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自強
YEH, TZYH-CHYANG
論文名稱: 音樂聆聽的認知與理解:美學與認知心理學取向
The Cognition and Comprehension of Music Listening: An Aesthetic and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Approach
指導教授: 錢善華
Chien, Shan-Hua
陳學志
Chen, Hsueh-Chih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15
中文關鍵詞: 美學音樂美學認知心理學
英文關鍵詞: aesthetics, music aesthetics, cognitive psycholog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98下載:7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探討音樂認識與理解,向來屬於音樂美學的課題。音樂美學是整體美學下的一個子集合,而美學在傳統上又算是西方哲學知識論下的一支。在20世紀認知科學興起後,以往多由知識論所探究的人類認知行為、以及知識如何成立等議題,逐漸轉由更具實徵信效度的認知心理學接手研究。以此觀之,要瞭解音樂認知與理解,亦應效法認知科學取向,音樂美學才能與時並進,不致落在窠臼之中。

    雖然19世紀便已然存在認知科學取向的音樂認知行為研究,時至今日國外的音樂實驗審美心理學與音樂認知心理實徵研究也累積了為數不少的文獻與成果,但國內融合認知心理學與音樂美學的相關研究仍顯得貧乏。有鑑於此,本研究嘗試以既有之音樂美學學理為基,融合認知心理學所獲致的、關於人類認知機制與歷程的學理,合併探討欣賞者在純音樂的聆聽經驗中,其認知與理解的歷程;並且藉以推進音樂美學理論的進步。

    經研究發現,不論標題音樂抑或絕對音樂,音樂的「非音樂內容」都不是音樂欣賞的必要與充要成分;反而是各種層級音樂要素的組織與建構——亦即,音樂的形式——方為音樂理解與欣賞的必要「內容」。由於短期記憶廣度所限,音樂理解係以即時性的初次級音樂物件知覺為基礎。當接收到聲響刺激時,我們會自動化地根據物體辨識的完形法則、長期記憶中的音樂物件基模、以及音樂風格腳本知識,將這些聲響串流轉碼為可提取音樂思維與脈絡的音樂物件表徵。同時,也會因為類化、知覺恆常性、知覺靈巧性、家族相似度、與基模適配的作用,而使得在物理層面上有所差異的不同聲響刺激被識別為同一音樂思維表徵或者同類音樂腳本:而後面這些認知機制,使吾人容易對音樂獲致穩定且一致的認知,俾便於主體理解所欣賞的音樂對象。而在初次級以上的音樂物件獲得知覺與記憶後,它就在長期記憶內形成一件音樂物件基模,並可與更上層級的音樂風格腳本網絡產生關聯,使後者更加充實且細緻化。當樂曲行進到之後的部分,我們就能把當下接受到的音樂物件表徵與提取自記憶的基模比對,一則加速理解,二則產生曲式的認識。而當聆聽到其它首相近風格的樂曲時,獲得充實與精緻化的音樂風格腳本,則能促使主體加速識別具有相近音樂思維的陌生音樂物件。

    To study the cognition and comprehension of music is a core subject of music aesthetics. Traditionally, Music aesthetics is a sub-discipline of aesthetics, and aesthetics is a branch of Western philosophy epistemology. With the rise of scientific cognitive research in the 20th century, cognitive psychology gets higher and higher position about the research of many traditional epistemological key topics such as human cognitive behavior and the constructing of knowledge. Therefore, to follow the studying approach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might be helpful to progress the theory construction and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music aesthetics.

