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溫子豪 |
---|---|
論文名稱: |
文建會表演藝術政策異同與演變 - 以2008年第二次政黨輪替為軸 The Evolution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Council of Cultural Affairs Performing Arts Policy – Focus on the Second Change of Ruling Party in 2008 |
指導教授: | 夏學理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1 |
中文關鍵詞: | 表演藝術 、文建會 、表演藝術政策 、第二次政黨輪替 |
英文關鍵詞: | Performing Arts, Council of Cultural Affairs, Performing Arts Policy, the Second Change of Ruling Par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5 下載:3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在西元2000年總統大選,由民主進步黨取得執政權,結束中國國民黨數十年長期執政,成功促成我國政治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全新的政府理念和想法,使許多政策及法令開始有不同面向的發展,也配合國際趨勢,在文化政策上有新的主軸呈現。執政期間,不僅在政策及理念上重視在地生活文化,也開始培植文化創意產業,對我國之文化事務有不同的想像及發展。
而後西元2008年同樣被視為我國政治發展史上分水嶺的一年。自西元2000年民主進步黨成功贏得總統大選後,經過陳水扁總統八年執政,中國國民黨提名之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先生於2008年重新取得政權,中華民國在該年二次政黨輪替。延續民進黨執政時期之文化政策,國民黨亦呈現出不同於西元2000年以前舊國民黨時代的政策主軸。
而在推動文化政策時,「表演藝術」更為其中發展核心之一,除了在人類文化史上有長遠的歷史淵源外,現今的表演藝術更有可能創造工作機會及經濟價值,甚至扮演傳承文化意涵的角色。我國政府在發展文創產業時,也將音樂及表演藝術類別獨立,制定相關政策以推動文化發展。
現今政府與民眾之間的關係已非傳統霸權的上下從屬,而著重於民主制度的雙向溝通行銷模式。當政府在制定表演藝術政策時以何為依據?又如何針對表演藝術政策做規劃及評估以利往後政策發展推行?本研究將以環境背景與現今較接近的第二次政黨輪替為軸,比較文建會在推動表演藝術政策時的政策演變差異,透過文獻資料的蒐集,了解第二次政黨輪替前後,文建會制定、執行表演藝術政策的方向,再透過深度訪談分析,探討兩黨政府對於表演藝術政策演變上質性面與規畫評估的異同。研究目的在於了解第二次政黨輪替前後,兩黨政府於表演藝術政策上的差異,分析成效及影響,作為未來文化部成立及往後政策發展時,制定及推行表演藝術政策的參考與借鏡。
關鍵字:表演藝術、文建會、表演藝術政策、第二次政黨輪替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held the president election in 2000.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DP) won the presidency with the election and ended the decades of ruling of the Kuomintang of China (KMT). It successfully made the first party-switching in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ROC.
Policies and ordinances began developing in different ways because of the whole new government concepts and idea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s, new subject of cultural policies was set. During the ruling period of the DPP, the government not only placed importance on native living culture in policies and concepts, but also began cultivat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t made our cultural affairs a different imagin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2008, it was the year as the division of political history in ROC. The DDP won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2000. After 8-year ruling of Chen Shui-bian, Ma Ying-jeou, the KMT's nominee, won the presidency in 2008. It was the second party-switching in ROC. To maintain those cultural policies during the DDP was ruling, the KMT set the subject of policies which were different from the old KMT times.
While the government was pushing the cultural policies, “Performing Arts” especially became one of the developing cores. Performing Arts takes a long-term part in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humans. Nowadays, it not only has more chances to create working opportunities and economic value but also even plays a role of passing down the culture. To push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separates Music and Performing Arts into individual categories to set related policies when they are cultivat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oday,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and the government are not like the subordinate-superior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of traditional hegemony. It begins to emphasize the two-way communication marketing of the democratic system. What is the basis they based on when the government is setting the performing arts policy? How do they plan and estimate the performing arts policy to push and develop the policy later?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second party-switching which is closer till now as the research topic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when the Council of Cultural Affairs pushes the performing arts policy. With collection of documents and information, it sees the way that the Council of Cultural Affairs sets and executes the performing arts policy before and after the second party-switching. And through analysis of depth interview,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performing arts policy and what they estimate and plan. The researching purpose i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performing arts policy between the DDP and the KMT government, and to analyze results and influences. When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is established and ready to develop policies in the future, it can be a reference as setting and pushing the performing arts policy.
Key words: Performing Arts, Council of Cultural Affairs, Performing Arts Policy, the Second Change of Ruling Party.
