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盈慧
Cheng Yin-Hue
論文名稱: 莊子聖人觀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Idea of Saint in Chong-Zi
指導教授: 陳鼓應
Cheng, Gu-Y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6
中文關鍵詞: 莊子聖人痛苦反思
英文關鍵詞: Chong-Zi, Saint, Misey, Reflec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1下載:8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聖人」,在諸思想家中幾乎皆是意指著能夠體現其所論之思想精粹的生命,因此,以「聖人」作為切入角度所展開之對於某一思想之研究,自然是直指其全幅思想之中心旨要與終極目標的。又落實於人間世來論,對於「聖人」之思索、探討,乃是代表著人對於自我生命與他人生命的高度反思與深刻觀察,此乃是一彰顯人之存在價值的活動。依此,則無論是就知識之學習而言,抑就生命之省思而言,「聖人」之研究皆有其獨特的意義。
    「聖人」之原始意義,主要乃是意指通達事理、聰明睿智之人。「聖人」之所以轉變為具有最高理想人格之義涵的概念,主要乃是因春秋戰國之紛亂時局與優化自身之眾人願望。而以「聖人」作為最高理想人格之稱謂雖是先秦諸子所共同者,然其所謂「聖人」之具體內容卻是有所差異的。首先,就儒家而言,其所謂「聖人」主要乃是意指體現本具之仁義而能夠修己安人者。其次,就老子而言,其所謂「聖人」主要乃是意指究極實踐虛靜柔弱之修養工夫與實現無為治道者。再次,就墨家而言,其所謂「聖人」主要乃是意指兼愛貴義而以才智利人者。
    而觀莊子之聖人思想,其對於儒家、老子與墨家三者皆有所呼應與轉折;就「聖人」之侷限性的反省、「以道論聖」與「以氣論聖」之理論模式的區分與「聖人」之於「人」與「物」的關係三個方面而言,莊子雖被歸為道家之類,然其聖人觀卻不僅止於與老子有所關聯。依此,則通過莊子對於儒家、老子與墨家之呼應與轉折的分析,應當足以釐清莊子聖人觀之大概。
    「聖人」之建構,在莊子的思想中基本上乃是以生命痛苦之消解作為理論基點展開的。莊子由客觀之時勢、生命之我執與定然之命限三個方面以論人間世所存在的痛苦,再依此推衍出以「安」、「化」、「遊」為中心的修養工夫論,最後彰顯出消解生命痛苦之後所呈現之逍遙無礙的生命境界。此以生命痛苦之消解作為主脈而論之聖人觀,反映著莊子對於「聖人」之最高理想典範性質的肯定。
    「聖人」之反思,乃是莊子之聖人觀最為特別的部分,此為先秦諸子鮮少通透思索者。由於先秦諸子之言「聖人」乃是就其能夠體道而言,因此,「道」遂具有一最高典範性質存在。莊子思及此最高典範性質所可能引致之生命對於預設標準的粘著,遂以唯一恆常之理即是天地之間並無恆常之論顯豁出「道」之開放性,由此以鬆解「道」在理論上所可能引致的生命痛苦。此莊子對於最高典範性質的反思,亦表現在其對於多元化之生命典範的設立上:至人、神人、聖人與真人,雖各自以我執、功化、名位與生死為理論重心展開,然究其實,其主要並非是申說各個不同層次的生命型態,而是顯豁莊子對於聖人之典範性質的反思。而歸結莊子對於聖人之建構與反思,其理想之生命型態乃是以「達本遂宗」與「應化解物」為基本脈絡交融而成的。
    莊子之聖人觀有其價值,亦有其侷限。然而,整體而言,莊子以痛苦之消解與聖人之反思建構起來之聖人觀,在先秦諸子中乃是甚為殊勝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探討之動機‥‥‥‥‥‥‥‥‥‥‥‥‥‥‥‥‥‥‥‥‥(1) 第二節 界定之範圍‥‥‥‥‥‥‥‥‥‥‥‥‥‥‥‥‥‥‥‥‥(2) 一、《莊子》的研究範圍‥‥‥‥‥‥‥‥‥‥‥‥‥‥‥‥‥‥‥‥‥(2) 二、對照的思想範 圍‥‥‥‥‥‥‥‥‥‥‥‥‥‥‥‥‥‥‥‥‥‥‥(2) 第三節 研究之方法‥‥‥‥‥‥‥‥‥‥‥‥‥‥‥‥‥‥‥‥‥(3) 一、思維基點與表述方法的省思‥‥‥‥‥‥‥‥‥‥‥‥‥‥‥‥‥(3) 二、內在根本動力的探求‥‥‥‥‥‥‥‥‥‥‥‥‥‥‥‥‥‥‥‥(7) 三、思想內容的分析與重建‥‥‥‥‥‥‥‥‥‥‥‥‥‥‥‥‥‥‥(9) 第四節 擬設之目標‥‥‥‥‥‥‥‥‥‥‥‥‥‥‥‥‥‥‥‥‥(9) 一、彰顯莊子聖人觀之反思性格‥‥‥‥‥‥‥‥‥‥‥‥‥‥‥‥(10) 二、辨明莊子聖人觀之客觀層面‥‥‥‥‥‥‥‥‥‥‥‥‥‥‥‥(10) 第二章 先秦「聖人」觀念概論‥‥‥‥‥‥‥‥‥‥‥‥‥(11) 第一節「聖人」觀念的原始意義與產生原因‥‥‥‥‥‥‥‥(11) 一、原始意義‥‥‥‥‥‥‥‥‥‥‥‥‥‥‥‥‥‥‥‥‥‥‥‥‥‥(11) 二、產生原因‥‥‥‥‥‥‥‥‥‥‥‥‥‥‥‥‥‥‥‥‥‥‥‥‥‥(12) 第二節 儒家之聖人觀‥‥‥‥‥‥‥‥‥‥‥‥‥‥‥‥‥‥‥‥(15) 一、重建人文之原貌的內在動力‥‥‥‥‥‥‥‥‥‥‥‥‥‥‥‥(15) 二、人性論與聖人觀‥‥‥‥‥‥‥‥‥‥‥‥‥‥‥‥‥‥‥‥‥‥(17) 三、天人合一――「聖人」的完成‥‥‥‥‥‥‥‥‥‥‥‥‥‥‥‥(33) 第三節 老子之聖人觀‥‥‥‥‥‥‥‥‥‥‥‥‥‥‥‥‥‥‥‥(43) 一、保全天下之身的內在動力‥‥‥‥‥‥‥‥‥‥‥‥‥‥‥‥‥‥(43) 二、「聖人」的義涵‥‥‥‥‥‥‥‥‥‥‥‥‥‥‥‥‥‥‥‥‥‥‥(46) 三、聖人理論的實質――道‥‥‥‥‥‥‥‥‥‥‥‥‥‥‥‥‥‥‥(56) 第四節 墨家之聖人觀‥‥‥‥‥‥‥‥‥‥‥‥‥‥‥‥‥‥‥‥(59) 一、反映平民之願望的內在動力‥‥‥‥‥‥‥‥‥‥‥‥‥‥‥‥(59) 二、聖人生命典型的基本特徵‥‥‥‥‥‥‥‥‥‥‥‥‥‥‥‥‥‥(61) 三、墨子――聖人生命的具體實現‥‥‥‥‥‥‥‥‥‥‥‥‥‥‥(68) 第五節 小結‥‥‥‥‥‥‥‥‥‥‥‥‥‥‥‥‥‥‥‥‥‥‥‥‥(70) 第三章 莊子對於先秦「聖人」觀念的呼應與轉折‥(75) 第一節 「聖人」之侷限性的反省‥‥‥‥‥‥‥‥‥‥‥‥‥‥(75) 一、物質層面與精神層面之反省進路的基本區分‥‥‥‥‥‥‥‥(75) 二、以「化」言之的反省進路‥‥‥‥‥‥‥‥‥‥‥‥‥‥‥‥‥‥(77) 第二節 「以道論聖」與「以氣論聖」‥‥‥‥‥‥‥‥‥‥‥‥(85) 一、「以道論聖」之理論模式的區分‥‥‥‥‥‥‥‥‥‥‥‥‥‥‥(85) 二、「以氣論聖」之理論模式的區分‥‥‥‥‥‥‥‥‥‥‥‥‥‥‥(92) 