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喬盛 |
---|---|
論文名稱: |
花東海岸河口沙洲形態短期變動之研究 The short-term change on the estuarine sandbars of Hua-tung Coast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林雪美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1 |
畢業學年度: | 8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3 |
中文關鍵詞: | 花東海岸 、河口沙洲 、短期變動 、河海營力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9 下載:3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河口是聯繫陸地與海洋的重要管道,同時也是河川攜帶砂石最主要的堆積環境。在多元的營力系統作用下,河口呈現高度的複雜性與敏感性,無論是在生態環境上或環境災害防治上,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嘗試從短時距的研究尺度,以水璉溪、秀姑巒溪和馬武窟溪三條規模大小各異的河川作為研究對象,以野外實測平面與剖面結果比對出河海營力作用對現存河口沙洲形態的影響,進而探討花東海岸河口沙洲短期變動的時空間特性。
綜合研究的成果,可以得知花東海岸河口沙洲形態的短期變動,具有下列特性:1) 水璉溪在年內變化過程較具獨特性,受海陸營力的影響反應較快,具河口沙洲形態較敏感、較顯著變化的特性;秀姑巒溪與馬武窟溪變化趨勢相近,其中左岸沙洲在同一時間向南延伸的趨勢最明顯,且河口沙洲堆積高度的持續增加與沙洲寬度縮減且向陸地偏移的趨勢也都明顯。2) 花東海岸河口沙洲形態明顯受颱風事件的影響,但三河口變化趨勢各異。水璉溪河口沙洲流失情況不嚴重,且在颱風後迅速回復堆積,故整體變化量不大;秀姑巒溪河口沙洲則全遭沖走,形成較長時間河口域無沙洲堆積的情況,而且受巨大流量的影響,河口沙洲需較長的時間恢復堆積;馬武窟溪河口沙洲則呈現向海擴張,並在海象營力持續作用下回復應有的堆積規模。3) 影響花東海岸河口沙洲短期變動的營力,就海象的波浪而言,冬季期間持續的高波能,造成沙洲向南延伸成長,且有沙洲高度持續增加、前灘坡度變陡、沙洲寬度逐漸縮減的趨勢。波浪在近岸造成的沿岸流,在冬季期間一般維持向南流動,由沙洲的延伸量,可知其在11月至1月間的作用能力較強。花東海岸的潮汐變化在1公尺左右,漲潮湧升的水位及潮流對於海岸坡降較大的花東海岸而言,影響能力有限,透過沙洲的變化比較也無發現有顯著的影響。陸象的逕流能力在降雨逐漸明顯的6月以後才開始影響沙洲變化,尤其颱風期間的洪峰流能,對於河口沙洲的影響最大,沙洲整體結構在流能增加作用下,產生重新組織的情形,颱風後的沙洲堆積已是另一階段營力作用下的產物。4) 花東海岸河口沙洲變動具有共同性與差異性。在共同性方面:河口沙洲在冬季穩定成長期間,河口沙洲同樣具有左岸向右岸(南)延伸、沙洲高度增加前灘坡度變陡、沙洲寬度變窄的現象;另外,河口沙洲在颱風事件影響後皆能快速地回復堆積規模及形態。差異性方面:河口沙洲受重大營力的影響,變化規模不一,與其河川規模及河口沉積物粒徑有關。沙洲在受影響後雖都能回復故有的堆積規模及形態,但回復的時間長短不一,同樣是與河川規模有關。即秀姑巒溪變化最大,回復時間最長,馬武窟溪次之,水璉溪再次之。5) 花東河口沙洲形態的短期變動可歸納出五個變化時期:a.河口沙洲穩定期—沙洲堆高變窄且向南延伸,海象營力相對強勢。b.河口沙洲偶發變化—海象營力漸減、陸象營力累積下,沙洲偶有小規模變化。c.河口沙洲不穩定前期—海象營力最弱、陸象營力作用因降雨趨於明顯增加,河口沙洲開始有較大變化。d.河口沙洲不穩定期—颱風事件影響下,河口沙洲完全解體。e.河口沙洲回復期—河口沙洲受海象營力及河流持續帶下沉積物堆積,形態回復,並進入另一段的穩定期狀態。 6) 花東河口沙洲形態的短期變動的具有循環週期的回復性。河口沙洲受颱風影響後,沙洲嚴重流失。營力回至穩定後,沙洲重新組織結構,並在海岸營力持續作用與河川陸續的輸沙下,堆積狀況逐漸回復,最後終能回到固定的堆積規模,呈現河口沙洲穩定平衡狀態。
中文部分
中央氣象局(1974):氣象報告彙編,第三篇,1961~1970。
中央氣象局(1984):氣象報告彙編,第四篇,1971~1980。
中央氣象局(1994):氣象報告彙編,第五篇,1981~1990。
王鑫(1988):地形學,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356頁。
王鑫(1993):陸海交互作用計畫,科學月刊,24(8):630-631。
石再添(1977):台灣東部花東海岸域的地形計量研究,地理研究報告,師大地理研究所,3:143-170。
石再添、林雪美等(1994):台灣地區七十六條重要河川理論水力蘊藏量與地表逕流係數研究報告,師大地理系,127頁及附錄280頁。
石再添、張瑞津、林雪美、張政亮、劉明錡、陳政典(1995):台灣西南部河口地區之地形學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3:109-150。
