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秋婷 Chen, Chiu-Ting |
---|---|
論文名稱: |
軍樂的衰微與管樂的興起:一頁臺灣音樂小史 |
指導教授: |
羅基敏
Lo, Kii-M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2 |
中文關鍵詞: | 軍樂教育 、軍樂隊 、管樂教育 、管樂協會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43 下載:7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民政府播遷來臺之後重視軍樂的發展,帶動了中學軍樂隊的普及化,養成對管樂有興趣的學生,促成了日後管樂的蓬勃發展。現今管樂界的豐饒,有賴軍樂師資早期的灌溉,而在民國80年代前後,軍中樂隊轉而向管樂界吸取新知,為傳統的軍樂注入現代管樂的成份,所以,軍樂促成管樂的養成與發展,管樂又帶動軍樂的進步,兩者有密切的關係。
時勢的轉變使軍樂逐漸衰微,但卻提供了民間管樂教育與發展更有利的環境,軍樂的衰微與管樂的興起,反映了國民政府遷臺六十年來的發展與變遷。本論文整理遷臺前後軍樂人員的訓練情形,找出軍樂和管樂的相互影響和發展變化,為期能銜接來臺後的軍樂發展情形,第二章先闡述遷臺前後的軍樂教育,第三章討論國民政府遷臺到民國60年以前,兩者互相扶持、資訊流通並資源共享的情形,第四章則討論民國60年之後,軍樂對管樂的影響力日減、管樂蓬勃發展且帶動軍樂進步的演變。
一、專書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團務十年》。台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1962。
_______。《本團重要文獻》。台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1966。
_______。《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工作概況簡介》。台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 團部,1969。
_______。《綠旗飄揚三十年》。台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1982。
_______。《飛耀青春四十年》。台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1992。
朱家炯。《陳暾初-開拓交響樂團新天地》。台北:時報文化,2003。
呂鈺秀。《台灣音樂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03。
余建業。《我的救國團生涯》。台北:幼獅,2005。
政治作戰學校。《政治作戰學校「建校五十週年紀念專輯」》。台北:政治作戰學校,2001。
政治作戰學校校史編撰委員會。《政治作戰學校校史》第一至第四冊。台北:政治作戰學校,1980。
邱瑗。《李永剛-有情必詠無欲則剛》。台北:時報文化,2003。
吳松村、王薏瑄執行編輯。《2000年亞太管樂節-在嘉義攝影專輯》。嘉義市:嘉義市文化局,2000。
吳舜文。《張錦鴻-戀戀山河》。台北:時報文化,2002。
音樂年策進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音樂年》。台北:教育部文化局,1969。
施寬平。《軍樂的研究與發展》。台北:政治作戰學校音樂系校內研究,1978。
周美華編。《國民政府軍政組織史料第三冊-軍政部(一)》。台北縣:國史館,1998。
周琇環編。《台灣光復後美援史料第一冊軍協計畫(一)》。台北縣:國史館,1995。
朗玉衡。《郭美貞的旋律》。台北:愛樂出版社,1969。
許常惠。《中國新音樂史話》。台北:樂韻出版社,1998。
_______。《台灣音樂史初稿》。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2000。
許德舉。《許德舉作品-藝術歌曲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
游素凰。《臺灣現代音樂展探索19451975》。台北:樂韻出版社,2000。
楊麗仙。《台灣西洋音樂史綱》。台北:橄欖基金會,1986。
葉公超編。《二十世紀之人文科學 第十一輯》。台北:正中書局,1969。
葉惠芬編。《陳誠先生從政史料選輯:臺灣省政府委員會會議紀錄》。台北縣:國史館,2007
萬仁元主編。《蔣介石與國民政府(中)》。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趙廣暉。《現代中國音樂史綱》。台北:樂韻出版社,1986。
蔡盛通。《音樂欣賞新論》。台北:樂韻出版社,2003。
盧佳慧。《鄧昌國-士子心音樂情》。台北:時報文化,2002。
樸月。《申學庸-春風化雨皆如歌》。台北:時報文化,2002。
陳郁秀。《台灣音樂閱覽》。台北:玉山社,1997。
陳曉雰。《吳漪曼-教育愛的實踐家》。台北:時報文化,2004。
陳鵬仁主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非常委員會及總裁辦公室資料彙整》。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9年。
薛月順編。《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臺灣(上)》。台北縣:國史館,2005。
韓國鐄。《自西徂東》。台北:時報文化,1981。
_______。《戴粹倫-耕耘一畝樂田》,台北:時報文化,2002,
顏廷階。《中國現代音樂家傳略》。台北:綠與美出版社,1992。
