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琬琦
論文名稱: 臺灣女性與旅遊的對話——臺灣女遊書寫研究(1949~2007)
指導教授: 潘麗珠
Pan, Li-Ch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旅遊文化旅遊散文女遊臺灣女遊書寫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8下載:1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文選擇以一九四九年到二○○七年的臺灣女性旅遊散文作品為主要研究對象,是希望藉由整體系統的研究,對臺灣蓬勃發展的女遊文化與女遊書寫現象能有更清楚的認識與瞭解,作一更完整的論述。
    第一章為緒論,主要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以及進行研究現況的探討。
    第二章分為兩小節,第一節從旅行的本質、動機、背景成因著手,對旅遊文化作一探討。再從中、西方旅行簡史看近三百年來女性旅遊文化的發展。第二節探討女遊書寫的源流,由旅遊與文學的關係談起,對照中西方的旅遊書寫,將女遊書寫在整個旅遊文學中的位置做一梳理。
    第三章論述一九四九年到二○○七年間臺灣女性旅遊書寫的發展狀況及時代特色。以時間為經,情懷主題為緯,將這其間的女遊書寫分為三個階段進行探討,希望藉此瞭解臺灣女性旅遊書寫的發展過程,以及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書寫特色。
    第四章將依旅遊場域分成三小節來探討,分別是中國大陸,先進、中心國家與落後、邊緣國家。因為本文意圖探討的是:女性旅人在不同的空間場域,在強勢/弱勢文化,在中心/邊緣國家,反映出什麼樣的意識型態與視角觀點。
    第五章將探討臺灣女性旅遊書寫反映出什麼?又特別觀照哪些層面?本章一、二節將透過文本探討女性在出發上路前或旅途中的遭遇,反映出傳統父權社會對女性的宰制與壓抑,女性如何堅持夢想,走出限制,突破重圍。第三節將焦點放在女性書寫的觀照層面上,尤其女性旅者在旅行開拓視野的同時,對他國女性的關注,也讓女性旅者在比較下更容易產生自我反省,察覺自身的問題而重新認識自己。
    第六章擬從文類內在本質的裂變交融與文學外在環境的變化來探討這兩者對臺灣旅遊書的發展有何影響?
    第七章為結論,總結整體研究成果,說明本文的研究困境並提出後續的研究建議,期望開拓臺灣女遊書寫更寬廣的研究視野。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名詞的義界 3 一、旅行 3 二、旅遊 4 三、觀光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6 一、研究範圍 6 二、研究方法 8 第四節 研究現況探討 9 第五節 論文架構 13 第二章 女遊書寫的源流 15 第一節 旅遊文化探討 15 一、關於旅行 15 (一)旅行的本質 16 (二)旅行的動機與目的 17 二、中外的旅行 20 (一)世界旅遊發展 20 (二)中國古代旅遊發展及特色 22 (三)中西方的壯遊 26 三、女人的旅行 30 第二節 女遊書寫發展 33 一、旅行與文學 33 二、中西方的旅行文學 36 (一)西方的旅行文學 36 (二)中國的旅行文學 40 三、女遊書寫 43 第三章 臺灣女遊書寫的時代特色 47 第一節 五、六○年代 ── 沈痛的家國之思 48 一、沈重的筆調與焦慮的自省 49 二、冷靜客觀的凝視 54 第二節 七、八○年代 ── 自我的追尋與實現 56 一、流浪遠方的自我追尋 56 二、繪畫創作的自我實現 60 第三節 九○年代以來── 繽紛多元的風貌 66 一、內在自我的追尋 68 二、時空與記憶的交織 71 三、反思旅行本質 73 四、生活回憶與晃蕩之旅 78 五、人文的關懷 79 六、自我挑戰的試煉 83 七、戀物書寫 87 第四章 臺灣女遊書寫與空間對話 93 第一節 中國大陸 96 一、原鄉的衝擊與認同 97 二、城市的人文行腳 104 三、邊疆的民族風情 106 第二節 中心國家 108 一、欽羨之情 108 二、持平冷靜的觀看 110 第三節 邊陲地區 112 一、流浪遠方的異質心態 113 二、關懷與自省 115 第五章 臺灣女遊書寫的反映與觀照 119 第一節 女遊的限制 119 一、限制與壓抑 120 二、阻力的鬆動 122 第二節 他者的觀看 123 一、父權的空間環境 123 二、東方女子圖象 125 第三節 女遊書寫的觀照層面 128 一、與他者相遇 129 二、認識自我 132 第六章 臺灣旅遊書寫的發展面向 136 第一節 文類的跨越交融 137 一、文類的跨越 137 二、次文類的交融 140 第二節 商業化的助力與阻力 142 一、出版策略 143 (一)影像與文字的結合 143 (二)大眾化現象 144 二、新的發聲管道 147 第七章 結論 150 參考資料 154

