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姚欣瑩
Yao,Hsin-Ying
論文名稱: 單身經濟者之服務設計探索-以個人單獨旅行之住宿空間設計為例
Exploring the service design of single-oriented economy-evidence from lodging to solo travel
指導教授: 鄧成連
Teng, Cheng-Le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1
中文關鍵詞: 單身者單人住宿服務設計
英文關鍵詞: single, single accommodation, service desig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0下載:4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社會型態變遷與婚姻觀念制度的轉型,間接地改變人口組成結構與人們婚姻價值觀,本研究旨在運用服務設計的思維探索單身經濟者之群體需求,搜集相關研究文獻,針對「社會變遷與家庭文化發展」、「單身族社會現況」、「服務業發展與服務設計」及「顧客消費關係與體驗經濟」四大構面進行探討。本研究使用問卷調查法、案例分析與參與式觀察等三種混合性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面運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將選項以信度、描述性統計、因素分析等方式進行問卷資料整合;再全球性單人型住宿空間分析其內部空間設備與服務經營型態;最後以參與式觀察實地體驗住宿相關服務與軟硬體設備,以服務設計理論為中心,建構出從入住到退房整體住宿服務藍圖,並從中探討現有接觸點與尋找設計項目。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單身族群人口逐漸攀升成因包含:女性教育程度提高、經濟因素、婚姻價值觀改變、享樂主義崛起。
    (二)單身族群生活型態,以個人化與自我滿足是單身者最重要的概念。
    (三)單人住宿空間以膠囊旅館與青年旅館為大宗,但缺乏良好隔音、人財安全與隱私服務。
    (四)單獨旅行者住宿選擇考量著重因素,以(1)符合預算、(2)提供無線網路、(3)免費寄放行李、(4)免費提供飲水機、(5)住宿空間明亮及良好的緊急逃生設備為住宿考量的先後順序。
    (五)住宿過程中消費者與服務人員之接觸,以(1)辦理入住手續(Check in)、(2)寄放行李、(3)使用早晚餐、(4)辦理退房手續(Check out)四大項步驟中與服務人員的接觸為最多。
    (六)住宿服務接觸點橫跨空間設計、產品設計、視覺設計、指標設計、動線設計。
      綜合研究結論作為後續設計創作之參考,以使用者中心需求為起點,將服務設計的理論與原則應用在單身經濟者旅遊住宿空間的規劃與創作。本創作結果:
    (一)創作案例採用一體成型與挑高式擴增旅客住宿使用空間為設計項目。
    (二)單人型住宿空間規劃以隱私、安全、收納與一物多用為優先考量。
    (三)因應空間坪數限制利用屏風或色調區隔空間,並全方位考量生活動
    線、水 電管線與電路配置。
    (四)服務人員內部訓練,須強化旅館專業知識先備能力和強化員工緊急
    安全處理訓練,以提升住宿服務品質。
    (五)服務設計範疇廣闊,宜統籌各專業領域專長以創造其更高的服務品質與價值。

    關鍵字:單身者、單人住宿、服務設計

    Changes in social patterns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ncept of the marriage system indirectly alter the demographic composition and marriage values. This paper aims at using the service design thinking to explore the demand of group of the single-oriented economy, and collecting relevant literature for “Social change and family culture development”,“Singles social situation”,“Service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design”, and“Consumer relations and experience economy.”Four facets to explore. In this study, using three kinds of mixed research methods which are questionnaire, case analysi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using SPSS_statistical software for data analysis. First, analyzing questionnaire choices with reliability analysis、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for questionnaire data integration. Next, analyzing global single type accommodation space with its interior space equipment and services business patterns;Finally, by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related services in the field stay hardware and software equipment, and by applying the theories of service design, developing a detailed service from check in to check out, and among which discussing the existing touch points and looking for design item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ound that:
    (一)What leads to the escalating single group includes:Women's education level improving, economic factors, marriage values changing, hedonism rising.
    (二)The most important concept of single community lifestyle are personalization and self-satisfaction.
