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柯珮婷 |
---|---|
論文名稱: |
科技大學不同校區學生校園投入與學校滿意度之研究-以北部某科技大學為例 |
指導教授: | 劉若蘭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3 |
中文關鍵詞: | 科技大學 、校園投入經驗 、學校滿意度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1 下載:10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北部某科技大學不同校區學生校園投入經驗與學校滿意度的現況,比較不同校區、個人背景因素的校園投入經驗與學校滿意度之差異,並探討科技大學不同校區學生的校園投入經驗與學校滿意度的關係。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95學年北區某科技大學不同校區四技部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發出1290份問卷,問卷回收率91.11%,其中有效問卷946份。
研究工具為參考相關理論與研究編製之「科技大學學生校園投入經驗與學校滿意度」問卷,運用內部一致性係數驗證信度,進行專家評定內容效度,並以因素分析建立建構效度。問卷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個人背景資料」;第二部分為「校園投入經驗」;第三部分為「學校滿意度」。
所得資料分別以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逐步迴歸等統計方法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學校不同校區學生校園投入經驗與學校滿意度均屬中等程度。在校園投入經驗方面,學生投入人際整合程度高於學術投入與活動參與程度;學生對學校滿意度方面,最滿意為學校的圖書設備,最不滿意生活機能方面。學生在校園投入經驗各量表的排序,本部為「人際整合」、「學術投入」、「活動參與」,分部為「人際整合」、「活動參與」、「學術投入」。
二、不同背景學生的校園投入經驗及學校滿意度有差異。在校園投入經驗方面,住在學校宿舍學生及參與社團學生在校園經驗上較為投入;在學生對學校滿意度方面,大一學生較大三學生滿意學校。
三、不同校區、背景學生校園投入經驗及學校滿意度有差異。在校園投入經驗方面,分部男性學生在活動參與上較本部、分部女性學生投入。在學校滿意度方面,本部、分部低年級學生較本部高年級學生滿意學校;分部住宿學生對圖書設備滿意度較本部非住宿學生為高;分部非住宿學生對校園文化滿意度較本部非住宿學生為高;分部曾工讀學生對校園文化滿意度比本部未曾工讀學生亦較高。
四、本研究學校學生校園投入經驗與學校滿意度間有顯著相關,且人際整合對於學校滿意度解釋力最大,達28.6%。
根據以上結論,針對相關單位及進一步研究方向,提出建議,期能促進不同校區學生校園投入經驗,並提升其對學校的滿意度。
壹、中文部分
朱朝煌(2004)。大學生個人因素、個人經驗及校園環境知覺與能力感發展之關聯性研究:以成功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坤儒(2003)。學生之情緒與學習滿意度之關係-以義守大學之研究所學生為例。私立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宗立(1997)。進步教育的省思-杜威名著《經驗與教育》閱讀心得,書評雙月刊,26,72-75。
吳秉芳(2006,2月)。交大竹北校區教育部初審通過-預計97年無償取得校地。璞玉電子報,17。2006年12月29日。取自http://www.nctufamily.com.tw/Epaper/2006/Epaper_02_1.htm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
吳運進(2004)。專科學校改制成技術學院教育中學生滿意度之比較-以中部某學院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宋玫玫(2005)。公私立大學學生背景之差異。載於清華大學高等教育中心舉辦之國科會整合型計劃「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第一階段成果報告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77-82),新竹市。
宋妙蓮(2005)。大專校院實施就業學程學校滿意度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佳慧(2004)。影響學校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實證研究-ECSI模式之應用。私立淡江大學統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法琳(2003)。大台北地區大學服務性社團學生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與滿意度研究。私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至善(2001)。大學生發展理論-社團負責人研習方案之運用。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76-93)。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指導組。
林秀珍(2006)。杜威之《經驗與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導讀。中等教育,57(2),138-150。
林家弘(2000)。我國大學生網路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雅芳(2006,10月)。旅館式的大學校園生活現象:我們的大學生,到底在忙什麼?台灣高教研究電子報,2。2006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cher.ed.ntnu.edu.tw/epaper/index.php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
洪幸妙(1997)。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洪慧珊(2002)。校園開放空間使用者滿意度研究--以東華大學校園核心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孫瑜雯(1992)。大學生溝通策略與溝通滿意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豪志(2002)。學校滿意度指標重要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家宜(1999)。大學教育品質管理與學生滿意度之實證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張家宜(2000)。大學學生滿意度之實証研究。淡江人文社會學報,6。1-27。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投入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沈俊毅、劉若蘭、林大森、陳佩英、陳素燕 (2006,11月)。以學生為本位的高等教育機構評鑑—建構以學生校園投入經驗與學習成果為機構教育品質評鑑指標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舉辦之「教育評鑑」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許雅嵐(2001)。校友對高等教育滿意程度之分析─以淡江大學為例。私立淡江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龍君(2002)。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郭德賓(2000)。私立專科學校改制技術學院後學生滿意度之研究。技術學刊,15(3),257-536。
