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宜倫
論文名稱: 幼稚園教師團體討論中討論與分享發問行為研究
指導教授: 廖鳳瑞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7
中文關鍵詞: 團體討論教師發問分享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7下載:6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瞭解幼稚園教師進行團體討論的概況,及其於團體討論時的發問情形。研究者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四位國中小附設幼稚園教師及118位幼兒為研究對象,以錄音、錄影與訪談教師為主要的研究方法。並根據教室錄音及訪談教師之資料以質量並重之方式進行分析。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如下:
    一、 團體討論的概況
    (一) 團體討論的目的與內容安排:研究對象對於「討論」的目的主要在「引導幼兒進入主題活動或探討與課程有關的話題」,而「分享」的目的主要在「給予幼兒發表與分享想法的機會」;內容的安排大多與教學主題有關。
    (二) 團體討論中的談話概況:教師的談話約為幼兒談話的2.13倍,就談話的內容比例而言,以「教師的非問句」所佔比例最高(佔49%),依序為「個別幼兒說」(佔29%)、「教師的問句」(佔19%)、「幼兒齊說」(佔3%)。
    二、 教師發問的情形
    (一) 發問的頻率:研究對象的發問頻率頗高,平均每分鐘提出5.6個問題,平均每10秒就發問一次。
    (二) 發問的對象:整體而言,研究對象較常對個別幼兒發問(佔63%),但研究對象間的差異頗大,四位研究對象中有兩位教師最常發問的對象為「全班幼兒」,而另外兩位教師最常發問的對象為「個別幼兒」。此外,研究對象有「尖峰式發問」的傾向。
    (三) 問句的類型:研究對象發問的問句類型以「特指問句」(佔39%)為最多,其次依序為「是非問句」(佔20%)、「正反問句」(佔17%)、「附帶語句」(佔16%)、「其他問句」(佔4%)及「選擇問句」(佔4%)。
    (四) 發問的意圖:「引發資訊」的比例佔36%、「形成理解」的比例佔3%、「維持秩序」的比例為6%,皆低於其他研究的發現。「要求反思」之比例為17%,則高於過去研究的發現。「進行確認」類的問題則有37%,教師在此類問句上,多採「疑問式複述幼兒發言」的方式,此類問句略顯封閉和沒有挑戰性。
    三、 討論與分享時段的比較
    研究對象雖然對「討論」和「分享」有目的與內容上的區分,但僅在「個別幼兒說」和發問意圖為「引發資訊」的句數上達到顯著差異(皆為分享大於討論),其他皆無顯著差異存在,其可能是因為研究對象在進行「討論」及「分享」的方式或口語互動的模式上並無太大差異所致。
    最後,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對未來研究及幼稚園教師提出相關之建議。
    關鍵字:團體討論、教師發問、分享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教室中的團體性討論 …………………. 8 第二節 團體討論中的教師發問 ..……………. 19 第三節 教師發問的相關研究 ………………… 29 第四節 相關研究對本研究的啟示 …………..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6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36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37 第三節 資料的處理 …………………………... 42 第四節 資料分析 ……………………………… 55 第五節 對研究工具的檢討 …………………..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66 第一節 團體討論的概況 …………………….. 66 第二節 團體討論中的教師發問情形 ………. 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3 第一節 結論 …………………………………….. 93 第二節 建議 …………………………………….. 96 參考文獻 ……………………………………….100 一、 中文部分 …………………………………….100 二、 英文部分 …………………………………….102 附錄 ………………………………………….... 104 附件3-1:給教師的一封信 ……………………. 104 附件3-2:幼稚園團體討論錄音簡記 ………… 105 附件3-3:本研究之斷句舉例 …………………. 106 附件3-4:計畫口試之分析架構 ………………. 10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莉玲(1993)。幼稚園實習教師發問技巧的分析。幼兒教育學報(花師),2,頁35-60。
    王雅貞(2002)。合作性對話學習歷程之行動研究:以一個幼稚園大班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光佑文化編輯部編(1996)幼兒教育模式1—世界幼教趨勢與台灣本土經驗。台北:光佑。
    周勳男(譯)(1988)。Potter, David&Anderson, James E.著。有效的討論—實習手冊。台北市:幼獅。
    李昭瑩(2004)。主題課程下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杜宜展(1996)。國小學生發問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怡伶(2000)。幼稚園師生問答歷程之描述—以一個大班的小組活動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林寶山(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台北市:五南。
    夏征農(主編)(1992)。辭海(初版,下卷)。台北市:東華。
    高儷育(2000)。一個幼稚園班級內「團體討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國立編譯館(2000)。教育大辭書。台北市:文景。
    張玉成(1999)。教師發問技巧。台北市:心理。