三、莊子之理論模式對於其聖人觀的影響‥‥‥‥‥‥‥‥‥‥‥‥(98) 第三節 聖人之於「人」與「物」的關係‥‥‥‥‥‥‥‥‥‥(100) 一、聖人之於「人」的關係‥‥‥‥‥‥‥‥‥‥‥‥‥‥‥‥‥‥‥(100) 二、聖人之於「物」的關係‥‥‥‥‥‥‥‥‥‥‥‥‥‥‥‥‥‥‥(105) 第四節 小結‥‥‥‥‥‥‥‥‥‥‥‥‥‥‥‥‥‥‥‥‥‥‥‥(109) 第四章 聖人的建構――以痛苦之消解為理論基點(113) 第一節 人間世所存在的痛苦‥‥‥‥‥‥‥‥‥‥‥‥‥‥‥(113) 一、就客觀之時勢言之‥‥‥‥‥‥‥‥‥‥‥‥‥‥‥‥‥‥‥‥‥(113) 二、就生命之我執言之‥‥‥‥‥‥‥‥‥‥‥‥‥‥‥‥‥‥‥‥‥(116) 三、就定然之命限言之‥‥‥‥‥‥‥‥‥‥‥‥‥‥‥‥‥‥‥‥‥(119) 第二節 消解痛苦之可能‥‥‥‥‥‥‥‥‥‥‥‥‥‥‥‥‥‥(121) 一、「安」的修養工夫‥‥‥‥‥‥‥‥‥‥‥‥‥‥‥‥‥‥‥‥‥‥(121) 二、「化」的修養工夫‥‥‥‥‥‥‥‥‥‥‥‥‥‥‥‥‥‥‥‥‥‥(126) 三、「遊」的修養工夫‥‥‥‥‥‥‥‥‥‥‥‥‥‥‥‥‥‥‥‥‥‥(133) 第三節 「懸解」與聖人的關聯‥‥‥‥‥‥‥‥‥‥‥‥‥‥(144) 一、「懸解」的生命境界‥‥‥‥‥‥‥‥‥‥‥‥‥‥‥‥‥‥‥‥(144) 二、「聖人」的多重義涵‥‥‥‥‥‥‥‥‥‥‥‥‥‥‥‥‥‥‥‥(153) 三、「聖人」的理想生命指向‥‥‥‥‥‥‥‥‥‥‥‥‥‥‥‥‥‥(168) 第四節 小結‥‥‥‥‥‥‥‥‥‥‥‥‥‥‥‥‥‥‥‥‥‥‥‥(171) 第五章 聖人的反思――不立之立的聖人觀‥‥‥‥(175) 第一節 開放之「道」――理想生命的本源‥‥‥‥‥‥‥‥(175) 一、「道」的基本義涵‥‥‥‥‥‥‥‥‥‥‥‥‥‥‥‥‥‥‥‥‥‥(175) 二、開放之「道」的理論構成‥‥‥‥‥‥‥‥‥‥‥‥‥‥‥‥‥‥(177) 三、開放之「道」與理想生命‥‥‥‥‥‥‥‥‥‥‥‥‥‥‥‥‥‥(179) 第二節 多元化的生命典範‥‥‥‥‥‥‥‥‥‥‥‥‥‥‥‥(181) 一、以我執為重心所開展出之至人論‥‥‥‥‥‥‥‥‥‥‥‥‥‥(181) 二、以功化為重心所開展出之神人論‥‥‥‥‥‥‥‥‥‥‥‥‥‥(182) 三、以名位為重心所開展出之聖人論‥‥‥‥‥‥‥‥‥‥‥‥‥‥(185) 四、以生死為重心所開展出之真人論‥‥‥‥‥‥‥‥‥‥‥‥‥‥(188) 五、各項生命典範的關聯及其所代表的意義‥‥‥‥‥‥‥‥‥‥(197) 第三節 莊子型態的圓滿生命‥‥‥‥‥‥‥‥‥‥‥‥‥‥‥(203) 一、圓滿生命之困境的提出與解決‥‥‥‥‥‥‥‥‥‥‥‥‥‥‥(203) 二、達本遂宗與應化解物之圓滿生命‥‥‥‥‥‥‥‥‥‥‥‥‥‥(207) 第四節 小結‥‥‥‥‥‥‥‥‥‥‥‥‥‥‥‥‥‥‥‥‥‥‥‥(213) 第六章 結論‥‥‥‥‥‥‥‥‥‥‥‥‥‥‥‥‥‥‥‥‥‥‥(217) 第一節 莊子聖人觀之價值‥‥‥‥‥‥‥‥‥‥‥‥‥‥‥‥(217) 一、對於生死問題的深刻探討‥‥‥‥‥‥‥‥‥‥‥‥‥‥‥‥‥(217) 二、對於現實社會的獨特認識‥‥‥‥‥‥‥‥‥‥‥‥‥‥‥‥‥(219) 三、對於聖人觀念的高度反思‥‥‥‥‥‥‥‥‥‥‥‥‥‥‥‥‥(221) 第二節 莊子聖人觀之侷限‥‥‥‥‥‥‥‥‥‥‥‥‥‥‥‥(222) 參考書目‥‥‥‥‥‥‥‥‥‥‥‥‥‥‥‥‥‥‥‥‥‥‥‥‥‥(225)

    (依出版年代次序分)
    壹、古籍
    一、莊子文本
    (清)林雲銘:《增註莊子因》(上、中、下),1968年1月初版,臺北:廣文書局。
    (清)方以智:《藥地炮莊》(上、下),1975年4月初版,臺北:廣文書局。
    (清)陳壽昌:《南華真經正義》,1977年7月再版,臺北:新天地書局。
    (明)焦竑:《莊子翼》,1979年6月三版,臺北:廣文書局。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上、下),1993年3月初版,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2001年11月二版,臺北:世界書局。
    二、經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李學勤主編:《尚書正義》(上、下),2001年11月初版,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漢)毛公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李學勤主編:《毛詩正義》(全五冊),2001年11月初版,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李學勤主編:《周禮注疏》(全六冊),2001年11月初版,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全八冊),2001年11月初版,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李學勤主編:《論語注疏》(上、下),2001年11月初版,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晉)郭璞注,(宋)刑昺疏,李學勤主編:《爾雅注疏》(上、下),2001年11月初版,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李學勤主編:《孟子注疏》(上、下),2001年11月初版,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三、史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全四冊),1999年6月十一版,臺北:鼎文書局。
    四、子
    (明)焦竑:《老子翼》,1962年7月初版,臺北:廣文書局。
    (明)憨山大師:《老子道德經憨山解莊子內篇憨山註》,1982年,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宋)朱熹集註:《四書集註》,1988年6月初版,臺北:學海出版社。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1992年12月初版,臺北:華正書局。
    (清)孫詒讓,孫以楷點校:《墨子閒詁》,1995年9月出版,臺北:華正書局。
