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喆 Yeung, Chit |
---|---|
論文名稱: |
道法自然—楊喆水墨創作論述 The Naturalistic Creation of Daoist Philosophy: A Study of Yeung Chit's Ink Painting |
指導教授: |
李君毅
Lee, Chun-Yi |
口試委員: | 林進忠 黃智陽 林昌德 李振明 李君毅 |
口試日期: | 2021/07/23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9 |
中文關鍵詞: | 當代水墨 、道家 、自然 、身體 、山水 、拓印 |
英文關鍵詞: | modern ink painting, body, Daoist, nature, landscape, rubbing |
研究方法: | 個案研究法 、 主題分析 、 比較研究 、 文件分析法 、 民族誌法 、 作品解析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197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9 下載: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探討當代水墨創作與傳統水墨畫繼承發展的課題,從筆者自身對老莊的道家自然審美觀的理解與認知出發,以道家自然觀中的人與自然的關係及批判性思考特質來審視其創作,進而了解自身創作與道家自然審美思想的相關性。當代水墨創作與自然美的關係,對筆者自身創作產生啟發與借鑑作用。在道家自然審美觀的觀照下擴充不一樣的創作方式。
筆者運用非傳統文人畫筆墨表現方法來詮釋山水的抽象性,當代水墨創作與道家自然審美觀的連接,具有承先啟後發展的意義。針對當代水墨創作發展的意識啟發,其意識包括了自然審美的發展歷史內容,拓印的發展歷史背景及繪畫史論中非文人筆墨思維發展的歷史,前輩水墨先行者對水墨新技法中的拓印技巧運用方式的功能與意義。筆者運用拓印技巧形成的人體元素意象而呈現抽象山水的表現,是人體與大自然的內部結構與功能呼應的關係,是中華文化基因中的道與自然的體現。
第一章主要是簡述了研究的動機、背景、內容與範圍,以明確論述的方向及重點;第二章扼要說明老莊自然與審美觀的重要理念,闡述老莊自然觀中的「道法自然」內涵與自身創作的理論依據,再從拓印的發展的源頭、內涵及發展去了解分析其審美意識,以五位前輩先行者運用拓印技巧特性中分析其審美意識,從中得到不少感悟與啟發;第三章主要是闡明個人創作理念的特質,是「道法自然」的創作觀、山水作品意象融入身體造形元素的理念,即是與道家自然審美觀的密切關係的緣由;第四章透過分析個人創作媒材、技巧、形式與內容來詮釋「道法自然」的創作審美觀、人與自然之間的關聯;第五章透過具體分析個人不同系列作品的特色來說明如何實踐「道法自然」的創作方式及內涵 ; 最後第六章是個人對水墨創作發展方向提出相關觀點及自身將來繼續探討方向的論點。
追求繪畫的自然而然的風格特色正是「道法自然」的自然審美特性。透過自身創作理念與老莊自然審美思想對話,體悟藝術創作的「道法自然」自然審美特性的重要性,創立自身藝術創作特色與理念,是探索當代水墨創作的意義及價值的地方。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issues of modern ink painting cre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k painting, starting from the author’s own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aesthetics in Lao Zhuang’s Daoism, and examining crea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Daoist view of na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itical thinking. This study also reveals the author’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uthor’s own creation and Daoist natural aesthetic thinking. The relationship of modern ink painting creations and natural beauty functions as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to the author’s own creations. The author’s creation method expands into different ways under the light of Daoist natural aesthetics.
The author use non-traditional brush and ink expression method of literati painting to interpret the abstraction of the landscapes. Connecting modern ink painting and Daoist natural aesthetics to serve as the link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nspired by the ideology of modern ink painting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discuss the historical contents of natural aesthetics development,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rubbing development and the history of non-literati thinking on brush and ink , as well as the functions and meanings in the rubbing skills which senior ink painting forerunners have adopted as new ink painting skills. The author use rubbing skills to form the images of human body elements in order to present the expression of abstract landscape, which is the echo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e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human and nature, and the reflection of Dao pursuit of and nature in cultural.
The pursuit of the natural style of painting is the natural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of “Dao follows nature.” Discussing Lao Zhuang’s natural aesthetic thoughts through my own creative ide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natural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Dao follows nature” in art creation, and developing the author’s own ideas in art creation are the meanings and values of exploring modern ink painting creations.
