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智允
Chih-Yun Cheng
論文名稱: 隱喻理論運用於產品設計之探討 -以燈飾為例
A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Metaphor in Product Design - Lighting as Example
指導教授: 鄧成連
Teng, Cheng-Le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6
中文關鍵詞: 隱喻產品設計燈飾
英文關鍵詞: metaphor, product design, light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4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產品的技術與機構層面趨於成熟穩定,產品的功能性也幾乎可以滿足我們的基本需求,同質性的商品更是層出不窮,為讓產品能夠從各種商品中脫穎而出,藉由隱喻理論實際運用於產品設計當中,激發設計師藉由隱喻的概念發想萃取出影響心理情感的隱喻造形特徵,使設計師可以依據構想之方向,發展出多款創新的產品造形,不但可以豐富產品的意念,亦能提昇產品的深度與訴求。
    本研究在於探討隱喻理論應用在產品設計上,依據隱喻相關論述以及理論之研究,歸納出隱喻類型,並透過市面上隱喻產品的隱喻類型與能指所指的分析,建構出產品設計發想模式,後續藉由設計創作案的實際運用並進行驗證,試圖為產品設計找出最有效的隱喻創作方式。研究流程主要分成三個部分:(1)透過隱喻運用在產品造型上的文獻,進行整理歸納,建立隱喻手法類型之編碼。經歸納後劃分為十種隱喻類型以及三種情感層次。(2)蒐集市面上現有產品,透過專家鑑定,挑選運用隱喻手法的市售產品,根據隱喻類型與能指所指之分析,發現隱喻類型以「外觀」手法為最多;次多應用之隱喻類型為「無機」手法;使用最少的類型為「機能」手法。另外從情感層面來看,外觀、擬人、仿生、無機、符號屬於「本能層次」;機能、行為、情境屬於「行為層次」;象徵與文化屬於「反思層次」。(3)建立隱喻產品發想新模式,運作過程為先針對主體進行載體的聯想,聯想範圍包含三種情感思維層面底下的各種隱喻類型,再來從聯想物中進行組合的動作,並選擇載體,最後藉由載體與主體之間的相關性,運用在產品設計上。
    本創作結果運用隱喻發想模式,設計隱喻燈飾,依據創作過程與成果進行發想模式之驗證並綜合研究論述,總結歸納出主要結論:(1)情感思維層次理論與隱喻類型有相互之關係架構;(2)發現隱喻應用在產品設計上,會隨著隱喻類型之不同,對於產品亦產生不同的實質功能與效果;(3)隱喻發想模式針對隱喻的運作,即載體轉移至主體之過程,將之應用在設計創作上。期間強調從主體先進行聯想,並重視載體與主體之間的關聯性,使設計過程中發展出更具體、更深入的設計構想,同時可令發想過程更透明,讓構想有跡可循。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technical and institutional aspects of products are becoming more mature and stabilized, their functionality meets nearly most of our basic needs. Similar products in the market abounds, and to make your product stand out from the rest, the application of metaphoric concept to product design inspires the designer to come up with something that possesses metaphoric characteristics with an emotional impact, thereby allowing designers to develop even more innovative products and designs in this direction. Not only does this enrich the concept, but also enhance the product’s depth and appeal.

