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盧亮廷 Lu, Liang-Ting |
---|---|
論文名稱: |
民初武術家與武俠精神 Martial Artist and Martial arts Spirit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
指導教授: |
林保淳
Lin, Bao-Chu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3 |
中文關鍵詞: | 武術家 、武俠精神 、武術書籍 、民初 |
英文關鍵詞: | martial artists, martial arts spirit, martial arts books,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88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2 下載:2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民初武術家輩出,武俠小說風行,本文以武俠精神為軸,考察民初武術家,提煉過往在武俠文學或俠義思想上較少觸及的實人實事,先整理內憂外患下,武術成為精神寄託而有了「國術」之名的起因,其強健體魄的內涵,成為國人對抗船堅炮利的寄託,在被「東亞病夫」想像的壓抑當中,成為重要的出口。而有了庚子教訓在前,民初武術家不再以謀求實績為優先取向,而是廣泛運用著述來轉化武術中的練、演、打,將武術提升到精神層次。而通俗小說大興,武俠一門融合「志人」的技擊餘聞與「傳奇」的俠義小說,以此豐富了武術活動的世界,成為溝通真實與虛構的橋樑。從革命思想家到武術家,再到武俠小說,民初武俠精神與「義非俠不立,俠非義不成」的俠義之辨連結,「俠」與「武」彼此互補。俠提供了武施展的正當性,而武給予俠身體的錘鍊,綜合國族身體、感知身體與被閱讀的身體,融以俠的行動精神,共構民初的「武俠精神」。
本論文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作為全文框架說明。第二章〈武林世界與武術家群像〉企圖對之後整理武術家與理出武俠概念,做一藍圖與範圍劃定。第三章〈民初武林秘笈:武術家著書的敘事與意涵〉以武術書籍為考察材料,分析其內由敘事方式與傳達而出的敘事意涵。第四章〈小說家與武術家相逢〉側重武俠小說家以武術家來寫武俠,所隱含的觀念分析,以兩個面向作為觀察,企圖理解武術家如何和武俠有著聯繫,同時梳理武俠作家藉武人所顯現的氣節精神、「俠」觀念更重視「武力」的趨向。第五章〈以武俠精神切入的民初意義〉提出武術家以身體實踐武俠,其內自然包含對社會反應的集體潛意識、武術的能動性,以及他們之間彼此構建出的武俠氛圍。第六章〈結論〉,總結民初武術與武俠的豐富樣貌。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martial arts masters and the martial arts novels were popular. This thesis takes the spirit of martial arts as a core to examine the martial arts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nd refines the practical facts which were rarely mentioned in the past martial arts literature or chivalrous ideology. In order to solv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oblems of the country, martial arts were became spiritual comfort to martial artist, which causing the name of "National Skills". Also, the connotation of physical fitness has become the comfort of the Chinese people against the strong enemy.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pirit comfort in the suppression of the "Sick Man of East Asia". However, from learning lessons of Gengzi, the martial artists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had no longer took the priority of pursuing performance, but extensively transforming the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 into martial arts, and sublimating martial arts to the spiritual level. Since the rise of popular novels, the martial arts integrate the skills of the martial arts and enrich the martial arts fields. From revolutionary thinker to the martial artist, then to the martial arts novels, the relationship was connected between the martial arts spirit of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chivalrous. And Chivalrous and martial arts complement each other. Chivalrous provides the legitimacy of martial arts, and martial arts makes the man body temper, both Chivalrous and martial arts integrate the national body, perceive the body and the body of being read, blend the spirit of action of the man, and constructs the "martial spirit" of the early Republic China.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is thesis.