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慶彥 Lin, Qing-Yan |
---|---|
論文名稱: |
論盧前〈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 An Analysis of Lu-Qian's Dreaming of the South.Yin Hong Yi about a Hundred Literators of Ci Poetry in Qing Dynasty |
指導教授: |
潘麗珠
Pan, Li-Jhu |
口試委員: |
潘麗珠
Pan, Li-Jhu 侯雅文 Hou, Ya-Wen 梁淑媛 Liang, Shu-Yuan |
口試日期: | 2024/05/14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61 |
中文關鍵詞: | 盧前 、〈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 、清詞史 、論詞長短句 、民國舊體文學 |
英文關鍵詞: | Lu-Qian, Dreaming of the South.Yin Hong Yi about a Hundred Literators of Ci Poetry in Qing Dynasty, Qing Ci History, Ci Commentary in Lyrical Form,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
研究方法: | 內容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79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16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盧前〈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共一百首,為論詞組詞,藉〈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探究盧前對清朝詞家的評論、審美觀,及其意義。
首先,盧前的〈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橫跨清初至清末,故本研究將盧前的百首詞作分成四個階段探討,分別為清順康、雍乾、嘉慶至端木埰之前、端木埰至清末,藉此劃分方式觀察盧前的著眼點。清順康時期,盧前指出此階段的詞風由紛呈並出轉為南宋「清空」詞風。雍乾時期,南宋「清空」詞風漸趨穩固,浮現弊端。嘉慶至端木埰之前,常州詞派現世,不少詞人受「意內言外」一說影響。端木埰至清末,晚清四大家嶄露,詞學創作趨於大成。
其次,盧前不只著眼於詞風的流變,同時也透過評論指出作詞要點,詞作應以情感、才學為底蘊,善用文詞,展現自我風格,並且符合規律,方能立足於詞壇。若是詞選本、詞話、詞學理論陳述精要且影響力甚鉅者,盧前也會一併列入評論,加深論述的厚度。
最後,將盧前的〈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置於「論詞長短句史」評價其地位。論詞長短句組詞於清朝盛行,清初的焦袁熹藉〈采桑子〉創作論詞組詞,到了清末,朱祖謀則以〈望江南〉創作論詞組詞,盧前承接其後,並發揚光大。綜上所述,盧前〈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不僅為百位詞人加以評論,指明作詞之法,同時為民國舊體文學注入活水,也為論詞組詞拓展新的視野與深度。
This research is about Lu-Qian's Dreaming of the South.Yin Hong Yi about a Hundred Literators of Ci Poetry in Qing Dynasty. There are one hunderd ci poetries, which is a group of poetries. This research explores Lu-Qian’s comments on Qing literators to know his aesthetic and deep meaning.
At first, Lu-Qian's Dreaming of the South.Yin Hong Yi about a Hundred Literators of Ci Poetry in Qing Dynasty crossed through early Qing Dynasty to late Qing Dynasty. Hence, this research divides one hunderd ci literators into four parts. Four parts are respectively Qing Shunzhi and Kangxi, Yongzheng and Qianlong, Jiaqing to Duan Mu-Cai and Duan Mu-Cai to late Qing Dynasty to know what Lu-Qian focused on. Qing Shunzhi and Kangxi period, Lu-Qian pointed out ci style in this period changing diverse ci poetry styles into Southern Song Dynasty “ ethereal ” style. Yongzheng and Qianlong period, “ ethereal ” style became stable, and some defects appeared. Jiaqing to Duan Mu-Cai period, Changzhou Ci group grew, many Literators were influenced by “ meaning in the words ” theory. Duan Mu-Cai to late Qing Dynasty period, four Great Literators of late Qing Dynasty showed off, Ci Poetry was towards greatness.
Subsequently, Lu-Qian not only focused on ci poetry styles changing, but also pointed out the way to create ci poetry. Creating ci poetry should base on truth and knoeledge, utlilizing beautiful vocabularies and rhythm to express self style to establish a foothold. If anthologies, comments and theories are essential and influential, Lu-Qian will add them into comments to deepen his discussion.
Finally, put Lu-Qian's Dreaming of the South.Yin Hong Yi about a Hundred Literators of Ci Poetry in Qing Dynasty into the history of ci commentary in lyrical form to realize its status. Ci commentary in lyrical form was popular in Qing Dynasty. In early Qing Dynasty, Jiau Yuan-Xi used Gathering Mulberry Leaves to create. In late Qing Dynasty, Zhu Zu-Mou used Dreaming of the South to create, and Lu-Qian followed him, and brought it to great height of development. In summary, Lu-Qian's Dreaming of the South.Yin Hong Yi about a Hundred Literators of Ci Poetry in Qing Dynasty not only commented hunderd ci literators, but also pointed the way to create ci poetry. In addition, it also breathed new life into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and broaden the horizon of ci commentary in lyrical form.