    Since 19th century, some scholars started using scientific cognitive approaches studying the music cognitive behavior, and they had already gotten some achievements. But in Taiwan, studies which combine music aesthetics with cognitive psychology are still rare. Therefore, this study designs to discuss the music cognition and comprehension through both traditional music aesthetics theory and modern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discoverie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while listening to music, including absolute and program music, the “extra” musical content is neither necessary nor sufficient condition to music comprehension. Instead, listeners should understand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and structures that made up of various music elements, i.e. the “form” of music, first. For the capacity of STM is extremely limited, to obtain the perception of elementary or small-scale music objects is the base of immediate music comprehension. While listening to music, the Gestalt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 the schemata of miscellaneous music objects that stored in LTM, and the scripts knowledge of various music styles will automatically help listeners to translate physical sound stimuli into music objects which represent music thoughts and concepts. In the same time, the effects of categorical perception, perceptual constancy, perceptual flexibility, and family resemblance will lead listeners to recognize physically different sound stimuli as the same music objects or identical symbols that represent parallel music thinking. This helps listeners to get stable and constant music perception; hence they could understand the music easier. If listeners can recognize and remember music objects, they would become music objects schemata in LTM and would link together to form, or to expand advanced style scripts. Then, the schemata and scripts knowledge can help listeners to recognize following music stimuli and tell the form of that composition.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圖譜目錄 v 第一章、緒論 1 第二章、重探音樂形式與內容的關係 9 第一節、初探音樂聆聽經驗中「內容」理解的不同模式 9 第二節、音樂欣賞無所謂真假,但仍有合適與否之分野 19 壹.以美感經驗「意象孤立絕緣」之特性討論不同音樂認知理解模式 20 貳.欣賞以理解為基礎,但絕非僅止於理解 22 第三節、音樂欣賞與聯想作用——理論初構與詰問 27 第四節、音樂的音樂外非情感性內容 36 壹. 以音樂模仿音樂外事物的手法——「擬聲」和「擬態 37 貳. 以音樂要素或組織表徵音樂外事物的手法——武斷性表徵 38 參. 擬聲的作用方式和限制,及其與聯想的關係 39 肆. 擬態的作用方式和限制,及其與聯想的關係 41 伍. 專斷式表徵的作用方式和限制,及其與聯想的關係 43 第五節、關於音樂情感性內容之歷史性探討與理論初構 51 第六節、音樂激發或表現情感的可能方式 57 壹.音樂感性意涵的主要來源——移情作用 57 貳.特定音樂要素由其慣用情境場合連結而來的情感意涵 59 參.約定俗成的音樂語法及其模糊象徵的情感意涵 61 肆.人類先天的音樂認知模組運作產出的情感知覺 63 伍.以擬態方式隱喻表現情感 76 陸.音樂激發的情感可能僅係特殊之「音樂性情感 」82 第七節、歸納申論音樂的情感性內容及其與聯想作用之關係 88 第八節、總結討論音樂的音樂外內容 97 第三章、對音樂形式的認知理解歷程 111 第一節、對形式的理解乃音樂欣賞中之必要理解成分 111 第二節、初探音樂理解與表徵的主要成分 117 第三節、音樂理解的基礎:音樂物件的知覺與辨識 141 第四節、音樂物件知覺的機制(一):物體辨識的完形法則 150 第五節、音樂物件知覺的機制(二):類化與知覺恆常性作用 155 第六節、音樂物件知覺的機制(三):知覺靈巧性與家族相似度 165 第七節、基模與腳本理論概述 173 第八節、音樂物件層次認知基模在音樂認知理解上的作用與機制 180 第九節、以基模與SCPT理論探討音樂的內容 201 第十節、音樂風格基模在音樂認知理解上的作用與機制 208 第四章、記憶系統在音樂認知理解上的作用 224 第一節、短期記憶系統概述 224 第二節、短期記憶在音樂認知理解上的作用 237 第三節、以工作記憶與注意力觀點分析音樂認知與理解 252 第四節、長期記憶在音樂認知理解上的作用 267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283 壹.研究結果的歸納 283 貳.以實際曲例簡釋「音樂欣賞認知理解流程圖 292 參.研究反思與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295 附 錄、中外文詞彙對照表 298 參考書目 304

    一.中文部分
    Alexander, Victoria D.《藝術社會學》(Sociology of the Arts)。張正霖、陳巨擘 譯。台北市:巨流,2006。

    Arnheim, Rudolf.《藝術心理學新論》(New Essays on the Psychology of Art)。郭小平、翟燦 譯。台北市:台灣商務,2003。

    Aschcraft, Mark H.《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 3rd ed.)。陳學志 主譯。台北市:學富文化,2004。

