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耀宗 |
---|---|
論文名稱: |
台灣原住民教育存研究(1624~1895)--從外來者的殖民教化談起 |
指導教授: | 林玉体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5 |
中文關鍵詞: | 台灣原住民 、教育史 、殖民教化 |
英文關鍵詞: | educational history, Taiwan aboriginal people, the colonial educ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7 下載:11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台灣原住民教育史(1624-1895),時間歷經荷西、明鄭與清
代等三個時期。身為台灣這塊土地最早的居住者,原住民所接受全然是外來者的
殖民教化,時至今日依舊無法改變如此的窘境,原住民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地被同
化。
荷西時期對原住民的教化,係以基督教化為中心,原住民教育係依附在傳
教的目的之下。此期的殖民教化當以荷蘭傳教士的成果較為恢弘,神職人員不畏
臺灣惡劣的環境,以大員為中心向南向北拓展傳教的版圖,建立台灣第一所學
校,藉由基督教義為原住民帶來基本的識字教育。
明鄭與清代時期對原住民的教化,係以儒家教化為中心。明鄭時期忙於戰
事,對原住民的教化全無建樹。由於,清朝統治者係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國,對於
台灣原住民的教化較為注意,提供社學、義學(塾)、書院、與學堂等教育設施。
由於經費的缺乏,這些教育設施時常處於廢止的狀態。二百餘年的儒家教化,原
住民參加科舉考試取得功名,造就為數不少的「番秀才」。
面對這段外來者的殖民教化史,經由後現代與後殖民論述的分析,可以顯
現殖民教化的本質。傅柯的「權力/知識」觀點,可見原住民接受殖民者的知識
教化後,逐漸為權力作用所宰制,藉由「規訓」的效果,身體的箝制產生對殖民
者的全然臣服。薩伊德的「東方主義」,闡述殖民者對被殖民者一套完整的偏見
論述。殖民者精密地操作文化移植,造成被殖民者錯誤與混淆的認同,不知不覺
中往殖民者靠攏。
不管是華人,抑是荷蘭、西班牙人,殖民教化的本質全然一致,係在為穩
定統治而服務,目標則是教化原住民成為與殖民者一模一樣的人。回顧這段歷
史,對未來的原住民教育提出下列的建議:制定「語言平等法」,維持身分識別
的教育,具雙語教育的內涵,建立原住民的知識觀與世界觀,擁有教育自治權,
具備多元文化的知識與態度,擁有自我書寫的教育機會,設置原住民教育師資的
培育管道。
The main object in this research is to inquire educational history of Taiwan aboriginal people
from 1624 to 1895, including Dutch -Spanish, Ming-Cheng, and Ching dynasties periods. Taiwan
aborigines, the native inhabitants in this island, have been forced to accept the colonial educations for a
long time. They still stand in an awkward cultural predicament and gradually become assimilated by
the colonial community.
Christian teaching, in Dutch –Spanish period, had been the main object of the education of
Taiwan aboriginal people. Overcoming bad situations in Taiwan, the Dutch missionary made a large
achievement: They extended Christian preaching northward and southward from Tayouan(now
An-Ping of Tainan city), and set up the first school in Taiwan to instruct the basic literacy to the
aboriginal people.
In Ming –Ching period, the teaching of Confucianism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education to Taiwan aborigines. As engaging in warfare with Ching, the official authorities of
Ming-Cheng totally disregarded establishing an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While, Ching authorities, as a
governing racial minority, gave importance to the aboriginal education. They instituted 社學
(sia-hak)、義學(塾)(ghi-hak)、書院(su-in)、and 學堂(hak-dong), although often discarded
resulted from financial difficulties. For more than two hundred years, educated by the teachings of
Confucius, Taiwan aborigines had been offered opportunities to jo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imperial
examination----the passers could get the certification to be officials. There were many 番秀才
(huan-siu-zai)(official title) in that period.