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martial artist and martial arts concepts. The third chapter analyses the narrative meaning from martial arts books. The fourth focuses on the concept of martial arts novelists when writing martial arts novels as martial artists. This chapter uses two aspects as observations to underst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artial artists and martial arts novelists. The fifth chapter proposes the idea that martial artists practice martial arts to observe the martial arts atmosphere of sub consciousness of society. The sixth chapter concludes the rich appearance of martial arts novels and martial arts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一)書籍(依筆劃順序)
1. 民初武術書
王子平:《拳術二十法》(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59年)。
向愷然、陳鐵生、唐豪、盧煒昌:《國技大觀》(上海:上海書店,1923年初版)。
金恩忠:《國術名人錄》(臺北:華聯,1969年)。
姜容樵:《八卦掌》(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63年)。
徐哲東:《國技論略》(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
楊澄甫著,邵奇青注:《楊澄甫武學輯注──太極拳使用法》(北京:北京科學技術,2016年)。
萬籟聲:《武術匯宗》(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
2. 武俠、俠義小說
王度廬︰《臥虎藏龍》(北京︰群眾出版社,2000年)。
王度廬︰《劍氣珠光》(北京︰群眾出版社,2001年)。
王度廬︰《寶劍金釵》(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5年)。
王度廬︰《鐵騎銀瓶》(北京︰群眾出版社,2001年)。
王度廬︰《鶴驚崑崙》(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5年)。
白羽:《偷拳》(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向愷然:《江湖奇俠傳》(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向愷然:《近代俠義英雄傳》(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李壽民:《蜀山劍俠傳》(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林紓:《技擊餘聞》(臺北:逸文武術文化,2010年)。
林紓:《京華碧血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
姜俠魂:《武俠大觀》(上海:振民編輯社,1919年)。
唐芸洲︰《七劍十三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海上劍癡︰《仙俠五花劍》,收入《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卷五》(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7年)。
張大春︰《城邦暴力團》(臺北︰時報出版社,2000年)。
張北海︰《俠隱》(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貪夢道人︰《彭公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5月2刷)。
鄭證因:《鷹爪王》(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3. 中文專著
于志鈞:《中國傳統武術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于潤琦︰《清末民初小說書系‧武俠卷》(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7年)。
中國現代文學館︰《平江不肖生代表作》(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中國義和團運動史研究會:《義和團運動與近代中國社會》(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
方正耀:《晚清小說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1年)。
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王立:《武俠文化通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振良、李瑞林、閻伯群:《追尋湮沒的武林歷史:紀念中華武士會百年學術討論會文集》(臺北:逸文出版,2012年)。
王海林:《中國武俠小說史略》(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88年)。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臺北:時報出版社,1996年)。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臺北:大華出版社,1971年)。
田毓英:《西班牙騎士與中國俠》(臺北:商務,1996年)。
吳文忠:《中國體育發展史》(臺北:三民出版社,1981年)。
李仲軒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紀事》(北京:當代中國,2006年)。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年7月再版)。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汪東林:《梁漱溟問答錄》(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初版)。
汪涌豪:《中國游俠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
周育民、邵雍:《中國幫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2刷)。
周偉良:《中國武術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周偉良:《中國武術史參考資料選編》(臺北:逸文出版,2009年)。
周偉良:《歷史與現代交匯中的中華武術》(臺北:逸文武術文化,2012年)。
周清霖:《中國武俠小說名著大觀》(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10月初版)。
周錫瑞著,張俊義、王棟譯:《義和團運動的起源》(南京:江蘇人民,1998年4月初版三刷)。
