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姚瑜雯
論文名稱: 現代漢語動作動詞重疊探討與教學應用
指導教授: 鄧守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動作動詞動詞重疊動詞分類教學語法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3下載:2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現代漢語的重疊現象不少,有關的探討也很多,但是筆者以華語教師的角度來審視這個語法點的教學時,發現重疊現象複雜,教師們在教學上仍有力有未逮之處,因此本論文針對動作動詞重疊的語義和制約作一探討,擬找出對教學而言,較為明確的說法及建議教法。本研究章節分配如下: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文獻回顧與語義探討──目的在確定動作動詞重疊的語義和語法制約,並對動詞分類做一說明,讓教學者在教學時,也能提供學習者明確的可重疊的動作動詞範圍。
    第三章:教與學實錄與分析:──目的在經由對教師與學習者的訪談,獲得動作動詞重疊的教學困難處,並進一步做病句分析,以提醒教學者在教學應注意制約說明。
    第四章:教學排序與語法規則說明──經由前二章的探討,試圖為教學者排出一個動作動詞重疊的教學排序及較簡明的語法說明。
    第五章:測驗與教學建議──收集測驗類型,以作為教學者一個評量學習者學習動作動詞重疊成效的參考。並由於動作動詞重疊的教學除了語義說明和排序以外,還有動詞類別辨識問題及複雜的制約問題,都較難與排序合併,故另立一節,提出一教學順序,以供教學者參考。
    第六章:結語:說明本研究未能顧及的地方,希望往後能有更多這方面的研究。使這個語法點的教學更完備。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動機和目的………………………………………………..1 1.2. 研究範圍………………………………………………………..2 1.2.1. “動詞重疊”之“動詞”何所指…………………………..2 1.2.2. “動詞重疊”之“重疊”為何……………………………..2 1.2.3. 動詞重疊語法研究範圍之設定……………………………..3 1.3. 研究架構與方法………………………………………………..3 1.3.1. 方向…………………………………………………………..3 1.3.2. 發覺問題……………………………………………………..4 1.3.3. 證明與解決問題……………………………………………..5 1.3.4. 教學語法規則的排序與設定………………………………..5 1.3.5. 教角步驟與評量的建議……………………………………..5 1.4. 章節的分配……………………………………………………..6 1.5. 訪談與問卷……………………………………………………..6 1.5.1. 問卷設計內容………………………………………………..7 1.5.2. 問卷調查對象及方式………………………………………..8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語義探討……………………………9 2.1. 動詞重疊語義的文獻回顧……………………………………..9 2.1.1. 回顧………………………………………………………….10 2.1.2. 疑問………………………………………………………….13 2.2. “輕鬆、委婉、嘗試”語義的探討……………………………14 2.2.1. 問卷A(對動詞重疊定義的認知)……………………….15 2.2.2. 問卷B(動詞重疊與VV看的使用)…………………….19 2.2.3. 小結………………………………………………………….22 2.3. “動量”語義的探討……………………………………………..23 2.3.1. 動詞重疊與“動量”……………………………………….23 2.3.2. 動詞重疊顯示的“動量”大小問題……………………….24 2.3.3. 動詞重疊動量的模糊性與時間的過程(aspect)問題.....28 2.3.4. 狀語與動詞重疊的量有關的問題………………………….32 2.3.5. “短時、少量、輕量”的問題…………………………….36 2.3.6. 小結………………………………………………………….38 2.4. 動詞重疊與動詞分類及單雙音節的問題………………………40 2.4.1. 動詞分類與動詞重疊的關係……………………………….40 2.4.2. 雙音節動詞重疊問題……………………………………….53 2.4.3. 動詞重疊形式……………………………………………….58 2.4.4. 小結………………………………………………………….59 2.5. 能願動詞與動詞重疊的制約……………………………………60 2.5.1. 動詞重疊與能願動詞的關係……………………………….60 2.5.2. 否定與疑問………………………………………………….61 2.5.3. 主語的限定………………………………………………….64 2.6. 動詞重疊在句子中的地位………………………………………66 2.6.1. 動詞重疊當定語的問題…………………………………….66 2.6.2. 動詞重疊的賓語…………………………………………….69 2.6.3. 動詞重疊與“是…的”句的關係………………………….70 2.7. 動詞重疊在已然、未然、常然下的表現………………………..72 2.7.1. 已然………………………………………………………….72 2.7.2. 未然………………………………………………………….73 2.7.3. 常然………………………………………………………….79 2.8. 結論………………………………………………………………81 第三章 教、學實錄與分析……………………………….84 3.1. 教師訪談…………………………………………………………84 3.1.1. 訪談對象及訪談方式…………………………………….…84 3.1.2. 訪談內容與訪談結果……………………………………….85 3.1.3. 結論………………………………………………………….89 3.2. 學習者訪談………………………………………………………90 3.2.1. 訪談對象及方式說明………………………………………90 3.2.2. 訪談內容……………………………………………………92 3.2.3. 訪談結果……………………………………………………92 3.3. 病句分析……………………………………………………….101 3.3.1. 偏誤類型…………………………………………………..101 3.3.2. 小結………………………………………………………..111 3.4. 結論…………………………………………………………….111 第四章 教學排序與語法規則說明…………………….113 4.1. 排序……………………………………………………………113 4.1.1. 從重疊語義的角度看…………………………………….114 4.1.2. 從動作動詞小類來看…………………………………….114 4.1.3. 從制約的角度來看……………………………………….115 4.1.4. 從動詞單雙音節及重疊形式來看……………………….115 4.1.5. 從動詞重疊使用在未然、已然、常然的情況來看…….117 4.1.6. 結論……………………………………………………….119 4.2. 語義、用法規則的解釋與說明………………………………120 4.2.1. 動詞重疊式的制約………………………………………..121 4.2.2. 動詞重疊式的語法規則說明……………………………..122 第五章 測驗初探與教學建議…………………………...127 5.1. 測驗題型分類與建議………………………………………….127 5.1.1. 測驗題型分類……………………………………………..127 5.1.2. 評論與建議………………………………………………..130 5.1.3. 其他建議…………………………………………………..132 5.2. 教學建議……………………………………………………….133 5.3. 後言…………………………………………………………….135 第六章 結語……………………………………………..136 6.1. 研究限制……………………………………………………….136 6.2. 後續研究……………………………………………………….137 6.3. 後言…………………………………………………………….137

    參考書目
    一、書目:
    丁邦新. 1994. (中譯本)《中國話的語法》. 趙元任. 1968. (原著).台北.學生書局.
