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士豪
Shih-Hao Lin
論文名稱: 國會媒體新框架-以立法院IVOD系統為例
New Frame of Legislative Yuan Media:The Case of IVOD System
指導教授: 許禎元
Hsu, Chen-Y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8
中文關鍵詞: 媒體框架媒體建構資訊與通訊科技立法院網際網路多媒體隨選視訊系統框架理論框架競爭
英文關鍵詞: Media framing, Media construction, ICTs, IVOD, Frame Theory, Frame competi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8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2011年第七屆第五會期的立法院立法委員為問卷對象以立法院IVOD系統的催生帶來之影響做為觀察基礎,藉以說明媒體框架與IVOD系統之相互關係以及影響。文中藉由訪談以及統計結果交錯探究「立法院IVOD系統出現後,對既有的國會媒體框架以及立法委員表現、民眾對立法院印象有何影響?」。研究中使用三種研究方法,其分別為文獻回顧法、SPSS統計研究分析、訪談調查法。
    本研究當中期望能對下列各項問題做出有效的回應以及聚焦:
    一、在既有的國會媒體及立法委員新聞露出當中,立法院IVOD系統如何影響既有的國會媒體框架?二 、立法院IVOD系統不加修飾、直接播送立法委員問政內容,是否會改變立法委員的問政態度及國會媒體報導內容?三、立法委員為立法院IVOD系統的高度使用者,立法委員使用IVOD系統的使用情形反映在國會媒體新聞框架的改變之情形為如何?立法委員在國會媒體經營方式上有何異同?四、可能對立法委員對IVOD系統使用滿意度及國會媒體框架形成產生影響的要素有哪些?五、立法委員看待這種新式的網路傳播媒體與其形塑國會媒體新框架之能力能否在問卷結果中,回答上述問題?
    本研究發現包含以下三點:
    一、立法委員在性別、年齡、學歷、政黨部分均達顯著。二、立法院IVOD系統改善民眾對於立法院及立法委員既有印象。三、藉由立法院IVOD系統的影響使得立法委員表現改善、施政效率提高。

    This study is handing out the questionnaire to respondents ,which are all of legislators in the Seventh and five edition Legislative Yuan in Taiwan ,and base on the effect of IVOD system to explain the interaction and effect of media frame and IVOD system.
    This research tried to discover an obvious effect after the IVOD system open for use ,via comparing interview and Statistics result .Investigating how the IVOD system change “the original media frame of Legislative Yuan”, ”the representation of legislators ” , “the public impression of Legislative Yuan and legislators”. This study used three research methods, they were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statistical analysis, Interview investigatio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integrated responding and focusing on the following items :
    First, how the IVOD system make influence in the previously news exposure of Legislative Yuan and legislators?
    Second, whether the IVOD system may transformed the representation of legislators and the contents of Legislative Yuan media?
    Third, legislators are the IVOD system frequently user, what’s the situation interact with Legislative Yuan media, and is that change the media operation of legislators?
    Fourth, what are the factors of legislators’ perceptive preference and satisfaction that can effect to Legislative Yuan media? Fifth, how the legislators treat the ability of transforming new frame of Legislative Yuan media? Can the questionnaire respond these questions?

    This study found three points below:
    First, The study found that gender , age, degree, party had in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legislators’ perceptive preference and satisfaction.
    Second, the IVOD system improve the original impression of Legislative Yuan and legislators
    Third, with the influence of IVOD system ,legislators’ performance are more efficient excellent.

