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明恬
論文名稱: 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敘事結構分析
指導教授: 林東泰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歷史電影賽德克‧巴萊敘事結構分析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41下載:27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題為台灣電影《賽德克・巴萊》(2011)的敘事結構分析,基本思維是運用Seymour Benjamin Chatman(1980,1990)的敘事理論分析架構,將敘事結構分成故事與話語結構,並探討影視媒體特有的視覺與聽覺要素。故本研究以此分析架構探討近期台灣電影中極具影響力的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透過分析電影敘事結構中的故事與話語層面,探討該電影如何藉由不同的敘事安排與藝術呈現,重新再現國人熟知的歷史事件於銀幕前。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7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敘事與敘事理論 ………………………………………………11 第二節 電影敘事 ………………………………………………………21 第三節 電影與歷史 ……………………………………………………26 第四節 霧社事件 ………………………………………………………31 第五節 魏德聖與《賽德克・巴萊》 …………………………………36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分析對象 ………………………………………………………42 第五節 理論與分析策略 ………………………………………………44 第六節 分析架構 ………………………………………………………46 第肆章 分析結果 第一節 事件 ……………………………………………………………48 第二節 角色 ……………………………………………………………62 第三節 場景 ……………………………………………………………81 第四節 視覺安排 ………………………………………………………91 第五節 聽覺安排 ……………………………………………………111 第六節 再現歷史 ……………………………………………………115 第伍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0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22 參考文獻 …………………………………………………………………123

    James Phelan、Peter J. Rabionwitz主編,申丹等譯(2007)。《當代敘事理論指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大衛・鮑迪威爾著,李顯立譯(1999)。《電影敘事─劇情片中的敘述活動》。台北:遠流。
    大衛・鮑迪威爾著,曾偉禎譯(2008)。《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台北: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王泰俐(2004)。〈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新聞學研究》,86:91-133。
    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2003)。《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紀祥(2001)。《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台北:麥田。
    李道明(2008)。〈光影寫國族,前仆後繼—台灣電影的關鍵年代〉。《新活水》,18:24-31。
    李志銘(2011)。〈用清澈的目光,不帶偏見地去看待歷史─電影《賽德克巴萊》雜感〉,《鹽分地帶文學》。36:73-77。
    林東泰(2008)。《大眾傳播理論》(增訂三版)。台北:師大書苑。
    林初梅(2010)。〈「日本」記憶的流轉--《梅花》、《稻草人》、《多桑》與《海角七號》反應的時代軌跡〉。《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8:12-22。
    林佛兒(2011)。〈激動之餘─餘談「最遙遠的距離」、「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鹽分地帶文學》。36:48-51。
    邱貴芬 (1997)。〈「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
    邱子修(2010)。〈空間的在地主義、歷史的國家主義、還是社會的跨國主義?─《海角七號》的文化評析〉。《電影欣賞學刊》,142:185-195。
    周樑楷(1999)。〈影視史學:理論基礎與課程主旨的反思〉,《台大歷史學報》。23:445-470。
    周樑楷(1996)。〈影視史學與歷史思維─「以青少年次文化中歷史圖像」為教學例子〉,《歷史教學與視聽媒體研討會論文集》,東海大學歷史系,頁97-125。
    周雅苓(2012)。《媒體觀光客的旅遊動機、媒體涉入與旅遊體驗─以林口霧社街【賽德克・巴萊】園區為例》。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姑目・荅芭絲(2004)。《部落記憶─霧社事件的口述歷史》。台北:漢蘆圖書。
    柯彥綺(2013)。《電影觀光:鏡頭下的文化體驗─以《賽德克・巴萊》為例》。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旅遊管理碩士論文。
    紀乃淳(2013)。《小說賽德克・巴萊中族群意識形態之批判論述分析》。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馬克.費侯(1998)。《電影與歷史》。台北:麥田。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
    孫松榮(2010)。〈輕歷史的心靈感應--論台灣「後—新電影」的流體影像〉。《電影欣賞學刊》,142:137-156。
    徐儷綾(2012)。《出草「霸權」,從發「原聲」:以賽德克・巴萊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儒修著,羅頗誠譯(1994)。《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
    陳儒修著,簡瑛瑛主編(1997)。〈電影中的台灣意識:殖民論述與殖民記憶〉,《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 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縣:立緒文化。
    陳文怡、黃嘉琳(2009)。〈望見彩虹的彼端─魏德聖談電影、夢想與信仰〉,《人籟論辨月刊》。56:82-85。
    陳健瑜(2008)。〈拿命拚電影的魏德聖〉,《張老師月刊》。370:72-78。
    莊華堂(2011)。〈Gaya魔咒下的男性復仇─《賽德克巴萊》評析〉,《鹽分地帶文學》。10:63-68。
    莊佳穎(2011)。〈浪漫的虛擬史詩-2008年後台灣電影中的戰爭記憶〉,戰爭與社會工作坊,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莊佳穎(2012)。〈再/誤現1895:電影《一八九五》的產製與消費〉,《台灣學誌》。5:85-110。
    許介鱗編,林道生譯(2000)。《阿威赫拔哈的霧社事件證言》。台北:台原。
    許君慧(2013)。《魏德聖《賽德克巴萊》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許佳琪(2013)。《電影創作團隊之群體創造力研究─一群深入生命彩虹的「巴
    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廣智(1998)。《影視史學》。台北:揚智文化。