一、中文文獻
書籍部分:
民主進步黨政策白皮書編篡工作小組編(1993),民主進步黨的族群與文化政策:多元融合的族群關係與文化。臺北市: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2004),2004年文化白皮書。臺北市:文建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2009),2008文化統計,臺北:文建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2001),文化向前行:文建會文化政策六大方向一年來施政績效。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2004),民國92年文化統計,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2011),行政院各部會文化藝術補助暨獎助輔導辦法彙編.一百年度。臺北市:文建會。
呂懿德(2000),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年鑑。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吳靜吉(1987),「談表演藝術活動與文化」。文化傳播叢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台北市:華泰。
夏學理、凌公山、陳媛編著(2004),文化行政。臺北市:五南。
夏學理、秦嘉嫄、洪琬喻、陳國政、施沛琳、謝知達著(2008),文化創意產業概論。臺北市:五南。
夏學理、鄭美華、陳曼玲、周一彤、方顗茹,陳亞平編著(2008),藝術管理。臺北市:五南。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臺北:智揚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郭為藩(2009),全球視野的文化政策。臺北市:心理。
張世賢編(2005),公共政策分析。台北:五南圖書。
張在山譯(1991),Kolter,P & Andreasen, A. R.(1991)。非營利事業的策略性行銷。台北:授學出版社。
張逸民譯(2005),Gary Armstrong & Philip Kotler(1999),行銷學。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出版。
張潤書(1993),行政學。臺北:華視文化公司。
經濟部工業局(2004),2003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年報。台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經濟部工業局(2008),2007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年報。台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榮泰生(1997),行銷管理學。台北:五南圖書。
魯炳炎(2007),公共政策行銷理論之研究:應然面與實然面的對話。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期刊論文部分:
古宜靈、辛晚教(1997),文化生活圈與文化設施之研究,都市與計畫,第二十四卷第1期,頁43-68。
林東泰(1996),社會行銷的理論與實務,社會教育學刊,第25期,頁49-75。
洪英正(1992),行銷觀念的擴大 – 社會行銷理論的整理與啟示,思與言,第30卷 30期,頁87-105。
翁興利(1996),政策論證與政策制定:以核四興建為例,公共政策學報,17。
夏學理(2006),論文化政策的作為與不作為:以游、謝二位閣揆的文化施政方向為例,空大行政學報,第十七期,頁1-22。
郭為藩(1991),現階段文化政策的輪廓,社教雙月刊,第四十四卷。
張重昭(1985),探討社會行銷的意義、內涵及未來發展,社會科學論叢,第33期, 頁296-297。
黃俊英(1996),社會行銷之起源及發展,文大商管學報,1(1),1-21。
博碩士論文部分:
李志郎(2006),政策行銷之研究-以花蓮縣民宿管理政策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婉汝(1999),符號學運用於政策行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縈(2009),影響高雄市國小學童觀賞藝術活動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林永斌(2008),我國菸害防制政策行銷之研究-以門診戒菸為例。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聖凡(2006),影響青少年觀賞或參與表演藝術活動之因素。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筱喬(2010),兩廳院的誕生與文化政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周晏如(2007),我國文化政策演變及定位認知之研究 – 藝術團體經費補助觀點。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胡敏琪(2008),行動台灣應用推動計畫政策行銷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胡龍騰(1997),政策行銷之理論與實踐:「野生動物保育政策」個案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共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怜妏(2006),高雄市表演藝術產業化之策略研究-以高雄城市芭蕾舞團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昱旗(2009),我國常務文官考選制度政策行銷策略之研究-以我國公務人員高、普考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宏維(2008),由文建會預算結構變化看台灣文化政策演變。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曉華(2005),「表演藝術」在國民教育「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教學定位。藝術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49-70。
黃素瑞(2009),自然人憑證政策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北市信義區戶政事務所為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鈴晃(2007),以社會行銷概念探討毒品減害計畫之推展。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愛絜(2008),綠色國民所得政策行銷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閻玉峯(2009),政策行銷之研究:以重大軍事採購特別預算案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永逸(2008),台灣政黨輪替前後文化政策之研究 – 以1993-2008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政策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美術研究所碩士學位班藝術行政暨管理碩士論文。
劉榆華(2008),從政黨輪替看我國文化政策之演變(1996-2008) – 以文化預算及公共建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欣愉(2009),從活動內容檢視台中市文化政策內涵之研究。逢甲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賴松慶(2010),文化政策與社區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二、英文文獻
Buurma, H. (2001), Public Policy Marketing: Marketing Exchange in the Public Sector,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5 (11-12):1287-1300
Chilvers, I., & Osborne, H. (1992),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Ar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378.
David P. Hirveld (1990), The Performing Arts – An Audience’s perspective, Kendall/Hunt Publishing.
K. Snavely (1991), Marketing in the Government Sector: A Public Policy Model,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1(4), pp.311-326.
Kolter, P. & Levy, S. J. (1969),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33, pp.10-15.
Kolter, P. & Zaltman, G. (1971), Social Marketing: An Approach to Planned Social Change. Journal of Marketing, pp.35, 3-12.
McCarthy, K. (2001), The Performing Arts in A New Era, NJ: Prentice-Hall, pp.18-19.
Michael P. Mokwa and Steven E. Permut (1981), Government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三、網路資料部分:
中華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075。點閱時間:民國99年10月9日。
修正行政院組織法。取自http://law.moj.gov.tw/News/news_detail.aspx?id=62015&k1=%e8%a1%8c%e6%94%bf%e9%99%a2%e7%b5%84%e7%b9%94%e6%b3%95。點閱時間:民國99年10月9日。
行政院六大新興產業,創意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取自http://www.ey.gov.tw/ct.asp?xItem=53821&ctNode=2922&mp=1。點閱時間:民國99年12月10日。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98-101年)中程施政計畫(4年更新版),取自http://210.241.21.133/DOC/4322/PLAN_10_200810032303191238.htm。點閱時間:民國99年12月10日。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99~102)99年滾動版,去自http://210.241.21.133/DOC/4576/PLAN_10_2009090323170833.htm。點閱時間:民國99年12月10日。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97年度施政計畫。取自http://www.cca.gov.tw/ccaImages/adminstration/0/97target.doc。點閱時間:民國99年12月6日。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97年度施政績效報告。取自http://www.cca.gov.tw/ccaImages/adminstration/0/2008effect_report.doc。點閱時間:民國99年12月5日。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98年度施政計畫。取自http://www.cca.gov.tw/ccaImages/adminstration/0/98target.doc。點閱時間:民國99年12月6日。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98年度施政績效報告。取自http://www.cca.gov.tw/ccaImages/result/1222766685264/20100625.pdf。點閱時間:民國99年12月6日。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99年度施政計畫。取自http://www.cca.gov.tw/ccaImages/adminstration/0/99target.pdf。點閱時間:民國99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