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明恬 |
---|---|
論文名稱: |
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敘事結構分析 |
指導教授: | 林東泰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7 |
中文關鍵詞: | 歷史 、電影 、賽德克‧巴萊 、敘事結構分析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41 下載:27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題為台灣電影《賽德克・巴萊》(2011)的敘事結構分析,基本思維是運用Seymour Benjamin Chatman(1980,1990)的敘事理論分析架構,將敘事結構分成故事與話語結構,並探討影視媒體特有的視覺與聽覺要素。故本研究以此分析架構探討近期台灣電影中極具影響力的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透過分析電影敘事結構中的故事與話語層面,探討該電影如何藉由不同的敘事安排與藝術呈現,重新再現國人熟知的歷史事件於銀幕前。
James Phelan、Peter J. Rabionwitz主編,申丹等譯(2007)。《當代敘事理論指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大衛・鮑迪威爾著,李顯立譯(1999)。《電影敘事─劇情片中的敘述活動》。台北:遠流。
大衛・鮑迪威爾著,曾偉禎譯(2008)。《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台北: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王泰俐(2004)。〈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新聞學研究》,86:91-133。
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2003)。《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紀祥(2001)。《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台北:麥田。
李道明(2008)。〈光影寫國族,前仆後繼—台灣電影的關鍵年代〉。《新活水》,18:24-31。
李志銘(2011)。〈用清澈的目光,不帶偏見地去看待歷史─電影《賽德克巴萊》雜感〉,《鹽分地帶文學》。36:73-77。
林東泰(2008)。《大眾傳播理論》(增訂三版)。台北:師大書苑。
林初梅(2010)。〈「日本」記憶的流轉--《梅花》、《稻草人》、《多桑》與《海角七號》反應的時代軌跡〉。《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8:12-22。
林佛兒(2011)。〈激動之餘─餘談「最遙遠的距離」、「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鹽分地帶文學》。36:48-51。
邱貴芬 (1997)。〈「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
邱子修(2010)。〈空間的在地主義、歷史的國家主義、還是社會的跨國主義?─《海角七號》的文化評析〉。《電影欣賞學刊》,142:185-195。
周樑楷(1999)。〈影視史學:理論基礎與課程主旨的反思〉,《台大歷史學報》。23:445-470。
周樑楷(1996)。〈影視史學與歷史思維─「以青少年次文化中歷史圖像」為教學例子〉,《歷史教學與視聽媒體研討會論文集》,東海大學歷史系,頁97-125。
周雅苓(2012)。《媒體觀光客的旅遊動機、媒體涉入與旅遊體驗─以林口霧社街【賽德克・巴萊】園區為例》。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姑目・荅芭絲(2004)。《部落記憶─霧社事件的口述歷史》。台北:漢蘆圖書。
柯彥綺(2013)。《電影觀光:鏡頭下的文化體驗─以《賽德克・巴萊》為例》。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旅遊管理碩士論文。
紀乃淳(2013)。《小說賽德克・巴萊中族群意識形態之批判論述分析》。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馬克.費侯(1998)。《電影與歷史》。台北:麥田。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
孫松榮(2010)。〈輕歷史的心靈感應--論台灣「後—新電影」的流體影像〉。《電影欣賞學刊》,142:137-156。
徐儷綾(2012)。《出草「霸權」,從發「原聲」:以賽德克・巴萊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儒修著,羅頗誠譯(1994)。《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
陳儒修著,簡瑛瑛主編(1997)。〈電影中的台灣意識:殖民論述與殖民記憶〉,《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 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縣:立緒文化。
陳文怡、黃嘉琳(2009)。〈望見彩虹的彼端─魏德聖談電影、夢想與信仰〉,《人籟論辨月刊》。56:82-85。
陳健瑜(2008)。〈拿命拚電影的魏德聖〉,《張老師月刊》。370:72-78。
莊華堂(2011)。〈Gaya魔咒下的男性復仇─《賽德克巴萊》評析〉,《鹽分地帶文學》。10:63-68。
莊佳穎(2011)。〈浪漫的虛擬史詩-2008年後台灣電影中的戰爭記憶〉,戰爭與社會工作坊,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莊佳穎(2012)。〈再/誤現1895:電影《一八九五》的產製與消費〉,《台灣學誌》。5:85-110。
許介鱗編,林道生譯(2000)。《阿威赫拔哈的霧社事件證言》。台北:台原。
許君慧(2013)。《魏德聖《賽德克巴萊》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許佳琪(2013)。《電影創作團隊之群體創造力研究─一群深入生命彩虹的「巴
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廣智(1998)。《影視史學》。台北:揚智文化。
黃慧敏(2005)。〈台灣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新聞大舞台》。24:98-99。
黃一娟、游文興(2011)。《電影・巴萊─賽德克・巴萊幕前幕後全紀錄》。台北:遠流。
程予誠(2008)。《電影敘事影像美學:剪接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
齊隆壬(2009)。〈2005-2008台灣電影與新新導演顯像〉,《電影藝術》,326:48-53。
鄧相揚著,許世楷、施正鋒、Yaby Syat主編 (2001)。〈Gaya與霧社事件〉,《霧社事件─台灣人的集體記憶》。台北:前衛。
劉思坊(2008)。〈認真而美好的講故事 魏德聖x聞天祥對談〉,《印刻文學生活誌》。64:36-53。
