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詠萱 Wang, Yung-Hsuan |
---|---|
論文名稱: |
臺灣閱聽人對大陸戶外真人秀節目之中國形象接收研究:以《爸爸去哪兒》為例 The Reception of Taiwanese Audiences regarding China’s Image Presented by Chinese Outdoor Reality TV Shows: A Study On Where Are We Going, Dad? |
指導教授: |
黃靖惠
Hwang, Jing-Huey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1 |
中文關鍵詞: | 中國大陸綜藝節目 、閱聽人研究 、接收分析 、中國形象 |
英文關鍵詞: | Chinese Variety Shows, Audiences Research, Reception Analysis, China’s Imag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ACE.009.2019.F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9 下載: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13年起大陸綜藝節目首次在臺灣各大電視台播出,並此之後愈來愈受到歡迎。本研究以其中之戶外真人秀《爸爸去哪兒》為例,分析節目文本中之中國形象,並採接收分析理論,透過質性深度訪談,探討不同世代及經驗的臺灣閱聽人對於節目所呈現之中國形象的解讀詮釋情形。
研究結果發現,不同背景的受訪閱聽人採取了不同的解讀位置。例如,去過中國之閱聽人否定節目的呈現而採對立解讀,不曾去過中國之閱聽人則贊同節目呈現而採優勢解讀。值得注意的是,閱聽人對於不同層面中國形象之呈現,採用了不同詮釋社群的觀點,如以世代觀點詮釋節目中的人民形象,另以中國經驗詮釋社會文化形象。此外,閱聽人亦因本身的興趣而關注特定的呈現,並有不同的詮釋情形。整體而言,閱聽人的解讀位置會隨著多重的詮釋社群而流動。
本研究結語指出,節目中所呈現之中國形象,顯示了中國媒體的核心價值與社會建構的能力,亦進一步地對閱聽人的媒體識讀、臺灣綜藝節目的產製、大陸的媒體產業提出省思。對於後續研究,本研究亦提出相關建議。
Chinese variety show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Taiwan since 2013.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outdoor reality show Where Are We Going, Dad?, analyzing China’s image portrayed by this show, as well as investigating the interpretations by Taiwanese audiences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and experiences based on the reception theory and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interviewed audience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take on diverse decoding positions. For instances, those who have ever been to China undertake oppositional decodings regarding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reality show, while those who have never been to China adopt preferred decodings.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regarding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China’s image, interviewed audiences take on the perspectives from diverse interpretative communities; for example, audiences interpret “the dimension of people” in line with the view of generations, while they decode “the dimension of culture” with the experiences of visiting China. In addition, audiences pay attention, based on their interests, to particular presentations and undertake diverse decodings. In general, audiences’ decoding positions change with multiple interpretative communities.
In the end, this study points out that the China’s image presented by the reality show reveals the core value and the capacity of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hina’s media. This study further indicates reflections on the media literacy of audiences, the production of variety shows in Taiwan, and the media industry in China. For further research, this study also propounds several suggestions.
一、中文部分
(一)學位與期刊論文
王 璨(2015)。戶外真人秀節目成功之道探析-以《奔跑吧兄弟》為例。新聞知識,9,74-76。
王思媛(2016)。台灣女性閱聽人對電影《性愛成癮的女人》之接收分析:情慾、身體、解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王妤文(2015)。胡錦濤時期中國公共外交政策對國家形象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泰俐(2009)。八卦電視新聞的閱聽眾接收分析。傳播與管理研究,8(2),3-35。
王涵禛(2009)。台灣綜藝節目跨媒體行銷研究-以「大學生了沒」與中華電信Xuite平台合作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雁南(2016)。中國戶外真人秀節目的現狀及發展。西部廣播電視,(8)113-115。
王駿杰(2012)。「犀利人妻」之接收分析-以台灣大學生閱聽人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方敏瑄(2017)。韓國育兒綜藝實境節目父親形象再現-以《我的超人爸爸》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廣播電視組碩士論文。
付春暉(2014)。戶外類親子真人秀節目的返璞歸真-淺析《爸爸去哪兒》的敘事思維。東南傳播,(4),102-104。
朱述超(2013)。中國電視綜藝節目進入「大片時代」。今傳媒,8,78-79。
朱曉彧、龐雯(2016)。戶外真人秀節目中地域形象的符號化呈現。當代傳播,3,60-62。
