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魏子薇
論文名稱: 青少年對於零食包裝設計之圖像偏好研究
The preferences of illustration of snack packing design in adolescents
指導教授: 伊彬
I, B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9
中文關鍵詞: 青少年包裝設計圖像偏好
英文關鍵詞: adolescents, packing design, illustration, preferenc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19下載:7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藉由問卷調查法,以青少年消費族群為主要研究對象,將行銷學中吸引消費者目光、提高銷售量「無聲的推銷員」的包裝設計作為研究方向,探討現今青少年對於零食包裝設計的偏好,以期能夠提高商品之銷售。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次數分配表及交叉分析法,6位專家從26個網站的219個樣本,篩選出攝影、寫實描繪、簡易象徵及文字等四類共24張刺激物(研究樣本),形容詞意像篩選由18位視覺意象分析小組,篩選出15組形容詞意象。以紙本問卷方式施測,時間自民國100年3月29起至民國100年4月31止,參與學校包括台北市、新北市、與基隆市某高級中學及高級職業學校共三所;總參與人數共391位,分別為男175人、女216人,平均年齡大約17歲。研究結果發現如下:(1)在內容物提示項目裡,高中男女生對於具象寫實風格的都具有高度偏好,顯示青少年消費者重視內容物的具現遠超過新奇特殊的包裝圖像;(2)以「原料提示」功能設計包裝插圖時,修飾的手法反而更能獲得青少年消費者的青睞。(3)青少年在購買零食產品時,仍偏好於內容物具象表現圖像來判斷內容物與包裝插圖的一致性(4)在以「品牌與聯想」為包裝概念時,由於不具備商品的內容物或原料等相關的圖像,高中生在判讀時多半會以自身背景、經驗或對圖像的好感度決定是否購買此類商品。

    This research paper studies on effective packaging design that attracts consumers and that ar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sale. The study relies on samples among adolescent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ir preferences in packaging design.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y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nd cross evaluation methods. Besides, 24 out of 219 snack packaging designs from other countrie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amples, and 391 research respondents were teenagers from age 14 to 19. The study demonstrates: (1) The respondents prefer realistic designs, and it shows no notable variations on both boys and girls; (2) The boys will make the purchase decision based on the packaging illustrations, while the girls are focusing on aesthetic feelings of the overall design; (3) Personal background, experience, or image preference affects the respondents judgments on the packaging design which doesn’t include product related image or illustration, and directly affects their purchase decision.

    目錄 摘要 II Abstract III 誌謝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X 第一章、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問題 2 1-4 研究範圍限制. 3 1-5 研究流程. 4 第二章、文獻探討 5 2-1 零食 5 2-2 零食包裝設計 5 2-3 包裝插圖 8 2-3.1 插圖的定義 8 2-3.2 零食包裝插圖功能 11 2-3.3 零食包裝插圖風格 13 2-3.4 性別與圖像 14 2-4 青少年 17 2-4.1 青少年消費行為 20 2-4.2 青少年次文化 22 2-4.3 青少年審美與偏好 23 2-5 文獻小結 26 第三章、研究方法與設計 27 3-1 研究設計 27 3-2參與者 29 3-3 刺激物 29 3-4 問卷 31 3-5 研究變相 31 3-6分析工具與方法 32 第四章、研究結果分析 33 4-1不同性別高中生「最喜歡」與「最不喜歡」的包裝風格 33 4-1.1不同性別高中生在不同包裝功能中「最喜歡」的包裝風格 33 4-1.2不同性別高中生在不同包裝功能中「最不喜歡」的包裝風格 35 4-2高中生對於零食包裝插圖風格之偏好 38 4-2.1不同性別高中生在「內容物提示」中「最喜歡」的包裝風格 38 4-2.2不同性別高中生在「內容物提示」中「最不喜歡」的包裝風格  41 4-2.3不同性別高中生在「原料提示」中「最喜歡」的包裝風格  44 4-2.4不同性別高中生在「原料提示」中「最不喜歡」的包裝風格  47 4-2.5不同性別高中生在「品牌與聯想提示」中「最喜歡」的包裝風格  50 4-2.6不同性別高中生在「品牌與聯想提示」中「最不喜歡」的包裝風格  53 4-3其他問卷分析 56 4-3.1不同性別高中生一週零用金 56 4-3.2不同性別高中生一週零食消費金額  57 4-3.3不同性別高中生一週零食之消費次數 58 4-3.4不同性別高中生零食消費地點 59   第五章、綜合討論 60 5-1不同性別高中生「最喜歡」的零食包裝風格 60 5-1.1內容物提示 60 5-1.2原料提示 60 5-1.3品牌聯想提示 60 5-2不同性別高中生「最不喜歡」的零食包裝風格 61 5-2.1內容物提示 61 5-2.2原料提示 61 5-2.3品牌聯想提示 61 5-3「文字」風格無法提供辨識產品之要素 62 5-4「品牌與聯想提示」因插圖內容而影響購買意願 62 5-5小結 62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64 6-1不同性別高中生在包裝插圖風格之偏好趨勢 64 6-2零食包裝插圖設計建議 66 6-3 後續研究建議 67 參考文獻 69 附錄一:國內外零食樣本蒐集網站一覽 74 附錄二:問卷 76