    第壹章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新聞框架」 8 第二節 「電子化民主」 20 第三節 「立法院IVOD系統」 23 第四節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與IVOD評鑑」 25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假設 第一節 問卷發展 30 第二節 問卷內容 32 第三節 內容效度評估 36 第四節 問卷施測過程 36 第五節 研究假設 37 第肆章 資料處理與資料分析 第一節 描述性統計 42 第二節 性別與「監督國會」、「問政品質」、「民主政治」、「深化參與」、「使用者知覺價值」題組表現研究之發現。 53 第三節 年齡與「監督國會」、「問政品質」、「民主政治」、「深化參與」、「使用者知覺價值」題組表現研究之發現。 69 第四節 教育程度與「監督國會」、「問政品質」、「民主政治」、「深化參與」、「使用者知覺價值」題組表現研究之發現。 91 第五節 所屬政黨與「監督國會」、「問政品質」、「民主政治」、「深化參與」、「使用者知覺價值」題組表現研究之發現。 112 第六節 相關性之研究 134 第伍章 訪談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問卷結果 143 第二節 訪談題組 144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研究限制 145 第四節 結論與建議 148 參考文獻 151 附錄

    一、中文
    (一)書籍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2011,《國會防腐計》。允晨文化:台北。
    王晧昱,2008,《政治社會學:政治學的宏觀視野》。臺北:三民。
    吳非,2009,《臺灣傳媒亂象──大公報之傳媒睇傳媒》。臺北:秀威資訊。
    貝倫著(Stanley J. Baran and Dennis K. Davis) (2000),楊志弘、周金福譯 (2001),《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發展與未來》(Vote. Com)。臺北:華泰文化。
    姚文智,2005,《兩岸大眾傳播交流現況與發展》。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風雲媒體工作室,2001,《傳播理論講義》。臺北:風雲論壇。
    泰勒等著(Lisa Taylor and Adrew Wills) (1999),簡妙如譯(1999),《大眾傳播媒體新論》(Media Studies:Texts,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臺北:韋伯。
    許禎元,1997,《政治硏究方法與統計 : SPSS for Windows的實例操作 / 許禎元著》。臺北:五南。
    許禎元,1998,《政治學硏究與網路應用》。臺北:立威。
    許禎元,1999,《兩岸政治傳播與議題報導取向分析-中央日報、人民日報的政治訊息(1988-1997)》。臺北:華泰。
    彭芸,1986,《政治傳播-理論與實務》。臺北:巨流。
    彭懷恩,2002,《政治傳播與溝通》。臺北:風雲論壇。
    彭懷恩,2005,《競選傳播》。臺北:風雲論壇。
    彭懷恩,2005《競選傳播》。台北:風雲論壇
    彭懷恩,2007,《政治傳播:理論與實踐》。臺北:風雲論壇。
    馮建三,2000,〈媒體批評在台灣的發展〉,《文化研究在台灣》,陳光興編,台北,巨流,頁339 -72。
    榮泰生,2004,《EXCEL精通行銷研究》。臺北:五南。
    榮泰生,2006,《SPSS與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 — 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臺北:三民。
    摩利思著(Dick Morris) (2000),張志偉譯 (2004),《網路民主》(Vote. Com)。臺北:商周。
    潘家慶,1984,《新聞媒介.社會責任》。臺北:臺灣商務。
    潘家慶,1991,《媒介理論與現實》。臺北:天下文化。
    瞿海源, accepted, 國會及電視媒體改革建議案報告, 210 pages,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瞿海源,2003,〈立法委員兼職調查及立委評鑑報告〉,瞿海源編,《解構國會—改造國會》,頁324-369,臺北:允晨文化。
    (二)期刊
    王宏恩,2011,〈[專題報導] IVOD立法院革心的開始〉,《監督國會雙週刊》,第133期,頁16。
    王秋伶,2006,〈“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頁153-195。
    王嵩音,2006,〈網路使用與選舉參與之研究― 以2004 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臺灣民主季刊》,第3卷,第4期。頁71-102。
    王嵩音,2006,〈網路使用與選舉參與之研究. ― 以2004 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臺灣民主季刊》,第3卷,第4期,頁71-102。
    王嵩音,2010,〈台灣選民媒介使用對於候選人形象與評價之影響〉,《傳播與管理研究》,第10卷第1期。
    左宗宏,2004,〈台灣總統大選傳統媒體、公眾與網路討論議題之關聯分析〉,《傳播與管理研究》,第7卷第2期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7,〈政府網站功能民主化〉,《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計畫編號「政府網站功能民主化 」 (RDEC-095-13)
    吳豪人,2008,〈臺灣人權再檢驗〉,《臺灣民主季刊》,第5卷4期,頁211-21。
    李人豪、張美慧,2007,〈台灣選民媒介使用對於候選人形象與評價之影響〉,《廣告學研究》,第27期。頁79 -104。
    李明哲、唐志宏,2002,〈網路民主政府-臺北市“市長信箱”的評估與前瞻〉,《資訊社會研究》,第1期,頁251-268。
    李曉惠,2009,〈新媒體的整合行銷傳播價值探析〉,《華東經濟管理》,第23卷第10期,頁44-50。
