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鈺君 |
---|---|
論文名稱: |
《天龍八部》之四大惡人研究 |
指導教授: | 林保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9 |
中文關鍵詞: | 金庸 、天龍八部 、惡人 、心理學 、犯罪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0 下載:7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人物眾多,情節引人入勝的《天龍八部》為金庸武俠小說著作中兩大奇書之一。此部小說所涉及的範圍極廣,佛教義理、佛家智慧,同時又顯露出人與人之間情欲、愛恨、恩仇、親情拉扯的一面。四大惡人在《天龍八部》中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欲望象徵:他們為惡,令人憤恨;但為惡的原因,卻又讓讀者悲憫,正符合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四大惡人的創造,可以說是作者對《天龍八部》這一主題的濃縮。
《天龍八部》的四大惡人為金庸創作中少見以「為惡」為聯繫關係的團體,四大惡人這個團體間的關係是較為獨特,而且在金庸進行兩次改版的過程中,除去對主要角色的異動外,對四大惡人的描述亦有所增減。
金庸對於四大惡人的書寫不僅挑戰讀者對於善惡的分際,小說中人物的性格更趨近圓滿貼近人性,善惡之間的切割也更為不易,因此《天龍八部》中的四大惡人所呈現的不僅是欲望與悲劇性格,還試圖面對人性的問題,段延慶、葉二娘、南海鱷神體驗過人性中亮采的一面,在犯罪時所展現的惡毒卻又令人深感畏懼,在善與惡、光與暗間,四大惡人純犯罪的身分慢慢被賦予完整的心理變化及轉折。
本論文選擇兩大奇書之一的《天龍八部》為研究文本,以在金庸小說中具獨特性的「惡人團體」為核心,探討小說中四大惡人在修改後文本中的變化,進而檢視犯罪與人性的衝突與平衡,並嘗試藉此給予四大惡人另一詮釋的角度。
一、 文本
金庸,《天龍八部》,1963-1966年,刊本。
金庸,《天龍八部》,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修訂本。
金庸,《天龍八部》,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9月金庸新修版。
二、 古籍
孔安國傳,孔穎達等正義,許雁輝分段標點,十三經整理工作小組編,《尚書正義》,國立編譯館主編,臺北市:新文豐出版,1978年。
蕭繼宗評點校注,《花間集》,台灣學生書局,1977年1月初版。
三、 研究金庸專著(依姓氏筆畫排列)
孔東慶,《金庸評傳》,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孔東慶、蔣 泥主編,《醉眼看金庸──北大醉俠點擊金庸人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6月。
冷夏,《金庸傳》,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95年1月。
金庸、池田大作,《探求一個燦爛的世紀》,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7月。
孫宜學,《千古文壇俠聖夢──金庸傳》,臺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5月。
張圭陽,《金庸與明報傳奇》,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
陸離,〈金庸訪問記〉收錄於《金庸:中國歷史大勢》,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傅國涌,《金庸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3年7月。
彭華、趙敬立著,《風華再現—金庸傳》,臺北:大旗出版社,2003年,頁165。
費勇、鐘曉毅,《金庸傳奇》,臺北:雅書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9月。
楊莉歌,《金庸傳說》,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9月。
餘子主編,《解放金庸》,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2002年7月。
四、 金庸評論專書(依姓氏筆畫排列)
三 毛等著,《諸子百家看金庸(肆)》,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0月。
王敬三主編,《名人名家讀金庸(上)、(下)》,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2月。
王敬三主編,《金庸小說2008年浙江海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
王秋桂主編,《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2月。
江堤編選,《金庸──中國歷史大勢》,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吳曉東、計璧瑞編,《2000年北京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2002年11月。
吳藹儀,《金庸小說的情》,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
吳藹儀,《金庸小說看人生》,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
吳藹儀,《金庸小說的女子》,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2月。
吳藹儀,《金庸小說的男子》,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2月。
宋偉傑,《從娛樂行為到烏托邦衝動──金庸小說再解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李佳穎主編,《金迷聊聊天(貳)》,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1月。
杜南發等,《諸子百家看金庸》(第四輯),臺北:遠景出版社,1985年。
杜南發等著,《諸子百家看金庸(伍)》,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0月。
林保淳,《解構金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6月。
倪匡,《我看金庸小說》,臺北:遠景,1981年7月四版。
倪匡著,《再看金庸小說》,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2月再版。
倪 匡,《三看金庸小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月。
倪 匡,《四看金庸小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月。
倪 匡、陳沛然,《五看金庸小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月。
翁靈文等著,《諸子百家看金庸(參)》,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0月。