劉雅婷(2012)。《從賽德克人之歷史與其”Gaya”探討電影賽德克・巴萊》。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鄭秉泓(2011)。〈寫在激情過後─《賽德克巴萊》〉,《鹽分地帶文學》。36:52-62。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
盧建榮(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
盧建榮(2003)。《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台北:麥田。
賴英泰(2012)。《二十世紀初期台灣電影裡的論述與認同─以魏德聖導演的《海角七號》與《賽德克巴萊》為例》。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國煇編著,魏廷朝譯(2002)。《台灣霧社蜂起事件研究與資料(上)(下)》。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簡淳怡(2010)。《電視新聞神話之敘事分析:以馬英九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
魏德聖(2011)。《導演・巴萊─特有種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手記》。台北:遠流。
譚君強(2002)。《敘事理論與審美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Barthes, R. (1966/1977). Image/Music/Text.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alazs.B. (1992),”The Close-up,”in G.Mast,M.Cohen,and L.Braudy(eds.),Film Theory and Criticism,4th edn.,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rger, A. (1981). Semiotics and TV. In R. P. Alder (Ed.), Understanding Television:Essays on Television as a Social and Cultural Force. New York: Peraeger.
Berger,A.A.(1997). Narratives: In popular culture, media, and everyday life. Thousand Oaks, CA:Sage.
Bordwell,D. (1985). 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Booth, W. C. (1961).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rlisle,J.&Schwarz,D.R.(1994).Narrative and Culture. Athens:University of Georigia Press.
Chatman, S. (1978/1980).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hatman, S. (1990). Coming to terms: The rhetoric of narrativ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ohen, S., & Shires, L. M. (1988). Telling Stories: A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 London: Routledge.
Czarniawska, B. (2004).Narrative in social research. London: Sage.
Ellis, John (1992) Visible Fictions: Cinema, Television, Video. London: Routledge.
Fairclough,N. (1995). Media discourse. London: E.Arnold.
Fairclough,N. (2003).Analyzing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London:Routledge.
Foss, S. K. (2004). Rhetorical Criticism: Exploration & Practice.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Press.
Genette,G.(1972). Narrative Discours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ll, S. (1995).”Negotiating Carribean Identities.” New LeftReview.209(Jan./Feb.):3-14
Herman,D. (1999). “Introduction:Narratologies.” Narratologies: New Perspectives on Narrative Analysis.ed.,by David Herman, Columbus : Ohio University Press.
Metz,C. (1974). Film Language : A Semiotics of the Cinema, trans. Michael Taylor, New York
Nora ,P. (1989). “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 Les Lieux de Memoire.” Trans. Marc Roudebush. Representations 26 (Spring): 7-25.
Onega,S.&Landa,T.A.G.(1996).Narratology:An Introduction.London:Longman.
Propp, V. (1928/1968).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Todorov,T.(1969). Grammar of narrative. The Haue, Netherlands: Mouton.
van Dijk.T.A. (1988). News Analysis. Case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news in the press. Hillsdale, NJ: Erlbaum.
van Dijk.T.A. (1998). Ideology: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London: Sage.
White,H. (1987).The content of form─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y representation.
The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