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後遺民寫作提出以來,關注焦點多放在族群議題上,雖然這也是王德威提出該說的背景之一,但探究其文化源頭,此說其實在現代文學與社會環境之下頗有值得討論之處。上承遺民傳統與抒情美學,在記憶辯證、傷逝與悼亡中,追尋自我的安身立命之道,成為一種精神安頓的追尋路線。後遺民不只限於國族,任何人都可能是時間的、現代的遺民。在急速現代化的環境中,漂泊失根的現代人,無所依歸的心靈狀態,就是一種後遺民。是故,後遺民寫作不再限於歷史,不再限於族群,他可以是對現代社會中邊緣、畸零族群的關懷,可以是對現代社會中無我狀態之沈默大眾的關懷,可以是對下一個世代的關懷,可以是對文化群體即將斷裂的關懷。本論文試圖將後遺民寫作加以延伸,並以臺灣文壇創作量豐沛亦極具代表性且具有老靈魂的兩位作家:朱天心與駱以軍為考察,將後遺民寫作與身世感懷、世代景觀、小說技藝與知識份子的關懷等連結,從而理解朱天心如何化身背向未來的天使,並逐漸面向未來,以及駱以軍如何從個人精神密室進化到時空無疆西夏旅館,並據此探觸「我們」的心靈。
一、 研究文本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
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2005年)
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臺北:印刻,2010年)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印刻,2002年)
朱天心:《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
駱以軍:《月球姓氏》(臺北:聯合文學,2000年)
駱以軍:《西夏旅館(上)(下)》(臺北:印刻,2008年)
駱以軍:《遠方》(臺北:印刻,2003年)
駱以軍:《遣悲懷》(臺北:麥田,2001年)
二、 專書
Benedict Anderson(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想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和散布》(臺北:時報,2010年)
Dani Cavallaro(丹尼‧卡瓦拉羅)著,張衛東等譯:《文化理論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Daniel Bell(丹尼爾‧貝爾)著/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譯:《後工業社會的來臨》(臺北:桂冠,1989年)
Daniel Bell(丹尼爾‧貝爾)著/趙一帆等譯:《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台北:久大/桂冠,1989年)。
Daniel L. Schacter(丹尼爾‧沙克特)著,李明譯:《記憶七罪》(台北:大塊文化,2005年)
David Ewing Duncan(大衛‧艾溫‧鄧肯)著/丘宏義譯:《抓時間的人--人類探索日曆的智慧接力》(台北:雙月書屋,1999年)
David Harvey(大衛‧哈維)著/閻嘉譯:《後現代的狀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Diane Ackerman(黛安‧艾克曼)著,莊安祺譯:《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台北:時報文化,2004年)
Edward W. Said(艾德‧華薩依德)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1997年)
Elizabeth Loftus(伊莉莎白‧羅芙特斯)、Katherine Ketcham(薩琳‧柯茜)著/洪蘭譯:《記憶VS.創憶:尋找迷失的真相》(臺北:遠流,1998年)
F. C.Bartlett(巴特萊特)著/李維譯:《記憶:一個實驗的與社會的心理研究》(台北:桂冠圖書,1998年)
Fredric Jameson(詹明信)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臺北:允晨,2001年)
Gilles Deleuzel(吉勒.德勒茲)著/楊凱麟譯:《德勒茲論傅柯》(臺北:麥田,2000年)
Ha Jin(哈金)著/胡迪譯:《在他鄉寫作》(臺北:聯經,2010年)
John Hassard(約翰‧哈薩德)編/朱紅文、李捷譯:《時間社會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9年)
Mike Crang(麥克.克蘭)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8年)
Milan Kundera(米蘭‧昆德拉)著/孟湄譯:《被背叛的遺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Milan Kundera(米蘭‧昆德拉)著/尉遲秀譯:《相遇》(臺北:皇冠,2009年)
Peter Coveney(彼得‧柯文尼)、Roger Highfield(羅傑‧海非爾德)著/江濤、向守平譯:《時間之箭》(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Peter Gay(彼得‧蓋依)著/梁永安譯:《現代主義》(臺北新店:立緒,2001年)
Rebecca Rupp(羅普)著/洪蘭譯:《記憶的秘密》(臺北:貓頭鷹,2004年)
Robert Levine(羅伯特.勒范恩)著/馮克芸、黃芳田、陳玲瓏譯:《時間地圖:不同時代與民族對時間不同的解釋》(臺北:商務,1997年)
Rollo May(羅洛‧梅)著/朱侃如譯:《焦慮的意義》(臺北:立緒,2004年)
Sarah Dunant(莎拉˙杜南)、Roy Porter(羅伊˙波特)編/呂捷譯:《焦慮的年代》(臺北:經典傳訊,2010年)
Stephen Owen(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台北:聯經,2006年)
Steven Best(史帝文‧貝斯特)、Douglas Kellner(道格拉斯‧凱爾納)著/朱元鴻等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臺北:巨流,1994年)