    Berryman, Julia C.等。《發展心理學導論(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You)》。陳萍、王茜 譯。台北市:五南圖書,2005。

    Best, John B.《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黃秀瑄、林瑞欽 編譯。台北市:師大書苑,1991。

    Best, John B.《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 5th ed.)。黃秀瑄 譯。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9。

    Buck, Percy C.《音樂家心理學》(Psychology for Musicians)。劉蓮華 譯。台北市:五洲出版,1988。

    Calvin, William H.《大腦如何思考》(How Brains Think: Evolving Intelligence, Then and Now)。黃敏偉、陳雅茜 譯。台北市:天下文化,1997。

    Carter, Rita.《大腦的秘密檔案》(Mapping the Mind)。洪蘭 譯。台北市:遠流出版,2010。

    Croce, Benedetto.《美學原理》(Essays on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Criticism)。Dauglas Anslie原譯,正中書局編審委員會 重譯。台北市:正中書局,1968。

    Davis, William B., Kate E. Gfeller, Michael H. Thaut.《音樂治療理論與實務》(An Introduction to Music Therapy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吳幸如 等譯。台北市:麥格羅希爾,2008。

    de Bono, Edward.《思考學習》(Teach You How to Think)。蘇宜青 譯。台北市:桂冠圖書,1999。

    de Bono, Edward.《高明的思考法——de Bono思考訓練法精粹》。陳美芳、盧雪梅 編譯。台北市:心理出版社,1989。

    Dahlhaus, Carl.《音樂美學觀念史引論》(Musikästhetik)。楊燕迪 譯。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06。

    Dehaene, Stanislas.《大腦與閱讀》(Reading in the Brain)。洪蘭 譯。台北市:信誼基金,2012。

    Foder, Jerry A.《模組心智》(The Modularity of Mind)。張欣戊 譯。台北市:五南出版,2008。

    Fubini, Enrico.《西方音樂美學史》(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Aesthetics)。修子建 譯。長沙:湖南文藝,2004。

    Gardner, Howard.《7種IQ》(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莊安祺 譯。台北市:時報文化,1998。

    Gopnik, Alison, Andrew N. Meltzoff, and Patrica K. Kuhl.《搖籃裡的科學家》(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黃馨慧 譯。台北市:信誼基金:2001。

    Gregory, Richard L.《視覺心理學》(Eye and Brain: The Psychology of Seeing)。瞿錦春、張芬芬 譯。台北市:五南圖書,2006。

    Hanslick, Eduard.《論音樂美: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Vom Musikalisch-Schönen: ein Beitrag zur Revision der Ästhetik der Tonkunst)。陳慧珊 譯。台北市:世界文物,1997。

    Hauser, Arnold.《藝術社會學》(Soziologie der Kunst)。居研安 編譯。台北市:雅典出版社,1988。

    Hintzman, Douglas L.《學習記憶心理學》(Psychology of Learning & Memory)。韓進之 等譯。台北市:五洲,1987。

    Hodges, Donald A.《音樂心理學手冊》(Handbook of Music Psychology)。劉沛、任愷 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

    Hollingsworth, Mary.《人類藝術史》(L’ARTE NELLA STORIA DELL’UOMO)。劉扳盛 主譯。台北市:金楓出版,1991。

    Huismann, Denis.《美學》(Esthetique)。欒棟、關寶豔 譯。台北市:遠流出版,1990。

    Johnson, Mark H.《發展的認知神經科學》(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洪蘭 譯。台北市:信誼基金,2006。

    Kamien, Roger.《音樂:認識與欣賞》(Music: an Appreciation)。陳美鸞 等譯。台北市:麥格羅希爾,2001。

    Lessing, Gotthold Ephraim.《詩與畫的界線》(Laokoon)。朱光潛 譯。台北市:駱駝出版社,2001。

    Levine, Mel.《心智地圖:帶你了解孩子的八種大腦功能》(A Mind at a Time)。台北市:天下遠見,2004。

    Liebert, Robert M., Rita Wicks0Nelson, Robert V. Kail.《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游恆山 等 編譯。台北市:五南圖書,1991。