陳文長(1995)。大學生對運動性休閒參與動機與興趣分組體育課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舜芬(2004)。松竹楊梅四校大學生校園投入經驗與學習成果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計畫編號:NSC91-2413-H-007-003。
彭森明(2005)。大三學生問卷。師範大學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彭森明,王淑懿(2005)。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簡介。載於清華大學高等教育中心舉辦之國科會整合型計劃「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之建置及相關議題之探討」第一階段成果報告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4-7),新竹市。
彭森明,王淑懿(2006)。大學校院的學習環境:學生的評鑑。載於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教育評鑑」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127-149),臺北市。
游又嘉(2003)。休閒教育成效與休閒滿意度之探討─以大葉大學和彰師大學生為例。私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湯 堯(2002)。論述高等教育經營策略分析以內部品保系統與外部標竿系統之建立為例,教育研究資訊,10(5),1-27。
黃 玉(1999,12月)。大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論文發表於中國訓育學會主辦之「中國訓育學會八十八年度年會」,臺北市。
黃 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 玉(2003)。e世代多元背景大學生校園投入經驗與心理社會、認知發展歷程之縱貫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NSC91-2413-H-003-015)。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
黃 玉(2005)。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運用。載於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頁395-470)。台北市:高等教育。
黃世雄(2005,11月)。技職院校大一新生校園投入經驗與學校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以致理技術學院為例。載於東吳大學舉辦之「2005自強隧道-學生事務與服務學習學術研討會」(頁138-152),台北市。
黃承昱(1996)。大專院校學生教育滿意度之研究-以銘傳管理學院為例。銘傳管理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紹國,楊仕裕(2005)。大學學生事務與學術的結合。載於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頁495-542)。台北市:高等教育。
葉紹國(2006)。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及其對學生發展的意義。台灣高教研究電子報,2。2006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cher.ed.ntnu.edu.tw/epaper/index.php
廖千淳(2004)。我國北部地區大學宿舍社會氣氛與學生住宿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森淼、許韡瀚(2007)。技術校院學生學習概況探討。載於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大專技職教育現況與發展」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61-77),台北市。
蓋浙生(2005)。學費政策與大學經營。載於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 (頁371-394)。台北市:高等教育。
趙文玉(1993)。學習活動的型態對e-Learning之學習滿意度的影響-兩所大學網路社群之比較研究。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趙婉君(譯)(2002)。Richard J. Light著。哈佛經驗:如何讀大學。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劉宗哲(2006)。大學形象與服務品質對學生滿意度之影響:以東吳大學商學院為例。東吳經濟商學學報,52,213-234。
劉炳輝(2004)。杜威經驗論在促進學生自我調整學習之啟示。菁莪季刊,16(3),8-17。
劉若蘭(2003)。從學生滿意度談大學教學成果的提昇。學生事務理論與實務,42(1),30-40。
劉若蘭(2005)。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毓凌(2004)。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歐必勝(1991)。大學生租屋滿意度之研究─以東海大學學生為例。私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鄭勝耀、歐志成(2006)。誰是台灣頂尖高等教育學府的學生?。載於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教育評鑑」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44-59),台北市。
盧珮蓉(2003)。肢體障礙大學生之校園無障礙環境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小芩、沈宗瑞(2006)。學生重視什麼?大三學生對學校滿意度的探討。載於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教育評鑑」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31-41),台北市。
謝明容(1999)。大學生科系選擇、休閒選擇及其重要性與生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謝寶琳(2003)。高職幼兒保育科學生專業科目學習滿意度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家政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若映(1989)。影響大學生校園疏離感變項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未出版,台北市。
魏世台、盧美秀(1993)。台北市醫學院學生學習滿意度與相同因素之分析研究。台北醫學報,22(2),153-178。
魏如妤(1998)。美國大專院校學校滿意度之研究。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逸珊(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貳、西文部分
Astin, A. W. (1975). Prevent students form dropping out .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Astin, A. 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5), 518-529.
