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坤哲
論文名稱: 網頁圖文數量與位置配置對於成年人與青少年的偏好與眼球運動之影響 - 以購物網站為例
The effects of the amount and display of web images and texts on preference and eye movement of adults and teenagers - A study of shopping website
指導教授: 伊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2
中文關鍵詞: 世代圖文配置眼球運動網頁設計偏好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6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針對35~ 55歲成年人與12~15歲青少年之間對購物網頁上偏好與眼球運動之差異,控制「圖文數量」、「圖文位置」配置與「文字敘述邏輯」的變項。透過問卷、訪談以及眼動儀實驗三種方式取得量化平均值與質性資料,並歸納世代間的主要差異成因,最後整理研究結果與綜合討論,進行總結,最後提出網頁版面設計與後續研究之建議。研究結果顯示:(1)偏好項目下,世代與圖文位置產生顯著交互作用,成年人偏好圖像置於右邊文字在左邊之網頁;青少年偏好圖像置左文置右之網頁。(2)在眼球運動方面,成年人在「平均注視時間」之平均值比青少年高,且達顯著。。(3)「平均掃視幅度」方面,世代、圖文數量與位置產生三因子顯著效果,青少年在平均掃視幅度比成年人大,當圖像置右之網頁有較高的掃視幅度。(4)「瞳孔平均值」方面,世代與圖文位置產生顯著效果,成年人與青少年皆在圖像數量較多之網頁下瞳孔值平均值較大。(5)圖像數量多於文字的網頁中,「平均注視時間」與「瞳孔平均值」平均值較高,而「注視次數」、「持續時間」與「掃視次數」的平均值較低,以上五項皆達顯著效果。(6)當圖像置左文字置右的網頁中,「平均注視時間」與「瞳孔平均值」之平均值較高,但「平均掃視幅度」「注視次數」「持續時間」與「掃視次數」之平均值卻較低,以上六項。皆達到顯著效果。

    目 錄 目 錄 I 摘 要 II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謝 誌 I 第一章、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1 1-3 研究問題 2 1-5 研究範圍限制 2 1-4 研究流程 3 第二章、文獻探討 4 2-1 網際網路與媒體世代 4 2-1.1 世代 4 2-1.2 世代偏好 5 2-1.3 數位傳播媒體的演進 7 2-2.4 網路使用年齡 11 2-1.5 網路使用類型 12 2-1.6 小結 13 2-2 網頁配置之相關研究 13 2-2.1 網頁介面構成元素 13 2-2.2 網頁介面可用性 15 2-2.3 小結 19 2-3 網頁與圖文的閱讀方式 19 2-3.1 世代閱讀方式 19 2-3.2 圖文閱讀特性 21 2-3.4 小結 22 2-4 世代認知模式 23 2-4.1 知覺組織 23 2-4.2 世代認知模式 23 2-4.3 心智模式 24 2-4.4 小結 26 2-5注意力的運作 27 2-5.1 視覺傳達 27 2-5.2 視覺辨識力 28 2-5.3 注意力的選擇 30 2-5.4 注意力的區域 31 2-5.5 吸引注意力的因素 31 2-5.6 小結 32 2-6眼球運動模式 32 2-6.1視覺資訊處理 33 2-6.2 眼球運動的概述 33 2-6.3 眼球動運動與注意力 34 2-6.4 眼球運動與閱讀之關係 35 2-6.5 視覺的反應力 36 2-6.6 小結 36 第三章、研究方法 37 3-1 研究設計 37 3-2 實驗對象 37 3-3 視覺刺激物 37 3.3.1 刺激物之篩選與設計 37 3-3.2 圖文數量比例 38 3-3.3 圖文位置配置 39 3-4 研究變項與定義 39 3-5 實驗設備 41 3-6 實驗設計與流程 42 3-6.1 實驗設計 42 3-6.2 實驗流程 43 第四章、研究結果分析 45 4-1 圖文數量與位置的偏好程度之差異 45 4-2 文字敘述邏輯在圖文數量與位置的偏好程度之差異 50 4-2.1 抽象文字敘述的偏好程度之差異 50 4-2.2 相異文字敘述的偏好程度之差異 53 4-2.3 一般文字敘述的偏好程度之差異 63 4-2.4 偏好程度小結 65 4-3 圖文數量與位置的平均注視時間之差異 66 4-4 文字敘述邏輯圖文數量與位置的平均注視時間之差異 69 4-4.1 抽象文字敘述的平均注視時間之差異 69 4-4.2 相異文字敘述的平均注視時間之差異 71 4-4.3 一般文字敘述的平均注視時間之差異 75 4-5圖文數量與位置的平均掃視幅度之差異 80 4-6 文字敘述邏輯圖文數量與位置的平均掃視幅度之差異 91 4-6.1 抽象文字敘述的平均掃視幅度之差異 91 4-6.2 相異文字敘述的平均掃視幅度之差異 96 4-6.3 一般文字敘述的平均掃視幅度之差異 101 4-7 圖文數量與位置的注視次數之差異 112 4-8 文字敘述邏輯圖文數量與位置的注視次數之差異 115 4-8.1 抽象文字敘述的注視次數之差異 115 4-8.2 相異文字敘述的注視次數之差異 118 4-8.3 一般文字敘述的注視次數之差異 123 4-9 圖文數量與位置的持續時間之差異 126 4-10 文字敘述邏輯圖文數量與位置的持續時間之差異 129 4-10.1 抽象文字敘述的持續時間之差異 129 4-10.2 相異文字敘述的持續時間之差異 132 4-10.3 一般文字敘述的持續時間之差異 137 4-11 圖文數量與位置的掃視次數之差異 140 4-12 文字敘述邏輯圖文數量與位置的掃視次數之差異 143 4-12.1 抽象文字敘述的掃視次數之差異 143 4-12.2 相異文字敘述的掃視次數之差異 146 4-12.3 一般文字敘述的掃視次數之差異 151 4-13 圖文數量與位置的瞳孔平均值之差異 154 4-14 文字敘述邏輯圖文數量與位置的瞳孔平均值之差異 159 4-14.1 抽象文字敘述的瞳孔平均值之差異 159 4-14.2 相異文字敘述的瞳孔平均值之差異 164 4-14.3 一般文字敘述的瞳孔平均值之差異 167 4-15 上網時間與年齡之眼球運動相關程度 171 4-15.1 在年齡下之眼球運動之相關程度 171 4-15.2 上網時間下之眼球運動之相關程度 172 4-16 眼球運動小結 173 4-16.1 平均注視時間 173 4-16.2 平均掃視幅度 173 4-16.3 注視次數 174 4-16.4 持續時間 174 4-16.5 掃視次數 174 4-16.6瞳孔平均值 175 4-16.7 年齡與眼球運動積差相關程度 175 4-16.8 上網時間與眼球運動積差相關程度 175 4-17 綜合偏好、眼球運動與文字敘述邏輯表格 176 4-18 訪談分析 178 第五章、綜合討論 183 5-1 購物網頁偏好 183 5-2 圖文數量偏好 183 5-3 圖文位置偏好 184 5-4 文字敘述邏輯偏好 184 5-5 上網時間與眼球運動 185 5-6 世代與網路瀏覽之效率 185 5-7 眼動與圖文數量之關係 186 5-8 眼動與圖文位置之關係 186 5-9 瞳孔的平均值與網頁之關係 