    Lippman, Edward.《西洋音樂美學史》(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al Aesthetics)。方銘健 譯。台北市:國立編譯館,2000。

    Loftus, Elizabeth & Katherine Ketcham.《記憶vs.創憶》(The Myth of Repressed Memory: False Memories and Allegations of Sexual Abuse)。洪蘭 譯。台北市:遠流,1998。

    Maquet, Jacques.《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The Aesthetic Experience)。武珊珊 等譯。台北市:雄師,2003。

    Maurerm Daphne and Charles Maurer.《嬰兒的感官世界》(The World of the Newborn)。蕭德蘭 譯。台北市:天下文化,1998。

    Meyer, Leonard B.《音樂的情感與意義》(Emotion and Meaning in Music)。何乾三 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Nairne, James S.《心理學:適應環境的心靈》(Psychology: The Adaptive Mind)。李茂興、陳夢怡 譯。台北市:弘智文化,2000。

    Popper, Karl.《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Objective Knowledge)。程實定 譯。台北市:志龍印刷,1989。

    Reimer, Bennett.《音樂教育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熊蕾 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Sachs, Oliver.《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Musicophilia: Tales of Music and the Brain)。廖月娟 譯。台北市:天下文化,2008。

    Schonberg, Harold C.《浪漫樂派》(The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陳琳琳 譯。台北市:萬象,1993。

    Schonberg, Harold C.《國民樂派》(The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陳琳琳 譯。台北市:萬象,1993。

    Solso, Robert L.《視覺藝術認知》(Cognition and the Visual Arts)。梁耘璜 編譯。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2006。

    Squire, Larry R. & Eric R. Kandel.《透視記憶》(Memory: From Mind to Molecules)。洪蘭 譯。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01。

    Stanovich, Keith E.《這才是心理學》(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楊中芳 等譯。台北市:遠流,2005。

    Sternberg, Robert J.《認知心理學》(Cognition 3rd ed.)。李玉琇、蔣文祁 譯。台北市:雙葉書廊,2006。

    Storr, Anthony.《音樂與心靈》(Music and the Mind)。張嚶嚶 譯。台北市:知英文化,1992。

    Strongman, K. T.《情緒心理學:情緒理論的透視》(The Psychology of Emotion: Theories of Emotion in Perspective, 4th ed.)。游恆山 譯。台北市,五南圖書,2002。

    Tatarkiewicz, Wladyslaw.《西洋古代美學》(History of Aesthetics Vol. 1 Ancient Aesthetics)。劉文潭 譯。台北市:聯經出版,2001。

    Thagard, Paul.《心智——認知科學導論》(Mind: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Science)。屠名正 譯。台北市:五南圖書,2003。

    Tolstoy, Lev.《藝術論》(Chto takoye Iskusstvo?)。耿濟之 譯。台北市:遠流出版,2000。

    Winner, Ellen.《創造的世界——藝術心理學》(Invented World – The Psychology of Arts)。陶東風 等譯。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1997。

    人民音樂出版社。《音樂社會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王旭曉。《美學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王甦、汪安聖。《認知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2004。

    王潤婷。《音感的探索》。台北市:大陸書店,1999。

    方俊明。《認知心理學與人格教育》。台北市:水牛圖書,1993。

    方銘健。《音樂.美學.從傳統到現代》。台北市:仁泉印刷,2007。

    方銘健。《藝術、音樂情感與意義》。台北市:大陸書店,1997。

    尤煌傑、潘小雪。《美學》。台北縣:空中大學,2000。

    白玉光。《音樂療育之研究》。台北市:樂韻,2006。

    史文鴻。《西方當代美學:問題分析與理解導向》。台北市:青文出版,1992。

    瓦倫汀。《實驗審美心理學》(The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of Beauty)。潘智彪 譯。台北市:商鼎文化,2000。

    朱立元 主編。《美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南市:大夏出版社,1995。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台北縣:頂淵文化,2001。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台北縣:駱駝出版社,1993。