參考書目
一、 古籍(非詞學相關著作)
〔先秦〕孔子,張衛中編:《論語直解》,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
〔先秦〕孔子,武振玉編校:《詩經》,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
〔先秦〕左丘明著,〔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國立編譯館主編:《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13,春秋左傳正義》,臺北:新文豐,2001年。
〔先秦〕屈原,沈德鴻選註:《楚辭》,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
〔西漢〕不明,劉之謙、王慶文等編著:《黃帝內經素問吳注評釋》,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8年。
〔西漢〕司馬遷撰,瀧川資言考證,楊海錚整理:《史記會注考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西漢〕賈誼著,徐超、王洲明譯注:《賈誼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年。
〔西漢〕戴聖著,崔高維校點:《禮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東漢〕班固,〔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年。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西晉〕陳壽,章惠康主編:《三國志(文白對照)》,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年。
〔南朝宋〕劉敬叔著:《異苑》,收錄於〔清〕張海鵬輯:《學津討原》第46冊卷5,臺北:藝文出版社,1965年。
〔南朝宋〕劉義慶撰,鄭曉晴輯注:《幽明錄》,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
〔南朝梁〕梁宗懷:《荊楚歲時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頁33。
〔唐〕白居易,劉逸生主編,梁鑒江選注:《白居易詩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
〔唐〕李賀著,楊家駱主編:《李賀詩注》,臺北:世界書局,1996年。
〔唐〕房玄齡:《晉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58年。
〔唐〕溫庭筠著,王國良校註:《溫庭筠詩集校注》,臺灣: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唐〕鄭還古:《博異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北宋〕陳彭年撰:《廣韻》,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北宋〕釋惠洪著,陳新點校:《冷齋夜話》,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北宋〕蘇軾著,上海辭書出版社編:《蘇軾詩文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
〔南宋〕文天祥著,夏延章主編:《文天祥詩文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4年。
〔南宋〕朱熹撰,徐德明校點:《四書章句集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南宋〕陸游著,孔凡禮編輯:《陸游集》,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元〕王實甫著:《西廂記》,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
〔元〕馬致遠著,瞿鈞編注:《東籬樂府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
〔元〕脫脫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第十五冊》,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
〔明〕陳子龍:《安雅堂稿》,臺北:偉文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王士禛著:《池北偶談》,收錄於王士禛:《王士禛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清〕王士禛:《漁洋詩話》,王士禛:《王士禛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清〕方苞著,王雲五編:《方望溪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王拯:《龍壁山房集》,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清〕王晫,楊家駱主編:《今世說》,臺北:世界書局,1959年。
〔清〕李良年,朱麗霞整理:《秋錦山房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李雯撰,四庫禁燬書叢刊編輯委員會:《蓼齋集四十七卷後集五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6月,《四庫禁燬書叢刊》清順治十四年石維崑刻本。
〔清〕沈德潛:《清詩別裁集》,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清〕吳錫麒:《有正味齋駢體文箋註》,臺北:大新書局,1965年。
〔清〕汪懋麟:《百尺梧桐閣集.梁侍郎傳》,出自《清人別集叢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清〕易宗夔著,陳麗莉、尹波點校:《新世說》,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
〔清〕洪亮吉:《北江詩話》,上海:掃葉山房,1925年。
〔清〕洪亮吉:《洪北江詩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清〕徐石麒:《拈花笑》,收錄於鄭振鐸編:《清人雜劇百廿種(第三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22年。
〔清〕徐石麒:《浮西施》,收錄於鄭振鐸編:《清人雜劇百廿種(第三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22年。
〔清〕徐石麒:《大輪轉》,收錄於鄭振鐸編:《清人雜劇百廿種(第三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22年。
〔清〕袁枚著,顧學頡校點:《隨園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清〕秦緗業等纂:《光緒無錫金匱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清〕納蘭性德:《通志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清〕陳康祺著,晉石點校:《郎潛紀聞初筆二筆三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郭麐:《靈芬館詩話》,收錄於杜松柏主編:《清詩話訪佚初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7年。
〔清〕黃宗羲:《南雷文案》,收錄於《清代詩文集彙編》編纂委員會:《清代詩文彙編》第3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
〔清〕彭孫貽《流寇志》,江蘇: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清〕湯貽汾:《琴隱園詩集》,臺北:學生書局,1971年,頁1043。
〔清〕馮煦:《寶應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年。
〔清〕董俞:《樗亭詩稿》,收錄於《清代詩文集彙編》編輯委員會:《清代詩文集彙編》12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
〔清〕趙執信撰,陳邇冬校點:《談龍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清〕趙懷玉:《亦有生齋集》,收錄於《清代詩文集彙編》編纂委員會:《清代詩文彙編》第41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
〔清〕蔣春霖,馮其庸編校:《蔣鹿潭年譜考略》,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
〔清〕黎庶昌:《續古文辭類纂》上海:國學整理社,1936年。
〔清〕龔自珍:《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二、 古籍(詞學相關著作)
〔宋〕李清照,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李清照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北宋〕張先著,吴熊和、沈松勤校注:《張先集編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北宋〕黃庭堅,朱安群主編:《黃庭堅詩詞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
〔南宋〕吳文英,〔清〕鄭文焯批校:《鄭文焯手批夢窗詞》,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
〔南宋〕張炎,黃畬校箋:《山中白雲詞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南宋〕張炎:《詞源》,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南宋〕蔣捷著,施蟄存編:《竹山詞》,上海:上海雜誌公司,1936年。