    參考資料:

    一 、專書書目

    (一) 旅行書寫作品

    三毛:《撒哈拉故事》(台北:皇冠,1976年)
    三毛:《哭泣的駱駝》(台北:皇冠,1977年)
    三毛:《萬水千山走遍》(台北:皇冠,1982年)
    三毛:《鬧學記》(台北:皇冠,1989年)
    丘引:《愛走就走》(台北:女書文化,1997年)
    李黎:《天地一遊人》(台北:爾雅,1992年)
    李黎:《世界的回聲》(台北:九歌,1996年)
    李黎:《尋找紅氣球》(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
    李美涼、林乙華:《南美攀登記》(台北:大塊文化,2001年)
    杜蘊慈著、黃惠玲攝影:《地圖上的藍眼睛》(台北:大塊文化,2000年)
    林文月:《京都一年》(台北:三民,2007年修訂2版)(原由純文學出版,1971年)
    林志豪等:《在夢想的地圖上:第三屆華航旅行文學獎精選作品文集》(台北:天
    培文化,2000年)
    林姬瑩:《踩著夢想前進》(台北:大田,1999年)
    林姬瑩、江秋萍:《單車飛起來》(台北:大田,2000年)
    林姬瑩、江秋萍:《單車環球夢》(台北:經典雜誌,2002年)
    孟樊主編:《旅行文學讀本》(台北:揚智文化,2004年)
    胡錦媛主編:《臺灣當代旅行文選》(台北:二魚文化,2004年)
    胡晴舫:《旅人》(台北:新新聞,2001年)
    胡榮華:《單騎走天涯》(台北:民生報社,1987年)
    胡榮華:《藍駝江山萬里行》(台北:民生報社,1990年)
    胡榮華:《穿越歐亞非》(台北:民生報社,1993年)
    郝譽翔:《一瞬之夢——我的中國紀行》(台北:高寶國際,2007年)
    席慕蓉:《我的家在高原上》(台北:圓神,(1990年初版)2004年二版)
    席慕蓉:《黃羊、玫瑰、飛魚》(台北:爾雅,1996年)
    席慕蓉:《大雁之歌》(台北:皇冠,1997年)
    席慕蓉:《金色的馬鞍》(台北:九歌,2002)
    席慕蓉:《諾恩吉雅──我的蒙古文化筆記》(台北縣:正中書局,2003年)
    師瓊瑜:《離家出走》(台北:皇冠,1995年)
    師瓊瑜:《摩托車遊歐洲》(台北:大雅,1999年)
    師瓊瑜:《寂靜之聲》(台北:聯合文學,2005年)
    徐世怡:《五彩梯上天堂》(台北:皇冠,1996年)
    徐世怡:《獻神的舞慾》(台北:皇冠,1997年)
    徐鍾珮:《英倫歸來》(台北:重光,1954年)
    徐鍾珮:《多少英倫舊事》(台北:文星,1964年)
    徐鍾珮:《追憶西班牙》(台北:純文學,1976年)
    徐鍾珮:《我在台北及其他》(台北:重光,1986年)
    郜瑩:《因緣人間——獨身女子邊塞行》(台北:張老師,1992)
    郜瑩:《釀一罈有情的酒》(台北:健行,1997年)
    郜瑩:《行走在美麗的最深處》(台北:馬可孛羅,2005年)
    郜瑩:《美麗心世界》(台北:經典雜誌,2007年)
    陳若曦:《青康藏高原的誘惑》(台北:聯經,1989年)
    陳玉慧:《妳是否愛過?》(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陳玉慧:《巴伐利亞的藍光》(台北:二魚文化,2002年)