    朱光潛。《詩論》。台北市:書泉出版社,1994。

    朱光潛。《談文學》。台北市:萬卷樓圖書,1994。

    朱光潛。《談美》。台南市:漢風出版社,1993。

    朱狄。《當代西方美學》。台北縣:谷風出版,1988。

    杜潔祥 發行。《當代美學論集》。台北市:丹青圖書,1989。

    沙克特(Daniel L. Schacter,1952-)。《記憶七罪》(The Seven Sins of Memory)。李明 譯。台北市:大塊文化,2008。

    何育真。〈B. Reimer「美感教育」與D. J. Elliott「實踐哲學」立論分析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博士論文,2008。

    李江山 等。《視覺與認知——視覺知覺與視覺運動系統》。台北市:遠流,1999。

    李俊仁、阮啟弘 等。《大腦、認知與閱讀》。台北市:信誼基金,2010。

    李澤厚。《美學論集》。台北市:三民書局,1996。

    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台北市:淑馨出版,2000。

    克萊夫.貝爾(未列作者原文)。《藝術》(Arts)。周金環、馬鍾元 譯。台北市:商鼎文化,2000。

    林美珍、黃世琤、柯華葳。《人類發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8。

    林華。《音樂審美心理學教程》。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周理俐。《音樂美學》。台北市:樂韻出版,1993。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台北市:淑馨出版社,1989。

    姚一葦。《美的範疇論》。台北市:台灣開明書店,1992。

    姚一葦。《藝術的奧秘》。台北市:台灣開明書店,1993。

    俞筱鈞。《認知發展實驗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8。

    柯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1889-1943)。《藝術哲學大綱》(The Principles of Art)。周浩中 譯。台北市:水牛出版,1997。

    洪萬隆。《音樂與文化》。高雄市:高雄復文,1996。

    根納季.齊平(未列作者原文)。《音樂活動心理學:理論與實踐》(未列書名原文)。焦東建、董茉莉 譯。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唐君毅。《哲學概論》。台北市:學生書局,1985。

    翁慈青。〈股市過度自信與自信不足之投資行為研究〉。桃園縣:中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2004。

    席勒。《美育書簡》(未列書名原文)。譯者不詳。台北市:丹青出版社,出版日期不詳。

    高楠。《藝術心理學》。台南市:復漢出版社,1993。

    凌繼堯。《美學的十五堂課》。台北市:五南圖書,2007。

    崔光宙。《美感判斷力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1992。

    崔光宙。《音樂學新論》。台北市:五南圖書,1993。

    張乃文。《兒童音樂治療》。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4。

    張永昊、周均平。《感應與塑造:語文審美教育論》。靑島市:靑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8。

    張法。《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台北市:淑馨出版社,1998。

    張忠明。《美學導論:一種對美學摘要式且歷史進程的說明》。台北市:新陸書局,2007。

    張前、王次炤。《音樂美學基礎》。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張毅。《藝術的魅力:欣賞心理》。台北縣:新雨,1995。

    曹明海、宮海娟。《理解與建構:語文閱讀活動論》。靑島市:靑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8。

    曹俊峰。《康德美學導論》。台北市:水牛圖書,2003。

    梅錦榮。《神經心理學》。台北縣:桂冠圖書,1991。

    郭長揚。《音樂美的尋求》。台北市:樂韻出版,1996。

    郭美女。《聲音與音樂教育》。台北市:五南圖書,2000。

    莊婕筠。《音樂治療》。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4。

    陳李綢。《認知發展與輔導》。台北市:心理出版社,1999。

    陳秉璋、陳信木。《藝術社會學》。台北市:巨流,1993。

    陳烜之。《認知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2007。

    許瑞坤。《音樂、文化與美學》。台北市:迷石文化,200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第15期。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2011。

    黃靜芳。〈音樂要素與聆賞者因素對聆賞情緒之影響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博士論文,2009。

    普凱元。《人是怎樣接受音樂的》。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

    黑格爾。《美學(全四冊)》(未列書名原文)。朱孟實 譯。台北市:里仁書局,1981。

    曾正仲。《音樂認知與欣賞》。台北市:幼獅文化,1997。

    楊治良 等。《記憶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2001。

    楊恩寰。《審美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1993。

    楊深坑。《柏拉圖美育思想研究》。台北市:水牛圖書,1996。

    葉文傑。〈音樂經驗本質之教育學觀點——技術與實踐智關係之詮釋性研究〉。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葉自強。〈從美學觀點探討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理念與實施〉。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碩士論文,2005。