〔清〕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清〕王士祿:《炊聞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王士祿:《炊聞詞》,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輯委員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四二二》,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清〕王士禛:《衍波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王芑孫:《瑤想詞》,收錄於王士禛:《王士禛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清〕尤侗:《百末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王拯:《龍壁山房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毛奇齡:《毛翰林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王昶:《琴畫樓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王敬之:《三十六陂漁唱》,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王國維:《人間詞話》,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清〕方履籛:《萬善花室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王闓運:《湘綺樓文集 》,上海:廣益書局,1923年。
〔清〕王闓運:《王闓運手批 唐詩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朱祖謀:《彊村語業》,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37年。
〔清〕杜文瀾:《詞律校勘記》,淸咸豐十一年曼陀羅華閣刊本。
〔清〕杜文瀾:《采香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杜文瀾:《憩園詞話》,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清〕改琦著,〔清〕沈文偉校勘:《玉壺山房詞》,清道光戊子八年藍格舊抄本,1828年。
〔清〕改琦:《玉壺山房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朱彝尊:《曝書亭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朱彝尊、汪森:《詞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沈岸登:《黑蝶齋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李符:《耒邊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吳偉業,陳繼龍箋注:《吳梅村詞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清〕吳翌鳳:《曼香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李慈銘:《霧川花隱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李集:《鶴徵錄》卷2,收錄於《三十三種清代人物傳記資料匯編》,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
〔清〕宋琬著:《二鄉亭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宋琬著,辛鴻義、趙家斌點校:《宋琬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清〕沈雄:《古今詞話》,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清〕宋犖著:《楓香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宋犖:《西陂類稿》,收錄於《清代詩文集彙編》編纂委員會:《清代詩文集彙編》13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
〔清〕吳綺著:《藝香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沈皞日:《柘西精舍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沈皞日著,胡愚、朱剛點校:《柘西精舍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年。
〔清〕吳衡照:《蓮子居詞話》,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清〕吳錫麒:《有正味齋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汪懋麟:《錦瑟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周之琦:《心日齋詞》,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清〕況周頤:《蕙風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況周頤:《粵西詞見》,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205史地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清〕況周頤,孫克強輯考:《蕙風詞話.廣蕙風詞話》,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況周頤:《蕙風詞話》,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清〕周星譽:《東鷗草堂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周壽昌:《思益堂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清〕周濟:《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清〕承齡:《冰蠶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查慎行:《餘波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冒廣生:《小三吾亭詞話》,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清〕姚燮:《疏影樓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高士奇:《清吟堂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徐石麒著:《坦菴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凌廷勘:《燕樂考原》,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清〕凌廷勘:《梅邊吹笛譜》,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徐珂:《清代詞學概論》,上海:大東書局,1926年。
〔清〕徐珂:《近詞叢話》,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清〕徐釚著,王雲五編:《詞苑叢談》,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清〕納蘭性德:《通志堂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納蘭性德著,李勗註:《飲水詞箋》,臺北:正中書局,1947年。
〔清〕納蘭性德著,馮統編校:《飲水詞》,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清〕曹貞吉:《珂雪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曹貞吉:《珂雪詞》,《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二四零》,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清〕曹貞吉撰,段曉華箋注:《珂雪詞箋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
〔清〕莊棫:《中白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張惠言:《詞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清〕梁清標:《棠村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張琦:《立山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曹溶:《靜惕堂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陳維崧:《湖海樓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曹爾堪:《南溪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陳銳:《袌碧齋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陳銳:《袌碧齋詞話》,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中華書局,2005年。
〔清〕陳澧:《憶江南館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張德瀛:《詞徵》,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中華書局,2005年。
〔清〕郭麐:《靈芬館詞話》,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中華書局,2005年。
〔清〕馮金伯:《詞苑萃編》,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中華書局,2005年。
〔清〕彭定求編:《全唐詩》,鄭州:中洲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彭兆蓀:《小謨觴館全集》,收錄於《清代詩文集彙編》編纂委員會:《清代詩文彙編》第49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
〔清〕程洪撰:《詞潔輯評》,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中華書局,2005年。
