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秀卿 |
---|---|
論文名稱: |
多元評量在國中歷史教學上的應用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鄭瑞明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9 |
中文關鍵詞: | 多元評量 、歷史教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24 下載:10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 文 摘 要
為了培養具有競爭力的下一代,政府大力推動教育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即是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與評量技術,以目前所實施的九年一貫新課程而言,積極強調十項基本能力指標,希望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並提供適性教育,重視學生的主動學習歷程,相信這些目標是無法以單一種教學或評量即可達成的,故多元評量的實施將是現代教改的趨勢。
本研究旨在探討將多元評量應用於國中歷史教學時,對學生在歷史科學習動機、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上的影響。本研究在探討相關研究之後進行多元評量的教學設計,並以任教之國中二年級學生為對象,實施教學實驗,提供歷史教師與研究者作為參考。
本研究的成果如下:
一、在教學成效方面:多元評量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動機,並增進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培養學生正向積極的學習態度與促進高層次認知目標的達成;提升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並增進自我了解與學習反省,以及發展學生解決問題與終身學習的能力等。
二、在教師的反思與成長方面:評量應成為學習的一部分,老師在教學中進行評量,給予學生立即的回饋;在評量中進行教學,其學習的結果方能反應學習者的真實面貌,因此,教師應扮演評量改革的掌舵者而非被動的執行者,並不斷的自我充實與實踐。
三、建議:多元評量在國中歷史教學上的應用是十分適合可行的,但教師必須認同多元評量的理念與優點,進行採取行動方能奏效,並且提升發展設計評量的能力,實施時應提供學生相關的資源。
參 考 書 目
一、專書:
1、于友西、葉小兵,《素質教育與歷史教育學》,北京市: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一版。
2、王仲孚,《歷史教育論集》,台北市:大同資訊圖書出版社,民國90年,修訂二版。
3、王壽南,〈歷史教育的目的〉,《歷史科教學研究》,台北市:幼獅,民國82年。
4、李吟,單文經,《教學原理》,台北市:遠流出版社,民國84 年。
5、李坤崇,《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市,心理,民國88年。
6、吳毓瑩,〈開放教室中開放的評量–從學習單與檢核表的省思談卷宗評量〉,《開放社會中的教學》,台北市:國立台北師院主編,民國84年。
7、林美玲,《教學原理》,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民國91年。
8、歐用生,《新世紀的教育發展》,台北市:師大書苑,民國86年。
9、張世忠,《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台北市:五南,民國90年。
10、教育部,《國民中學歷史課程標準》,台北市:正中書局,民國61年10月。
11、教育部,《國民中學課程標準》,民國84年。
12、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民國92年1月。
13、黃政傑,《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書苑,民國90年,初版三刷。
14、Teaching &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Linda Campbell, Bruce Campbell, Dee Dickinson 著,郭俊賢、陳淑惠譯,《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台北市:遠流,民國88年二版。
15、Multiple Intelligence Approaches to Assessment,David Lazear 著,郭俊賢、陳淑惠譯,《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台北市:遠流,民國89年。
16、Multiple Assessments for Multiple Intelligences,James Bellanca, Carolyn Chapman, Elizabeth Swartz 著,夏惠賢等譯,《多元智能與多元評價–運用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北京市:中國輕工業出版社,西元2004年2月第一版。
17、郭實渝譯,《美國歷史科國家課程標準–探討美國經歷》,台北市:教育部,民國85年。
18、Howard Gardner 著,陳瓊森譯,《MI開啟多元智能新世紀》,台北市:信誼基金出版社,民國86年。
19、單小琳,《多元評量》,台北市:聯經,民國89年。
20、Robert L. Lim & Norman E. Gronlund 著,鄒慧英譯,《測驗與評量–在教學上的應用》,台北市:洪葉文化,民國92年。
21、甄曉蘭,《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91年。
22、鄭博真,《課程與教學革新》,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民國90年。
23、鄭新輝、李坤崇主編,《國中統整課程實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民國91年。
二、論文:
1、王淑萍,《利用多元評量探討國小低年級科學學習成效》,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自然科學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民國92年。
2、王詩敏,《多元評量在國一認識台灣(社會篇)的實施歷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
3、史秀蘭,《國語文多元評量之設計與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93年。
4、江蕙如,《建構主義在歷史教學上的理論與實踐~~以國二中國現代史教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2年。
5、呂文賢,《國中教師教學之多元評量實施研究–以嘉義縣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6、林怡呈,《教學歷程中多元評量之迷思、神話與活化–以一個國小教師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7、林美賢,《國小社會科實施多元評量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8、林麗詩,《以能力指標為導向的多元評量設計–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中的「觀測月亮」單元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9、姚幸君,《歷史教學的突破與嘗試–合作學習在歷史科的運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1年。