Tim Cresswell(提姆.克瑞茲威爾)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2006年)
Virinder S. Kalra(卡爾拉),Raminder Kaur(柯爾),John Hutnyk(哈特尼克)著,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臺北: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國際出版,2008年)
Walter Benjamin(華特˙班雅明)著/李士勛、徐小青譯:《班雅明作品選:單行道、柏林童年》(臺北:允晨,2003年)
Walter Benjamin(華特˙班雅明)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
Walter Benjamin(華特˙班雅明)著/張旭東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臺北:臉譜,2002年6月)
王德威:《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課》(北京: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小說》(臺北:遠流,1988年)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臺北:麥田,2002年)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臺北:麥田,2004年)
朱天心:《二十二歲之前》(臺北:聯合文學,2001 年)
朱天心:《時移事往》(台北:聯合文學,2001 年)
朱天心:《學飛的盟盟》(台北:時報,1994年)
朱天心:《擊壤歌》(臺北:聯合文學,2010年)
朱天文:《荒人手記》(臺北:時報,2007年)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2000年)
吳天泰主編:《多元文化》(臺北:二魚文化,2008年)
宋國誠:《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臺北:擎松,2003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輯》(臺北:麥田,1996年)
李歐梵:《蒼涼與世故:張愛玲的啟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年)
李豐楙、劉苑如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汪民安編:《文化研究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周芬伶:《聖與魔──台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臺北:印刻,2007年)
周英雄、劉紀蕙:《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2000年)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臺北:聯經,2009年)
林桶法:《1949大撤退》(臺北:聯經,2009年)
林麗如:《歷史與記憶:舞鶴小說研究》(臺北:大安,2008年)
林耀德、孟樊著:《世紀末偏航》(臺北:時報,1990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臺北:元尊文化,1997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2003年)
邵玉銘、張寶琴、瘂弦編著:《四十年來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1995年)。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2008年)
唐 諾:《在咖啡館遇見14個作家》(臺北:聯經,2010年)
馬大康、葉世祥、孫鵬程:《文學時間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高友工:《中國美學與文學研究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2004年)
張 岱:〈夢憶序〉,《陶庵夢憶》(臺北:金楓,1999年)
張愛玲:《張愛玲典藏全集》(第八冊:散文卷一)(臺北:皇冠,2008年)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麥田,2007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2001年)。
梁元生:《邊緣與之間》(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2001年)
陳平原:《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臺北:二魚文化,2003年)
陳其南:《關鍵年代的臺灣》(臺北:允晨,1988年)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2002年)
陳國偉:《想像臺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年)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臺北:書林,2000年)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臺北:麥田,2003年)
楊 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臺北:聯合文學,1995年)
楊 照:《文學的原像》(臺北:聯合文學,1995年)
葛劍雄:《中國移民史》(臺北:五南,2005年)
詹宏志:《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臺北:經濟與生活出版,1989年)
廖炳惠:《臺灣與世界文學的滙流》(臺北:聯合文學,2006年)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臺北:麥田,2009年)