    This study will explore the metaphor theory as applied to product design and, based on related discussions and research, classify the types of metaphor as well as construct a creative paradigm in designing a produ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ypes of metaphor-induced product designs available in the market and its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As a follow-up, this study will attempt to find the most effective creative process in metaphoric design throug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creative design process. The research procedur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1) Organize, conclude, and establish an encoding for metaphoric techniques, which is classified into ten kinds of metaphors and three levels of processing. (2) Gather a collection of products available in the market, through evaluation from experts, sift out a selection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products employing the metaphor concept in their design. In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the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based on the types of metaphors, it is discovered that majority of the designs use the “Visual Metaphor” approach; second is the “Inorganic Metaphor” approach; and the least used method is the “Functional Metaphor” approach. In addition, from an emotional point of view, mere appearance, personification, biomimetics, inorganic, and signs, all belong to the “visceral level”; functionality and behavior belong to the “behavioral level”. (3) Establish a new paradigm for metaphorical product design, the initial steps in the procedure will be aimed 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enor and vehicle. The scope of association includes all types of metaphors under the three levels of processing, select the vehicle, until finally,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enor and the vehicle, apply it to the product design.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creation of a lighting fixture that employs the use of the metaphorical paradigm, with the execution of the creative method and substantiation based on the creative process, which are then subjected to a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discussion to reach the following main conclusions: (1) that there is a framework for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y of emotional level and the types of metaphor (2) it is concluded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metaphors will generate different functions and effects when applied to product design. (3) in carrying out and applying the use of metaphors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the process of transferring from vehicle to tenor is applied to the creative process. In the course of this, it is emphasized that association is carried out first from the tenor, putting importance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enor and the vehicle to develop a more specific and in-depth design concept, while at the same time making the process more transparent, so that an effective paradigm can be extracted from the creative proces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參考文獻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隱喻 6 一、 隱喻之定義與運作 6 二、 隱喻之本質 9 (一) 修辭學層面之探討 9 (二) 符號學層面之探討 11 (三) 認知心理學層面之探討 16 第二節、 產品設計 17 一、 產品造型 17 (一) 原型設計 18 (二) 生態學視覺論與預設用途 18 二、 產品語意 20 第三節、 隱喻與設計相關研究 22 一、 隱喻運用類型 22 二、 情感設計 28 參考文獻 30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流程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5 一、 文獻分析法 35 二、 內容分析法 36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6 一、 研究前期調查 38 二、 專家篩選過程與結果 39 參考文獻 42 第肆章、 案例分析 第一節、 隱喻類型與能指所指分析 43 第二節、 產品設計隱喻發想模式 67 第伍章、 創作內容 第一節、 隱喻燈飾創作發想過程 69 第二節、 隱喻燈飾創作 74 一、 隱喻燈飾創作案甲:「人生難題」 74 (一) 創作理念 75 (二) 創作過程 75 (三) 作品呈現 77 二、 隱喻燈飾創作案乙:「Disc Light」 80 (一) 創作理念 80 (二) 創作過程 80 (三) 作品呈現 86 三、 隱喻燈飾創作案丙:「Borrow」 89 (一) 創作理念 89 (二) 創作過程 89 (三) 作品呈現 92 第三節、 創作成果檢討 95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97 一、 隱喻類型運用理論 97 (一) 本能層次之「外觀」類型 98 (二) 本能層次之「擬人」類型 99 (三) 本能層次之「仿生」類型 99 (四) 本能層次之「無機」類型 99 (五) 本能層次之「符號」類型 99 (六) 行為層次之「機能」類型 100 (七) 行為層次之「行為」類型 100 (八) 行為層次之「情境」類型 100 (九) 反思層次之「象徵」類型 100 (十) 反思層次之「文化」類型 101 二、 隱喻發想模式與創作結論 101 (一) 「人生難題」設計創作 101 (二) 「Disc Light」設計創作 102 (三) 「Borrow」設計創作 102 第二節、 主要結論 102 第三節、 後續研究與建議 103 附錄 104

