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寶桓 Chen, Pao-Huan |
---|---|
論文名稱: |
審議式民主公民培力內涵及轉化學習歷程研究:社會資本理論分析 The Study of Civic Empowerment an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Process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 Social Capital Theory |
指導教授: |
張德永
Chang, Te-Yung |
口試委員: |
張德永
Chang, Te-Yung 鄭勝分 Cheng, Sheng-Fen 黃榮護 Huang, Jong-Huh |
口試日期: | 2024/04/26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8 |
中文關鍵詞: | 審議式民主 、社會資本 、公民培力 、轉化學習 、公民參與 |
英文關鍵詞: | deliberative democracy, social capital, civic empowerment, transformative learninig, civic engagement |
研究方法: | 深度訪談法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48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5 下載:5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為實踐審議式民主核心價值,建構社會資本循環,朝向良善公民社會邁進,本研究旨在探討審議式民主發展之條件與背景因素,以及其發展現況與特色,並探究五位審議式民主參與者公民培力內涵與轉化學習歷程,再探討審議式民主參與者社會資本內涵。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法,針對不同領域之審議式民主參與者共計五位進行半結構式訪談,研究結論有以下七項:
一、審議式民主發展背景因素有四項:(一)政治民主化;(二)公民社會自由化;(三)公民文化素養提升;(四)社會中經濟富裕及安定的中產階級人口提升。
二、審議式民主發展條件有六項:(一)支持審議民主;(二)參與公民審議的意願;(三)公民心性與能力;(四)政治脈絡因素;(五)社團參與;(六)日常公民討論。
三、審議式民主的特色有六項:(一)公開性;(二)平等性;(三)包容性;(四)共識;(五)影響力;(六)互利互惠。
四、審議式民主現況分為:(一)積極面(五項):政府鼓勵民眾多元參與,從書本理論走入社區鄰里,培養跨時代的公民教育精神,促使全民終身學習;(二)消極面(三項):審議式民主過程雖豐沛但後續行動無力,並且因資訊落差、參與式預算反客為主等因素,淪為政治背書工具。
五、審議式民主的公民培力內涵有三項:(一)心理層面;(二)社會層面;(三)政治層面,並藉由政治功效感、政治信任感、反權威意識、民主深化認同、民主價值認同使其深化,進而展開自主性的公民行動。
六、審議式民主的轉化學習歷程有四階段:(一)情境投入及提升心靈投入;(二)引發轉化學習因素;(三)修正及重新審視、建構;(四)體現公民認知與行為。
七、審議式民主的社會資本內涵有四項意義:(一)建立網絡關係;(二)透過信任開啟對話;(三)互利互惠,強化社會連結;(四)培力公民素養,建立民主規範。
依據以上研究結論,對政府組織、社會組織團體、公共參與者等提出多項建議,亦對未來相關研究提供研究方向。
This study h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onditions and background factor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s well as its current state and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foster cycles of social capital, and progress towards a virtuous civil society. The study has also aimed to analyze the implications of civic empower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process experienced by five participants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dditionally, it has sought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capital among participants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is study utiliz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y by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a total of five people representing diverse domain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 development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re influenced by four contextual factors: (1)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2) the liberalization of civil society; (3) the improvement of civic cultural literacy; and (4) the growth of the economically stable and prosperous middle class in society.
2.The development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contingent upon six conditions: (1) public endorsement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2) citizen 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deliberation; (3) civic mindedness and ability; (4) political context-specific elements; (5)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groups; and (6) routine civic discussions.
3.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re sixfold: (1) transparency; (2) equality; (3) inclusiveness; (4) consensus; (5) influence; and (6) mutual benefit.
4.The current stat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e following: (1) Positive aspects (consisting of five items): the government fosters a culture of 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 citizens, encourages diverse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facilitates the transition from theoretical to practical discussions. (2) Negative aspects (three items): In spite of extensive deliberation, the subsequent actions exhibit a lack of strength. Furthermore, the reversal of participatory budgeting and other information disparitie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to a tool for political endorsement.
5.Deliberative democracy fosters civic empowerment through three aspects: (1) psychological, (2) social, and (3) political. It encourages autonomous civic engagement by strengthening political efficacy, political trust, anti-authoritarian consciousness, deepening democratic identity, and democratic value identification.
6.There are four stages to the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proces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1) situational engagement and spiritual engagement enhancement; (2) activation of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factors; (3) correction and re-examination, construction; and (4) incarnation of civic cognition and behavior.