    五、集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1996年9月再版,臺北:天工書局。
    貳、今著
    一、相關專著
    (一)道家類
    胡哲敷:《老莊哲學》,1935年2月初版,上海:中華書局。
    蔡明田:《莊子的政治思想》,1970年2月初版,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張成秋:《莊子篇目考》,1971年7月初版,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程兆熊:《道家思想》,1985年12月初版,臺北:明文書局。
    劉光義:《莊學蠡測》,1986年5月初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楊儒賓:《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1987年6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劉道中:《莊子新識論》,1987年9月初版,發行者:劉道中。
    吳光明:《莊子》,1988年2月初版,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1988年2月初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楊儒賓:《莊周風貌》,1991年初版,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1991年9月初版,臺北:文津出版社。
    錢穆:《莊老通辨》,1991年12月,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許抗生:《老子研究》,1992年1月初版,臺北:水牛出版社。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1992年4月初版,臺北:文津出版社。
    崔大華:《莊學研究》,1992年7月初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陳鼓應先生:《老莊新論》,1993年3月初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1993年7月初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王叔岷:《莊子校詮》(上、中、下),1994年4月二版,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趙衛民:《老子的道》,1994年9月初版,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孫以楷•甄長松:《莊子通論》,1995年10月第一版第一刷,北京:東方出版社。
    陶東風:《從超邁到隨俗――莊子與中國美學》,1995年10月第一版第一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汪國標:《莊子評傳――南華夢覺話逍遙》,1996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
    崔宜明:《生存與智慧――莊子哲學的現代闡釋》,1996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葉海煙:《老莊哲學新論》,1997年1月初版,臺北:文津出版社。
    張松輝:《莊子考辨》,1997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湖南:岳麓書社。
    譚宇權:《莊子哲學評論》,1998年6月初版,臺北:文津出版社。
    葉玉麟:《莊子新釋》,1998年8月出版,臺南:大夏出版社。
    丁原植:《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增修版),1998年8月初版,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連清吉:《日本江戶後期以來的莊子研究》,1998年12月初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學》,1999年2月三版,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王澤應:《自然與道德――道家倫理道德精粹》,1999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牟宗三講述,陶國璋整構:《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1999年4月初版,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顏世安:《莊子評傳》,1999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歐崇敬:《解構的中國知識型理論分析》,2000年2月,臺北:新視野圖書出版公司。
    陳鼓應先生:《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2000年3月三次修訂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劉光義:《莊周與老聃――道家發生發展兩哲人》,2000年11月初版,臺北:學富文化事業公司。
    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2001年6月初版二刷,臺北:三民書局。
    李錦全•曹智頻:《莊子與中國文化》,2001年10月初版,貴州:貴州人民出版
    社。