    黃宣範. 1983. (中譯本)《漢語語法》. Li, Charles N. & Thompson, Sandra A. 1982.(原著). 台北. 文鶴.
    鄧守信. 1984. 《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意研究》. 台北:學生書局.
    鄧守信. 1986. 《漢語動詞的時間結構》. 於《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30-37.
    鄭良偉.. 《時體、動量和動詞重疊》. 於《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440-447.
    劉月華. 1983. 《動詞重疊的表達功能及可重疊動詞的範圍》. 於《中國語文》第1期.
    劉月華. 1984. 《動量詞“下”與動詞重疊比較》. 於《中國語文》第1期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 1996.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 台北:師大書苑.
    李宇明. 1998. 《動詞重疊的若干句法問題》. 於《中國語文》第2期. 83-92.
    李宇明. 2000. 《漢語複疊類型綜論》. 於《漢語學報》第1期. 4-15.
    朱景松. 1998. 《動詞重疊式的語法意義》. 於《中國語文》第5期. 378-386
    李英哲. 2000. 《從語義新視野看漢語的一些重疊現象》. 於《漢語學報》第1期. 16-20.
    陸鏡光. 2000. 《重疊.指大.指小》. 於《漢語學報》第1期. 21-27.
    邵敬敏.吳吟. 2000. 《動詞重疊的核心意義、派生意義和格式意義》. 於《漢語學報》第1期. 39-47.
    葉步青. 2000. 《漢語動詞重疊的語義研究》. 於《漢語學報》第1期. 48-52.
    吳振國. 2000. 《漢語動詞重疊的時間特徵》. 於《漢語學報》第1期. 63-69.
    王希杰.華玉明. 1991. 《論雙音節動詞的重疊性及其語用制約性》. 於《中國語文》第6期. 425-430.
    吳吟. 2000. 《漢語重疊研究綜述》. 於《漢語學習》第3期. 28-34
    陳前端. 2001. 《動詞重疊的情狀特徵及其體的地位》.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4期. 48-55.
    劉丹青. 2001. 《語法化中的更新、強化與加疊》. 於《語言研究》第2期. 71-81.
    石毓智. 1996. 《試論漢語的句法重疊》. 於《語言研究》第2期. 1-12
    屈承熹. 1999. 《漢語認知功能語法》. 台北:文鶴.
    湯廷池. 1979. 《國語語法研究論集.小題大作篇》. 台北:學生書局.
    戴耀晶. 1994. 《論瞬間動詞》. 於《語法研究與語法應用》. 37-45.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龔千炎. 1995. 《漢語的時相、時制、時態》. 上海:商務印書館.
    邢福義. 2000. 《說“V一V”》. 於《中國語文》第5期. 420-432.
    胡孝斌.1997. 《試論動詞重疊“VV”式與動詞“V一下”式的差異》.於《漢語學習》第2期. 18-21.
    袁毓林. 1991. 《祈使句式和動詞的類》. 於《中國語文》第1期. 10-20.
    盧福波. 1996. 《對外漢語教學實用語法》.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大忠. 1996. 《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分析》.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葉盼雲.吳中偉. 1999. 《外國人學漢語難點釋疑》.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耿二嶺. 1995. 《HSK之橋-習題與注釋》.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梁榮基. 1999. 《語文教學與測試》. 新加坡:南大中文系叢書.
    趙恆玉. 2001. 《漢語「有」的語義分析與教學語法》. 碩士論文.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教學研究所.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 1997. 《實用視聽華語Ⅰ》. 台北:正中書局.
    李曉琪.戴桂英.郭振華. 1995. 《新漢語教程Ⅰ》.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鄧懿. 1987. 《漢語初級教程1》.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Tsao, feng-fu. 2000.The Semantics and Syntax of Verbal and adjectival Reduplication in Mandarin and Taiwanese Minnan. unpublished.
    Odlin, Terence. 1994.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U.S.A.: Cambridge.
    二、工具書
    《中央研究院 平衡語料庫》. http://www.sinica.deu.tw/ftms-bin/kiwi.sh.
    孟琮等. 1999. 《漢語動詞用法辭典》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