7.There are four distinct meanings associated with the social capital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1) fostering network relationships; (2) facilitating dialogu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rust; (3) mutual benefit by fortifying social connections; and (4) empowering civic literacy by establishing democratic norms.
On the basis of the aforementioned research findings,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for public participants,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are made.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are also provided by these suggestions.
中文文獻: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
方凱弘、陳揚中、李慈瑄(2020)。有參與就有審議嗎?臺北市參與式預算審議討論過程之評估,《公共行政學報》,61,41-78。
王敏(2020)。以桌長視角看臺北市參與式預算公民審議之困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石忠山(2015)。後國族時代的民主與法律—哈伯瑪斯政治思想的若反思。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7(1),89-133。
朱毓雯(2018)。新北市政府節電參與式預算之研究:民主立方體的觀點與分析。臺北市立大學。
江明修、陳欽春(2004)。〈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載於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綜合計劃處(主編)。《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 III, (社會-法政篇)》。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綜合計劃處,177-251。
江明修、鄭勝分(2004)。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互動的觀點析探臺灣社會資本之內涵及其發展策略。理論與政策,17(3),37-58。
江長澤(2017)。創新管理對組織員工團隊凝聚力及創造力之影響-以世界咖啡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何英奇(2011,6月)。紮根理論的編碼方法〔研討會演講〕。質性研究法研討會,桃園市,臺灣。
吳大平(2021)。審議式民主融入大學對話式教學策略初探。實踐博雅學報(6)
吳芝儀譯(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上)、(下)(原作:M. Q. Patton)。雲林:濤石。
吳英明(1999)。市民社會與地球村。高雄:宏文館圖書。
吳時省、蔡清華(2017)。教育學報,45(1),99-129。李瑛
李世英(2023)。社區大學教師培力歷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宗義、許雅淑(2010)。審議民主(原作:Jon Elster.)。新北市:群學出版社
李宗勳(2002)。〈社會資本與社區安全之初探〉,《中國行政評論》,11(3),1-44。
李宜卿(2010)。公民參與的機會與挑戰—台灣審議民主制度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碩士論文。
李易祐(2021)。審議式民主於文化公共領域的應用── 以「屏新而論公民文化論壇」為例(2018-2019)(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東昇(2008)。何謂世界公民。https://www.peopo.org/news/11107
李欣怡(2016)。轉變中的公民社會對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教學現況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
李橙安(2017)。社區大學促進公共參與的校務經營模式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李韻姿(2018)。社會資本與社區營造互動模式-基隆市壯觀社區個案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李寶鳳(2011)。新北市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及其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阮光勛(2014)。促進質性研究的品質與可信性。國教新知,61(1),92-102。
林火旺(2005)。審議民主與公民養成,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9,103-143。
林佳和(2018)。直接民主在德國:初步的觀察嘗試。於施正鋒主編,歐洲國家公投—慶賀王泰銓教授八十高壽(249-292),臺北:翰蘆。
林信廷、莊俐昕、劉素珍、黃源協(2012)。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關聯性之研究。臺灣社會福利學刊,10(2),161-210。
林南(2020)。《社會資本-關於社會結構與行動的理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林美秀(2018)。我國公民參與實踐現況初探─以臺北市政府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振春(1998)。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臺北:師大書苑。
林祐聖(2010)。從歧見到共識-公共審議中的網絡平衡。臺灣民主季刊,7(2),177-216。
林祐聖、葉欣怡(2020)。審議式民主操作手冊。臺北:文化部。
林國明(2009)。公共領域、公民社會與審議民主。思想,11,181-195。
林國明(2016)。審議造就積極公民?公民審議、社會資本與政治參與。人文及 社會科學集刊,28(2),133-177。
林國明、陳東升(2003)。公民會議與審議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參與經驗。台灣社會學,(6),61-118。
林國明、黃東益、林子倫(2008)。行政民主之實踐:總結報告 (Vol.7)。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林國明、盧孟宗、許宸豪(2017)。社會資本與審議民主:台灣民眾的日常政治討論與對公民審議的支持。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MOST104-2410-H002-112),臺北市:科技部。
邱兆台 (2012)。社區組織社會資本的建構與累積-以台北市奇岩社區發展協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邱鈺婷(2022)。基層官僚視角下的公民參與實踐與省思-以高雄市區公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施建廷(2020)。造就積極公民:台中參與式預算的民主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柯于璋(2009)。從公民治理的觀點論台灣參與式社區規劃之課題與展望。台灣土地研究,12(1),125-151。
徐明莉、莊文忠(2020)。臺灣民衆的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2(3),333-366。
馬郁涵(2021)。中高齡者參與跨領域轉化學習歷程之研究-以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楊帆再訪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張兆恬(2006)。從審議民主觀點試論公民投票之程序改革(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