石再添、張瑞津、林雪美、張政亮、劉明錡、陳政典(1995):台灣東部河口地區之地形學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4:1-38。
李春初(1997):論河口體系及其自動調整作用—以華南河流為例,地理學報,52(4):353-360。
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423頁。
林雪美(1996):台灣西部地區河口之地形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9頁。
林雪美(1998):台灣西部河口地形的短期變動,海峽兩岸環境地形研討會論文集,雲南地理研究所與地理學會,雲南昆明:44-64。
林雪美、林憶伶(1999):利用自動水準儀計測河口沙洲地形的短期變動—以屏東楓港溪口為例,台灣師大地理教育,25:31-40。
林俊全(1993):台灣海岸地帶的地形特色與自然災害初探,工程環境會刊,13:13-25。
林俊全(2000):臺灣的地形景觀與自然災害,環境教育季刊(41):1-7。
林俊全、張莞文、任家弘(2000):淡水河口的紅樹林與地形與水文之探討,中國地理學會會刊,28:219-237。
林銘崇、王崇成(1983):河口海岸地形變化之預測模式,中國工程學刊,6(3):141-151。
林銘崇、莊文傑(1985):濁水溪河口海岸地形變化之數值模式,台灣水利季刊,33(3):13-23。
吳玟儒(1998):屏東地區封閉型河口水文之短期變化特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98頁。
何春蓀(1980):普通地質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范光龍(1993):台灣海岸之環境品質現況及問題,工程環境會刊,13:35-54。
洪奕星、蔡政翰、歐俊宏、曾信雄、遲建業(1995):曾文溪三角洲海域季節性堆積物之傳輸,第十七屆海岸工程研討會暨1995年兩岸港口即海岸開發研討會論文集,1327-1332。
許民陽(1996),花東海岸不同地質區海岸後退特性的差異,中日地形聯合大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00-113。
許民陽(1997):海岸後退的研究概觀,中國地理學會會刊,25:89-102。
許民陽(1998):颱風對花東海岸地質環境的影響,地質,經濟部中央地調研究所,18(1):1-16。
許民陽、沈淑敏(1995),花東海岸海崖後退機制 — 成崖物質與風暴激浪特性的初步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報,19:70-90。
許民陽、高慶珍、高鵬飛、鄭紹龍(1998),花東海岸後退的研究 — 花蓮至長濱段,中國地理學會會刊,26:73-98。
陳文俊、郭金棟(1991):海岸地形變化研究方法之探討,第十三屆海岸工程研討會論文集,457-468。
陳國彥(1981a):台灣暴潮災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地理研究報告,5:1-35。
陳國彥(1981b):侵台颱風之路徑與強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地理研究報告,7:61-74。
陳國彥(1988):台灣河川流域之降水量與逕流量形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研究報告,14:51-67。
陳文山、王源(1996):臺灣東部海岸山脈地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01頁。
康乃恭(1962)台灣海埔地之河川與河口,台銀季刊,13(2):156-172。
張瑞津(1989):粒度分析在地學研究的意義,中等教育,師大中輔會,31(2):36-38。
黃朝恩(1980):台灣島諸流域特徵及其相關性的研究,文化大學博士論文,136頁。
黃振浩(1999):台灣東部河口三角洲地形變遷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麟武(1962):台灣海埔地之漂沙,台灣銀行季刊,13(2):189-214。
湯麟武(1964):台灣河川河口問題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15(1):66-76。
楊家昌(1997):台灣東海岸颱風波浪推算模式,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49頁。
楊萬全(1993):水文學,師大地理研究叢書,2,376頁。
戴子莊(1964),台灣河川之漂沙,台銀季刊,15(1):139-157。
謝正倫等(1992):河口地形變化之試驗研究,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系,70頁。
