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郭姿吟
Kuo Tzu-yin
論文名稱: 我國產學攜手合作計畫辦理模式之研究
The study of teaching models of Industry-school collaboration plan in Taiwan
指導教授: 徐昊杲
Hsu, How-Ga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2
中文關鍵詞: 產學攜手辦理模式教學模式產學合作建教合作
英文關鍵詞: Education-industry collaboration plan, executing modes, teaching models, industrial-university collaboratio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3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產學攜手合作計畫是以發揚技職教育「做中學、學中做」務實致用之特色,建置以兼顧學生就學與就業為基礎之新教育模式,計畫的實施迄今邁入第五年,本研究旨在瞭解產學攜手合作計畫的辦理模式,研究採用質性的研究進行資料蒐集、描述、解釋及分析,運用文獻分析法、文件分析法與內容分析法的方法,進行研究目的之分析與討論,以瞭解產學攜手合作計畫的實施概念與執行概況,並進一步探討產學攜手合作計畫中的教學模式種類,最後進行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審查委員意見的彙整與分析。
    依據研究結果分析出高職學校現行採用的教學模式為六種,技專校院現行採用的教學模式為九種,高職學校銜接技專校院現行採用的教學模式共計二十五種類別;並依據97 至99 學年度申辦計畫件數,採用高職銜接技專校院件數最多的「實習式+實習式」與「輪調式+輪調式」二種教學模式種類,進行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審查委員意見分析,提出可供借鏡之處與應注意事項的具體作法。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與研究結論,期能提供教育行政主管機關、高職學校、技專校院、合作廠商、行政院勞工委會職業訓練局、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訪視作業研究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審查作業研究單位、參與產學攜手合作計畫的審查委員、訪視委員、教師、學生、家長與相關參與對象,及後續研究者之參酌。

    The purpose of the education-industry plan is to enha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ing by doing and doing by learning from industrial education and to set a new educational model. The education-industry plan has been exercised for five years. To achieve the study purpose, a qualit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gather, describe, explain and analyze document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understand its executing modes. To sum up, the researcher brings up the categories of executing modes and teaching models of education-industry plan.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summarized below:
    1. 6 teaching models are adopted at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2. 9 teaching models are adopted at vocational colleges.
    3. 25 teaching models are adopted at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hopes the purposes and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could offer some suggestions to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vocational colleges, cooperative firms, council of labor affairs,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and researcher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總目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6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 8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9 第六節 研究流程與實施 12 第七節 研究對象 15 第二章 產學攜手合作計畫的概況 17 第一節 產學攜手合作計畫的發展沿革 17 第二節 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實施概念與申辦規模概況 23 第三節 產學攜手合作計畫的運作與執行 32 第四節 小結 46 第三章 產學攜手合作計畫教學模式之探討 49 第一節 建教合作與教學模式之意涵 49 第二節 產學攜手合作計畫高職學校與技專校院教學模式分析 70 第三節 產學攜手合作計畫高職銜接技專校院教學模式分析 82 第四節 小結 107 第四章 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審查委員意見分析 109 第一節 「實習式+實習式」教學模式計畫審查委員意見分析 109 第二節 「輪調式+輪調式」教學模式計畫審查委員意見分析 137 第三節 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審查委員意見綜合分析 154 第四節 小結 1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5 第一節 結論 165 第二節 建議 169 參考文獻 172 壹、中文部份 172 貳、英文部份 181 附錄 182 附錄一 本研究研究對象一覽表 182 附錄二 產學攜手合作計畫核定計畫一覽表 198 附錄三 教育部補助推動產學攜手合作實施計畫要點 225 附錄四 技職校院辦理產學專班注意事項 229 附錄五 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點 232 附錄六 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審查委員意見條例彙整 239

    壹、中文部份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2009)。教學原理。臺北:心理。
    王雅各(2004)。質性研究。臺北:心理。
    王湧泉、吳思達、黃佳純(2007)。職能本位產學合作訓練課程發展之研究:以臺南職業訓練中心2006-2007 課程發展為例。2007 技職教育策略聯盟暨產學攜手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田振榮、張銘華、熊亮原(2007)。試辦技專校院與高職策略聯盟之研究。2007 技職教育策略聯盟暨產學攜手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田振榮、黃國峰、李金玲(2003)。探討我國技術校院辦理建教合作之吊詭現象。技術與教育學報,6,29-38。
    朱維政(2008)。技職教育辦理產學攜手計畫經驗分享-設計服務。載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編),九十六學年度六月技職教育辦理產學攜手計畫經驗分享研討會手冊(81-103)。臺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江文雄(1996)。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臺北:師大書苑。