張春興(2013)。現代心理學-重修版。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庭瑜(2016)。線上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關聯性之研究-以Facebook使用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張瑋珊(2016)。審議式民主處理公共政策鄰避情結之可能性分析:以飛雁新村都市更新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張德永(2003)。社區成人學習:從社會資本論探討成人學習。臺北:師大書苑。
張德永(2013)。社區、成人學習與社會資本。臺北:師大書苑。
張德永(2021a)。終身學習,8,《中華民國教育年報 》,279-312。
張德永(2021b)。終身學習研究的趨勢與展望。於高新建、林佳芬主編,臺灣教育研究趨勢(157-182)。五南。
張麗春、李怡娟(2004)。賦權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1(2),84-90。
教育部(2021)。學習社會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編印(未出版)。
盛杏湲(2021)。民主政治。於陳義彥、游清鑫主編,政治學(129-141)。五南。
莊文忠(2010)。臺灣民眾公民意識的變化:2008年政權二次輪替前後的比較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2(2),201-246。
莊文忠(2022)。我國「公民社會」的學術研究圖像:期刊文章的內容分析初探。東吳政治學報,40(2),1-62。
莊文忠、趙䓵睿(2021)。台灣的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指南新政電子報雙周刊,(14),5-9。
莊富源,(2008)。公民社會與我國民主政治發展-有關我國公民社會理念的建構性願景之論述。中華人文社會學報,(9),12-29。
許友芳、蘇子喬(2021)。直接民主與代議民主的融合:瑞士與德國公民投票制度的探討。行政暨政策學報,(72),115-157。
許雅喬、朱美珍(2022)。由社會資本探討高齡者社會參與與幸福感之研究。台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25),74-99。
許漢(2021)。政治爭議與公共理性自由主義的方案。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3(3),529–565。
郭秋永(2009)。公民意識:實證與規範之間的一個整合研究,載於《公民與政治行動:實護與規範之間的對話》。張福建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陳仁省(2007)。審議式民主與對台灣民主的啟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陳孝庭(2004)。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陳志維(2010)。從社會資本觀點論白土社區營造動力之積累與消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臺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文化。
陳東升(2006)。審議民主的限制:臺灣公民會議的經驗。臺灣民主季刊,3(1),77-104。
陳玲璋(2015)。以轉化學習提升大學生之公民素養。通識教育學刊,(16),73-94。
陳美虹(2014)。大學生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陳致中(2002)。網路文學創作者行為之初探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陳朝政、楊三東(2012)。審議式民主在民主教育的實踐。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32),47-69。
陳欽春(2004)。民主治理與社會資本:公民信任實證研究。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博士論文。
陳欽春、王中天(2008)。社會信任指標及其調查機制之建構。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彭如婉(2004)。論公民科的學科理論基礎:重返政治(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
鈕文英 (2020)。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
黃東益、施佳良、傅凱若(2007)。地方公共審議說理過程初探:2005年宜蘭社大公民會議個案研究。公共行政學報,(24),71-102。
黃昱珽(2014)。臺灣民粹主義轉變的探討:選舉民粹主義的形成,弘光人文社會學報,52-73。
黃美傳(2001)。社會網絡與地方產業文化發展─白河蓮花節與官田菱角節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國瑋(2008)。審議民主的新聞報導-以公民會議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黃源協 (2009)。邁向永續社區:社會資本、社區營造與社區發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6-H-260-003-SS2)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黃源協(2000)。社區照顧服務輸送模式之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2),179-220。
黃源協、劉素珍、莊俐昕、林信廷 (2010)。社會資本與社區發展關聯性之研究,公共行政學報,29-75。
楊尚儒(2020)。〈Carl Schmitt論公投及其限制:關於直接民主對代議制之挑戰所做的警告〉,《台灣政治學刊》,24(1),109-161。
楊晶雲、劉秀嫚(2016)。台灣八年級學生的公民參與意向:ICCS 2009資料庫的應用。彰化師大教育學報,(30),1-30。
楊麗嘉(2018)。女性新住民參與自主性學習團體歷程之研究—以「台北市某自主性學習團體」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研究所。
葉欣怡、林祐聖(2017)。參與式預算的臺灣實踐經驗:以三峽區的身心障 礙者就業促進方案試辦計畫為例。民主與治理,4(1),69-95。
葉俊榮(2003)。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臺北:元照。
劉以慧(2011)。社區大學社會資本構成要素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劉正山(2009)。當前審議式民主的困境及可能的出路。中國行政評論,17(2),108-132。
潘淑滿(2022)。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第二版)。台北:心理。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蔡必焜、王俊豪、卓正欽(2004)。社會資本與永續社區發展。台灣鄉村研究,(3),53-76。
蔡育璟(2008)。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行為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蔡明璋、潘欣欣(2021)。臺灣民粹主義者與反菁英情緒:世界價值觀調查臺灣資料的分析,臺灣社會學刊,(69),101-139。
蔡雪秋(2017)。參與式預算之成效評估:以新北市政府社會局「民間培力互助‧共創幸福蘆洲」個案為例。淡江大學。
鄭宏郁(2013)。影響民眾政治行為與態度之因素:社會資本理論途徑的分析。淡江大學。
鄭慧蘭(2002)。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公立高中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1),233-249。
鄭錫鍇(1993)。公民意識與公共組織結構慣性的關聯性,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魯俊孟(2008)。審議式民主理論下課責性制度之探討,「TASPAA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臺灣公共行政暨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
蕭佳純(2004)。以公民社會角度論社區大學的發展。教育與社會研究,(6),1-25。
蕭揚基(2000)。學校公民教育與公民意識,研究與動態,(2),75-91。