    Acuff, D. S. & Reiher, R. H.(1998)。兒童行銷: 0~19歲孩子買什麼、為什麼、怎麼買?[What kids buy and why: The psychology of marketing to kids](汪仲譯)。台北:商周出版。(原出版年:1997)
    Adorno, T. W. (1991). The culture industry :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 London: Routledge.
    Arnheim, R. (1954).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A psychology of the creative ey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ryman, J. C., Hargreaves, D., Herbert, M. & Taylor, A.(2001)。發展心理學導論[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you〕(陳萍、王茜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1)
    Brake, M. (1985). Comparative youth culture: The sociology of youth cultures and youth subcultures in America, Britain, and Canada.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Calkins, M. (1990). An attempted experiment in psychological aesthetics. Psychological Review, 7(6), 580-591.
    Calver, G(2004)。包裝設計:設計必備指南[What is packing design?](郭慧琳、林延德譯)。台北:視傳文化。(原作出版年:2004)
    Corrigan, P. (1997).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London: Sage.
    Cupchik, G. C., & Gebotys, R. J. (1990). Interest and pleasure as dimensions of aesthetic response.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Arts, 8(1), 1-14.
    Drotner, K. (1992). Modernity and Media Panics. In M. Skovmand & K. C. Schoroder (Eds), Media cultures: Reappraising transnational media. London: Routledge.
    Hebdige, D. (1979).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London: Metheum.
    Hildreth, G. H. (1936). Colour and picture choices of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49(2), 427-435.
    Klimchuck, M. R. & Krasovec, S. A.(2008)。包裝設計:品牌的塑造-從概念構思到貨架展示[Packing Design: Successful product branding from concept to shelf](李慧娟譯)。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原作出版年:2006)
    Lury, C. (1996). Consumer culture. Cambridge , UK: Polity.
    Mayer, R. P., & Laveson, J. I. (1981). An experience judgment approach to tactical flight training. Proceedings of the Human Factors Society-25th Annual Meeting (pp. 659-660). St. Louis: Design Plus.
    Rice, F. P., &Dolgin, K.G.(2004)。青少年心理學。 [The Adolescent :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s, and Culture](黃俊豪、連廷嘉譯)。台北:學富文化。(原著出版於2002)
    Rose, G.(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Visual methodologies-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王國強譯)。台北:群學。(原出版年:2001/2006)
    Salyer, D. L., Lund, T. D., Fleming, D. E., Lephart, E. D., & Horvath, T. L. (2001). Sexual dimorphism and aromatase in the rat retina. Developmental brain research, 126(1), 131-136.
    Solomon, M. R.(2005)。消費者行為,[Consumer behavior](陳志銘、張重昭、郭庭魁、杜玉蓉、蕭幼麟譯)。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原出版年:2004)
    Strinati, D.(2005)。通俗文化理論導論─文化和傳播譯叢﹝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袁千雯、張茵惠、林育如、陳宗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原著出版於1995)
    Wallace, C. & Kovacheva, S. (1996). Youth cultures and consumption in eastern and western europe. Youth & Society, 28(2), 189-214.
