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冠樺
Tseng, Kuan-Hua
論文名稱: 妖怪、陰影與個體化—曾冠樺繪畫創作論述
Monsters, Shadows, and Individuation——Creative Discourse of Tseng, Kuan-Hua's Paintings
指導教授: 莊連東
Zhuang, Lian-Dong
孫翼華
Sun, Yi-Hua
口試委員: 吳恭瑞
Wu, Kung-Jui
李貞慧
Li, Chen-Hui
吳宥鋅
Wu, Yeou-Xin
莊連東
Zhuang, Lian-Dong
孫翼華
Sun, Yi-Hua
口試日期: 2023/07/20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0
中文關鍵詞: 水墨妖怪陰影個體化潛意識
英文關鍵詞: ink painting, monsters, shadows, individuation, subconsciousness
研究方法: 主題分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60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9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論文試圖以「妖怪」為主題,並以古今中外的妖怪、神仙、鬼、妖精、童話傳說⋯⋯等等故事為藍本,成為創作論述的主軸。本文對於神仙鬼怪是否真實存在,抱持存而不論的中性態度,而是將重點放在:「妖怪的形象為人心狀態的的一種顯現」,透過相關理論的研讀以及系列創作的探索,期望能更加了解群體、體察自身,進而達到思考激盪與自身療癒的目的,並開發出自身的創作語彙。
    本篇論文將會在第一章介紹整體論文的架構規劃,並闡述筆者的研究動機以及執行方式。而在本文第二章將會以藝術人類學、社會學和心理學脈絡切入,先以藝術人類學的角度探討妖怪傳說生成的原因,接著本文會引用瑞士心理學家卡爾 · 榮格(Carl G. Jung, 1875-1961)的心理學理論,並針對其中的「陰影」(shadow)、「個體化」(Individuation)等論述進行討論。在此章節中也會試圖推敲妖怪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其中會特別以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異化」(Alienation)以及馬庫色(Herbert Marcuse, 1898-1979)「單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Man)等理論,探討筆者所認為的現代人「妖化」現象。關於妖怪藝術作品中的圖像演繹和美感表現,將會在第三章進行探討,其中會整理相關藝術創作的系譜,並針對其風格美感進行討論。在本文的第四章、第五章將進入筆者本人的創作脈絡中:第四章先梳理妖怪系列的個人化意義,再針對創作技法和造型發想歷程進行討論,並在媒材表現和實踐上加以記錄、分析。經過上述理論的整理與分析,第五章接著以不同的子系列分別探討,筆者以《妖怪異域》為整個系列的主題,結合前述的心理學與社會學討論,以相應論述和圖像符號的延伸,在情境創作與風格開發的雙重面向下整合出個人的創作思路。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 theme of "monsters" and utilizes ancient and modern stories of monsters, gods, ghosts, fairy tales, and more to discuss a series of artworks. The dissertation maintains a neutral stance on the actual existence of gods and ghosts, instead focusing on "the image of monsters a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human psyche."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relevant theor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a series of creations, it aims to deepen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munity and myself, encourage profound introspection and self-healing, and develop a unique artistic style.
