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俊翰
Chen, Jun-Han
論文名稱: 十二年國教國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法治教育之內容分析
The Contents Analysis of Law-Related Education in Civics and Social studies Textbook of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指導教授: 劉恆妏
Liu, Heng-Wen
口試委員: 鄧毓浩
Teng, Yuh-Haw
張樹倫
Chang, Shue-Luen
口試日期: 2021/06/24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83
中文關鍵詞: 十二年國教公民與社會科法治教育內容分析法教科書
英文關鍵詞: law-related education,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ontent Analysis, civics and social study education, textbook
研究方法: 內容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6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1下載:5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十二年國教國中各版本公民與社會教科書法治教育的內涵,並採取內容分析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
    首先針對各版本教科書法治教育內容的整體編排進行分析,並觀察各版本教科書在法治教育內容整體編排上是否有明顯差異。其次,透過統整國內外文獻、九年一貫課程與十二年國教課程中法治教育的內涵,設計本研究運用的法治教育內容分析類目表,作為本研究分析教科書法治教育內容的基準。最後本研究得到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法治教育內容的整體規劃上,各版本間有明顯差異。
    二、在法治教育內容的總數量上,各版本以「南一版」出現次數最多,「翰林
      版」次之,「康軒版」則出現次數最少。
    三、在法治教育內容分析的主類目上,各版本皆以「憲法基礎概念與人權」出
      現的次數最多。
    四、在法治教育內容分析的次類目上、「南一版」與「康軒版」以「基本權利與
      人權保障」出現次數最多,「翰林版」則是以「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出現
      次數最多。
    五、在法治教育內容的內容呈現上,各版本間僅在次類目「家庭暴力的防治」、
      「刑罰種類與目的」,以及「身分權與家庭生活」並無太大差異外,其餘次
      類目的呈現內容上均有差異存在。
    最後,希望透過本研究的結果,能提供教師在進行法治教育的建議,以及提供未來從事相關研究之方向。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the connotation of law-related education referred to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ocial studies and civics and social study education textbook of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which uses Content Analysis as the main type of research method.
    Firstl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overall design for law-related education content in each textbook edition and observes whether there are appare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editions in the overall design thereof. Secondly,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the 9-year consistent curriculum and connotation of law-related education contained in the twelve-year n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Content Analysis Category Table of law-related education used herein is designed as a benchmark for the analysis of law-related education in the textbooks. Final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re are manifest differences among the editions in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law-related education.
    2. In terms of the total quantity of law-related education, the “Nanyi Edition” has made the most appearances, followed by the “Hanlin Edition”, with the “Kangxuan Edition” accounting for the least.
    3. In terms of the main categories of content analysis of law-related education, “Basic Constitutional Concepts and Human Rights” appeared most frequently in each of the different editions.
    4. Pertaining to the subcategory of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law-related education, “Protection of Basic Rights and Human Rights” appeared the most in “Nanyi Edition” and “Kangxuan Edition,” while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and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ies” appeared most frequently in “Hanlin Edition.”
    5. With respect to the content presentation of law-related education, there is not much difference only in the subcategories “Domestic Violence Prevention”, “Types and Purposes of Punishment”, and “Right of Status and Family Life” among the editions.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remaining sub-categories shows differences in content.
    Finally, the author hopes tha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ble to give teachers advice on law-related education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lated research.