趙 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硏究》(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劉小楓:《這一代人的怕和愛》(北京:三聯,1996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臺北:麥田,2006年)
盧建榮:《臺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臺北:麥田,2003年)
駱以軍:《降生十二星座》(臺北:時報,2005年)。(原為《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臺北:皇冠,1993年))
駱以軍:《經驗匱乏者筆記》(臺北:印刻,2008年)
鍾怡雯:《內斂的抒情──華文文學評論》(臺北:聯合文學,2008年)
顏忠賢:《不在場:顏忠賢空間學論文集》(臺北:田園城市,1998年)
三、 期刊論文、報紙
尹蓓芳記錄整理:〈回過神來,回到抒情的傳統──朱天心答朱偉誠問〉,《印刻文學生活誌》,2008年9月,頁56-62。
王彬彬:〈攪蠻纏的比較──駁王德威《從「頭」談起》〉,《南方文壇》2005年2月,頁37-42。
王德威:〈「有情」的歷史──抒情傳統與中國文學現代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三十三期,2008年9月,頁77-137。
王德威:〈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明報週刊》,2006年7月,頁90-93。
王德威:〈明清小說的現代視角〉,《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七卷三期(2007年9月),頁144。
王德威:〈後中年期的愛與死〉,《印刻文學生活誌》,2008年9月,頁46-48。
王德威:〈原鄉裡的異鄉人──重讀舞鶴的《悲傷》〉,《自由時報》(人間副刊),1993年5月20-21日。
王德威:〈漫遊者:頹敗的顫動〉,《聯合報》,2000年12月12日。
仲米磊:〈論張愛玲小說的時空藝術〉,《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一期,頁82-85。
朱天心:〈去聖邈遠,寶變為石〉,《中國時報》第39版,1994年1月1日。也收於楊澤編:《從四〇年代到九〇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1994年),頁329-334。
朱天心:〈我不愛臺灣〉,《中國時報》時論廣場,2004年4月22日。
朱天心:〈南都一望〉,《印刻文學生活誌》95年9月,頁46-63。
朱天心:〈流水十九年〉,《幼獅文藝》1992年8月,頁40-41。
朱天心:〈夏日煙雲〉,《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3年7月28日。後收於朱天心:《小說家的政治週記》(臺北:時報,1994年),頁216-230。
江世芳:〈駱以軍:小說如代幣,不能拿去買東西,卻可用來玩遊戲〉,《中國時報》第21版,2001年6月26日。
何春蕤:〈方舟之外︰論朱天心的近期寫作〉,《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4年1月1日。也收於楊澤編:《從四〇年代到九〇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1994年),頁335-343。
吳潛誠:〈炫耀的「後現代」的表演者〉,《中國時報》42版,1994年1月20日。
言叔夏(劉淑貞):〈我的哭牆與我的罪--訪/評駱以軍〉,《幼獅文藝》,2004年5月,頁42-49。
季 進:〈華語文學:想像的共同體──王德威訪談錄〉,《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四期,頁58-59。
房慧真:〈朱天心──加速前進歷史裡的愛情〉,《聯合文學》第304期(2010年2月),或參見網址:http://city.udn.com/78/3829893。
林分份:〈史學想像與詩學批評──王德威的鍾國現代小說研究〉,《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第5期,頁97。
邱貴芬:〈想我(自我)放逐的(兄弟)姐妹們──閱讀第二代「外省」(女)作家朱天心〉,《中外文學》1993 年8 月,94-110 頁。
施晨露、姜小玲:〈駱以軍:用小說把時間喊停〉,《新聞晨報》,2012年1月31日。
徐德明:〈「華文語境」中的當代小說批評視界──從王德威的「知識地理」探勘說起〉,《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2年3月,頁17-22。
郝譽翔:〈1978年的逃亡——論朱天心小說的朝聖之旅〉,《東華人文學報》,2002年,頁241-268。
馬 加:〈駱以軍:一個「練功者」的書寫秘笈〉,《明日風尚》2011年1月,頁158-161。
張瑞芬:〈彷彿在君父的城邦——郝譽翔《逆旅》、駱以軍《月球姓氏》、朱天心《漫遊者》三書評介〉,《明道文藝》第299期(2001年2月),頁29-37。
張瑞芬:〈後遺民違建--評介駱以軍《西夏旅館》〉,《文訊》,2008年12月,頁130-131。
張誦聖:〈絕望的反射——評朱天心《古都》〉,《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莊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集團文學研究(上)〉,《國文天地》第13卷8期(1998年1月),頁59-70。
莊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集團文學研究(下)〉,《國文天地》第13卷9期(1998年2月),頁62-75。
莊宜文:〈曝光的底片——讀駱以軍《我們》〉,《文訊》238期,2005年8月,頁52。
陳建忠:〈路曼曼其修遠兮:朱天心《漫遊者》的漂泊書寫〉,《中央日報》副刊第18版,2000年12月31日。
陳建忠:〈歷史創傷、精神危機、自我救贖/放逐:論朱天心與王安憶的都市書寫〉,《清華中文學林》第1期(2005年4月),頁135-164。
陳皇旭:〈戰後外省小說家文本中的「文化身份」問題〉,《中極學刊》第5輯(2005年12月),頁213-231。