《書籍》
王邦雄。《道家思想經典文論》。新北 : 立緒文化出版,2013。
文潔華主編。《朱光潛與當代中國美學》。香港 : 中華書局出版,1998。
朱良志。《中國美學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伍蠡甫。《山水與美學》。臺北 : 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
伍蠡甫。《伍蠡甫藝術美學文集》。上海 : 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 : 臺灣學生出版,1966。
盧輔聖主編。《現代水墨畫研究》。上海 : 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
朱光潛。《朱光潛全集》第2卷。合肥 : 安徽教育出版 ,1987。
杜永東。《中國繪畫名家個案研究 劉國松》。香港:大家良友書局出版社,2013。
李君毅編。《劉國松談藝錄》。鄭州:河南美術出版,2002。
李君毅編。《劉國松研究文選》。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1996。
李君毅編。《香港現代水墨畫文選》。香港 : 香港現代水墨畫恊會出版 ,2001。
李鑄晉 萬青力。《中國現代繪畫史—當代之部1950-2000》。臺北:石頭出版社 ,2003。
李澤厚。《華夏美學》。臺北 : 三民出版社 ,1996。
李澤厚 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第二卷下。 臺北 : 谷風出版社,1987。
周韶華。《面向新世紀》。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1997。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87。
周韶華。《面向新世紀》。武漢 : 湖北美術出版,1997。
林同華。《中國美學史論》。臺北: 丹青圖書出版,1993。
郎紹君。《論中國現代美術》。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6。
姜一涵。《石濤畫語錄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1987。
高爾泰。《美的覺醒》。臺北: 東大圖書出版,1997。
高爾泰。《美的抗爭》,臺北: 東大圖書出版,1995。
陳望衡。《藝術創作美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陳鼓應。《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15。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臺北 : 中華書局出版, 1984。
陳鼓應 。 《道家的人文精神》,臺北 : 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2013。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合刊 ,臺北 : 文史哲出版 2000。
郭繼生。《中國巨匠美術週刊-陳其寬卷》,臺北 : 錦繡出版社,1995。
馮滬祥。《中國古代美學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出版社,1990。
馮曉。《人 自然---中國藝術的自然知識》。北京 : 人民美術出版 1990。
傅佩榮。《莊子解讀》。新北市: 立緒文化出版,2012。
傅佩榮。《老子解讀》。新北市: 立緒文化出版,2012。
葉舒憲。《莊子的文化解析》。武漢:湖北人民出版,1997。
葛路。《中國畫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樊美筠。《中國傳統美學的當代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蔡釗。《道教美學探索----內丹與中國器樂藝術研究》。成都 :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14。
劉芳如主編。《華夏藝術中的自然觀》。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6。
劉綱紀 范明華。《易學與美學》。臺北:大展出版社,2001。
潘襎。《元氣 磅礡 莊喆》。臺中 : 國立臺灣美術館,2017。
賴鍚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 : 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華正書局民,1985。
魏士衡。《中國自然美學思想探源》。北京:城市出版社,1994。
呂榮芳。《中國傳統拓印技術》。香港 : 香港博物館,1986。
李一 齊開義。《拓片 拓本 製作技法》。北京: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1995。
(唐)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附錄》。臺北 : 金楓出版,1987。
李来源 林木。《中國古代畫論發展史實》。上海 :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 ,1987。
朱狄。《當代西方美學》。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4。
王維。《畫學秘訣》,于安瀾編,《畫論叢刊》上卷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0。
朱景玄。《唐朝名畫錄》,于安瀾編,《畫品叢書》。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黃苗子點校,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
黃河濤。《禪與中國藝術精神的嬗變》,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訓》,《中國書畫全書》,第一卷。上海 : 上海書畫出版,2009。
英,羅素。《人類的知識—其範圍與限度》,北京 : 商務印書館出版,1983。
劉等撰。《舊唐書》,新點校本。臺北: 鼎文書局,1981。
《論文》
王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
王志楣。〈從有身到無身論 《老子》的身體觀〉。《彰化師大國文學誌》 第15期。2007年12月。
〈道教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0年12月28-29日 。
賴鍚三。(《莊子》身體觀的三維辯證: 符號解構、技藝融入、氣化交換)。《清華學報》第42卷第1期,頁1-43。
賴鍚三。(《莊子》自然觀的批判考察與當代反思)。《東華漢學》第19期,2014,頁1-76。
李君毅。〈得之自然---中國現代水墨畫美學初探〉。《香港現代水墨畫文選》。香港 : 香港現代水墨畫恊會出版 2001,頁41-50。
池麗梅 。〈『天臺靈應圖本傳集』所收之李善註「遊天臺山賦」〉。 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 2004 年12月,頁173-201。
劉紀蕙。〈後1989資本主義美學化的時代 : 徐冰的藝術革命與行動美學〉。《現代美術》。臺北 : 臺北市立美術館出版,2014年6月,頁13-25。
《藝外ARTITUDE》 。台北 : 雅墨文化有限公司 2014年 8月, 頁57。
《藝術當代》雙月刊2018第9期, 上海 : 上海書畫出版社 , 頁4-7。
錢奕華,〈中西自然觀之對比分析—以老莊“自然”詮釋為例證〉《諸子學刊》第六輯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 2012 ) 。頁79-94。
廖新田,〈拓印「東方」--戰後臺灣「中國現代畫運動」中的筆墨革命〉,《風土與流轉: 臺灣美術的建構》。(臺灣:臺南市美術館,2019),。頁219。
《網路相關資料查詢》
張玉音〈李重重 柔勢維谷的天地賦得〉https://artouch.com/views/content-2998.html典藏ARTouch
拓印長城 徐冰回顧展開展https://artemperor.tw/news_page.php?table=focus&id=378
中國哲學電子化書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