187 5-10 文字敘述邏輯與世代眼球運動 188 5-11 平均注視時間與文字邏輯 189 5-12 平均掃視幅度、掃視次數與文字邏輯 189 5-13 使用者瀏覽網頁遭遇的問題 190 5-14 購物網頁設計建議 190 第六章、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 192 6-1 世代購物網頁偏好 192 6-2 購物網頁下世代間的眼球運動差異 193 6-3 圖文數量與眼球運動 194 6-4 圖文位置與眼球運動 195 6-5 文字敘述與眼球運動之關係 195 6-6 購物網站設計建議 196 6-7 後續研究建議 197 參考文獻 198 附錄一 偏好問卷 208 附錄二 視覺刺激物 210 圖 目 錄 圖1- 1研究流程圖 11 圖2- 1台灣地區上網人口比較 19 圖2- 2歷次個人使用寬頻上網之網站類型 20 圖2- 3訊息處理模式的階段 31 圖3- 1 刺激物示意圖 39 圖3- 2 實驗環境設置圖 41 圖3- 3 眼動追蹤儀 42 圖3- 4實驗流程圖 44 圖4- 1 青少年與成年人對「圖文位置」購物網頁偏好程度平均數圖 57 圖4- 2 圖置左與圖置右對「世代」購物網頁偏好程度平均數圖 57 圖4- 3 青少年與成年人對「圖多」購物網頁偏好程度平均數圖 68 圖4- 4 青少年與成年人對「圖少」購物網頁偏好程度平均數圖 69 圖4- 5 青少年與成年人對「圖置左」購物網頁偏好程度平均數圖 69 圖4- 6 青少年與成年人對「圖置右」購物網頁偏好程度平均數圖 70 圖4- 7 成年人對「圖文數量」與「圖文位置」購物網頁偏好程度平均數圖 70 圖4- 8 青少年對「圖文數量」與「圖文位置」購物網頁偏好程度平均數圖 71 圖4- 9 青少年與成年人對「圖文數量」一般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注視時間平均數圖 87 圖4- 10 圖多與圖少對「世代」一般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注視時間平均數圖 87 圖4- 11 青少年與成年人對「圖多」購物網頁掃視幅度平均數圖 95 圖4- 12 青少年與成年人對「圖少」購物網頁掃視幅度平均數圖 96 圖4- 13 青少年與成年人對「圖置左」購物網頁掃視幅度平均數圖 96 圖4- 14 青少年與成年人對「圖置右」購物網頁掃視幅度平均數圖 97 圖4- 15 成年人對「圖文數量」與「圖文位置」購物網頁掃視幅度平均數 97 圖4- 16 青少年對「圖文數量」與「圖文位置」購物網頁掃視幅度平均數 98 圖4- 17 圖多與圖少對「世代」抽像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掃視幅度平均數圖 103 圖4- 18 圖置左與圖置右對「世代」抽像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掃視幅度平均數圖 103 圖4- 19 青少年與成年人對「圖文位置」相異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掃視幅度平均數圖 108 圖4- 20 圖置左與圖置右對「世代」相異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掃視幅度平均數圖 108 圖4- 21 青少年與成年人對「圖多」一般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平均掃視幅度平均數圖 116 圖4- 22 青少年與成年人對「圖少」一般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平均掃視幅度平均數圖 117 圖4- 23 青少年與成年人對「圖置左」一般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平均掃視幅度平均數圖 117 圖4- 24 青少年與成年人對「圖置右」一般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平均掃視幅度平均數圖 118 圖4- 25 成年人對「圖文數量」與「圖文位置」一般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平均掃視幅度平均數圖 118 圖4- 26 青少年對「圖文數量」與「圖文位置」一般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平均掃視幅度平均數圖 119 圖4- 27圖置左與圖置右對「世代」相異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注視次數平均數圖 130 圖4- 28青少年與成年人對「圖文位置」相異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注視次數平均數圖 130 圖4- 29 青少年與成年人對「圖文位置」相異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持續時間平均數圖 144 圖4- 30圖置左與圖置右對「世代」相異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持續時間平均數圖 144 圖4- 31 圖置左與圖置右對「世代」相異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掃視次數平均數圖 158 圖4- 32 成年人與青少年對「世代」相異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掃視次數平均數圖 158 圖4- 33 圖多與圖少對「世代」購物網頁瞳孔平均值數圖 166 圖4- 34 成年人與青少年對「圖文數量」購物網頁瞳孔平均值數圖 166 圖4- 35 圖多與圖少對「圖文數量」抽像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瞳孔平均數圖 171 圖4- 36 圖置左與圖置右對「圖文位置」抽像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瞳孔平均數圖 171 圖4- 37 圖多與圖少對「世代」一般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瞳孔平均數圖 179 圖4- 38 成年人與青少年對「圖文數量」一般文字敘述購物網頁之瞳孔平均數圖 179 表 目 錄 表2- 1 各研究中世代名稱、出生年比較表 15 表2- 2 世代與數位科技的發展時間對照表 19 表2- 3 網頁視覺介面設計規範 27 表2- 4 介面可用性設計規範 28 表2- 5 注意力刺激因素 42 表4- 1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偏好程度平均值與標準差 60 表4- 2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偏好程度之三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1 表4- 3 