陳巍仁:〈「我們」之間的唬爛絮叨——論駱以軍《壹週刊》專欄三書的文類意義〉,《2010海峽兩岸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現代文學學會、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出版),2010年,頁249-268。
黃宗潔:〈朱天心小說中的死亡書寫〉,《東華人文學報》第十四期,2009年1月,頁227-246。
黃錦樹:〈神的屍骸——論駱以軍的傷害美學〉,《中外文學》第38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32。
黃錦樹〈死者的房間——讀駱以軍《遣悲懷》〉,《聯合文學》第207期,2002年1月,頁133-134。
楊佳嫻:〈這是一個弄錯地圖的故事--談駱以軍「中正紀念堂」的空間記憶與歷史隱喻〉,第六屆青年文學會議論文,2002年11月8-9日舉行。
楊佳嫻:〈離/返鄉旅行:以李渝、朱天文、朱天心和駱以軍描寫臺北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94年7月,頁133-155。
楊凱麟:〈《西夏旅館》的運動—語言與時間—語言:駱以軍的游牧書寫〉,《中外文學》第38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41-76。
楊凱麟:〈時間中的被侮辱者與被損害者〉,《印刻文學生活誌》2005年12月,頁75-82。
楊凱麟:〈駱以軍的第四人稱單數書寫(2/2):時間製圖學〉,《清華學報》,新三十五卷第二期,2005年12月,頁369-403。
楊 照:〈年少卻蒼老的聲音——評駱以軍的小說集《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民眾日報》24版,1994年1月29日。
楊 翠:〈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新活水雙月刊》第17期(2008年3月),頁98-105。
楊錦郁記錄整理:〈始終維護文學的尊嚴——李瑞騰專訪朱天心〉,《文訊》1993年6月,頁80-84。
詹愷苓(楊照):〈浪漫滅絕的轉折〉,《自立早報》副刊,1991年1月6-7日。
鄒 瀅:〈在都市廢墟上御風飛行——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與中年童話〉,《上海文化》2010年第6期,頁59。或見網站http://www.xinpiping.com/?p=562。
劉智濬:〈當王德威遇上原住民──試論王德威後遺民論述〉,《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六期(2008年4月),頁157-191。
蔡振念:〈論朱天心族群身份/認同的轉折〉,《成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09年7月),頁179-204。
蔡 琰、臧國仁:〈「創意∕創新」與時間概念:敘事理論之觀點〉,《新聞學研究》,2007年10月,93期,頁1-39。
鄭文惠:〈遺民的生命圖像與文化鄉愁──錢選詩/畫互文修辭的時空結構與對話主題〉,《政大中文學報》第六期(2006年12月),頁147-181。
鄭闖琦:〈從夏志清到李歐梵和王德威──一條80年代以來影響深遠的文學史敘事〉,《文藝理論與批評》,2004年1期,頁9-14。
黎湘萍:〈族群、文化身份與華人文學──以臺灣香港澳門文學使的撰述為例〉,《華文文學》2004年1月第60期,頁5-16。
黎湘萍:〈華文文學的文化價值與歷史價值〉,《河北學刊》2000年第二期,頁65-69。
賴素玲專訪:〈朱天心:不願噤聲的老靈魂〉,《民生報》讀書週刊第498期,1999年4月8日。
駱以軍、蘇偉貞訪談:〈時光隊伍,魔幻上路〉,《誠品好讀》第68期,2006年8月,頁36-40。
駱以軍:〈從《紅字團》到《西夏旅館》——答總編輯初安民〉,《印刻文學生活誌》2005年12月,頁36。
駱以軍:〈幾種辨識過程之挫折〉,《聯合文學》,第十卷第八期,1994年6月,頁60-62。
謝春馨:〈你我她(他)還是誰誰誰?——評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臺灣文學評論》94年10月,頁130-147。
韓麗珠:〈所謂選擇〉,《聯合文學》第331期(2012年5月),頁12。
簡政珍:〈台灣都市詩的空間意象與隱喻〉,《台灣詩學學刊》第6號,2005年11月,頁7-33。
四、 學位論文
王億儒:《駱以軍《西夏旅館》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9年)。
王瓊涓:《瀕臨邊境的可逆之旅:九○年代以降台灣現代小說的死亡書寫》(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與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朱衣仙:《「歧路花園文本」的認同建構:以《陳寅恪與柳如是》與《加利菲亞》(Califia)為例》(臺北: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吳雅慧:《朱天心小說的時空座標》(臺北: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周廷威:《駱以軍小說研究》(臺南: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林唯莉:《女遊與女性自傳式書寫中的家國語藝--以《逆旅》、《漫遊者》、《海神家族》為分析對象》(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邱玫玲:《以自我記憶建構他者歷史--朱天心小說的書寫網絡》(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2年)