江佩珊(2017)。《莒光園地》軍紀單元劇之接收分析。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欣宜(2012)。綜藝節目的組織作為:由TVBS《女人我最大》價值鏈分析節目輸出模式。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李怡瑩(2014)。喜歡韓綜、討厭韓國?台灣的韓國綜藝節目閱聽人矛盾情結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婉鈴(2013)。何謂「理想情人」?男性閱聽人對《我可能不會愛你》之接收分析與網路參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英(2005)。韓劇《大長今》之接收分析研究:男女閱聽人對「長今」角色的解讀。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巧玉(2014)。不同世代與性別之閱聽人收視偶像劇/鄉土劇動機與意涵之差異性分析。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士奇(2013)。東南亞國協與兩岸政經關係發展之研究:從改善中國形象與ECFA 觀點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菁(2016)。綜藝節目閱聽眾收視行為動機與涉入程度之相關研究-以韓國綜藝《Running Man》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1996)。「阿信」連續劇觀眾研究:由觀眾詮釋模式看女性與社會規範的互動關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2),153-193。
林群頤(2015)。公眾人物外遇新聞之敘事與解讀-以《壹週刊》封面故事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倫文。
吳品儀、李秀珠(2011)。檢視台灣電視產業模仿同形現象-以綜藝談話性節目為例。《廣播與電視》,33:63-88。
邱慧仙、蔡念中(2012)。閱聽人世代與情境變數對於新聞接收載具偏好之影響。玄奘資訊傳播學報,(9),23-44。
周佩蓉(2014)。中國音樂選秀節目的電視模式本土化與營銷創新之探析:以《中國好聲音》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智鈞(2011)。《時代》看中國:北京奧運的中國形象。玄奘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煜宗(2014)。電視新聞一窩蜂報導與接收分析初探:以洪仲丘案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姜元閔(2009)。國內報紙如何形塑「中國形象」之內容分析-以聯合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羽盈(2008)。綜藝節目主持人女性助理之形象解讀。佛光大學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段 然(2014)。戶外真人秀節目的敘事模式。青年記者,(14),78-79。
俞翠紅、譚佳佳(2015)。淺析國內戶外真人秀節目中的農村景觀。新聞世界,4,44-45。
孫榮光(2016)。電視綜藝節目的象徵暴力與客籍藝人的生存心態:以小鐘、澎澎為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0(4),23-43。
孫榮光、李欣穎(2014)。對抗與融合:中國大陸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全能星戰》呈現的兩岸互動方式。「跨媒介、文化創意與反思」,銘傳大學。
夏翡芝(2015)。解讀愛情片之性別差異:電影《手札情緣》之接收分析。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碩士論文。
徐孟延(2006)。美麗化身-流行時尚雜誌讀者對美的接收與詮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舫州、徐帆(2008)。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社會功能三題。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4),10-11。
翁昭鈺(2009)。性別差異對「男人幫」雜誌解讀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秀琪(1993)。閱聽人研究的新趨勢-收訊分析的理論與方法。新聞學研究,(47),1-15。
崔煒瑋(2009)。信用卡廣告解讀研究:不同社會位置的閱聽人差異。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潔(2010)。台灣綜藝節目的性別呈現與媒體規範-以康熙來了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倫文。
陳盈如(2014)。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選秀節目的使用與滿足分析-以「中國好聲音2」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陳信升(2006)。香港平面媒體的「中國形象」(1990~2004)。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君涵(2016)。福爾摩斯的現代化改編與觀眾接收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鳳冠(2006)。美國新聞週刊眼中的中國形象:與英國經濟學人的中國形象相比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陳 煒(2008)。台灣綜藝節目對大陸的影響。東南學術,2008(4),65-68。
陳慧瑜(2014)。台灣綜藝節目中的整形身體展演、角色形塑與權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
陳穎萱(2013)。東方的「他者」-中美合拍電影中的中國國家形象。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韻竹(2014)。現場閱聽人參與類型談話性節目之接收分析:韓國強心臟節目個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張羽彤(2012)。中國大陸電視劇《蝸居》的再現與接收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志遠(2011)。大學生形象的媒體再現與閱聽人的解讀研究-以「大學生了沒」為例。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雅琦(2012)。女丑=女醜?幽默的性別權力-以綜藝節目諧星表演為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芷雁(2009)。從報紙新聞看中國大陸商品形象-以自由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為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張雅婷(2008)。探討閱聽人對韓劇《 我叫金三順》的解讀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如婷(2014)。韓流在台灣:從實境/真人秀《 Running Man》探討閱聽人的「迷」身份實踐。國際文化研究,10(1),25-55。
許智堯(2014)。中國大陸國家形象建構之研究-以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馨文(2014)。臺灣綜藝節目中男性氣概之建構-以康熙來了為例。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社會學碩士論文。
許瀞文(2007)。音樂娛樂節目閱聽人之接收分析。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幃婷(2011)。「偶像假結婚」作為理想浪漫婚姻典範?-韓國實境綜藝節目《我們結婚了》之台灣女性閱聽人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梅凱(2017)。台灣的中國綜藝閱聽人收視行為研究-以《我是歌手》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項 娜(2015)。分析2010年上海世博期間法國《世界報》的中國形象。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周 芳(2014)。從品牌權益觀點探究電視節目品牌與主持人品牌之影響:以綜藝類節目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陶相宜(2017)。陸生形象的媒體建構:以《大學生了沒》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郁婷(2014)。綜藝節目主持人幽默類型之內容分析與行銷意涵。輔仁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管理學碩士論文。