    言靖,2009,〈網路事件輿論形成模式及媒體特異性研究〉,《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6期,頁44-50。
    林義傑、李蕙君,2009,〈媒體素養之教學活動探討─以判斷網路謠言真偽為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第42卷第6期,頁44-50。
    林靜伶,1999,〈新聞框架與意念的再現-論題取徑的分析〉,《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9(4):590-607。
    邱玉蟬,2007,〈淺議基於建構主義的多媒體英語聽力教學〉,《新聞學研究》,第93期,頁41-81。
    邱玉蟬,2007,〈醫病形象的媒體建構— 醫療糾紛抬棺抗議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第93期,頁41-81。
    邱玉蟬,2007,〈醫病形象的媒體建構—醫療糾紛抬棺抗議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第93期,頁41-81。
    洪雅慧,2007,〈網路電子郵件之「第三人效果」與「第一人效果」-以臺灣「319槍擊疑雲」電子郵件散播為例〉,《新聞學研究》,第90期,頁1-42。
    唐士哲,2006,〈尋找共享的政治:網際網路與全球公共財〉,《傳播與管理研究》,第6卷第1期,頁80-99。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 現象之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頁153-196。
    孫維三,2006,〈書評:觀察媒體的觀察:尼克拉斯‧魯曼的《大眾媒體的實在》〉,《新聞學研究》,第89期,頁181-187。
    馬君蘭、畢盈、李盈諄,2001,〈搖頭丸新聞報導之媒體建構—以中國時報、聯合報、民生報與自由時報為例〉,《傳播管理與研究》,第1卷第1期,頁41-81。
    張芳全,2003,〈教育指標、經濟指標與政治指標之關聯分析〉,《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6卷,第1期。
    張咸淳,2010,〈大學認識立委前三名:余天、邱毅、王金平〉,《監督國會雙週刊》,第114期,頁43。
    張卿卿、羅文輝,2009,〈政論性談話節目影響之探討〉,《新聞學研究》,第98期,頁41-91。
    張傳賢、張佑宗,2006,〈社會脈絡、個人網絡與台灣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選民的投票抉擇〉,《台灣民主季刊》,第3卷,第2期,頁1-38。
    盛杏媛、黃士豪,2006,〈台灣民眾為什麼討厭立法院?〉,《台灣民主季刊》,第3卷,第3期:85-128。
    盛治仁,2006,〈單一選區兩票制對未來台灣政黨政治發展之可能影響探討〉,《台灣民主季刊》,第3卷,第2期,頁63-86。
    陳良駒、陳日鑫、莊逸翻,2008,〈初探「兩岸關係」新聞主題發展-使用詞彙關聯方法〉,《2009 第十七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第23卷5期。
    陳俊宏,1998,〈“永續發展與民主:審議式民主理論初探〉,《東吳政治學報》,第9期,頁85-122。
    陳陸輝,2003,〈台灣民眾政治容忍之探索〉,《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計畫編號: NSC92-2414-H-004-035-。
    陳陸輝,2009,〈台灣民眾政治信任的起源及政治後果〉,《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 NSC92-2414-H-004-019-。
    陳陸輝2003 NSC92-2414-H-004-035-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陳敦源、黃東益、李仲彬、蕭乃沂、林子倫,2006,〈"資訊通信科技下的審議式民主:線上與實體公民會議比較〉,《行政暨政策學報,第46卷:49-106。(TSSCI)
    陳敦源、黃東益、蕭乃沂,2003,〈網路民主政府-臺北市“市長信箱”的評估與前瞻〉,《研考雙月刊》,第27卷第1期,頁100-110。
    陳銘祥,2004,〈政府在電子化民主發展過程的角色定位〉,《研考雙月刊》,第28卷第5期,頁89-97。
    湯紹成,2008,〈排除干擾,兩岸雙贏:陳雲林訪臺評析〉,《海峽評論》,第216期,頁51-54。
    項靖,2004,〈推動數位化民主之基礎條件〉,《研考雙月刊》,第28卷第4期,頁52-66。
    馮建三,2000,〈媒體批評在臺灣的發展〉,《文化研究在臺灣》,,頁339 -72。
    黃子華,2004,〈推動數位化民主之基礎條件〉,《研考雙月刊》,第28卷第5期,頁3-4。
    黃東益,2004,〈電子化政府與商議式民主之實踐〉,《臺灣民主季刊》,第1卷第4期,頁1-34。
    黃東益、李仲彬, 2008,〈電子化政府使用與政治信任:台灣的個案研究〉,《2008年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研討會、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
    黃東益、蕭乃沂、陳敦源,2004,〈電子化參與:公共政策過程中的網路公民參與〉,《研考雙月刊》,第28卷第4期,頁36-51。
    黃朝盟、王俊元、許耿銘,2004,〈數位民主之實踐與挑戰-網路電子投票之析探〉,《研考雙月刊》,第28卷第4期,頁67-77。
    黃煜、李金銓,2003,〈90年代中國大陸民族主義的媒體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0期,頁49-79。
    黃競涓,2002,〈「性別、公民與公私領域〉,《政治學報》,第34卷,頁143-198。
    楊明璧、詹淑文,2005,〈電子化政府服務服務品質及民眾滿意程度分析-以台北市電子化政府入口網站為研究對象〉,《顧客滿意學刊》,第1卷,第1期,頁:117-144。
    楊保軍,2008,〈論新聞的媒體建構〉,《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5期。
