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俊硯
Wang, Chun-Yen
論文名稱: 臺灣地區運動舞蹈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對成績表現影響之研究
A study on relationship of DanceSport players perceived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team cohesion, and grade performance in Taiwan
指導教授: 鄭志富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1
中文關鍵詞: 運動舞蹈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
英文關鍵詞: DanceSport,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team cohes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1下載: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地區運動舞蹈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對成績表現之影響研究,以2015臺灣之星-國標舞年度全國排名賽選手為研究對象,於2014年3月14日至5月10日,透過問卷調查法得有效樣本296份,以瞭解臺灣地區運動舞蹈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對成績表現之現況,並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階層回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 教練的訓練與指導行為對臺灣地區運動舞蹈選手最具影響力,團隊凝聚力則以團隊合作最能凝聚選手對此項運動的熱情與向心力。
    二、 臺灣地區運動舞蹈選手在性別、年齡、接受訓練時間、最高參賽層級、最佳成績等知覺教練領導行為有影響力。
    三、 臺灣地區運動舞蹈選手在性別、年齡、接受訓練時間、最高參賽層級、最佳成績等知覺團隊凝聚力有影響力。
    四、 教練領導行為的「關懷行為」、「專制行為」及團隊凝聚力的「團隊合作」、「人際吸引」、「人際親合」對成績表現具有預測力。
    本研究結果期待能提供給國內運動舞蹈教練作為領導選手時的方針,或當作比賽選手未來訓練規劃的參考依據,以間接提升我國運動舞蹈實力,讓台灣運動舞蹈成績更為亮麗。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DanceSport players perceived coaches’ leadership, team cohesion, and grade performance in Taiwan. The participants are national DanceSport players in 2015 Taiwan Stars, which held on March, 14, 2014 to May, 10, 2014. Through 296 questionnaires survey to examin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DanceSport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team cohesive, and grade performance in Taiwan.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address research questions in data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as followed:

    1. The DanceSport players in Taiwan were influenced by coaches’ training and tutoring. Team cohes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motivation to maintain players’ passion and cohesive force.
    2. The DanceSport players in Taiwan were more influenced by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on the highest level competition and the best grade. Furthermore, different gender, ages, and participant years were also affected.
    3. The DanceSport players in Taiwan were more affected to team cohesion on the highest level of competition and the best grade. Moreover, different gender, ages, and participant years ere also affected.
    4. “Behavior of care” and “Strict behavior” of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team working”, “interpersonal attractive” and “interpersonal compatibility” of team cohesion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grade performanc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ould be a reference to the domestic DanceSport coaches to lead players as well as players’ future training plan. Furthermore, this study can improve level of DanceSport in Taiwan, and makes Taiwan DanceSport’s grades more extraordinary.

    目 次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i 目次………………………………………………………………….…………...………... vii 表次…………………………………………………………………………………..………ix 圖次…………………………………………………………………................……….……x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五節 名詞釋義…………..…………………………………………………………...4 第六節 研究重要性………..…………………………………………………………..5 第貳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運動舞蹈…...…………………………………………………………………..6 第二節 教練領導行為相關理論與研究………………………………………..……9 第三節 團隊凝聚力相關理論與研究...………………………………………………19 第四節 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26 第五節 本章總結…………………………………...……………..…………..………29 第參章 研究方法…...…………………………………..……………………30 第一節 研究架構…...…………………………………………………………………30 第二節 研究流程…………………………………………………….…………..……31 第三節 研究對象...................................………………………………………………32 第四節 研究工具…...…………………………………………………..…..…………33 第五節 實施程序…………………………………...……………..…………..………44 第六節 資料處理…………………………………...……………..…………..………45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46 第一節 運動舞蹈選手特性…………………………………………………………46 第二節 運動舞蹈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現況分析………..……48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運動舞蹈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差異情形………………51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運動舞蹈選手團隊凝聚力差異情形………..…..…………59 第五節 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對成績表現之預測程度分析………..………6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69 第一節 結論..…………….……………………………………….…….…………69 第二節 建議..…………….……………………………………….…….…………72 參考文獻……………………………..………………………………………74 附錄一:預試問卷..…………….