    王文科、王智弘 (2007)。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石番 (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市:幼獅文化。
    王行凱、程惠琴 (2006)。工業設計。廣西:廣西美術。
    王韻雅 (2011)。成語的隱喻藝術。台北市:秀威資訊。
    朱寶榮 (2004)。應用心理學教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江日緯 (2007)。隱喻類比運用於產品型態設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吳珮瑜 (2007)。隱喻手法在造型創新設計上的應用以生活用品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吳黌銘 (2009)。語言漫談。台北市:秀威資訊。
    呂清夫 (1984)。造型原理。台北市:雄獅。
    李信豐 (無日期)。(http://home.educities.edu.tw/tsuiyh/deh/f306.html)
    束定芳 (2000)。隱喻學研究。上海市:上海外語教育。
    林志煒 (2005)。平面廣告圖像符號之隱喻性多空間模式探討與應用-以時報廣告金像獎(1997~2003)得獎作品與時報廣告金犢獎(2005)創作作品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臺南市。
    林崇宏 (1998)。造形設計原理。台北縣:北星。
    林銘煌 (2000)。產品造形中的符號與符碼。設計學報,5(2),73-82。
    林銘煌(2001)。產品設計中造形的編碼與解碼。設計學報,6(2),39-52。
    林銘煌、鄭仕弘 (2004)。原形理論與原形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邱永福 (1988)。造型原理。台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後藤武、佐佐木正人、深澤直人 (2008)。不為設計而設計=最好的設計-生態學的設計論(デザインの生態学—新しいデザインの教科書)。(黃友玫譯)。台北市:漫遊者文化出版:大雁出版基地發行。(原作2004年出版)
    胡飛 (2008)。藝術設計符號基礎。台北市:高等教育。
    常金蘭 (2009)。兩岸廣告比較-從原型分析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張建成、吳俊杰、劉淑君 (2007)。系列化產品造形風格與設計手法研究 以OLYMPUS數位相機為例。設計學報,12(3),1-16。
    張紹勳 (2001)。研究方法。台中市:滄海。
    陳正治 (2009)。修辭學。台北市:五南。
    游曉貞、陳國祥、邱上嘉 (2006)。直接知覺論在產品設計應用之審視。設計學報,11(3),13-28。
    黑格爾 (1981)。美學。(朱孟實譯)。台北市:里仁。
    葉至誠 (2009)。社會科學概論。台北縣:揚智文化。
    葛本儀 (2002)。語言學概論。臺北市:五南。
    詹若涵 (2004)。產品意象與造形特徵之對應關係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桃園。
    賈林祥 (2009)。心理的模擬‧認知心理學。山東:山東教育。
    劉耀中 (1995)。榮格。台北市:東大圖書。
    鄧建國、莊明振(2008)。應用情感喚醒的造形聯想設計模式探討。設計學報,13(3),81-97。
    鄭文俊、蕭錫錡。探索或迷思:幾個有關產品語意學的想法兼談產品詮釋學。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五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
    鄭麗玉 (2009)。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魯曉波 (2006)。數字圖形界面藝術設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蕭安汝 (2006)。不同隱喻廣告類型之廣告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桃園。
    蕭嘉猷、詹玉艷,2000,平面廣告的比喻表現發想流程探討-以VW 汽車1959~1975 年系列稿為例,商業設計學報,第4 期,p.179。
    賴艾如 (2003)。平面廣告中隱喻之基底域與目標域相似性類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桃園。
    簡政珍 (1999)。詩心與詩學。台北市:書林。
    蘇以文 (2005)。隱喻與認知。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Anderson, J. R. (1980).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San Francisco: Freeman.H. Gleitman 著,洪蘭譯,1997,心理學,遠流出版,台北,pp.229-230
    Black, M.(1993), More about Metaphor, In. Ortony, A.(Ed.), Metaphor and Thought(pp.19-41), New York:Cambridge Univ. Press.
    Culler, J. (1992)。索緒爾,(張景智譯)。台北:桂冠。(原作1976年出版)
    Donald, R.C.、Pamela, S.S. (2003)。企業研究方法。(古永嘉譯)。台北市:華泰。(原著2001年出版)。
    Eysenck, M. W.、Keane, M. T. (2004)。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A Student’s Handbook)。(李素卿譯)。台北市:五南。
    Fiske, J. (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張錦華譯)。台北市:遠流。(原作1990年出版)
    Gentner, D. (1983). Structure-mapp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nalogy. Cognitive Science. 7 (2), pp155-170.
    George, H. & Scott, R. (1940). A Greek-English Lexicon. (http://www.perseus.tufts.edu/hopper/).
    Kumar, R. (201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潘中道、胡龍騰譯)。台北市:學富文化。
    Lakoff, G. & Johnson, M. (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周世箴譯)。台北市:聯經。(原作2003年出版)
    Norman, D. A.(2008)。情感設計:我們為何喜歡(討厭)日常用品,(翁鵲嵐、鄭玉屏、張志傑譯)。台北市:田園城市。(原作2004年出版)
    Perelman, C. (1979).The new rhetoric and the humananities: Essays on rhetoric and its applications. Boston, MA: Reidel.
    Winner, E. (1999)。創造的世界─藝術心理學,(陶東風譯)。台北市:田園城市。(原作1982年出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