〔清〕項廷紀:《憶雲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彭孫遹:《延露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彭孫遹:《金粟詞話》,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中華書局,2005年。
〔清〕黃景仁:《竹眠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馮登府:《種芸仙館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馮煦:《蒿盦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黃燮清:《倚晴樓詩餘》,收錄於屈興國:《詞話叢編二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清〕黃燮清:《倚晴樓詞話》,收錄於屈興國:《詞話叢編二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清〕葉大莊:《小玲瓏閣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董士錫:《齊物論齋文集》,《續修四庫全書》冊150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董元愷:《蒼梧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董以寧:《蓉渡詞話》,收錄於屈興國:《詞話叢編二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清〕葉申薌:《小庚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葉申薌:《本事詞》,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中華書局,2005年。
〔清〕葉申薌:《閩詞鈔》,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
〔清〕楊芳燦:《芙蓉山館詞》,收錄於王偉勇:《清代論詞絕句初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清〕董俞:《玉鳧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董祐誠:《蘭石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鄒祇謨:《遠志齋詞衷》,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中華書局,2005年。
〔清〕葉恭綽:《廣篋中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清〕萬樹著,徐本立、杜文瀾校刊:《詞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清〕鄒祇謨:《麗農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楊夔生:《真松閣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趙慶熺:《香銷酒醒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趙懷玉:《秋籟吟》,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蔣士銓:《銅弦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蔣春霖:《水雲樓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樂鈞:《斷水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蔣敦復:《芬陀利室詞話》,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中華書局,2005年。
〔清〕劉嗣綰:《箏船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劉履芬:《鷗夢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厲鶚著,王雲五編:《樊榭山房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清〕厲鶚:〈論詞絕句十二首〉,收錄於王偉勇:《清代論詞絕句初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清〕錢枚:《微波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薛時雨:《藤香館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龍啟瑞:《漢南春柳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中華書局,2005年。
〔清〕邊浴禮:《空清館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譚獻:《復堂詞》,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中華書局,2005年。
〔清〕譚獻:《復堂詞話》,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臺北:中華書局,2005年。
〔清〕譚獻,羅仲鼎校點:《篋中詞》,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年。
〔清〕嚴元照:《柯家山館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龔自珍:《定盫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顧貞觀:《彈指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顧貞觀撰:《顧梁汾先生詩詞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顧貞觀著,張秉戍箋注:《彈指詞箋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龔鼎孳:《定山堂詩餘》,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龔翔麟:《紅藕莊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清〕龔翔麟撰:《浙西六家詞》,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輯委員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四二五》,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清〕顧翰:《拜石山房詞》,收錄於《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三、 近人著作
王小舒:《神韻詩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
卞孝萱、唐文權編:《辛亥人物碑傳集》,北京:團結出版社,1991年。
王兆鵬等主編:《宋詞大辭典》,南京:鳳凰出版社,2003年。
王易:《詞曲史》,臺北:廣文書局,1960 年。
王孟英著,朱佑武評釋:《溫熱經緯評注》,長沙: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年。
王洪主編:《古代散文百科大辭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1年。
王娟:《況周頤詞學文獻研究》,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王偉勇:《清代論詞絕句初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不著撰者:《徐電發楓江漁父小像題詠》,上海:神州國光社,1936年。
方智範等:《中國古典詞學理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巨傳友:《清代臨桂詞派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王衛民:《吳梅和他的世界》,山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王鎭遠、鄔國平著:《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朱東潤、李俊民等主編:《中華文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左惟:《大學之道:東南大學的一個世紀》,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
朱崇才:《詞話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朱禧:《盧冀野評傳》,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
李丹:《順康之際廣陵詞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
汪玢玲:《中華古文獻大辭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
沈松勤:《明清之際詞壇中興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年。
吴䍩木:《中國古代書法家辭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吳梅:《詞學通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 年。
吳梅:《顧曲塵談》,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
李康化:《明清之際江南詞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局,2001年。
吳晶著:《永嘉四靈——徐照、徐璣、翁卷、趙師秀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沈軼劉、富壽蓀:《清詞菁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86年。