    The first chapter serves as an introduction, outlining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behind my creative work. It briefly explains the methodology, scope, and limitation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In the second chapter, I delve into the perspectives of art anthropology,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Initially, I explore the origins of monster imagery through the lens of art anthropology and subsequently reference the psychological theories of Swiss psychologist Carl G. Jung (1875-1961) concerning the concepts of "shadow" and "individuation." This chapter also delves into the societal backdrop of monster narratives, particularly considering Karl Marx's (1818-1883) theory of "alienation" and Herbert Marcuse's (1898-1979) concept of the "one-dimensional man." These theories are employed to discuss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of modern individuals "becoming monsters". The third chapter delves into image interpretation and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of monster artworks. Here, I compile the lineage of relevant artworks and analyze their aesthetic styles. Transitioning into my own creative context, the fourth chapter explores the personal significance of the creative series. It analyzes drawing techniques, processes, and media used in the creation process. The fifth chapter then proceeds to elaborate individual artworks. Taking "Monsters in Outlands" as the overarching theme of the series, I integrate the prior discussions on psychology, sociology, and iconology. Through this integrated approach, I present my individual creative concepts within the realms of situational creation and stylistic development.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次 iii 圖 目 次 iv 表 目 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1 第二章 妖怪神話的理論脈絡 15 第一節 妖怪傳說的起源 16 第二節 妖怪傳說的心理學意涵 25 第三節 妖怪傳說的時代連結 41 第三章 妖怪的審美思維與圖像演繹 63 第一節 醜與恐懼的審美快感 64 第二節 相關藝術的圖像演繹 77 第四章 創作思維及表現形式 95 第一節 創作思維 95 第二節 造型分析 97 第三節 空間場域與氣氛營造 102 第四節 創作實踐 106 第五章 作品解析 119 第一節 幻化成形 119 第二節 跨域融合 139 第三節 異色空間 161 第六章 結論 177 第一節 創獲心得 177 第一節 未來展望 180 參考文獻 185

    一、中文專書
    王居明,《模糊藝術論》,合肥:安徽教育,1998。
    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北京:商務,1980。
    何敬堯,《妖怪臺灣:三百年山海述異記 ‧ 怪譚奇夢卷》,新北市:聯經,2020。
    何敬堯,《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 ‧ 妖鬼神遊卷》,新北市:聯經,2017。
    李霖燦,《中國美術史稿》2版11刷,臺北市:雄獅圖書,2004。
    汪民安主編,《文化研究關鍵詞》,臺北市:麥田,2013。
    周作人,《周作人論日本》,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05。
    易中天,《藝術人類學》,臺北市,泰電電業,2010。
    林慧祥,《文化人類學》,臺北市:臺灣商務,1993。
    邱宜文,《山海經的神話思維》,臺北市:文津,2002。
    侯俊明,《搜神記》,台北市:時報,1994。
    洪北江編,《山海經校注》,臺北市:洪氏出版社,1981。
    倪再沁,《水墨畫講:文人美學與當代水墨的世紀之辯》,臺北市:典藏,2005。
    馬奇主編,《中西美學思想比較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4。
    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山東:山東畫報,2001。
    張法,《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北京:人民大學,2010。
    曾祖蔭,《中國佛教與美學》,臺北市:文津,1994。
    楊照,《在資本主義帶來浩劫時,聆聽馬克思:還原馬克思,讀懂〈資本論〉》,臺北市:本事文化,2013。
    楊義著,《中國歷朝小說與文化》,臺北市:業強,1993。
    葉怡君,《妖怪玩物誌》,臺北市:遠流,2006。
