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姿慧 |
---|---|
論文名稱: |
幼稚園教師對親師互動看法,作法與轉變之研究 Study on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s Viewpoints、Practices and Change of the Parent-teacher Interaction |
指導教授: | 何慧敏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5 |
中文關鍵詞: | 幼稚園教師 、親師互動 、親師溝通 |
英文關鍵詞: |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s, the parent-teacher interaction, the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71 下載:5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幼稚園教師對親師互動看法、作法與轉變,並由研究所得提出具體建議,作為改善幼師與家長親師互動之參考。本研究以半結構訪談法進行研究,研究對象為十位臺北縣市公私立幼稚園教師。研究結果如下:
ㄧ、十位幼師的親師互動看法可分成六點:1.重視專業學習與成長,2.運用互動技巧來獲得家長認同,3.傳遞親職知能,4.尋求並建立支援網絡,5.尊重家長並了解家庭文化,6.對家長參與有不同的觀點。
二、在幼稚園親師互動的作法非常多元化,可歸納為三大類型:1.文字互動,2.言語互動,3.團體方式的互動。但也因太過多元,而對老師造成負擔。
三、十位幼師中有七位對親師互動看法與作法有明顯轉變,且轉變主要原因有兩點:1.經歷結婚生子產生角色之轉變,2.遭遇重大親師互動事件之影響。
四、十位幼師中多數對親師角色有頗清楚之認知,且多將家長視為朋友或合作夥伴。幼師對家長角色之見解有五種:1.家長是教養者,多以母親為主;2.家長是教師學習對象;3.家長如朋友;4.家長是顧客或合作夥伴;5.家長是學習者與接受幫助者。
依據之前所述結論,本研究對幼教老師、園所、師培機構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s viewpoints、practices and change of the parent-teacher interaction. And the suggestions were employed as the reference to bett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parent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 The study used the semi-structure interview method to collect the data from 10 kindergarten teachers of public and private kindergartens in Taipei.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s:
Firstly, 10 kindergarten teachers’ viewpoint of the parent-teacher inter -a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points. 1.Respect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growing. 2.Using interact technique to acquire an approbation from
parents. 3.Delivering the knowledge of parenting education. 4.Looking for and building up the supporting network. 5.Respecting the parents and understanding family culture. 6. Having different standpoints with the parent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Secondly, The practices of the parent-teacher interaction in kindergartens are very diversified, and can being induced into three kinds:1.The interaction on writing, 2.The interaction on talking, 3.The interaction
of group method.
Thirdly, seven kindergarten teachers were having obvious change in the parent-teacher interaction. The reason of the change mainly includes two points. 1.The experience about matrimony produced the change of role. 2.Suffering from major parent-teacher conflict.
Forthly, most of the ten kindergarten teachers understand well about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and parent. And most kindergarten teachers thought that the parent is a friend or partner to cooperate with . They have five viewpoints of parent's role:1.Parents, mostly mother are to bring up their children. 2.The parent is the object that the teacher learns. 3.The parent is like friends. 4.The parent is customer or cooperation object. 5.The parent is also the learner who accepted help as well.
According to former conclusions, researcher provided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to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the kindergarten、the teacher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er.
中文部份
王芳如(2007)。幼稚園資深教師的親職教育知能與實踐歷程探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家通、周祝瑛、姜麗娟、楊景堯、蔡清華(譯)(1996)。Joseph J. Tobin, David Y.H.Wu&Dana H. Davidson著。幼兒教育與文化-三個國家的幼教實況比較研究。高雄市:麗文。
史慈慧(2007)。以學前教師觀點探究與外籍配偶家長之溝通經驗。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珊妮(2002)。一個幼稚園班級中親師溝通的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利百芳(2004)。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個案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國小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nel Quinn Pattion著。質性硏究與評鑑。嘉義市 : 濤石文化。
吳沐馨(2004)。幼教師對家長參與班級活動之困境知覺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珮瓏(2004)。幼稚園教師教學信念及其轉變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璧如(1998)。教育歷程中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教學報,10,1-36。
吳麗君(2008)。幼稚園主題課程中親師溝通和家長參與之探究-以某國小附幼一個班級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沁芬(1992)。輔導教師生涯發展及生涯重心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芳靜(2004)。幼兒園中教育友誼、互動接觸與家長關係管理效能之研究-以南部地區私立幼兒園為例。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美枝(2002)。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市:文笙。
沈姿君(2006)。當幼兒教師遇上新移民家長-幼兒教師的親師互動經驗與體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書璇(譯)(1995)。Garol Gestwicki.著。親職教育-家庭、學校和社區關係。台北市:揚智。
林明地(1996)。學校與社區關係:從家長參與學校活動的理念談起。教育研究,51,30-40。
