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宗賢
論文名稱: 雲林縣崙背鄉高齡農民農業知識學習之研究
指導教授: 陳雪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0
中文關鍵詞: 農業知識高齡農民非正式學習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7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討台灣近代農業發展中,農民在每個不同生命階段,他們所學習農業知識之內容有何不同,學習管道有何轉變,他們是如何去重新學習及認知新的農業知識,如何看待自我及農業,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讓自己能重新適應每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和社會環境,從而能再出發,其間的自我反思和經驗轉化的情形。並期藉由此研究提供政府及相關農政單位實施農業推廣教育和制定農業政策之參考。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
    一、高齡農民農業知識學習特性及其轉折。
    (一)分析農民農業知識學習的內容為何?
    (二)分析農民學習農業知識的途徑為何?
    二、比較高齡農民農業知識學習之異同;及不同生命階段之高齡農民,其農業知識學習的差異情形。
    三、分析高齡農民對「農業」、「農民身份」的認知、定位及其轉折。
    四、研究結果建議農業推廣教育實施和農業政策制訂參考。
    基於研究目的,本研究以高齡農民生命史為依據,並使用質性的深度訪談法,將四位受訪者的資料整理融匯歸納。試圖以農民農業知識學習歷程的小歷史,來觀看台灣近代農業知識發展的大歷史。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農民學習農業知識之內容因時代背景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二、農民學習農業知識之途徑因時代背景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三、不同農民間對於農業知識之學習內容及途徑有所差異。
    四、農民對「農業」、「農民身份」之認知、定位因時代背景之轉變而有不同。

    Abstract
    The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knowledge learning through the life stages of senior farmers and their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and how do they recognize and implement to daily agricultural operations; and how do they adjust themselves when they encounter on the rapidly agri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lso, what kinds of learning are conducted by these framers to increase their own critical thinking and self-authorship to contribute and maintain substanti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and the research purpose are to find out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ition of agricultural knowledge of elder farmers, comparison the different agricultural knowledge of elder farmers, analys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cognition of agriculture and identity, and the research findings can offers related suggestions.
    The analysis and presentation of interview data are then discussed. The purpose is to dissect the perspectives of four elder farmers’ life stories, on learning agricultural knowledge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ese agricultural history.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oral history of four senior farmers, I find that personal experiences based on Chinese tradition, for instance the practice of farming is based on the lunar calendar, gain thought the informal learning are valued, especially before 1970s. Furthermore, they learn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knowledge that has diffused through either the non-formal educational or commercial institutions from 1980 to present and the knowledge of agriculture and identity has been transformed. The concluding chapter highlights that the way of informal leaning is prominent through the life stages of the older farmers. Finally, I offer some important suggestions and the key issues for further research.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及重要性 6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台灣農業發展與農村生活形態 14 第二節 情境取向之學習理論 35 第三節 農業知識學習相關之實徵研究 4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4 第一節 質性研究與生命史 54 第二節 研究區域與對象 58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75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83 第一節 日治時期至光復初期(1950)之農業知識學習 83 第二節 1950至1970年代之農業知識學習 132 第三節 1970年代以後之農業知識學習 1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95 第一節 結論 195 第二節 建議 206 參考文獻 211 附錄 219 圖表目次 圖目次 圖2-2-1 經驗學習循環(An 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38 圖3-3-1 「生命史」設計圖…………………………………………………75 表目次 表1-1-1 民國70年~92年就業人口類別的總人數及其百分比……………2 表1-1-2 民國76年~92年農業就業人口之性別年齡結構變動……………3 表1-1-3 民國70年~92年農家與非農家所得總額之比較…………………4 表3-2-1 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63 表3-3-1 深度訪談大綱………………………………………………………77 表3-3-2 訪談時間、地點及次數……………………………………………80 表6-1-1 大時代背景下的農民知識學習轉變…………………………….201 表6-1-2 高齡農民農業知識學習歷程比較……………………………….203