    江佩樺(2008)。「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實施滿意度研究-以高職餐旅群科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江義年(1999)。以產學合作模式發展技術人力資源之研究。技術學刊,15(1),139-148。
    吳佳璋(2008)。技職教育辦理產學攜手計畫經驗分享-觀光餐飲。載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編),九十六學年度六月技職教育辦理產學攜手計畫經驗分享研討會手冊(81-103)。臺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吳許得(2008)。技職教育辦理產學攜手計畫經驗分享-航海輪機。載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編),九十六學年度六月技職教育辦理產學攜手計畫經驗分享研討會手冊(81-103)。臺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吳清山、林天佑(2004)。教育新辭書。臺北:高等教育文化。
    呂淑姮(2008,1 月 25 日)。技職專刊培養技職人才國家有未來專訪教育部技職司長陳明印。臺灣立報,18 版。
    李大偉、王昭明(1989)。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
    李咏吟、單文經(1997)。教學原理。臺北:遠流。
    李政賢(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臺北:五南。
    李然堯(2007)。技專校院與高職試辦策略聯盟開設高職生預修技專課程之探討。2007 技職教育策略聯盟暨產學攜手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杜瑞澤(1996)。產學合作於設計教育之重要性研究。工業設計,25(2),2-5。
    周永婕(2008)。臺灣產學攜手合作計畫-高職技專企業創三贏。新聞大舞臺,59,88-89。
    周燦德(2004)。推動技職教育的基本思考與建立產學合作的新機制。教育研究月刊,122,14-18。
    林孟儀(2003)。半導體萬人職缺,產學攜手培養專才。Cheers,28,156-158。
    林欣宜(2008,4 月10 日)。產學合作培育技術專才。工商時報,E3版。
    林炎旦(1997)。專科學校建教合作策略內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益昌(1994)。我國建教訓合作教育訓練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高永(2009)。以期望差距探討技專院校學生參與產學攜手計畫留任意願與離職傾向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清江(1975)。建教合作理論與制度之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地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7,61-96。
    林清江(1975)。建教合作理論與制度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7,113-145。
    林清和(1994)。產學合作之特色。技職教育雙月刊,23,32-35。
    林琴珠(2001a)。實施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的問題探討。師友月刊,412,56-60。
    林琴珠(2008)。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制度與改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施溪泉(2000)。輪調式建教合作較預之績效與未來。技術及職業教育,60,15-17。
    唐智(1978)。我國建教合作情況與當前的問題。教育資料集刊,3,137-149。
    唐智(1986)。建教合作通論。臺北:國立編譯館。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巨流圖書。
    徐昊杲、鍾怡慧(2007)。「產」「學」攜手共創多贏新未來。高教技職簡訊:高教論壇,12。
    徐昊杲、鍾怡慧(2008)。我國技職教育體系推動產學攜手合作計畫之現況。高教技職簡訊:高教論壇,18。
    徐昊杲、鍾怡慧、林倫豪(2008)。大專校院辦理就業導向學程-談產學攜手與就業學程。就業安全,7(2),46-52。
    高廣孚(1976)。杜威教育思想。臺北:水牛。
    高廣孚(1988)。教學原理。臺北:五南
    康自立(1985)。建教合作教育原理。臺北:全華。
    康自立(1995)。大學與產業界的合作。1995 大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大學自主與社會責任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張文雄(2008)。產學攜手計畫實地訪視執行報告。載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編),九十六學年度六月技職教育辦理產學攜手計畫經驗分享研討會手冊(1-12)。臺北市: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張正義、劉珊(2006)。雙元制和訂單式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比較與啟示。晉中學苑學報,23,(5),79-82。
    張求書、高峰(2007)。以就業為導向對高職「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吉林教育,1,36-39。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張國保(2008,3 月 28 日)。技職專刊大學技職化時代的來臨。臺灣立報,18 版。
    張瑞娥、張恒裕(2007)。促進產學合作人力資源發展策略研究-推動專業人才認證制度之探討。2007 技職教育策略聯盟暨產學攜手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張筳裕、劉曉芬(2008)。南韓訂單式教育對我國推動產學攜手計畫的啟示。教育資料集刊,39,67-92。
    張簡毓蕙(2008)。探討「產學攜手合作計畫」技術生工作崗位訓練之實習成效–以餐旅群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教育部(2008)。「修正教育部補助推動產學攜手計畫要點」,並更名為「教育部補助推動產學攜手合作實施計畫要點」(2008)。高教技職簡訊,14。
    教育部(2008)。96 學年度技職教育辦理「產學攜手計畫」實地訪視工作。高教技職簡訊,14。
    教育部(2008)。97 學年度產學攜手合作計畫開班申請計畫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97 學年度產學攜手合作計畫開班座談會議手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97 學年度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審查作業結案報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98 學年度產學攜手合作計畫開班座談會議手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98 學年度產學攜手合作計畫開班申請計畫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98 學年度產學攜手合作計畫開班座談會議手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98 學年度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審查作業結案報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98 學年度產學攜手合作計畫開班座談會議手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0)。99 學年度產學攜手合作計畫開班申請計畫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0)。99 學年度產學攜手合作計畫開班座談會議手冊。臺北:教育部。
    郭姿吟、林逸茜(2010)。我國產學攜手合作計畫SWOT 分析之研究。第11 屆提昇技職學校經營品質研討會,彰化。