在偏好程度程度上之單純主要效果t test分析摘要表 63 表4- 4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抽象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偏好程度平均值與 65 表4- 5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抽象文字敘述偏好程度之三因子變異數分 66 表4- 6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相異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偏好程度平均值與 68 表4- 7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相異文字敘述偏好程度之三因子變異數分 69 表4- 8 「圖多」水準下,「位置」、「世代」對相異文字敘述偏好程度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70 表4- 9 「圖少」水準下,「位置」、「世代」對相異文字敘述偏好程度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70 表4- 10 「圖左」水準下,「數量」、「世代」對相異文字敘述偏好程度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71 表4- 11 「圖右」水準下,「數量」、「世代」對相異文字敘述偏好程度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71 表4- 12 「成年人」水準下,「圖文數量」、「圖文位置」對相異文字敘述偏好程度二因子 72 表4- 13 「青少年」水準下,「數量」、「位置」對相異文字敘述偏好程度二因子變異數分 72 表4- 14 在相異文字敘述上偏好程度之單純主要效果t test分析摘要表 76 表4- 15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一般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偏好程度平均值 78 表4- 16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一般文字敘述偏好程度之三因子變異數分 79 表4- 17 不同世代在不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平均注視時間平均值與標準差 81 表4- 18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平均注視時間之三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2 表4- 19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抽象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平均注視時間平 84 表4- 20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抽象文字敘數平均注視時間之三因子變異 85 表4- 21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相異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平均注視時間平 87 表4- 22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相異文字敘述平均注視時間之三因子變異 88 表4- 23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一般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平均注視時間平 90 表4- 24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一般文字敘述平均注視時間之三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1 表4- 25 在一般文字敘述平均注視時間上之單純主要效果t test分析摘要表 93 表4- 26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平均掃視幅度平均值與標準差 95 表4- 27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平均掃視幅度之三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6 表4- 28 「圖多於文」水準下,「圖文位置」、「世代」對平均掃視幅度之二因子變異數分 97 表4- 29 「圖少於文」水準下,「圖文位置」、「世代」對平均掃視幅度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97 表4- 30 「圖置左」水準下,「圖文數量」、「世代」對平均掃視幅度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98 表4- 31 「圖置右」水準下,「圖文數量」、「世代」對平均掃視幅度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98 表4- 32 「成年人」水準下,「圖文數量」、「圖文位置」對平均掃視幅度之二因子變異數分 99 表4- 33 「青少年」水準下,「圖文數量」、「圖文位置」對平均掃視幅度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9 表4- 34 在平均掃視幅度上之單純主要效果t test分析摘要表 103 表4- 35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抽象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平均掃視幅度平 106 表4- 36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抽象文字敘述平均掃視幅度之三因子變異 107 表4- 37 在抽象文字敘述平均掃視幅度上之單純主要效果t test分析摘要表 109 表4- 38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相異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平均掃視幅度平 111 表4- 39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相異文字敘述平均掃視幅度之三因子變異 112 表4- 40 在相異文字敘述平均掃視幅度上之單純主要效果t test分析摘要表 114 表4- 