    中文部分
    王秋絨(1988)。包魯‧弗雷勒的對話教育思想評析。社會教育學刊,第17期,頁147-172。
    王秋絨(1998)。激進的成人教育之歷史淵源與弗雷勒的意識化理論。社教雙月刊,第32期,頁31-46。
    王俊雄、蕭崑杉(2000)。農業知識資訊推廣體系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7卷第2期,業239-268。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65-298頁)。高雄:麗文文化。
    毛育剛(1992)。農業發展。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施議揚(2005)。農業機械。中華百科全書。中國文化大學資訊中心,(http://living.pccu.edu.tw/chinese/index.asp)
    李奉儒(2003)。P. Freire的批判教學論對於教師實現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第49輯,第3期,頁1-30。
    李明璁(1996)。國家機器、政治轉型與社會福利—以「老人年金」議題之發展(1992-1995)為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興(1984)。成人教育哲學。社教雙月刊,第1期,頁59-64。
    李建興(1999)。社會變遷中的親職教育。社會教育年刊,第47期,頁12-15。
    李晶(2000)。人際關係與自我觀的建構。載於阮新邦、羅沛霖(主編),當代中國農村研究(上)理論與探討(79-108頁)。新澤西: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李賢德(1984)。蕉農與農業消息傳播之關係。臺灣農業,第20卷,第4期,頁38-46。
    阮新邦(2000)。當代中國農村研究的理論探討。載於阮新邦、羅沛霖(主編)。當代中國農村研究(上)理論與探討(45-78頁)。新澤西: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宋明順(1998)。傅雷勒(Paulo Freire)的批判教育學思想。社教雙月刊,第83期,頁24-31。
    吳宗立(1997)。杜威知識論及其教育涵義探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8卷,第2期,頁116-125。
    吳進喜(2004)。臺灣的地理。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聰賢(1979)。農民知識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7期,頁1-48。
    吳聰賢(1986)。傳統與現代化農民性格內涵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9期,頁1-18。
    吳堯峯(1990)。農村社會與農村文化。農訓雜誌,第7卷,第3期,頁41-45。
    林如萍(1998)。農家老人與其成年子女代間連帶之研究—從老人觀點分析。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秀珍(1999)。杜威經驗概念之教育意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林美容(1995)。人類學與台灣。台北:稻香出版社。
    林逢祺(2003)。由思維歷程透視教學原理--杜威「思維術」方法論之衍釋。教育研究集刊。第49輯,第一期,頁1-29。
    林敏華(1998)。杜威與皮亞傑知識論之比較。教育研究,第6期,頁295-308。
    林瑋嬪(2000)。華人「親屬」觀念重探:以一個臺灣西南農村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90期,頁1-37。
    林稷治(1991)。臺灣農民意識轉換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
    岳修平(1999)。農民使用網路化農業資訊需求與行為之研究。農業推廣學報,第16期,頁1-15。
    金耀基(1988)。「面」、「恥」與華人行為之分析。載於楊國樞(主編),華人的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周素卿(2001)。臺灣的都市與聚落。載於姜善鑫(主編),揭開福爾摩沙的面紗:台灣的人文地理(上、下)。台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胡中一、陳建甫(2004)。日本循環型社會之鄉村綜合振興策略分析:朝向共生互惠的城鄉關係。臺灣鄉村研究,第3期,頁1-52。
    胡幼慧(2001)。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出版。
    洪震宇(1984)。台灣農村經濟研究。台北:自立晚報社。
    高淑貴(2000)。農村老人生活調適之研究。農業推廣學報,第17期,頁27-57。
    韋政通(1998)。倫理思想的突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孫樹根、蕭崑杉(1998)。臺灣農家生活型式之研究。臺灣金融論叢,第39期, 頁69-101。
    許文進(1990)。臺灣農業政策變遷之政治經濟分析—從農民所得與農民福利面加以剖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軍。(1999)。後現代教育。台北:揚智。
    張靜文(1999)。參與讀書會之成年女性其母職角色認同與轉化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筠(1999)。勞工、農民與軍公教福利政策之比教育檢驗。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福鎮(2000)。詮釋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21-238頁)。高雄:麗文文化。
    陳元暉(1996)。高齡農民問題與其對策。社區發展季刊,74期,頁114-121。
    陳秀卿(1996)。提升營農婦女能力,開創農村新貌。豐年,第46卷,第1期,頁38-41。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5-50頁)。高雄:麗文文化。
    陳希煌(1988)。臺灣農業經濟問題之探原。台中:稻香。
    陳尚蓉、王俊雄(2002)。農業產銷班組織學習的概念分析。農林學報,第53卷,第1期,頁29-42。
    陳幸仁(1996)。柏拉圖與杜威知識論的比較與評論。鵝湖月刊,第21卷,第12期,頁32-35。
    陳明建(2001)。臺灣的農業。載於姜善鑫(主編),揭開福爾摩沙的面紗:台灣的人文地理(上、下)。台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陳明蕾(1999)。一個新的學習典範:觀點轉化學習。成人教育學刊,第3期,頁1-31。
    陳美芬(1999)。從學習過程看知識的傳遞--Dewey和Knowles的觀點。國教之聲,第33卷,第2期,頁48-58。
    陳峰津(1977)。杜威教育思想之研究。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雪雲(2000)。經驗、自我與學習。社會教育學刊,第29期,頁57-92。
    陳雪雲(2005)。社區導向之積極公民身份學習~從非正規到非正式反思學習。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編,非正規學習(151-182頁)。台北:師大書院。
    陳紹馨(1979)。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
