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冠婷 |
---|---|
論文名稱: |
現代漢語副詞「再」之語義、篇章和語用分析 A Semantic,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Analysis of Mandarin Adverb Zai |
指導教授: | 陳俊光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7 |
中文關鍵詞: | 「再」 、核心語義 、多義說 、篇章分析 、語用學 |
英文關鍵詞: | Zai, core meaning, polysemy, discourse analysis, pragmatic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29 下載:7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現代漢語副詞「再」為高使用頻率的副詞,經常被拿來與「還」、「也」、「又」三個副詞作比較;但近十年來在臺灣地區,四個副詞中,僅有「再」缺乏專門探討研究的論文。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為「再」做一涵蓋語義、篇章、語用三個層面的全面性研究。
語義層面為探討「再」的多義現象,我們透過歷時語義的輔助和文獻、語料,釐清了「再」的各語義義項。後藉由語料的分析統計,找出「再」的核心語義為「重複」義,並討論該語義與其他語義的衍伸關係。
在篇章層面,「再」的篇章功能承接「再」於複句中的連接功能而來。「再」銜接的前後項關係可為表「後時順序」或表「並存型追加」;同時以信息結構的角度來看,「再」具有推進敘事的前景功能。此外,經由分析發現,當「再」的功能為「並存型追加」時,通常可以省略,形成典型的「篇章標記」。
而在語用層面,「再」本身的語義預設結合語境後,即產生「再」的語用預設,可使雙方的交際順利進行。從語氣類型來看,說話者透過選擇「再」與否定句或假設句、疑問句或祈使句的搭配,在溝通上對受話者產生不同的語用效果。「再」還具有「時間推延」的作用,說話者為了顧及禮貌,不願意直接拒絕受話者的提議,於是在言語上採取迂迴、模稜兩可的說話方式,以敷衍或婉拒對方。
最後,本文檢視了四套目前主要通行的華語教材,針對「再」的教材編寫提出建議。同時,根據教學語法理論與研究結果,從各層面提出對「再」教學排序的建議,並設計教學簡案,希望將研究理論實踐於教學應用之中。
As a high-frequency adverb in modern Chinese, Zai is often compared with three other adverbs: Hai(還), Y(也), and You(又). However, contrast to these three adverbs, we can not find any thesis focusing on Zai in the recent ten years in Taiwan.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study for Zai, including semantic,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three aspects.
In the respect of semantics,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polysemy phenomenon of Zai, we clarify various meanings of Zai based on diachronic semantics, previous research, and data in corpura. Then by means of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we learn that the core meaning of Zai is “again”; and we further discuss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meanings.
In the respect of discours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foresaid item and consequent item of Zai can be “succeeding sequence” or “coexistent addition”.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structure, Zai has the function of foreground, which can help following actions to move on. Furthermore, we also find out that when the function of Zai is “coexistent addition”, it can usually be omitted and transform into a discourse marker.
And in the respect of pragmatics, when Zai’s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combines with context, it turns into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making the communication smoothly. Zai can also convey different pragmatic effects while being in conjunction with negative or subjunctive sentences, and interrogative or imperative sentences respectively. Moreover, Zai can express the effect of postponing in time.
Finally, we make an overview of four main current Mandarin pedagogical materials, and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Zai.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pedagogical grammar theory and the result of our study, we offer some advice on Zai’s pedagogical grammar sequence and design some exercise samples as well.
