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政霖
Tsai, Cheng-Lin
論文名稱: 參與親子桌遊團體對國小孩童與家長之影響經驗研究
The Influence of a Parent-Child Board Game Group o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指導教授: 王玉珍
Wang, Yu-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0
中文關鍵詞: 桌上遊戲桌遊團體團體輔導親子團體親子關係
英文關鍵詞: board game, board game group, group counseling, parent-child group,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81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1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參與親子桌遊團體對於國小孩童與家長的影響經驗及助益因素,並發展一套能夠促進正向親子關係的桌遊團體方案。本研究以立意取樣的方式招募六組國小高年級的親子成員,一同參加八次的親子桌遊團體。團體過程透過親子填寫的單元回饋表了解團體的實施情形與成效,並於團體結束後分別對家長進行半結構式訪談,透過質性研究中的內容分析法分析訪談資料,瞭解團體對親子帶來的影響,並歸納團體產生的效益及助益因素。
    研究結果如下:
    一、 親子成員從一開始的抗拒排斥,到漸漸地期待參加團體。團體過程中自在的進行遊戲,享受遊戲的樂趣,親子在遊戲中互相支持,成為彼此的夥伴。
    二、 親子桌遊團體為親子關係帶來的影響經驗包含六個部分,分別為:親子交流互動增加、親子關係變得不一樣、發現孩子的亮點、產生新的體悟、展開新的行動及帶來家庭關係的正向影響。
    三、 促成親子關係改變的助益因素包含四個層面,分別為:桌遊媒材層面、方案設計層面、帶領者特質與技巧層面及家長特質層面。
    四、 根據研究結果,建立一套新的親子桌遊團體方案。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研究和實務上的建議以供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 influence of participating in parent-child board game groups on children and parents and its benefits and to develop a set of board game group activities that can promote positiv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 this study, the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was adopted and six groups of grade 5 or 6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were recruited to participate together in parent-child board game group activities for eight times. Regarding the group activity process, the status and 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ing the group activity were understood through a feedback form that the parents and children complet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parents after the group activity ended, and the interview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qualitative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research to understand how group activities influenced the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The benefits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 arising from the group activities wer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Initially, the participating parents and children resisted the group activities, but gradually anticipated joining the activities while becoming comfortable engaging in the process and enjoying the fun of the activities. The parents and children supported each other in the activities and became each other's partners.
    2. The effects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rent-child board game group activity on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comprise six dimensions: increased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ransforme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dentifying children’s different strengths, having new realizations, taking new actions, and positively influencing family relations.
    3.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change in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clude four aspects: board game media, activity design, group leader’s characteristics and skills, and parents’ characteristics.
    4.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 new set of parent-child board game group activities was developed.
      Finally, a discussion was conduc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nd research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were presented for reference.

    誌謝詞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重要名詞之定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遊戲與桌遊 7 第二節 親子關係的概念與相關研究 17 第三節 桌遊應用於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 21 第四節 方案設計之理念依據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取向 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1 第四節 研究程序 49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51 第六節 研究品質 56 第七節 研究倫理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1 第一節 方案實施情形與成效 61 第二節 參與成員整體經驗感受 100 第三節 團體促成的影響經驗 104 第四節 促成影響之因素 123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3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42 第三節 研究者反思 147 參考文獻 151 附錄 161