孫潔茹《游移/猶疑?—朱天文、朱天心及其作品中的認同與政治》(臺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張琬貽:《台灣當代女性小說中的鬼魅書寫(1980─2004)》(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奕翔:《駱以軍小說的自我主體建構》(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陳培文:《朱天心的生命風景與時代課題》(臺南:大成功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曾燕瑀:《朱天心小說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黃莉棉:《駱以軍的困境書寫—以《西夏旅館》為考察》(臺北:臺灣師大國文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楊佳嫻:《論戰後台灣外省小說家作品中的「臺北 / 人」》(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劉紋豪:《國族認同的失落與爭辯--朱天心小說研究(1977-2000)》(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蕭安凱:《小說中國‧虛構華文‧想像臺灣——論王德威的文學敘事與史觀》(台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謝倩如:《朱天心小說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教學碩士班論文,2002年)
嚴婕瑜:《駱以軍小說的自我主體建構》(臺北:臺北教育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五、 網頁資料
王 堯採訪朱天心:〈我只要不被貼標籤的自由〉,《人民網》,2009年06月24日,http://tw.people.com.cn/GB/14814/14892/9534289.html。
王人英:〈班雅明筆下的《新天使》密碼〉,世安美學獎2010得獎作品(美學論文獎),頁6。見網頁:http://www.sancf.org.tw/SANCF/arts_index.php?artsyear=2010。
朱偉誠:〈無重力狀態的漫遊憶往──讀朱天心《漫遊者》〉,http://unitas.udngroup.com.tw/web_old/b/200103/storyb4-1.htm。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web1.nsc.gov.tw/ct.aspx?xItem=10529&ctNode=40&mp=1。
杜念中:〈大地的苦難人民〉,見《蘋果日報》即時新聞:http://tw.nextmedia.com/mobile/article/issueid/20110423/artid/33338523/appname/twapple。
林欣誼:〈駱以軍《西夏旅館》獲香港紅樓夢獎〉,見中國時報網站,2010年7月17日,http://www.sudu.cc/front/bin/ftdetail.phtml?Part=INAB11&Seq=68987。
林欣誼:〈駱以軍看臉書 無臉男吞噬所有〉,《中時電子報》,2012年3月5日,http://tw.news.yahoo.com/%E9%A7%B1%E4%BB%A5%E8%BB%8D%E7%9C%8B%E8%87%89%E6%9B%B8-%E7%84%A1%E8%87%89%E7%94%B7%E5%90%9E%E5%99%AC%E6%89%80%E6%9C%89-213000489.html。
林俊穎:〈從前從前有個陽光世界〉(《擊壤歌》經典版代跋),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67086。
林滿紅:〈界定台灣主權歸屬的國際法──《中日和約》〉, http://www.phys.sinica.edu.tw/~tsongtt/c-writing-Lin-2.htm。
胡錦媛:〈遊牧書寫--朱天心《漫遊者》〉,http://unitas.udngroup.com.tw/web_old/b/200108/storyb5-1.htm。
孫梓評:〈惡漢人間漫遊——專訪駱以軍〉,《自由時報》2005年2月13日,參見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feb/13/life/nylife-10.htm。
張錦忠:〈馬華文學的定義與屬性〉,參見網頁:http://www.sl.ndhu.edu.tw/riki/riki.php?id=%E9%A6%AC%E8%8F%AF%E6%96%87%E5%AD%B8%E7%9A%84%E5%AE%9A%E7%BE%A9%E8%88%87%E5%B1%AC%E6%80%A7&CID=1。
張耀仁:〈重複的自己:讀駱以軍《西夏旅館》〉,見網頁http://mypaper.pchome.com.tw/renny915/post/1313351253。
陳少廷:〈從國際條約談台灣主權歸屬〉,http://taup.yam.org.tw/comm/comm9505/tpdc5513.html。
陳綾琪:〈走過死亡之境﹕追尋歷史與記憶之盡頭〉,《文化研究月報》第七期,2001年9月15日,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park35.htm。
楊 照:〈「廢人」存有論──讀童偉格的《無傷時代》〉,參見博客來網站: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44841。
劉佳玲:〈搶搭文學大師末班車的駱以軍〉,2000年10月16日。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editorial/author.php?id=2002032001&encoding=C
劉阿榮:〈我們共同的命運——族群、記憶與國家認同〉,參見:http://www.ncu.edu.tw/~ncu34814/edu/program2/p204/8b.pdf。
劉阿榮:〈族群記憶與國家認同〉,見網站:http://r9.ntue.edu.tw/activity/multiculture_conference/file/1/2.pdf。
劉紀蕙主持(文化批判論壇):〈為什麼大和解不/可能?--省籍問題中的災難與希望〉,《文化研究月報》,第四期,2001年6月15日。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forum_4.htm。
駱以軍:〈作家答客問〉,參見《聯合新聞網》,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3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