王力(1980)。《漢語史稿(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1984)。《王力文集第一卷:中國語法理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力(1985)。《中國現代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宗炎(1988)。《英漢應用語言學詞典》。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王寅(2007)。《認知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王婷(2005)。〈淺析副詞「再」〉。《普中學院學報》,1:13-14。
毛哲詩(2006)。《關於形容詞前的「再」的研究──兼及和「更」的比較》。廣東:暨南大學碩士論文。
方梅(1995)。〈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手段〉。《中國語文》,4:279-288。
方梅(2000)。〈自然口語中弱化連詞的話語標記功能〉。《中國語文》,5:459-470。
甘于恩(1981)。〈析「再」〉。《辭書研究》,1:238-241。
史錫堯(1996)。〈「再」語義分析──並比較「再」、「又」〉。《漢語學習》,2:8-12。
朱永生、嚴世清(2001)。《系統功能語言學多維思考》。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任學良(1987)。〈「去」、「再」的詞義史〉。《杭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66-71。
李丹(2006)。〈詞義演變探微〉。《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40-45。
李文治(1982)。〈關於「又」和「再」〉。《語言教學與研究》,1:65-76。
李泉(1996)。〈副詞和副詞的再分類〉。《詞類問題考察》(胡明揚主編):364-390。
李秉震(2009)。〈從認知圖式看「再」的語義演變〉。《語言教學與研究》,4:34-39。
李英哲、盧卓群(1997)。〈漢語連詞發展過程中的若干特點〉。《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49-55。
李彥強(2010)。〈語法化的認知層面研究──兼及與抽象的比較〉。《咸寧學院學報》,2:73-75。
李曉琪(2002)。〈母語為英語者習得「再」、「又」的考察〉。《世界漢語教學》,2:68-78。
李繼剛(2010)。〈《歧路燈》中「再」的一種特殊用法〉。《文學教育》,2:38頁。
吳中偉(1997)。〈論副詞「再」的「推延」義〉。《世界漢語教學》,3:18-25。
何自然、冉永平。(2002)。《語用學概論(修訂本)》。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何兆熊(2002)。《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婉(2006)。〈也談關聯副詞的句法位置〉。《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4:60-62。
呂叔湘(1980/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2/1992)。《中國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書館。
沈家煊(1994)。〈「語法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4:17-24。
沈家煊(2004)。〈語用原則、語用推理和語義演變〉。《外語教學與研究》,4:243-251。
周小兵、鄧小寧(2002)。〈「一再」和「再三」的辨析〉。《漢語學習》,1:61-64。
周作菊(2004)。〈談談古漢語中的「二、貳、兩、再」〉。《中學語文》,5:27-28。
周剛(1994)。〈說「再」〉。《漢語學習》,3:28-32。
屈承熹(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臺北:文鶴出版社。
屈承熹(2006)。《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潘文國等譯)
阿依提拉‧阿布都熱依木(2006)。《維吾爾族學生習得漢語副詞「再」、「又」、「還」、「也」的考察》。新疆:新疆大學碩士論文。
林欽惠(2003)。《漢語句末助詞「啊」之教學語法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碧華(2006)。《漢語副詞「又」之語義與語用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敏(2009)。《漢語副詞「卻」與「倒」之語義、篇章、語用對比及其教學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壯麟、朱永生、張德錄(1989)。《系統功能語法概論》。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胡壯麟(2001)。《語篇的銜接與連貫》。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郎曉秋(2008)。〈「再」與「還」的對比分析〉。《語文學刊》,7:102-104。
高林波、張維微(2008)。〈副詞「再」和「又」的多角度分析〉。《長春大學學報》,18.6:38-40。
高思欣、高思豔(2007)。〈也談副詞「再」的語義〉。《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4:55-59。
馬真(2007)。《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原蘇榮(2009)。〈漢英關聯副詞語篇銜接功能的共性〉。《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3:22-26。
畢永峨(1994)。〈「也」在三個話語平面的體現:多義性與抽象性〉。《功能主義
與漢語語法》(頁79-93)(胡壯麟譯)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修訂版)》。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崔建斌(1999)。〈論語用學中的「言語行為」理論〉。《渭南師範學院學報》,3:
67-71。
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漢語水平考試部(1996)。《漢語水平詞彙與漢字等級大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新明(1999)。〈現代漢語「再+能願動詞」句探析〉。《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8:51-53。
張誼生(1996a)。〈副詞的連用類別和共現順序〉。《烟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6-95。
張誼生(1996b)。〈副詞的篇章連接功能〉。《語言研究》,1:128-138。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的性質、範圍與分類〉。《語言研究》,2:51-63。
張誼生(2004)。《現代漢語副詞探索》。上海:學林出版社。
許餘龍(2002)。《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郭謦維(2011)。《漢日語尾助詞對比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主俠(1998)。《漢語副詞「再」與「又」之教學語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斐(2006)。〈隱喻機制與宋代副詞的語法化〉。《學術論壇》,10:170-173。
葉信鴻(2009)。《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德明(1988)。〈華語副詞「再」、「才」、「就」之語用功能〉。《第二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理論分析組)》(頁224-234)。
楊淑璋(1985)。〈副詞「還」和「再」的區別〉。《語言教學與研究》,3:56-61。
趙元任(1980)。《中國話的文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丁邦新譯)