季培剛︰《太極往事︰晚清以來太極拳的傳承系譜》(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11年7月)。
林伯原:《中國武術史》(臺北:五洲出版,1996年)。
林明德:《晚清小說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
林保淳:《縱橫今古說武俠》(臺北:五南書局,2016年)。
林遙《中國武俠小說史話》(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8年)。
武潤婷:《中國近代小說演變史》(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
阿英:《晚清小說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柳亞子:《磨劍室詩詞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秋瑾:《秋瑾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依據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0年)。
范伯群:《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
范伯群:《言情聖手、武俠大家:王度廬》(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年)。
范伯群:《禮拜六的蝴蝶派》(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
夏岱岱、張亦工:《割掉辮子的中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
夏曉虹:《覺世與轉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徐松榮:《維新派與近代報刊》(太原:山西古籍,1998年)。
徐斯年:《俠的蹤跡──中國武俠小說史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徐德明:《中國現代小說雅俗流變與整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狹間直樹:《梁啟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共同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袁進:《中國小說的近代變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國立編譯館:《中國近代體育思想》(臺北:啟英文化,1996年)。
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中國武術史》(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年)。
崔奉源:《中國古典短篇俠義小說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年)。
康來新:《晚清小說理論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張大春:《小說稗類》(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張玉法:《晚清革命文學》(臺北:經世書局,1981年)。
張志和、鄭春元:《中國文史中的俠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張恨水:《張恨水全集‧寫作生涯回憶錄》(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93年)。
張柟、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北京:三聯,1978年)。
張華:《中國現代通俗小說流變》(濟南:山東文藝,2000年)。
張贛生:《民國通俗小說論稿》(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年)。
晨曲:《正說霍元甲》(天津:百花文藝,2006年)。
曹正文:《中國俠文化史》(臺北:雲龍出版社,1997年)。
曹亦冰:《俠義公案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梁守中:《武俠小說話古今》(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淡江大學中文系:《俠與中國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1984年)。
章太炎著,徐復注:《訄書詳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習雲太:《中國武術史》(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5年)。
連燕堂:《從古文到白話:近代文界革命與文體流變》(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山:《中國武俠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
陳公哲:《精武會50年》(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1年)。
陳少明、單世聯、張永義:《近代中國思想史略論》(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1922-1927)》(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系,1999年)。
陳平原、夏曉虹:《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臺北:麥田出版,1998年)。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陳平原:《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陳平原:《陳平原小說史論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陳伯海、袁進:《上海近代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陳建華:《「革命」的現代性:中國革命話語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陳思和:《中國新文學整體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陳墨:《刀光俠影蒙太奇:中國武俠電影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年)。
陳穎:《中國英雄俠義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陸林:《清代筆記小說類編‧武俠卷》(合肥:黃山書社,1994年)。