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李夢生:《宋詩三百首全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吳熊和、曹濟平主編:《中國詞學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
沈衛威:《大河之旁必有大城:現代思潮與人物》,臺北:秀威出版社,2011年。
林子奇等:《城大文史芻論: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文學碩士論文集》(第一輯),香港: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2017年。
林宏達:《韻體詞評 : 清代論詞絕句與論詞長短句研究》,臺北:學生書局。2021年。
林宛瑜:《清初廣陵詞人群體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9 年。
林崇德等人編:《中國成人教育百科全書.文學.藝術》,海口:南海出版社,1993年。
金啓華主編:《全宋詞典故考釋辭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周煥卿:《清初遺民詞人群體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邱運華:《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門巋主編:《二十六史精要辭典》,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3年。
范之麟主編:《全宋詞典故辭典》,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年。
南江濤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編》,北京:國家圖書館,2013年。
俞汝捷編:《中國古典文藝實用辭典》,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年。
南京高師東南大學國學研究會:《國學研究會演講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年。
侯雅文:《陽羨詞派新論》,臺北:學生書局,2019 年。
柳無忌:《南社人物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胡雲翼:《中國詞史略》,上海:上海書店,1933 年。
苗懷明著:《吳梅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孫立:《詞的審美特性》,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年。
唐圭璋:《金元明清詞鑑賞辭典》,臺北:新第文學出版社,1992年。
馬良春等人編:《中國文學大辭典》,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孫克強:《清代詞學批評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高恒文:《東南大學與「學衡派」》,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馬春陽等人編:《秦淮八豔》(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高峰:《江蘇詞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011年。
徐國能:《清代詩論與杜詩批評》,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徐培鈞:《李清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徐復等編:《古代漢語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2007 年。
徐照華:《厲鶚及其詞學之研究》,高雄:復文出版社,1998 年。
陳乃乾:《清百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37 年。
華夫主編:《中國古代名物大典》,濟南:濟南出版社,1993年。
陳水雲:《清代詞學發展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年。
陳水雲:《中國詞學的現代轉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
陳水雲:《清代詞學思想流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
莫立民:《近代詞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張任政著:《清納蘭容若先生性德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張宏生編:《清詞珍本叢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年。
張宏生:《清代詞學的建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張宏生:《清詞探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張宏生:《傳承與創新——清詞研究論文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曹辛華:《民國詞史考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
張炎中:《婁東詩韻》,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09年。
許宗元:《中國詞史》,合肥:黃山書社,1990 年。
陶明君:《中國書論辭典》,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
曹秀蘭:《曹溶詞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
曹秀蘭:《曹溶詞編年箋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
陳祖美:《李清照作品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梁淑安主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陳瑛主編:《中國倫理大辭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年。
陳榮華:《海德格哲學:思考與存有》,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2年。
陳聲聰:《填詞要略及詞評四篇》,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
眭駿:《王芑孫年譜》,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眭駿:《王芑孫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黃志浩:《常州詞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黃拔荊:《中國詞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年。
馮其庸著:《吳梅村年譜》,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
《掌故大辭典》編纂組編:《掌故大辭典》,北京:團結出版社,1990年。
程郁綴、李靜:《歷代論詞絕句箋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年。
傅修延:《文學批評方法論基礎》,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賀新輝:《宋詞精品鑑賞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葉君遠:《吳偉業評傳》,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楊傳慶:《鄭文焯詞集詞學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3年。
葉嘉瑩:《詞學古今談》,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葉嘉瑩:《清詞名家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
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董遷:《龔芝麓年譜》,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劉少虎:《經學以自治:王闓運春秋學思想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鄭天挺等人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 年。
劉少雄:《詞學文體與史觀新論》,臺北:里仁書局,2010 年。
鄭恢主編:《事物異名分類詞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劉紅麟:《晚清四大詞人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年。
鄭逸梅:《南社叢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樂嗣炳編:《近代中國教育實況》,上海:世界書局,1935年。
劉毓盤:《詞史》,上海:新華書店,1985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劉學林:《古文觀止辭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遲東寶:《常州詞派與晚清詞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
盧前:《八股文小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盧前:《何謂文學》,上海:大東書局,1932年。
盧前:《柴室小品(甲集)》,臺北:釀出版社,2011年。
盧前:《柴室小品(乙集)》,臺北:釀出版社,2011年。
盧前:《柴室小品(丙集)》,臺北:釀出版社,2011年。
盧前:《柴室小品(丁集)》,臺北:釀出版社,2011年。
盧前:《詞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34年。