    葉連祺、林淑萍。〈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05期(一月號,2003):94-106。

    廖瑞銘 主編。《大布列顛百科全書》。台北市:丹青圖書,1987。

    趙宋光。《音樂美》。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劉千美。《藝術與美感》。台北市:台灣書店,2000。

    劉文潭。《現代美學》。台北市:台灣商務,2002。

    劉英茂。《基本心理歷程》。台北市:大洋出版社,1996。

    劉藍。《中國音樂美學》。台北市:文津,2006。

    黎玲 等。《藝術心理學》。台北縣:新文京開發,2004。

    鄭昭明。《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桂冠圖書,2006。

    鄭德淵。《音樂的科學》。台北市:大陸書店,1993。

    蔣一民。《音樂美學》。台北市:五南出版社,1993。

    鄧昌元。《西方美學導論》。台北市:聯經出版,2002。

    謝俊逢。《音樂療法——理論與方法》。台北市:大陸書店,2003。

    錢善華 主編。《音樂研究》第13期。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2009。

    盧君質。《藝術概論》。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1987。

    蕭炳欽 主編,《美育》174期。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10。

    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1948-)。《感官之旅》(A Natrual History of the Senses)。莊安祺 譯。台北市:時報文化,2007。

    韓鐘恩。《音樂美學與文化》。台北市:洪葉文化,2002。

    韓鐘恩。《音樂美學與審美》。台北市:洪葉文化,2002。

    韓鐘恩。《音樂美學與歷史》。台北市:紅葉文化,2002。

    蘇以文、畢永峨 主編。《語言與認知》。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09。

    蘇建文 等。《發展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7。

    篠田知璋、加藤美知子 主編。《標準音樂治療入門》(未列書名原文)。陳美如 譯。台北市:五南,2004。

    蘿普(Rebecca Rupp)。《記憶的秘密》(Committed to Memory: How We Remember and Why We Forget)。洪蘭 譯。台北市:貓頭鷹出版,2006。
    二.外文部分
    Cooke, Deryck. The Language of Mus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Dahlhaus, Carl.Nineteenth-Century Music. J. Bradford Robison translate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Deutsch, Diana. The Psychology of Music. San Diago: Academic Press, 1999.

    Fubini, Enrico. A History of Music Aesthetics. London: Macmillan, 1990.

    Gernsbacher, Morton Ann.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s Structure Building.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0.

    Helmhotz, Hermann L. F. von. On the Sensations of Tone. New York: Cosimo, 2007.

    Hodges, Donald. Handbook of Music Psychology. San Antonio: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 1996.

    Jones, Mari Riess and Susan Holleran. Cognitive Bases of Musical Communication.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2.

    Justin, Patrik N. and John A. Sloboda. Music and Emo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Lockwood, Lewis. Beethoven: The Music and the Life. New York: W. W. Norton, 2003.

    Peretz, Isabelle and Robert Zatorre.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Mus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opper, Karl.《科學發現之邏輯》(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台北市:虹橋書店,1971。

    Reid, Paul. The Beethoven Song Companion.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7.

    Reimer, Bennett. 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Advancing the Vision.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2004.

    Schank, Roger C. Dynamic Memory Revisit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Schank, Roger C.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illsdale, N.J. : L. Erlbaum Associates, 1982.

    Silbermann, Alphons. The Sociology of Music. Translated by Corbet Stewart. London: Routledge, 1998.

    Sloboda, John A. Exploring the Musical Mi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Sloboda, John A. Generative Processes in Mus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Sloboda, John A. The Musical Mind: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Mus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Supicic, Ivo. Music in Society. Stuyvesant, NY: Pendragon Press, c1987.

    Zbikowski, Lawrence M. Conceptualizing Music: Cognitive Structure, Theory, and Analysi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Winner, Ellen. Invented World: The Psychology of the Art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