Astin, A.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Bean, J. P., & Bradley, R. K. (1986). Untangling the satisfac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for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Higher Educaion, 57, 393-412.
Benjamin, M., & Hollings, A. (1995). Toward a theory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quality of student life.” Joum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6(6), 574-586.
Benjamin, M., & Hollings, A.(1997). Student satisfaction: Test of an ecological model.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8(3), 213-228.
Chickering, A. W., & Reisser, L.(1993). Education and identity(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Davis, T. M., & Ellison, L.(1995).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chools: Ask the Clients? School organization, 15, 5-12.
Kuh,G.D.(1999). The quality of the undergraduate experience.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22(2), 99-119.
Kuh, G. D.(2001). Assessing what really matters to student learning. Change. New Rochelle:May/Jun. Vol.33,lss. 3:pg10,9 pgs.
Mallette, B. I., and A. F. Cabrera. (1991). Determinations of withdrawal behavior: An exploratory study.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32(2), 179-194.
Moos, R. H.(1976). The human context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of behavior.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Nora, A.(1987). Determinants of retention among Chicago college students: A structural model.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6(1), 31-59.
Okun, M.A., & Weir, R.M.(1991). Toward a judgement model of college satisfac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2), 56-76.
Pace, C. R. (1986).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Los Angeles, CA: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UCLA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ace, C. R. (1990). The undergraduates. A report of their activities and progress in college in the 1980’s. Los Angeles, CA: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ascarella, E.T., & Terenzini, P. T. (1991).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Findings and insights from twenty years of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ate, W. S. (1990). Modeling consumer satisfaction, determinants of satisfaction, and post-purchase actions among, consumers of undergraduate higher edu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l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Pike, G. R.(1991). The effects of background, coursework, and involvement on students’ grades and satisfaction.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34, 23-40.
Pike, G. R. (2002).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on- and off-campus living arrangement on students’ openness to diversity. NASPA Journal, 39(4), 283-299.
Reed, J.G., Lahey, M. A., & Doweney, R.G.(1984).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descriptive index: A measure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 67-82.
Strange, C.C.(1999). Student development: the evolution and status of essential idea.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5), 570-586.
Terenzini, P. T., Pascrella, E. T., Biliming, G. S. (1996). Students’ out-of class experienc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7(2), 149-162.
Tinto, V. (1975). 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 89-125.
Tinto, V. (1986). Theories of student departure revisited. In J. Smart (Ed.), Higher education: A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Vol. 2, pp. 359-384). New York: Agathon.
Tinto,V.( 1987). Leaving college: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into, V. (1993). Leaving college: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tson, L. W. (1996).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student learning: A model for administr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Planning and changing: A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Policy Journal.
Weidman, J. (1989). Undergraduate socialization: A conceptual approach. In J. Smart(Ed.).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vol. 5). New York: Agathon.
Witt, P. H., & Handel P. J.(1984). Person-environment fit: Is satisfaction predicted by congruency, environment, or personality?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5(ll), 50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