麥勁生:《止戈為武:中華武術在香江》(香港:三聯,2016年)。
麥勁生:《近代史學與史學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0年)。
麻天祥:《中國近代學術史》(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曾業英編:《蔡松坡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湯哲聲:《中國現代通俗小說流變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年)。
華森、文熔:《中國公案武俠小說鑑賞大觀》(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1994年)。
費正清、劉廣京:《劍橋中國晚清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費正清:《劍橋中華民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8年7月初版)。
黃凡、林燿德︰《新世代小說大系‧武俠卷》(臺北︰希代出版社,1989年)。
黃季陸:《革命人物誌》(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9年)。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黃錦珠:《晚清時期小說觀念之轉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新渡戶稻造:《武士道》(北京:商務,2000年)。
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2009年)。
楊遵利:《形意拳述真》(山西: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
葉洪生:《武俠小說談藝錄:葉洪生論劍》(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年)。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初版社,2000年)。
鄒振環:《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作》(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6年)。
寧宗一:《中國武俠小說鑑賞辭典》(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熊月之主編:《上海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齊德昭、孫生亭:《八極拳》(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4年)。
齊魯書社編輯部:《義和團運動史討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1982年)。
劉玉來注析:《譚嗣同詩選注》(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8年)。
劉禾:《語際書寫──現代思想史寫作批判綱要》(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劉若愚著,周清霖、唐發饒譯:《中國之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1年)。
劉納:《嬗變──辛亥革命時期至五四時期的中國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劉紹銘、陳永明編:《武俠小說論卷》(香港: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劉夢溪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章太炎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夢溪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黃侃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
劉曉:《意識型態與文化大革命》(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歐陽健:《晚清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社,1997年)。
鄭綱編:《舊中國黑社會秘史》(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8年)。
魯迅著,吳俊編校:《魯迅學術論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盧雲昆編:《社會劇變與規範重建──嚴復文選》(上海:上海遠東,1996年)。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臺北:允晨出版社,1999年)。
戴俊:《千古世人俠客夢:武俠小說縱橫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薛君度、劉志琴編:《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與觀念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顏廷亮:《晚清小說理論》(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魏紹昌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香港:三聯書店,1980年)。
羅文彬:《中國武俠小說辭典》(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2年)。
羅立群:《中國武俠小說史》(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
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臺北:東大出版社,1998年)。
羅檢秋:《近代諸子學與文化思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8年)。
龐玉森:《中央國術館史》(合肥:黃山書社,1996年)。
嚴家炎:《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資料(第二卷)1917-1927》(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嚴家炎:《金庸小說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龔敏:《黃人及其《小說小話》之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龔鵬程:《大俠──俠的精神文化史論》(臺北:風雲時代,2007年)。
龔鵬程:《近代思想史散論》(臺北:東大出版社,1991年)。