……………………………………….…….…………82 附錄二:正式問卷..…………….……………………………………….…….…………87 表 次 表2-1運動舞蹈分類及特性一覽表………...…………………….…………………………...8 表2-2國內學者對於領導概念之定義………………………………………………….……. 9 表2-3國外學者對於領導概念之定義…………………………………………………….....10 表2-4領導理論演變與研究趨勢……………………………………………………..……...10 表2-5三種運動情境領導理論之比較……………………………………………………….16 表2-6國內教練領導行為相關研究………………………………………………………….16 表2-7國內學者對於凝聚力概念之定義…………………………………………………….19 表2-8不同項目所需之團隊凝聚力………………………………………………………….22 表2-9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25 表2-10國外運動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相關研究一覽表…………………………...26 表2-11國內運動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相關研究一覽表…………………………...27 表3-1各站積分賽問卷回收數目一覽表…………………………………………………….32 表3-2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各構面題項內容………………………………………………….33 表3-3團隊凝聚力各構面題項內容………………………………………………………….35 表3-4知覺教練領導行為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37 表3-5團隊凝聚力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39 表3-6知覺教練領導行為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40 表3-7團隊凝聚力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40 表3-8知覺教練領導行為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41 表3-9團隊凝聚力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43 表4-1研究樣本特性一覽表………………………………………………………………….47 表4-2臺灣地區運動舞蹈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現況分析表…………………………….48 表4-3運動舞蹈選手團隊凝聚力現況分析表……………………………………………….49 表4-4不同性別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各構面差異情形分析摘要表…………………….51 表4-5不同年齡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各構面差異情形分析摘要表……………..……..52 表4-6不同訓練時間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各構面差異情形分析摘要表………………53 表4-7不同訓練頻率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各構面差異情形分析摘要表………………53 表4-8不同參賽層級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各構面差異情形分析摘要表………………55 表4-9不同最佳成績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各構面差異情形分析摘要表………………56 表4-10不同性別選手團隊凝聚力各構面差異情形分析摘要表…………………………..59 表4-11不同年齡選手團隊凝聚力各構面差異情形分析摘要表…………………………..60 表4-12不同訓練時間選手團隊凝聚力各構面差異情形分析摘要表……………………..61 表4-13不同訓練頻率選手團隊凝聚力各構面差異情形分析摘要表……………………..61 表4-14不同參賽層級選手團隊凝聚力各構面差異情形分析摘要表……………………..62 表4-15不同最佳成績選手團隊凝聚力各構面差異情形分析摘要表……………………..63 表4-16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對成績表現之預測程度分析摘要表………………..67 圖 次 圖2-1多元領導模式…………………………………………….………………………...….13 圖2-2領導調節模式………………………………………………………….……………. 14 圖2-3教練決策規範模式………………………………………………………………….....15 圖2-4運動團隊凝聚力影響因素……………………………………………………..……...20 圖2-5團隊凝聚力之概念模型……………...………………………………………………..24 圖3-1研究架構圖…………………………...………………………………………………..30 圖3-2研究步驟圖…………………………...………………………………………………..31

    引用文獻
    中文部分
    王加微 (1990) 。行為科學 (初版) 。臺北市:五南。
    王吟勤 (2007) 。高中啦啦隊選手團隊凝聚力、運動自信心與運動表現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王學富 (2007) 。運動舞蹈選手參賽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以2007世界運動舞蹈台灣公開賽為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英人 (2013) 。臺灣曲棍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余欣佳 (2013) 。劍道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新北市。
    吳明燕 (2013) 。舞動人生:大臺北地區國小學童運動舞蹈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國銑 (2000) 。我國大專院校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比較研究。體育學報,28,59-68。
    吳清山 (1991) 。學校行政。臺北市:心理。
    吳慧卿 (2000) 。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關係之實證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慧卿、鄭志富 (2003) 。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2,124-147。
    李柳汶 (2003) 。大專甲組跆拳道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體育學報,34,113-121。
    李昶弘 (2003) 。不同運動水準網球選手之目標取向、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李惠蓮、黃恆祥 (2012)。基隆市中學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運動健康休閒學報,3,29-46。
    卓國雄(1999)。探討教練、選手運動目標取向、選手所知覺的運動動機氣候與團隊凝聚 力之相關研究。中華體育季刊,13(3),13-20。
    周財勝 (2011)。2010年大專甲組羽球選手知覺與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政大體育研究,3,37-58。
    周榮豐 (2006) 。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以台南縣國小巧固球選手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林文正 (2006) 。高中 (職) 欖球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林幼萍、黃孟立 (2009) 。一種生活的思維:國際標準舞之休閒功能。運動休閒餐旅研究,4 (1) ,131-143。
    林金杉、杜登明 (2002) 。中等學校拔河運動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1,318-326。
    林育宗 (2004) 。國小拔河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成績表現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林清輝、柳立偉、楊欽城 (2011)。中華職棒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交大體育學刊 (2) ,86-97。
    林博文 (2006) 。我國青少年划船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林澤民、蔡玉卿(2012)。高中足球運動代表隊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2),58-68。
    林麗華、陳谷宗、熊婉君 (2010) 。大專校院桌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滿意度關係之探討-以2010大專校院運動會桌球分區錦標賽為例。彰化師大體育學報,9,127-142。