曹布拉,《金庸小說的文化意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曹正文,《金庸小說人物譜》,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年。
陳 墨,《政教金庸》,臺北:雲龍出版社,1997年8月。
陳 墨,《技藝金庸》,臺北:雲龍出版社,1997年8月。
陳 墨,《文化金庸》,臺北:雲龍出版社,1997年9月。
陳 墨,《文學金庸》,臺北:雲龍出版社,1997年11月。
陳 墨,《人論金庸》,臺北:雲龍出版社,1997年12月。
陳 墨,《人性金庸》,臺北:雲龍出版社,1997年12月。
陳 墨,《藝術金庸》,臺北:雲龍出版社,1998年1月。
陳 墨,《形象金庸》,臺北:雲龍出版社,1998年1月。
陳 墨,《美學金庸》,臺北:雲龍出版社,1998年1月。
陳 墨,《賞析金庸》,臺北:雲龍出版社,1997年7月。
陳 墨,《孤獨之俠──金庸小說論》,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9月。
陳 墨,《武學金庸》,臺北:雲龍出版社,1997年7月。
陳 墨,《金庸筆下人物(上)、(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4年5月。
陳墨,《金庸小說與中國文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9年1月。
陳 墨,《俠客金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9月。
陳 墨,《情愛金庸》,臺北:雲龍出版社,1997年7月。
陳 墨,《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細說天龍八部》,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9月。
陳 墨,《武學金庸》,臺北:雲龍出版社,1997年7月。
陳 墨,《視覺金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9月。
陳墨,《金庸小說人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年。
陳墨,《金庸小說之謎》,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2年。
陳墨,《孤獨之俠──金庸小說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出版,2000年9月。
陳墨,《金庸小說賞析》,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0年。
陳墨,《英華之咀──金庸四部佳作回評》,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2月。
陳墨,《浪漫之旅──金庸小說神遊》,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9月。
陳墨,《眾生之相:金庸小說人物談》(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1年。
陳墨,《金庸想的和你大不同(上)(下)》,臺北:風雲時代,2008年10月。
陳墨,《英華之咀──金庸四部佳作回評》,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2月。
陳 墨,《金庸筆下人物(上)、(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4年5月。
陳 墨,《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細說天龍八部》,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9月。
陳世驤,《天龍八部‧附錄》,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頁2127。
陳鎮輝,《金庸小說版本追昔》,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1月。
舒國治,《讀金庸偶得》,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7月。
楊興安,《金庸小說十談》,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7月。
溫瑞安,《天龍八部欣賞舉隅》,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9月。
董千里,《金庸小說評彈》,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8月。
廖可斌編,《金庸小說論爭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潘國森,《話說金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3月。
潘國森,《總論金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7月。
潘國森,《雜論金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3月。
潘國森,《武論金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3月。
潘國森,《解析金庸小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8月。
餘 子等著,《諸子百家看金庸(壹)》,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9月。
閻大衛,《班門弄斧──給金庸小說挑點毛病》,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3月。
羅賢淑,《劍光俠影論金庸》,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
羅龍治等,《諸子百家看金庸(貳)》,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嚴家炎,《一探金庸俠骨柔情》,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
嚴家炎,《再探金庸情節趣味》,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
嚴家炎,《金庸小說論稿(修訂版)》,北京市 : 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新華書店經銷, 2007年12月。
五、 文學理論專著(依姓氏筆畫排列)
毛宗崗,《第一才子書》,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10月。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6月。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0月。
皮述民等著,《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10月。
朱棟霖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9月。
江湧豪、陳廣宏,《俠的人格與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易劍東,《武俠文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2月。