4. 譯著
[加拿大]莫瑞‧史坦(Murray Stein)著,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Jung’s Map of The Soul)》,(臺北:立緒,2017年)。
[美]米爾斯(C.Wright Mills),張君玫、劉鈴佑譯:《社會學的想像》(臺北:巨流圖書,1996年)。
[美]柯文(Paul A . Cohen)著,杜繼東譯:《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羅爾斯(John Rawls),黃丘榮譯:《正義論》(臺北:結構群,1990年)。
[美]伯爾納德‧舒茲(Bernard Suits),胡天玫、周育萍翻譯:《蚱蜢:遊戲、生命與烏托邦》(臺北:心靈工坊,2016年)。
[英]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臺北:麥田,2005年)。
[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楊豫譯:《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荷]馮客(Frank Dikotter)著,楊立華譯:《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瑞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鴻鈞譯:《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臺北:結構群,1990年)。
[德]施密茨(Hermann Schmitz),龐學銓、李張林譯:《新現象學》(上海:上海譯文,1997年)。
[德]施密茨(Hermann Schmitz),龐學銓、馮芳譯:《身體與情感》(杭州:浙江大學2012年)。
5. 外文著書
Barry Allen, Striking Beauty: A Philosophical Look at the Asian Martial Art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5).
(二)論文
1. 期刊論文(依筆劃順序)
卞孝萱:〈略談文史互證〉,《東南大學學報》第2期(2004年),頁92-94。
方志遠:〈武林世界與歷史真實〉,《文史知識》第8期(1992年),頁64-68。
王心運:〈身體與處境-赫曼•許密茲(Hermann Schmitz)的新現象學簡介〉,《哲學與文化》第33卷2期(2006年),頁83-99。
王桂圓:〈國術之哲學基礎及其特質探源〉,《國立臺灣體專學報》第6期(1995年),頁233-251。
王德威:〈魂兮歸來:歷史迷魅與小說記憶〉,《聯合文學》第18卷12期(2002年10月),頁70-77。
王鴻泰:〈武功、武學、武藝、武俠──明代士人的習武風尚與異類交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5卷2期(2014年6月),頁209-267。
王鴻泰:〈倭刀與俠士:明代倭亂與江南士人的武俠風尚〉,《漢學研究》第30卷3期(2012年9月),頁63-98。
田毓英:〈中外俠士精神的真面目〉,《國文天地》第5卷12期(1990年5月),頁36-38。
田曉菲:〈瓶中之島〉,《中國學術》第5卷(2001年1月),頁203-234。
何乏筆:〈氣氛美學的新視野──評介伯美〈氣氛美學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第188期(2003年4月),頁34-43。
何乏筆:〈精微之身體──從批判理論到身體現象學〉,《哲學雜誌》第29期(1999年),頁162-173。
吳宏一:〈漫談武俠與武俠小說〉,《中國論壇》第17卷8期(1984年1月),頁12-13。
吳樺:〈武俠小說與中國文化傳統〉,《文史知識》第1期(1991年),頁59-65。
吳禮權:〈英雄俠義小說與中國人的阿Q精神〉,《國文天地》第11卷8期(1996年1月),頁84-87。
呂正惠:〈古典詩詞中的遊俠與英雄〉,《國文天地》第5卷12期(1990年5月),頁25-27。
李昱:〈借學術以論政治──章太炎《訄書》(重訂本)諸子學六篇解讀〉,《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2期(2010年),頁107-113。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集刊》第28期(1997年12月),頁1-77。
沈松僑:〈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譜系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3期(2000年6月),頁81-158。
林正珍:〈近代中國思想史上墨學復興的意義〉,《文史學報》第21期(1991年3月),頁141-162。
林保淳、崔雅慧:〈「影視媒體與武俠小說」目錄三種(初稿)〉,《文訊》第193期(2001年11月),頁62-72。
林保淳:〈民國以來「武俠小說研究」評議〉,《古典文學》第13期(1995年9月),頁35-46。
林保淳:〈成人的童話世界──武俠小說的「本體論」〉,《政大中文學報》第9期(2008年6月),頁189-212。
林保淳:〈從荒蕪到苗圃:「武俠研究」新視野〉,《文訊》第193期(2001年11月),頁35-46。
林保淳:〈從通俗的角度談武俠小說〉,《文訊月刊》第26期(1986年10月),頁125-132。
林保淳:〈觀千劍而識器──評《武俠小說談藝錄》〉,《文訊》第112期(1995年2月),頁16-19。
侯建:〈中西武俠小說之比較〉,《聯合文學》第4卷3期(1988年1月),頁180-187。
南懷瑾:〈武俠小說與社會心理教育〉,《中國文選》第133期(1978年5月),頁8-15。
倪斯霆:〈中國武俠小說源頭辨〉,《文史知識》第1期(1993年),頁77-81。
徐斌:〈武術家顧汝章對武術的影響與開拓〉,《蘭臺世界》第16期(2014年),82-83頁。
徐斯年:〈中國古代武俠小說的孕育〉,《歷史月刊》第82期(1994年11月),頁86-92。
徐斯年:〈可以知世,可以論文,可以娛人──關於近代通俗小說的斷想〉,《國文天地》第8卷12期(1993年5月),頁56-60。
張英:〈中國古代的俠〉,《國文天地》第5卷12期(1990年5月),頁13-16。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頁249-274。
章培恒:〈從游俠到武俠──中國俠文化的歷史考察〉,《復旦學報》第3期(1994年),頁75-82。
莊練:〈武林大俠何處尋〉,《國文天地》第5卷12期(1990年5月),頁17-20。
許逖:〈平情說鴛蝴〉,《文訊》第32期(1987年10月),頁165-181。
陳曉林:〈奇與正──試論金庸與古龍的武俠世界〉,《聯合文學》第2卷11期(1986年9月),頁18-20。
陳雙陽:〈中國俠文化流變試探〉,《中山大學學報》第4期(1996年),頁79-85。
傅述先:〈王度廬的活語言〉,《新書月刊》第18期(1985年3月),頁26-27。
游添燈:〈施密茨身體現象學與太極拳的氣能美學〉,《運動文化研究》第27期 (2015年),頁47-69。
湯哲聲:〈蛻變中的蝴蝶:論民初小說創作的價值取向〉,《文學評論》第2期(2001年),頁117-126。
賀麥曉:〈二十年代中國「文學場」〉,《學人》第13輯(1998年3月),頁295-317。