    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學》,2001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陳鼓應先生:《莊子今註今譯》,2002年10月修訂版第二次印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王博:《莊子哲學》,2004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二)儒家類
    李滌生:《荀子集釋》,1979年2月初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陳大齊:《孟子待解錄》,1980年8月初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魏元珪:《孟荀道德哲學》,1980年12月初版,臺北:海天出版社。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1987年4月初版,臺北:文津出版社。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1988年1月初版,臺北:文津出版社。
    許宗興先生:《孟子的哲學》,1989年4月初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韋政通:《孔子》,1996年10月初版,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蔡仁厚:《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1998年4月初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吳復生:《荀子思想新探》,1998年9月初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三)墨家類
    方授楚:《墨學源流》,1979年9月四版,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李紹崑:《墨學十講》,1990年11月初版,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公司。
    譚宇權:《墨子思想評論》,1991年12月初版,臺北:文津出版社。
    黃世瑞:《墨家思想新探》,1993年5月初版,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公司。
    嚴靈峯:《墨子簡編》,1995年2月二版第一次印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孫中原:《墨學通論》,1995年6月初版第二次印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王讚源:《墨子》,1996年9月初版,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王冬珍先生•王讚源:《新編墨子》(上、下),2001年5月初版,臺北:國立編譯館。
    (四)其他類
    李亞農:《西周與東周》,1956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玉哲:《中國上古史綱》,1959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呂思勉:《先秦史》,1961年3月初版,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蔣伯潛:《諸子通考》,1970年7月四版,臺北:正中書局。
    嵇哲:《先秦諸子學》,1971年9月三版,臺北:樂天出版社。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1979年9月五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錢穆:《雙溪獨語》,1981年1月初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任繼愈:《中國哲學史論》,1981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1983年9月初版,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王健文:《戰國諸子的古聖王傳說及其思想史意義》,1987年6月出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劉光義:《先秦思想積說》,1987年7月初版,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二冊),1991年12月初版,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謝巍編撰:《中國歷代年譜考錄》,1992年11月初版,北京:中華書局。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1992年3月全集校訂版第二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1993年2月全集校訂版第二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1993年2月全集校訂版第二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王文亮:《中國聖人論》,1993年4月初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1993年4月初版,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一),1993年11月初版,臺北:三民書局。
