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沛逸
論文名稱: 逸樂境的創作理論與實踐
指導教授: 陳淑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5
中文關鍵詞: 逸樂境感情之境感知之境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6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王國維(清朝,1876~1926)云:「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境界的產生被要求以現實生活和創作者對它的主觀感情的真實作為基礎,在筆者的繪畫歷程中,曾經歷喪父之痛、舉家遷徙躲債、半工半讀的獨立生活與多次愛情離合的考驗,對於如此諸多寶貴生活體驗,皆是個人對於社會、他人與自我的摸索、觀照與內省後的生命關懷,也促使筆者將之內化而作為「逸樂境」的創作題材,它圍繞在個人對生命的侷限性、情慾的流轉與心靈的追求三個主軸上不停的摸索與探究。
     「逸樂境」 想傳達的是一種心靈體驗的境界,在藝術表現形式上,主要有「感情之境」、「感知之境」兩種藝術風格,筆者主要運用西方傳統寫實的造型語彙,但物象存在的不是自然界的物理空間,而是心靈紀實空間。「感情之境」與「感知之境」的再現與抒情皆和筆者主觀情感的聯繫各有不同,筆者針對不同的題材與心境,分別選擇較適切的表現方式。
    筆者希望透過「藝術交感」的作用,創造出各種看似夢幻迷離又兼具內心寫實的意象情境與視覺美感,引起觀者的想像與感受,重新投影出超越本能感官慾望的「精神愉快」,激發觀賞者的共鳴與感應,進而共同思考我們每個人所面對的「人生課題」。
    本論文的研究架構共分四章,在第一章說明研究緣起、目的、範圍與方法;第二章探討「逸樂境」的理論,包括「逸樂境」學理基礎、藝術理念與創作治療;第三章探討逸樂境的創作內容,以及創作形式、技巧與製作上的實踐,並在第四章中,逐一探析每件作品。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 第二章 逸樂境的理論  ……………………………………………………5 第一節 「逸樂境」的學理基礎 …………………………………………5 第二節 「逸樂境」 的創作理念 …………………………………………7 第三節 「逸樂境」的創作治療 …………………………………………14 第三章 逸樂境的實踐 ………………………………………………………17 第一節 「逸樂境」的表現內容 …………………………………………17 第二節 「逸樂境」的表現形式 …………………………………………19 第三節 「逸樂境」的表現技法 …………………………………………25 第四節 「逸樂境」的製作過程 ……………………………………… 29 第四章 作品探析 …………………………………………………………32 結論 ……………………………………………………………………………50 引用文獻 ………………………………………………………………………52 圖錄 …………………………………………………………………………54

    Feidao Cogito,《為了貓》,台北市:明日工作室,2003。
    孔繁雲 譯,歐威爾,《動物農莊》,台北市:志文出版,1998。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
    王國維,《人間詞話》,台南:大夏出版,1988。
    史作檉,《塞尚藝術之哲學探測》,台北市:書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4。
    朱正義、林開甲 譯注,《禮記》,臺中市:暢談國際文化,2003。
    朱立元 主編,《西方美學名著提要》,台北市:昭明出版,2001。
    何懷碩,《孤獨的滋味》,台北市:立緒出版,1998。
    余鴻榮 譯,尼采,《歡悅的智慧》,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82。
    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台北市:允晨出版,2001。
    吳瑪俐 譯,康丁斯基,《藝街的精神性》,台北市:藝術家出版,1995。
    李健儀,《油畫技法》,台北市:藝風堂,1992。
    林文瑞 譯,廚川白村,《苦悶的象徵》,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99。
    段德智 尹大貽 金常政 譯,Peter A. Angeles,《哲學辭典》,台北
    市: 貓頭鷹出版,1999。
    徐志摩,《徐志摩》,台北市:海風出版,2000。
    高宣揚,《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台北市:唐山出版社,1996。
    張本楠,《王國維美學思想研究》,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
    張錫坤 編,《新編美學辭學》,大陸吉林:吉林人民出版,1987。
    莫渝 譯,波特萊爾,《惡之華》,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98。
    許天治,《藝術感通之研究》,台北市:台灣省立博物館,1987。
    陳宗琛,《卜茲書法集》,台北:舞陽美術出版,1989。
    陳淑華,《油畫材料學》,台北市:紅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陳夢鴻 譯,山島由紀夫,《金閣寺》,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1。
    陸雅青,《藝術治療團體實務研究-以破碎家庭兒童為例》,台北市:五
    南,2000。
    傅雷 譯,葛塞爾,《羅丹藝術論》,台中市:好讀出版,2003。
    紫圖 譯,但丁 原著,《神曲的故事》中國大陸:陜西師範大學出版,
    2003。
    蒙培元,《心靈超越與境界》,中國大陸:人民出版,1998。
    劉千美,《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台北市:立緒,1997。
    劉千美,《藝術與美感》,台北市:台灣書店,2000。
    劉其偉,《現代繪畫基本理論》,台北市:雄獅圖書,1991。
    劉崎 譯,尼采,《悲劇的誕生》,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98。
    薛絢 譯,Margaret Wertheim,《空間地圖》,台北市:台灣商務出版,
    2003。
    羅夫.梅耶,《藝術名詞與技法辭典》,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2002。
    顧俊 編,《美學辭典》,台北市:木鐸出版,1987。
    龔卓軍 王靜慧 譯,Gaston Bachelard,《空間詩學》,台北市:張老師
    文化,200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