    邱旺璋 (2002) 。足球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洪佳芬 (2007) 。國中足球隊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洪嘉文 (1997) 。領導型態與工作滿意之實證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翁子婷 (2005) 。台灣地區國、高中網球校隊教練領導行為、選手滿意度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高三福 (2007) 。運動領導理論的發展及可行的研究方向。中華體育季刊,21 (1) ,59-66。
    高縈潔 (2013) 。排球運動參與者的流暢經驗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文財 (2003) 。國小籃球隊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成績表現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張志銘、王于寧、陳南琦、楊斯任 (2013) 。高中拳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對訓練滿意度及成績表現之關係研究。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 7(4), 107-119。
    張英智、曹健仲、羅玉枝(2014)。大學女子籃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熱情之相關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3(3),49-62。
    張滄彬 (2002) 。桃園地區國中田徑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滿意度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張聰榮、陳瑞嘉、賈凡 (2010) 。優秀角力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凝聚力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 (3) ,93-102。
    莊艷惠 (1997) 。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及內在動機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許君立、李信良 (2012) 。臺中市國小籃球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8 (2) ,73-85。
    郭建志 (譯) (1997) 。管理學導論。 臺北市:桂冠。(Rawlins, C.,1995)

    郭添財 (2004) 。國小桌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郭懷謙 (2007) 。國小田徑選手知覺與喜愛教練領導行為及與成績表現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陳玉娟 (1995) 。臺灣地區游泳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員成績表現及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其昌 (1993) 。排球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影響暨驗證運動情境領導理論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俊勳 (2014)。高中 (職) 排球選手知覺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交大體育學刊 (8),22-32。
    陳俊勳(2014)。2012年全國大專排球聯賽選手知覺裁判效能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 期刊13(3),29-37。
    陳建彰、林柏化 (2007) 。甲組桌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150-168。
    陳建璋 (2006) 。大學校院甲組桌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成績表現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臺北縣。
    陳盛彬、萬捷雄(2013)。羽球校隊凝聚力與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中原體育學報(2), 149-163。
    陳景星 (2006) 。教練領導哲學。國民體育季刊,35 (3) ,82-85。
    曾嘉珍 (2006) 。臺北市運動舞蹈消費者參與動機、滿意度及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黃金柱 (1990) 。國家級運動教練領導行為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 (2) ,33-62。
    黃惠芝(2008)。不同運動項目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1),145-156。
    楊祐綸、許建華、謝恭正 (2013)。國小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國北教大體育(7),60-87。
    詹宏文(2010)。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專橄欖球選手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4(2),45-58。
    歐美惠 (2005) 。高雄市成人學習國際標準舞現況及相關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永浤 (2011) 。輔仁大學甲組運動代表隊自我效能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新北市。
    蔡玉卿 (2012)。高中足球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交大體育學刊(3),28-39。
    蔣憶德、陳淑滿、葉志仙 (2001) 。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30,196-197。
    鄭孝存 (2008) 。臺北市國小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鄭志富 (1995) 。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模式分析。台灣師大體育研究復刊號,1,75-90。
    鄭志富 (1996) 。運動領導量表 (中文版) 之編製。行政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NSC 84-2413-H-003-027。
    鄭志富 (1997) 。大專院校足球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盧立仁 (2004) 。臺北市國小網球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賴芳蘭 (2013) 。屏東縣國中球類運動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及其選手運動自信心與團隊凝聚力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博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賴韋伶、畢璐鑾 (2008) 。淺談運動舞蹈之休閒效益。大專體育,96,44-50。
    簡秀凌、羅仁駿、吳承恩、黃靜琚 (2009) 。國、高中羽球選手教練領導行為及訓練滿意度之關係。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8年度,463-469。
    簡家俊、郭春芍、吳慧莉 (2012) 。角力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以中華民國 99年全國角力錦標賽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2), 46-57。
    羅虞村 (1987) 。領導理論研究。臺北市:文景出版。
    羅虞村 (1989) 。領導理論研究(第三版)。臺北市:文景出版。
    蘇芳英 (2007) 。附加道德的魅力領導家長式領導與領導效應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英文部分
    Alemu, S. M., & Babu, M. S. (20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ches’leadership styles, team cohesion and the success: The case of premier league soccer clubs in Ethiop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11, 1-13.