10、洪淑玉,《多元評量方式的施行對國中生數學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11、柯嘉甄,《國小學生家長對多元評量的覺知與學生的目標導向學習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民國92年。
12、洪德健,《國小社會科真實評量實施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13、張瑞珍,《台中地區國小自然科教師對於多元評量的困擾與問題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14、高毓婷,《多元評量對國中數學學習的影響與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15、陳佩君,《實踐多元化評量於國小中年級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16、陳美珍,《在國小一年級實施以自然科為主軸的生活課程多元評量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17、陳淑娟,《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初期閩南語課程多元評量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國語文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民國91年。
18、黃嘉玲,《學習檔案在歷史教學的應用研究–以高雄市翠屏國中小(國中部)為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3年。
三、期刊:
1、田耐青,<由多元智慧理論的觀點談教學評量:一些台灣的實例>,《教師天地》,第99期,民國88年4月,頁32-38。
2、李坤崇,〈多元化教學評量理念與推動策略〉,《教育研究月刊》,第98期,民國91年,頁24-36。
3、吳裕益,〈多元評量之發展與改進〉,《教育研究月刊》,第98期,民國91年,頁18-23。
4、林啟泓,〈活用多元評量培養多元智慧〉,《南縣國教》,第9期,民國92年6月,頁14-15。
5、侯雅齡,〈如何有效運用多元評量結果〉,《測驗與輔導》,第150期,民國89年4月,頁3339-3341。
6、陳世聰,〈多元智慧教學與評量的思維與作為〉,《屏東縣教育季刊》,第4期,民國89年10月,頁13-17。
7、許育榮,〈多元評量實施過程中的省思〉,《南縣國教》,第9期,民國92年6月,頁22-23。
8、陳春蓮,〈從教師專業的觀點談多元評量〉,《南縣國教》,第9期,民國92年6月,頁12-13。
9、陳義男,〈多元評量如何落實在國中小教學評量上〉,《南縣國教》,第9期,民國92年6月,頁9-11。
10、陳嘉和,〈歷史教育的宗旨及價值〉,《歷史教學雙月刊》,1卷6期,民國78年,頁48-52。
11、陳豐祥,〈歷史學科的知識組織與課程設計〉,《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十一卷六期,民國90年4月,頁27-36。
12、張美玉,〈從多元智能的觀點談歷程檔案評量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研究資》,第9卷第1期,民國90年2月,頁32-54。
13、張清濱,〈多元化的教學評量〉,《研習資訊》,第13卷第3期,民國85年,頁1-9。
14、彭森明,〈實作評量理論與實際〉,《教育資料與研究》,第9期,民國85年3月,頁44-48。
15、張曉華,〈教育戲劇(DIE)在國民教育中的教學意義〉,《中等教育》,第54卷第1期,民國92年2月,頁26-47。
16、謝明俸,〈多元評量面面觀〉,《南縣國教》,第9期,民國92年6月,頁20-21。
17、鄭富森,<教學評量之省思與改進之道>,《教師天地》,第99期,民國88年4月,頁18-24。
18、鄭麗玉,〈教學評量的改革〉,《教師之友》,第40卷1期,民國88年2月,頁23-33。
19、劉景輝,〈歷史使人更聰明〉,《歷史月刊》,第80期,民國83年,頁74-75。
20、顏童文,〈從Gardner〉多元智慧理論談多元評量方式〉,《南縣國教》,第9期,民國92年6月,頁6-8。
21、簡茂發,〈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師天地》,第99期,民國88年4月,頁11-17。
22、簡茂發,〈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育資料與研究》,第46期,民國91年5月,頁1-7。
23、鐘樹椽,〈當前學校實施多元評量之探究與建議〉,《教師之友》,第42卷第5期,民國90年12月,頁11-18。
四、線上查詢:
1、李慶西,〈國民中學歷史教科書相關問題探討〉,http://www.isst.edu.tw/s61/cum.html。
2、林福榮,〈國民中學多元評量模式之探究〉,http://www.teacher945.com.tw/upload/edu_article/05_20031204_1051_001.doc。
3、岳謙厚,http://66.102.7.104/search?q=cache:v5aE0zCeUEwJ:teacher.lwlc.edu.hk/schfac/libr/7716.htm+%E5%BD%B1%E8%A6%96%E5%8F%B2%E5%AD%B8&hl=zh-TW。
4、陳明印,〈成績評量準則說明〉,http://srvnt.sude.tpc.edu.tw/web/tpc_score/%A6%A8%C1Z%B5%FB%B6q%B7%C7%ABh.doc。
5、教育部,〈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草案總說明〉,http://class.eje.isst.edu.tw/files。
6、陳冠華,〈追尋更有意義的歷史課─「英國學校委員會歷史科計畫13-16」〉,http://teaching.hist.nthu.edu.tw/Periodical/000014.php。
7、黃惠貞,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6010
8、葉小兵,〈關於歷史教學實驗與方法的理念〉,http://teaching.hist.nthu,.edu.tw/Periodical/000039.php
9、富容,http://www.nkmu.edu.tw/campus/gec/new-general/93-2abcd/a18.htm。
10、線上查詢:張靜嚳,〈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http://www.bio.ncue.edu.tw/c&t/issue1-8/v7-1.htm。
11、〈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70026。
12、〈試談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http://www.snedu.com/res/lishid.php?id=810&lx=1。
13、Cheng Lai Fan, http://www.cmi.hku.hk/material/Workshet/Essay.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