    葉俊榮,2004,〈電子化民主對民主政治發展之意涵〉,《研考雙月刊》,第28卷第4期,頁12-24。
    廖經庭,2006,〈從「土臺客」到「臺客」 :臺客文化的敘事分析〉,《研究與動態》,第15期,頁35-72。
    鄭作彧,2008,〈對於大眾媒體的信任-一個系統理論的分析〉,《中華傳播學會》。
    蕭乃沂、黃東益、陳敦源,2003,〈網際網路時代公民直接參與的機會與挑戰—臺北市「市長電子信箱」的個案研究〉,《東吳政治學報》,第17期,頁121-151。
    戴豪君、廖書賢,2004,〈電子化民主法制規劃芻議〉,《研考雙月刊》,第28卷第4期,頁78-88。
    魏澤民,2003,〈中國大陸網路社會圖像:發展與侷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4卷第4期,頁155-186。
    羅晉,2008,〈電子化參與的效益與風險:民眾對政府網站的認知與使用行為之初探〉,《資訊社會研究》,第15期,頁181-208。
    羅晉,2008,邁向電子化民主新階段?政府網站民主化指標建立與評估調查〉,《東吳政治學報》,第26期。
    (三)論文
    何醒邦,2004。〈傳播企業提供互動電視服務之核心資源分析:以東森媒體科技、中嘉網路、中華電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沛峰,2006。〈台南市政府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以勞工局為例〉, 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純守,2009。〈南台灣地區大學生政治參與及審議式民主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李人豪,2004)。〈政治人物表演行為的媒體再現:以立法委員的電視新聞報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
    李承達與駱明慶,2005。〈美貌對得票率的影響--- 以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台灣經驗政治研究的現況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杜玟玲,2005。〈災難新聞之新聞處理研究-以「南亞大海嘯」報導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君蘭、畢盈、李盈諄,2006。〈搖頭丸新聞報導之媒體建構-以中國時報、聯合報、民生報與自由時報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論文。
    林東泰,2009。〈新聞敘事結構有兩種:話語結構與故事結構〉,新竹:中華傳播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
    胡晉翔,1994。〈大眾傳播與社會運動—框架理論的觀點〉,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士哲,2006。〈尋找共享的政治:網際網路與全球公共財〉,
    徐火炎,nd,〈台灣的公民權:經驗內涵的初探〉,投稿送審中。
    張宛瑜,2002。〈由框架理論探討非營利組織之社會行銷訊息策略─以報紙對臺灣世界展望會「飢餓三十」活動報導為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慧、陳炳全,2001。〈從解題過程看不同媒介特性對新聞編輯人員之影響-比較傳統媒介及網路媒體〉,2001年中華傳播學會論文。
    張淑綺,2000。〈我是誰?青少年的再現-以平面媒體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敬華,2006。〈選民對政府施政表現評價之關聯因素探討〉,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詩韻,2004。〈雜誌廣告中的文化價值與性別角色研究:1978-2003〉,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玫霖,2002。〈性別,政治與媒體 報紙如何報導女性政治人物〉,中山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焜耀、李棟梁、林光燿、陳慶僖,2009。〈公家機關之服務品質研究-以三芝鄉為例〉,聖約翰科技大學2009資訊管理技術與實務應用發展暨資訊人才培育研討會。
    喻靖媛,1994。《記者及消息來源互動關係與新聞處理方式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棟榮,2004。〈選民投票行為的演變因素研究. -以第二~五屆立法委員的選舉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守謙,2007。〈國內平面媒體對「反分裂國家法」報導之分析 以「Taipei Times」、「Taiwan News」及「The China Post」之報導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以婷,2006。〈媒體建構的台客幻想世界—以【兩代電力公司】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佳珍,2001。〈新聞媒體民意調查單位組織運作現況-權力與守門觀點之探討〉,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網路資源
    莊昆達,2009,。〈立法院「網際網路多媒體隨選視訊系統 IVOD」介紹〉,行政院主計處。《政府機關資訊通報(作業報導)》261期。瀏覽日期:2010年3月20日。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電子化政府報告書(96年度)。瀏覽日期:2010年3月20日。
    二、英文
    (一)Book
    Andrew Chadwick, 2006. Internet politics States, citizens, and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thony G. Wilhelm, 2000. Democracy in the Digital Age challenges to political life in cyberspace, Routledge.