    牟宗三:《圓善論》,1996年4月初版二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朱鳳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1996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姜國柱•朱葵菊:《中國人性論史》,1997年2月初版,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王長華:《春秋戰國士人與政治》,1997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1997年11月第二版第二刷,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冬珍先生•甲凱•黃錦鋐•劉正浩•林麗珍:《墨子•商鞅•莊子•孟子•荀子》(中國歷代思想家(二)),1999年2月更新版第一次印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索甲仁波切著,鄭振煌譯:《西藏生死書》,1999年4月初版236刷,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
    賈虎臣:《中國歷代帝王譜系彙編》, 1999年10月九版,臺北:正中書局。
    高晨陽:《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研究》,2000年10月第一版第二刷,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
    黃卓明:《諸子學》,2000年12月初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著,賴聲川譯:《頂果欽哲法王傳》,2001年12月初版,臺北:橡樹林文化。
    莊耀郎先生:《聖人論》,2002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魏晉玄學」課程之下學期課程內容大綱。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2002年8月初版第九次印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林朝成•郭朝順:《佛學概論》,2003年11月初版二刷,臺北:三民書局。
    二、期刊論文
    (一)道家類
    林聰舜:〈論莊子的「小大之辯」與「齊物」及其關係〉,《漢學研究》,1987年第2期。
    張家焌:〈莊子內篇思想新探〉,《哲學與文化》1990年第2期。
    孫中原:〈道的概念與正言若反――論老莊的辯證邏輯思想〉,《中國文化研究》,1994年春之卷(總第3期)。
    陳鼓應先生:〈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從馬王堆漢墓帛書《皇帝四經》說起〉,《管子學刊》,1995年第1期。
    陳鼓應先生:〈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從馬王堆漢墓帛書《皇帝四經》說起〉(續),《管子學刊》,1995年第2期。
    劉笑敢:〈試論老子哲學的中心價值〉,《中州學刊》,1995年第2期。
    張誠:〈《莊子》“物化”說平議〉,《南開學報》,1996年第1期。
    王鍾陵:〈《逍遙遊》“至人、神人、聖人”解〉,《江蘇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
    劉笑敢:〈老子之自然與無為概念新詮〉,《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第6期。
    陳洪:〈莊蝶之夢與渾沌之死――《莊子》“物化”“氣變”論解析〉,《蘇州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
    王四達:〈道家政治思想及其現代意義漫議〉,《華僑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
    朱人求:〈試論莊子生死哲學的本體意義〉,《中華文化論壇》,1997年第2期。
    王鍾陵:〈《莊子•養生主》講疏〉(下),《鎮江師專學報》,1997年第2期。
    王鍾陵:〈《莊子•德充符》講疏〉(下),《鎮江師專學報》,1997年第3期。
    張金岭:〈老莊的民本思想〉,《四川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
    張松:〈重論莊子“逍遙”的實質及其文化意義〉,《東岳論叢》,1997年第4期。
    張采民•朱怡淼:〈“安之若命”新解〉,《南京師大學報》,1997年第4期。
    安繼民:〈簡論莊子社會批判觀的基本思路〉,《中州學刊》,1997年第6期。
    王紅蕾:〈逍遙與人生體悟――莊子直覺思維論〉,《遼寧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都蘭軍:〈試析先秦道家對有為政治觀的批判〉,《南通師專學報》,1998年第1期。
    劉坤生:〈《莊子•齊物論》通釋〉,《汕頭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馮定堅:〈論莊子人生哲學中“命”與“逍遙”、“游”的關係〉,《湛江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3期。
    許抗生:〈老子的逆向思維與道論〉,《中國哲學史》,1998年第4期。
    顏世安:〈論莊子的人生痛苦意識〉,《江蘇社會科學》1998年第4期。
    劉挺生:〈大順群生 不治天下――《莊子》治安思想〉,《平頂山師專學報》,1998年第5期。
    許忠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試論莊子生死觀的超然性〉,《武陵學刊》,1999年第1期。
    若水:〈莊子“真人”論〉,《青海社會科學》,1999年第2期。
    若水:〈《莊子》對理想人格的塑造〉,《中國道教》,1999年第3期。
    王葆玹:〈試論郭店楚簡的抄寫時間與莊子的撰作時代――兼論郭店與包山楚墓的時代問題〉,《哲學研究》,1999年第4期。
    王鍾陵:〈聖人有所游――讀《莊》漫筆之十一〉,《鐵道師院學報》,1999年第5期。
    秦平:〈莊子的生死觀當議〉,《學術月刊》,1999年第8期。