    陳斐翡:《女生邊走邊唱》(台北,西遊記文化,2004年)
    莊裕安:《旅行過峇里島的德國香腸》(台北:大呂,1999)
    張惠菁:《流浪在海綿城市》(台北:新新聞,1998年)
    梁丹丰:《吾鄉‧他鄉》(台北:純文學,1984年)
    梁丹丰:《天方夜譚之旅》(台北:林白,1984年)
    梁丹丰:《北風的故鄉》(台北:駿馬文化,1987年)
    梁丹丰:《畫遊隨筆》(台北:光復書局,1987年)
    梁丹丰:《絲路上的梵歌》(台北:佛光,1997年)
    梁丹丰:《兩極之間》(台北:智庫文化,2004年)
    梁琴霞:《航海日記》(台中:晨星,1996年)
    舒國治等:《國境在遠方:第一屆華航旅行文學獎精選作品文集》(台北:元尊文
    化,1997年)
    舒國治等:《縱橫天下:長榮寰宇文學獎》(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
    湯世鑄等:《魔鬼、上帝、印第安:第二屆華航旅行文學獎精選作品文集》(台北:
    元尊文化,1998年)
    黃芳田:《辭職去旅行》(台北:方智,1997年)
    黃雅歆:《旅行的顏色》(台北:麥田,1995年)
    黃寶蓮:《流氓治國》(台北:圓神,1990年)
    黃寶蓮:《未竟之藍》(台北:圓神,2001年)
    黃寶蓮:《無國境時代》(台北:九歌,2004年)
    愛亞:《秋涼出走》(台北:大田,2000年)
    愛亞:《想念》(台北:大田,2002年)
    愛亞:《暖調子》(台北:大田,2002年)
    廖和敏:《在旅行中發現自己》(台北:麥田,1999年)
    褚士瑩:《旅人隨身書:女性自助旅遊手冊》(台北:方智,1995年)
    蔡文杰:《反思旅行 ── 一個旅人的反省與告解》,(台北:生智,2001年)
    鄭栗兒:《日光城市,雪之領域》(台北:馬可孛羅,2001年)
    龍應台:《乾杯吧,托瑪斯曼》(台北:時報,1996年)
    鍾文音:《寫給你的日記》(台北:大田,1998年)
    鍾文音:《遠逝的芳香 —— 我的玻里尼西亞群島高更旅程紀行》(台北:玉山社
    ,2001年)
    鍾文音:《永遠的橄欖樹》(台北:大田,2002年)
    鍾文音:《奢華的時光》(台北:玉山社,2002年)
    鍾文音:《情人的城市》(台北:玉山社,2003年)
    鍾文音:《最美的旅程》(台北:閱讀地球,2004年)
    鍾文音:《三城三戀》(台北:大田,2007年)
    鍾梅音:《海天遊蹤(上)》(台北:大中國,1966年)
    鍾梅音:《海天遊蹤(下)》(台北:大中國,1966年)
    鍾梅音:《旅人的故事》(台北:大地,1973年)
    鍾芳玲:《書店風景》(台北:宏觀,1997年)
    韓良憶:《流浪的味蕾》(台北:皇冠,2001年)
    韓良露著,朱利安繪:《雙唇的旅行──韓良露食藝文札》(台北:麥田,2004年)
    韓良露:《微醺之戀──旅人與酒的相遇》(台北:方智,2001年)
    韓良露:《他方的28次方》(台北:馬可孛羅,2005年)
    韓良露:《微醺:品酒的的美學與生活》(台北:馬可孛羅,2006年)
    羅智成:《南方以南,沙中之沙》(台北:天下遠見,2000年)
    蘇偉貞:《單人旅行》(台北:聯合文學,1999年)