    Barwarley, L. R., Carron, A. V., & Widmeyer, W. N. (1987). Assessing in cohesion of team: Validitiy of the 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9, 275-294.
    Bryman, A. (1992). Charisma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London: SAGE.
    Carron, A. V. (1982). 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 Interpret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4, 123-138.
    Chelladurai, P. (1993). Leadership. In Singer, R. N., Murphey, M., & Tennant, L. K.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 (pp. 648-671). New York: Macmillan.
    Chelladurai, P., & Carron, A. V. (1978). Leadership (Monograph). Ottawa: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Chelladurai, P., & Saleh, S.D. (1978). Preferred leadership in sports. Canadian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Sciences, 3, 85-92.
    Chelladurai, P., & Haggerty, T. R. (1978). A normative model of decision styles in coaching. Athletic Administrator, 13 (1), 6-9.

    Drucker, P. F. (1998). Peter Drucker on the profession of management.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
    Fiedler, F. E. (1967). 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 - Hill.
    Heydarinejad, S. & Adman, O. (2010).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ching leadership styles and team cohesion in football teams of the Iranian University League. Studies in Physical Culture and Tourism. 17(4), 367-372.
    Heuzw, P., Raimbault, N., & Fontayne, P. (2006).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hesion, collective efficacy and performance in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teams: an examination of mediating effects. Journal Sports Science, 24(1), 59-68.
    Hodgetts, R. M.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practice.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Heuzw, P., Raimbault, N., & Fontayne, P. (2006).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hesion, collective efficacy and performance in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teams: an examination of mediating effects. Journal Sports Science, 24(1), 59-68.
    Judith, R. M. (2014), Danc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Monograph〕. Retrieved from http://www.britannica.com/
    Le Unes, A. D., & Nation, J. R.(1989). Sport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Chicago, IL: Nelson-Hall.
    McMillin, C. J. (1990). The relationship of athlete self-perceptions and athlete perceptions of leader behaviors to athlete satisfac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Northouse, P. G. (2003).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 CA: Sage.
    Osborn, R. N., & Hunt, J. G. (1975). An adapt-reactive theory of leadership research. In Hunt, J. G. & Larson, L. L. (Eds.), Leadership frontiers (pp. 27-44). OH: Kent State University.
    Salminen, S., & Liukkonen, J. (1996).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and coaching behavior in training sess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7 (1), 59-67.

    Smoll, F.L., & Smith, R. E. (1989). Leadership Behaviors in Sports: A Theoretical Model and Research Paradigm1.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 (18), 1522-1551.
    Snyder, M. C. (1975). Dance as a lifetime sport.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46 (6), 36.
    Walter Laied (2014). The laird technique of latin dancing (17th ed.). Brighton, England:IDTA.
    Westre, K. R.& Weiss, M.R. (199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aching behaviors and group cohesion in high school football team. The Sport Psychologist, 5, 41-54.
    Yukl, G. A. (2010).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7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