    劉清虔,《否定與合理—馬庫色〈單向度的人〉導讀》,臺北市:臺灣書店,1997。
    鐘穎,《故事裡的心理學(上):潛意識與永恆少年》,新北市:楓樹林,2020。
    鐘穎,《故事裡的心理學(下):陰影與個體化》,新北市:楓樹林,2020。
    鐘穎,《傳說裡的心理學1:變形與狐仙》,新北市:楓樹林,2022。
    鐘穎,《傳說裡的心理學2:異婚與冥戀》,新北市:楓樹林,2022。
    鐘穎,《傳說裡的心理學3:厲鬼與妖怪》,新北市:楓樹林,2022。

    二、翻譯類書
    山中康裕,王真瑤譯,《哈利波特與神隱少女: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ハリーと千尋世代の子どもたち),臺北市:心靈工坊,2006。
    山本野理子,王新禧譯,《日本妖怪圖鑑:百鬼妖繪卷》(浮世絵でみる! お化け図鑑)新北市:楓樹林,2018。
    井上圓了,蔡元培譯,《妖怪學講義錄總論》(妖怪学講義:1-6分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14。
    村上健司,蘇暐婷譯,《日本妖怪物語》(怪しくゆかいな妖怪穴),臺北市:城邦文化,2018。
    谷崎潤一郎,李尚霖譯,《陰翳禮讚》(陰翳礼讃),臺北市:臉譜,2022。
    戈特霍爾德 · 萊辛(Gotthold Lessing),朱光潛譯,《詩與畫的界線》(Laocoon),新北市:駱駝,1989。
    卡爾.馬克思(Karl Marx),伊海宇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臺北市:時報文化,1990。
    卡爾.榮格(Carl G. Jung),徐德林譯,《原型與集體無意識》(The Archetypes and Collective Unconscious),北京:國際文化,2011。
    卡爾.榮格(Carl G. Jung),劉國彬、楊德友譯,《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新北市:張老師,2014。
    卡爾.榮格(Carl G. Jung),魯宓、劉宏信譯,《紅書:讀者版》(The Red Book: A Reader’s Edition),臺北市:心靈工坊,2016。
    卡爾.榮格(Carl G. Jung),儲昭華、王世鵬譯,《象徵生活》(The Symbolic Life),北京:國際文化,2011。
    弗里茲.李曼(Fritz Riemann),楊夢茹譯,《恐懼的原型—分裂、憂鬱、強迫、歇斯底里人格深度探索》(Grundformen der Angst),臺北市:臺灣商務,2003。
    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彭淮棟譯,《醜的歷史》(History of Ugliness),臺北市:聯經,2008。
    安妮拉.亞菲(Aniela Jaffé),王一梁、李毓、王浩威,《幽靈、死亡、夢境:榮格取向的鬼文本分析》(An Archetypal Approach to Death Dreams and Ghosts),臺北:心靈工坊,2021。
    安德魯.山繆斯(Andrew Samuels)、芭妮.梭特( Bani Shorter)、弗雷德.普勞特( Fred Plaut),鐘穎譯,《榮格心理學辭典》(A Critical Dictionary of Jungian Analysis),新北市:楓樹林,2022。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嚴志軍、張沫譯,《一種幻想的未來文明及其不滿》(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石家莊,河北教育,2003。
    克里斯多福.戴爾(Christopher Dell),王晨譯,《世界妖怪圖鑑:神魔鬼怪》(Monsters: A Bestiary of the Bizarre),新北市:楓樹林,2018。
    阿圖爾.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石沖白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新北市:新雨。
    威廉.沃林格(Wilhelm Worringer),魏雅婷譯,《抽象與移情:藝術風格的心理學研究》(Abstraction and Empathy),臺北市:亞太圖書,1991。
    約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朱侃如譯,《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臺北市 :漫遊者文化,2020。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林盛彬譯,《崇高與美之源起》(A Philosophical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11。
    莫瑞.史丹(Murray Stein),《榮格心理分析的四大基石 : 個體化、分析關係、夢和積極想像》(Four pillars of Jungian psychoanalysis),臺北市 : 心靈工坊, 2022。
    莫瑞.史丹(Murray Stein),黃璧惠、魏宏晉等譯,《英雄之旅:個體化原則概論》(The Principle of Individuation: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onsciousness),臺北市:心靈工坊,2012。
    瑪塔.提巴迪(Marta Tibaldi),倪安宇譯,《積極想像:與無意識對話,活得更自在》(Pratica dell'Immaginazione Attiva: Dialogare con l'inconscio e vivere meglio),臺北市:心靈工坊,2017。
    瑪麗-路易絲 · 馮 · 法蘭茲(Marie-Louise von Franz),徐碧貞譯,《童話中的陰影與邪惡 : 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Shadow and Evil in Fairy Tales),臺北市 : 心靈文化,2018。
    赫伯特.馬庫色(Herbert Marcuse),萬毓澤、 劉繼譯,《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型態研究》(One 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臺北市:麥田,2015。