We can see clearly what the essence of colonial educations is by studying their histories. It is true
that the aborigines were nearly always introduced to a special set of knowledge selected and organized
by the colonial governors. To the problems how the aboriginal people could be dominated by the
governor’s power, and how they could even be bodily controlled to the extreme obedience by the
colonizers’ disciplines, Michel Foucault’s has a subtle and penetrating analysis of power and
knowledge. And, Edward W. Said, in his ‘orientalism’, interprets the whole presumptive and prejudiced
discourses given by the governing colonizers to the governed aboriginal people. Subtly, the colonizers
operated their cultures in order to implant whatever they desired to the aborigines’ minds.
Not only those of Chinese, but also of Dutch and Spanish, the first colonial educational target
was conformity. All the colonizers tried hard as they could to cultivate the aboriginal people as beings
they wished them to be. T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in reviewing this history for the Taiwan aborigine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to enact an equal linguistic act; to maintain the education of identity; to set up
the double linguistic education; to initiate the aboriginal people to have their own views about
knowledge and universe; to have the autonomic rights; to form the multi-cultur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 to have self-writing opportunities, and to build a channel of cultivating the teachers of
aborigines.
壹、史料部分:
一、中文部分:
《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7----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摺臺灣原住
民史料》,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8 年。
《岸裡大社文書(三)----第O 九五三號至O 九五七號》,台北市:國
立台灣大學,1998 年。
《耆老口述歷史叢書(二一)----苗栗縣鄉土史料》,南投市:台灣省
文獻委員會,1999 年。
《臺灣文獻初祖—沈光文斯庵先生文集》,台北市:寧波同鄉月刊社,
1977 年。
《清高宗實錄選輯》,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年。
《清聖祖實錄選輯清世宗實錄選輯清仁宗實錄選輯》(合訂本),台灣
文獻叢刊第二輯,台灣大通書局印行。
《臺灣番事物產與商務臺灣生熟番紀事清職貢圖選天妃顯聖錄》(合訂
本),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87 年。
《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 年。
《新竹縣采訪冊》,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年。
《臺東州采訪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年。
《新竹縣志初稿新竹縣制度考》,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年。
《清會典臺灣事例清史講義選錄》(合訂本),台北:臺灣大通書局,
1987 年。
《嘉義管內采訪冊安平縣雜記》,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年。
《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台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 年。
《臺案彙錄甲集》,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年。
《臺案彙錄壬集》,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年。
《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第二冊》,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8 年。
〈台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台灣文獻》,34 卷1 期,1983 年。
〈台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二)〉,《台灣文獻》,34 卷2 期,1983 年。
〈台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三)〉,《台灣文獻》,35 卷3 期,1984 年。
〈台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四)〉,《台灣文獻》,34 卷4 期,1983 年。
〈台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五)〉,《台灣文獻》,35 卷1 期,1984 年。
《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台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 年。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台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 年。
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台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 年。
丁紹儀:《東瀛識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年。
丁紹儀等:東瀛識略臺灣紀事東瀛紀事臺海見聞錄》(合訂本),台北:臺
灣大通書局,1987 年。
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台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 年。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台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 年。
王元等:《甲戌公牘鈔存同治甲戌日兵侵臺始末》(合訂本),台北:臺灣
大通書局,1987 年。
王松等:《哀臺灣箋釋臺陽詩話滄海遺民謄稿》(合訂本),台北:臺灣大通
書局,1987 年。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年。
必麒麟:《發現老臺灣》(陳逸君譯),台北市:臺原出版社,1995 年。