41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一般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平均掃視幅度平 116 表4- 42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一般文字敘述平均掃視幅度之三因子變異 117 表4- 43 「圖多於文」水準下,「圖文位置」、「世代」對一般文字敘述平均掃視時間之二 118 表4- 44 「圖少於文」水準下,「圖文位置」、「世代」對一般文字敘述平均掃視時間之二因 118 表4- 45 「圖置左」水準下,「圖文數量」、「世代」對一般文字敘述平均掃視時間之二因子 118 表4- 46 「圖置右」水準下,「圖文數量」、「世代」對一般文字敘述平均掃視時間之二因子 119 表4- 47 「成年人」水準下,「圖文數量」、「圖文位置」對一般文字敘述平均掃視時間之二 119 表4- 48 「青少年」水準下,「圖文數量」、「圖文位置」對一般文字敘述平均掃視時間之二 120 表4- 49 在一般文字敘述平均掃視幅度上之單純主要效果t test分析摘要表 124 表4- 50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注視次數平均值與標準差 127 表4- 51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注視次數之三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28 表4- 52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抽象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注視次數平均值 130 表4- 53「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抽像文字敘述注視次數之三因子變異數分 131 表4- 54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相異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注視次數平均值 133 表4- 55「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相異文字敘述注視次數之三因子變異數分 134 表4- 56 在相異文字敘述平均注視次數上之單純主要效果t test分析摘要表 136 表4- 57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一般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注視次數平均值 138 表4- 58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一般文字敘述注視次數之三因子變異數分 139 表4- 59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持續時間平均值與標準差 141 表4- 60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持續時間之三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42 表4- 61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抽象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持續時間平均值 144 表4- 62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抽象文字敘述持續時間之三因子變異數分 145 表4- 63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相異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持續時間平均值 147 表4- 64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相異文字敘述持續時間之三因子變異數分 148 表4- 65在相異文字敘述持續時間上之單純主要效果t test分析摘要表 150 表4- 66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一般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持續時間平均值 152 表4- 67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一般文字敘述持續時間之三因子變異數分 153 表4- 68不同世代在不同的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掃視次數平均值與標準差 155 表4- 69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掃視次數之三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56 表4- 70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抽象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掃視次數平均值 158 表4- 71「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抽像文字敘述掃視次數之三因子變異數分 159 表4- 72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相異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掃視次數平均值 161 表4- 73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相異文字敘述掃視次數之三因子變異數分 162 表4- 74 在相異文字敘述掃視次數上之單純主要效果t test分析摘要表 164 表4- 75不同世代在不同的一般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掃視次數平均值與 166 表4- 76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一般文字敘述掃視次數之三因子變異數分 167 表4- 77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瞳孔平均值值與標準差 169 表4- 78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瞳孔平均值之三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70 