    Keywords: 12-year basic education、civics and social study education、law-related education、Content Analysis、textbook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15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第一節、法治教育的相關探討 21 第二節、我國國中公民教育的發展簡介 77 第三節、高中與國中教科書法治教育相關研究 97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07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107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 11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17 第四節 研究資料分析處理 14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145 第一節 十二年國教國中各版本公民與社會教科書 145 法治教育內容之整體規劃情形 145 第二節 十二年國教國中各版本公民與社會教科書法治教育 178 內容之數量分布情形 178 第三節 十二年國教國中各版本公民科教科書法治教育實質 183 內容呈現之情形 183 第四節 綜合討論 3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37 第一節 結論 337 第二節 建議 348 參考文獻 353 附錄一 法治教育內容分析主次類目表問卷(信度評估) 364 附錄二 法治教育內容分析主次類目表問卷(效度評估) 37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政府資料
    中選會(2018)。2018年公投議案結果。引自https://www.cec.gov.tw/upload/file/2018-12-03/9617f16e-8616-42d9-b052-a6efa6595712/c0e7ec8903c018054138e2f7b5a409cc.pdf。
    司法院(2020)。憲法訴訟法新制簡介。引自https://www.judicial.gov.tw/tw/cp-1571-58277-e3adc-1.html。
    司法院(2020)。大法官釋字791號。引自https://cons.judicial.gov.tw/jcc/zh-tw/jep03/show?expno=791。
    立法院(2019)。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正部分條文說明。引自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33324&pid=183451。
    立法院(2020)。制定國民法官法新聞稿。引自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33324&pid=197688。
    國家教育研究院(2020)。教科書系統查詢。引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1-1000-1052.php。
    教育部(2002)。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兩年總檢討。
    教育部(2020)。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
    教育部國教署(2014)。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
    教育部國教署(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社會領域。
    總統府(2017)。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成果報告書。
    教育部(1995)。國民中學課程標準。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期刊與研究論文
    毛中勻(2003)。國小社會科中法治教育的課程與教學。國教新知,49(4),
    王嘉恩(2003)。全球化對我國公民教育影響之研究--以法治教育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位論文,台北市。
    江志勇(2015)。體驗學習取向法治教育課程實踐之行動研究—以國中生法院參訪及模擬法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所,臺北市。
    吳伊惠(2005)。桃園縣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師法治教育認知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桃園縣。
    吳奕璇(2007)。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法治教育之內容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吳美品(2009)。我國國中法律教育課程內涵之研究-公民科教科書法律內容之
    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吳婌菱(2008)。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課程與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銜接之研究—以法律部分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學碩士論文,台北市。
    吳德美(1983)。現階段我國法治教育之研究:國中、高中公民課本之內容分析。東方雜誌,17(4),43-48。
    李宗薇(2000)。國人法治觀念認知程度之調查研究,法務部委託專案。
    周珮儀、鄭明長(2008)。教科書研究方法論之探究。課程與教學季刊。
    季亞南(2009)。國中實施法治教育之行動研究-以性騷擾防治為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台北市。
    林永豐(2017)。核心素養的課程教學轉化與設計。教育研究月刊, 000(275), 0004-0017
    林有土(2000)。國府應加強國民中小學的法治教育 。文教新潮 。
    林佳音(2000)。我國中學法治教育課程內容的理論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佳範(2002)。論人權理念與教改理念的一致性:從法治教育的身教與言教做起。公民訓育學報,11,53-66。
    林孟皇、陳叡智(1998)。談國小法治教育之推展。研習資訊,15(5),64-87。
    林金朝(1998)。從法學觀點探討公民對法律應有的認識與素養。公民訓育學報 。
    林晏汝(2015)。案例教學法融入國中九年級法治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懿伶(2009)。國民小學教師法治態度與法治教育實踐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洪如玉(2004),人權教育與其他相關議題理論整合:概念分析、澄清與聯繫。教育資料與研究,59,17-25。
    洪如玉(2010)。九年一貫課程七大議題正當性之批判性檢視。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洪若烈(1997)。國小社會科中之民主與法治教育。研習資訊,4,31-35。
    洪家殷(1996)。國小教材中有關法律知識之份量與內容之評估。台北: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洪詠善、范信賢(2015)。同行-走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國家教育研究院。
    洪瑞筠(2018)。台灣高中法治教育內容的法律程序管制史。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台北市。
    洪頌媖(2013)。活化國中法治教育課程的行動研究—以美國民主基礎系列教材「認識正義」為藍本。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翁俊生(2009)。體驗學習取向法治教育課程實踐之研究~以美國「民主基礎系列叢書」少年版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北市。
