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姜孟含
Chiang, Meng-Han
論文名稱: 員工企業社會責任知覺對離職傾向影響之研究─以工作投入為中介變項
A Research of the Empolyees’ Percep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luence on Turnover Intention-Job involvement as mediator.
指導教授: 余鑑
Yu, Chien
于俊傑
Yu, Chin-Che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4
中文關鍵詞: 員工企業社會責任知覺工作投入離職傾向
英文關鍵詞: empolyees’ percep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job involvement, turnover Intention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28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0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誠信」應是企業要永續經營最基本的社會責任。若失去了誠信,則企業將會付出極大的代價,企業形象受損將不利於永續經營。當企業對沒有對社會負起應有的責任,會引發社會負面觀感,員工任職的企業若被媒體舉發其騙了社會大眾,違反誠信原則,如果員工無法承受輿論壓力或個人良心譴責,可能選擇求去。
    本研究主要探究員工企業社會責任知覺、工作投入與離職傾向之間的相關性,並以工作投入為中介變項,透過迴歸方式來分析工作投入在員工企業社會責任知覺與離職傾向之間的中介效果。研究對象為曾獲得企業社會責任獎的企業員工,採用便利抽樣方式,問卷以請託企業主管發放並回收,共計回收211份有效樣本。
    經研究後發現:(1)員工企業社會責任知覺對離職傾向有負向影響;(2)員工企業社會責任知覺對工作投入有正向影響;(3)工作投入對離職傾向有負向影響;(4)工作投入對員工企業社會責任知覺影響離職傾向間具有部分中介效果。本研究之結果能提供管理者在企業社會責任的經營上,作為參考之依據,多一個正面支持的理由,進而降低員工離職率。

    “Credibility” is the essence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out credibility, corporate will have to pay the price. Corporate image damage will not be conducive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rporate don’t take their responsibility for the whole society, it will lead to negative social perception. Employees serving companies, if they are denounced it deceived the public by the media, viol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credibility, and employees can’t withstand the pressure of public opinion or personal conscience, then employees may choose to leave their job.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amine the correlation among empolyees’ percep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job involvemen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Job involvement is served as the mediation variabl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is used to analyze the mediation effect coming from job involvement in empolyees’ percep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urnover Intention.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employees of that won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ward companies. Using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the empirical data are collected by corporate executives. The total of the valid samples are 211.
    The results showed:(1) Empolyees’ percep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urnover Intention. (2) Empolyees’ percep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job involvement. (3) Job involvement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urnover Intention. (4) The mediation of job involvement in empolyees’ percep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turnover Intention is partial. We hope that the results can be applied a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corporate managers in the busines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re positive reasons to suppor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n reduce the turnover Inten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企業社會責任 11 第二節 工作投入 17 第三節 離職傾向 19 第四節 各變項間之相關性 2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2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7 第三節 研究步驟 29 第四節 研究對象 31 第五節 研究工具 33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式 39 第四章 資料分析 41 第一節 問卷回收與統計 41 第二節 敘述性統計分析 43 第三節 信度、效度分析 49 第四節 相關分析 55 第五節 迴歸分析 5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1 第二節 管理意涵 63 第三節 研究貢獻 65 第四節 後續研究建議 67 參考文獻 69 一、中文部分 69 二、外文部分 73

    一、中文部分
    CSRone永續報告平台。取自http://www.csronereporting.com/
    企業社會責任簡介。臺灣證卷交易所網站。取自http://www.twse.com.tw/CSR/page_1.php
    朱建平 (2002)。組織成員的政治知覺對離職傾向之影響:工作滿足的中介效果。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憶璇 (2015年7月14日)。金管會強化CSR 金融業投3千萬設食物銀行。中央廣播電台。取自http://news.rti.org.tw/news/detail/?recordId=203605
    李佩容 (2009)。員工企業社會責任知覺對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影響之實證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博士論文系統。
    呂秋育 (2014)。企業社會責任實施現狀認知、員工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關係之探討─以A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巫鑫如 (2010)。企業社會責任、綠色企業形象與求職者應徵意願之關連性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社會認同理論(2015年12月19日)。維基百科。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4%BE%E6%9C%83%E8%AA%8D%E5%90%8C%E7%90%86%E8%AB%96