    (二)理論、批評

    王志弘:《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北:田園,2000年)
    任一鳴:《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香港:青文書屋,1997年)
    余光中:《從徐霞客到梵谷》(台北:九歌,1997年)
    何福同:《馬可波羅其人其事》(台北:中華叢書,1958年)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
    林瑞明總編:《2005臺灣文學年鑑》(台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
    孟悅、戴錦華合著:《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1993年)
    孟樊、林耀德主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臺灣文學論》(台北:時報,1990年)
    孟樊、林耀德主編:《流行天下──當代臺灣通俗文學論》(台北:時報,1992年)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旅遊文學論文集》(台北:文津,2000年)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時代與世代:臺灣現代散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東吳中文系,2003年)
    封德屏主編:《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
    封德屏主編:《2000臺灣文學年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
    陳昭如:《新女遊主張》(台北:探索文化,1995年)
    陳思倫、宋秉明、林連聰編著:《觀光學概論》(台北:空中大學,1996年)
    陳芳明、張瑞芬主編:《五十年來臺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上)(下)》(台北:麥田,2006年)
    陳光興編:《文化研究在臺灣》(台北:巨流,2005年)
    張大春:《張大春的文學意見》(台北:遠流,1993年)
    張堂錡:《跨越邊界──現代中文文學研究論叢》(台北:文史哲,2002年)
    張瑞芬:《未竟的探訪:瞭望文學新版圖》(台北:麥田,2002年)
    張瑞芬:《五十年來臺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2006年)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麥田,2007年)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2004年)
    鹿憶鹿:《走看台灣九○年代的散文》(台北:學生書局,1998年)
    彭瑞金總編:《2001臺灣文學年鑑》(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年)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
    蔡源煌:《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1992年)
    鄭明娳:《當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1987年)
    臺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編:《臺灣旅遊文學論文集》(台北:五南,2006年)
    劉修祥:《觀光導論》(台北:揚智,2000年)
    盧雲亭:《現代旅遊地理學》(台北市:地景,1993)
    鍾怡雯:《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1949-1999》(台北:萬卷樓,2000年)
    鍾怡雯、陳大為主編:《天下散文選Ⅰ、Ⅱ》(台北:天下遠見,2001年)
    鍾怡雯、陳大為主編:《20世紀臺灣文學專題Ⅱ:創作類型與主題》(台北:萬卷樓,2006年)
    Alain de Botton著,廖月娟譯:《旅行的藝術》(台北:先覺,2002年)
    Barbara Hodgson著,洪世民譯:《女人旅行三百年記事》(台北:山岳,2005年)
    Edward J.Mayo & Lance P.Jarvis原作,黃囇莉、劉修祥校閱,蔡麗伶譯:《旅遊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1990年)
    Edward W.Said (薩依德)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1999年)
    Jeffrey A.Kottler著,黎雅麗譯 :《旅行,重新打造自己》(台北:天下遠見,1998年)
    Leslie Kanes Weisman著,王志弘等合譯:《設計的歧視:「男造」環境的女性主義批判》(台北:巨流,1997年)
    Steve Zikman著,汪芸譯:《旅行,聆聽心的呼喚》(台北:天下遠見,2001 年 )

    二 、論文

    (一) 學位論文

    林大鈞《心遊於物:席慕蓉、舒國治、鍾文音的旅行書寫》,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5年碩士論文
    許如菁《掙扎輿圖——女性/旅行/書寫》,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
    所,2000年碩士論文
    陳室如《出發與回歸的辯證——臺灣現代旅行書寫研究(1949—2002)》,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2年碩士論文
    黃孟慧《臺灣九○年代以來旅行文學研究(1990-2002)》,台北市立師範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黃振富:《自助旅行者的真實建構——以臺灣旅歐女性自助旅行者為例》東海大
    學,社會學研所,1996年碩士論文
    曾煥玫《女性自助旅行者的旅行經驗研究》,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2000年碩士論文
    賴雅慧《女性空間旅行經驗研究(以1942-2000年臺灣女作家的旅行文學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2004年碩士論文
    嚴麗珠《單士釐及其旅遊文學——兼論女性遊歷書寫》,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4年碩士研究所