金聖嘆,《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上)、(下)》,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
金聖嘆,《第五才子書水滸傳》,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
金聖嘆,《第六才子書西廂記》,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
侯健,《中國小說比較研究》,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12月。
范伯群、孔東慶主編,《通俗文學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曹正文,《俠客行──縱談中國武俠》,臺北:雲龍出版社,1998年12月。
梁守中:《武俠小說話古今》,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3月。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俠與中國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4月。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縱橫武林──中國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9月。
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4月。
陳鎮輝,《武俠小說逍遙談》,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9月。
陳墨,《論劍之譜──武俠五大家品賞》,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2001年7月。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朱光潛譯,《美學》(Aesthetics),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
葉洪生,《葉洪生論劍──武俠小說談藝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11月。
葉洪生、林保淳,《臺灣武俠小說發展史》,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
葉慶炳,《古典小說評論》,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文化,1985年5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山東:齊魯書社出版,1997年。
戴俊,《千古世人俠客夢—武俠小說縱橫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12月。
鄺健行,《武俠小說閒話》,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12月。
嚴家炎,《嚴家炎論小說》,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4月。
龔鵬程,《俠的精神文化史論》,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2004年8月。
六、 心理學專著(依姓氏筆畫排列)
Anthony Bateman,Jeremy,Holmes著,林玉華、樊雪梅譯,《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二版。
Gerald I.Nierenberg、Henry H.Calero著,蔡慶蘭譯,《姿勢會說話:身體語言解碼》,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二版。
Lawrence, A. Pervin著,鄭慧玲譯,《人格心理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圖書公司,1984年。
Leahey, Thomas Hardy(托馬斯.黎黑)著,李維譯,《心理學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6年。
Michael Argyle著,王文秀、陸洛譯,臺北:巨流,《人際行為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ur),1995年一版。
Robert H.Hopcke著,蔣韜譯,《導讀榮格》(A Guided Tour of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C.Jung),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1月初版。
大山正著,《色彩心理學:追尋牛頓和歌德的腳步》,臺北:牧村圖書,2000年11月再版二刷。
王溢嘉著,《精神分析與文學》,野鹅出版社,1989年。
王小章、郭本禹著,《潛意識的詮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王寧著,《文學與精神分析學─王寧文化學術批評文選之3》,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著(Carl Gustav Jung),馮川、蘇克譯,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0月初版。
申荷永著,《心理分析入門》,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4年。
石田幸平著,《愛與恨心理學:由犯罪心理學的觀點探討》,臺北:新潮社出版,2004年初版。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楊韶剛譯:《佛洛伊德之精神分析論》,臺北:旭昇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一版。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著,彭舜譯,《精神分析引論》(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臺北:左岸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06年8月初版。
李亦園、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性格》,臺北:桂冠圖書公司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二版。
林語堂著,《吾國與吾民》,臺北:綜合出版社,1977年初版。
阿德勒(Alfred Adler) 著,羅玉林等譯,《阿德勒人格哲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艾爾佛列德‧阿德勒(Alfred Adler),陳鋼、陳旭譯,《理解人性》(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2版。
阿德勒 (Alfred Adler) 著,葉頌姿譯,《自卑與生活》(The Science of Living),臺北:長榮出版,1998年再版。