表4- 79 在瞳孔平均值上之單純主要效果t test分析摘要表 172 表4- 80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抽象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瞳孔平均值值與 174 表4- 81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抽像文字敘述瞳孔平均值之三因子變異數 175 表4- 82 在抽像文字敘述瞳孔平均值上之單純主要效果t test分析摘要表 177 表4- 83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相異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瞳孔平均值值與 179 表4- 84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相異文字敘述瞳孔平均值之三因子變異數 180 表4- 85 不同世代在不同的一般文字敘述圖文數量與位置的購物網頁之瞳孔平均值值與 182 表4- 86 「圖文數量」、「圖文位置」、「世代」對一般文字敘述瞳孔平均值之三因子變異數 183 表4- 87 在一般文字敘述瞳孔平均值上之單純主要效果t test分析摘要表 185 表4- 88 整體受測者在「年齡」下對眼球運動之pearson積差相關係數檢測結果摘要表 186 表4- 89 整體受測者在「上網時間」下對眼球運動之pearson積差相關係數檢測結果摘要表 186 表4- 90 成年人在「上網時間」下對眼球運動之pearson積差相關係數檢測結果摘要表 186 表4- 91青少年在「上網時間」下對眼球運動之pearson積差相關係數檢測結果摘要表 187 表4- 92 整體偏好與眼動顯著情形表 190 表4- 93 「抽象」偏好與眼動顯著情形表 191 表4- 94 「相異」偏好與眼動顯著情形表 191 表4- 95 「相異」偏好與眼動顯著情形表 192 表4- 96 世代網頁偏好原因 194 表4- 97 網路使用情形 195 表4- 98 網路使用狀況 196 表5- 1 購物網頁設計方針 191

    中文文獻
    Castells, M.著,夏鑄九、王志弘、殷寶寧、溫蓓章、黃麗玲、魏慶嘉譯(1998)。網路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pp.337,361。
    Costa, A. L., & Kallick, B.編,李弘善譯(2001)。發現和探索心智習性。台北市:遠流,pp.53~54,56。
    Darley, J., Glucksberg, R., Kinchla, R.著,楊語芸譯(1994)。心理學。台北市:桂冠,pp.134~145。
    Greenfield, S. A.著,陳慧雯譯(1998)。大腦小宇宙。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原著出版於(1997),pp.16,118。
    Lester, P. M.著,田耐青、王健華、計惠卿、李鴻亮、鄧淑丰、王燕照、楊美雪、林佳蓉、李文瑞、蔡錫濤、張文山、梁朝雲、趙寧、羅綸新譯(2003)。視覺傳播。台北:雙葉,pp.24,411。
    Monaco, J.,周晏子譯(1983)。如何欣賞電影。台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
    Norman, D. A.著,卓耀宗譯(2000)。設計心理學。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88)。
    Powell, T. A.著,黃俊卿譯(2001)。Web Design 設計實務─徹底研究。台北市: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於2000),pp.1-7~1-8,1-12~1-14,3-3~3-12,3-3~3-25,3-3~3-29,11-26。
    Robert, L,S.著,吳玲玲譯(1998)。認知心理學。台北市:華泰書局,pp.159~298。
    Straubhaar, J.著,涂瑞華譯(1996)。傳播媒介與資訊化社會。台北市:亞太圖書,pp.220~221,302,306,417,413,426。
    Strauch, B.著,簡世華譯(2005)。青少年的腦袋在裝什麼?。台北市:久周出版,pp.47~51。
    Thagard, P.著,屠名正譯(2003)。心智─認知科學導論。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於1996),pp.5~98。
    尤克強(2000)。數位時代的文化特色。文化視窗,20,pp.20~25。
    王之杰(1999)。你們大人不知道的新世代-臺灣進入「我」的時代。財訊,207,pp.142~164。
    王安祥、陳正勳、陳明德(2002)。前導式動態資訊呈現之設計對使用者視覺績效與視覺疲勞的影響。工業工程學刊,19:2,pp.69~78。
    王俊人、裘錦天(1997)。多媒體軟體使用者介面與互動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昭國(1985)。如何發揮廣告效果。台北市:大展。
    王欽泉(2007)。框架型網頁編排設計與意象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王滿堂(2004)。視覺與知覺生理學。台北縣:藝軒。
    伊彬(2008)。插畫與電視廣告之實徵美學─世代間的美感與偏好。台北:Airti Press。
    伊彬、林演慶(2006)。視覺影像處理之眼球運動相關研究探討(未出版),。
    伊彬、林演慶、張琬琪(2006)。台灣青少年與成人對流行影像的觀察、解讀、與美感認同差異。行政院國家科技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吳忠魁、健生、凌豔等編著(2000)。專注力培養之道,正展出版社,pp.1~24。
    吳訓生(2002)。國小高、低閱讀理解能力學生閱讀理解策略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6,pp.65~104。
    吳馥梅(2003)。腦內活動的內幕。新竹市:凡異文化,pp.175。
    李宏麟(1999)。新雜誌百家齊放。新新聞周報,51,pp.105~113。
    李宜珍(1993)。談高效應的多媒體介面設計。國立教育資料館舉辦之「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國際視聽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265~271。
    李俊宏、李賢輝(1996)。網頁設計原則的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傳房、曾思瑜(2000)。探討Universal Design應用在高齡者GUI設計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李義正、李淙柏(2006)。B2B商務型網站之設計原則研究。視覺設計與藝術-2006年視覺傳達設計國際學術研會活動紀實暨學術論文集,pp.121~130。