    (三) In single accommodation, capsule hotel and youth hotel are in the main stream, but they lack of good soundproofed, the wealth of security and privacy service.
    (四)Accommodation options for traveler alone to consider focusing on factors in the following order: (1) Within the budget, (2) Free WI-FI, (3) Free store luggage, (4) Free provision of drinking water, (5) Stay bright and well the emergency escape device.
    (五)Residential consumer and service provider in the course of contacts with (1) Check in,(2) Store baggage, (3) Breakfast and dinner, (4) Check out. Four key steps in contact with service personnel at most.
    (六)Residential service contact points related to interior design, product design, visual design, index design, and route design.
      Comprehensive study conclusions as a reference for following design creation, starting with user-centered requirements, and using the theory and principle of service design to apply the plan and creation of tourist accommodation of single economic space. The results are:
    (一)Creative case using one piece type and high-ceilinged to amplify traveler accommodation space as design elements.
    (二)Single accommodation space applying privacy, security, storage and multi-purpose as major consideration.
    (三)In response to space ping limit, using screens or shades segment space,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activity route, water pipeline and circuit configuration.
    (四) Staff training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apacity of hotel expertise and strengthen employee safety emergency management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accommodation services.
    (五)The extensive service design category should co-ordinate all professional areas of expertise to create a higher quality of service and value.

    Keywords:single、single accommodation、service design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 謝誌......................................III 目錄......................................IV 表目錄.....................................VII 圖目錄.....................................IX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P.1 第二節、研究範圍界定.........................P.4 第三節、研究目的、目標與創作目標..............P.4 參考文獻...................................P.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社會變遷與家庭文化發展 一、社會學理論..............................P.7 二、社會環境因素的演變.......................P.8 第二節、單身族社會現況 一、單身族群的類型...........................P.10 二、單身和類單身族群人格特性與心理發展.........P.12 三、單身及類單身族群消費者市場現況與需求.......P.16 四、單身族群旅遊類型.........................P.20 第三節、服務業發展與服務設計 一、服務的定義與發展.........................P.21 二、服務品質................................P.23 三、服務設計的定義與接觸點...................P.24 四、服務設計流程.............................P.26 五、服務設計的方法...........................P.27 第四節、顧客消費關係與體驗經濟................P.31 第五節、小結................................P.33 參考文獻...................................P.35 第參章、研究方法與流程 第一節、研究方法............................P.43 一、文獻分析法...............................P.44 二、問卷調查法...............................P.44 三、非參與式與參與式觀察法....................P.44 第二節、研究設計與流程.......................P.45 第三節、研究創作流程........................P.50 參考文獻....................................P.52 第肆章、 研究成果 第一節、問卷調查分析 一、單獨旅行經驗主不同人口統計變數分析.....P.53 二、單獨旅行對旅館設施與服務因素分析.......P.57 第二節、單身型旅館案例分析 一、單人住宿類型與現有住宿服務分析.........P.62 二、膠囊旅館與青年旅館之旅館內涵比較分析 ...P.71 三、單人住宿旅館之旅客需求分析.............P.75 第三節、旅館之參與式觀察結果分析 一、前場服務流程與內部服務提供類別..........P.77 