江日昇:《台灣外記》,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
朱景英、唐贊袞:《海東札記台陽見聞錄》(合訂本),台北:臺灣大通書局,
1987 年。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台南市:台南市政府,1999 年。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第二冊》,台南市:台南市政府,2002 年。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年。
吳子光:《臺灣紀事》,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年。
吳贊誠:《吳光錄使閩奏稿選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年。
林偉盛譯註:〈R. Junius 給東印度公司的阿姆斯特丹商館諸董事的報告—一
六三六‧九‧五〉,《台灣文獻》,47 卷2 期,1996 年,頁65-84
林偉盛譯註:〈荷據時期教會工作史料選譯〉,《台灣文獻》,48 卷1 期,1997
年,頁221-241。
林偉盛譯註:〈荷據時期教會工作史料選譯(二)〉,《台灣文獻》,48 卷1
期,1997 年,頁9-36。。
林偉盛譯註:〈荷據時期教會工作史料選譯(四)〉,臺灣文獻,52 卷3 期,
2001 年,頁301-340。
林偉盛譯註:〈荷據時期教會工作史料選譯(五)〉,《臺灣文獻》,52 卷4
期,2001 年,頁177-218。
林謙光:《澎湖臺灣紀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年。
周鍾瑄,胡建偉:《諸羅縣志澎湖紀略》(合訂本),台北:臺灣大通書局,
1987 年。
周璽:《彰化縣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年。
翁佳音譯註:〈政治與教會----荷蘭時代臺灣教會史(三)〉,《臺灣文獻》,
52 卷4 期,2001 年。
姚瑩:《東槎紀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年。
胡傳、沈葆楨:《臺灣日記與稟啟福建臺灣奏摺》(合訂本),台北:臺灣大
通書局,1987 年。
胡家瑜編(1999):《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
系。
郁永河:《裨海遊記》,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年。
高拱乾:《臺灣府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年。
徐葆光、夏獻綸:《中山傳信錄清出海疆圖說臺灣輿圖》(合訂本),台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 年。
席裕福纂:《皇朝政典類纂》,光緒二十九年刊本影印。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年。
莊金德編:《清代臺灣教育史料彙編》,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3
年。
陳水木、潘英海編著:《道卡斯後壟社群古文書輯》,苗栗市:苗栗縣文化
局,2002 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年。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編:《臺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下),
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1993 年。
屠繼善:《恆春縣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年。
黃淑璥等:《臺海使槎錄清一統志臺灣府臺灣輿地彙鈔番社采風圖考》(合
訂本),台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 年。
程大學譯:《巴達維亞城日記》,台北市:眾文,1991 年。
程紹剛譯註:《荷蘭人在福爾摩莎1624-1662》,台北:聯經,2000 年。
溫吉編譯:《台灣番政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 年。
黃美英編:《凱達格蘭族古文書彙編》,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年。
楊英:《從征實錄》,台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 年。
楊家駱編:《中國選舉史料清代編》,台北市,鼎文書局,1977 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史》,台北市:眾文,1993 年。
蔣毓英:《臺灣府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年。
蔣師轍等:《台游日記臺灣遊記臺灣旅行記台風雜記》(合訂本),台北:臺
灣大通書局,1987 年。
鄧傳安:《蠡測彙鈔》,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
蔡振豐:《苑裡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年。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台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 年。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台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 年。
劉璈:《巡臺退思錄》,台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 年。
劉澤民編著:《平埔百社古文書》,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 年。
劉澤民編著:《大肚社古文書》,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年。
劉澤民、陳文添、顏文芳編譯:《台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
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年。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台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 年。
簡史朗、曾品滄編,《水沙連埔社古文書選輯》,台北縣:國史館,2002 年。
藍鼎元:《平臺紀略》,台北:文海出版社。
藍鼎元:《東征集》,台北:文海出版社。
羅大春等:《臺灣海防檔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合訂本),台北:臺灣大通
書局,1987 年。
二、英文部分
Blusse, L., Everts, N. & E. Frech (ed.). The Formosan Encounter—Volume
Ⅰ: 1623-1635. Taipei: Sh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1999.
Blusse, L. Everts, N. & Frech, E. (ed.). The Formosan Encounter—Volume
Ⅱ: 1636-1645. Taipei: Sh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2000.
Campbell,W.M. Formosa under the Dutch----Described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 Taipei: Cheng-Wen, 1967.
Campbell, W.M. An Account of Missionary Success in the Island of Formosa.
Taipei: SMC, 1996.
Glen Dudbridge (ed.). Aborigines of South Taiwan in the 1880s. Taipei:
Sh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1999.
Mateo, J. E. B. Spaniards in Taiwan----Vol. Ⅰ:1582-1641. Taipei: SMC,
2001.