    黃慧敏(2005)。〈台灣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新聞大舞台》。24:98-99。
    黃一娟、游文興(2011)。《電影・巴萊─賽德克・巴萊幕前幕後全紀錄》。台北:遠流。
    程予誠(2008)。《電影敘事影像美學:剪接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
    齊隆壬(2009)。〈2005-2008台灣電影與新新導演顯像〉,《電影藝術》,326:48-53。
    鄧相揚著,許世楷、施正鋒、Yaby Syat主編 (2001)。〈Gaya與霧社事件〉,《霧社事件─台灣人的集體記憶》。台北:前衛。
    劉思坊(2008)。〈認真而美好的講故事 魏德聖x聞天祥對談〉,《印刻文學生活誌》。64:36-53。
    劉雅婷(2012)。《從賽德克人之歷史與其”Gaya”探討電影賽德克・巴萊》。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鄭秉泓(2011)。〈寫在激情過後─《賽德克巴萊》〉,《鹽分地帶文學》。36:52-62。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
    盧建榮(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
    盧建榮(2003)。《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台北:麥田。
    賴英泰(2012)。《二十世紀初期台灣電影裡的論述與認同─以魏德聖導演的《海角七號》與《賽德克巴萊》為例》。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國煇編著,魏廷朝譯(2002)。《台灣霧社蜂起事件研究與資料(上)(下)》。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簡淳怡(2010)。《電視新聞神話之敘事分析:以馬英九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
    魏德聖(2011)。《導演・巴萊─特有種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手記》。台北:遠流。
    譚君強(2002)。《敘事理論與審美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Barthes, R. (1966/1977). Image/Music/Text.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alazs.B. (1992),”The Close-up,”in G.Mast,M.Cohen,and L.Braudy(eds.),Film Theory and Criticism,4th edn.,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rger, A. (1981). Semiotics and TV. In R. P. Alder (Ed.), Understanding Television:Essays on Television as a Social and Cultural Force. New York: Peraeger.
    Berger,A.A.(1997). Narratives: In popular culture, media, and everyday life. Thousand Oaks, CA:Sage.
    Bordwell,D. (1985). 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Booth, W. C. (1961).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rlisle,J.&Schwarz,D.R.(1994).Narrative and Culture. Athens:University of Georigia Press.
    Chatman, S. (1978/1980).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hatman, S. (1990). Coming to terms: The rhetoric of narrativ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ohen, S., & Shires, L. M. (1988). Telling Stories: A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 London: Routledge.
    Czarniawska, B. (2004).Narrative in social research. London: Sage.
    Ellis, John (1992) Visible Fictions: Cinema, Television, Video. London: Routledge.
    Fairclough,N. (1995). Media discourse. London: E.Arnold.
    Fairclough,N. (2003).Analyzing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London:Routledge.
    Foss, S. K. (2004). Rhetorical Criticism: Exploration & Practice.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Press.
    Genette,G.(1972). Narrative Discours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ll, S. (1995).”Negotiating Carribean Identities.” New LeftReview.209(Jan./Feb.):3-14
    Herman,D. (1999). “Introduction:Narratologies.” Narratologies: New Perspectives on Narrative Analysis.ed.,by David Herman, Columbus : Ohio University Press.
    Metz,C. (1974). Film Language : A Semiotics of the Cinema, trans. Michael Taylor, New York
    Nora ,P. (1989). “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 Les Lieux de Memoire.” Trans. Marc Roudebush. Representations 26 (Spring): 7-25.
    Onega,S.&Landa,T.A.G.(1996).Narratology:An Introduction.London:Longman.
    Propp, V. (1928/1968).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Todorov,T.(1969). Grammar of narrative. The Haue, Netherlands: Mouton.
    van Dijk.T.A. (1988). News Analysis. Case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news in the press. Hillsdale, NJ: Erlbaum.
    van Dijk.T.A. (1998). Ideology: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London: Sage.
    White,H. (1987).The content of form─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y representation.
    The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USA.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