    翁國彥(2004)。由法律文化觀點檢討台灣的法治教育。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秀雄(1990)從學校教育論加強民主法治教育-三民主義學報
    張秀雄(1997)。公民教育與社會科學及人文學科關係。公民訓育學報 。
    張芬芬、陳麗華、楊國揚(2010)。臺灣九年一貫課程轉化之議題與因應。教科書研究,3(1),1-40。
    張樹倫(1998)。加強憲法教育落實民主法治,台灣教育,568,19-21
    莊富源(2006)。轉變中的台灣公民社會與公民教育—有關學校公民教育問題面向及其發展趨勢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許育典(2006)。人權與法治教育作為友善校園的建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
    許育典(2010)。法治教育在台灣中小學的實踐與檢討。載於湯德宗、鍾騏
    (編),2010 兩岸四地法律發展(下冊)—法學教育與法治教育。台北:中央研究院。
    許育典(2011)。從法治國家到人權保障的希望工程—以人權教育為中心。台北:元照。
    許育典、翁國彥(2005a)。法治教育在台灣的建構與實踐(上)。政大法學評論,85,113-172。
    許育典、翁國彥(2005b)。法治教育在台灣的建構與實踐(下)。政大法學評論,85,113-172。
    許禎元(2003)。內容分析法的研究步驟與在政治學領域的應用。師大政治論叢。
    陳文彥(2005)。教師教科書素養及其提升途徑之分析。初等教育學刊。
    陳光輝(1983)。析論公民教育的意義和內涵。公民訓育學報創刊號。
    陳伯璋 (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1),1-13。
    陳伯璋(2005)。從課程改革省思課程研究典範的新取向。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陳君暉(2017)。運用民主基礎系列教材公民版「隱私」推動法治教育之行動研究-以高中多元選修課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明印、單文經(2001)。我國國民教育素質保證與評估作法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政策,15(4),105-128。
    陳彥廷(2012)。國(初)中公民教科書法治教育內涵之演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朝陽(1997)。法治教育的精神與教學。研習資訊,14(4),8-15。
    陳瀅淑 (2004)。國小法治教育之探討-以台南市國小學童法律知識與態度為例。國立臺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南市。
    陳麗華(2008)。評介「為學習而設計的教科書」及其對我國中小學教科書設計與研究的啟示。教科書研究。
    黃旭田(2003)。台灣地區中小學法制教育之現況與展望。律師雜誌,281:38-49
    黃炳煌(1989)。民主、法治教育與課程設計。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主法治與教育。台北:台灣書局印行
    黃國峰(2009)。國小學生法治概念認知與態度型塑之教學研究—從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民主基礎系列教材的觀點談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市。
    黃顯華、徐慧璇(2006)。臺灣課程改革理論基礎再思。主題論文課程研究 1 卷 2 期21-45。
    詹志宏(1980)。在台外籍人士對中華民國的映像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廖添富 、張樹倫 、 王錦雀(2003)。社會領域採行統整課程教學成效之研究--以民主教育統整課程為例 。公民訓育學報。
    劉姝言(2008)。民主的公民教育與多元文化教育之重探。課程與教學季刊11卷4期。
    蔡慧雯(2004)。台中縣市國民中學法治教育實施現況調查及其可行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高雄市。
    蔡慧雯(2005)。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法治教育課程內涵探討-以康軒版第四冊第三本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6),36-51。
    鄧毓浩(1995)。憲法教育與公民教學─國高中公民類科憲法教材與教學之探討。公民訓育學報 。
    鄧毓浩(1998)。青少年法治教育及公民社會之建構。台灣教育,568,頁11-
    16。
    鄧毓浩(2006)。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公民基本內容評析。公民訓育學報,
    黃素貞(2006)。九年一貫課程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基本內容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所,臺北市。
    鄧毓浩(2011)。百年來我國國(初)中公民教科書的演變發展。論文發表於國家教育研究院舉辦的教科書百年演進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蕭妙香(2000)。國民小學法治教育之探討。台南師院學報,33,263-289。
    藍順德(1986)。公民教育的內涵。彰化:復文
    魏國泰(2006)。教科書的重要性。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羅婷(2015)。解嚴後新世代法治教育:二十年來我國高中法治教育內涵與演變(1995-2014)。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蘇永欽、陳義彥(1997)。法治認知與台灣地區的法治民主化:從人民的執法行為探討。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蘇麗春(2005)。論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的歷史基礎。花蓮教育大學學報 。
    書籍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幼獅。
    吳庚(1994)。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
    吳明清(1999)。教育向前跑-開放教育的教育改革。台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林天祐(2009)。教育小辭書。台北:五南。
    呂雄、李岳牧、蔡德欽(2018)。民主法治與公民素養。新北:新文京。
    林山田(2008)。刑法總則。台北:三民。
    林義男、陳淳文(譯)(1989)。內容分析法導論(原作者:Robert P.Weber)。臺北:巨流圖書。
    法治斌、董保城(2020)。憲法新論。台北:元照。
    南一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社會第一冊。
    南一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社會第二冊。
    南一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社會第三冊。
    南一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社會第五冊。
    南一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社會第四冊。
    南一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社會第六冊
    南一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社會第一冊。
    南一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社會第二冊。
    南一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社會第三冊。
    南一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社會第五冊。
    南一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社會第四冊。