貳、近人著作
一、中文部分
丁淑萍(2002):《明代社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王存立、胡又青編著(2002):《臺灣的地圖----明清時期》,台北縣:遠足
文化。
王淑燕等譯(1999):《東方主義》(E. W. Said),台北縣:立緒文化。
王德威譯(2001):《知識的考掘》(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台
北市:麥田。
尹大貽譯(2000):《基督教思想史》(蒂利希(Paul Tillich)),香港:漢語
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瓦勒瑞‧甘乃迪(Valerie Kennedy)(2003):《認識薩依德----一個批判的
導論》,台北市:麥田出版。
打必里‧大宇(潘稀祺)(1999):《巴宰王國----岸裡社潘家興衰史》,台中
縣:潘啟南派下家族自印。
石守謙編(2003):《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台北市:
國立故宮博物院。
池小芳(1998):《中國古代小學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
林文龍(1999):《台灣的書院與科舉》,台北市:常民文化。
林玉体(1991):《西洋教育史》,台北市:文景。
林玉体(1997):《西洋教育思想史》,台北市:三民書局。
林玉体(1999):《西洋教育史》,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玉体(2002):《哈佛大學史》,台北市:高等教育。
林玉体(2003):《台灣教育史》,台北市:文景。
林志明譯(1999):《古典時代的瘋狂史》(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台北市,時報文化。
林偉盛譯(1994):〈荷蘭人在福爾摩沙的基督教教育(上)〉(W.R .Ginsel),
《台灣風物》,44 卷4 期,頁226-246。
林偉盛譯(1995):〈荷蘭人在福爾摩沙的基督教教育(下)〉(W.R .Ginsel),
《台灣風物》,45 卷1 期,頁173-192。
林偉盛譯(1998):〈懲罰與悔恨:早祈福爾摩沙的政教關係〉(包樂史),《台
灣文獻》,49 卷4 期,頁267-286。
林誠榮編(2000):《復興鄉志》,桃園縣:復興鄉公所。
伊能嘉矩(1991):《台灣文化志》(中譯本)(中卷),台中市:台灣省文獻
委員會。
伊能嘉矩(1991):《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下卷),台中市:台灣省文獻
委員會。
宋龍生(1998):《臺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
員會。
杜小真編選(2003):《福柯集》(福柯(Michel Foucault)),上海市:上海
遠東。
洪維信譯(2003):《外邊思維》(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台北
市:行人出版社。
洪麗完(1997):《台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台北縣:
稻鄉。
翁佳音譯註(2000):〈荷蘭改革宗教會在台灣的教育事工〉(W. Ginsel),《台
灣文獻》,57 卷4 期,頁33-57。
翁佳音、吳密察、許賢瑤編(2002):《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社會‧
文化》(中村孝志),台北縣:稻鄉出版社。
陳柔森編(1999):《重塑台灣平埔族圖像》,台北市:原民文化。
陳柔森編(1999):《再見刺桐花開》,台北市:原民文化。
陳秋坤(1991):〈平埔族岸裡社潘姓經營地主的崛起,1699-1770〉,《中央
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 期,頁1-35。
陳俊傑(2000):《彰化縣福興鄉巴布薩族馬芝遴社平埔族人現況調查》,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
莊永明策劃(2001):《台灣放輕鬆----台灣原住民》,台北市:遠流。
莊萬壽(2003):《台灣文化論----主體性之建構》,台北市:玉山社。
張正平譯(2000):《他者的單語主義----起源的異肢》(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台北市:桂冠。
張永堂(1996):《新竹市志----卷五‧文教志》,新竹市:新竹市政府。
張仲禮(2002):《中國紳士----關於其在十九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
(李榮昌譯),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
張恭啟譯(1989):《文化變遷的理論》(J. H. Steward),台北市:遠流。
張易、王錦江(1983):《臺灣省通志稿教育志》,台北市:成文。
張隆志(1991):《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一個清代台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
與理解》,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張國清(1995):《羅逖》,台北市:生智。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