    (二) 單篇期刊論文

    文訊編輯部:〈九○年代臺灣文學現象特寫〉,《文訊》 182期2002年12月,頁41~59
    王瑞香:〈臺灣女性書寫今昔〉,《文訊別冊》 149期1998年3月,頁42,43
    王浩威:〈在旅途上——欲望、死亡與療癒〉,《誠品好讀》1期 2000年7月,頁10~13
    方群:〈三毛等作家的旅行寫作〉,《幼獅文藝》 521期1997年5月,頁47~50
    江柏煒:〈文學裡的空間經驗——談徐世怡及其寫作風格〉,《文訊月刊》136期1997年2月,頁99,100
    朱嘉雯:〈開創女性書寫新紀元「女性書寫新方向」研討會側記〉,《文訊別冊》149期1998年3月,頁45,46
    何寄澎:〈變奏交響:1997年散文創作現象〉,《文訊別冊》153期1998年7月,頁29~34
    宋美璍:〈自我主體、階級認同與國族建構:論狄福、菲爾定和包士威爾的旅行書〉,《中外文學》26卷4期1997年9月,頁4~27
    李鴻瓊:〈空間.旅行.後現代:波西亞與海德格〉,《中外文學》26卷4期1997年9月,頁83~118
    李秀娟:〈航向帝國邊境:女性旅行與吳爾芙《出航》中的慾望版圖〉,27卷12期1999年5月50~78
    李瑞騰:〈臺灣女作家知多少?〉,《文訊別冊》149期1998年3月,頁41,42
    李根芳:〈旅行書寫與性別專題導言〉,《文化研究月報》,第七十期 2007年7月25日,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70/journal_park700.htm
    李郁怡:〈大旅行:找回對自我坦白的勇氣〉,《商業週刊》1055.1056期2008年2月11日~2月24日
    林央敏:〈散文出位〉,《文訊月刊》14期1984年10月,頁55~59
    林芳玫:〈雅俗之分與象徵性權力鬥爭——由文學生產與消費結構的改變談知識份子的定位〉,《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6期1994年3月,頁55~78
    林怡君:〈愛麗絲的旅行:兒童文學中的女遊典範〉,《中外文學》27卷12期1999年5月,頁79~96
    邱琡雯〈旅遊、家、父權〉《南華社會研究所電子期刊》,2001年12月15日,19期
    胡錦媛:〈繞著地球跑(上)——當代台灣旅行文學〉,《幼獅文藝》515期1996年11月,頁24~28
    胡錦媛:〈繞著地球跑(下)——當代台灣旅行文學〉,《幼獅文藝》516期1996年12月,頁51~59
    胡錦媛主講、李文冰整理、記錄:〈回歸點與出發點在旅行文學中的重要性〉,《幼獅文藝》521期1997年5月,頁43~46
    胡錦媛:〈遠離非洲,遠離女性:「黑暗之心」中的旅行敘事 〉,《中外文學》27卷12期1999年5月,頁97~115
    梁一萍:〈女性/地圖/帝國:聶華苓、綢仔絲、玳咪圖文跨界 〉,《中外文學》27卷5期1998年10月,頁63~98
    陳長房:〈建構東方與追尋主體:論當代英美旅行文學〉,《中外文學》26卷4期1997年9月,頁29~69
    陳長房:〈疆域越界:論後現代英文旅行文學〉,《中外文學》27卷5期1998年10月,頁7~35
    陳芳明:〈薩依德與臺灣文學研究〉,《文訊月刊》219期2004年1月,頁10~12
    陳建忠:〈近五年臺灣文學評論觀察報告2000~2004年〉,《文訊月刊》228期2004年10月,頁50~58
    陳雅玲、賀先蕙:〈放大你的格局,人一輩子要有一次壯遊〉,《商業週刊》1004期2007年2月19日~3月4日
    黃雅歆:〈從三毛「撒哈拉傳奇」看「女遊」的潛能開發與假想〉,《台北師院語文集刊》第8期2003年6月,頁27~54。
    張瑞芬:〈被邊緣化的臺灣當代女性散文研究〉,《文訊月刊》205期2002年11月,頁55~57
    張瑞芬:〈散文的下一輪太平盛世2000~2004年臺灣散文現象〉,《文訊月刊》228期2004年10月,頁27~35
    張系國:〈我的故鄉在遠方〉,《中國時報》,1994年8月28日
    詹宏志:〈硬派旅行文學〉,《聯合文學》14卷11期1998年9月,頁98.99
    廖炳惠:〈文化研究與文學教育〉,《中外文學》23卷8期1995年1月,頁19~28
    廖玉蕙:〈說給故鄉的人聽──李黎女士訪談錄〉,《文訊月刊》209期2003年3月,頁61~65
    劉虹風採訪記錄:〈「旅行文學」——在追尋/驗證、真實/虛構之間〉,《誠品好讀》1期2000年7,頁22~25
    劉維公:〈符號化的旅遊與旅遊的終結〉,《誠品好讀》1期2000年7月,頁15~17。
    蔣勳口述,孫秀惠、賀先蕙整理〈動機比能力重要〉,《商業週刊》1004期2007年2月19日~3月4日,頁158~160
    歐宗智:〈開拓旅行文學的新領域—評介《縱橫天下》〉,《書評》43期1999年12月,頁6~9
    賴維菁:〈西班牙的拼貼畫——評賽拉《亞卡利亞之旅》〉,《中外文學》25卷6期1996年,頁177~181
    賴維菁:〈帝國與遊記--以三部維多利亞時期作品為例〉,《中外文學》26卷4期1997年9月,頁70~81
    賴維菁:〈不列顛之外的粉紅色世界—試讀安東尼‧崔珞普的《澳洲行》〉,《中外文學》27卷5期1998年10月,頁136~159
    鍾怡雯:〈大雁之歌〉,《中國時報》,1997年6月19日
    羅智成:〈好的旅行,以及好的文學〉,《聯合文學》14卷11期1998年9月,頁95~97
    羅智成:〈相約天涯—羅智成談旅行與文學〉,《聯合文學》16卷7期2000年5月,頁68~73
    Sara Mills作,張惠慈譯:〈女性主義批評中的女遊書寫〉,《中外文學》27卷12期1999年5月,頁6~27
    Janet Wolff作,黃筱茵譯:〈重新上路:文化批評中的旅行隱喻〉,《中外文學》27卷12期1999年5月,頁29~4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