    王炳南(1998)。商品包裝。台北:世界文物。
    王韋堯,林演慶(2002)。 圖形式樣化在零售商品包裝插圖設計之應用。設計學報,7(2),77-92。
    王孟惠(2005)。台灣高中生圖書插畫風格偏好之趨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
    古珮甄(2007)。青少年對產品意象偏好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
    伊彬(2008)。插畫與電視廣告之實徵美學。中和:Airti Press。
    伊彬、林演慶(2008)。近一世紀審美實徵研究趨勢。設計學報,13(2),21-49。
    伊彬、林演慶、張琬琪(2006)。流行文化圖像與台灣青少年的審美與偏好-互為因果的糾結。傳播研究簡訊,45,10-13。
    朱陳春田(1996)。包裝設計。台北:新形象。
    吳惠芳(2008)。台灣成人與青少年世代對於平面流行圖像的偏好與美感判斷-以酷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
    吳宜真(2004)。台灣西式喜餅禮盒包裝視覺設計與包裝意象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研究所,台中。
    余詩敏(2007)。國小兒童對零食包裝之視覺設計意象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雲林。
    李坦營(2002)。文化對國中學生建構視覺圖像意義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彰化。
    李淑靜(2002)。國小六年級學童零食飲料消費狀況以及與父母和學校態度相關性之探討-以台南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台南。
    金子修也(1998)。包裝設計-夜晚和地球都是包裝,[パッケージ・デザイン : 夜も地球もパッケージ](廖志忠譯)。台北:博遠。(原出版年:1989)
    周穆謙、王韋堯(2007)。設計師與消費者在食品包裝理解力傳達設計之認知差異。設計學報,12(4),21-42。
    林演慶(2002)。包裝插圖式樣化設計對辨識效率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
    呂能鴻(2004)。消費者行為。台北:華立。
    呂燕卿(1996)。兒童繪畫發展之認識與實際。美育,69,11-26。
    胡澤民(1987)。設計基礎實技I-人物造形。台北:正文。
    馬傳鎮(1986)。心理因素與環境因素對少年犯罪之互動性影響。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許杏蓉(2003)。現代商業包裝學:理論、觀念、實務。台北:視傳文化。
    陳瓊花、伊彬(2002)。心理學與藝術教育,刊載於黃壬來(編),藝術與人文教育(pp. 155-191)。台北:桂冠
    陳芷萱(2003)。應用本土化設計風格於台灣當代商業包裝設計之視覺圖像研究(1990∼)。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屏東。
    陳秋美(1986)。全球青少年如何看人生。遠見雜誌,8(2)。搜尋於2011年5月18日,取自:http://web2.bookzone.com.tw/Board/content.aspx?ser=8931。
    陳俊宏、楊東民(2008)。視覺傳達設計概論。台北:全華。
    孫秀惠(1991)。消費市場全球同步。遠見雜誌, 3(58)。搜尋於2011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aspx?ser=3861
    孫秀惠(1986)。全球青少年如何看人生。遠見雜誌,8(2)。搜尋於2011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aspx?ser=8931
    張力元(2000)。台灣零食市場。台北:華泰。
    張琬琪(2007)。青少年與成人對於電視廣告之審美判斷。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
    黃榮輝(1990)。商業包裝的圖形設計研究。台中:大社會。
    黃雅卿、姚村雄(2002)。台灣地方性特產包裝研究─以中部地區之食品為例。科技學刊,11(2),137-155。
    黃心湘(2003)。台灣本土泡麵包裝之意象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桃園。
    黃淮麟(2001)。兒童對圖畫書插畫風格喜好發展。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
    鄭和鈞、鄧京華(1995)。高中生心理學。台北:五南。
    趙慧玲(2005) 台灣地區兒童與青少年視覺影像反應研究。藝術教育研究,9,33-70。
    趙培華(1999)。台灣青少年對日本偶像劇的觀看,解讀與消費。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雄。
    鄧成連(1992)。現代商品包裝設計。台北:新形象。
    龍冬陽(1983)。商業包裝設計。台北市 : 檸檬黃。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