阿德勒著,黃光國譯,《自卑與超越》臺北:志文出版社,1990年10月再版。
約瑟夫‧洛斯奈(Joseph Rosner)著,鄭泰安譯,《精神分析入門》,志文出版社,1984年4月再版。
埃利希‧諾伊曼(Erich Neumann)著,李以洪譯,《大母神─原型分析》(The Great Mother-An Analysis of the Archetype),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年9 月初版一刷。
徐光國,《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7月初版。
馬斯洛(Abraham, Maslow)著,劉燁編譯,《馬斯洛的智慧》,臺北:正展文化出版社,2006年。
張春興著,《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書局出版,1977年。
張京媛編,《中國精神分析學史料》,臺北:唐山出版社,2007年12月。
張介賓著,《景岳全書‧雜證謨‧鬱證》,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年2月二刷。
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書局,2006年4月重訂一版一刷。
張春興、林清山著,《教育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1998年6月22版第二十八刷。
張春興著,《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1988年9月第25版。
莫瑞‧史坦 (Murray Stein)著,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Jung's map of the soul : an introduction),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8月初版。
郭為藩著,《自我心理學》,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6年12月初版。
陳仲庚、張雨新著,《人格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10月再版。
彭運石,《走向生命的巔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臺北: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年1月初版。
曾文星、徐靜著,《最新精神醫學》,水牛出版社,1983年7月出版。
楊庸一著,《心理分析之父─佛洛伊德》,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黃正鵠著,《精神分析基本理論》,復文出版社,1984年。
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心理》,臺北:桂冠圖書公司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3月初版。
溫世頌,《心理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0月出版。
榮格(Jung, C.G.)著,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臺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
榮格(Jung, C.G.)著,鴻鈞譯,《榮格分析心理學》,臺北:結構群出版社,1990年。
樊雪春、樊雪梅、涂冠如、樊蓉著,《諮商輔導學辭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6月初版一刷。
七、 犯罪學專著(依姓氏筆畫排列)
Ann Moir、David Jseesl 著,高忠義、盧正芝譯,《腦內犯罪驚奇》(A Mind To Crime),臺北:臺灣先智,1999年5月初版。
Brian Innes著,吳懿婷譯,《犯罪心理剖繪檔案》,臺北:商周出版,2005年。
Frank P.Williams Ⅲ、Marlyn D.Mcshane著,周愫嫻譯,《犯罪學理論》(Criminological theory),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5月初版。
Geoffrey M. Stephenson 著,蔡中理譯,《犯罪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criminal),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初版。
John Wiley & Sons著,李俊億譯,《走出犯罪實驗室》(Beyond the Crime Lab),臺北:商業周刊初版:城邦文化發行,2000年3月初版。
Morrison Wayne著,劉仁文、吳宗憲、徐雨衡、周振杰譯,《理論犯罪學:從現代到後現代》(THEORETICAL CRIMINOLOGY:from modernity to post-modernis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9月初版,頁131-132。
Richard Rhodes 著,吳書榆譯,《他們為何殺人: 一個異端犯罪學家的發現》(Why they kill),臺北:商業周刊初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年6月初版。
Ronald Blackburn著,吳宗憲等譯,《犯罪行為心理學:理論、研究和實踐》(The psychology of criminal conduct :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年10月初版。
R. K. Ressler, A. W. Burgess, J. E. Douglas等著,李璞良譯,《異常快樂殺人心理:解譯性犯罪》(Sexual Homicide:Pattern and Motives),臺北:臺灣先智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吳芝儀著,楊士隆主編,《暴力犯罪:原因、類型與對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2月二版。
李傑清著,《剝奪組織犯罪所得之研究: 臺灣及日本組織犯罪現象與對策之比較》,臺北:元照公司,2001年初版。
沈德昂著,《犯罪行為與羞恥感、罪惡感之關係──犯罪復健整合重建》,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初版。
周煌智等著,《性侵害犯罪防治學:理論與臨床實務應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4月初版。
林山田、林東茂著,《犯罪學》,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9月初版。
侯友宜著,《性侵害殺人犯罪之研究─透視本土真實案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6月初版。
張甘妹著,《犯罪學原論》,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
許春金著,《犯罪學》,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1月五版。