    陳雅美(1986)。臺灣農民創新行為與傳播媒介之研究—以卓蘭、新社兩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肇立(1998)。聚落與社會。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鄒川雄(2003)。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2-53頁)。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葉乃靜(2001)。論知識管理中的默會知識。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第7卷,第3期,頁83-92。
    黃大洲(1973)。農場共同經營班的組織分析。中華農學會報,第84期,頁103-112。
    黃心愉、蘇雅惠(2001)。非營利組織成員轉換性學習之探討—以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農業推廣學報,第18期,頁71-106。
    黃月純(2001)。生命史研究在成人教育上的應用。成人教育學刊,第五期,頁219-248。
    黃金麟(1999)。文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60-88頁)。台北:巨流。
    黃明月(2000)。成人經驗學習理論之探討。社會教育學刊,第29期,頁35-56。
    黃俊傑(1994)。楊懋春對臺灣農村社會文化的看法。臺灣農業,第30卷,第3期,頁1-18。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富順(2001)。成人的經驗學習。成人教育,第59期,頁2-11。
    黃應貴(1984)。光復後臺灣地區人類學研究的發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2期,頁105-146。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甄曉蘭(2000)。批判俗民誌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運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369-390頁)。高雄:麗文文化。
    雲林縣政府(1999)。雲林縣統計要覽。第49期。雲林縣政府。
    雲林縣政府(1998)。雲林縣統計彙編。雲林縣政府。
    楊國樞(1981)。華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與蛻變。中華心理學刊,第23期第39-56頁。
    楊國賜(1988)。社會教育的理念。台北:師大書苑。
    楊懋春(1980)。近代中國農村社會之演變。台北,巨流。
    董時叡(1999)。電腦網路傳播在農業經營上應用之探討-農業推廣的觀點。農業金融論叢,第41期,頁143-161。
    董時叡(2001)。農業知識衍生者電腦網路知識分享意願研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8卷,第3期,頁169-183。
    董時叡(2002)。農業知識之創造與分享。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9卷,第3期,頁81-101。
    翟學偉(2000)。華人的行動邏輯。新澤西: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詹火生(1989)。讓社會預算還原社會福利的真正意義。國家政策研究季刊,第2期,頁100-111。
    詹志禹(1998)。認知的主動性。教育研究資訊,第6卷,第1期,業28-51。
    廖正宏、黃俊傑(1992)。戰後臺灣農民價值取向的轉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廖慶樑(1992)。試驗場所農業創新之傳播途徑分析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瑞梅(1995)。社會網絡的資料收集、測量及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熊瑞梅(1999)。團體與組織。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121-156頁)。台北:巨流。
    蔡必焜(1989)。臺灣農業推廣教育策略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宏進(1997)。臺灣農業與農村生活的變遷。中華民國農訓協會編印。
    蔡宏進(2002)。農民組織在農業技術移轉上的角色。農民組織學刊,第4期,頁101-118。
    蔡必焜(2001)。鄉村發展的後現代意涵。農業推廣學報,第18期,頁123-137。
    蔡必焜、王俊豪、卓正欽(2004)。社會資本與永續社區發展。臺灣鄉村研究,第3期,頁53-76。
    蔡秀媛(2002)。轉化學習之理論與應用。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33期,頁389-404。
    蔡昌明(1998)。成人意識的改變與批判反思能力的培養—轉換學習理論的探討。成人教育,第43期,頁44-50。
    鄧方譯(1999)。J. S. Coleman,社會理論的基礎。北京:社科文獻。
    劉焜輝、金樹人(1989)。生計諮商之理論與實施方法。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劉鳳英(2000)。家庭、工作與女性主體:五位國小女性主任追尋自我的生命是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清榕(1999)。台灣農業推廣未來發展方向。農訓雜誌,第16卷,第7期,頁50-53。
    劉清榕(2000)。農業技術革新與農業推廣。農訓雜誌,第17卷,第11期,頁14-17。
    賴爾柔(1973)。臺灣農村家庭決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偉斯(1996)。組織學習干預理論:行動理論之觀點。空大行政學報,第6期,頁303-322。
    謝雨生(1990)。農家採用不同農業技術的影響因素。農業推廣學報,第8期,頁105-145。
    謝雨生、黃毅志(1999)。社會階層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157-198頁)。台北:巨流。
    謝志一(2002)。草根,知識與黑珍珠-屏東蓮霧技術發展的脈絡式研究。私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國雄(2003)。茶鄉社會誌:工資、政府與整體社會範疇。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蕭新煌(1990)。一九八0年代末期臺灣的農民運動:事實與解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0期,頁67-94。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蕭崑杉(1992)。農村文化模式分析。農訓雜誌,第9卷,第4期,頁10-15。
    蕭崑杉(1995)。四十年來,臺灣農業推廣研究之分析。農業推廣學報,第12期,頁67-92。
    蕭崑杉(1996)。農業知識流動的概念分析。台灣農業,第32卷,第3期,頁48-61。
    蕭崑杉(1997)。農業知識體系之研究—農業研究與學校教育之整合關係。農業推廣學報,第13期,頁1-18。
    蕭崑杉、陳尚蓉(2002)。鄉村社區知識流動之論述。農業推廣學報,第19期,31-60頁。
    蘇永明譯(1980)。杜威的教育哲學。今日教育,第38期,頁68-74。
    蘇雅惠(1997)。農民參與農業推廣計畫之考評。臺灣經濟,第248期,頁24-56。
    蘇雅惠(2003)。農業科技的發展與使用-以玫瑰花為例。中華農學會報,第四卷,第一期,頁68-82。