    王運生:〈《莊子•內篇》思想發微〉,《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第
    1期。
    吳全蘭:〈心靈的避難所――論莊子筆下的至人、神人、真人、聖人形象的美學意蘊〉,《桂林市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
    顏世安:〈論莊子思想中“道”與“行”的關係〉,《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1期。
    若水•木鈴:〈生命與心――論莊子哲學〉,《青海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
    陳延慶:〈“困境”與“逍遙”――論莊子的人生哲學及其現代意義〉,《青島化工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
    李炳海:〈天門、天機與天人合一理想――老莊兩個概念的辨析梳理〉,《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年第6期。
    刁生虎:〈生的執著與死的解脫――莊子的生死哲學〉,《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張中全:〈莊子的性美論〉,《江漢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鄭振偉:〈道家與原始思維〉,《漢學研究》,2001年第2期。
    韓春平:〈試論莊子的塵俗意識〉,《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1年第2期。
    段德智:〈“上與造物者游,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對莊子生死觀的一個考察〉,《三峽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羅堯:〈莊子論命與生死〉,《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王雪:〈老子否定思維方式初探〉,《皖西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王冬美•錢志鵬:〈論莊子哲學思考的原始起點――恐懼與失意〉,《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李存山:〈莊子思想中的道、一、氣――比照郭店楚簡《老子》和《太一生水》〉,《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4期。
    梁徐寧:〈莊子的“物化”概念解析〉,《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4期。
    趙秀娟:〈試論《莊子》的理想人格〉,《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陳紅兵:〈莊子研究的不同視角和方法――陳鼓應、劉笑敢、顏世安莊子研究述評〉,《淄博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賈宗普:〈論前人對莊子“逍遙”的不同闡釋〉,《南開學報》,2002年第1期。
    張高蘭:〈論《老子》《莊子》中“自然無為”觀點的差異〉,《陰山學刊》,2002年第2期。
    徐克謙:〈“命”的語義分析與莊子的“安命”哲學〉,《南京師大學報》,2002年第2期。
    涂宗流:〈郭店楚簡道家作品芻議――郭店楚簡與老子、老萊子、關尹子〉,《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何光順:〈《莊子》“物化”思想初探〉,《廣西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王紅蕾•李玲:〈莊子直覺思維類型論〉,《社會科學輯刊》,2002年第4期。
    馬曉樂:〈莊子齊物思想及其思維模式〉,《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刁生虎:〈老莊直覺思維及其方法論意義〉,《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喻幾凡:〈《老子》一書的性質及其思想實質新探〉,《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第6期。
    錢憲民:〈“莊生曉夢迷蝴蝶”――論莊子“終身不仕”的原因〉,《復旦學報》,2002年第6期。
    蕭仕平:〈莊子的三種生死觀的矛盾及其解決〉,《哲學與文化》,2002年第8期。
    李明珠:〈論莊子的“無功”、“無名”、“無己”思想〉,《學術月刊》,2002年第12期。
    林小雲:〈《莊子》中的“真人”和“畸人”形象〉,《河北理工學院學報》,2003
    年第1期。
    蕭漢明:〈論莊子的內聖外王之道〉,《武漢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隋都華:〈莊子的物我關係思想簡析〉,《理論探討》,2003年第1期。
    張迪:〈釋《莊子》中“游”的範疇涵義〉,《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陳龍:〈論莊子的“道”〉,《玉溪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鄧聯合:〈論莊子與後學在人生哲學上的根本分歧及癥結〉,《江海學刊》,2003年。
    張京華:〈評近十餘年出版的四部莊子研究博士論文〉,《河南科技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二)儒家類
    高晨陽:〈荀學的基本精神與齊文化〉,《管子學刊》,1995年第1期。
    王孔雀:〈對儒家“君子人格”的思考〉,《漢中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第2期。
    李波:〈《論語》之“君子”〉,《開封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