廖秋忠(1992)。《廖秋忠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蒲喜明(1993)。〈副詞「再」、「又」的語用意義分析〉。《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11-114。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4)。《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辰誕(1999)。《教學篇章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劉怡君(2007)。《現代漢語委婉言語之語用策略及語言形式──以臺灣地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欣怡(2008)。《漢語「好」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教學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虹(2006)。《會話結構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建華(2007)。《副詞「還、也、又、再」的重複義研究》。吉林:延邊大學碩士論文。
劉進(2006)。〈語法化理論綜述〉。《殷都學刊》,1:94-96。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鄧根芹(2007)。〈拷貝型副詞「再」的句法、語義、語用分析〉。《河池學院學報》,6:46-50。
鄭軍(2005)。〈「不再」和「再不」的語義考察〉。《綏化學院學報》,5:107-109。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外文出版社。
衛真道 [Webster, Jonathan](2002)。《篇章語言學》(Text Linguistics)。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徐赳赳譯)
蔣紹愚(2005)。《古漢語詞匯綱要》。北京:商務印書館。
蔣琪、金立鑫(1997)。〈「再」與「還」重複義的比較研究〉。《中國語文》,3:187-191。
潘慕婕(2001)。〈「不再」和「再不」〉。《漢語學習》第2期:69-71。
錢乃榮(2002)。《現代漢語概論》。臺北:師大書苑。
蕪崧(2002)。〈談談連詞「再」〉。《語文學刊》,3:69-70。
顧海芳(2002)。〈《鏡花緣》中的語氣副詞「畢竟」、「再」〉。《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3:43-45。
欒允慶(1995)。〈試論「再」的詞義與詞性〉。《北方論叢》,2:63-65。
鹽見亮太(2005)。《日本留學生對「還、又、再」的使用狀況分析》。遼寧: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Alexiadou, A. (1997). Adverb Placement: A Case Study in Antisymmetric Syntax.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Bonami, D., Godard, D. & Kampers-Manhe, B. (2004). Adverb Classification. In Corblin, F and Henriëtte de Swart (Eds.), Handbook of French Semantics. CSLI Publications (online).
Carter, R. & McCarthy, M. (2006). Cambridge Grammar of English: A Comprehensive Guide: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grammar and usa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leischman, S. (1985). Discourse Functions of Tense-Aspect Oppositions in Narrative: toward a Theory of Grounding. Linguistics, 23, 851-882.
Halliday, M.A.K. (1985/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Hopper, Paul J. (1979). Aspect and foregrounding in Discourse. Syntax and Semantics 12: Discourse and Syntax.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uddleston, R. (1984). Introduction to the Grammar of English.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New York: Longman.
Lin, T. M. & Liu, C. M. [林宗宏、劉啟明](2009). ‘Again’ and ‘Again’: A Grammatical Analysis of You and Zai in Mandarin Chinese. Linguistics, 47, 1183-1210.
Quirk et al. (1985). A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New York: Longman.
Ramat, P and Ricca, D. (1998). Sentence Adverbs in the language of Europe. In Johan van der Auwera (Eds.), Adverbial Constructions in the Lanuages of Europe. (pp. 187-276)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Richards, J. C. et al. (1998).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Asia.
Saeed, J. I. (1997/2003). Semantics.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
Sweester, Eve E. (1986). Polysemy vs. abstraction.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2, 528-550.
Teng, S-H. [鄧守信](1975). A Semantic Study of Transitivity Relations in Chinese.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eng, S-H. [鄧守信](1997). Towards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ssociation, 32:2, 29-40.
網路資源
YouTube – Broadcast Yourself. http://tw.youtube.com/。
中文詞彙特性速描系統。http://wordsketch.ling.sinica.edu.tw/。
北京大學現代漢語語料庫。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index.jsp。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中國網(中國訪談)。http://big5.china.com.cn/fangtan/index.htm。
參考教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1-2》。臺北市:正中書局。
葉德明主編(2006)。《遠東生活華語I-II》。臺北市:遠東書局。
劉珣主編(2002)。《新實用漢語課本1-2》。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Yao, Tao-chung [姚道中](1997). Integrated Chinese [中文聽說讀寫] (Level 1 Part 1-2). Boston: Cheng & Tsui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