黃嫄珊(2017)。從實境節目「爸爸去哪兒」窺見鏡頭下的父職呈現。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
黃閔慧(2015)。韓國真人實境節目《超人回來了》之台灣閱聽人解讀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黃維俊(2015)。從閱聽眾接收分析觀點看新聞媒體塑造運動明星現象。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芷嫻(2006)。新聞記者與電視談話性節目:詮釋社群的觀點。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乃靜(2008)。大學生對新聞資訊的詮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5(4),443-460。
楊 帆(2016)。韓國綜藝節目模式在中國的在地化探析-以《爸爸去哪兒》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宜婷(2014)。女性職場新鮮人的成功歷程:電影敘事與年輕女性之接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柏祥(2009)。綜藝節目品牌管理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絲貽(2016)。「APEC藍」與中國形象-以BBC中文網及紐約時報中文網為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益華(2007)。國軍「莒光園地」電視教學選播軍事戰爭影片閱聽人接收分析:以《諾曼第大空降》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宏富(2015)。製作父職腳本:以大陸綜藝節目《爸爸去哪裡》為分析。家庭教育雙月刊,(57),56-77。
趙 爽(2014)。探討《爸爸去哪兒》成功的因素。今傳媒,2014(1),83-84。
劉怡汝(2009)。從接收分析觀點探討閱聽人反身性的實踐:以實境節目〈超級名模生死鬥〉的收視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庭豪(2013)。巨龍崛起的威脅?評美國媒體在 2008 年金融海嘯後的中國形象。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玉品(2013)。臺灣閱聽眾對中國大陸選秀節目的收視行為調查-以《中國好聲音》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馨如(2009)。「活教材」在日本文化學習上之應用研究-以日本綜藝節目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杰正(2008)。綜藝節目產品置入專案運作模式之研究-以Channel[V]娛樂台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家賢(2014)。從世代差異看中國崛起對台灣民眾國家認同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筱涵、于卓民(2007)。國家形象衡量指標建立之研究。中華管理評論,8(3),1-23。
鄭旭堯(2016)。習近平時期之中國國家形象傳播:以國家形象宣傳片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鐘伊柔(2016)。視覺置入與產品涉入對購買意願之影響-以韓國綜藝節目為例。臺中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謝奇任(2015)。中國大陸真人秀節目發展歷程分析。復興岡學報,107,155-170。
謝豫琦(2006)。真人實境節目的閱聽人解讀策略-以日本節目《戀愛巴士》的台灣閱聽人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政衡(2014)。台灣新聞媒體報導林書豪新聞之國族主義接收分析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
簡妙如(2008a)。全球化的「更真實」狂熱:真人實境節目的心理技術。新聞學研究,(94),1-60。
簡妙如(2008b)。觀看與被觀看:台灣真人秀的慾望監控,螢幕機體與偽裝後現代。廣播與電視,(28),95-124。
羅世宏、余小玲、向奕蓓(2010)。中國形象‧臺灣製造:初探「盛世中國」的媒體建構-以臺灣《旺報》為例。2010 年中華傳播學會年度研討會,臺北。
叢志偉(2014)。美國旅遊實境節目《 The Amazing Race》對台灣閱聽人的收視行為與旅遊目的地意象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蘇建文(2009)。國族認同與閱聽人接收分析-以「康熙帝國」中征臺片段為例。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二)書籍資料
成露茜、羅曉南(2004)。媒體識讀-一個批判的開始。臺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8),Uwe Flick著。質性研究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東泰(2014)。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周明偉(2008)。國家形象傳播研究論叢。北京:外文出版社。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張家琪(2013)。臺灣兩大報眼中的中國大陸國家形象分析。臺北:致知學術出版社。
段 鵬(2007)。國家形象建構中的傳播策略。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翁秀琪(201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孫有中(2009)。解碼中國形象:「紐約時報」和「泰晤士報」中國報導比較(1993∼ 2002)。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陳 虹(2013)。電視節目形態:創新的觀點。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陳玉箴譯(2005),Kalaus Bruhn Jensen著。媒介與傳播研究法指南:質性與量化方法論。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陳義彥主編(2007)。政治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硏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彭懷恩(2016)。大眾傳播理論與模式。新北:風雲論壇。
馮 俊(2012)。中國國情詞典。香港:商務印刷館有限公司。
管文虎(2000)。國家形象論。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鈕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 : 雙葉書廊。
楊志弘、周金福譯(2006),Stanley J. Baran & Dennis k. Davis著。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發展與未來。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董向榮、王曉玲、李永春(2012)。韓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北京:社會科文獻出版社。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盧嵐蘭(2008)。閱聽人論述。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鄭自隆(2015)。傳播研究與效果評估。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謝耘耕、陳紅(2007)。真人秀節目:理論、型態和創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三)網路、報紙或其他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2018/09/30)。不只有《爸爸去哪兒》好看!網友狂推十大明星實境陸綜。檢索日期:2018年09月30日,取自https://dailyview.tw/Daily/2018/09/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5)。總局發出《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檢索日期:2017年11月07日,取自http://www.sarft.gov.cn/art/2015/7/22/art_113_27532.html。