    郭家玲(2009)。產學攜手創立基創新育成新商機。創業創新育成,42,42-44。
    陳光榮(2001)。提升人力素質因應知識經濟時代之策略。經濟情勢暨評論,6(4),97-117。
    陳建智(2008)。產學攜手救蝦業-建構蝦類高效能生物防疫養殖系統。豐年半月刊,58(14),19。
    陳得興(2009)。海事水產職校策略聯盟之產學攜手計畫個案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馮丹白、陳信正(2007)。95 年技專校院與高職建立策略聯盟試辦計畫之實施與問題。2007 技職教育策略聯盟暨產學攜手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馮丹白、熊亮原、賴慕回、張銘華(2007)。產學合作機制新模式-以崑山科大資傳系數位內容之研究為例。2007 技職教育策略聯盟暨產學攜手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黃政傑(2002)。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0)。技職教育發展與前瞻。臺北:師大書苑。
    黃俊德(2008)。技專院校產學攜手專班學生工作態度與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淑莉(2008,1 月 05 日)。產學合作兩校提升競爭力。自由時報,A13G 版。
    黃耀南(2008,1 月04 日)。技職教育臺灣教育問題關鍵:技職教育是否成功。臺灣立報,18 版。
    楊明恭、黃俊德(2008)。技職院校推行產學攜手合作對培育人才發展效益之探討。師說,206,10-16。
    楊朝祥(1981)。建教合作的要素與實施方法。工業職業教育,3(2),10-13。
    楊朝祥(1984)。技術職業教育辭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楊朝祥(1985)。技術職業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三民書局。
    趙中建(2002)。教學模式。臺北:五南。
    趙貴府(2006)。訂單式教育有效性及人才需求方應對策略之分析。職業技術,54,130。
    劉科妤(2008)。我國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職場實習課程發展研究-以美容科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蔡有龍(2008)。技職教育辦理產學攜手計畫經驗分享-機電整合。載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編),九十六學年度六月技職教育辦理產學攜手計畫經驗分享研討會手冊(40-51)。臺北市: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蔡宏明(1999)。知識經濟時代的產業趨勢與對策。經濟情勢暨評論,5(3),1-30。
    蔡宏明(2001)。知識經濟時代對產業人力資源的挑戰與因應策略。經濟情勢暨評論,6(4),22-51。
    蔡佩雯(2008)。我國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實施績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蔡慶朝(2008,1 月23 日)。虎農推動產學合作計劃。臺灣時報,10版。
    蕭錫錡、黃天助、楊豪森(2007)。技專校院產學合作理論基礎及其意涵之探討。2007 技職教育策略聯盟暨產學攜手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蕭龍生(2000)。產學合作人才培育的角色及定位。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0,12-14。
    謝念慈、官淑如、林倫豪、李秀芬、歐秀文(2007)。技專校院策略聯盟優勢化探討。2007 技職教育策略聯盟暨產學攜手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謝俊平(2008,3 月22 日)。教育部開辦技職產學合作專班創三贏。青年日報,11 版。
    鍾怡慧(2007)。我國科技大學通織教育實施架構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鍾盛增(2008,1 月04 日)。產學簽署合作計畫攜手創三贏育達技術學院與君毅高中及飯店業者正式簽約送教部核准後即正式推動。青年日報,12 版。
    藍毓仁(2008)。質性研究方法。臺北:巨流圖書。
    羅文基(2007)。技職校院試辦產學攜手計畫之研究。2007 技職教育策略聯盟暨產學攜手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羅文基(2008)。產學攜手計畫實地訪視經驗報告。載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編),九十六學年度六月技職教育辦理產學攜手計畫經驗分享研討會手冊(13-23)。臺北市: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羅文基、劉堯倫、林柏珊(2007)。技職校院試辦「產學攜手計畫」訪視實施專案期末報告(A950165541)。臺北:教育部。
    嚴培曉(2008,3 月29 日)。產學攜手班蘇海直升海科大。中國時報,C2 版。
    顧瑜君(1998)。質性研究寫作。臺北:五南。

    貳、英文部份
    Alan S. ; Hadyn I.; Sunny P. (2009). Advanced entry adult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scheme: a case study. Education Training, 51(3), 190-202.
    Danpai, F. (2007). New Cooperative Program, New Teaching Material Development Model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Taiwan. Conference on Strategy Alliance/Industry-education Collabo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2007.
    Drake, S. M. (1998). Creating Integrated Curriculum: Proven Ways to Increase Student Learning. California Corwin Press.
    Evans, P. (1979). Dependent Development: The Alliance of Multinational, State, and Local Capital in Brazil.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ames, G. ; David, R. (2009). Effects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on community college employment outcomes at the school to work transition.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the Community College, 16(2), p.83-p.91.
    James, Y. S. (2008). Joining Hands to Educate Engineers fo Tomorrow a Case Study of Innovative Industry and Academia Collaboration in Taiwan. East asia review, 459, 65-74.
    Mitchell, E. F. (1977). Coopera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Principle, Methods and Problem. Boston:Allan & Bocon.
    Tingyu, C. (2008). The Need-order Education in South Korea and the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Program in Taiwan. Bulletin of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Research, 39,1-26.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