黃美英編(1996):《三貂社凱達格蘭族口述歷史》,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
中心。
黃應貴(1992):《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
賀安娟(1998):〈荷蘭統治之下的台灣教會語言學〉,《台北文獻》,直字
125 期,頁81-119。
湯慧敏(1998):《再見道卡斯----苗栗縣後龍鎮新港東、西社之調查研究》,
苗栗市:苗栗縣政府。
溫振華(1997):《高雄縣平埔族史》,高雄縣:高雄縣政府。
賈士衡譯(1999):《走進歷史田野----歷史人類學的愛爾蘭史個案研究》(西
佛曼(Marilyn Silverman)、格里福(P. H. Gulliver 編),台北市:麥
田。
楊南郡譯註(1996):《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伊
能嘉矩),台北市:遠流。
楊南郡譯註(1996):《台灣踏查日記》(上)(下)(伊能嘉矩),台北市:
遠流。
楊碧川(1992):《簡明台灣史》,高雄市:第一。
楊彥杰(2000):《荷據時代台灣史》,台北市:聯經。
葉憲峻,《清代臺灣教育之建置與發展》,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
文,2003 年,台北市。
蔡源林譯(2001):《文化與帝國主義》(E. W. Said),台北縣:立緒文化。
劉枝萬(1960):《南投縣教育志稿》,南投鎮:南投縣文獻委員會。
劉還月(1994):《南瀛平埔誌》,台南縣: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劉還月(2001):《尋訪台灣平埔族》,台北市:常民文化。
劉還月、李順文、黃提銘、黃兆慧、王志文(1998):《尋訪凱達格蘭族----
凱達格蘭族的文化與現況》,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詹素娟、張素玢(2001):《台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南投市: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詹素娟、潘英海編(2001):《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論文集》,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閻紀宇譯(2002):《遮蔽的伊斯蘭----西方媒體眼中的穆斯林世界》(愛德
華‧薩依德(Edward Said)),台北縣:立緒。
簡炯仁(1997):《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屏東市:屏東縣立文化中
心。
簡炯仁(2000):《高雄縣平埔誌》,高雄縣: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賴永祥、王瑞徵譯(1970):〈荷蘭人對台灣原住民的教化—以一六五九年
中南部視察報告為中心而述〉〈中村孝志〉,收於賴永祥編《臺灣史
研究初集》,台北市:編者。
賴永祥譯(1970):〈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在臺灣的佈教〉〈中村孝志〉,收於
賴永祥編《臺灣史研究初集》,台北市:譯者。
賴永祥(1990):《教會史話》(一),台北市:人光。
達西烏拉灣‧畢馬(田哲益)(1992):《台灣布農族的生命祭儀》,台北市:
臺原。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2002):《台灣的原住民----卑南族》,台北縣:,
臺原。戴炎輝(1976):〈清代台灣番社的組織及運用〉,《台灣文獻》,26 卷4 期
27 卷1 期,頁329-375。
戴月芳、胡昌智(1989):《臺中縣志卷五教育志》,台中縣:臺中縣政府。
魏桂邦譯(1996):《臺灣的原住民族—以世界觀研究台灣原住民之作》(宮
本延人),台中市:晨星出版社。
鐘丁茂,陳水木(2002):《重修苗栗縣誌系列研究計劃第一期報告----道卡
斯族解氏家族之研究》,苗栗市:苗栗縣政府文化局,未出版。
蘭伯特‧凡‧德‧歐斯弗特(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2002):《福爾摩
沙見聞錄----風中之葉》,台北市:經典雜誌。
二、英文部分
Danaher, G, Schirato, T and Webb, J. Understanding Foucault. London: Sage,
2000.
Foucault, M.: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New York: Pantheon, 1980.
Foucault, M.: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Volume Ⅰ:Aintroduc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0.
Foucault, M. Discipline &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5.
Kuepers, J.J.A.M:The Dutch Reformed Church in Formosa 1627-1662—
Mission in a Colonial Context, Nouvelle Revue de science missonnaire:
CH-6405 Immensee,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