二、前場人員作業流程執行內容...............P.80 三、顧客行為動作階段現有服務內容與設計項目...P.81 四、參與式觀察成果內容分析.................P.86 第四節、小結...............................P.87 參考文獻....................................P.89 第伍章、 研究結果應用與創作 第一節、創作理念與創作目標.....................P.90 第二節、創作流程..............................P.91 第三節、創作規範與服務設計方法:發現階段.........P.92 第四節、單人住宿空間創作執行與服務設計方法:創造與反思階段 ............................................P.96 第五節、單人型住宿空間整體成果呈現..............P.109 參考文獻 ....................................P.119 第陸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研究與創作結論.........................P.120 第二節、研究建議與限制.........................P.126 第柒章、 附錄 附錄一、問卷個人單獨旅行時住宿選擇考慮因素調查表..P.129

    Altman,I.(1975)。Th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behavior-privacy。personal space, territory, crowding。Montery: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Anderson & McCullough(2003)。The Distribution of Transportation Costs in the Twin
    Citis。
    Bernard, H. Russell(2006)。Research Methods in Anthropology: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New York,Toronto。
    Christopher, Martin L.(1992)。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London: Pitman。
    Claudius A. Schmitz(2003)。設計管理與策略-實戰篇(Management Faktor Desig)(胡佑宗譯)。台北市:亞太圖書。
    Connidis, I. A.(2001)。Family ties and aging。Thousand Oaks,CA:Sage。
    Creswell, J. W. & Clark, V. L. P. (2010)。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mixed methods research(混合方法研究導論)(謝志偉、王慧玉譯)。臺北市:心理。
    Crosby,P.B.(1979)。Quality Is Free:The Art of Makting Quality Certain。New York。
    Dane, Francis C.(1990)。Research Methods。Pacific Grove,Calif。
    Donald A. Norman2011。Emotional Design(情感@設計:為什麼有些設計讓你一眼就愛上)(王鴻祥、翁鵲嵐、鄭玉屏、張志傑譯)。臺北:遠流。
    F. T. McCarthy (2001)。A Bundle of Trouble。The Economist。
    Garvin, David A.(1988)。Managing quality : the strategic and competitive edge。New York : Free Press ; London : Collier Macmillan。
    Garvin,D.A.(1988)。Managing Quality:The Strategic and Comperirive Edge。New york。
    Gillian Hollins and Bill Hollins(1991)。Total Design: Managing the Design Process in the Service Sector。London。
    Glynn,L.M.,Christenfeld,N.,Gerin W.(1999)。Gender、social suppor and cardiovascular responses to stress。Psychosomatic Medicine,61(2)P.234-242。
    Goldstein,S.M.,Johnston,R.,Duffy.,J,Rao,J.(2002)。The service concept:the missing link in service design research。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P.121-134。
    Goodwin,C. and I.Ross(1992)。Consumer Responses to Service Failures:Influence of Procedural and Interactional Fairness Perception。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Vol.25,P.149-163。
    Green, W.S. and Jordan, P.W.(2002)。Pleasure with products:Beyond usability。Talor and Francis:London。
    Grönroos C.(2006a)。Adopting a service logic for marketing。Marketing Theory,P.317-333。
    Gummesson E. and Kingman-Brundage J.(1992)。Service Design and Quality:Applying Service Blueprinting and Service Mapping to Railroad Services。
    Holbrook, M. B.(2000)。The Millennial Consumer in the Texts of Our Times:Experience and Entertainment。Journal of Macromarketing,20, No.2, P.178-193。
    Hsieh, S., O’Leary, M., & Chang(1993)。Modelling the travel mode choice of Australian outbound travelers。 The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4(1),P. 51-61。
    Jakob Schineider&Marc Stickdo(2013)。THIS IS SERVICE DESIGN THINKING:BASICS、 TOOLS、CASES(這就是服務設計思考!)(池熙璿譯)。中國生產力中心。
    Juran, J.M.(1986)。A Universal Approach to Managing for Quality。Quality Progress,P.19-24。