盧前:《盧前文史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盧前:《盧前筆記雜鈔》,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盧前:《盧前詩詞曲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盧前:《冀野選集》,上海:中國文化服務社,1947年。
鄭煒明:《況周頤研究論集》,濟南:齊魯書社,2011。
謝桃坊:《詞學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謝桃坊:《中國詞學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 年。
蘇光文:《抗戰詩歌史稿》,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年。
嚴迪昌:《陽羨詞派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93 年。
嚴迪昌:《近代詞鈔》(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
嚴迪昌:《清詞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年。
蘇淑芬:《朱彝尊之詞與詞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日】青木正兒著,王古魯翻譯:《中國近世戲曲史》,長沙:商務印書館,1938年。
四、 學位論文
王利娜:《楊芳燦及其詞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3年。
王晶:《楊芳燦詞與溫李詩之關係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9年。
王翠瑩:《蔣士銓《銅弦詞》研究》,長春:吉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3年。
孔德潔:《趙懷玉與清中葉詞壇》,合肥:安徽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年。
田小霞:《凌廷堪詞學思想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20年。
田惠敏:《文廷式詞研究》,長沙:中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9年。
田麗雅:《趙懷玉及其詞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5年。
安舒:《徐石麒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 年。
安靜怡:《嚴繩孫及其《秋水詞》研究》,曲阜:曲阜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21 年。
李必粹:《納蘭性德詞作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吳林:《吳偉業文學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碩士論文,2017年。
李花宇:《龔自珍詞研究》,錦州:渤海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
何亞男:《趙執信詩歌理論及其成因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3 年。
杜承書:《陳維崧詞沉鬱風格探析-以《迦陵詞全集》之長調為考察對象》,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4 年。
李南:《宋翔鳳年譜》,南京:南京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1年。
李娟:《董元愷《蒼梧詞》的文化解讀》,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 年。
李國龍:《清代詞人葉申薌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 年。
杜運威:《抗戰詞壇研究——以晚清詞史相關現象為背景》,長春:吉林大學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7 年。
何楠楠:《彭兆蓀詞研究》,開封:河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20 年。
何麗娟:《梁清標及其詞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
林友良:《王昶詞學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周立雲:《劉嗣綰《箏船詞》研究》,合肥:安徽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9年。
周娟:《清代詞人顧翰及其詞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
周唯:《鄭文焯詞學研究》,蕪湖:安徽師範大學文藝美學碩士論文,2015年。
林樂:《趙執信與查慎行詩歌比較研究》,延吉:延邊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3 年。
侯卓均:《陳銳及其詞學研究》,廣州: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 年。
柯秉芳:《徐釚詞學及其詞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范夢姣:《厲鶚文學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14年。
侯曉麗:《曹貞吉詞的意象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9年。
唐玉鳳《焦袁熹「論詞長短句」及其詞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年。
唐先進:《曹溶詞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倪良菊:《才子蒼梧怨-董元愷及其《蒼梧詞》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
徐承志:《吳錫麒詞與詞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年。
翁容:《曹貞吉詞及清初詞壇》,廣州: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3年。
徐珮芬:《況周頤詞與晚清文化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徐桂霞:《沈皞日詞研究》,瀋陽:遼寧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5年。
夏晨:《中國傳統論詞詞研究》,南昌:南昌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碩士論文,2014 年。
孫腈:《李良年詩詞研究》,蘭州:西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5 年。
涂意敏:《顧貞觀詞學與詞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陳小燕:《周之琦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 年。
張利偉:《張鳴珂詞研究》,杭州: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9年。
曹辛華:《民國詞人盧前及其詞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9年。
張坤:《吳翌鳳及其《曼香詞》研究》,長春:吉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7年。
莫岸洪:《滿族詩人承齡詩詞研究》,廣州:暨南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
張佳敏:《董以寧及其《蓉渡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5年。
張雪歡:《趙慶熺及其詞作研究》,南充:西華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21年。
許楠:《清末詞人馮煦研究》,蘇州: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
張瑜婷:《楊藥生與嘉道詞壇》,合肥:安徽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5年。
陳嘉慧:《納蘭性德感情詞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宿慧:《楊夔生及其詞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年。
張艷:《洪亮吉詞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年。
曾沛婷:《譚獻詞學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賀琴:《王士祿詞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
黃琪雅:《杜文瀾及其《憩園詞話》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楊允宏:《民初世變下的文體思索:盧前「詩」、「詞」、「散曲」理論及創作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 年。
楊洋:《莊棫《中白詞》及其接受研究》,江蘇: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21 年。
楊保紅:《洪亮吉駢文研究》,長沙:湖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董菊:《樂鈞《斷水詞》研究》,合肥:安徽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 年。
楊蓓蕾:《吳綺及其詞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裴風順:《王昶詞及其詞集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趙雪如:《宋犖的江西地域詩詞研究》,贛州:贛南師範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3年。