    歐文.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李元春譯,《造型藝術的意義》(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初版,臺北市:源流,1997。
    戴維.方坦納(David Fontana),何盼盼譯,《象徵的名詞》(The Secret Language of the Symbols: a Visual Key to Symbols and Their Meanings),臺北市:紅螞蟻,2003。
    賽繆爾.金布爾斯(Samuel Kimbles),王浩威、楊菁薷譯,《文化幽靈:歷史已經看不見的傷,為什麼還是我們生活中的幽靈?》(Phantom Narratives: The Unseen Contributions of Culture to Psyche),台北市:心靈工坊,2022。
    羅伯特.詹森(Robert A. Johnson),徐碧貞譯,《與內在對話:夢境.積極想像.自我轉化》(Inner Work: Using Dreams and Active Imagination for Personal Growth),臺北市:心靈工坊,2021。
    羅伯特.詹森(Robert A. Johnson),徐曉珮譯,《擁抱陰影:從榮格觀點探索心靈的黑暗面》(Owning your own shadow: Understanding the Dark Side of The Psyche),臺北市:心靈工坊,2021。
    羅伯特.霍普克(Robert H. Hopcke ), 蔣韜譯,《導讀榮格》(A Guide Tour of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新北市:立緒文化,1997。
    羅蘭.保爾森(Roland Paulsen,),溫澤元譯,《焦慮世代: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Tänk om : en studie i oro),臺北市:大塊文化,2022。
    蘇珊.蘭格(Susanne K. Langer),劉大基、傅志強、 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Feeling and Form),臺北:商周,1991。

    三、外文專書
    Jung, Carl G.,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G. Jung, Volume 9 (Part 1):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
    Jung, Carl G.,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 Volume 16:Practice of Psychotherap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

    四、碩博論文
    林宸萱,《恐懼情感的設計研究—以日本怪談繪本載體為例》,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碩士論文,2015。
    許君瑋,《虛擬日常的異變重構—許君瑋水墨創作論述》,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22。
    劉信義,《穿越闇黑的幽光—劉信義水墨創作研究》,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8。

    五、學術期刊、研討會論文
    汪麗玲,〈晚明變形畫風的探討〉,《美育雙月刊》第14期,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1991。
    Greenberg, Leslie S.; Safran, Jeremy D. “Emotion in Psychotherapy: Affect, Cognition, and the Process of Change.” Guilford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Serie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87).

    六、網路資料
    《山海經 · 南山經》,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shan-hai-jing/nan-shan-jing/zh,2023/8/9瀏覽。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第八卷,維基文庫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6%AC%BD%E5%AE%9A%E5%8F%A4%E4%BB%8A%E5%9C%96%E6%9B%B8%E9%9B%86%E6%88%90/%E6%9B%86%E8%B1%A1%E5%BD%99%E7%B7%A8/%E5%BA%B6%E5%BE%B5%E5%85%B8/%E7%AC%AC008%E5%8D%B7,2023/8/9瀏覽。
    《搜神記》第六卷,維基文庫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E6%90%9C%E7%A5%9E%E8%A8%98/%E7%AC%AC06%E5%8D%B7,2023/8/9瀏覽。
    Beastly tales from the medieval bestiary(中世紀動物寓言中的野獸故事), https://www.bl.uk/medieval-english-french-manuscripts/articles/beastly-tales-from-the-medieval-bestiary?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ontent&utm_content=item_of_the_week&fbclid=IwAR1z4qa9yE2jDBH_S6uGTPYFw53CHGINADSHaaYC_hSwAeSac_bRbq0xZuA ,2023年4月23日瀏覽。
    大師導覽大師,侯俊明作品自述—《搜神記》 https://artvoiz.com.tw/v/1367, 2023年4月23日瀏覽。
    我有一隻黑狗,它的名字叫憂鬱(I had a black dog, his name was depress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iCrniLQGYc&t=5s,2012/10/02,2023/04/20瀏覽。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