    劉勇:〈孔子“君子人格”的建構根源〉,《樂山師專學報》,1997年第1期。
    李冬君:〈先秦儒家聖化模式的形成與發展〉,《華僑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韓石萍:〈荀子對君子人格的界定〉,《齊魯學刊》,1998年第2期。
    楊淑明:〈孔子的君子論〉,《理論學刊》,1998年第3期。
    王中江:〈儒家“聖人”觀念的早期型態及其變異〉,《中國哲學史》,1999年第4期。
    劉學智:〈“天人合一”即“天人和諧”?――解讀儒家“天人合一”觀念的一個誤區〉,《陜西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晏昌貴:〈郭店儒家簡中的“聖”與“聖人”的觀念〉,《江漢考古》,2000年第3期。
    王思義:〈孔子的聖人境界觀〉,《哲學與文化》,2000年第3期。
    劉靜,〈儒學理與物的天人合一觀及其理想人格建構〉,《遼寧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楊澤波:〈孟子氣論疑難辨疑〉,《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1期。
    張奇偉:〈孟子“浩然之氣”辨正〉,《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2期。
    符麗芳:〈孔子的小人觀思想探析〉,《唐都學刊》,2001年第2期。
    程碧英:〈文化象徵的符號――《論語》中“君子”與“小人”文化現象探析〉,《四川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汪淵之:〈從孔子論“君子”看儒家的理想人格〉,《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徐柏青:〈“君子”――孔子對理想人格的追求〉,《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5期。
    余新華:〈論孟子以心証性的修養方法――兼解“養浩然之氣”〉,《東北師大學報》,2001年第5期。
    鮑新山:〈淺析荀子的君子觀〉,《青海社會科學》,2001年第6期。
    暴慶剛:〈孟子、荀子天人合一理論異同新探〉,《貴州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楊世文:〈儒學、經典與聖人之道――論北宋學者對儒、經、道關係的定位〉,《四川大學學報》,2002第2期。
    劉玉娥:〈浩然之氣:孟子人生最高精神境界〉,《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蓋光:〈孟子“浩然之氣”的生命智慧和美學向度〉,《管子學刊》,2002年第4期。
    王順達:〈論原始儒家的“聖人”理想〉,《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楊海文:〈在禽獸與聖人之間――略論孟子的主體定位觀〉,《東方論壇》,2003年第1期。
    張光成:〈孟子“浩然之氣”說再考論〉,《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三)墨家類
    崔永東:〈試析墨子的理想人格設計〉,《清華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
    羅祖基:〈論墨子的小人之道〉,《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第2期。
    張岩:〈試析《墨子》中孔子的形象特徵〉,《遼寧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四)其他類
    吳遠:〈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直覺思維探微〉,《哲學研究》,1994年第1期。
    林丹:〈先秦儒家與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論片〉,《龍岩師專學報》,1995年第2期。
    王德軍:〈從邏輯分析到直覺頓悟――對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反思〉,《開封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張運華:〈先秦氣論的產生與發展〉,《唐都學刊》,1995年第3期。
    高晨陽:〈論“天人合一”觀的基本意蘊及價值――兼評兩種對立的學術觀點〉,《哲學研究》,1995年第6期。
    曾振宇:〈氣的哲學化歷程〉,《遼寧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
    程潮:〈儒釋道三家“內聖外王”之異同〉,《嘉應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
    許婉璞:〈簡論先秦哲學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不同境界〉,《貴州社會科學》,1998年第5期。
    張義生:〈論直覺思維的思維形式――兼論直覺思維與邏輯思維的區別〉,《南京社會科學學報》,1998年總118期。
    張傳開•吳先伍:〈“天人相分”與“天人合一”的內含與超越〉,《淮北煤師院學報》,2000年第1期。
    許岩:〈“氣”之溯源及美學概念流變〉,《延邊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馮國超:〈人性論、君子小人與治國之道――論《韓非子》的內在邏輯〉,《哲學研究》,2000年第5期。
    郭明志:〈孟莊論氣發微〉,《北方論叢》,2000年第6期。
    林俊義:〈從中國傳統哲學中“天人合一論”,尋覓“自然與人的和諧”〉,《自然辯証法研究》,2000年第9期。
    段吉福:〈境界:中國哲學的人生之維〉,《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22卷。