黃錦樹:〈魂在:論中國性的近代起源,其單位、結構及(非)存在論特徵〉,《中外文學》第29卷第2期(2000年7月),頁47-68。
楊瑞松:〈身體、國家與俠:淺論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身體觀和英雄崇拜〉,《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87-106。
楊瑞松:〈想像民族恥辱――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東亞病夫」〉,《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3期(2005年5月),頁1-44。
溫瑞安:〈可信而不實在的世界〉,《中國論壇》第17卷8期(1984年1月),頁14-16。
葉洪生:〈淺談近代武俠小說之流變〉,《聯合文學》第2卷11期(1986年9月),頁7-17。
葉洪生:〈速寫近代武俠小說中的俠變〉,《國文天地》第5卷12期(1990年5月),頁32-35。
劉新風:〈論俠意識〉,《文史知識》第6期(1990年),頁79-83。
劉滄龍:〈身體、隱喻與轉化的力量-論莊子的兩種身體、兩種思維〉,《清華學報》第44卷2期(2014年),頁185-213。
鄧仕樑:〈說俠義──試論中國文學裡的俠義精神〉,《國文天地》第7卷2期(1991年7月),頁68-78。
羅立群:〈「武功」的文化價值和藝術魅力〉,《文史知識》第7期(1990年),頁65-70。
羅志田:〈從治病到打鬼:整理國故運動的一條內在理路〉,《中國學術》第6輯(2001年5月),頁110-129。
羅檢秋:〈近代墨學復興及其原因〉,《近代史研究》第1期(1990年),頁148-166。
龔鵬程:〈民初的大眾通俗文學:鴛鴦蝴蝶派〉,《文訊月刊》第26期(1986年10月),頁107-132。
龔鵬程:〈漫談清末儒俠的俠骨與柔情〉,《國文天地》第5卷12期(1990年5月),頁28-31。
2. 論文集論文(依筆劃順序)
王鴻泰:〈俠少之游──明清士人的城市交游與尚俠風氣〉,《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頁101-147。
余舜德:〈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大出版社,2008年),頁1-43。
林保淳:〈從遊俠、少俠、劍俠到義俠──中國古代俠義觀念〉,《俠與中國文化》(臺北:學生書局出版,1993年),頁91-130。
侯健:〈武俠小說論〉,《中國小說比較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頁169-195。
陳清僑:〈幾齣當代香港武俠電影中的希望喻象及江湖想像〉,《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7月初版),頁281-308。
傅錫壬:〈儒俠與道俠──兼論漢、唐社會變動〉,《俠與中國文化》(臺北:學生書局,1993年),頁149-170。
楊明昱:〈黃飛鴻師父出招:電影武術英雄的表演與觀看〉,《拾掇散落的光影:華語電影的歷史、作者與文化再現》(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2001年6月初版),頁115-129。
3. 學位論文(依年份)
孫鐵剛:《中國古代的士和俠》(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74年)。
廖瓊媛:《兒女英雄傳之俠義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4年)。
林建揚:《平江不肖生之《江湖奇俠傳》《近代俠義英雄傳》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4年)。
黃錦樹:《近代國學之起源:相關個案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8年)。
楊清惠:《從原始劍俠到仙俠──古典小說中「劍俠」形象及其轉變》(臺北: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
曹昌廉:《閱讀的當代武俠小說──論當代武俠小說評議與閱讀理論下新的武俠小說觀》(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黃麗禎:《《蜀山劍俠傳》之思想及人物探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0年)。
伍怡慧:《王度廬「鶴──鐵」五部曲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1年)。
吳竹軒:《《蜀山劍俠傳》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高嘉謙:《國族與歷史的隱喻:近現代武俠傳奇的精神史考察(1895-1945)》(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許光麃:《近代中國武術文化之變遷(1910-1937)》(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1年)。
彭怡文:《中國武術傳承模式的現代省思》(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儀蓉:《晚清革命黨人的尚俠精神與實踐》(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5年)。
蔡松林:《宋代的俠士》(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王惠盈:《王度廬武俠小說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4.外文刊物(依字母順序)
Gernot Böhme, “Atmosphere as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a New Aesthetics,” Thesis Eleven, 36 (1993), pp.113-126.
(三)引用報紙(依年份)
西諦(鄭振鐸):〈消閒?〉,《時事新報》(文學旬刊9號)(1921年7月30日);〈「文娼」〉,《時事新報》(文學旬刊49號)(1922年9月11日)。
觀賢、觀鼎:〈回憶父親還珠樓主〉,《人民日報》(海外版)(1988年3月19日)。
(四)古籍(依年代)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俞樾:《右臺仙館筆記》(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
(五)網路資源(依筆劃)
向愷然:《太極拳拳術研究》(朔雪寒整理,2015年)。網址:https://play.google.com/books/reader?id=PSHLCgAAQBAJ&pg=GBS.PT1,20181009閱覽。
觀天下知天下:〈歷史上清末10大武林高手排名〉(2016年8月25日),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3oa4og.html,20181010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