謝孟龍(1990):台灣花東海岸晚第四紀沈積層海階地形暨新構造運動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系碩士論文,168頁。
簡仲璟(1993):台灣四周波浪特性,台灣四周海象氣象調查研究(八),港灣技術研究所, 3-1~3-10。
簡仲璟、林受勳(1993):台灣四周風速、風向特性,台灣四周海象氣 象調查研究(八),港灣技術研究所, 5-1~5-12。
經濟部水資會(1983):台灣東部重要河川輸沙量推估研究,經濟部72年度研究發展專題,46頁。
臺灣省水利局(1992):海岸水文氣象年報,民國80年版,151頁。
漢光文化編輯部(2000):台灣海岸之美—東部篇,台北:漢光文化,165頁。
日文部分
西田明、堺茂樹、平山健一(1989):岩手縣內的中小河川河口調查,海岸工學論文集,41:486-490。
寺中啟一郎、安田禎輔、長林久夫、濱田好洋、松林憲佳(1990):福島縣河川的現地調查,海岸工學論文集,37:349-353。
清水琢山、橫山博實、野谷齋、近藤浩右、鏑木宏(1985):鮫川河口部短期地形變化的現地調查,海岸工學論文集,32:395-399。
須賀堯三(1993):河川工學,朝倉書店,120-126。
野春和正、宇多高明、因幡昭義、宮內利夫(1986)阿武隈川河口砂洲 變形之研究,土木學會第33回海岸工學演講論文集,267-271。
澤本正樹、首藤伸夫、谷口哲也(1987):阿五隈川河口砂洲的變形過程,土木學會論文集,387(Ⅱ-8):179-188。
堺茂樹、高橋徹、浜崎直行、世本誠、平山健一(1994):岩守縣內中小河川的河口動特性與河口變動指標,海岸工學論文集,41:486-490。
西文部分
Bird, E. C. F. (1996):Causes of Beach Erosion,Beach Management,chapter 3,79-110.
Cooper, J. A. G. (1994):Sedimentary Process in the River-dominated Mvoti Estuary ,Geomorphology,9:271-300.
Dyer, K. O. (1986) :Estuarine and Coastal Sediment Dynamics, John Wiley,New York,341.
Hayes, M. O. (1979) :Barrier Island Morphology as a Function of Tidal and Wave Regime , Academic Process,Inc.,22-24.
Hisao, Masahiro, Kiyoji, Shigrki, Kenichi(1997):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River Mouth on the Sea-shore of Pacific in the Northeast of Japan , Korea-Japan Estuary Workshop 97,42-51.
McManus, J. (1998):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in Estuarine Sedimentation,Estuaries,21(4a):622-634.
Schumm, S. A. (1988):Variability of the Fluvial System in Space and Time, Scales and Global Change, chapter 12,225-250.
Tanaka, H. , Suga, K. ,Takayama, H. & Hatori, S. (1987):Formation of Sand Bar in Front of a River Mouth , Proc.31st , Japanese Conference on Hydraulics ,737-742.
Thorn, C. E. (1998):Geomorphology Definitions and Approaches ,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Geomorphology,24-32.
Wetzer, S. F. K., Duck, R.W., Anderson, J.M. (1999):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Measurement in Coastal and Estuarine Environments: Example from the Tay Estuary, Scotland, Geomorphology, 29:21-30.
Wright, L. D. (1977):Sediment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at River Mouths: A Synthesi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 88:857-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