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洪敬媛 Chin-Yuan Hung |
---|---|
論文名稱: |
臺南網子寮沙洲近期地形變動 Recent Morphologic Changes of the Wantzuliao Barrier in Tainan |
指導教授: |
林宗儀
Lin, Tsung-Y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6 |
中文關鍵詞: | 濱外沙洲 、地形變動 、地形作用 、網子寮沙洲 |
英文關鍵詞: | offshore barrier, geomorphic change, geomorphic process, Wantzuliao Barrie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6 下載: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研究所別:地理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臺南網子寮沙洲近期地形變動
指導教授:林宗儀
研究生:洪敬媛
論文內容:共一冊,77頁,約二萬八千餘字,共分五章十六節,並以五百餘字摘要說明
摘 要
本研究搜集網子寮沙洲附近海氣象資料、近期福衛二號衛星影像,配合地形剖面實測,探討濱線變動與地形變動的動力機制。網仔寮沙洲冬季作用受由北往南沿岸輸砂、風砂搬運影響往南移動;夏季作用則受颱風波浪的越洗作用影響往東移動,這兩股分力使網子寮沙洲長期以來呈現往東南遷移的現象。
冬季作用後潮口的閉合與否與潮口所受到的波浪能量大小與沙源供應的充足與否有關,若沙源供應量等於需求量,潮口會順著沿岸流方向遷移。
颱風事件對沙洲影響的研究顯示,只有在示性波高大於3m時才易使地形產生變動。分析颱風作用期間的風速,則以日平均最大風速10m/s以上者,較易對沙洲型態產生影響。雖然缺乏多筆波浪資料,但由於最多風向與珊瑚、泰利颱風後沙洲潮口閉合相符,因此本研究推論風向可能會影響波向與波浪作用,進而影響沙洲潮口的產生或形態變化。
夏季風暴事件對網子寮沙洲北段的影響大於南段,新潮口亦常在北段產生,但2006年新潮口在沙洲最窄處產生,而非高程最低處。因此,新潮口位置重複多次在相同位置產生,亦可能與其位於波浪能量集中點有關。
人工養灘雖然不能完全抑制海岸後退,但可延緩沙洲往陸側內移和潟湖淤積的速率。防風林有攔截飛砂及聚砂的功能,可有效防止沙洲往陸側內移,增強沙洲地形的穩定性。
關鍵詞:濱外沙洲(offshore barrier)、地形變動(geomorphic change)、地形作用(geomorphic process)、 網子寮沙洲(Wantzuliao Barrier)
參考文獻
Bilodeau, A.L., Bourgeois, R.P.(2004)Impact of beach restoration on the deep-burrowing ghost shrimp, Callichirus islatrande,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v. 20(3), p.931-936.
Brock, J.C.; Krabill, W.B., and Sallenger, A.H.(2004)Barrier island morphodynamic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lidar metrics for North Assateague Island, Maryland,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v. 20(2), p.498-509.
Davis, R.A. and FitzGerald, D.M. (2004) Beaches and Coasts, Blackwell, Malden, Massachusetts. p.130-166.
Davis R.A. and Hayes, M. O.(1984)What is a wave-dominated coast? , Marine Geology, v. 60, p.313-329.
Davis, R.A.,Jr. (1994) Barrier island system-a geological overview, in Davis, R. A.,Jr., ed.,Geology of Holocene Barrier Systems,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p.1-46.
Hayes, M. O.(1979)Barrier island morphology as a function of tidal and wave regime, in Leatherman, S. P., ed., Barrier Islands,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p.1-29.
Marqués, M.A., Psuty, N.P., and Rodriguez, R.(2001)Neglected effects of eolian dynamics on artificial beach nourishment: The case of Riells, Spain,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v. 17(3), p.694-704.
Matias, A.; Ferreira, O.; Mendes, I.; Dias, J.A., and Vila-Concejo, A.(2005)Artifieial construction of dunes in the south of Portugal,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v. 21(3), p.472-481.
Van Der Wal, D.(1998)The impact of the grain-size distribution of nourishment sand on aeolian sand transport,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v. 14(2), p.620-631.