    中文部分
    文惠慧(2007):國小兼任行政職務女教師情緒智力、親子關係與家庭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發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方麗秋(2008):父母的親子休閒活動參與對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國小學童觀點為例(未發表)。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王仁志(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課業壓力、父母期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發表)。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文秀、田秀蘭、廖鳳池(2011):兒童輔導原理。心理。
    王以仁(2001):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心理。
    王婉書、李岳庭(2014):親子遊戲治療團體對提升母子關係之研究—以新住民母親為例。台灣遊戲治療學報,4,75–110。http://doi.org/10.6139/JTPT.2014.4.6
    王菀姿、詹艾蓁(2019):桌遊應用於人際取向團體諮商之可行性探討。諮商與輔導,404,23-27。
    王筱妮、梁淑坤(2018):桌遊融入國小三年級數與計算課程之設計與反思。臺灣數學教師,39(2),23–49。http://doi.org/10.6610/TJMT.201810_39(2).0002
    石裕惠、蔡文榮(2019):桌上遊戲融入國中英語教學對學生學習投入之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2(1),127–161。http://doi.org/10.3966/207136492019041201006
    朱麗莉(2007):遊戲教學融入生活課程對一年級學童學習態度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未發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江南發(2003):Elkind與Bowen 的想像觀眾量表之修訂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5(1),117–133。
    江雅芬、陳振明(2018):玩遊戲學語文-談桌遊融入特殊教育語文教學。雲嘉特教期刊,27,56–68。
    何長珠、陳信昭、陳碧玲、徐世厚、賴麗明(2004):遊戲治療新趨勢。五南。
    何美雪(2003):親子遊戲治療在國小輔導諮詢工作運用之個案報告。諮商與輔導,216,15–18。http://doi.org/10.29837/CG.200312.0007
    吳元凱(2019):桌遊與親子互動之關係研究-以「洛亞貓」桌遊創作為例(未發表)。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系碩士論文。
    吳承翰(2011):桌上遊戲參與型態對人際溝通改善之研究-以臺北地區桌上遊戲專賣店顧客為例(未發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亭儀(2010):以 Kolb 經驗學習圈進行國民小學高關懷學生小團體輔導之行動研究(未發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吳崇榮(2015):規則性桌上遊戲對於親子互動的影響(未發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創新設計碩士班碩士論文。
    呂翠華(2016):FUN心玩桌遊:玩出學習力。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巫麗雪(2015):揠苗助長:父母期望與參與對子女教育藍圖的影響。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4(2),35–66。
    李玉珍、黃文三、沈碩彬(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子職角色知覺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3,161–188。
    李宜矯、林俊彥(2019):桌遊融入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6),98–104。
    李玟儀(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 (未發表)。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瑞森(2015):遊戲專業概論。清華大學出版社。
    李詩瑜(2016):桌上遊戲輔導活動方案對國中生人際關係影響之行動研究(未發表)。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教育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汪慧玲、沈佳生(2014):新移民家庭父職參與和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8(4),21–39。http://doi.org/10.6284/NPUSTHSSR.2014.8(4)2
    兒童福利聯盟(2017):2017年兒童福祉調查。引自網站: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7/1019,2018年12月18日。
    卓紋君、蔡瑞峰(2000):遊戲在家庭治療的運用。心理。
    周玉真(2007):焦點解決親職團體之團體效果與療效因素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9(1),1–21。http://doi.org/10.6251/BEP.20070123
    林子淳(2014):運用桌上遊戲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人際互動能力之影響(未發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林竹君(2011):桌上遊戲美術設計之研究(未發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林美珠、王麗斐(1998):團體治療性與反治療性重要事件之分析。中華輔導學報,6,35–59。
    林美珠、田秀蘭(2000):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學富。
    侯采伶(2016):用桌遊來翻轉學習—以國中數學質數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5),132–137。
    段慧瑩、黃馨慧(2000):不只是遊戲!—兒童遊戲的角色與地位。心理。
    洪菁惠、洪莉竹(2013):正向語言在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應用與結果—以婚姻困擾之當事人為例。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4,111–134。
    洪華檜(2006):國小中高年級學生的網路行為、管理認同態度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發表)。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芯瑋(2016):桌遊媒材融入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對害羞兒童社交技巧之效果研究(未發表)。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胡毓珏(2015):國小教師親子關係、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研究(未發表)。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慶國(2003):教孩子補習,不如陪孩子休閒!─從小培養休閒學習的意義。師友月刊,434,8–13。http://doi.org/10.6437/EM.200308.0008