劉永娟:《宋琬詞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 年。
劉仕婉:《文廷式詞學思想研究》,南昌:南昌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09年。
鄭育昀:《郭麐及其「性靈」文學理論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年。
蔡宛楨:《納蘭性德友情詞研究》,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蔡清芳:《陳維崧詞沉鬱風格探析-以《迦陵詞全集》之長調為考察對象》,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9 年。
潘夢秋:《民國上海高校的舊體詞教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5 年。
蔡慶:《黃燮清創作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9年。
緱蔓君:《龔翔麟及其《紅藕莊詞》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7 年。
鮑志宏:《湯貽汾研究》,杭州: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 年。
龍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詞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戴文梅:《毛奇齡及其詞作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 年。
韓京洋:《曹爾堪與明末清初詞風轉型研究》,延吉:延邊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9 年。
薛晴方:《納蘭性德追憶詞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20年。
薛寒冬:《《茗柯詞》研究》,湘潭:湘潭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 年。
韓曉蓮:《查慎行《餘波詞》論》,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 年。
魏明揚:《姚燮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6年)。
魏廣超:《李雯詞研究》,湘潭:湘潭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3年。
譚若麗:《民國學人詞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5 年。
饒芷瑄:《國變.身分與文化認同-曹溶及其作品》,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9年。
五、 期刊論文
丁遠芳:〈王士禎詞學活動對清初詞壇的影響〉,《文學研究》第32期(2021年8月),頁37-38+93。
王小英、祝東:〈論詞詞及其詮釋方法——以朱祖謀〈望江南.雜題我朝諸名家詞集後〉為中心〉,《學術論壇》第9期(2009年9月),頁141-145。
卞孝萱:〈《宜興胥井、武進前街董氏合修家乘》的文獻價值〉,《人文中國學報》第16期(2010年9月),頁563-606。
牛宏寶:〈時間意識與中國傳統審美方式—與西方比較的分析〉,《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1年1月),頁32-40。王娟亦認為況周頤選擇堅守傳統,以此延續詞學之創作文化。
王秀珊:〈從常州詞派的寄託說論《蕙風詞話》的「重」、「拙」、「大」〉,《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3期(2005年6月),頁135-162。
王雨容:〈宋琬詞風變化與「江村唱和」〉,《銅仁學院學報》第12卷第3期(2010年5月),頁18-21。
王偉勇、林淑華:〈陳澧〈論詞絕句〉六首探析〉《政大中文學報》第7期(2007年6月),頁83-113。
向雙霞:〈論朱彝尊對南宋遺民詠物詞的新變——以《茶煙閣體物集》對《樂府補題》的新變為中心〉,《中國文學研究》第3期(2019年7月),頁101-105。
任飛:〈梅里詞人馮登府《種芸仙館詞》研究〉,《美與時代(下)》第10期(2012年10月),頁100-102。
朱秋娟:〈江村唱和考述〉,《中國韻文學刊》第23卷第3期(2009年3月),頁35-38。
朱惠國:〈論董士錫的詞學思想及其在常州詞派發展中的作用〉,《詞學》00期(2004年11月),頁148-157。
朱惠國:〈從王昶詞學思想看中期浙派的新變〉,《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9卷第4期(2009年7月),頁31-39。
朱鈺成、王嬌玉:〈略論盧前《明清戲曲史》〉,《戲劇之家》第13期(2020年5月),頁217-218。
呂文翠:〈海上紅學的衍派——改琦「畫」論《紅樓夢》〉,《東亞觀念史集刊》第20期(2017年6月),頁183-238。
李冬紅:〈宋末論詞詞初探〉,《臨沂大學學報》第4期(2020年8月),頁32-39。
沙先一:〈論盧前的詞學成就及其特色〉,《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8年3月),頁34-39。
余佳韻:〈詞論與實踐:以周濟 《存審軒詞》爲中心之考察〉,《人文中國學報》第24期(2017年6月),頁167-202。
余柱青:〈王士禎詞學活動與廣陵詞壇對清詞中興的貢獻〉,《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11期(2012年7月),頁86-89。
阮娟:〈葉申薌對閔中詞學的影響〉,《福洲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2011年7月),頁11-15。
吳悅:〈詞有別才兼本色——淺論盧前的尊體意識〉,《北方文學》第10期(2011年10月),頁11-12。
吳悅:〈從〈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看盧前詞史觀〉,《文學界(理論版)》(2011年10月),頁142-143。
呂斌:〈龍啟瑞《春柳》詞初探〉,《中國韻文學刊》第1期(2004年3月),頁78-87。
李貴生:〈純駁互見——王國維與中國純文學觀念的開展〉,《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4期(2009年3月),頁169-204。
吳雅萍:〈彭孫遹詞論及其《延露詞》探析〉,《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6期(2006年10月),頁233-255。
房瑞麗:〈今存馮登府詞集各本成書考〉,《文獻雙月刊》第4期(2017年7月),頁174-181。
杜運威:〈論盧前及其詞學觀念〉,《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期(2019年12月),頁58-66。
李雷:〈晏幾道與納蘭性德之比較-兼論二人詞作中的生命亦是〉,《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第2卷第2期(2002年6月)頁55-58。
佘筠珺:〈問塗.經歷.回還—周濟「四家學詞門徑」的理論建構〉,《東華漢學》第17期(2013年6月),頁137-170。
李睿:〈薛時雨及其《藤香館詞》,《詞學》01期(2021年6月),頁108-123。
李曉梅〈當代視野下的「現代性」解讀——淺析盧前文學思想中的現代因素〉,《甘肅高師學報》第1期(2012年1月),頁38-40。
李曉梅:〈民族形式與民族品格的雙重追求—盧前舊體詩歌創作論〉,《語文教學通訊》第5期(2021年5月),頁86-88。
佘璐:〈譚獻評蔣春霖「倚聲家杜老」說辨析〉,《懷化學院學報》第36卷第5第2期(2018年1月),頁85-88。
李躍忠:〈略論盧前《中國戲劇概論》的貢獻與不足〉,《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2010年6月),頁102-105。
林子龍:〈試論朱祖謀《彊村語業》借鑒杜甫詩〉《有鳳初鳴年刊》第8期(2012年7月),頁209-227。
林宏達:〈民國以來「論詞」詩詞研究成果回顧與展望(1912-2020)〉,《書目季刊》第3期(2020年12月),頁115-130。
林宛瑜:〈《倚聲初集》選錄豔體詞述評-兼論明末清初豔體詞風行之原因〉,《有鳳初鳴年刊》第4期(2009年9月),頁57-68。
林玫儀:〈王鵬運詞集考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9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141-170。
林玫儀:〈王鵬運早期詞集析論〉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0卷第1期(2010年3月),頁127-179。
周燕玲:〈疏離與共鳴-查慎行與浙派關係考論〉,《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1期(2017年1月),頁92-96。
周璐:〈姚燮詞風變化及其成因新探〉,《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34卷第2期(2017年1月),頁64-71。
柯混瀚:〈王闓運《楚辭釋》的時代意義〉,《應華學報》第11期(2012年6月),頁1-19。
侯雅文:〈「詞史重構」與「國變、家變之悲」—朱祖謀如何定位屈大均詞〉,《淡江中文學報》第32期(2015年6月),頁183-222。
孫克強:〈端木埰的詞學思想及其在晚清詞壇的地位〉,《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01期(2019年6月),頁385-397。
徐瑋:〈「義兼比興」與「無關寄托」:論王鵬運和馮延巳〈鵲踏枝〉詞〉,《中國文學學報》第9期(2018年12月),頁107-129。
徐新武:〈陳維崧論詞詞中的詞學觀念及其批評價值〉,《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報)》第4期(2021年7月),頁73-79。
涂意敏:〈顧貞觀填詞前後心境考述〉,《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16期(2010年10月),頁55-68。
涂意敏:〈選詞與傳心-顧貞觀詞與詞學研究〉,《有鳳初鳴年刊》第8期(2012年7月),頁229-248。
高趙宏:〈論尤侗《百末詞》及其在清初的地位〉,《詞學》01期(2014年6月),頁146-160。
唐碧紅:〈曹溶詞學觀及其與浙西詞派的關係新探〉,《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5期(2011年10月),頁169-174。