    Kelly, G. A.(1955)。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Vol 1 and 2。New York: WW Norton。
    Kotler,P.(1991)。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7th ed.)。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Hall。
    Lamanna, M.A., & Riedmann, A.(2003)。Marriages and families:Making choices in a diverse society。Belmont,CA:Wadsworth/Thomson。
    Lazer, William.(1963)。Life Style Concepts and Marketing。Lifestyle and Psychographics,Chicago:AMA。
    LeCompte, M.D. and Preissle, J.(1993)。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2nd ed.)。London:Academic Press。
    Lewis, K. G., & Moon, S.(1997)。Always single and single again women:a qualitative study。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Lewis,R. C.,& Booms, B.(1983)。The marketing aspects of service quality。AMA Proceeding,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Chicago,P.99-104。
    Lionel Tiger(1992)。The pursuit of pleasure。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Boston: Little, Brown。
    Lopez, R. A.(1999)。Las comadres as a social support system。Affilia: Journal of woman&social work,14,24-41。
    Lovelock,C.(1996)。Service Marketing、Prentice Hall、Upper Saddle River。New Jerrsey。
    Mager, B. (Ed.).(2009)。Touchpoint–The journal of service design。Köln,Germany: Service Design Network。
    Marc Stickdorn and Jakob Schneider(2013)。這就是服務設計思考(THIS IS SERVICE DESIGN THINKING: BASICS、TOOLS、CASES)(池熙璿譯)。中國生產力中心。
    Marc Stickdorn and Jakob Schneider(2013)。這就是服務設計思考(池熙璿譯)。中國生產力中心。
    Matthew,D. & Sutton,C.D.(2007)。研究方法的基礎(王若馨、黃郁菁、夏微婷、李怡芳譯)。臺北:韋伯文化。
    MBA智庫百科(2014)。瀏覽時間:2014年12月12日,網址:http://wiki.mbalib.com/zh-tw/%E6%9C%8D%E5%8A%A1%E8%AE%BE%E8%AE%A1。
    Michael D. Johnson,& Anders Gustafsson(2003)。Competing in a Service Economy:How to Create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Servic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
    Miles, I.(2008)。Pattern of Innovation in Service Industries。IBM Systems Journal 47,
    Milroy(1982)。Role-play:A practical guide。Abardeen University Press。
    Moritz, S.(2005)。Service design:Practical access to an evolving field。 MSc thesis,KISD。P.62、133-139。
    Mr.6團隊(2013)。特稿:當人們收到「好的服務」,人類大腦立刻產生美妙的化學反應。瀏覽時間:2014年12月。網址:http://mr6.cc/?p=9535。
    Nadelson,C.C.,&Notman,M.T.(1981)。To marry or not to marry:A choice。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38(10),1352-1356,P.115-128。
    Pine II,B.J. &Gilmore,J.H.(1999)。The experience economy:Work is theatre & every business a stage(體驗經濟時代)(夏業良、魯煒譯,2008)。臺北:經濟新潮社。
    Pine II,B.J. &Gilmore,J.H.(1999)。The experience economy:Work is theatre & every business a stage(體驗經濟時代)(夏業良、魯煒譯,2008(2))。
    Plummer,J.T.(1974)。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Style Segmentation。Journal of Marketing,38(1),P33-37。
    Rayport, Jeffrey F. and Bernard J.Jaworski(2004)。Best Face Forward。Harvard Business Review,P.47-58。Regi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Richard T. Schaefer(2007)。Sociology(社會學9e)(楊文山審閱,劉鶴群、房智慧譯)。台北:巨流。
    Riddle, Dorothy l.(1986)。Service 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world development。London:Praeger。
    Sangiorgi,D.&Clark,B.(2004)。Toward a participatory design approach to service design。Paper presented at the 8th Biennial Participatory Design Conference:Canada。
    Sasser W.E.,Olsen,R.P.&Wyckoff D.D.1978。Management of Service Operation:Test,Case,and Reading。New York,Bacon。
    Schmitt,B.(1999)。Experiential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ant,15(1-3),P.53-67。