    張靜文(1997)。幼稚園教室中討論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冠潔(2002)。一位幼稚園教師在主題式課程中引導行為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雅美(1998)。從「幼教理念」和「團體討論」輔導幼稚園改變課程發展模式之個案實驗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6-2413-H-152-004)。
    陳雅美(1999)。幼稚園方案教學團體討論之分析研究:二個不同教室之比較。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2,535-570。
    湯廷池(1988)。漢語詞法句法論集。台北市:台灣學生。
    王鴻仁(譯)(1986)。Sund, R. B.&Carin, A.著。發問的智慧。台北市:遠流。
    楊妙芬(1996)。教師發問與候答時間—國小師生教室行為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師院學報,9,97-120。
    漢菊德(1998)。成為一個人的教育—南海實幼對全人教育的詮釋。台北市:光佑。
    劉玉燕(2001)。由傳統走向開放:佳美的經驗。應用心理研究,11,頁216-230。
    劉芳秀(2004)。一位幼教老師提昇自身帶領團體討論技巧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蔡辰男(發行)(1985)。當代國語大辭典(2版)。台北市:百科。
    蔡敏玲(2001)。尋找教室團體討論互動的節奏與變奏—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台北市:桂冠。
    鄭明長(2001)。解惑與傳道:學生在教室中的發問與學習。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9-2413-H-020-010)。
    鄭明長(2002)。發問對教學歷程之影響初探。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教育類,15,87-114。
    盧素碧(2002)。幼兒教育課程理論與單元活動設計(4版)。台北:文景。
    谷瑞勉(譯)(2004)。Gambrell, Linda B.&Almasi, Janice F.著。鮮活的討論!—培養專注的閱讀。台北市:心理。
    簡楚瑛(2003)。當平凡的瞬間串匯成巨大的洪流時—從課室言談與課程結構看教育改革的契機。童年沃野的變遷與創化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二),37-80。
    羅採姝(1997)。幼兒園師生互動歷程分析:從一個老師觀點。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羅鳳珍(2004)。師生口語互動之反思—以一個幼稚園大班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二、英文部分
    Dillon, J.T. (1994). Using discussion in classrooms. Philadelphia: Buckingham.
    Good, T. L., Slavings, R. L., Harel, K. H. & Emerson, H. (1987). Student passivity: a study of question asking in K-12 classrooms, Sociology, 60, 181-199.
    Merriam-Webster, Inc. (Ed.). (1986).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Vols.1). Chieago: Merriam-Webster, Inc.
    Morgan N., & Saxton J. (1991). Teaching question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Routledge.
    Wilen & William, W. (1991, 3rd ed.) Questioning skills, for teachers.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Wilen, W. W. (1990). Forms and phases of discussion. In Wilen, W. (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discussion (pp.3-24).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Wood, D. & McMahon, L. & Cranstoun, Y. (1980). Working with under fives. Michigan: High/Scope Educ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Wood, D. & Wood, H. (1983). Questioning the pre-school child. Educational Review, 35, (2), p.149-162.
    Wragg, E. C. & Brown, G. (2001). Question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 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
    Kasulis, T. P. (1984). Questioning. In Gullette, M. M. (Ed.), The art and craft of teaching. (pp.38-48). USA: Harvard-Danforth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Brown, G. & Wragg, E. C. (1993). Questioning.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