_______。《中國現代音樂家傳略續集》,台北:綠與美出版社,2001。
鄧克雄主編。《美軍顧問團在臺工作口述歷史》。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8。
二、學位論文
常朝棟。〈中國軍樂發展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黃瑛瑛。〈嘉義市高中管樂隊現況調查硏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沈明尚。〈葛人傑《林肯郡花束》指揮詮釋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廖耿志。〈西元1975~2000年台北地區西式室內管樂團的發展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周世文。〈國軍一九五○年後音樂發展史論述〉。台北:東吳大學音樂學系在職碩士班音樂學組碩士論文,2005。
三、期刊
月刊記者。〈三軍樂府國防部示範樂隊〉。《功學月刊》No. 68 (1966年1月10日):22-23。
北一女校友交響管樂團。《北一女校友交響管樂團五週年紀念特刊》。2006年8月。
周世文。〈清朝軍中西式軍樂隊發展史探究〉。《復興崗學報》No. 87 (2006年9月):53-88。
_______。〈國軍抗戰前之軍樂發展研究-以「軍政部軍樂研究會」為中心〉。《復興崗學報》No. 86 (2008年6月):209-244。
徐麗紗。〈團有慶 憶當年〉。《樂覽》No. 43 (2003年1月):2-8。
馬德蓮。〈台灣管樂的前世今生~專訪黃秀娩〉。《樂覽》No. 94 (2007年4月):10-14。
張已任。〈從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談起〉。《樂覽》No. 91 (2007年1月):5-13。
張伯順。〈慈父與嚴師-樊曼儂眼中的父親〉。《樂覽》No. 86 (2006年8月):35-38。
張錦鴻。〈萬人大合唱,萬人大合作〉。《幼獅》第4卷第4期(1956年4月):21。
_______。〈軍樂隊史話〉。《音樂雜誌》No. 2 (1957年11月):16-17。
_______。〈我國現代軍樂小史〉。《功學月刊》No. 69 (1966年2月10日):10-11。
黃瑛瑛。〈台灣近代管樂發展與未來面面觀〉。《台灣管樂族》,No. 1 (1998年9月):19-22。
曾鈺庭。〈由貧瘠到篷勃的台灣管樂發展:專訪郭聯昌〉。《樂覽》No. 94 (2007年4月):5-9。
葉樹涵。〈日治時代的台灣管樂發展概況〉。《樂覽》No. 111 (2008年9日):46-51。
劉燕當。〈近四十年來我國國軍之音樂教育〉。《教育資料集刊》第12輯(1987年6月):497-524。
陳明宏。〈復興崗五十年「音的風景」之回顧〉。《復興崗學報》No. 73 (2001年12月):309-358。
_______。〈音樂環境對國軍無形戰力之影響〉。《復興崗學報》No. 75 (2002年9月):95-133。
陳麗千。〈我國現代化軍樂的創始與發展〉。《音樂藝術》No. 8 (1979年6月):45-46。
薛宗明。〈早期台灣管絃樂隊的發軔(上)〉。《省交樂訊》No. 70 (1997年10月):15-19。
_______。〈早期台灣管絃樂隊的發軔(下)〉。《省交樂訊》No. 71 (1997年11月):11-14。
四、節目單
《陽明山莊音樂演奏會》。陸軍裝甲兵司令部軍樂教導隊節目單。民國38年11月13日。
《陸軍裝甲兵司令部為籌募本部傷患官兵醫藥費音樂演奏會》。節目單。民國39年2月15日。
《國防部政治部音樂演奏會陸海空三軍一家》。節目單。民國39年6月20日。
《由中國藝術界為恭祝總統將公六十晉四華誕公演音樂晚會》。國防部政治部音樂宣傳委員會主辦節目單。民國39年10月30日。
《慶祝第六屆陸軍節青年戰士音樂演奏會》。陸軍總司令部主辦節目單。民國42年7月6~8日。
《政工幹部學校第五屆校慶音樂演奏會》。節目單。民國46年1月5日。
《國立台灣藝術館音樂欣賞會》。節目單。民國46年6月13日。
《政工幹部學校軍樂環島演奏會》。節目單。民國46年7月。
《政工幹部學校第六屆校慶音樂演奏會》。節目單。民國47年1月6日。
《政工幹部學校軍樂人員訓練班第四期畢業演奏會節目單》。節目單。民國47年8月14日。
《紀念樊燮華少將逝世週年的軍樂演奏會節目單》。由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辦節目單。民國57年10月8日。
《臺灣管樂先驅薛耀武紀念音樂會》。節目單。民國97年5月28日。
《八秩生日音樂會 劉天林教授》。節目單。民國97年9月21日。
五、訪談
黃 瑩。〈談樊爕華〉。陳秋婷 採訪(台北市,2006年6月3日)。
劉海林。〈談樊爕華與政工幹校軍樂班〉。陳秋婷 採訪(台北市,2006年6月8日)。
余春海。〈談樊爕華〉。陳秋婷 採訪(台北市,2006年6月17日)。
申學庸。〈談樊爕華〉。陳秋婷 採訪(台北市,2006年10月18日)。
楊冬春。〈談與樊爕華指揮的軍樂隊合作的情形〉。陳秋婷 電話採訪(台北市,2006年12月12日)。
施寬平。〈談幹校早期音樂情形〉。陳秋婷 採訪(台北市,2008年4月23日)。
廖崇吉。〈談樊隊長〉。陳秋婷 採訪(台北市,2008年5月20日)。
莊峰武。〈海軍樂隊〉。陳秋婷 採訪(台北市,2008年10月24日)。
劉天林。〈劉天林生平與軍樂學校〉。陳秋婷 採訪(屏東市,2008年11月27日)。
葉樹涵。〈臺灣管樂發展〉。陳秋婷 採訪(台北市,2008年10月25日)。
許德舉。〈許德舉生平〉。陳秋婷 採訪(台北縣,2008年12月15日)。
曾金貴。〈中華民國管樂協會〉。陳秋婷 採訪(基隆市,2009年3月10日)。
廖年賦。〈省交與早期管樂情形〉。陳秋婷 採訪(台北市,2009年3月26日)。
畢正儀。〈畢學富生平〉。陳秋婷 電子郵件採訪(台北市,2009年4月10日)。
葉樹涵。〈臺灣管樂發展〉。陳秋婷 採訪(台北市,2009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