每日頭條(2017/07/19)。2017上半年網綜成績單:5檔節目流量破10億,星素結合表現最優。檢索日期:2017年11月15日,取自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gq5rr4m.html。
每日頭條(2017/09/10)。爸爸去哪兒5開播盤點那些國內國外的贊助商。檢索日期:2018年04月30日,取自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gbzqeme.html。
每日頭條(2016/12/13)。被台灣綜藝碾壓數十年後,大陸綜藝是如何逆襲的?。檢索日期:2017年11月15日,取自 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l8ek5kz.html。
商周.COM(2017/01/13)。台灣綜藝節目和戲劇4年前就已消失在中國網路市場!一個台灣資深名製作人的沉痛告白。檢索日期:2017年08月25日,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18825&type=Blog。
壹讀(2017/09/26)。其實《中國好聲音》早就擊敗《康熙來了》,這逆轉,台灣堵不住!。檢索日期:2017年11月15日,取自 https://read01.com/zh-tw/kEgnMEP.html#.WgxF7luCy00。
聯合報(2016/11/18)。【最新民調】台灣年輕人眼中的大陸。檢索日期:2017年10月13日,取自http://p.udn.com.tw/upf/newmedia/2016_data/20161118_china_1/index.html?from=udn-referralnews_ch1artbottom。
聯合報(2016/11/20)。台灣新世代天然獨?來看這份跨越16年的民調吧。檢索日期:2017年12月10日,取自http://a.udn.com/focus/2016/11/20/25961/index.html?from=udn-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2017)。《電視使用行為及滿意度調查報告》。(105年委託研究報告,PG10507-0145)。取自 https://www.ncc.gov.tw/chinese/files/17100/3500_36044_171006_1.pdf。
二、英文部分
Ang, I. (1985). Watching Dallas: 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trans. Della Couling. London: Methuen.
Bagdasarov, Z., Greene, K., Banerjee, S. C., Krcmar, M., Yanovitzky, I., & Ruginyte, D. (2010). I am what I watch: Voyeurism, sensation seeking, and television viewing pattern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54(2), 299-315.
Boulding, K. E. (1959). 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3(2), 120-131.
Chen, Y., Huang, Z., & A. Cai, L. (2014). Image of China tourism and sustainability issues in Western media: an investigation of National Geograph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6(6), 855-878.
Crew, R. E. (2004). Viewer meanings for television's hybrid reality shows: An audience reception study of the" Survivor" serie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Ohio, Union Institute and University: 114.
Dinnie, K., & Lio, A. (2010). Enhancing China's image in Japan: Developing the nation brand through public diplomacy. Place Branding and Public Diplomacy, 6(3), 198-206.
Espiritu, B. F. (2011). Transnational audience reception as a theater of struggle: young Filipino women's reception of Korean television dramas.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1(4), 355-372.
Han, G., & Wang, X. (2015). From Product-Country Image to National Image: “Made In China” and Integrated Valence Framing Effe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9(1), 62-77.
Hatfield, E. F. (2011). Motherhood, media, and reality: Analyzing female audience reception of celebrity parenthood as news. Texas A&M University.
Katz, E., & Liebes, T. (1990). Interacting with" Dallas": cross cultural readings of American TV. Departmental Papers (ASC), 159.
Martin, I. M., & Eroglu, S. (1993). Measuring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 Country imag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8(3), 191-210.
McQuail, D. (201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SAGE.
Mege, S. R., & Aruan, D. T. H. (2018). The Impact of Destination Exposure in Reality Shows on Destination Image, Familiarity, and Travel Intention. ASEAN Marketing Journal, 115-122.
McNally, K. (2012). Hollywood stars vs variety show hosts: The incompatible case of Frank Sinatra on 1950s television. European Journal of American Culture, 31(2), 107-121.
Reiss, S., & Wiltz, J. (2004). Why people watch reality TV. Media Psychology, 6(4), 363-378.
Rubin, A. M. (1984). Ritualized and instrumental television view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4(3), 67-77.
Wang, G. (2010). A shot at half-exposure: Asian Americans in reality TV shows. Television & New Media, 11(5), 404-427.