    顏碧吟(2003)。由農業資材行的運作看栽培技術的發展與擴散──以屏東平原蓮霧產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忠華(1999)。社會信任、社會資本與非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信任」研討會,中研院社會所與政大社會系於1999.05.28,政大舉辦。
    顧建新、趙友華、何曙榮譯(2001)。 Freire, P. (1970) 著。被壓迫者教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英文部分
    Becker, H. S. (1970). The Life History and the Scientific Mosaic, in Becker , H. S. Sociological Work: Method and Substance, p.63-73,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Bleicher, J. (1980). Contemporary Hermeneutics. London: Research in Education (7th). Boston: Allyn & Bacon.
    Bourdieu, P. (1992).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urton, P. (1972). Kinship &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ombs, and Ahmed. (1974). Attacking Rural Poverty: How Nonformal Education Can Help. A World Bank Publication.
    Cohen, Myron L. (1976). House United, House Divide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ay, G. (1998). Working with the Grain? Toward Sustainable Rural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4(1): p.89-105.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 Y.: Macmillan.
    Freire, P. (197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London: Penguin.
    Havelock, R. G.(1986). The Knowledge Perspective. in George M. Beal et al (edi), Knowledge Generation,Exchange and Utilizatio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Hsieh, Y. S. (2000). Problems in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ersonal Conversation.
    Javis, P. (1995).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Jarvis, P., Holford, J. & Griffin, C. (1998).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London: Kogan page.
    Kolb, D. & Fry, R. (1975). Toward an Applied Theory of Experience Learning. In C. L. Cooper(ed.). Theories of Group Process. London: John Wiley and Sons.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Kolb, D. A. (1993). The Process of Experience Learning. In M. Thorpe, R. Edwards and A. Hason(eds) Culture and Process of Adult Learning: A Reader, pp138-156.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Lin, N. (2000).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UK: Cambridge Uni. Press.
    Martin, C. Yang. (1945). A Chinese Village: Taitou, Shantung(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cLaren, p. & Leonard, P. (ed.) (1993). Paulo Freire: A Critical Encounter, London: Routledge.
    Mezirow, J. (1991).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 of Adult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ezirow, J. (1995). Transformation Theory of Adult Learning. In M. R. Walton(ed.) In Defense of the Lifeworld: Critical Perspective on Adult Learning, p.192-224. New York: State Univ. of New York Press.
    Mazirow, J. (1996). Contemporary Paradigms of Learning.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6(3), pp.158-173.
    Mezirow, J. (1997).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Theory to Practice. In P. Cranton(e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n Action: Insights from Practice, pp.185-195.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
    Putnam, R. D. (1993).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American Prospect, Vol. 13, pp.35-42.
    Schon, D. (2002). From Technical Rationality to Reflection-in-action. In R. Harrison et al. (Eds.) Supporting Llifelong Learning, Vol. 1: Perspectives onLlearning (pp.40-61).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Falmer.
    Super, D. E. (1990). A Life-Span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 in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 2nd edition, pp.197-26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Thlin, M. c. (1986).Chinese Values: A Sociologist’s View ,in A. T. Tymieniecka(ed.) Analecta Husserliana, Vol.20,pp.393-406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