    Shostack,L.G.(1984)。Designing services that deliver。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humaker,S.A.,&Brownell,A.(1984)。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Support:Closing Concepptual Gaps。Journal of Social,40,P.11-36。
    SH美化家庭編輯部(2013)。隔間+收納機關王 彈性隔間魔法N次方。臺北:風和文創。
    Spraragen, S. and Chan, C.(2009)。Service Design Workbook:Expressive Service Blueprinting:Setting the Stage for Positive Customer Experiences。Distributed at workshop given at The Art and Science of Service V。
    Stein,Peter J.(1981)。Single life:Unmarried adults in social context。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Stephen L. Vargo, Robert F. Lusch(2004)。Evolving to a New Dominant Logic for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January 2004, Vol. 68, No. 1, P. 1-17。
    Stickdorn, M. & Schneider, J.(2010)。This is Service Design Thinking。Amsterdam: BIS Publishers。
    Thoits, Peggy A.(1982a)。Life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Vulunerability:Epidemiological Considerations。Jou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0:341-362。
    U.S. Census Bureau美國人口普查署(2005)。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ds 2002-2008。
    Van Oosterom, A.(2009)。Who do we think we are? In S. Miettinen & M. Koivisto (Eds.), Designing Services with Innovative Methods。Kuopio Academy of Design,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Helsinki B 93。
    Voss, C. A.,Johnston,R.,Fitagerald,L.,and Brignall,T.J.(1992)。Measurement of innovation and design performance in services。Design Management Jounal 3:P.40-46。
    Zeithaml, V. A., Bitner, M. J., &Gremler, D. D.(2006)。Service marketing: Integrating customer focus across the firm (4th ed.)。New York。
    上野千鶴子(2009)。一個人的老後(楊明綺譯)。台北市:時報文化。
    大前研一(2011)。一個人的經濟(孫玉珍譯)。台北:天下遠見。
    大前研一(2011)。一個人的經濟(孫玉珍譯)。臺北:天下遠見。
    互動百科(2014)。瀏覽時間:2014年1月5日,網址:http://www.baike.com/wiki/%E5%8D%95%E8%BA%AB%E7%BB%8F%E6%B5%8E。
    內政部戶政司(2013)。人口婚姻狀況統計資料。瀏覽時間:2013年10月。網址: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5408&CtNode=4594&mp=1。
    王如玉(2011)。Persona—有效聚焦研發資源。顧問專欄。瀏覽日期:2014/07/04
    王雅各、盧蕙馨、范麗娟、成虹飛、顧瑜君、吳天泰、蔡篤堅、魏惠娟、謝臥龍、駱慧文(2004)。質性研究。臺北:心理。
    台灣內政部戶政司(2013)。人口婚姻狀況統計資料。瀏覽日期:2013年10月10日。網址: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5408&CtNode=4594。
    本間至(2013)。理想的隔間圖鑑-機能、動線、氣流、光線一次考量的全能住宅(李豪軒譯)。臺北:如何出版社。
    交通部觀光局(2013)。國人旅遊狀況調查。瀏覽時間:2015年6月。網址: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market.aspx?no=133。
    交通部觀光局(2013)。國人旅遊狀況調查統計資料。瀏覽時間:2014年12月。
    朱芳儀(2013)。強化觀光體驗之服務設計探討與創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大設計學系,台北市。
    朱浩(2012)。單身經濟趨勢下的社會與消費。思潮期刊:經濟部技術處,P.16-20。
    朱鴻鈞(2007)。單身男女之擇偶條件與婚姻態度之研究—以台北縣市軍公教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台北。
    行政院主計處(2010)。臺灣家戶人口數統計。瀏覽時間:2014年12月。網址: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2)。歷年各季國內生產毛額依行業分。瀏覽時間:2015年1月。網址: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37407&CtNode=3566&mp=1。
    余佳霖(2012)。因素分析:從探索性到驗證性因素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2011)。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三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吳逸驊(2011)。圖解社會學。台北市:易博士文化,P.52。
    李冬、明新國、孔凡斌、王星漢、王鵬鵬(2008)。服務設計研究初探。機械設計與研究期刊,06期。
    李玉倩(2007)。台灣地區年輕世代婚姻與幸福感之研究:1992-2005。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臺北市。
    李佳蓉(2010)。台北縣市單身者的寂寞感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所,台北市。