    李曜安(2003)。兒童與青少年的媒體使用經驗─在網路出現之後。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曼穎、王林宇(2006)。注意力分配對圖像登錄之影響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方向。教育心理學報,38:1,pp.67~-83。
    阮啟弘、呂岱樺、劉佳蓉、陳巧雲(2005)。視覺注意力的研究議題與神經生理機制。應用心理研究,28,pp.25~50。
    孟瑛如、林淑惠、吳東光(2006)。提升網路閱讀的影響力與可及性─以學習障礙學生為例。特教論壇,創刊號,pp.44~54。
    林价興、王年燦(2006)。網頁圖文配置對使用者瀏覽偏好之影響研究。藝術論文集刊,6,pp.45~72。
    林沛穎、林昱成(2007)。簡明閱讀模式初探。特教論壇,2,pp.70~81。
    林房儹(1996)。藉由眼球運動探討視覺搜尋型態與視覺疲勞之研究。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彥呈、許家斌、王宗興、管倖生、張育銘、陳國祥、鄧怡莘(2000)。網頁要素對感性認知影響之研究。工業設計,28:2=103,pp.122~128。
    林珊如(2003)。大學教師網路閱讀行為之初探。圖書資訊學刊,1:1,pp.75~92。
    林清山(1986)。左右腦側化功能的比較實驗研究與腦側化能力測驗和自陳量表的效度考驗。教育心理學報,19,pp.37~54。
    林淑菁(2002)。國小資源班學生正整數乘除文字題之圖示教學效果研究─以台北一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教學系碩士論文。
    林菁、李曉媛(2003)。網路教學的媒體呈現方式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65,pp.34~58。
    侯吉諒(2002)。數位文化。台北:未來書城。
    柯華葳(1992)。台灣地區閱讀研究文獻回顧。中國語文心理學研究:第一年度結案報告,國立中正大學認知科學研究中心。
    胡永崇(2006)。閱讀的相關因素及學習障礙學生之閱讀補教教學。屏師特殊教育,13,pp.29~37。
    唐大崙、莊賢智(2005)。由眼球追蹤法探索電子報版面中圖片位置對注意力分佈之影響。廣告學研究,24,pp.89~104。
    唐震(2007)。電子商務網頁內容配置共通性之研究─以1000個女性購物網站為例。資訊管理展望,9:1,pp.47~70。
    翁康容(2005)。網路傳播網頁元素配置對於網頁使用效果影響之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7)。2007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http://www.twnic.net.tw。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8)。2008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http://www.twnic.net.tw。
    高麗芳(2007)。論右腦價值與開發途徑。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pp.59。
    張春興(1998)。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出版。
    莊宜昌(1996)。報紙版面設計對讀者閱報認知、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賢智(2005)。以眼動追蹤法探討圖文配置閱讀視線軌跡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錦昌(2001)。網頁介面使用性之探討與意象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元和(1992)。版面位置對視覺偵檢效應之測定。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勇(1994)。視覺顯示工作站(VDT)國際標準(ISO—9241)簡介。勞工安全衛生簡訊第9期,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7月31日,http://www.iosh.gov.tw/data/f2/sp9-4.htm。
    陳金貴(1999)。公務人員世代差異管理的探討。公務人員月刊,19,pp.10~19。
    陳俊宏、楊東民(2000)。視覺傳達設計概論。台北市:全華科技,pp.3~23。
    陳銘真(2006)。從批判教育學「去霸權」的基本概念探討網路、媒體與閱讀。教育研究月刊,146,pp.70~77。
    陳豐偉,(2000)。網路不斷革命論。台北市,城邦文化,pp.98~99,109,120。
    陳瀚凱、管倖生(2006)。從注意力觀點探討影響視覺傳達設計之機能性因素。設計研究,6,pp.200~209。
    創市際市場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5)。2005年3月台灣地區跨媒體使用行為調查。www.insightxplorer.com/news_05_18_05.html。
    曾思瑜,(1998)。高齡者居住環境設計規範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曾惠民(2003)。Pixel Style網站設計元素對使用者意象影響之研究。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立光(2002)。網站設計與實用性評估之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守廉、高淑芬、許耀文、曾幼涵(2007)。注意力資源與時間之覺雙重作業之關係。台灣精神學,21:3,pp.185~195。
    黃識銘(1999)。生活型態、消費態度與消費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台灣地區世代群剖析。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仁烽(2007)。報紙不死,但會衰頹─兼談媒體發展大趨勢。文訊,265,pp.103~107。
    楊欣哲、王超弘(1999)。WWW網頁設計之準則與應用。工業工程學刊,16:2,pp.265~276。
    楊淑芬(2001)。國小資源班學生使用圖示策略解決比較類加減應用題之成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教學系碩士論文。