    殷雅玲(2017):桌遊融入班級輔導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同儕互動效果之研究(未發表)。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康益壽(2008):高雄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情緒調整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發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東華。
    張楷翎、李岳庭(2013):單親母親參與親子遊戲治療團體對其親子關係改變之研究。台灣遊戲治療學報,3,47–65。http://doi.org/10.6139/JTPT.2013.3.6
    張嘉琦(2018):桌上遊戲增進國小自閉症學童社會技巧之成效(未發表)。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燕滿(2005):以簡化的 “我訊息” 溝通指導低年級學生運用於家庭溝通。國教輔導,44(6),52–59。http://doi.org/10.6772/GEE.200508.0052
    張瀞文(2017):親子共玩桌上遊戲提升雙薪家庭兒童情緒幸福感之研究(未發表)。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碩士論文。
    梁培勇(1999):遊戲治療實務指南。心理。
    梁培勇(2006):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心理。
    梁培勇、郭怡君(2013):你在做遊戲治療嗎?。台灣遊戲治療學報,3,1–15。
    許珮芸(2008):紙盤遊戲團體方案對ADHD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未發表)。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靜(2017):醜娃娃桌遊增進國語文字詞表現能力。師友月刊,599,96–99。http://doi.org/10.6437/EM.201705_(599).0020
    郭靜晃(1992):兒童遊戲:兒童發展觀的詮釋。洪葉。
    陳介宇(2010):從現代桌上遊戲的特點探討其運用於兒童學習的可行性。國教新知,4,40–45。http://doi.org/10.6701/TEEJ.201012_57(4).0005
    陳介宇、王沐嵐(2017)。臺灣桌上遊戲研究與文獻之回顧分析。引自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site/taiwanbgstudy/home,2020年5月4日。
    陳均姝、陳登義、施欣欣(2006):一位門診病人參與團體心理治療之療效因子與改變過程研究—以人際與心理動力取向團體心理治療為例。輔導與諮商學報,28(1),1–27。http://doi.org/10.7040/JGC.200608.0001
    陳宜萍(2017):桌上遊戲課程介入對高中特殊需求學生社會技巧能力之研究(未發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容瑋、許育光(2016):桌遊媒材在家族遊戲治療中的應用初探。輔導季刊,52(3),36–46。
    陳健民(2018):以桌上遊戲融入國小自閉症學生社會技巧學習之行動研究(未發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逸之(2014):以桌上遊戲課程促進國小智能障礙學生與普通班同儕融合之行動研究 (未發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曾端真(2005):剪不斷理還亂—談親子關係諮商中的分化議題。諮商與輔導,231,37–44。
    鈕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雙葉書廊。
    黃玉瓊、王孟心(2013):親子遊戲治療中身心障礙兒父母對其健康子女親子教養改變內涵之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4,53–82。
    黃智珊(2016):參與桌上遊戲家長參與動機、家庭休閒滿意度與親子互動之研究(未發表)。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瑜萱(2018):桌上遊戲課程對提升自閉症學童社會技巧之研究(未發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瑤佩(2015):臺北地區國中生父母期望、親子關係與課業壓力之相關性研究(未發表)。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葉貞屏、葉貞雯(2008):親子遊戲輔導團體療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教育類,39(2),105–133。http://doi.org/10.6336/JUTe/2008.39(2)4
    詹佳樺(2013):國小高年級學生知覺父母期望與學習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台中市南屯區公立國小為例(未發表)。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廖心怡(2002):紙盤遊戲對國小害羞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未發表)。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梅如(2008):圖畫情境式親子互動關係型態的內涵建構與量表編製-爸爸版與媽媽版。測驗學刊,55(2),213–246。http://doi.org/10.7108/PT.200808.0213
    蔡雨軒、呂翠華(2014):統合式遊戲團體對提升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學習成效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103年度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93–212)。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蔡瑜君(2015):「社交技巧方案結合桌上遊戲課程」對增進ADHD學童社交技巧歷程之研究(未發表)。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蔡漢賢(2000):社會工作辭典。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鄧佳紋(2017):國中生知覺父母期望、希望感及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未發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鄧蔭萍(2013):親子體能遊戲課程對親子關係的影響。民生論叢,8, 39–75。
    鄭碧招(2004):親子共讀對親子關係影響之研究─以台南縣國小高年級學生與家長為例(未發表)。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怡伶(2016):桌上遊戲應用於提升特殊需求幼兒社會互動技巧之行動研究(未發表)。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謝佩樺(2015):桌上遊戲應用在社會技巧訓練課程於國小亞斯伯格症兒童之個案研究(未發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謝智玲、曾意茜(2015,10月18日):青少年課業壓力、親子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2015台灣心理學會年會暨學習教學與評量國際研討會」宣讀之論文、台北、台灣、引自網站:https://www.epc.ntnu.edu.tw/
    羅思渝(2017):國小教師情緒勞務、親子關係、幽默風格之相關研究(未發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羅國英(2000):母親教養期望與親職壓力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知覺的關聯—兼談學業成就於其中的角色。東吳社會工作學報,6,35–72。

    英文部分
    Blechman, E. A. (1974). A new way to teach contracting: The Family Contract Game.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11(3), 294a. https://doi.org/10.1037/h0086365
    Board Game Geek. Board game Subdomain. Retrieved December 14, 2018, from https://boardgamegeek.com/browse/boardgamesubdomain.