張小春:〈風流蘊藉——讀安徽聯壇翹楚薛時雨的楹聯〉,《遼寧行政學院學報》第15卷第12期(2013年12月),頁113-115。
許文恭:〈項廷紀《憶雲詞》之風格初探〉,《復興崗學報》85期(2005年12月),頁303-331。
陳友峰:〈張琦「主情」說的提出及其價值和意義〉,《江蘇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6卷第2期(2020年3月),頁13-25。
陳水雲:〈道光詞壇的典範建構:兼論晚清詞學從流派意識向典範意識的轉移〉,《嶺南學報》復刊第6輯(2016年7月),頁135-157。
郭文儀:〈端木埰與臨桂詞人的交往及影響〉,《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2018年9月),頁147-155。
張玉龍:〈《草堂詩餘》與清初詞學宗尚的轉變:追和角度的考察〉,《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7期(2013年7月),頁173-203。
張仲謀、韓冉冉:〈清初論詞詞繁盛成因分析〉,《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3期(2018年9月),頁80-85。
郭明軍〈民國時期的「多民族文學觀」——以盧前《邊境文學鳥瞰》為例〉,《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9年3月),頁5-9。
張明華:〈論古代集句詞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原因〉,《安徽文學年鑑》(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16年),頁464-468。
陳桂清:〈晚清學者李慈銘的詞學思想〉,《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4期(2009年7月),頁24-29。
陳桂清:〈考據與微言—宋翔鳳的詞學與經學〉,《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5期(2009年10月),頁73-77。
陳雪軍:〈論曹溶和他的《靜惕堂詞》〉,《詞學》第2期(2008年12月),頁155-173。
陳雪軍:〈論李符及其《耒邊詞》〉,《詞學》第1期(2009年6月),頁148-164。
陳國球:〈政治與抒情——從黃燮清到唐滌生的《帝女花》〉,《中國文學學報》第7期(2016年12月),頁131-151。
習婷:〈龔自珍與浙西詞派〉,《學術研究》第11期(2015年11月),頁136-148。
曹順慶:〈重談「重寫中國文學史」〉,《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25卷第1期(2004年1月),頁43-46。
曹順慶:〈殘缺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第40卷第6期(2013年11月),頁161-165。
張傳傳:〈董以寧艷情詞之「詞中有畫」論〉,《天中學刊》第28卷第2期(2013年4月),頁66-69。
陳慷玲:〈常州詞派建構之樞紐——論董士錫之詞學活動〉,《成大中文學報》第31期(2010年12月),頁135-158。
陳慷玲:〈黃景仁豪放詞風成因及評價〉,《東吳中文學報》第37期(2019年5月),頁101-125。
黃雅莉:〈清代詞學批評中的「正變觀」析論——以詞派之間的遞嬗為觀察點〉《興大人文學報》第47期(2011年9月),頁211-250。
傅博:〈宋翔鳳詞學理論新論〉,《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5期(2017年5月),頁45-50。
楊果霖:〈朱彝尊對於後世學術發展的影響〉,《東吳中文學報》第23期(2012年5月),頁246-274。
楊柏嶺:〈善自得師、仕宦經歷與周之琦的詞學風貌〉,《文學遺產》02期(2016年3月),頁153-164。
楊柏嶺:〈性行叛逆與思想守規:再論蔣敦復「以有厚入無間」詞論〉,《中國詩學研究》01期(2017年8月),頁75-78。
楊柏嶺:〈蔣春霖詞的苦難書寫〉《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01期(2018年1月),頁109-117。
楊柏嶺:〈花月言愁:蔣敦複綺愁詞及近代士子的心靈世界〉《中國詩學研究》01期(2018年12月),頁186-198。
楊柏嶺:〈弦誦、聲定與人籟:鄭文焯詞體體制的藝術之思〉,《古代文學理論研究》02期(2019年12月),頁395-415。
楊柏嶺:〈鄭文焯詞的藝術風貌與詞史風貌〉,《民族文學研究》02期(2020年3月),頁133-147。
董睿:〈王昶詩詞中的禪學意味〉,《鞍山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3期(2014年6月),頁71-74。
葉嘉瑩:〈論納蘭性德詞——從我對納蘭詞之體認的三個不同階段談起〉,《中外文學》 19卷8期(1991年1月),頁4-33。
蓀艷紅:〈承龄詞的滿漢文化涵化現象探究〉,《詞學》02期(2014年6月),頁166-179。
魯小俊:〈清代書院課藝序言的地域書寫〉,《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1期(2017年1月),頁193-199。
劉正遠:〈張惠言經學思想與其詞論、詞評關係探賾〉,《有鳳初鳴年刊》第三期(2007年10月),頁435-449。
鄧妙慈:〈論龔鼎孳的詞學觀及其在創作中的體現〉,《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4期(2015年12月),頁41-46。
鄧妙慈:〈論龔鼎孳和韻詞的創作轉型及詞史價值〉,《學術交流》第3期(2019年3月),頁161-172。
劉勇剛:〈簡論董俞的《玉鳧詞》〉,《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1期(2009年1月),頁66-68。
鄭裕基:〈王闓運《尚書大傳補注》改動「雅雨堂本」《尚書大傳》舉例〉,《中華技術學院學報》第34期(2006年6月),頁347-388。
劉萬華:〈明清詞學轉關視閾下的宋犖詞學思想研究〉,《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4期(2016年5月),頁20-24。
劉翠、劉石:〈試述馮煦的詞學研究〉,《詞學》01期(2010年6月),頁334-345。
盧元駿:〈卅年心在飲虹簃(敬念盧冀野先生)〉,《中外雜誌》第五卷第5期(1969年5月),頁24-25。
賴旻瑜:〈試從《西河詞話》觀毛奇齡之詞學觀〉,《有鳳初鳴年刊》第12期(2016年5月),頁337-354。
駱婉:〈論王芑孫的詞〉,《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3期(2017年7月),頁65-70。
謝秀卉:〈從《湘綺樓說詩》對「興」義的闡釋重評王闓運「擬古」之詩學意義〉,《漢學研究》第30卷第3期(2012年9月),頁263-296。
戴健:〈「贈柳」詞與汪懋麟的詞事追求-兼論王士禎詞壇影響之另一面〉,《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期(2017年9月),頁122-130。
譚若麗:〈將我手,寫余心——簡論盧前的詞學主張與詞創作特色〉,《北方文學》第26期(2016年12月),頁45-46。
譚若麗:〈論詞詞蠡測——以盧前〈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為中心〉,《文藝評論》第2期(2014年2月),頁33-35。
蘭石洪:〈陶寫付歌吹,畫詞相映發-改琦題畫詞析論〉,《蘇州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6期(2020年11月),頁46-55。
六、 報刊
盧前:〈平凡的童年:十九 接氏書塾〉,《小朋友》1946年811期,頁21-22。
盧前:〈平凡的童年:二十 學校生活的開始〉,《小朋友》1946年812期,頁19-20。
七、 網路資料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36212&q=1&word=%E6%96%B9%E5%A4%96,查閱日期2022年9月20日。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7144&la=0&powerMode=0,查詢日期:2023年5月14日。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0258&q=1&word=%E9%98%BF#order,查詢日期:2023年5月25日。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1775&q=1&word=%E7%B1%A5,查詢日期:2023年6月28日。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51351&q=1&word=%E6%8E%A2%E9%A9%AA,查詢日期:2023年8月17日。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63247&la=0&powerMode=0,查詢日期:2023年8月27日。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7144&la=0&powerMode=0,查詢日期:2023年9月13日。
https://dict.idioms.moe.edu.tw/idiomView.jsp?ID=413&webMd=2&la=0,查詢日期:2023年9月16日。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91997&la=0&powerMode=0,查詢日期:2023年11月1日。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41743&la=0&powerMode=0,查詢日期:2023年11月18日。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79447&la=0&powerMode=0,查詢日期:2023年11月25日。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77612&la=0&powerMode=0,查詢日期:2023年11月27日。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0414&la=0&powerMode=0,查詢日期:2023年12月10日。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846660,查詢日期:2024年1月16日。
https://dict.idioms.moe.edu.tw/idiomView.jsp?ID=28048&webMd=1&la=0,查詢日期:2024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