蕭揚基(2007)。尋找公民教育研究的新視角:村落公民意識的初步考察,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1),27-40。
賴又豪(2019)。從民主觀點論全國性公民投票之合憲性控制—以少數群體權利保障為核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宜蓉(2022)。戶外領導課程對參與者轉化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謝復生(1995)。內閣型態與憲政運作,問題與研究,34(12),1-10。
謝復生(1996)。公民投票:主權在民的體現或民粹主義的濫用,問題與研究,35(7),38-46。
謝璇(2015)。苗栗客家火旁龍節慶活動居民參與動機、涉入程度與地方依附之研究–以活動體驗為中介變項。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韓保中(2020)。公民社會培力的治理與挑戰:英國「大社會」計畫之研究。空大行政學報,(34),41-82。
英文文獻:
A. H. Maslow.(1943).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50,370-396.
Barber, B. (2003).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hman, James(1996).Public Deliberation: Pluralism, Complexity and Democracy.Cambridge, MA:MIT Press.
Bourdieu, P.(1997).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Halsey, A. H., H. Launder, P. Brown and A. Stuart Wells (eds.),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46-5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Richardson, J.,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Westport, CT: Greenwood: 241–258.
Browm,E.P.(1997) .Alturism Towards Groups:The Charitable Provision of Private Goods.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Quarterly.
Chambers, S. (2003). Deliberative democratic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6(1), 307-326.
Chambers, Simone(1996).Reasonable Democracy: Jurgen Habermas and the Politics of Discourse.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ohen.(1996). Procedure and Substance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in Seyla Benhabib (ed.), Democracy and Difference: Contest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Political.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S., (1988).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4.95-120.
Curato, N., Hammond, M., & Min, J. B. (2019).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dark times. Power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norms, forums, systems, 137-172.
Dahl, Robert Alan.(2000).On Democracy.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Elster, J., & Przeworski, A. (Eds.). (1998). Deliberative democracy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eire, P. (1985).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Culture, power, and liberation.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Gilchrist, A. (2009). The Well-Connected Community – A Networking Approach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 (2 eds). Bristol: Policy Press.
Gittell, R. J., & Vidal, A. (1998). Community organizing: Building social capital as a development strategy. Sage Publications, Inc.
Green, G. P. and A. Haines.(2008). Asset Building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Los Angeles:SAGE Publications.
Gutmann, A., & Thompson, D. (2004). 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nifan, L. J. (1916). The Rural School Community Centr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67, 130-38.
Huntington, S. P. (1991).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Johnston,G.and J. Percy-Smith.(2003). In search of social capital. Policy and Politics,31(3) , 321-334.
Mezirow, J. (1978).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28 (2), 100-110.
O’Connell, B. (2000). Civil society: Definitions and description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9(3), 471-478.
Oakley, P.,& Marsden, D. (1984). Approaches to participation in rur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Putnam,R.D.(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R.D.(2000).Blowing alone: Civic disengagement in America.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Sherrod,L,R., Torney-Purta, J., & Flanagan, C. A. (2010).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ivic engagement in youth. John Wiley & Sons.
Taylor,M,A. Barr, & A. West (2000). Signposts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 Lond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Foundation.
Wampler, B. (2012). Participatory budgeting: Core principles and key impacts. Journal of Public Delib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