陳若璋著,《性罪犯心理學-心理治療與評估》,臺北:張老師出版社,2001年。
麥留芳著,《個體與集團犯罪:系統犯罪學初探》,臺北:巨流,1991年7月初版。
楊士隆著,《犯罪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5月二版。
楊士隆主編,《暴力犯罪:原因、類型與對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蔡德輝、楊士隆合著,《犯罪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2月再版。
蔡素珍編,《犯罪社會學》,臺北:黎明,1993年七月初版。
八、 社會學專著(依姓氏筆畫排列)
Craig Calhoun、Donald Light、Suzanne Keller著,林瑞穗譯,《社會學概論》(Understanding Sociology),臺北:麥格羅希爾,2004年6月初版,頁139-141。
張華葆著,《社會階層》,臺北:三民,1987年2月,頁211-216
九、 期刊論文(依發表日期排列)
鄭旭玲,〈誰與爭鋒?──《縱橫書海》訪金庸〉,《聯合文學》第116期,1994年6月,頁17—25。
嚴家炎,〈一場靜悄悄的文學革命──在查良鏞獲北京大學名譽教授儀式上的賀辭〉,《明報月刊》第29卷第12期,1994年12月,頁18—20。
林翠芬整理,〈金庸談武俠小說〉,收錄於《明報月刊》(在北大談武俠小說的影音紀錄文字稿),1995年1月號,頁48-54。
傅維信,〈武俠小說的出版傳奇──從還珠樓主、金庸到古龍〉,《書香月刊》第55期,1996年1月,頁18—23。
孫立川,〈金庸、梁羽生之後武俠凋零──新武俠小說成為絕響〉,《明報月刊》第31卷第2期,1996年2月,頁9—11。
卜大中,〈新武俠小說的意識型態政治──男俠角色的詮釋〉,《明報月刊》2月號,1996年2月,頁26—27。
曹止文,〈武俠小說熱對大陸文壇的衝擊〉,《明報月刊》2月號,1996年2月,頁12—13。
林保淳,〈救救臺灣的武俠小說──解構金庸及走出金庸體系的迷思〉,《明報月刊》第31卷第2期,1996年,頁18-20。
彭 毅,〈中國古神話與武俠小說──以金庸著作為例〉,《臺大中文學報》第9期,1997年6月,頁75—92。
陳墨,〈金庸小說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第5期。
劉再復,〈金庸小說在卄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會議導言〉,《明報月刊》8月號,1998年8月,頁43—46。
金庸,〈小說創作的幾點思考──金庸在閉幕式上的講話〉,《明報月刊》第33卷第8期,1998年8月。
嚴家炎,〈金庸談讀書及小說、電影創作──金庸答問錄〉,《明報月刊》第396期,1998年12月,頁33—35。
林保淳,〈通俗小說的類型整合──試論金庸小說的「虛」與「實」〉,《漢學研究》第17卷第1期,1999年6月,頁259—283。
金庸,〈不虞之譽和求全之毀〉,《文匯報》,1999年11月5日。
林翠芬,〈金庸談創作心得──浪漫主義也可表現人性〉,《文采月刊》第7 卷,2000年1月,頁55—59。
周淑媚,〈以《天龍八部》為例論金庸小說中的兩性關係〉,《通識教育年刊(中國醫藥學院)》,2001年。
吳宏一,〈金庸小說中的舊詩詞──梁羽生與金庸暗中較勁兒〉,《明報月刊》第423期,2001年3月,頁77—83。
齊若蘭著,〈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收錄於《天下雜誌》,第263期,2002年11月,頁42。
王文彪,〈金庸小說的多重悲劇內涵〉,《榆林學院學報》第13卷第4期,2003年。
胡啟文,〈金庸筆下的人性三毒〉,《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
吳偉明,〈日本的金庸現象初探〉,《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27期,2004年5月,頁131—146。
周淑媚,〈金庸小說中的兩性關係─論俠客之妻與母〉,《通識教育年刊(中國醫藥學院)》,2004年。
林淑薰,〈金庸小說中的丐幫幫會〉,《中國文化月刊》第283期,2004年7 月,頁99—124。
林保淳,〈金庸小說中的「江湖世界」〉,《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20期,2004年9月,頁1-28。
李維倫,〈作為倫理行動的心理治療〉,收錄於《本土心理學研究》,2004年12月2月第22卷,頁367。
楊倫,〈論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人性悲劇〉,《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05年。
何求斌,〈古詩今用,不拘一格──析金庸小說引詩的出格處〉,《中文》第3卷第4期,2005年,頁46—50。
羅賢淑,〈再探金庸小說初版之情節修訂〉,《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10期,2005年4月,頁135—155。
鄭錠堅,〈從「內在英雄」人格分類學論析金庸小說的人物原型〉,《萬竅:中華通識教育學刊》,2007年。
陳淑娟、董旭英,〈個人犯罪被害恐懼感影響因素之研究〉,收錄於《犯罪學》,第九卷第二期,2006年,頁34。
王蕊,〈論世界圖景中的語言圖景與文化圖景〉,《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2007年第4期。
萬雯雯〈了不盡江湖了不斷情─金庸小說結尾的藝術特色),《現當代文學研究》,2007年。
曹克穎,〈飽嚐世事苦,渴飲無相慧─從佛教視角淺析《天龍八部》〉,《傳承》,2008年第3期。
林保淳,〈成人的童話世界──武俠小說的「本體論」〉,《政大中文學報》第9期(2008年6月),頁189-212。
蔡宗晃、林明傑,〈以自我心理學探索邊緣型人格的內在世界〉,收錄於《輔導與諮商》,2008年2月,卷266,頁31-34。
鍾昭瑛、許文耀,〈性犯罪者的「自負特質」與攻擊行為及自我控制的關係〉,收錄於《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第四卷第二期,2008年,頁32。
許功餘,〈華人性格與行為關聯性的特殊內隱理論之探討:不同性格、性別及地位之比較〉,收錄於《中華心理學刊》,2010年52卷第3期,頁245-247。
十、 學位論文(依發表日期排列)
吳明麟《天龍八部美學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送銘池《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事物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事物分析》,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論文,2004年。
楊瑩薇《金庸天龍八部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顏嘉儀《英雄的旅程―以神話批評法閱讀天龍八部》,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涂明淮《金庸天龍八部版本研究》,臺北:臺北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楊芸芳《沈淪與解脫:天龍八部的悲劇意識》,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江玉英,〈金庸《天龍八部》之女性書寫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