林晏瑢(2008)。臺北市公立幼稚園家長參與親職教育活動現況與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惠文(2008)。幼稚園家長因應親師衝突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耀蘭(2006)。幼稚園親師合作的探究歷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崇儒(1999)。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金慶怡(2008)。金門縣公立幼稚園親師互動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珍瑜(2006)。一個幼教師親師溝通觀點與經驗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侯秋玲(譯)(2001)。Sandra Burt&Linda Perlis著。改變孩子一生的全新教養觀念。台北市:天衛文化。
洪福財(2004)。社會變遷中的親職教育-從幾項趨勢談起。國民教育,44(3),30-38。
高敬文(1999)。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合譯(2001)。Joseph A.Maxwell著。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市:心理。
張靜文(2009)。幼稚園親師互動研究-Foucault權力觀點之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姜佩德(2002)。網路互動程度與訊息涉入度對商業網站廣告效果的影響。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桂華、何英奇(1998)。父母獲取順從策略及其影響因素之質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195-220。
孫敏芝(1985)。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妙芳(譯)(2005)。Betty Farber等著。快樂學習的撇步。台北市:阿布拉教育文化。
郭為藩(1989)。自我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郭耀隆(1999)。國民小學親師合作之研究-一個班級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向明(2004)。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市:洪葉文化。
陳良益(1996)。我國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俊雄(2002)。高學業成就之平地原住民學生家長教育價值觀及親師互動之研
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奎熹(2001)。教育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陳晏捷(2007)。一位資深幼教老師親師互動的經驗。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素捷(2002)。台中市國民小學親師衝突原因及教師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淑坤(2006)。高雄市公立幼稚園園長專業角色知覺與角色實踐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熔釧(1996)。國民小學與社區溝通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鴻銘(1994)。國民小學教師之角色衝突及其因應策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康春枝(譯)(2006)。Mary Arnold著。幼兒保育的有效溝通技巧。台北市:湯姆生。
教師法(2000)。
曹常仁(1994)。親師關係之經營。國教之聲,27(3),8-17。
黃文三(1996)。教師的角色、責任及教學行為。高市文教, 58,50-56。
黃光雄(主譯)(2001)。Vogdam, R.C.&Biklen, S.K.著。質性教育硏究-理論與
方法。台北市:濤石。
黃美香(2004)。高雄縣市公私立幼稚園家長參與班級活動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建銘(2005)。外籍配偶親師溝通之研究-以幼托園所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迺毓(1994)。幼兒問題與改進-<當前幼兒教育問題與因應之道>評論
。教改通訊,14,35。
黃迺毓(1999)。心靈轉彎處。臺北市 : 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
黃迺毓(2002)。家庭教育。台北市:五南。
黃瑞琴(1994)。質性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黃愛娟(2005)。私立園所對家長意見的詮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懷恩(1993)。社會學的基石:重要概念與解釋。台北縣汐止市:風雲時代。
詹志禹(1996)。當前中小學課程改革的趨勢。教育資料與研究,22,23-25。
趙聖秋(1998)。國民小學家長與教師親師溝通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陽琪、陽琬(譯)(1995)。Mckay、David&Fanning著。人際溝通。台北市:桂冠。
鄭佳玲(2000)。台南市幼稚園教育家長參與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淑文(2000)。國小一年級導師因應親師衝突方式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鄧運林(1996)。家長在開放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北縣教育,13,8-11。
蔡明潔(2006)。台北市私立幼稚園園長在親師互動中的角色分析。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曉玲(1999)。幼兒園中親師互動之探討-多元文化下的思考。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毓書(2007)。幼兒園與家庭間溝通之研究-以一所私立幼兒園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怡珮(2007)。學前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及與外籍配偶家長親師互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鐘素翎(2008)。提升幼稚園家長參與教師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以親師互動模式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慈惠(2007)。幼兒家庭與學校合作關係: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盧玉琴(2003)。國民小學親師互動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愛秋(2003)。開放的親職教育-父母心、師生情。台北市:心理。
潘淑滿(2009)。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英文部份
Burns,Barbara J.(1994).The challenges of chil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ERIC Document Reporduction Service No. EJ493036)
Feeney, S.&Freeman, N.(2006).The new face of early care and education: Who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ERIC Document Reporduction Service No. EJ751403)
Graue,M.E.(1993).Social networks and home-schooling relation. Education Policy,
7(4), 466-490.
Hess , Jack &Comp.(1981). Inclusion, affection, control: The pragmatics of intergenerational communication(ERIC Document Reporduction Service No. ED 210735)
Hughes, P.& MacNaughton, G..(2000). Building equitable staff- parent communic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settings :An Australian case study
(ERIC Document Reporduction Service No. ED 441617)
Hymes, JamesL., Jr.(1975).The progressive education association.(Frederick L. Redefer interviewed by James L. Hymes,Jr.)(ERIC Document Reporduction
Service No. EJ128106)
Katz, L.(1980)Mothering and teaching-some significant distinctions. In L. Katz
(ed.),current topic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Corp.
Lightfoot(1978).Family-school interactions : The cultural image of mothers and teachers. Signs, vol. 3, no. 2, pp. 39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