石再添(1979),台灣西南部嘉南洲潟海岸的地形及其演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地理研究報告,5,11-48頁。
石再添(1980),台灣西部海岸線的演變及海埔地的開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地理研究報告,6,1-36頁。
沙啟鍾(1962),台灣海埔地之氣象與水文,台灣銀行季刊,13(2),173-188頁。
金城、湯麟武(1962),台灣海埔地之洗鹽與灌溉排水,台灣銀行季刊,13(2),215-229頁。
吳啟南、李光炎(1995),嘉南沿海沙洲島的變遷分析利用多時衛星影像及航照,2-1~2-13頁。
林宗儀、黃福興、陳麒麟、蔡守文、楊素鈴、郭忠誠、吳新福(2001),七股琵鷺鄉土情(三)人文地理篇,台南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
林宗儀、蔡金郎、阮香蘭(2001),台灣西南部海岸海灘沉積物特性,第23屆海洋工程研討會論文集,453-457頁。
林宗儀(2003),濕砂對風砂搬運的影響,第25屆海洋工程研討會論文集,685-688頁。
林宗儀、羅毓芳、洪敬媛(2006),應用福衛二號影像於新竹苗栗海岸變遷監測,第28屆海洋工程研討會論文集,599-602頁。
林宗儀、羅毓芳、洪敬媛(2007),台灣西南部海岸沙州島地形變遷,第29屆海洋工程研討會論文集,433-438 頁。
林宗儀(2008),台南七股洲潟系統之近期變動,中國地質學會九十七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大會論文摘要光碟。
林慶偉、劉正千、林宗儀、謝璧妃(2005),中華(福爾摩沙)衛星二號影像對地質環境與災害之動態監測及其資料庫建置(1/4),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報告第94-01號。
洪佩鈺(2005),大比例尺地圖濱線變化量的擷取-以台東海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佩鈺、沈淑敏、陳浦進(2006),應用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地圖判識沙礫質海灘的濱線:以台東海岸為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44,83-105頁。
許民陽(1999),花東海岸的地形變遷~海岸侵蝕後退的研究,天馬文化事業。
許泰文、許榮中、李兆芳、簡仲和、曾以帆(2003),海岸開發後對地形變遷影響機制分析研究(鰲鼓至曾文溪)(1/3),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許泰文、許榮中、李兆芳、簡仲和、曾以帆(2004),海岸開發後對地形變遷影響機制分析研究(鰲鼓至曾文溪)(2/3),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許泰文、許榮中、李兆芳、簡仲和、曾以帆(2005),海岸開發後對地形變遷影響機制分析研究(鰲鼓至曾文溪)(3/3),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陳翰霖(1999a),十七世紀以來台灣西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翰霖(1999b),十七世紀以來臺灣西南部洲潟海岸變遷之研究,慈濟技術學院學報,1,231-252頁。
陳映璇(2008),台灣圖資影像在沙質濱線繪製的應用與限制-以白沙灣、八里海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劭曾(1962),台灣海埔地之擴展途徑,台灣銀行季刊,13(2),70-90頁。
張劭曾(1972),台南海岸自然環境的演變與經濟建設之關係,台灣銀行季刊,31(1),160-207頁。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1996a),台南地區河道變遷的研究,中日地形聯合大會論文集,13-16頁。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1996b),台灣西南部台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6,19-56頁。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1998),台灣西南部嘉南平原的海岸變遷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8,83-105頁。
張瑞津、陳翰霖(1999)十七世紀以來台灣西南海岸平原主要河流之河道變遷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27,1-27頁。
湯麟武(1962a),台灣海埔地之波浪漂沙,台灣銀行季刊,13(2),189-214頁。
湯麟武(1962b),台灣海埔地之開發規劃,台灣銀行季刊,13(2),230-263頁。
黃重誠(1996),台灣西南部沿岸砂洲變遷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以帆、許榮中(2005),海岸開發對鄰近海岸的影響,海洋技術季刊,15(3),33-41頁。
曾以帆、許泰文(2005),河川輸砂對海岸變遷之影響分析,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研討會,氣候變遷、衝擊、因應與永續發展研究進展(下冊),370-377頁。
簡仲和、黃建維、郭晉安、郭瑞成、蔡宗利、陳嘉君、曾鈺蘋、陳虹伯、白凱莉、王欽茂(2002),嘉義鰲鼓至曾文溪口潮波流及輸砂調查研究(1/4),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簡仲和、黃建維、郭晉安、郭瑞成、蔡宗利、陳嘉君、曾鈺蘋、陳虹伯、白凱莉、王欽茂(2003),嘉義鰲鼓至曾文溪口潮波流及輸砂調查研究(2/4),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簡仲和、黃建維、郭晉安、郭瑞成、蔡宗利、陳嘉君、曾鈺蘋、陳虹伯、白凱莉、王欽茂(2004),嘉義鰲鼓至曾文溪口潮波流及輸砂調查研究(3/4),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簡仲和、黃建維、郭晉安、郭瑞成、蔡宗利、陳嘉君、曾鈺蘋、陳虹伯、白凱莉、王欽茂(2005a),嘉義鰲鼓至曾文溪口潮波流及輸砂調查研究(4/4),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簡仲和、郭晉安、黃建維、蔡宗利、陳嘉君、廖彩文、葉美蘭、黃俊維、曾鈺蘋(2005b), 七股潟湖保護對策研究(1/2) ,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
簡仲和、郭晉安、黃建維、蔡宗利、陳嘉君、廖彩文、葉美蘭、黃俊維、曾鈺蘋(2006), 七股潟湖保護對策研究(2/2) ,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
行政院海埔地開發規劃委員會(1963),台南海埔地調查報告。
台灣省海埔地開發委員會(1964),台南海埔地規劃報告書。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2004),福爾摩沙衛星二號(FORMOSAT-2)簡介,網址:http://www.csrsr.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