    Barry N. Hague, Brian Loader, 1999. Digital Democracy: Discourse and Decision Mak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Routledge.
    Bennett M. Berger, 1974. Frame analysis :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 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David Trend, 2001. Reading digital culture, Wiley-Blackwell.
    E. H. Schein. 1992.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CA: Jossey -Bass :35
    Epstein, E.J. (1974). News from Nowhere: Television and the News. New York: Random House.
    Gamson, W. A. & Modigliani, A. (1987). The changing culture of affirmative action.
    Gaye Tuchman, 1978.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Gitlin, T. (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Berkeley, CA: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New York: Harper & Row.
    Graham Meikle, 2002. Future active: media activism and the internet, Routledge.
    Kaid, Lynda Lee, 2004.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 Mahwah, N.J.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ayer, E. R. (1992).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New York: Freeman.
    Minsky, M. (1975). 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 In P. H. Winston (Ed.),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 vision (pp. 211-277). New York: McGraw-Hill.
    Newell, A., & Simon, H. A. (1972). Human Problem Solv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W. Lance Bennett, Robert M. Entman, 2001. Mediated politics: communication in the future of democray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二)Periodical
    Bimber, Bruce (2001). “Information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in America: The Search for Eff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54(1):53-67.
    Detram A. Scheufele.(1999). “Framing as a theory of media effec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9(1) :103–22.
    Gamson, W. A. & Modigliani, A. (1989). ‘‘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on nuclear power: A constructionists Approach’’.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33(2):157-161.
    Gamson, W. A. (1989). “News as framing: Comments on Graber. ”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33: 157-61.
    Gamson, W., & Lasch, K. E. (1983).‘‘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33(2):144-152.
    Gennaro, C. & Dutton, W. (2006). Unraveling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56(2): 175-85.
    Graber, D. A. (1989). “Content and meaning: What’s it all about. ”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33(2), 144-152.
    In R. G. Braungart & M. M. Braungart (Eds.), Research in political sociology,3:137-177.
    John Clayton Thomas ; Gregory Streib.(2005). “E-Democracy, E-Commerce, and E-Research” Administration & Society,37(3): 259-280.
    Johnson, Thomas J., Mahmoud A. M. Braima, and Jayanthi Sothirajah (1999). “Doing the Traditional Media Sidestep: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and Other Nontraditional Media with Traditional Media in the 1996 Presidential Campaig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76(1):99-123.
    Jorg Matthes.(2009). “Framing Responsibility for Political Issues: The Preference for Dispositional Attributions and the Effects of News Fram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26(11): 82-86.
    Katz, James E., Ronald E. Rice, and Philip Aspden (2001). “The Internet, 1995-2000.”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5(3):405-19
    Pan, Z., & Kosicki, G. M. (1993). Framing analysis: 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10(1):55-75
    Pan, Zhongdang; Kosicki, G. M. (1996). ‘‘Assessing news media influences on the formation of whites' racial policy preferences. ’’ Political Communication,10:55-75.
    Peter Dahlgren.(2005). ‘‘E-Democracy, E-Commerce, and E-Research.’’Political Communication.22:147-162
    Robert D. Benford, David A. Snow. 2000. “Frame Flow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 News Medi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Public: Framing of North Kor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21(21): 396.
    Robert D. Benford, David A. Snow. 2000. “Framing Processes and Social Movements: An Overview and Assess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6(1): 611-639.
    Sine Nørholm Just. 2009. “No place like home The role of the media in the framing of Europe ”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8(2):244–268.
    Tolbert, Caroline J., and Ramona S. McNeal (2003). “Unraveling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56(2):175-85.
    Wayne Wanta, Guy Golan, and Cheol han Lee. 2004. “Agenda setting and international news Media influence on public perceptions of foreign nation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1(2): 364.
    Wu, M. (2006). Framing AIDS in Chin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S and Chinese wire news coverage of HIV/AIDS in China.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6(3): 251-27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