    余開亮•蔡永海:〈古代氣論的三種形態及其美學意蘊〉,《北華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
    劉笑敢:〈經典詮釋與體系建構――中國哲學詮釋傳統的成熟與特點當議〉,《中國哲學史》,2002年第1期。
    胡偉希:〈道•言•智•境:中國哲學詮釋學傳統及其問題〉,《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
    曾振宇:〈“氣”作為哲學概念如何可能〉,《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冬之卷。
    三、論文集論文
    陳鼓應先生:〈莊子認識系統的特色〉,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先秦篇),1976年10月初版,臺北:牧童出版社。
    成中英:〈中國哲學的特性〉,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先秦篇),1977年4月再版,臺北:牧童出版社。
    吳康等:《孟子思想研究論集》,1982年12月初版,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高明等:《孔子思想研究論集》(一),1983年1月初版,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陳大齊等:《孔子思想研究論集》(二),1983年1月初版,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安樂哲:〈孔子思想中「聖人」概念淺釋〉,《國立臺灣大學創校四十周年國際中國哲學研討會論文集》,1985年11月,臺灣大學哲學系。
    王曉波:〈氣與古代自然哲學〉,《國立臺灣大學創校四十周年國際中國哲學研討會論文集》,1985年11月,臺灣大學哲學系。
    窪田忍:〈中國哲學思想史上的“聖”的起源〉,《學人》第一輯,1991年,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
    涂又光:〈道家注重個體說〉,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顏世安:〈生命•自然•道――論莊子哲學〉,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朱伯崑:〈道家的思維方式與中國形上學傳統〉,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樹人:〈超越之思想理論之建構――論道家思想對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傑出貢獻〉,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蔡尚思:〈莊子思想簡評〉,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潘雨廷:〈論《莊子》內七篇〉,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張岱年:〈道家玄旨論〉,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劉蔚華:〈論道家的自然哲學〉,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朱伯崑:〈莊學生死觀的特徵及其影響――兼論道家生死觀的演變過程〉,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李存山:〈莊子與惠施〉,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劉寶才:〈尚水與守雌――《老子》學說探源〉,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張岱年:〈道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中江:〈存在自然論〉,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德有:〈簡論“道法自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影響〉,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金吾倫:〈道實在的雙重結構〉,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馮天瑜:〈“終極關懷”的儒道兩走向〉,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世舜•王蒨:〈莊子氣論發微〉,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葉秀山:〈漫談莊子的“自由”觀〉,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劉光:〈莊子言與不言〉,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陳鼓應先生:〈道家在先秦哲學史上的主幹地位〉,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樹人:〈論老子“不爭”的智慧〉,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湯一介:〈自我與無我〉,陳鼓應先生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輯,2000年8月校訂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張亨:〈《莊子》中「化」的幾重涵義〉,《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四、碩、博士論文
    林明照:《莊子「真」的思想析探》,2000年,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