    楊智元(2001)。符合使用者個人喜好需求的入口網站介面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瑪利(2002)。6年級生,你懂多少?。天下雜誌,254,pp.130~136,138,140。
    葉乃靜(2000)。網路閱讀及其問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9,pp.10~11。
    葉宗達(2003)。國中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心智模式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葉金燦、林瓊菱(2005)。設計行銷─消費者的視覺素養剖析。台北市:新文京。
    葉政鑫(2002)。運用完形心理學探討介面型態組織關係。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
    葉素玲(1995)。研究空間注意力的新技術。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科技研討會,22。
    葉素玲(2002)。視覺空間注意力,視覺與認知。台北市:遠流。pp.292~323。
    葉素玲、李仁豪(2005)。一心一意或三心二意?視覺注意力的統整性。應用心理研究,25,pp.143~178。
    賈馥茗(1991)。教育心理學,國立空中大學。
    翟本瑞,(2001)。網路文化,台北市,揚智文化,pp.193,258。
    劉沛琳(2007)。網頁呈現方式及訊息呈現特性對於學生閱讀績效的影響。教師之友,48,pp.34~41。
    劉鴻世、郭輝明、黃斐慧,(2003)。購物網站靜態圖像介面設計之研究,明新學報,29,pp.75~84。
    數位時代雙週(2007)。100大熱門網站。145,pp.58~61。
    蔡介立、顏妙璇、汪勁安(2005)。眼球移動測量及在中文閱讀研究之應用。應用心理學,28,pp.91~104。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台北:桂冠。
    鄭美里(1997)。無國際網路閱讀。中國時報,47版。
    鄭國裕、林盤聳(1987)。色彩計畫。台北市:藝風堂。pp.48~55。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台北市:五南,pp.2~3,15~121。
    蕭勝斌(2007)。成人期閱讀能力的發展與策略。成人及終身教育,18,pp.10~18。
    蕭新煌(1995)。新人類的社會意識與社會參與。勞工之友,535,pp.6~9。
    蕭銘宏、李傳房(1997)。全球資訊網操作介面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如珊(2001)。雜誌版面設計形式與讀者認知度與符合度研究。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依君(2000)。電子報的新聞介面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謝宜芳(2002)。淺談網路閱讀。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9:3,pp.66~73。
    羅文輝(2001)。網路對傳統媒介的影響:取代觀點的省思。傳播研究簡訊,26,pp.20-22。

    英文文獻
    Biederman, I.(1987).Recognition-by-components:A theory of human image understand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94, pp.115~147.
    Brown, S. W.(2002). Bennett ED:The role of practice and automaticity in temporal and nontemporal dualtask performance. Psychol Res 2002;66:pp.80~89.
    Bruning, R. H., Schraw, G. J., & Ronning, R.(1999).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Buswell, G. T.,(1992). Fundamental reading habits: A study of their development. Supplementary Educational Monographs, No. 21.
    Chokron, S., & Agostini, M. D.(2000). Reading habits influence aesthetic preference.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10, pp.45~49.
    Corteen, R. S., & Wood, B.(1972). Autonomic responses to shock – associated words in an unattended channel. J Exp Psychol, 94(3), pp.308~313.
    Duncan, J., & Humphreys, G.(1992). Beyond the search surface:Visual search and attentional engagement. J Exp Psychol Hum Percept Perform, 18(2), pp.578~593.
    Flagg, B. N.(1978). Children and television: effects of stimulus Repetition on eye movement. In J. W. Senders, D. F. Fisher, & R. A. Monty(Eds.), Eye Movement and the Higher Psychology Functions(pp. 279~291).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ender, D., & Stevens, A.L.(1983). Mental Models.Hillsdale:Lawrence Erlbaum.
    Gilbert, J., & Osborne, R.(1980). The use of models in science and science teaching.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1), pp.1~11.
    Golding, E.(1981). The effect of past experience on problem solv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Surrey University.