    余鑑、于俊傑、鄭宇珊、余采芳、李佩容(2009)。員工企業社會責任知覺對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影響之實證研究。臺北科技大學學報,2,147-173。
    吳政道(2003)。兩岸中間幹部離職因素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取自國立中央大學碩博士論文。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
    林文清 (2008)。員工工作投入、工作壓力、組織承諾對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西部預拌混凝土業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胡憲倫、許家偉(2008)。國際間企業社會責任相關行為準則與規範介紹。環境工程會刊,1,2。
    施欣怡 (2013)。企業社會責任與員工幸福感之關聯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郭生玉(2005)。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市:精華。
    陳慧菱( 2015年06月25日)。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曾銘宗帶頭作公益 要求金融週邊每年捐2億元。鉅亨網財經。取自http://m.life.tw/?app=view&no=287733
    許珮琦 (2010)。組織氣候對員工工作投入影響之研究-以統一超商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許景貞 (2004)。工作滿足、組織承諾、工作績效與離職意圖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彭台光、高月慈、林鉦棽 (2006)。管理研究中的共同方法變異:問題本質、影響、測試和補救。管理學報,1,77-98。
    黃營杉、齊德彰 (2005)。企業倫理、社會責任與慈善公益作為之研究-以台灣高科技電子產業為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2,65-82
    程鵬 (2012)。基於員工視角的企業社會責任對工作投入影響的實證研究。管理學報,6,831-836。
    湛瑄宇 (2000)。員工薪資滿足之前因後果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曾銘宗 (發行人)。(2015年8月)。金融展望【月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取自file:///C:/Users/%E5%A7%9C%E5%AD%9F%E5%90%AB/Downloads/%E9%87%91%E8%9E%8D%E5%B1%95%E6%9C%9B%E6%9C%88%E5%88%8A2015.08%2528PDF%E6%AA%94%2529.pdf
    張宛儒 (2008)。組織氣候與領導風格對員工工作態度影響探討–以M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潘珏汝 (2010)。探討員工企業社會責任之認知對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鄭文婷 (2005)。直屬主管管理才能對員工工作投入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鄭雅妃 (2009)。轉換型領導、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投入對台資企業陸籍員工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國立中央大學碩博士論文。
    謝函融 (2005)。工作投入對工作價值觀與離職傾向間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顏曼婷 (2014)。企業倫理、綠色管理、品牌形象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麥當勞餐廳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譚明耀 (2007)。工作滿足和工作投入對離職傾向之研究–以機電工程業管理人員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羅經輔 (2012)。台商外派大陸經理人員的工作投入之研究:以Bennett & Bell的高工作投入模式。銘傳大學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證券期貨局證券發行組 (2014年9月19日)。強制上市(櫃)特定公司編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取自http://www.fsc.gov.tw/ch/home.jsp?id=96&parentpath=0,2&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1409180005&toolsflag=Y&dtable=News
    蘇致豪 (2014)。工作滿意度對離職傾向之影響-以工作訓練滿意度為中介變項。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二、外文部分
    Allport, G. W. (1947). The ego in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Review, 52(4), 117-132.
    Baron, R. M.,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6), 1173-1182.
    Bhattacharya, C. B., Sen, S., & Korschun, D. (2008). Us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win the war for talent. MIT Solan Management Review, 49(2), 36-44.
    Bowen, H. R. 1953.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 New York City, NY: Harper & Brothers.
    Carroll, A. B. 1979. 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4): 497-505.
    Carroll, A. B. 1991. 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 Business Horizons, 39-48.
    Carroll, A. B. 1999.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volution of a definitional construct. Business & Society, 38: 268-295.
    Kahn,W. A., 1990.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personal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at 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3:692-724.
    Kanungo, R.N., 1982. Measurement of Job and Work Involvement. Journal ofApplied Psychology, 67:341-350
    Levy, M., & Dubinsky, A. J. (1983 Spring). Identifying and addressing retail salespeople’s ethical problems: A method and application. Journal of Retailing,59(1), 46-66.
    Lodahl, T.M. & Kejner, M. 1965.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job involv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9(1) : 24-33.
    Mobley,W.H. 197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62: 237-240.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Rabinowitz, S. L.& Hall, D. T., 1977.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on Job Involve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41:574-59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