    南一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社會第六冊
    袁方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康軒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社會第一冊。
    康軒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社會第二冊。
    康軒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社會第三冊。
    康軒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社會第四冊。
    康軒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社會第五冊。
    康軒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社會第六冊。
    康軒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社會第一冊。
    康軒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社會第二冊。
    康軒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社會第三冊。
    康軒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社會第五冊。
    康軒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社會第四冊。
    康軒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社會第六冊。
    張秀雄(1993)。民主法治教育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許育典(2018)。人權、民主與法治-當人民遇到憲法。台北:元照。
    黃光雄、楊龍立(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理念與實作。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8)。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國彥(2000)。教育大辭書查詢內容分析法。引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2710/。
    楊孝榮(1989)。內容分析法。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主編)。社會及科學行為研究法(下冊)。臺北:東華。
    楊智傑(2014)。圖解民法。台北:五南。
    葉仟松(2011)。輕鬆看民法。台北:書泉。
    歐用生(1997)。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蔡清田(2012)。課程發展與設計的關鍵DNA核心素養。臺北: 五南。
    鄧毓浩、朱美珍(2020)。國中公民與道德課程發展,載於中學社會領域課程發展史。國家教育研究院。
    鄧毓浩、朱美珍(2020)。國中社會領域課程發展,載於中學社會領域課程發展史。國家教育研究院。
    鄭世仁(2000)。教育大辭書查詢教科書。引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9809。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社會第一冊。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社會第二冊。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社會第三冊。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社會第五冊。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社會第四冊。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社會第六冊。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社會第一冊。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社會第二冊。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社會第三冊。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社會第四冊。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社會第五冊。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社會第六冊
    新聞媒體
    聯合新聞網(2020)。司法精神病院設置已有譜?陳時中:找地點最困難。
    引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14/4539109。
    自由電子報(2020)。殺警案判無罪挨批「恐龍法官」 林輝煌:污名化不恰當
    引自: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156863。
    聯合新聞網(2019)。學測社會科法律類考題惹議 近30學者連署抗議。引自:https://udn.com/news/story/120926/4300751。
    聯合新聞網(2019)。學測3法律題 學者批錯誤認知。引自:https://udn.com/news/story/6925/4299304。
    遠見華人論壇(2019)。誰該被砍掉重練?正視高中公民教學、考試的權力結構。
    引自:https://gvlf.gvm.com.tw/article/70652?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GV_post&utm_campaign=daily。
    中國時報(2018)。新課綱課本難產 教團籲延後上路。引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321000153-260301?chdtv。
    聯合新聞網(2018)。新課綱教科書 首波公告30餘冊。引自:https://udn.com/news/story/6885/3757645
    風傳媒(2018)。法院建置圖說司法網站,多元宣導司法政策、推廣法治教育。
    引自: https://www.storm.mg/stylish/657016。
    中央社(2016)。課審會選學生代表 下午4時出爐。引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728003380-260405?chdtv。
    自由電子報(2020)。校園出現「狗頭鍘」 法治教育教材萌翻校園。引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375813。
    聯合新聞網(2020)。王子榮/當「狗頭鍘」成為校園法治教育素材,包青天本人也驚呆了。引自https://www.voicettank.org/single-post/2020121202。
    聯合新聞網(2021)。國民法官將上路 台北地院模擬選任、審理程序。引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21/5268409。

    西文部分
    B. Berelson(1952).Content Analy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Free Press.
    Posner, G. J. (1989). Making sense of diversity-The current state and curriculum studies.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4(4), 340-361.
    Raz, J. (1979). The authority of law: Essays on law and mor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n Cleaf, David W. (1991). Action in elementary social studies. Boston: Allyn & Bac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