    Broberg, A. G. (2000). A review of interventions in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formed by attachment theory. Acta Paediatrica, 89, 37–42. https://doi.org/10.1111/j.1651-2227.2000.tb03094.x
    Buswell, L., Zabriskie, R. B., Lundberg, N., & Hawkins, A. J. (20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ther involvement in family leisure and family functioning: The importance of daily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34(2), 172–190. https://doi.org/10.1080/01490400.2012.652510
    Caillois, R. (2001). Man, play,game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Chapman, G. (2010). The 5 love languages of teenagers: The secret to loving teens effectively. Moody Publishers.
    Elkind, D. (1967). Egocentrism in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38(4),1025–1034.
    Fein, G., Rubin, K., & Vandenberg, B. (1983). Play. PH Mussen (Series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4, 693–774.
    Gobet, F., Retschitzki, J., & de Voogt, A. (2004). Moves in mind: The psychology of board games. Psychology Press.
    Gordon, T. (2008).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The proven program for raising responsible children. Harmony.
    Henricks, T. S. (2010). Caillois's Man, Play, and Games An Appreciation and Evalu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y, 3(2),157–185.
    Hill, C. E. (2009). Helping skills: Facilitating, exploration, insight, and action (3rd ed.).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sieh, H.-F. & S. E. Shannon. (2005). Three approaches to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15(9), 1277–1288. https://doi.org/10.1177/1049732305276687
    Klabbers, J. H. (1999). Three easy pieces: a taxonomy on gaming. International Simulation Gaming Research Yearbook, 7, 16–33.
    Kolb, D. A. (201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FT press.
    Lozada, F. T., Halberstadt, A. G., Craig, A. B., Dennis, P. A., & Dunsmore, J. C. (2016). Parents’ beliefs about children’s emotions and parents’ emotion-related conversations with their children.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5(5), 1525–1538. https://doi.org/10.1007/s10826-015-0325-1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4), 370–396.
    Matorin, A. I., & McNamara, J. R. (1996). Using board games in therapy with 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y Therapy, 5(2), 3–16. https://doi.org/10.1037/h0089022
    Oren, A. (2008). The use of board games in child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therapy, 34(3), 364–383. https://doi.org/10.1080/00754170802472893
    Rosenfeld, A. (2005). The benefits of board games. Scholastic Parent & Child, 12(4), 52–54.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68–78.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5.1.68
    Ryan, R. M., Rigby, C. S., & Przybylski, A. (2006). The motivational pull of video games: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pproach. Motivation and emotion, 30(4), 344–360. https://doi.org/10.1007/s11031-006-9051-8
    Schaefer, C. E. (1993). The therapeutic powers of play. Jason Aronson.
    Schutz, W. C. (1958). FIRO: 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Rinehart.
    Swank, J. M. (2008). The use of games: A therapeutic tool with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y Therapy, 17(2), 154–167. https://doi.org/10.1037/1555-6824.17.2.154
    Treher, E. N. (2011). Learning with board games. The Learning Key Inc.
    Yalom, I. D. (1995).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psychotherapy. Basic books (AZ).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