    Griggs, R. A., & Cox, J. R.(1982). The elusive thematic-materials effect in Wson’s selection task. Britisb Journal of Psychology, 73, pp.407~420。
    Henderson, J. M., & Hollingworth, A.(1999). High – level scene percep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0, pp.243~271.
    instruc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hall.
    Kristof, R. & Satran, a.(1995). Interactivity by design: creating and communication
    McClelland, J. L., Rumelhart, D. E., & Hinton, G. E.(1986). The appleal of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In D. E. Rumelhart, J. I. McCellend, & the PDP Research Group(Eds.),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l, pp.3~44. Cambridge, MA: MIT Press.
    McLuhan, M.(1964). 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A Signet Book.
    Nielen,(1993)Usability Engineering. New York: AP Professional.
    Nielsen, J.(2000). Designing Web Usability, Indianapolis, IN: New Riders.
    Nielsen, J., Norman, D.A.(2000). Usability on the web isn’t a luxury, Information Week(2000). pp.65~73.
    Park, H., & Noh, J. S. (2002). Enhancement of Web Design Quality Through the QFD Approach.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13(3), pp.393.
    Posner, M. I.(1980). Orienting of attention. Q J Exp Psychol, 32(1), pp.3~25.
    Rayner, K.(1998). Eye movements in reading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20 years of rea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4(3), pp.372~422.
    Rayner, K., Rotello, C. M., Stewart, A. J., Keir, J., & Duffy, S. A.(2001). Integrating Text and Pictorial Information: Eye Movements When Looking at Print Advertisem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7(3), pp.219~226.
    Reimer, B.(1995). The Media in Public and Private Spheres. In J. Fornas & G. Bolin (Eds), Youth culture in late modernity. London:Sage.
    Rich, C.(1999). Creating online media : a guide to research, writing and design on the Internet., Boston : McGraw-Hill.
    Rosch, E. B., and C. B. Mervis. (1975). Family resemblance: Studi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 Cognitive Psychology 7, pp.573~605.
    Sheliga, B. M., Riggio, L., & Rizzolatti, G.(1994). Orienting of attention and eye movements. Exp Brain Res, 98(3), pp.507~522.
    Smith, J. W., & Clurman, A.(1997). Rocking the Ages:The Yankelovich Report on Generational Marketing., N.Y.:Harper Business.。
    Smith, M. C., & Pourchot, T.(1998). What doe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know about adul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Adul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Mahwah, N. 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olomon, M. R.(1999). Consumer Behavior:Buying, Having, and Being., N. J.:Prentice Hall.。
    Solso, R. L.(1999) . Cognition and the Visual Arts.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Steve, O. & Laura, R.(2004)The Best of Eyetrack III:What We Saw When We Looked Through Their Eyes. Eyetrack III project managers. 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7月31日, http://www.poynterextra.org/eyetrack2004/main.htm.
    Tapscott, D.(1998). Growing Up Digital - The Rise of the Net Generation.
    Treisman, A. M., & Schmidt, H.(1982). Illusory conjunctions in the perception of objects. Cognitive Psychology, 14, pp.107~141.
    Treisman, A.(1998). Feature binding, attention and object perception. 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 353(1373), pp.1295~1306.
    Volkmann, F. C.(1986). Human visual suppression. Vision Research, 26, pp.1401~1416.
    Weidenmann, B. (1989). When good picture fail: 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approach to the effect of illustrations. In Mandl, H. & Levin, J. R.(Eds.), Knowledge acquisition from text and picture. pp. 157~170.
    Whitbournes, S. K.(2005). 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biopsychosoial perspectives. Hoboken, N. J.:John Wiley & Sone.
    Widman, L., & Polansky, S. H.(1990).Annonslasning:En ogonrorelseundersokning av Dnlasare. Unpublished report. Stockholm:Dagens Nyheter.
    Williams, L. M., Loughland , C. M., Green, M. J., Harris, A. W. F., & Gordon, E. (2003). Emotion perception in schizophrenia: An eye movement study compa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risperidone vs. haloperidol. Psychiatry Research, 120(1), pp.13~27.
    with new media. Mountain View: Adobe Press.
    Yen, M. H., Tsai, J. L., & Hung, D. H.(2005). Parafoveal word processing in reading Chinese sentences. Poster to be presented in the 13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Eye Movements, Bern, Switzerland.
    Zakay, D.(1993). The role of non - atten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oad and temporal expectations in children’s prospective time estimation. Acta psycho. 84:pp.271~80.
    Zinchenko, V. P., Chzhi-Tsin, B., & Tarakanov, V. V.(1963).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erceptual activity. Soviet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 pp.3~1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