頁28-34。
王力(1943)。中國現代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72-182。
王力(1957)。〈漢語被動式的發展〉。語言學論叢,第一輯。
王力(1957)。語法體系和語法教學。語法和語法教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頁42。
王錦慧(2013)。論〔V 到〕結構的歷史發展。成大中文學報,第41期,頁227-252。
王還(1983)。英語和漢語的被動句。中國語文,1983年,第6期,頁409-418。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1985)。現代書面漢語裡的虛化動詞和名動詞-為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而作。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頁3-8。
吳芳、黃燕旋(2011)。從語篇功能看近代以來被字句的發展。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118-121。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譯)(1979)。漢語口語語法(原作者:趙元任)。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朱德熙(1979)。語法修辭講話。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宋作豔、陶紅印(2008)。漢英因果複句順序的話語分析與比較。漢語學報,第4期,頁61-71。
李人鑒(1980)。關於「被」字句。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2期,頁69-75。
李大忠(1996)。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分析。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李帥(2014)。被動關係詞「受」的考察。古漢語研究,第1期,頁88-94。
李珊(1994)。現代漢語被字句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英哲(2006)。漢語被動式發展的認知意識。漢語被動表述問題研究新拓展(邢福義主編),頁197-206。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
李善熙(2003)。漢語“主觀量”的表達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
李懋(2001)。「被、受、挨」句辨。天津成人高等學校聯合學報,第3卷第3期,頁44-46。
李臨定(1980) 「被」字句。中國語文,第六期,頁401-412。
杜榮(1993)。漢語被動意念的表達和英語被動句的比較。漢英對比論文集(王還主編)。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沈家煊(2001)。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第33卷第4期。
邢志群(2004)。高年級漢語篇章連貫教學法。哈佛大學高級漢語研討會論文。
屈承熹(2006)。漢語篇章語法:理論與方法。俄語語言文學研究,2006年第3期(總第13期)。
林岡儒(2016)。現代漢語中「受」的情感色彩分析—兼談「受」字教學建議。臺大華語文教學研究,第4期,頁31-66。
林俊宏、林宜瑄(譯)(2016)。原則導向教學法(第三版)(原作者:H. Douglas Brown)。臺北:臺灣培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
林秋芳(2007)。現代漢語離合詞之教學語法初探。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武佔神(2007)。漢語熟語通論(修訂版)。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
金京哲(2016)。現代漢語「遭」字句和「受」字句。吉林:延邊大學碩士論文。
施春宏(2010)。從句式群看「把」字句及相關句式的語法意義。世界漢語教學,第3期,頁291-309。
洪心衡(1956)。漢語語法問題研究。上海:新知識出版社。
胡明揚(1996)。詞類問題考察。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胡壯麟(1994)。語篇的銜接與連貫。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胡裕樹(1962)。現代漢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范中華(1991)。論遭受類動詞及遭受句。社會科學戰線,第2期,頁311-317。
范曉(2007)。「被」後賓語在篇章中與上下文關係的考察。語言科學,第6卷第3期,頁21-31。
范曉(2009)。漢語句子的多角度分析。北京:商務印書館。
祖人植(1997)。「被」字句表義特性分析。漢語學習,第3期,頁47-51。
馬慶株(2006)。主客觀態度與漢語的被動表述。漢語被動表述問題研究新拓展—漢語被動表述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屠美玲(1992)。說「因為…所以…」。杭州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5期,頁104-108。
張伯江(2001)。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對稱與不對稱。中國語文,第6期,頁519-524。
張誼生(1996)。名詞的語義基礎及功能轉化與副詞修飾名詞。語言教學與研究,第4期,頁57-75。
梁永紅(2020)。「受」字句的語義傾向。語言研究集刊,2020年第1期。
莫紅霞(2004)。漢語「被」字句的句式選擇和表達功能。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期,頁189-194。
陳怡靜(2003)。現代漢語動詞後置成分之語法意義與教學排序。台北: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頁1-126。
陳海洋等(1991)。中國語言學家大辭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馮勝利(2007)。韻律語法理論與漢語研究。語言科學,第6卷,第2期,頁48-59。
黃宣範(譯)(2008)。漢語語法(原作者:Li & Thompson)。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叔新(1990)。漢語描寫詞彙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雲(2003)。「被」字結構賓語隱現的制約因素。漢語被動表述問題研究新拓展—漢語被動表述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樊中元、劉豔(2008)。「受」字結構的語法屬性及其成因。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頁65-69。
鄧守信(1974, 2012)。動詞分類及其教學延伸。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鄧守信(1977, 2012)。漢語動助詞之語法。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黎錦熙(1924)。新著國語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橋本萬太郎(1987)。漢語被動式的歷史、區域發展。中國語文,1987年第1期(總第196期),頁36-49。
鞠彩萍(2007)。「遭」字句—兼論被動標記詞的界定與優勝劣汰。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頁117-121。
聶仁發(2009)。現代漢語語篇研究。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邊琯植(2006)。現代漢語「到」之教學語法。台北: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頁1-105。
饒繼庭(1961)。很+動詞結構。中國語文,第八期。
顧陽(1994)。論元結構理論介紹。當代語言學,第1期,頁1-11。
龔千炎(1980)。現代漢語裡的受事主語句。中國語文,1980年第5期。
Chao, Y. R.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Chomsky, N. (1957). Syntactic structures. In Syntactic Structures. De Gruyter Mouton.
Halliday, M.A.K. (1985,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Edward Arnold, London, U.K.
Hammerly, H. (1982). Synthesis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Blaine, WA: Second Language Publications.
Hopper, P. J. (1979). Aspect and foregrounding in discourse. In Discourse and syntax, pp. 211-241. Brill.
Li, C. N., & Thompson, S. A. (1989).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Vol. 3).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Odlin, T. (Ed.). (1994).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ewierska, Anna. 1984. The Passive: A Comparative Linguistic Analysis. London: Croom Helm.
Teng, S. H. (1975). A Semantic Study of Transitivity Relations in Chines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Linguistics 8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Westney, P. (1994). Rules and pedagogical grammar.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pp. 72-96.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index.html
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asbc.iis.sinica.edu.tw/
華語八千詞 載至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https://tocfl.edu.tw/
當代中文課程編輯理念(2017)載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https://mtc.ntnu.edu.tw/
漢典http://www.zdic.net/
劍橋詞典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
Yahoo奇摩英漢字典https://tw.dictionary.search.yahoo.com/
姚道中等主編(2009)。中文聽說讀寫(第三版)。美國:劍橋出版社。
劉珣主編(2009)。新實用漢語課本。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鄧守信主編(2015)。當代中文課程。台北:聯經出版社。
謝佳玲主編(2017)。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三版)。台北:中正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