    李欣潔(2009)。服務設計之體驗與認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所,台北市。
    李釧如、趙君綺(2011)。10分鐘搞定一人的商機。30雜誌,83期。
    李朝金(2000)。21世紀工業設計師的自我期許。設計雙月刊,第91期,P.40-41。
    周麗端、吳明燁、唐仙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臺北:空大。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巨流圖書。
    林欽榮(2010)。Consumer Behavior消費者行為:二版。台北縣:楊智文化。
    林瑜莉(2008)。生活模式對單身輕熟齡女性理財行為影響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國貿系國企組在職專班,台北市。
    邱政浩(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
    邵麗芳(1988)。單身生活意識:單身與一般社會大眾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臺北市。
    施文玲(2006)。社會交換理論之評析。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P.52。
    柯宜芝(2012)。以商務旅客的隱私需求探討候機座椅之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洪鐮德(1998)。二十一世紀社會學。台北市:揚智文化。
    孫慶文(1999)。旅遊實務。臺北市:揚智文化。
    徐志明(2012)。單身經濟趨勢下的社會與消費。思潮期刊,經濟部技術處,P.21-24。
    徐志明(2012)。單身經濟趨勢下的社會與消費。思潮期刊:經濟部技術處,P.21-24。
    徐達光(2003)。消費心理學-消費者行為科學的研究。台北市:東華。
    高惠茹(2012)。單獨旅行之旅遊動機、阻礙因素與旅遊目的地選擇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旅遊管理研究所,高雄。
    高惠茹(2013)。單獨旅行之動機、阻礙因宿與旅遊目的地選擇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旅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
    張文智(2010)。體驗與客製化設計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張春興、楊國樞(1974)。中國兒童行為的發展。台北:環宇。
    張紹勳(2007)。研究方法精華本。臺中市:滄海。
    郭子睿(2011)。服務設計發展對設計業轉型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科技所,臺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陳安之(2011)。旅館業創新策略之研究-以一般旅館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北市。
    陳秀玲(2012)。導入商業模式於服務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經營管理所在職專班,新竹市。
    陳秉璋(1985)。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
    陳芳真(1998)。台灣地區消費趨勢與生活型態之演變。廣告雜誌10月號,P.82-86。
    陳芳華(2008)。商務旅客對旅館設施與服務需求屬性之偏好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
    陳郁蓉(2011)。背包客體驗行動服務之創新商業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臺北。
    陳郁蓉(2011)。背包客體驗行動服務之創新商業模式。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郁蓉(2011)。背包客體驗行動服務之創新商業模式。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嘉懿、林澤勝(2009)。劇本故事板應用於智慧化空間互動設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智慧化居住空間發展策略網站,系列專題報導。
    陳曉彥(2012)。獨身時代來臨:成年後期自願穩定單身女性之存在樣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輔導所,台北市。
    陳澤義、張宏生(2006)。服務業行銷。台北市:華泰文化。
    黃寶園(2004)。結合統合分析與結構方程式模式之理論驗證:以壓力調節反應模式之建立與驗證為例。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楊國樞(1978)。現代社會的心理適應。台北:巨流。
    楊錦洲(2009)。服務品質:從學理到應用。台北:華泰。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2006)。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婚姻行為之變遷。《台灣大學人口學刊》,第33期,P.1-32。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數位。
    葉肅科(2010)。一樣的婚姻多樣的家庭。臺北:學富文化。
    董智慧、趙淑珠(1988)。單身類型、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P.267-304。
    蔡文輝(1989)。社會學理論(六版)。台北:三民。
    鄧成連(2010)。觸動服務接觸點。裝飾-藝術設計月刊,總第206期。清華大學,北京。
    蕭淑玲、盧月意嫣、李昱辰、張呈瑋、鄭兆策、陳以玲(2012)。服務設計,跟著做。台北市:資策會。
    賴珮瑄(2012)。未婚單身女性幸福感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大心理輔導所,台北市。
    謝佩珊(1995)。國中未婚女教師婚姻態及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謝金青(2011)。社會科學研究法-論文寫作之理論與實務。新北市:威仕曼。
    韓培爾(2009)。社會科學博士碩士論文研究寫作Q&A。臺北縣:風雲論壇,P.49-56。
    林建煌(2010)。消費者行為:3。台北:華泰文化出版。
    藍婉文(2012)。產業觀光地方連結與服務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雲林縣。
    蘇芳基(2008)。餐旅服務管理與實務。台北縣:楊智文化。.
    蘇國垚(2014)。款待-旅館17職人的極致服務之道。台北市:城邦商業周刊。
    蘋果日報地產中心(2014)。新,全能住宅建材大百科增訂版。臺北:推手文化創意。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